活血化瘀法内科的应用探析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中医内科中活血化瘀疗法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活血化瘀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概念,意为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
该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因血液循环不良和瘀血阻滞所引起的疾病。
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是“活则通,瘀则阻”。
中医认为,血液不畅通或者有瘀血存在,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因此,活血化瘀疗法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血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具体而言,活血化瘀疗法有多种方法,如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手段。
其中最常用的是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多种中药组合,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常用的药物有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川芎等,这些药物的作用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散瘀血。
此外,针灸和推拿也是常用的活血化瘀疗法。
针灸是通过针刺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疏通经络,消散瘀血。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手法,刺激穴位,达到促进气血循环,疏通经络,消散瘀血的目的。
活血化瘀疗法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因血液循环不良和瘀血阻滞所引起的疾病,如经期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癥瘕,乳腺增生,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与血液循环和瘀血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活血化瘀疗法的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疗效。
总之,活血化瘀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医内科疗法。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需要合理配合,遵循医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内科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针对血液循环不畅、血瘀等问题进行调理。
它通过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动,排除体内的淤血和瘀血,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中医认为,人体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血液滞留及瘀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理体内的病症。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活血化瘀法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对于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活血化瘀法可以清除血管内的脂肪和垃圾,恢复血管的弹性,改善血液循环。
对于糖尿病患者,活血化瘀法能够改善微循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血糖水平。
活血化瘀法还可以用于治疗疼痛和炎症性疾病。
对于关节炎、风湿病等疼痛性疾病,活血化瘀法可以排除关节间的淤血,减轻疼痛。
对于炎症性疾病,活血化瘀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部位的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在临床应用中,活血化瘀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实施。
中药中有许多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比如桃仁、红花、当归等。
这些药物可以排除不畅的血液,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
可以通过针刺疗法来实施。
针刺疗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可以通过推拿、艾灸等物理疗法来实施。
这些物理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加强气血的流通,改善病症。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内科的一种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疾病。
该疗法通过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血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从疗法的原理、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活血化瘀疗法进行浅析。
活血化瘀疗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激活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的改善。
中医认为,血液循环受阻会导致瘀血的产生,瘀血再阻塞气血运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活血化瘀疗法主要是通过选择合适的中药,调节气血的运行,消除瘀血,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
活血化瘀疗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活血化瘀疗法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
中医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活血化瘀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瘀血的形成,缓解病情。
活血化瘀疗法还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如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
活血化瘀疗法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消除瘀血堆积,缓解疼痛和病症。
活血化瘀疗法还被用于肝胆疾病、肾病、眼科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在应用活血化瘀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疗法前,需要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辨证施治,明确治疗的目标和方向。
对于不同的疾病,应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的选取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辨证施治的结果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在用药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剂量的掌握和给药的时机,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收治療中医内科患者6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为西医组,另外33例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为中医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
且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标签:活血化瘀法;中医内科;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中医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是长期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患者多次治疗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且患者病情易反复,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遭受了严重的折磨。
在中医学中,活血化瘀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法则,其主要用于血瘀证治疗,所谓血瘀证就是指血流不顺畅、离经之血停滞等引发的症候群,血瘀证的临场表现为血液污秽、血液瘀滞内结等[1]。
本文主要研究在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收治疗中医内科患者6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为西医组,西医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22岁,年龄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为(45.19±2.79)岁,其中头痛者11例,心悸者7例,腹痛者9例,胸痹者5例。
另外33例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为中医组,中医组男17例,女者16例,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68岁,平均年龄为(44.97±3.01)岁,其中头痛者9例,心悸者8例,腹痛者10例,胸痹者6例。
中医组与西医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常规资料的比较上(P>0.05)。
1.2 治疗方法西医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及吸痰治疗、吸氧治疗以及抗生素治疗等[2]。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某院中医内科收治的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n=47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n=48例)进行活血化瘀法治疗。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结果:研究组出现总有效患者46例,临床有效性为95.83%,对照组出现总有效患者38例,临床有效性为80.85%,研究组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中医内科临床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达到治疗目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医内科;临床效果;应用价值引言活血化瘀,是一种用具有消散作用的、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的方法,适用范围很广,如瘀阻于心所致的胸痹心痛。
长期的血液运行不畅会引起各种疾病,中医内科临床中应当及时采取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治疗患者血瘀之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某院中医内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任意挑选95例为研究对象。
排除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器质性疾病,以及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选的9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有47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为24~80岁,平均为(58.63±6.52)岁,病程1~15年,平均为(6.08±0.72)年;研究组有48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为25~79岁,平均为(58.74±6.38)岁,病程1~14年,平均为(6.13±0.84)年。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未构成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
头痛患者给予西比灵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5mg口服,1次/d,治疗30d;胃痛患者给予彼司克胶囊(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977)20mg口服,2次/d,治疗30d;胸痹患者给予吸氧治疗,1~2L/min,每天6h~8h;心悸患者给予心得安(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393)5mg口服,2次/d,治疗30d。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将中药组方用于治疗偏于血瘀的
疾病,一般是用于治疗久治不愈的病症,如痛经、闭经、脏腑瘕块、瘀血症等等,因为中
药的特殊功效可以通过调理患病的人体机能和促进血液循环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传统中医临床疾病中,如痛经、闭经、脏腑瘕块等疾病的治疗中使用更为广泛,其常常被作为中医内科治疗方案的核心,在治疗久治不愈的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同。
1.舒经顺络:活血化瘀法可以帮助舒缓经脉的阻塞和扭曲,使得血流更加顺畅,从而
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如痛经、血瘀等。
此外,活血化瘀法还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从而保持血管功能的正常状态,进而预防或者治疗一些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等。
2.促进新陈代谢:活血化瘀法可以促进细胞、组织、器官的代谢过程,以提高身体的
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进而加速病灶的愈合。
如在治疗瘀血症、脏腑瘕块等方面,活血化
瘀法可以加速瘀血排除,消除瘀阻,促进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和再生能力,达到治疗的
目的。
3.清热祛湿:在一些中医内科病症中,如湿热综合症、疮疡流脓等病症中,活血化瘀
法可发挥清热解毒、祛湿活血的作用,以达到消炎杀菌、清除毒素的目的。
总之,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药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滋补健康、调理身体等功效,在
中医内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受到许多患者的追捧和认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治疗方法如果长期使用或者劑量过高,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所以在使用活血化瘀法
治疗的时候需要按照临床医生的建议,在指导下合理地进行治疗。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是中医内科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疗法,主要用于治疗与血液循环相关的疾病,如血栓型中风、心绞痛、冠心病等。
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涉及到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和中药调理等方面,下面从这些方面来进行浅析。
药物治疗是活血化瘀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医内科医学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川芎、丹参、红花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川芎能够疏通经络、活血散瘀,丹参能够活血化瘀、提高心脏功能,红花能够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者外用的方式使用,对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针灸疗法也是活血化瘀疗法的常用手段之一。
针灸可通过调整气血运行以及经络系统的功能,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比如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的不畅,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针灸还可以通过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调整体内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炎症反应等,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针灸在临床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药物治疗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中药调理也是活血化瘀疗法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药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活血散瘀来起到治疗作用。
比如中药制剂汤剂,通过草药的配伍煮煎,可以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进入汤液中,进而达到治疗作用。
中药也可以通过制成药膏、药粉等外用形式,直接应用于患处,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活血化瘀疗法在中医内科医学中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无论是药物治疗、针灸疗法还是中药调理,都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活血散瘀来起到治疗作用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疾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等因素,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活血化瘀疗法的疗效。
观察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应用疗效
观察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应用疗效
活血化瘀是中医内科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调理气血、活化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瘀血的消散,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应用中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而活血化瘀正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心肌缺血。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增加心肌的供血量,提高心肌的抗缺血能力,达到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活血化瘀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动性,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内科中重要的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肿瘤等内科疾病中均发挥出显著的疗效。
本文综述了活血化瘀法在各种内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展望了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活血化瘀法的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将有望为中医内科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活血化瘀法、中医内科、临床应用、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肿瘤、内科疾病、前景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意义活血化瘀是中医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通过活血化瘀可以调节体内气血运行,消除淤滞,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在中医内科临床中,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微循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肝病和肾病患者中,活血化瘀可以促进肝脏和肾脏的修复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肿瘤患者中,活血化瘀可以促进抗癌药物的吸收和提高疗效,同时减轻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活血化瘀还可以在其他内科疾病中起到调理气血、消除淤滞的重要作用。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意义重大,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深入研究活血化瘀法的应用规律和机制,将对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活血化瘀法概述活血化瘀法是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理论根据是“血行畅通,气机调畅,身体健康”。
活血化瘀法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清除瘀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活血化瘀法包括多种具体的疗法,如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拔罐等。
这些疗法在中医临床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广泛应用于各种内科疾病的治疗中。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在活血化瘀法的实施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中药包括川
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蒲黄、乳香以及没药等。 一般中
医药物通常会以方剂形式供应患者煎服,代表性较强的活
血化瘀成品药剂包括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
以及温经汤等。 在中医内科临床上,活血化瘀药物通常与
具有补气、养血、温经散寒、清热、行气、攻下等效用的疗法
例无效患者构成,该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30 例
B 组患者由 14 例显效患者、10 例有效患者以及 6 例无效患
者构成,该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0. 00% 。 结合两组疗
效对比发现,A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 B 组患者,组间
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三)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将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为主要的观察
指标。
( 四)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2.1 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并以 X2
作为计量资料的校验单位,组间比较差异为( P< 0.05) 时,具
有统计学意义。
三、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30 例 A 组患者由 20 例显效患者、7 例有效患者以及 3
或药物一起使用。 结合西医学理论分析,血瘀之症一般出
现在冠心病等心脏或供血系统疾病患者临床。 该类患者群
体的典型症状有憋气、心痛等不适,偶发身体局部刺痛,夜
间症状更甚,且由于睡眠质量较差,此类患者的面色往往晦
暗无光。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活血化瘀法的 A 组患者疗效更好,B 组
患者则疗效相对较差,活血化瘀疗法不仅改善了 A 组患者的
当针对一些起病急、需抢救的患者时,临床建议多采用西药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1. 引言1.1 中医内科医疗的特点中医内科医疗是中医学的一大门类,是以诊断、治疗各类内科疾病为主要任务的专业领域。
中医内科医疗与西医内科医疗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内科医疗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外相连,疾病表现也常常是全身性的。
在内科医疗过程中,中医医师会通过充分综合分析患者的脉象、舌象、气色、口气等多方面的信息,作出辨证施治的决策,而不像西医一味依赖检查和药物。
中医内科医疗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中医强调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体内的气血畅通,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中医内科医疗中,常常会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生活习惯等方面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内科医疗具有独特的整体观念和预防为主的特点,这使得中医在许多慢性病、功能性疾病以及疑难病症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中医疗法,中医内科医疗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2 活血化瘀疗法的概念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内科医疗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概念源自于中医理论中关于血液循环和瘀血积聚的认识。
活血化瘀指的是通过调理体内气血运行,消除病理性的瘀滞现象,从而达到恢复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病变、妇科疾病、风湿关节病等。
其主要作用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滞物质的排泄、调整机体内环境,进而调控病理症状和恢复健康状态。
活血化瘀疗法常常结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当归、川芎、桃仁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中草药,也可以配合针灸、艾灸等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活血化瘀疗法在中医内科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应用范围广泛,疗效显著。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仅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疗效,还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不断完善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字数:267】.2. 正文2.1 活血化瘀疗法的原理活血化瘀疗法的原理是中医内科医疗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活血和化瘀两个方面。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浅析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中医内科医疗中的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对该疗法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活血化瘀疗法的理论基础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内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气滞血瘀、阻滞经络、脏腑血瘀等观念。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内科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若长期存在,容易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形成血栓或堵塞。
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疏通气血、缓解阻滞,从而达到治疗内科疾病的目的。
二、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1.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严重。
在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常被用于治疗冠心病。
常用的药物包括当归、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
这些药物能够改善心脏血液循环,减轻心绞痛症状,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2. 中风中风是中医内科非常重要的疾病类型,常见的症状包括中风后遗症、偏瘫等。
在治疗中风的过程中,常使用活血化瘀的疗法,以加快代谢废物的清除,促进神经再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3. 血栓病血栓病是指人体内血液中形成凝块,阻塞血管。
在中医内科中,常使用活血化瘀的疗法来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管,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等,能够起到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三、活血化瘀疗法的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疗法在中医内科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活血化瘀疗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体征,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活血化瘀疗法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风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疗法还能够有效地减少药物对患者身体的不良影响,减少患者的痛苦。
活血化瘀疗法在中医内科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探讨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探讨摘要:目的:对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中医内科血瘀证患者,实验时间控制在2017年4月-2020年4月,共计104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
本次实验采取编号分组方式确定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
通过常规治疗手段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通过活血化瘀手段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展开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分别为98.08%及71.15%,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系统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有着较大幅度的缩减,分别为(6.3±2.8)天及(9.4±2.9)天,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
结论: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内科;血瘀证;活血化瘀前言:血瘀证在中医内科有着较高的出现几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
血瘀证的治疗难度较大,常规手段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病情时有反复,患者往往承受着生理及心理上的双重痛苦。
相比西医,中医内科在血瘀证患者治疗中有着独特的见解,主张标本兼顾,能够实现快速活血化瘀的目的,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因此,对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共计104例中医内科血瘀证患者参与其中,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开始于2017年4月,结束于2020年4月,实验对象为104例中医内科血瘀证患者,对所选患者进行编号,奇数编号患者均为对照组,偶数编号患者均为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值为(46.2±5.1)岁,年龄上至69岁,下至20岁,27:25为男女比,实验组患者年龄均值为(46.4±5.3)岁,年龄上至70岁,下至20岁,28:24为男女比。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探究【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住院治疗中医内科患者,共计10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共计52例患者,采取活血化瘀法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共计52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手段。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中有5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有4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6.5%。
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淤血症状,快速消除血肿,具有更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内科;活血化瘀法;应用探究;血瘀症活血化瘀法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一般用于治疗血瘀症。
血瘀证是指患者流血不畅,或者离经之血停滞引发的一系列疾病,临床表现为血液污秽、离经等。
在中医领域中,经常应用活血化瘀法,为了深入研究其价值,选择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下面为研究内容。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住院治疗中医内科患者,共计104例,所有患者都经过详细的检查,确诊患有不同程度的血瘀症。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共计21例女性和31例男性,年龄在22-67岁之间,另一组为观察组,共计30例男性和22例女性,年龄在21-69岁之间。
1.2研究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手段即可,包括药物、吸氧、吸痰等治疗手段。
针对观察组患者,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头痛患者,可以起到止痛、化瘀的作用。
(2)采用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胃痛患者,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止痛、通脉的作用。
(3)针对心悸患者,采用红花、桃仁、赤芍、生地黄、丹参、当归等中药材用水煎服,可以起到活血、通气、熟络、化瘀的作用。
(4)采用血府逐淤汤、柴胡疏肝散联合治疗胸痹患者,可以起到活血、通脉、止痛、化瘀的作用。
(5)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腹痛患者,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中心神经性头痛、脑血栓、三叉神经痛、冠心病等等患者若干名,应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并分析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治疗,所有病症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好转和康复。
结论:活血化瘀治疗方法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中医【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05-02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方法。
在中医内科临床上血瘀证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主要是指血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滞留所产生的症状。
在现代医学上,血瘀证可表现为血液流通迟缓、阻滞,血瘀属于一种病理产物,它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在人体器官组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活血化瘀可以有效化解人体内血瘀,促进血液流通,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1.血瘀病形成的原因中医认为,瘀血是由于人体血液流通不畅所致。
体内血瘀可能造成人体气滞血瘀、情志郁结,而且这类人群常常伴有憋气、心痛等症状,而且面色灰暗、容易出现黑眼圈。
对于这类病症,中医学分析认为血瘀症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因虚致瘀,人体体质虚弱,运血能力下降,古书有云:“阴虚脉道失于润,阳虚失于温通”,血液流通不利,导致体内局部形成瘀血;2、因体内血热旺盛,导致人体内血液妄行,行于脉外,进而形成瘀血;3、因血寒导致形成体内瘀血,人体外感风寒,寒凝血滞,致使血脉挛缩形成瘀血。
由于瘀血形成的原因不同,在医学治疗过程中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中医内科临床实践中,活血类药物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环境,进而改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营养,软化瘀血组织。
2.活血化瘀在神经性头痛中的临床应用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神经性头痛在临床中常常表现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
活血化瘀法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摘要: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
主要治疗血瘀或淤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主要由血秽、血离经、血瘀内结引起。
本篇文章将分析研究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医;内科;临床应用我国的中医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许多技术都是我国医学界的特色。
现阶段,随着中医药治疗水平的提高和完善[1],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活血化瘀法已引起临床界和一般人群的高度关注。
中医领域认为,人体损伤后造成的瘀伤是由体内病理代谢产物沉积引起的,有临床相关研究表明[2],活血化瘀法在无形淤血和有形淤血的治疗中产生了重要的结果。
1活血化瘀法的研究现状1.1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卫生保健水平逐渐提高。
中医疗法对人身体产生的各种副作用较少。
中医学上认为瘀血主要原因是血液随着静脉流出受阻,血液排斥是常见的人体内的病理产物,它通常显示在患者的组织器官中,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或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害患者的器官和身心健康。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瘀斑和活血作用。
目前,中医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更为普遍。
根据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特点,进行灵活和针对性治疗[3],淤血通常发生在身体损伤后,但疾病和直接影响又不同,患者通常有明确的局部症状,如局部肿块的临床表现,外伤而没有伤口仅在局部造成淤块肿痛,血液当受到冷或热空气的影响时,会导致血液滞留。
长期淤血很容易导致头痛、月经痛经和其他疾病。
1.2活血化瘀的定义不同的原因引起内脏器官功能障碍,中医活血化瘀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调理作用,可以调节内脏的功能,改变血液系统,消除疼痛并使损伤部位正常化。
活血化瘀法可治疗多种疾病。
根据中国医学理论,冠心病属于气滞血瘀的症状,胸痛、绞痛、固定不移,夜间时心悸不安和呼吸短促是主要症状。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关键。
在中医中,活血化瘀法可以作为治疗冠心病的原则,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然后根据疾病的症状随证加减。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将本院中医内科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时段内收治的48例血瘀证患者纳为研究主体,以奇偶法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组均有24例。
对比组采取西药治疗,实验组采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组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2)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内科疾病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治疗效果提升,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疗效及安全性均具有可靠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中医内科;治疗效果随着医疗卫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疾病防治、养生保健意识显著提高,对医疗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医属于我国特色医疗措施,具备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国家不断增加了促进中医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核心理论不断被发掘,因此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防治中。
中医内科属于临床重要科室,旨在运用中医理论诊治疾病,阐释病机、病理,同时总结症候、特征并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所诊疗的疾病类型具有复杂、多样化的特点,常见疾病为血瘀证。
血瘀证指的是体内血流受阻或者淤积于器官后出现的相关症候,例如瘀阻在胞宫后可出现月经不调、小腹疼痛、痛经等,瘀阻于心后可出现口唇青紫、胸痹等,瘀阻于肺后可出胸痛咳血情况,瘀阻脉络后极易造成半身不遂。
血瘀证患者多有瘀、紫、痛、块、涩等情况,研究认为造成此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外伤无伤口,仅局部有瘀块肿痛;受寒或者热影响后出现血液滞留,血液运行不畅后出现血瘀证。
既往临床主要应用西药治疗血瘀证,可快速改善症状,但是并未实现康复效果,故疾病复发风险较高,且长期用药后极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多[1]。
活血化瘀属于中医特色疗法,是一种具有消散作用,可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
本次研究选择医院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血瘀证患者为探究主体,旨在了解活血化瘀法对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具体如下。
活血化瘀法在内科的运用
活血化瘀法在内科的运用凡因某种因素引起的局部或全身血行不畅积于体内,或溢出脉外而未离体,影响健康,则称为淤血。
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由淤血而产生的各种症候,均称瘀血症。
如心血淤阻,可出现胸痹疼痛;肝气郁久,气滞血瘀,形成症瘕;瘀阻脉道,迫血妄行,可致各种出血;下焦瘀血可见少腹疼痛,妇女可有闭经或是痛经;血瘀经络则为关节痹痛,半身不遂等;瘀血内蓄,可使久病不愈或产生癫狂等病。
二、内科诊断瘀血的要点(一)主症 1. 疼痛固定,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而拒按,持久不愈;2. 胸腹胀满,自觉腹胀而体征阴性者,如《金匮》云:“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3. 瘀血使血不得循经而外溢的呕血,便血,咯血等;4. 干恶噎膈,如《临证指南医案》云:“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
”(二)体征 1. 毛发突然枯黄脱落,皮肤粗糙,干燥称鱼鳞状,古医书称为肌肤甲错;2. 白晴瘀斑,或紫色血丝,晴黄持久不退,亦有瘀血;3. 口唇及睑下青紫发黯,面色黧黑,或有片状瘀斑,皮肤黯褐,色素沉着或白癍;4. 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或舌底青筋显露,脉象涩紧,沉迟或结或兼弦;5. 各种血液病、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红斑性狼疮等长出现的皮肤紫斑或瘀点,肝硬变等病,可见静脉怒张,蜘蛛痣,属有瘀血证;6. 症瘕肿块肿瘤,皆为气血凝滞之结果。
如唐荣川所说:“瘀血在各经络脏腑之间,结为症瘕”;7. 低热,某些功能性低热与瘀血有关。
如《金匮》云:“病人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
”(三)注意有关病史如外伤史,手术史,癫痫史,久病、怪病等。
三、活血化瘀法在内科的临床运用(一)活血化瘀法对人体的作用活血化瘀法,是用行气、活血、消散、逐瘀等法、达到瘀化血行,使有关瘀血等疾病专辑或痊愈,对人体健康的恢复有重大的作用。
流通血脉可能是活血化瘀的最基本环节。
据国内有关资料,总结了活血化瘀的治疗原理,对人体的作用可能有:1,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借以促进消除病理变化;2,改善血液理化性质,调整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功能,防止血栓及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3,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病灶的消退;4,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以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5,抑制结蹄组织的代谢,以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软化和吸收;6. 降低机能反应性;7,调节血流分布与改善心脏功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年 4月 ・ 上 半 月 刊
◎寸
管哮 喘[ J ] . 中 国实验方剂学杂 志 , 2 0 1 1 , 1 7 ( 6 ) : 2 4 7 - 2 4 8 .
采用 常规 西药疗 法 以及 常规结 合 中药疗 法 ,结果 显示 ,
Ai l 3 1 D I i o l i l : i o n Ana l y s i s of I nt e r r 1 8 I Me d i c i Re i n t h e Bl o od Ci r o ul i t t i o n
J i a n g Yu n c h a o
效。结果
6组有 不同程度瘀血症状 的患者采取 活血化瘀 中药治疗后 治疗总有效率均超过 9 5 %,疗效满意。结论
科 的 重要 治 疗原 则 之 一 , 疗 效确 切 ,具 有 广 泛 的应 用 价值 。 关 键 词 : 中 医 内科 学 ; 活 血化 瘀 ; 中 医 药 疗 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0 7 . 0 0 8 文章编号 : 1 6 7 2 _ 2 7 7 9 ( 2 叭4 ) 一 0 7 - 0 0 1 5 — 0 2
志, 2 0 1 1 , 4 ( 1 9 ): 8 7 - 8 8 .
[ 7 ] 刘嘉 君. 补肾健脾方配合 中药穴 位敷 贴治疗 小儿 哮喘缓解 期I 临床研究 [ J ] . 长
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 0 1 1 , 2 7 ( 3 ) : 3 8 -3 0 8 1 .
E 8 ] 刘剑 平, 张亚 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持续 期支气管哮 喘临床研 究[ J ] . 中
v a r i e d d e g r e e s o f c o n g e s i t o n s y mp t o ms i n p a ie t n t s a d mi t t d e t o O k l r h o s p i t a l 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g r o u p i s d i v i d d e i n t o 2 2 G a s e s f o h e a r t p a l p i t a t i o n s ,c h e s t s t u f f i n ss e g r o u p 1 7 aS G s ,2 e 5 c a s s e o f s t o ma c h p a i n g r o u p , 2 1 as G e s o f d y s p h a g i a g r o u p,3 0 as G e s f o a b d o mi n a l p a i n a n d h e a d a c h e 3 3 p a t i e n t s ,6 p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t  ̄ t i v e r r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i n t h e b l o o d d r e u l a i t o n . Me t h o d s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t y p e o f t h e 1 4 8 c a s e s o f i l l n e s s h a v e
的辨证疗法 ,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s b J L 哮喘 ,效果更好 。
参考 文献
[ 1 ] 胡代 平 自拟麻辛平喘 汤治疗 &J L 哮 喘的临 床观察 f J ] . 湖 北 中医志 , 2 0 1 1 , 3 3
( 9 ) : 3 0 - 3 0 .
[ 6 ] 唐 慧娟 . 自拟补脾益 肾定 喘汤在 d , J L 哮喘缓解 期 的应用 r J ] . 临床合 理用 药杂
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 0 1 0 , 2 ( 5 ) : 4 6 2 - 4 6 4 .
[ 2 ] 何雯 , 李家凤, 张瑛 ,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A , J L 热性哮喘 4 0 例临床疗效观察_ J ] . 中医
儿科 杂 志 , 2 O O 9 , 5 ( 5 ) : 2 3 - 2 4 .
[ 3 ] 谢彬 . 定喘汤加减方配合气道 吸人糖皮质 激素与 & 受体激动 剂治疗4 , J L 支气
( 本文编辑 : 张文娟
本文校对 : 赵
平
收稿 日 期: 2 0 1 -1 3 2 - 1 0 )
活血 化瘀法 内科 的应 用探析
江运 超
(湖北省云梦县 中医院中医内科,云梦 4 3 2 5 0 0)
摘 要 :目的 探讨 中医内科 中活血化瘀 的应 用效 果。方法 按 照患病 类型将 中医 内科 收治的 1 4 8例有 不同程度瘀 血症状 的患者分 为 活血化瘀 是 中医 内
心 悸组 2 2例 、胸 痹 组 1 7例 、 胃痛 组 2 5例 、噎 膈 组 2 1 例 、腹 痛组 3 O例 和 头 痛 组 3 3例 ,6组 患 者 均 采 取 活 血 化 瘀 法 治 疗 ,观 察 ・ 临床 疗
f 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d e p a r t e r m e n t , Y u n me n g C o u n t y H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w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Hu b e i p r o v i n c e , Y u n me n g . 4 3 2 5 0 0 , C h i n a )
( 3 6 ) : 9 8 - 9 9 .
[ 5 ] 蒋屏 , 欧正武 , 谢静 , 等. 玉屏风散治 疗肺气 虚型 咳嗽变 异型 哮喘 3 2例临 床观
察E J ] . 中医药导报 , 2 0 1 0 , 1 6 ( 5 ) : 4 3 - 4 5 .
0 . 0 5 ) 。总归而言 ,在常规西 医治疗 的基础 上增加 中医药
观察组治疗 的照组 为 5 7 . 8 9 %, 通过比对 ,观察组 在止 喘及 病程缩短方 面 的疗效 均优于
对照组 ,两组 总 体疗 效 的差 异 比较具 有 显著 性 ( P<
[ 4 ] 李一 民. 定 喘汤加味治疗3 , J L 哮 喘急性 发作的临床研究[ J ] . 山东医药 , 2 0 1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