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北京地区商人会馆的研究

合集下载

揭秘北京古代“红灯区”:八大胡同(组图)

揭秘北京古代“红灯区”:八大胡同(组图)

八大胡同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独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

因为当年,这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代名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

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八大胡同位置示意图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

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

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

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

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

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

百顺胡同百顺胡同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主要集中在前门外大街,一是因为这里离内城较近,官员们出城享乐比较方便;二是这里有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门外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商业街,相当繁华;四是这一带是戏园子、茶馆、酒楼的集中地,吃喝玩乐,可自成一体。

据30年代末的一份统计资料,当时“八大胡同”入册登记准予营业的妓院达117家,妓女有750多人,这只是正式“挂牌”的,还不算“野妓”和“暗娼”。

老北京的妓女分为“南班”与“北班”两种,一般来说,“南班”的妓女主要是江南一带的女子,档次高一些,不但有色,而且有才。

这样的妓女陪的多是达官显贵,如京城名妓赛金花、小凤仙等。

“北班”的妓女以黄河以北地区的女子为主,相貌好,但文化素养差一些。

“八大胡同”的妓女以“南班”居多,故多为一、二等妓院。

而其它地区的妓院,大多数是“北班”。

当时在京城做官和经商的人多是南方人,因此,“八大胡同”成为这些达官贵人经常出入的地界。

西壁营胡同西壁营胡同流传的八大胡同的说法里一种有这个胡同,那时候叫皮条营。

明清北京城总分析

明清北京城总分析

明清北京城总分析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描述。

首先,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总体规划和布局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明朝初期的北京城规模较小,东、西、南、北四城各自为独立,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

然而,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北京城的规模扩大了许多,新增了内城、外城和皇城的概念,形成了现有的三城结构。

内城是皇城的范围,主要是皇帝和皇家成员的生活区域;外城是官员、商人和普通百姓的居住区域;而皇城是内城和外城的连接区域,也是政府机构和文化设施的所在地。

其次,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政治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明朝将北京设为兵马都指挥使司的所在地,成为明朝的政治中心。

清朝建立后,北京成为其首都,政治中心地位更加确立。

皇帝在紫禁城中举行各种政治活动,例如庆春园、万寿山等皇家园林的修建,体现了政治权威和皇家威严。

第三,明清时期的北京城经济繁荣发展。

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北京城吸引了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其他各种行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商业街区和市场得以建立。

例如著名的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等,成为了商业活动的热点地区。

此外,明清时期的北京城还有许多手工业工坊,特别是丝绸和瓷器的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最后,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

文化活动在宫廷和城市中都有显著地存在。

在皇城中,许多文化机构和学府得以建立,例如太学、礼部等,为皇族和官员的文化培养提供了条件。

而在城市中,戏曲、书画、文艺等各种文化活动繁荣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例如,四明新罗书院、梨园等都是当时的重要文化设施。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其整体规划和布局、政治中心地位、经济繁荣发展以及文化繁荣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北京城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论明清工商会馆的社区功能--以山陕会馆为例

论明清工商会馆的社区功能--以山陕会馆为例

是传统 社会 “ 聚族而居 ”的 习俗和 “ 互相 联引 ”的
行业 习惯 。在传统 农耕社会 ,人们基 于耕作 的需要和 生活 的便利 ,实行 “ 聚族而居 ”的村社 制度 。这种 以祠堂为 中 心 “ 有千百年祖 墓 ,有 千百年祠宇 ,有千百 年 乡村 ”的村 社制 度 , 田土 相连 ,守望 相助 ,出入 相友 ,疾 病相扶 持 , 保证 了人们生 活的安全和 安宁 ,成 为传统社会 稳定 的社 会 构架 。而 明清 时期产生 的会 馆 ,本 身就是传统 村社制 度在 异地 的移植和 延伸。 当流寓客商踏 上人生地 不熟 的异 乡土 地 时 ,出于生 存安全 的需要和发展 贸易事业 的考虑 , 自然 会将 家 乡 “ 聚族 而居 ”的习俗移植 到客地 ,以保证 自己的
苏粮道借 占钱 江会馆 时 ,就遭 到了商人们 的强烈 反对 ,其 反 对的理 由就 是 “ 商 贾捐资 ,建 设会馆 ,所 以便 往返 而通
贸易 ,或存 货于斯 ,或客栖 于斯 ,诚为 经商交 易时不 可缺 之所 ……若借 作公馆 ,使客 货反 无归依 ,势必 另为觅 地安
顿, 良多未便 , 甚非恤商之道 ” , 可 见会馆本 身就是 同籍商
操作 上的可能 。明清时 期中国商人一 般通过 “ 合伙 制 ”的 互相联 引而走上经 商道路 ,当他们赴 异地经商 时 ,为 了使 自己的事业能够和顺 畅旺 ,也会通 过互相联引而聚在一 起 , 形成 “ 聚族而 居” 的扎堆 局面。 对此 ,苏 州 《 新修 陕西会 馆碑记》 有很好 的说 明 , “ 会馆 之设 所 以联 乡谊 、敦信义 也 。吾 乡幅 员之 广 ,几半 天下 ,微论秦陇以西 ,判若两 省 ,
形成 “ 以藩屏 周”的局 面 ,如酒泉 山西会馆 “ 在宅外 围 的

甬商

甬商

8
9
• 1890年永昌机器厂老板董秋根、何金泉听说意式直缥车比普通丝车效率高, 就立即日夜制造意大利式缥丝车及小马力水汀引擎
• • • • • • • 1898年商务印书馆鲍威昌见日本钢模印字清晰,就立即引进,使印刷质量为 之一新。 1894年严信厚把宁波的通久源轧花厂从单一轧花向纺纱、织布拓展,形成为 一个综合型的纺织企业。 在轮运业领域,早在1852年宁波商人就向英商集资购买了中国第一艘民营轮 船“宝顺号”,这比后来洋务派自造新式轮船至少早了10余年。 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叶,世界新式医药业、化工业突飞猛进,宁波商 人紧跟潮流,积极开发、善于创新,取得了突出成就。 余姚人黄楚九于1911年设立"龙虎公司",开发"龙虎人丹",一时成为佳 话。方液仙的"三星牙膏"、"剪刀牌肥皂"同样名闻通途。
历史贡献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在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宁波帮占有重要地 位。
宁波帮特别是发展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产 业,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竞争力。 由宁波帮经营的近代金融业以强大的实力 有力地支持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4
历史贡献
• 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变革与反帝爱国运动
宁波帮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 侵略的行动尤为人称道。 在外创业历经磨难的宁波帮商人多有一份振兴中华的历史 使命与社会责任
• 宁波商人的办学对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起了 重要作用
12
目录 形成发展 历史贡献 历久不衰 创新精神
2
形成和发展
时间:明朝后期-清朝初期 标志:宁波商人在北京创设鄞县会馆 主要活动地域:北京 主要经营行业:药材业和成衣业。

明清会馆早期形成及功用

明清会馆早期形成及功用

明清会馆的早期形成及其功用内容摘要:作为明清时期一种重要的传统社会组织,会馆的形成及其功用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本文先从明清会馆的起源入手,官绅会馆和商人会馆的不同的主体导致其在早起形成亦有着较大的差异。

当然,不同类型的会馆发挥的功用既有相同之处亦有相异的地方。

关键词:明清会馆/官绅会馆/商人会馆/功用会馆作为明清时期一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会馆是明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特定产物,其早期形成以及其发挥的的功用亦值得我们探究。

会馆是明清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乡土为纽带、流寓客地的同籍人自发设置的社会组织,它根植于传统市场经济扩展、人口迁移和流动频繁、商人子弟不断入仕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中,形成整合流动社会的功能和机制,既是明清社会变迁的产物,又为传统社会结构的更新起了一定的作用。

会馆的早期形成大致可以分为官绅会馆和商人会馆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会馆不仅仅兴起时间有差,而且在所起的功用也不尽相同。

一、明清官绅会馆的早起形成会馆最早出现是在明永乐年间,安徽人俞谟在北京建立了芜湖会馆:“俞谟,字克瑞,永乐元年选贡,任南京户部主事,转北京工部主事。

在京师前门外置旅舍数椽并基地一块,买自路姓者,归里时付同邑京官晋俭等为芜湖会馆。

”①其时的俞谟是作为京官购置的旅舍,而其离职后把会馆交付同乡以便同乡之人所用,这可看作是官绅会馆最早的出现。

自此以后会馆在京师便不断出现,但“自永乐到正德嘉靖是,会馆仍主要是官绅聚会的一种场所,有的官绅甚至长期寓居其中”②。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加之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较大,使科举与地域的关系紧密起来,供士子参见京试的会馆随之出现。

作为安顿来京应试子弟的理想场所,服务于士子科举的会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由于此类会馆的发展迅速,使得那些专供官绅聚会的会馆“在其后的发展起来的会馆总数中相对比例却日益减少”③。

一般来说,那些偏重服务于士子科举的会馆也属于官绅会馆的范畴。

明清士绅会馆产生原因浅探王艳君

明清士绅会馆产生原因浅探王艳君

2012年9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September2012 第17期总第267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7T o tal N o.267明清士绅会馆产生原因浅探王艳君(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目前对于明清时期士绅会馆出现的原因的探讨,主要有科举制的兴起导致大量进京赶考的士子需要方便的客居场所、官员的地域观念和外省官员入京的居住问题等。

笔者认为,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是不够深入和确切的,还需要学者们作更加扎实和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明清时期;士绅会馆;地域观念;会馆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8;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7—0110—02 会馆是以乡土为纽带、流寓客地的同籍人自发设置的一种社会组织。

明清会馆研究是中国社会史、经济史、移民史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学、人类学关注的对象。

长期以来,明清会馆研究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已有大量论著问世,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窦季良《同乡组织之研究》[1]、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2]和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3]等。

综观对会馆史的研究,可以说成绩是非常显著的。

学者们对明清会馆的形成、分布、性质、功能以及文化内涵上都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得出了很多极有见地和价值的结论。

但是,纵观近百年明清会馆研究的学术史,笔者发现,对于明清时期士绅会馆出现的原因,研究者却寥寥无几,非常少见。

对于明清时期工商会馆出现的原因,张明富《试论明清商人会馆出现的原因》[4]、宋伦《论明清时期工商会馆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5]作了相关探讨,而对于士绅会馆出现的原因,尚无相关的专著和论文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会馆史研究的一大缺憾。

也有学者在其著作或论文中提及士绅会馆出现的原因,但也只是寥寥数语,论述既不深入,结论也很难称之为确切。

明清会馆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明清会馆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明清会馆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历史0801 康莉娟080301112 明清时期,会馆这一专供同乡人集会、寄寓的场所开始出现并渐渐发展起来,从最初的同乡会馆,到后来的试子会馆,商人会馆,移民会馆也都开始崭露头角。

会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初成、兴盛、蜕变衰微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会馆以其特别的存在方式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也有其多样的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就会馆的发展历程展开论述,并探究会馆的社会功能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明清会馆的发展演变(一)初成时期:(明朝中期以前)最早是安徽芜湖人俞谟在北京设置了芜湖会馆,俞谟作为京官买地建造旅舍,是作为亲朋同乡寓居的地方,因为对于寓居京师的官员来说,如果能够集中于会馆共叙乡情乡音,将能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极大地安慰。

作为最初的会馆,芜湖会馆并没有正式的规制,也没有具体的维持细则,因为当时在京师的芜湖人并没有很多,所以也并没有必要做过多的限制,而且这种状况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明朝中期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商业活动大量增加之后才发生了一些变化。

自永乐年间到嘉靖时期,会馆仍主要是官绅聚会的一种场所,有的官绅长时期的居住在里面,而当时会馆的宗旨就是为同乡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这时的会馆不仅仅可以寄托乡思,而且还会勉励同乡之人廉洁为公、忠君爱国、患难相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然,当时这类会馆不仅仅存在于京师,还存在于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如福建莆田会馆、广东潮州会馆、江西吉安会馆等等。

虽然它们都没有十分严密的规制,但是,可以这样说,此时的会馆与京师的会馆一样,有着一致的目标追求,都是志同道合的同乡人的聚会之所。

(二)兴盛时期(明朝中叶至清朝咸同年间)随着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一种新的会馆形式——试子会馆出现了,让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

科举制度推动着南北方在朝官员的矛盾,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及第者地域分布的失衡,使得地方保护主义渐渐抬头,所以南北方的官员都极力的寻求团结力量,这样就使朋党政治愈演愈烈,这些状况迫使封建政府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与地域人员分布定制化的政策。

会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后期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

会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后期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

会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后期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会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后期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之一,起源于宋朝后期,盛行于明清时期。

会馆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商业、文化、宗教交流的场所,还是官方对外交流、社会组织和政府管理的重要机构。

本文将从会馆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会馆的起源和发展会馆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商业繁华地区,最初是由商人自发组织而成的商会。

随着宋朝后期商业的繁荣,商人们开始设立会馆,以便彼此交流、合作和互助。

最早的会馆建筑多为一些建筑群,包括大厅、礼堂、会议室、客房等,以满足商人们的各种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馆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标志性建筑的组织。

明清时期,会馆的建筑规模更加庞大,高大的门楼、宏伟的大厅和花园等元素都被加入其中,以外在的雄伟气势显示会馆的权威和影响力。

二、会馆的影响2.文化传承:会馆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馆内有丰富的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艺术陈列、文化展览等,给人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同时,会馆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书法展览、音乐会等,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繁荣。

3.社会组织与政府管理:会馆作为商业组织和社群组织的重要机构,发挥了社会组织和政府管理的作用。

会馆除了商业交流外,还负责调解纠纷、保护商家权益、维持社会秩序等。

同时,政府也会通过会馆来管理商业活动,对商人们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4.对外交流:会馆也是中国与外国进行文化、商业交流的窗口。

会馆会举办宴会和庆典活动,邀请外国使节、商人等参加,增进了中外交流与友好关系。

会馆不仅是商业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三、会馆的发展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会馆在功能和建筑形式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近代以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会馆在城市中的地位逐渐衰落。

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商人们渐渐开始加入商会和商业协会,以求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同时,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管理也发生了变化,直接掌控商业活动的能力增强,会馆的功能逐渐被政府机构所取代。

清代北京的铺户及其商人

清代北京的铺户及其商人

清代北京的铺户及其商人在步入近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城市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市民阶级,但是,城市生活中的商业流通与货币需求,使得商人成为城市中的主要居民,并在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充当了主要的角色。

但是正如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城市的建立有为收取货币地租与各种赋税1[1]的目的,所以,它体现的是官僚政治体制下的地主经济,中国商人在社会角色上也难免摆脱地主经济附属地位的影响,处于两难当中。

通常,我们对历史上商人的考察,往往着重于资本规模、经营方式、资本流向等等,而本文则更关注于商人在城市中的社会角色,试图通过对京城中有一定影响力度的商人与政府及其统治者关系的考察,能对上述问题有所回答。

一、铺户及百年老店北京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性城市,在清代前期,工商业、特别是商业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北京作为都城,不仅是帝王居住的地方,也是贵族官僚、文人士子最集中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全国最大的商业市场,而且聚集着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向被称作“商贾辐辏之区”。

而京城消费型城市的特点,也使它形成了商业比手工业发展,官商优于私商等特点。

而在众多的商人中,他们通常都以“铺户”作为个体从事商业活动的。

所谓“铺户”,是指开店铺的人户而言,是当为封建政府从户籍管理的角度对商人的称呼。

由于店铺是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铺户的称谓也应当在封建社会后期才出现,而清代不仅官方文献《清实录》中有“铺户”的记载,即便是私家笔记中也有“铺户”的称谓出现。

铺户,非走街串巷的小贩,亦非在街肆摆设摊位的摊贩。

通常,铺户都有一个带门面的店铺,只是经营规模大小不同,大多数的铺户都属于小家小户的买卖。

而且除了杂货铺之外,铺户往往是经营着某一种单一的商品。

在自称待余生的晚清人撰写的《燕市积弊》中,所列京城铺户有:钱铺、钟表铺、挂货铺、绒线铺、鞋铺、药铺、金店、翎子铺、首饰楼、当铺、香货店、嫁妆铺、红铜铺、纸铺、纸马铺、面铺、香蜡铺、米碓坊、蒸锅铺、裱画铺、漆铺、黄酒铺、南果铺、切面铺、刻字铺、喜骄铺、寿衣铺等,近三十余种。

清代商人的皇气和官味

清代商人的皇气和官味

清代的北京,随着清朝统治的延续,商业也相当发达。

但是,北京的商人,或者说,在北京经商的商人,是围绕着朝廷展开的,业务包括半个皇家,半个官家,剩下给平民百姓的,就很少了。

首先是金融业,以恒和、恒肇为首的“四大恒”,他们的银票都是官办事业以及官员使用的。

有了他们,官办的机构和官员,就不用扛着沉甸甸的银子来回奔走了。

山西人开的票号,经营的是官方的汇兑业务,以及官员收入的汇兑。

同时,还对官员贷款,只要他们预测你有发展前途,即使没有外放做官,也可以放款。

其次是金店,名义上是经营金银首饰,但实际上,已变成一个代理捐官业务的所在。

大的金店,都开设有捐柜,专门打理此项业务。

金店老板由于此前的金银首饰业务,跟达官贵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跟敬事房的太监关系很铁。

太监不能披金戴银,但喜欢买。

因为有了这层关系,金店老板有本事替各地捐官者办理捐官事宜。

一个外地人,如果走正常手续捐官,要比通过金店多费钱,而且职位还不好。

自打开办这项业务,金店原来的买卖就无所谓了。

药行则有著名的同仁堂,负责皇宫里所有的丹丸膏药。

绸缎行大多为山东人的买卖,不仅经营绸缎,还经营皮裘,也是针对官员的。

穿得起绸缎皮裘的,大多是有官职的富人。

果品店,经营各种干鲜水果,大宗的买卖基本被大店承包,比如“果子蒋家”,就是专门供应皇家的。

米店当时在北京叫“老米碓房”,因为发给旗人的米,多是老米。

碓房的一项大买卖,就是做旗人的生意。

旗人发下米来,就都贱价处理给了碓房,换成现金随手花掉,到了没米吃的时候,再从碓房赊出来,然后饷银下来再还。

一来二去,几乎大多数旗人,都陷在碓房里,负债累累,但碓房却稳赚不赔。

至于琉璃厂的书店和字画行业,就更不用说了,不是士大夫,根本就不可能沾边。

古董行也是一样,都是满人贵胄和有钱士大夫的专利。

而清代北京的土木工行业,基本上做的都是皇家和官家的生意,所以,负责殿堂的叫做钦工,负责陵寝的叫陵工,负责官署城垣的,叫做官工。

每个专门的口,都管着一个行业的木工和瓦工。

北京会馆成因及其功能解构

北京会馆成因及其功能解构

北京会馆成因及其功能解构作者:白杰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3期[摘要]会馆是明清北京城市史的重要内容。

在500余年时间跨度里,北京会馆在城市空间中起伏兴废,总量达909有余,当下尚有建筑遗存252处。

北京会馆是明清首都城市管理内在需要的产物,并以民间社会组织身份内化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从而造就了北京城市演进中的会馆现象以及影响至今的会馆文化。

[关键词]明清首都;民间社会;管理需要;城市功能;组织创新[中图分类号]K9287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4)03005205会馆是具有鲜明“地点”功能指向的城市民间社会组织。

这里的“地点”包括两层涵义,一是这一组织都在城市中建有赋予“地点”以特殊身份的馆舍,将其命名为某某会馆;一是这一组织都有其源发的“地点”指向,即该组织成员共同来自的某一地域。

会馆的建筑群落成为其在城市空间分布中的外在标识,而会馆的内在核心则是那些嵌入于城市社会之中的一个个地方性民间组织。

北京会馆是一个历史概念。

在北京学研究基地的支持下,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统计到北京会馆从明永乐年间出现到新中国建立初期退出历史舞台,先后共计909个,目前尚有会馆建筑遗存252处。

为更好地梳理北京会馆,笔者按会馆组织的成员主体构成,将北京会馆划分为士人会馆和商业行业会馆两大类。

士人会馆主要服务于赴京参加乡试、会试科考的本籍考生和来京述职、引见、候升、候补的本籍官员,服务科举职能更为突出的也有直呼为试馆者。

这类会馆具有浓重的封建士大夫色彩和地方乡土氛围,并按地方行政建制,既有省级会馆,还有更小行政单元的府、直隶州会馆和散州、县会馆。

行业会馆是行会在明清时代的组织创新产物,商业会馆则打破和超越行业,形成更大范围基于商人群体利益并直接服务于商业贸易活动的组织。

由于其都以经济活动为导向且组织成员都以工商业从业者为主,笔者将其统称为商业行业会馆。

明清北京会馆的功能探析

明清北京会馆的功能探析

明清北京会馆的功能探析作者:马红光来源:《北京档案》2021年第11期历史上的会馆最早出现于京城,有史可查的第一所会馆是明永乐年间的芜湖会馆。

《芜湖县志》载:“京都芜湖会馆在前门外长巷上三条胡同,明永乐间邑人俞谟捐资购屋数椽并基地一块创建。

”[1]以此为源头,拉开了会馆五百多年的兴衰史。

在明清两朝,会馆广泛分布于京城和其他城市。

这其中尤属北京的会馆年代久远、数量众多,无论是对北京城市的发展,还是对明清社会结构变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会馆均为同乡所建,“此会馆之设,所以聚一乡一邑之人,使得周旋洽比,缓急相需,无异比里族党之姻睦”[2]。

在数百年的发展史中,最先出现的是官绅会馆,由其衍生出科举会馆,后又出现商人会馆,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根据功能主义分析范式,组织的功能可以区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指涉的是为了特殊目的而设定的事项事实上达到了该目的,潜功能指涉的是潜在的未被普遍认识的功能或社会后果。

[3]综合显功能和潜功能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会馆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影响。

本文主要基于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和明清笔记等对北京会馆的功能进行探讨。

会馆的第一种形态是官绅会馆,其源头是明永乐年间工部主事俞谟所建的芜湖会馆,后相继出现福州会馆、歙县会馆、稽山会馆、新城会馆、南昌会馆等。

迟至晚明,这类会馆出现了分化。

崇祯年间刊行的《帝京景物略》载:“内城馆者,绅是主,外城馆者,公车岁贡是寓。

”[4]这说明在京会馆按照所处区域和服务对象不同,已有区别。

至少可以分为两种,即建于内城专为官绅服务的会馆和建于外城为士子提供服务的会馆。

在这种渐趋分化的演变趋势中,终明一朝,外地人在京城所建官绅会馆是一种主要的会馆形态。

晚明时人朱国祯在其所撰的《涌幢小品》中说,会馆“止供乡绅之用,其迁除应朝者,皆不堪居也”[5]。

这种会馆是官宦私人所建组织,一般有两种创建方式。

一种是由同乡在京官员发起,从同籍官绅募捐兴建。

这种方式比较常见,如惠州会馆是由黄叔显、陈恒昌倡建,集同乡众人之力捐资创置于东草厂七条胡同[6];上湖南会馆是由大宗伯曾文恪公朝节,合衡、永、郴三属人士创建[7]。

清楼十二坊

清楼十二坊

清楼十二坊简介清楼十二坊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的一片历史悠久的胡同区域。

该地区得名于其中的十二个胡同巷子,每个胡同巷子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清楼十二坊是北京城乃至全国最具代表性的胡同之一,被誉为“千年胡同文化的活化石”。

历史背景清楼十二坊所处的区域始建于元朝,原为贵族和官员的居住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成为商贾和民众聚集的地方,并形成了独特的胡同文化。

在明清时期,清楼十二坊成为京城政治、商业、文化的重要中心,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和商贾来此落户。

十二坊介绍1.东厂胡同:东厂胡同位于清楼十二坊的中央位置,是该地区最重要的胡同之一。

它是明代东厂的所在地,是古代特务机构的代表性建筑。

如今,东厂胡同保存了许多明代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2.西直门外大街:西直门外大街是清楼十二坊的南边界,连接着京城的西直门。

这条街道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同时也有许多著名的商铺和餐馆,是游客购物和品尝京城美食的好去处。

3.新华门内大街:新华门内大街位于清楼十二坊西边界,连接着北京的新华门。

这条大街保存了许多民国时期的建筑,历史气息浓厚。

沿街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品店和特色小吃摊,吸引了喜欢传统文化的游客。

4.北小街:北小街是清楼十二坊的北边界,位于故宫的北侧。

这条胡同巷子保存了大量的清代建筑,同时也有不少传统的小吃店铺。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真正的老北京风情。

5.煤市街:煤市街是清楼十二坊最长的一条胡同,也是最具商业氛围的一条。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商铺和传统的手工艺品店,是游客购物的好去处。

此外,煤市街还有许多有名的老字号餐馆,为游客提供美食享受。

6.河沿街:河沿街是清楼十二坊最靠近河流的一条胡同。

河沿街两旁有许多特色小吃摊位和民宅,保留了较多的老北京风貌。

这里也是游客感受北京特色文化的好地方。

7.南大街:南大街是清楼十二坊的南边界,位于东华门附近。

这条大街保存了大量的民国时期建筑,也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沿街有许多古玩店和艺术家工作室,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

明清时期北京的商业街区

明清时期北京的商业街区

明清时期北京的商业街区作者:刘凤云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10年08月23日人们对商业的认识是从自身的需求开始的,而商业空间的概念是通过商业流通的场所“市”与“市廛”等表现出来的。

商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所谓“市所以通天下之货也”。

特别是当我们考察城市起源的时候,便会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在城与市的结合过程中,代表商业与商业区的市、街市,市廛,它在城市空间的位置,它对城市的作用程度,以及它与政治的关系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由封闭的“市”走向开放的“街市”中国的传统城市与乡村在生产关系方面所表现出的无差别的统一,使城市商业亦深深地根植于农业的土壤中。

由此而言,城市商业的文化体系自然归属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农耕文明。

如《易》曰:“庖牲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

《易系辞》下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说明古人对商业活动的时间有明确的规定。

又如《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坐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规划,又是对城市商业活动在地点上的限定。

还有《周礼·地官·司市》曰:“有大市、有朝市、有夕市。

”即所谓“三市”。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限的商业时空是被儒家文化规范化了。

传统文化固然以重农抑商为社会价值的判别标准,却又无法摆脱表现为商业流通形式的物质交换给人类带来的对物质需求上的满足。

而古代中国以行政机能为主体的消费性城市,无疑也是促进城市商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可以说,尽管商业历来被视为末业,但在中国传统城市中却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进入明清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商业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从“市”的扩张开始的。

“市”,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古代又称作“市井”。

《管子·小匡》曰:“处商必就市井”,尹知章作注解释“市井”曰:“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

”市井,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商业集市,类似今天的商业区。

善欲何为:明清时期北京歙县会馆研究(1560—1834)

善欲何为:明清时期北京歙县会馆研究(1560—1834)

作者: 邹怡[1,2]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433 [2]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
出版物刊名: 史林
页码: 54-65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5期
主题词: 明清 歙县会馆 徽州 市民社会
摘要:道光《重续歙县会馆录》保存了有关明清时期北京歙县会馆发展历程的记载。

明代后期,歙县会馆及义庄由商人集资创建和维护,服务同乡士商,但清代中期以后,会馆资金转而仰赖力图步入政界的商人,甚至取得政府盐务部门的资助,与之相应,会馆的服务对象也缩小为科举考生和官员。

义庄虽然保持了民捐民用,但其内部管理和对外交涉均需政府力量的介入。

参考其他传统中国官民关系的研究,并对照西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程,歙县会馆的发展表明,传统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并非如西方般呈现为对立制约,在行政主导的政治传统中,两者表现为垂直粘连、交叉利用,国家对社会进行分类控制。

会馆的名词解释

会馆的名词解释

会馆的名词解释会馆是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概念。

它既是一种建筑形式,也是社会组织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会馆不仅承载了人们的聚会和交流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团结和文化交融的象征。

本文将对会馆的含义、历史背景、功能以及今天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会馆的含义会馆一词源于古代的“会堂”或“会所”,最早出现在宋代。

它们起初是由华南商人设立的团体组织和商业机构,以及拜堂祭祀的场所。

在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会馆逐渐发展成各个地区的行业组织、族裔组织和乡贤会所。

它们在城乡的建筑布局上多为砖木结构,带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以及独特的装饰和刻字。

二、会馆的历史背景会馆的出现和兴盛与中国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的商贸交流、人口迁徙和文化传播有着紧密的关系。

由于地理、气候、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中国的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

比如,华南地区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江浙地区则以制造业和手工业为主。

因此,在这些地方,商人、手工匠人、知识精英等都需要一个组织和交流的场所来保持联系和共同发展。

三、会馆的功能1. 商业交流:会馆是商人们展示商品、促成交易和建立商业关系的场所。

在古代,商人们常常通过会馆中的商会或行会与他人互通商情,分享贸易信息,甚至达成商业协议。

2. 文化传承:会馆是华侨、乡贤和学者等人们传递文化、教育后代以及分享学术研究成果的场所。

会馆内常设有图书馆、礼堂、戏台等设施,供人们学习、交流和传承文化。

3. 社会团结:会馆是华人社区凝聚力的象征,它能够为华侨提供一个相互帮助、共同担当的平台。

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华侨可以通过会馆获得归属感,也能借助会馆的力量解决日常困难。

四、会馆的发展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会馆的功能和形式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新的交流方式,使得人们不再仅仅依赖会馆进行社交和交流。

另一方面,城市化和现代建筑的兴起,使得会馆的传统建筑形式逐渐被现代化的建筑所替代。

前门地区会馆历史与现状

前门地区会馆历史与现状

前门地区会馆的历史前门地区会馆最早出现于明朝初期,它是随着前门地区商业的兴旺和明清政府对科举制度的重视而逐渐繁盛起来的。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科举考试考场迁到北京城更是前门地区会馆繁盛的直接原因。

前门地区会馆的繁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清初满族统治后,废除内坊制,规定内城划为八旗驻地,所有汉官一律迁于城外,内城不得开设大型私营店铺。

戏园,会馆,从而使大量汉族官员和商贾向外城迁移,这样使很多会馆都在前门地区“安家”。

前门地区与正阳门距离很近,入城方便,无论是官员述职还是举子应试都比其它地区有优势。

而且前门地区是当时北京城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酒楼、茶楼、戏院众多还可以丰富学子和官员们的业余生活,另外前门地区的长巷和草厂街区为当时主要的居住区,环境优美,比较安静。

这样前门地区既能够得到商业区的便利又避开了市井的喧嚣,为举子提供了安静的读书环境,成为建造会馆的黄金地点,成就了前门地区会馆在明清时期的发展与壮大。

1 会馆分布据《顺天府志》、《京师坊巷志稿》、《都门纪略》、《最新北平指南》,《北平市区详图》,《北平旅游指南》等书记载,前门地区共有会馆86家(图1)。

会馆在空间分布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会馆在草厂、长巷、打磨厂地区相对集中。

二是同省籍会馆相对集中。

2 会馆类型前门地区会馆主要分为,文人试馆和商业会馆两种,文人试馆是为招待来京应试的同乡举子或旅京人员而设立的,其用途除了作为在京同乡聚会的场所之外,还有供试后听候分配及新上任的官员暂住之用。

这种性质的会馆占前门地区会馆的绝大部分。

除了文人试馆,在前门地区还分布有少量商业会馆。

商业会馆是由商人设立疏通商业贸易活动和官场关系的会馆,这类会馆既是商业集会办事的场所,又是工商巨贾,在京官员,原籍士绅聚会之处,这类会馆是各种会馆当中最具实力与活力的,建筑水平也是最高的。

3 会馆功能会馆在功能上不仅仅是为了给本省举子提供食宿。

更重要的是在异乡建立起来的会馆,给游子精神上以抚慰,其作用远远超过具体的食宿功能。

京商会发展史

京商会发展史

京商会发展史
京商会的发展史是北京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北京作为国都的历史紧密相连。

京商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时期,那时的商会主要是仿效西方国家的组织形式,以沟通官商之间的关系为目的而设立的。

1904年,北京建立了自己的商会组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京商会的组织形态和功能都有所不同。

近代商会由晚清政府设立,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普遍的社会组织。

此外,在更早之前,中国的行会组织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但真正意义上的商会是在清末开始出现。

随着外国资本和商品的涌入,市场经济开始萌芽,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商人地位提升,行会组织最终发展成为商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北京地区商人会馆的研究
作者:杨菲
来源:《卷宗》2015年第11期
摘要: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的商人会馆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为了更深刻细致的了解商人会馆,就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采取“由表及里”的方法来研究和剖析商人会馆。

以期望向读者展现出一副明清时期北京地区商人会馆的具体形象。

关键词:明清经济;商人会馆;碑刻研究
明清以来,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聚集了众多从全国各地而来的文人士子、富商巨贾、手工业者等等各色人士。

他们需要有一个联系乡谊、互相照顾的场所,于是各类会馆便应运而生。

这些会馆的建立构成了京城一道特殊的文化风景线,时至几百年后的今日,部分残存下来的会馆仍是北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会馆分类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的是按照会馆的主体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文人会馆和商人会馆两大类。

文人会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进京赶考的考生,在考试期间大多数考生是住在各自乡籍的会馆里。

但是除了服务考生这种文人,会馆也为来京办事的官员提供暂时的服务以方便他们在京期间的工作和生活。

商人会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明清时期的经营商业的人士。

这种基于地缘关系的由商人自发兴办的会馆,一般由商人自筹资金兴建,旨在为商人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情感交流、商情沟通的地方。

这些商人往往来自同一地域,或者来自相似的行业领域。

这种商人会馆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的商人会馆,根据构成会馆主体成员的类型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种:1、同乡同行或同乡数行商人,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而建立的商人会馆,这种会馆的主要特点是地域性强,严格限制外省外地商人参加,因此会馆成员之间的团结性很强。

比如在《临汾乡祠》碑文中提到:“除私事不理外,凡涉及同人公事,一行出首,众行俱宜帮助资力,不可借端推诊,致失和气。

使相友相助,不起半点之风波;同泽同袍,永固万年之生业。

”①2、不分籍贯的同行商人,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而建立的商人会馆,这种类型的商人会馆当中,有一些会馆从建立初期开始就是比较单一的同行业从业者建立的商业组织。

另一些是从同乡商人组织转化而来,比如《临襄会馆》,清初是临汾、襄陵两县地方商人的会馆,到嘉庆年间就有北京房山县的油商加入变为了油市商人会馆②,到民国年间,成为“无分珍域,内外市商,皆联为一体”的现代资本主义同业公会③。

3、同乡商人及其官员联合,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而建立的商人会馆,这类型的商人会馆,从创建、管理一直到重修,都是“官总其成,商司其册“,它的建立是为了官员和商人的共同利益,与官员的关系较其他两种最为密切。

明朝时期北京地区的商人会馆合理的分布在内城和外城,到了清代由于清政府实行满人居内城、汉人居外城,并且明文规定禁止在内城兴建会馆。

因此,清朝将明朝遗留在内城的会馆逐渐废除或改迁,集中兴建于原崇文区和原宣武区,该地区统称为“南城”。

北京的“南城”是清时试子商人居住之地,因为此地距正阳门(即现在的前门地区)、崇文门、宣武门外这些地区很近,而且这些地区正是商业繁华之所,同时又距科考的场所很近,交通便利,也是试子和商人通过陆路来京的必经之路,因此当时的文人和商人都把这里作为兴建会馆的首选之地。

北京地区的商人会馆始建于明朝中叶,根据李华学者编著的《明清时期北京工商业会馆碑刻》一书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如《建修戏台罩棚碑记》的碑文记载:“我行先辈,立业都门,崇祀梅、葛二仙翁,香火悠长,自明代以至国朝,百有余年。

从前于康熙十七年,重修大厅两庑后阁及东西正房,悬额书名,以昭不朽。

又于四十九年,复行重修找补。

“④这是清朝乾隆六年颜料桐油行会馆修建戏台罩棚时的碑记,按照碑文推算:这个会馆是清康熙十七年重修的,上推百有余年,其创建年月,当在明万历以前,此时正值明朝的中期。

按照此方法还可以得知在明朝中叶成立的商人会馆还有潞安会馆、四明会馆、临汾会馆、临襄油市会馆等等
根据历史的规律:分裂与战争不利于商业发展,只有统一与和平才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发展。

清朝中期社会统一平稳,商业发达,这一时期是商人会馆建立的高峰时期。

《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里的大多数商人会馆都设立于此时期,另外一些明朝建立的会馆在此时也还存在并且更加的成功,他们纷纷用石碑记录下修缮商人会馆过程,以期望自己修缮会馆的功绩被后人所铭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朝末年,此时战争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还改变了中国商人的经济观念。

正是当时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使得商人会馆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如果固守旧规那终将难逃被历史所淘汰的命运。

1904年(光绪三十年)清政府的工商部以:“劝办京城商会,并推广上海商会。

将原设商业公所,改为商务总会。

刊给关防。

”⑤为由上奏,请求成立“京师商务总会”。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批准了工商部的请求,于当年冬季在北京前门外西珠市口五十四号成立了“京师商务总会”,拉开了中国传统商人会馆向近代资本主义同业公会所转变的序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人会馆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到1951年北京市市政府决定由房管部门对会馆进行接受,此工作于1956年完成,被接管后的会馆一部分作为单位的办公地点,另一部分作为民居。

商人会馆是以传统道德观念为指导,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以定期聚会祭祀为活动方式的一种商人集团自发建立的民间组织。

用以协调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平衡状态,实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平衡。

所以,明清时期的商人会馆建馆的目的多是“以敦亲睦之谊,以叙桑梓之乐,虽异地宛如同乡”。

商人会馆通过“笃乡谊,祀神抵,联乡谊”为精神纽带及“利”和“义”为物质纽带,实现了商人群体的整合,也实现了商人群体在自我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把个人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结合。

因此商人会馆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六种:(1)增进乡谊,祭祀神明(2)组织公
益,扶助弱小(3)制定规则,沟通商情(4)对抗牙行,保护利益(5)配合当局,协助管理(6)抵御外商,改革自身。

虽然商人会馆早已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作为一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是值得深入剖析与解读的历史研究对象,这也是本文选择商人会馆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近些年,由于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商人会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使其能够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是本文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第88页《京师正阳门外打磨厂临汾乡祠公会碑记》
②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第24页《公议油市碑(残碑)》
③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第26页《山右临襄会馆为油市成立始末缘由专事记载碑记》
④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第1页《建修戏台罩棚碑记》
⑤《清实录》,光绪卷五三零,光绪三十年五月
作者简介
杨菲,北京联合大学社会文化史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