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山陕会馆调查研究报告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由聊城闸口桥的西头往南,约一公里,经过大、小码头和基督教堂,就到了“聊城一中桥”,在聊城一中的西南,有一座宫阙式的建筑,就是山陕会馆了。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是山西、陕西商人为作“祀神明而联桑梓” 集资合建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
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其后历经三代人、耗时六十六年,至嘉庆十四年方具有现在之规模,共耗银60465.69两。
山陕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3311平方米。
整个建筑由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鼓钟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献殿、南中北三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跨院等组成。
看上去面积虽不算大,但却布局紧凑,设计合理,大小间错,疏密得体,反映出古代匠师们的精湛技艺,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从宋朝开始,聊城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之利,声名日隆。
八方商旅,船装水运,两岸会馆,生意兴隆,聊城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九大商埠之一。
山陕会馆伫立于运河水畔二百六十余年,在春来秋往中,静静地见证了聊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悠长历史。
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
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以及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产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和重大意义。
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山门为三间牌坊式门楼,顶部呈歇山式,下用4根木质方柱和4根木质圆柱支撑。
外墙中木质方柱下,均为造型活泼的石雕麒麟和狮子作为柱础,此种柱础,在国内建筑中极为少见。
八柱之上有6层如意斗拱承托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项,显得巍巍壮观,富丽堂皇。
牌坊下有一正门和两个侧门,皆为木质朱门。
每扇门上都铺以铁箍和圆钉,门框均为石作。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到山陕会馆来参观。
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距今己有267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带动了聊城经济的发展,便利的交通使经济、文化空前的繁荣昌盛,当时的聊城因此享有“江北一都会”的美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商人使聊城百业兴隆,山陕会馆就是当时由山西和陕西商人为了“祀神明、联桑榨”而建立的。
“联桑样”是联络同乡之间的感情,逢年过节时商人们在会馆集会搞一些活动庆祝节日,“祀神明”呢,商人敬奉的神仙是三国时智勇双全的关羽,所以会馆的俗称就是“关帝庙”。
因为关羽是山西运城解州人,作为他的老乡,商人们认为关公可以荫蔽他们平安、发财,所以要拜祭他。
(山门)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完工于嘉庆十四年,工程耗时66年,费白银60465.69两,面积不大,只有五亩七分(3311平方米),但布局紧凑,雕刻精美,堪称古建筑之集大成者。
山门,是会馆的大门,三间牌坊式门的楼,上方悬挂的竖匾“协天大帝”,是说关公是协助上天统御万众的神。
下方的木质浮雕垂花门罩,雕刻着白象、骆驼、棋鳞等佛教吉兽和托塔天王李靖等佛教天王。
大门高3米,宽2、3米,两侧的对联是歌颂关公的,“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询足配东国夫子;何必仙佛功德,唯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至人。
”意思是说:“关公的所作所为己经是一位豪杰了,而他的思想和品德就算和圣贤相比,也是无愧的,足以和东方鲁国的孔夫子相媲美;您何必修仙拜佛呢,关公并没有那样做,但他的浩然正气却能够充塞于天地之间,早已成为最完美的人了”。
对联将关羽的地位放在最高顶点,以和孔子相匹配,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两边的小门上方各有石刻匾额一方,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履中”是说做人应该行为中正;“蹈和”是讲待人接物应该和气,在这里也可以表现出商人讲究和气生财的处世哲学。
小门两边是砖砌八字影壁,刻有“精忠贯日,大义参天”,是对关公一生的高度评价,由此也可以表明会馆是一座关帝庙的宗旨。
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与思考
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与思考作者:温亭亭张天文常小磊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聊城山陕会馆最初兴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的一个民间商会装饰性建筑。
建筑内的装饰样式包括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彩绘、楹联、匾额是清代建筑装饰中的代表作,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精美细致、美轮美奂、独具风格。
对会馆内的建筑装饰风格与题材内容是有不同的种类的包括地域性题材、宗教题材、教育传承题材、祈福题材等进行概述。
最后考察完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对它仅存的装饰艺术进行保护的言论探讨,以及对以后建筑装饰艺术的创新进行了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保护;传承一、聊城山陕会馆建筑与其建筑装饰的时代背景聊城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内部,位于古代京杭大运河的岸边,到如今能依然保存完好,虽然说会馆的面积不大但是其建筑装饰的绘画艺术和雕刻艺术是非常精湛的。
明清时期山陕商人不畏南北商贩的夹击,拥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并且奋志经营、恪守商道促进自己在各大地区的商业发展,并稳健求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经商风格。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会馆的建筑艺术的精美不仅表现在工匠艺人的精湛技法还在于商人的文化素养和当时科技和建筑工具的提高共同促进了建筑装饰产生。
二、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种类聊城山陕会馆从山门进入从东到西依次是戏楼、夹楼、钟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北大殿、春秋阁等组成。
据查阅历史记载会馆先后进行过8次扩建和维修,会馆的各个建筑多以木、石、砖、为主要的建材。
会馆的外观装饰主要使用的是各种雕刻的手法对其进行点、线、面的装饰。
装饰的种类主要是由木雕、石雕、砖雕、彩绘、楹联匾额等组成。
三、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风格与题材内容1.地域特色题材。
聊城山陕会馆虽是中国传统装饰性民间建筑。
但是因为山陕会馆是旅游经商和庙会双重性的建筑,因此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在整体上呈现出华丽的装饰艺术特征,细致的装饰了斗拱、琉璃、彩绘、楹联、匾额、门楣等部位。
有关中学生对山陕会馆了解的调查问卷报告
中学生对山陕会馆了解的调查问卷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山陕会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对山陕会馆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对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和兴趣,从而为山陕会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
调查对象为某中学的学生,年龄在13-18岁之间。
问卷内容涵盖了对山陕会馆的基本认知、兴趣程度、参观意愿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75%的中学生对山陕会馆有一定的了解,但仅有25%的学生表示对其非常了解。
这表明中学生对山陕会馆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2. 兴趣程度:在问及是否对山陕会馆感兴趣时,85%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其中50%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
这反映出中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兴趣。
3. 参观意愿: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观山陕会馆,其中60%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
这表明中学生对参观山陕会馆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四、建议与对策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加强山陕会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通过编写适合中学生的历史文化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中学生对山陕会馆的认知程度和兴趣。
2. 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山陕会馆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在中学生中的知名度。
3. 完善参观设施:针对中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完善山陕会馆的参观设施,如提供专门的导览服务、设置互动体验环节等,以吸引更多中学生参观。
五、结论本次调查表明,中学生对山陕会馆具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和较高的兴趣,愿意参观山陕会馆。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历史文化教育,增加他们对山陕会馆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要拓展宣传渠道,完善参观设施,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参观学习体验。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山陕会馆的历史文化,促进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保护聊城古建筑社会实践
关于聊城古建筑保护调研总有一些地方镌刻着历史的胎记,总有一些地方如耄耋老者,阅历丰富却步履蹒跚。
而这些城市的老者今年过得怎么样呢?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宿管部近来针对聊城市内的古建筑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
本次实践活动为期三天,分别前往山陕会馆、光岳楼、海源阁等处,观察这些古建筑的现状,对附近游客、商铺老板以及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涉及政府对古建筑的保护政策,群众对古建筑的态度,以及对政府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经过这几天的努力,将结果总结如下:多数民众对政府工作非常满意并表示将大力支持。
但工作中也有疏忽的地方,没有将调查结果充分落实,如调查中一位教古文学的老师对傅斯年夫人故居的拆迁表示惋惜。
还有一些群众认为这些古建筑开放力度不够,本市居民进入门票较贵,周围环境不少配套设施不完善,针对这些声音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对于聊城当地古建筑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必须严加保护的可以称为圈地保护。
这类古建筑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保存完整,内部设施丰富。
以山陕会馆为例。
第二类为开放利用结合的保护方式。
只有充分利用才能充分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
这类建筑保存相对完整,历史厚重,内部有一定空间。
此类建筑的代表:光岳楼。
第三类为改造开发结合的保护方式,这类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人文价值,或虽然保存已不完整但在历史上曾很有重要地位。
代表为:海源阁。
第一类保护方式也是古建筑保护的第一步,简单说就是保护标志,再由导游向游客介绍这座建筑中每一幅楹联、每一座石雕所蕴含的文化。
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通过调查发现这里面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其一是对古老建筑工艺和传统材料的考验。
聊城古建筑多是土木或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多少画栋雕梁被时间磨去了棱角,在岁月里变得暗淡。
在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中传统的工艺技法非常重要,尤其是像许多濒临灭绝的行业,如我们熟知的“八大作”(木、瓦、扎、石、土、油漆、彩画、糊)再如前不久新闻联播报道的藏漆、藏香申报文化遗产等。
论聊城山陕会馆的戏台与戏曲流动
第40卷㊀第1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0㊀No.1 2021年2月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Feb.2021文章编号:1006-2920(2021)01-0068-05doi:10.13892/41-1093/i.2021.01.015论聊城山陕会馆的戏台与戏曲流动刘兆霏㊀㊀摘要:聊城山陕会馆为京杭大运河漕运鼎盛时期所建,除了承载明清时期山陕商人的祭祀㊁买卖㊁社交等功能,也满足着他们对于娱乐的需求㊂会馆内戏楼后台处的墨记与会馆内现存的石碑记录着各地戏班在当时的演出资料㊂各地的戏班在此交流,唱腔在此融合,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此得到了延续和发展㊂关键词:聊城山陕会馆;戏台;戏曲流动;山陕商人㊀㊀作者简介:刘兆霏,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助理研究员㊂㊀㊀乾隆年间,聊城因其便利的水陆交通㊁优惠的税收政策,逐渐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商业重镇㊂各地商人汇集于此,运河沿岸各类会馆应运而生㊂山陕会馆是其中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会馆㊂现存于会馆中的石碑和戏楼后台内壁上的墨记,记载了当时戏楼的演出资料㊂外来戏曲同当地的声腔㊁剧种交汇,绽放出新的生命力㊂一㊁繁荣的商业活动及会馆的建立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功能是其他交通方式所无法取代的,特别是乾隆年间,漕运达到了鼎盛时期㊂ 东关运河和越河一带,船如梭,人如潮,店铺鳞次栉比,作坊星罗棋布,一派繁荣景象㊂ [1]113-114现存于山陕会馆内的碑刻,也记载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聊摄为漕运通衢,南来客舶,络绎不绝㊂ (碑刻‘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记“,现存聊城山陕会馆) 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万户㊂ 商业发达,水路云集,车樯如织,富商林立,百货山积㊂ (碑刻‘春秋阁碑文“,现存聊城山陕会馆)在漕运交通兴盛的前提下,聊城作为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口岸城市,吸引着东西南北的商人㊂明清时期国内最重要的晋商㊁陕商自西向东,将西部(如包头㊁恰克图等)各类商品经陆路运输至此,再利用运河进行南北的商贸运输㊂漕运的发达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也带来了商人们之间的沟通需求㊂在运河码头的两岸及周边,因商人的住宿㊁娱乐㊁生意沟通等需要,当时分布着至少八座会馆,如今仅存山陕会馆一处㊂聊城山陕会馆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从时间上来讲,正是聊城运河漕运达到鼎盛的时期㊂当时商业活动竞争激烈㊂从当地可考的会馆分布来看,与山陕会馆同时,存在着苏州商人㊁江西商人和浙江商人建立的商业会馆㊂这是山西商人与陕西商人商业活动最为繁盛的时期,山陕商人在聊城当地所建立的山陕会馆,满足了他们因共同面对各地商人的竞争而进行商业活动与交流㊁异乡居住的需求㊂ 是故通都大邑,商贾云集之处,莫不各建会馆,以时宴会聚集于其中,盖客旅见乡人联桑梓,通款洽情倍亲也㊂ (碑刻‘山陕会馆重修戏台建立看楼碑记“,现存聊城山陕会馆)在商业合作㊁交流过程中,共同的地缘㊁共同的祭祀崇拜以及共同的娱乐需求,使山陕地区的唱腔和剧目出现在山陕会馆的戏台上㊂各地唱腔在此汇集,戏曲之间的交流直接㊁频繁㊂二㊁戏台演出能够满足山陕商人的心理需求聊城山陕会馆是一个会馆与神庙相结合的建筑群,中轴线主体建筑自西向东为山门戏楼㊁中献殿㊁关帝庙㊁春秋阁㊂中国传统的戏台往往伴随着礼制建筑或者是宗教建筑而出现,如中国古戏台多存在㊀第1期刘兆霏:论聊城山陕会馆的戏台与戏曲流动69于庙宇和宗祠之中㊂至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戏台出现在会馆之中㊂这既符合戏曲娱人娱神的特点,又满足了商人祭祀以求心理慰藉的需要㊂戏台同神殿存在着祭祀方位上的对应关系,如戏台㊁献殿(献台)㊁神殿共同处于同一中轴线上,看楼(台)列于左右两侧㊂依照中国建筑的传统方位规制,神殿一般坐北朝南,戏台正对神殿,且大部分在两者之间设献殿(献台)㊂在此,戏台中的演出和献殿(献台)中的祭品共同扮演着娱神的角色,是祭祀程序的重要环节㊂尽管会馆戏台产生后,会馆戏台演出的娱神性已经大大弱化,但具有娱神性的演出在祭祀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㊂神殿坐北朝南的方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㊂在聊城山陕会馆中,神殿为坐东朝西㊂民间传说此地有两棵古树,山陕商人便以两棵树的中心线作为会馆的中轴线建造这样一座休憩㊁集会㊁商议商业事宜的地点㊂但是这个故事似乎不能自圆其说㊂原建于山陕会馆南邻的武林会馆虽然现已不复存在,但从现有资料来看,其方位也是坐东朝西,同山陕会馆一样依运河而建㊂可以推测,两者如此选择方位都是为了靠近运河,以方便来往商人的住宿集会㊂值得注意的是,山陕会馆中的建筑形制虽然延续了中国传统礼制建筑群的特点,即戏台㊁献台㊁神庙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但其所供奉的神位却与庙堂和宗祠不同㊂庙堂所供奉神位一般同宗教信仰相关,南方祠堂中一般供奉家族祖先牌位,山陕会馆神殿中却供奉关公㊂山陕会馆中供奉关公的这种形式并不是仅存于聊城,现存的各地山陕会馆中均可以看到关公神位㊂在会馆中祭拜关公,与山陕商人的心理需求有关㊂关公是山西人,山西境内至今存在关帝庙,陕西与山西相邻,山陕商人无不以关公为荣㊂祭拜关公满足了商人身份认同的心理诉求㊂同时,关公这一历史人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 忠 仁 义 勇 等精神品格的象征,恰好符合了生意往来中的精神诉求㊂在山陕商人之间,崇拜关公不但是自我的行为约束,更是对他人的要求和生意往来中的道德约束㊂崇拜关公满足了商人们经商过程中公平仁义㊁诚实守信㊁公平交易㊁生意长久的精神依托㊂另外,关公俗称 武财神 ,能满足商人在外经商中求得财源广进的最终要求㊂戏曲是娱人娱神的㊂戏曲的发展,是娱人和娱神此消彼长的过程㊂明清时期,戏曲的娱神性虽然大大减弱,但依然存在㊂无论是神庙剧场还是宗祠戏台,抑或是商业会馆戏台,均始终同献台和神殿处于整体建筑的同一中轴线上㊂从观演关系来看,难道古人不知道站在戏台和神庙之间,观看效果最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㊂将看楼或看台设置于两侧,是人对神或祖先的敬畏,是人的自我约束,更是对他人行为的约束㊂戏曲演出,不但反映了山陕商人身在异乡的思乡情绪,沟通了商人之间的商贸活动,而且表达了他们对神的敬畏㊂三、聊城山陕会馆戏台墨记情况在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后台南㊁北㊁东三侧内壁处,留有大量墨记㊂从时间上来看,墨记大约自道光年间起,至民国时期止,延续约百年㊂从分类上来看,墨记可分为两种:来此演出的戏班及演出剧目,具有讽刺意味的各类自拟打油诗㊂这些墨记记录了当时各地戏班在山陕会馆的演出和交流情况,为研究百年间山陕会馆的戏台演出提供了重要资料㊂基于本文研究需要,笔者摘录墨记如下:㊀㊀道光廿六年六月二十一日ѲѲ德义班在此一乐也道光廿八年复盛大班咸丰二年八月十四日邱县四喜班㊂头天:明月珠㊁红Ѳ山㊂二天:云罗山一本㊁武当山㊁春秋笔㊁审律咸丰三年九月廿一日在此一乐也㊂头天:鸿庆班麟骨床㊁ѲѲѲ㊂二天:富贵图㊁武当山㊂三天:忠义侠㊁南阳关㊂四天:五福堂㊂咸丰六年正月初一日本城盛凤班在此一乐也㊂咸丰十年七月立,泰和班叙也㊂咸丰ѲѲѲѲѲ初七日本城小三班在此一乐也㊂70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同治元年八月初一起初五日止,本城万庆大班㊂满堂福㊁双富贵㊁万寿亭㊁忠义图㊁青石岭㊁乾坤镜㊁五龙会㊂同治三年正月初一日安徽同庆班㊂唱头天:大赐福㊁龙虎斗㊁ѲѲѲ㊁赶三关㊂同治六年五月初六自春台班在此一乐也㊂光绪五年四月福顺班㊂光绪五年十月三盛班㊂光绪八年三月十七日喜寿班㊂山西泽州府凤台县全盛班,光绪八年十月初六日㊂一捧雪㊁二进宫㊁三上殿㊁四才子㊁五神宫㊁六人节㊁七人贤㊁八仙阁㊁九连灯㊁十美镜㊂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四盛班在此一乐也㊂头天:五福堂㊁富贵图㊂二天:黄金台,过午:春秋笔㊂三天:日月图,过午:美人图㊂四天:老金镯,过午:紫金镯㊂五天:宇宙锋,过午:一捧雪㊂光绪十四年六月廿六日茌平县城北冯官万庆班在此一乐也㊂头天:ѲѲ堂记㊁ѲѲ店㊁其盘会㊂二天:林童山㊁桃花寺 三天:闹坤阳㊁黄河阵山西太原府红盛班在此,八月㊂ѲѲ八年八月八日万顺班㊂顺合班在此一乐也㊂教育部易俗社开化国民㊂根据墨记资料可知,在聊城山陕会馆戏台演出的外地戏班远超当地的戏班,且来自山陕地区的戏班最多㊂此外,河北地区戏班㊁徽班的演出也多有记录㊂墨记中的戏班和戏曲演出剧目见表1㊂表1 山陕会馆后台墨记戏班演出剧目汇总表戏班名称戏班来源演出剧目演出剧种德义班(推测为安正班前身贾德义戏班)陕西宝鸡㊁凤翔一带八义图西府秦腔复盛班山西//四喜班河北邱县明月珠㊁红Ѳ山㊁云罗山一本㊁武当山㊁春秋笔㊁审律乱弹鸿庆班(山西南部或陕西)麟骨床㊁富贵图㊁武当山㊁忠义侠㊁南阳关㊁五福堂山西中路梆子或西府秦腔盛凤班东昌府(聊城)小三班东昌府(聊城)//万庆班东昌府(聊城)满堂福㊁双富贵㊁万寿亭㊁忠义图㊁青石岭㊁乾坤镜㊁五龙会/同庆班安徽大赐福㊁龙虎斗㊁赶三关/全盛班山西泽州府凤台县一捧雪㊁二进宫㊁三上殿㊁四才子㊁五神宫㊁六人节㊁七人贤㊁八仙阁㊁九连灯㊁十美镜上党梆子四盛班/五福堂㊁富贵图㊁黄金台㊁春秋笔㊁日月图㊁美人图㊁老金镯㊁紫金镯㊁宇宙锋㊁一捧雪/万庆班山东茌平县其盘会㊁林童山㊁桃花寺㊁闹坤阳㊁黄河阵/红盛班山西太原府/山西中路梆子易俗社陕西/西府秦腔墨记中并无鸿庆班的戏班来源记载㊂现存有多个名为 鸿庆班 的资料㊂一种说法是, 1887年,两诗经村㊁冯署村招聘演员50余人,建成河北梆子鸿庆班,历经10余年而解散 [2]68㊂但成立于1887㊀第1期刘兆霏:论聊城山陕会馆的戏台与戏曲流动71年(光绪十三年)的 鸿庆班 远晚于在山陕会馆戏台演出的 鸿庆班 ㊂现在还存有许多关于京剧戏班 鸿庆班 的记载,如‘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记录: 鸿庆班:京剧戏班㊂刘鸿声于1912年组建,初名鸿庆班,1913年改称鸿庆社㊂ [3]276所有现存的历史资料中的 鸿庆班 ,演出剧种㊁演出剧目同山陕会馆戏台墨记中所记载的 鸿庆班 均无任何关联㊂墨记中 鸿庆班 的演出剧目中,‘麟骨床“‘富贵图“‘忠义侠“‘南阳关“等,均为蒲州梆子传统剧目,‘五福堂“则为秦腔剧目㊂蒲州梆子在明清时期流行于山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后演变为山西中部的山西中路梆子㊂因此,当时在山陕会馆演出的戏班 鸿庆班 应为山西南部㊁西南部地区的中路梆子戏班,或陕西的西府秦腔戏班㊂西府秦腔和山西中路梆子两个剧种相互兼容,同台演出,互相影响,同班哺育,在流动的过程中融合发展,能够同时满足两地商人的需求㊂墨记中记录的当地戏班 万庆班 ,其演出剧目 ‘青石岭“‘忠义图“等都是常见于秦腔而京剧豫剧舞台上见不到的剧目 ㊂[4]因此可知,在山陕会馆建立初期,秦腔或上党梆子㊁中路梆子的演出多请山陕戏班或商人本身创办经营的戏班来演出,如 墨记中所记之 三庆班 ㊁咸丰年间的 四喜班 ,很有可能是上述山西商人创办经营的戏班 [4]㊂笔者推测,当地戏班 万庆班 或许是聊城当地艺人为迎合市场需求,特意成立的山陕剧种戏班,也可能是长期在此经商的商人们自发组织的符合他们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山陕剧种戏班㊂ 万庆班 的存在,表明山陕地区的戏曲不但在聊城落地,而且生根发芽㊂聊城组建当地的山陕剧种戏班,一方面表明秦腔㊁梆子等唱腔在聊城当地的盛行程度,另一方面也证明山陕地区的唱腔与聊城当地的民间小调或唱腔之间存在的融合现象㊂四㊁戏曲的 流动 与发展聊城山陕会馆戏台墨记中记录的演出剧目,很多已无法在现代戏曲舞台上见到,甚至有些已无详细资料可寻,似乎只是中国千年戏曲中的一个 过客 ㊂但不可否认,它们在戏曲的发展㊁孕育㊁延续和传播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㊂这些墨记,记载了山西㊁陕西㊁河北㊁安徽和聊城当地戏班的演出㊂这些演出和交流,促进了聊城当地的戏曲发展㊂ 迄今为止,聊城临清田庄还保留了一种古老的剧种 田庄吹腔,形成距今近300年,其唱腔是由秦腔㊁徽戏㊁明清时曲吸收当地民歌而形成㊂如今,田庄吹腔尚保留有道光三十年(1850)㊁咸丰元年(1851)㊁同治三年(1864)的手抄剧本6部(现存中国艺术研究院),剧目40余种,如‘双龙会“‘关封王“‘韩江城“‘宵亭庙“‘蝴蝶梦“等㊂ [4]田庄吹腔之所以能形成且只能在田庄一地形成,与田庄的地理位置㊁时间以及民俗文化有着必然的关系㊂田庄吹腔,是戏曲流动的必然结果,也是戏曲得以延续的条件㊂如果说同一时期因人的迁移沟通导致的各类唱腔或剧种相互融合是横向流动,那么另外一座古戏台所展现的建筑形态则代表了戏曲在横向流动基础上的纵向发展和传承㊂山西省临汾市王曲村东岳庙内,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戏台,其后台即现存著名的八座元代戏台之一 元代东岳庙戏台㊂(图1)该戏台 单檐歇山顶㊂前台为清人所建,悬山卷棚顶㊂前台两侧,各有一座半坡顶小屋,系建国后所建,有小门与前台相通 [5]127㊂这样的建筑形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同属元代戏台的山西临汾东阳村东岳庙戏台与山西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也都曾在元代建筑的基础上增设前台,元代的戏台仅做后台使用㊂如今,为了恢复元代戏台的风貌,拆除了之前增设的前台㊂从这几座戏台的演变中,可看出戏曲的纵向流动过程和历史轨迹㊂ 戏台的变化不仅是为了满足建筑审美角度要求,增加前台后台相分离的演出区域更多是为了适应戏曲演出规模的扩大㊁戏班对舞台设施完善的要求㊂ [5]127戏台的变化出于戏曲演变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戏曲流动即旧剧种的消亡和新剧种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轨迹,是戏曲演出空间求新求变的结果㊂这些戏台, 不仅保留了这种 后天组合 戏台的原貌,同时也保留了明清以后祠庙戏台不断改革㊁创新和完善的历史 [5]127㊂72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图1 山西临汾王曲东岳庙戏台西方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在同一条河里洗澡;东方的一位先哲在河边也发过这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戏曲艺术也是这样一条流动着的河㊂ [6]无论是娱人和娱神的此消彼长,还是戏曲唱腔剧种的更迭,抑或是外来剧种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孕育出新的剧种,都延续着戏曲艺术的生命㊂戏曲本身不停地流动,经历变化,像一条流动着的河㊂这条戏曲之河滋养着两岸的土壤,剧种和剧目就在这种环境中孕育㊁发展和延续㊂参考文献:[1]㊀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政府办公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2]㊀河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间县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3]㊀王文章,吴江.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㊀李泉.从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看清末民初的地方戏剧[J].戏曲研究,2006(1):194-207.[5]㊀冯俊杰.古剧场与神系:神庙研究:上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6]㊀安葵.戏曲:流动的河[J].戏剧报,1987(3):11-12.(责任编辑㊀周军伟)。
聊城山陕会馆观后感
聊城山陕会馆观后感去了趟聊城山陕会馆,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古代的商业繁华世界。
一到会馆门口,就被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给震住了。
那大门啊,又高大又气派,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老大哥站在那儿,守护着里面的一切。
门上的雕饰可太精美了,各种花纹、人物、瑞兽,就像一场木雕的大派对。
我就寻思着,这古时候的工匠可真是有耐心又有本事,哪像咱们现在,很多东西都是批量生产,没了那种精雕细琢的韵味。
走进会馆,就像走进了一个四合院的超级豪华版。
院子里的石板路都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感觉每一块石板都能讲出一段过去的故事。
那些柱子啊,又粗又直,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
抬头看,房檐上的彩绘可太惊艳了,颜色虽然因为岁月有点黯淡了,但还是能想象出当年刚画好的时候得有多绚丽。
画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神话故事,还有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古代场景,感觉就像是古代的漫画书,只不过这漫画书是画在房檐上的。
会馆里有很多展示当年山陕商人在聊城经商情况的东西。
看着那些展品,我仿佛能看到当年这儿人来人往,商人们穿着长袍马褂,操着山陕口音,讨价还价,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从大老远的地方来到聊城,把山陕的特产带过来,又把聊城的好东西运回去,就这么一来一往,不仅赚了钱,还把各地的文化也融合在了这个会馆里。
再说说会馆里的戏台子,那可真是个有趣的地方。
我站在戏台子前面,就感觉能看到当年戏台上的角儿们咿咿呀呀地唱戏,台下坐满了人,有商人,有普通百姓,大家都在这儿享受着难得的娱乐时光。
我都能想象到那种热闹的场景,喝彩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肯定特别带劲。
在会馆里逛着逛着,我就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更像是一个历史的记录者。
它默默地见证了山陕商人的辉煌,也见证了聊城当年的繁荣。
它就像一个老人,虽然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这次参观聊城山陕会馆,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又有趣的历史课,而且还是那种没有老师拿着教鞭在旁边监督的课。
我就这么自由自在地在历史的长河里畅游了一番,还真有点意犹未尽呢。
参观社旗山陕会馆观摩报告
参观社旗山陕会馆观摩报告
我们大聊城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美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
如: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等,暑假我就去了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古城东南,运河西岸,是山西陕西的商人聚集、贸易的地方,它有270多年的历史。
从外面看山门庄严,古树参天,从这气势就能看出聊城当时经济的繁荣。
米到山陕会馆山门,门上面挂在协天大帝的匾,两边有折壁。
走进山门,中间是戏楼,两边是钟楼和鼓楼。
戏楼和正中间的关帝大殿正对,还有南北看楼。
山陕会馆供奉的是关羽,因为关羽是山西人。
他以义行天下,忠诚、义气。
大殿正中关公威风凛凛,目光炯炯,左边关平,右边周仓,所以山陕商人信奉他能保佑平安发财。
关帝大殿左边是财神殿,右边是火神殿。
关帝大殿后面是春秋阁。
这两个殿檐上的雕刻精妙绝伦,寓意深刻,令人啧啧赞叹。
雕刻的有24孝图,春华秋实等表现了商人的仁孝和盼望生意兴隆的意思。
参观完会馆,我很有感触,山陕会馆是聊城的名片,是聊城的象征,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聊城山陕会馆观后感
聊城山陕会馆观后感去了趟聊城山陕会馆,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过去,跟古代的商人们来了一场跨时空的聚会似的。
一到会馆门口,嚯!那建筑风格就透着一种大气和讲究。
大门上的雕刻,密密麻麻全是戏文里的人物、花鸟鱼虫啥的,就像古代的“3D打印”,立体得不得了。
感觉那些雕刻匠人们是把自己的灵魂都刻进去了,每一个线条都像是在诉说着故事。
我站在那儿看了半天,越看越觉得自己像个没文化的“土包子”,这么多典故我能看懂的没几个,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叹古人的文化底蕴真深厚。
走进会馆里面,庭院深深的,中轴线对称布局,规规矩矩又不失威严。
那一块块石碑,立在那儿就像一群严肃的老爷爷,无声地讲述着山陕商人的辉煌历史。
什么诚信经商啦,乐善好施啦,感觉这些老祖宗们把经商之道都刻在了石头上,流传给后人。
我当时就想啊,现在的商人要是都能来这儿取取经,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不良商家了呢?再说说会馆里的建筑细节,那屋檐下的斗拱,就像一群手拉手的小朋友,齐心协力地支撑着屋顶。
阳光一照下来,斗拱在地面上投下一片片复杂而美妙的阴影,像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
还有那些柱子,又粗又壮,上面的油漆虽然有些斑驳了,但还是能想象出当年崭新时的气派模样。
逛着逛着,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那些山陕的商人们在这里谈生意的场景。
他们穿着长袍马褂,操着各自的方言,在会馆里进进出出,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响。
也许他们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会馆就是他们心灵的寄托,是他们的“异地老乡会”总部。
在这里,他们互相扶持,在聊城这个地方闯出一片天地。
不过呢,我在会馆里也闹了点小笑话。
看着那些古代的度量衡工具,我愣是研究了半天也没搞明白到底怎么用的。
旁边一个小朋友倒是看得津津有味,还跟他爸妈头头是道地讲着自己的理解,我当时就羞红了脸,心想现在的孩子可真聪明啊。
总的来说,聊城山陕会馆就像一本立体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山陕商人的传奇故事,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这一趟下来,我不仅看了好看的建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感觉自己像是跟历史来了一次亲密的拥抱,真是不虚此行啊!。
山陕会馆观摩报告500
山陕会馆观摩报告500西宁山陕会馆始建于公元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财神的场所。
今天国庆节休假,中午从入住的酒店走到约两公里的金塔寺及宗喀大慈宏觉寺游览,途经山陕公馆遂进入参观。
实际上去年五月份我曾经到过这里,那时因为疫情的关系。
山陕会馆闭门谢客。
进入会馆,被称为关帝庙的正殿大门关着。
两侧厢房上下两层都陈列了一些文物古董,成为西宁古城发展的一处缩影。
其中着重展示了山西陕西商人在此经商的历史。
还有不少民间的近代生活物件。
特别是50年前的一些生活用品。
令我们这些经过那个年代的人,感喟不已。
看到陈列的一个凤凰琴,我已经半个世纪未见到了。
那时物质匮乏,这个东西也是比较稀奇的。
记得班级同学中有一位女同学住在沪上大统路太阳山路口(现在的上海火车站东北边),老家应该是安徽淮北一带的。
一位当班长的同学问她借了这样的凤凰琴,过了半年多才还给她,她说:“半年多了,俺不要了,俺要你买个新的!”当时我站在边上。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记忆犹新。
我查了一下凤凰琴,原来凤凰琴又称“大正琴”。
相传1912年由日本名古屋大须森田屋旅馆主人的长子森田吾郎创制。
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
由于凤凰琴构造简单,容易演奏,音色清脆、明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尤其是价格便宜,适于民间娱乐和弹唱使用,颇受欢迎。
很多东西在那个年代还是奢侈品,譬如“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转,收音机一响)。
看到一张图片,其中的歌词引起了我的共鸣: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蒜米油盐半辈子转眼间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已经老了!。
聊城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旅行京冀鲁苏】聊城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方具现今规模。
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
聊城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
是乾隆八年(1743年)山陕商人集资合建供奉武圣关羽的神庙与商业会馆相互结合的古代建筑群。
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六万。
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
聊城山陕会馆为聊城“八大会馆”之首,也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会馆。
在中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其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国内罕见。
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国务院将它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馆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
整组建筑由山门、过楼、戏楼、南北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三殿及春秋阁等部分组成,大小房屋160余间。
从山门到春秋阁三个院落逐渐增高,错落有致,各单体建筑互相连接布局紧凑。
会馆,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
始设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
嘉靖、万历时期,会馆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会馆几乎遍及通都大邑,府、州、县城甚至某些乡镇也有设置。
明清时期聊城商贾云集,东关运河沿岸有山陕、江西、苏州、赣江、武林等八大会馆,其中山陕会馆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会馆建筑。
聊城古建筑研究报告PPT
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 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 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始建于 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 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 梓”集资兴建的。
山陕会馆
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
临清舍利塔
位于临清市城北2.5公里 运河东岸,建于明万历 三十九年(1611年)。
铁塔
护单位。
通过这次调查,我收获很多,看到了家乡深 厚的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聊城古建筑
历史悠久 水资源、气候资源丰富 煤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八批果子、高唐驴肉、武大郎炊饼、呱嗒等 等名吃
光岳楼
光岳楼
光岳楼位于古城中央,建于明 洪武七年(1374年),其通高33 米,合九丈九尺,是极阳之数, 合于易理;分五层而建,暗对河 洛之数。光岳楼是聊城的标志性 建筑,也是目前我国现存的最高 大、最古老的古楼阁之一,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余木 楼”、“鼓楼”。
坐落于有“江北水城”之称的 山东聊城市东关京杭古运河河 畔,原护国隆兴寺内东南角, 塔始建年代无文字记载。
塔为生铁铸造13层,高约15.8米。塔下基座占地16平 方米,上有石刻佛教浮雕孔雀、麒麟、龙凤及乐舞人物等 各类图饰。塔四面有门窗、斗拱、瓦拢、房檐等,只供观 瞻,不能攀登。1977年,铁塔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
参观山陕会馆观摩报告
山陕会馆参观记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著名的山陕会馆。
刚进入大门,我就看到一个戏楼,我们沿着台阶登上去,站在上面,可以饱览馆内的建筑,这些建筑物都设计的异常精美,使我赞叹不已。
戏楼,顾名思义就是古人唱戏的地方,那么,现在你来猜一猜,哪里是古人听戏、看戏的地方呢?一定是正前方吧!不,不是,应该是戏楼前面分列左右的两个茶楼,被称为“南看楼”和“北看楼”,是古人喝茶听戏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议。
戏楼的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我们也登上去了,站在上面真好,可以观景,我被陶醉了。
在戏楼的正前方有三个大殿,分别是“关帝殿”、“财神殿”和“火神殿”。
在三个大殿前面有一雄一雌两尊石狮子,如果你想知道怎样分辨石狮子的雄和雌,我可以教你一种好办法,一般情况下,雌狮子的脚下会有一只小狮子,雄狮子的脚下不会有,明白了吗?在石狮子的前面,还有两棵巨大的古槐树,据说这两颗古槐树已经有560年的树龄,真的好厉害!
另外,在会馆里面还有一个后花园,里面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还有一颗槐树,槐花已经开了,香气扑鼻,使我深深的陶醉在那浓浓的花香里。
你想观赏那些精美的建筑吗?那就来山陕会馆看一看吧!这里会让你赞叹不已。
聊城山陕会馆个人总结
聊城山陕会馆个人总结不知怎么回事,山陕会馆对于我,一直有一种奇怪的阻隔。
按理说,我是聊城人,山陕会馆在聊城,且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也屡次从它门前经过,然而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后来,终于有了机会,对其拜谒一番。
那日抵达聊城时,天空撩起了阴蒙的细雨。
青砖小道上的坑坑洼洼,都溅起星点的水花。
打落的树叶在水面上翻滚,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
听说馆内设有关帝大殿,难道我参谒会馆,也要在关帝的主持下举行一个狞厉的仪式?让我以最虔诚的形貌投入这个仪式,剥下斯文,褪去悠闲。
今天这里再也没有其他游客,这一切岂不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安排?聊城古称东昌,地处鲁西平原,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中国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水陆交通便利。
从宋朝开始,聊城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之利,声名日隆,八方商旅,船装水运,两岸会馆,生意兴隆,聊城因此成为中国古代闻名的九大商埠之一。
山陕商人在近代前后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乘着诚信和谐之风,行走天下,熠熠生辉,于乾隆八年,合资兴建山陕会馆,在这座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的文化圣地,住宿、议事、交易、酬宾。
会馆均用青灰色的砖石垒制而成,从上至下无不挥发出一阵沧桑之感。
两个朱红色的侧门伺立在主门左右,上横卧两牌匾,分别楷书“履中”“蹈和”,意为”处事公正,和谐”。
门影两壁亦有两牌,左曰“精忠贯日”,右曰“大义参天”,一下子就把晋商、秦商对国精忠、对商大义的品质从那几百年前的盛世中提现在我眼前。
会馆烙印下那个时代的繁华,即被史学家称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据史载,康乾盛世后期,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世界的三分之一。
在此期间,社会稳定,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各种商品行销海内外,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在商业的高度发达与社会的繁荣中,满清统治者不审时度势,居安思危,而是妄自尊大,以“天朝上国”自居,称四方皆蛮夷。
乾隆帝在《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用,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风雨会馆游聊城山陕会馆有感
风雨会馆——游聊城山陕会馆有感不知怎么回事,山陕会馆对于我,一直有一种奇怪的阻隔。
按理说,我是聊城人,山陕会馆在聊城,且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也屡次从它门前经过,然而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后来,终于有了机会,对其拜谒一番。
那日抵达聊城时,天空撩起了阴蒙的细雨。
青砖小道上的坑坑洼洼,都溅起星点的水花。
打落的树叶在水面上翻滚,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
听说馆内设有关帝大殿,难道我参谒会馆,也要在关帝的主持下举行一个狞厉的仪式?让我以最虔诚的形貌投入这个仪式,剥下斯文,褪去悠闲。
今天这里再也没有其他游客,这一切岂不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安排?聊城古称东昌,地处鲁西平原,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中国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水陆交通便利。
从宋朝开始,聊城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之利,声名日隆,八方商旅,船装水运,两岸会馆,生意兴隆,聊城因此成为中国古代闻名的九大商埠之一。
山陕商人在近代前后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乘着诚信和谐之风,行走天下,熠熠生辉,于乾隆八年,合资兴建山陕会馆,在这座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的文化圣地,住宿、议事、交易、酬宾。
会馆均用青灰色的砖石垒制而成,从上至下无不挥发出一阵沧桑之感。
两个朱红色的侧门伺立在主门左右,上横卧两牌匾,分别楷书“履中”“蹈和”,意为”处事公正,和谐”。
门影两壁亦有两牌,左曰“精忠贯日”,右曰“大义参天”,一下子就把晋商、秦商对国精忠、对商大义的品质从那几百年前的盛世中提现在我眼前。
会馆烙印下那个时代的繁华,即被史学家称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据史载,康乾盛世后期,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世界的三分之一。
在此期间,社会稳定,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各种商品行销海内外,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在商业的高度发达与社会的繁荣中,满清统治者不审时度势,居安思危,而是妄自尊大,以“天朝上国”自居,称四方皆蛮夷。
乾隆帝在《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用,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聊城山陕会馆观后感
聊城山陕会馆观后感
今天呀,老师领我们去聊城的山陕会馆玩儿,哎哟,那可真是好看极啦!我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大大的牌楼,上面写着好多字,我不认识,听老师说那是匾额,代表了“天下第一会馆”。
我心里“咕噜噜”直想,哇,这么厉害呀!
再往里走,有好多柱子,上面全是花纹儿和龙啊凤啊的雕刻,精致得像糖画儿一样。
我伸手摸了摸,冷冰冰的,老师说是石头和木头做的。
还有戏台子,特别高!我一边听老师讲,一边想象以前的人站在那儿唱戏,台下人“啪啪啪啪”拍手,热闹得不行!
后来,我们走到后院,看见了好多房间,有的还挂着老灯笼,听说这里以前是商人们开会、做生意的地方。
哎呀,我就觉得古代人真厉害!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想着那戏台子,要是我能站上去唱个“小星星”就好啦!哈哈,今天真有意思!
—— 1。
聊城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晋商在近代前后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乘着诚信和谐之风,行走天下,熠熠生辉。
而今他们像舞台上已经谢幕的演员,静静地隐身于历史的帷幕之中。
后人只能在山陕会馆经历了百年风雨的砖雕、廊柱间,探寻他们诚信文化的传奇。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西岸,有一处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远看琼楼玉宇,璀璨多姿;近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聊城山陕会馆。
“祭神明联桑梓”的场所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原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祭神明的处所,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会馆。
整个会馆是一座庙宇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体,坐西面东,南北阔44米,东西深75米,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看楼、碑亭、大殿、春秋阁等,共计160余间。
在其便门两侧影壁上的石刻对联特别引人注目,左为“精忠贯日”,右为“大义参天”,均表现出晋商对国“精忠”对商“大义”的准则。
便门上方还各有石匾一方,左为“履中”,右为“蹈和”。
“履中”,意为处事中正,公平;“蹈和”意为和气、和谐。
晋商兴盛时期,遍布全国的山陕会馆是其在外经商的办事处,成为商贾们住宿、议事、签约、交易、酬宾的场所。
山陕会馆由在聊城经商的山西、陕西的商人投资所建,其用途在会馆的碑文中说得明白:“会馆以祭神明而联桑梓”。
“桑梓”指山陕商客,“神明”即关公,所以山陕会馆又被称为关公庙。
会馆主建筑关帝大殿前,一副楹联高悬:“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谈春秋”。
商人为何要祭祀关公?除了能够满足商人保佑平安的愿望外,更具有精神上的凝聚力。
商人们游走天下闯荡江湖,需要彼此相互照应,共同面对困难,而关帝的忠诚和义气更是他们所倡导的美德。
因此晋商的足迹遍布中国,所到之处至少都有一所会馆、一座关帝庙、一个戏台,将这种义中取利的从商理念通过建筑文化展现出来。
独特的“财务公开栏”据史料记载,聊城山陕会馆从始建到竣工,历时66年,耗银60465两6钱9分。
聊城山陕会馆——古代商业的发展
聊城山陕会馆——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山陕会馆是我们聊城当地的一个旅游点,离我们学校比较近,它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
所以本课我采取了陶行知先生所讲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原则,让学生去参观,亲身体验历史,加深学生的印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学生自己去参观我们聊城当地的山陕会馆,整理简短的发言稿,概括你所认识的会馆。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书籍、报刊、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将相关材料做成简单课件;收集学生感兴趣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让学生发言你所认识的山陕会馆有的同学说(学生甲):聊城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白银。
正门学生乙: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
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院景学生丙:聊城山陕会馆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是国内罕见。
(好漂亮呀!有些同学说)正殿额枋透雕学生丁: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感叹清朝商业繁荣的时候,我给大家出了这样一个选择题: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假如让我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最有可能反映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你选什么呢?A、带着镣铐跳舞B、一马平川C、一波三折D、驻足不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从感性角度并开始上升到理性的角度,认识历史现象。
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基于山陕会馆的印象,很少同学选A,当我告诉它就是答案的时候,同学们产生了很大的疑问,以此导入。
教学过程(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教师;1、情境设置:商人的名字怎么来的,某人经商的状况。
“山峡会馆”的观后感
“山峡会馆”的观后感
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是全国现存会馆中第二大会馆,在中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十几万人,并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
会馆参观价值很高,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古朴大方,装饰华丽,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史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也是研究古代商业史,经济史、戏剧史、运河文化以及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的珍贵资料,对于研究清代商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年(1743年),历经四年,心门、正殿等到主体工程施工。
其后逐年扩修、王嘉庆十四年方具有现在之规模。
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
保留至今的有心门、戏楼、夹楼、钟楼、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关帝殿,财神殿、火神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跨院等亭、台、楼、阁160余间,大小房屋凡起脊屋脊及挑角飞檐处均饰以龙兽鹅吻。
馆内现还存在有历年重修大小碑刻十九幢,石雕狮子、大象、麒麟等十二座,照壁,折壁人物、花鸟、心水等石刻画十二幅。
上百个柱础上几乎都有花草、鸟兽等装饰。
尤其是木柱、石柱、匾额上所刻楹联、文字、正楷行书兼备,为书法家所称颂。
山陕会馆古朴典雅,古运河杨柳依依,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周围已形成了游、娱、购、吃、住一条龙旅游配套服务规模。
馆内各种纪念品、旅游包、旅游帽、会馆资料书籍、画册等任游客自由选购。
“五一”、“十一”举办山陕会馆庙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山陕会馆调查研究报告
1、选题背景
聊城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
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
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
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
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
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以及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产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
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
因此,我们选择了对山陕会馆,这个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这个以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在国内著称的本地景点进行调查,以进一步加深对聊城本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研究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聊城本地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同时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主要研究方法
资料查阅法、实地调查法
4、研究的基本思路
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到山陕会馆景区根据资料进行参观游览,并拍摄照片。
同时对山陕会馆景区工作人员进行简单采访,然后结合所搜集的材料写出调查报告。
5、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今天,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对比,以及与工作人员的简单交流,我们发现了一些在平常游览名胜古迹时从未发现过的细节。
站在山门前,抬头仰望,“山陕会馆”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映现;华美戏楼上,环视四周,色彩绚丽的壁画华丽精美的石刻行云流水的题字争相映入眼帘;肃穆大殿内,透过缕缕轻烟,看见的是精致的神像,漆金的香炉,华美的屏风;后花园中,小池虽已结冰百花虽已凋零,可行走在蜿蜒的小径上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生机盎然……在根据资料认真体会的瞬间,恍若时光回转,我们已来到清代的山陕会馆,穿梭在当年的一幕幕画面中:大运河畔,雄伟山门前,工人们搬运着箱箱货物在码头与山陕会馆间忙碌穿梭;戏楼上身着华丽浓妆艳抹的戏伎在唱着婉转的曲调;大殿前,烟雾缭绕,众商人双手合十,虔诚祈盼来年生意兴隆,
财源滚滚;后花园中,几个孩童正在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在池边环绕……那一瞬间,我们体会到了在文物华美外表下蕴含的悠久历史文化,我们惊叹于建造了这精美绝伦如艺术般的山陕会馆,以及建造了长城、圆明园、秦始皇陵等无数闻名中外的宏伟奇迹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也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
6、研究的基本过程
确定课题——分配任务——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整理所收集材料——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完成调查报告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