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甘会馆的建筑形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陕甘会馆建筑形制
山陕甘会馆总面积为3870.29㎡,建筑面积为1882.51㎡,主要建筑面积(包括大殿、配殿、钟鼓楼等)为887㎡。
它同我国古代建筑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一样,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进行设计的。
它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建筑主要建筑(照壁和拜殿等),次要建筑(戏楼和牌楼)。
两侧建附属建筑,从南向北,以此为左右翼门,钟鼓二楼,东西配殿和东西跨院。
会馆大院共分为五部分,戏楼、牌楼把会馆分为前中后三个庭院,东西跨院又各自成为一个完整封闭性的院落。
地势北高南低,由南向北依次增高4%。
木雕、砖雕、石雕号称“会馆三绝”。
1.照壁
照壁位于会馆中轴线南端,对会馆起屏蔽作用。
沿街东西向,长16.45米,厚0.65米,高8.95米,青砖砌成,下有高1.24米的青灰石须弥座,台基上下分为上枋、下枋、束腰、圭角、上枭、下枭等6份。
座上系壁体,两面皆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花框,背面花框内砌有18条龙纹砖雕。
上部为庑殿顶;覆以绿色琉璃瓦。
正脊两端置近于方形的大吻,尾端外卷,背上斜插剑把,无背兽。
檐部为仿木结构,砌有砖雕的檐椽和飞檐椽,椽下置檐檩,檩下有雕“寿”字纹的梁头四根,将照壁分为五间。
梁头间置有24根龙形耍头。
平板枋下,每面有16根垂柱,垂柱之间遍嵌砖雕图案。
2.翼门
翼门位于照壁两侧,好似照壁两翼故名。
它与照壁高低错落,组成一个“山”字形态体。
翼门高为10.05米,由抱鼓石、实榻大门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其中地面高度为7.8米,地下为2.25米,全部重量通过柱子传导至地下。
总重量约16吨。
屋顶高度为2.20米。
檐下密置十一踩斗拱,层层叠叠,挑出承重,将屋顶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具有过渡作用。
斗拱下为实榻大门,高2.52米,门分为两扇,安装于翼门柱之间,分为上中下三槛。
在上中槛间置高1.16米的走马板,中槛外侧有外现轮廓呈正方形门簪两个,门扇外观钉有9路7钉的门钉及铺首。
门钉表现了不可侵犯的森严,反映了大门的保卫职能。
翼门下为高1.66米的抱鼓石所擎撑,抱鼓石分为门枕石,柱顶石和夹杆石三部分,夹杆石上部有铁箍,使翼门柱和抱鼓石紧密连成一体,坚固异常,分外壮观。
3.戏楼
戏楼,又名歌楼。
位于照壁北部中轴线上。
它坐南面北,面阔三间,9.72米,进深2间,8.2米。
分上下两层,通高9.705米,上层高6.475米,下层高3.23米。
下层有一南北向过道,过道两侧依进深每间设一室,门宽1.1米,有双扇门。
门道南面,有一抱厦建筑,抱厦下有高2.36米,宽2.19米的双扇板门。
即会馆正门(关帝庙之山门)。
戏楼上下两层以楼板分层,在柱间架设承重梁,在柱左右间用间枋,在间枋上架楞木,楞木上铺板,板面进行防水处理。
戏楼还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两者中间以木板屏风隔开。
台前称为“乐床”,后台名“戏房”;前台用作正式演出,后台专供演员化妆。
台前为无正脊的卷棚歇山建筑,前檐7攒,山间4攒,在额枋与平板枋上均施有云纹图案。
后台部分为硬山式建筑,五架梁结构,檐部施三踩单翘斗拱,屋顶灰筒瓦覆盖,周围用绿色琉璃瓦“剪边”,正脊南面立高浮雕三组“二龙戏珠”图。
南檐额枋和平板枋上,分别雕有鹿、葡萄和云龙形图案,两侧立有山墙,山墙
侧面嵌无雕刻花纹的戗檐砖。
南面有檐墙,分为槛墙和槛窗两部分。
窗分为三抹头,分为上部格心,下部涤环板两部分。
4.牌楼
牌楼位于会馆中轴线的北部,拜殿南面。
牌坊高约10米,下座高出地面约0.30米,东西长10.4米,南北宽5.84米的台基,为一座“三间六柱五楼,柱不出头式”建筑。
彩牌楼坐北向南,其平面布局为三柱一组的形式,左右次间的柱、枋、楼与明间轴线成45°角,起支戗作用,而次间的边柱斜出,向前后呈90°角岔开,形成四个次间。
牌坊的承重柱架为六根柱子(两根中柱,四根边柱)和十多根横枋组成,承重框架把上方的主楼、次楼的屋顶荷载依垂直向传递到基地。
明楼正脊系用高浮雕四龙纹组成,大吻置两端吞脊前视,中央饰下有券孔的小桥,桥上立攒尖亭子的脊饰件,垂脊为高浮雕花卉纹,戗脊由筒瓦扣合而成。
次楼正脊花纹和垂脊与明楼不同外,其结构基本相同。
主楼额枋下,施有透雕的雀替,雀替之上为小额枋,上又为大额枋,二者之间为垫板。
宽大的龙凤板中央正面悬挂近2米高的“大义参天”,背悬“流芳千古”匾额。
龙凤板上复置额枋,枋上施斗拱,平身科五攒,皆11踩,象鼻昂,外拽瓜拱,耍头为张口龇牙二龙头,主楼前后共有8根垂柱,垂柱上置平板枋,枋上复置斗拱,柱头科三踩,平身科也为三踩。
次楼的额枋上也为龙凤板,上绘有8幅“三国故事”彩绘画。
枋上置九踩斗拱,平身科三攒。
前后每间3根共12根垂柱;其他如柱头科、瓜柱、厢拱做法及施情况皆同主楼。
牌楼的中柱和边柱均为圆形,柱下置有高0.50米、上为鼓镜下为墩的柱础石,中柱的三面(除去向明间的一面),均制作有须弥座的抱鼓石。
三角形的柱网结构,从力学上讲十分科学。
牌楼的建筑结构、建筑艺术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实为河南现存清代牌楼中的珍品。
5.正殿
正殿是山陕甘会馆的主要建筑,位于会馆的最北部,中轴线的顶端。
它由三座不同的殿比连而成,从南而北为拜殿、卷棚和大殿,其平面布局如“凸”字形。
拜殿,坐于东西长16.35米,南北宽8.95米,这一宽大的台基上。
台基周围置有高1.3米的汉白玉清式栏杆,望柱间安装有简单雕刻的石栏板,栏杆上部有支托扶手的雕刻短柱——荷叶净瓶。
卷棚和大殿坐落在同一个台基上,台基宽21.4.米,高出拜殿地幔两个台阶共0.4米。
拜殿面阔三间,12.48米,明间和次间均为4.16米,进深为三间,5.12米。
断面为圆形的梁下用随梁枋,七檩前后廊式、歇山式建筑。
三架梁、五架梁使用叉手,梁之间用驼峰,柱子有柱侧角,上部额枋、平板枋及五架梁头均布满木雕。
平板枋上坐单翘斗拱,每间2攒共10攒。
前翘上部置单翘斗拱。
四周均置七踩斗拱,用假昂,北侧额枋下装饰有倒挂楣子,其他雕刻与结构同于前檐。
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前坡正中施“黄色枋心,正脊用18节透雕云龙和花卉的琉璃脊件,大吻舌脊前视。
山面钉博缝板,中间有悬鱼装饰。
前檐及两山面不砌墙而使用木隔扇门,每间4樘,高3.5米,明间施2朵门簪,门为六抹头,裙板高0.8米,上雕牡丹、菊花、水仙、石榴和梅花等多种花卉。
卷棚面阔五间,20.24米,进深一间,4.85米,为六檩卷棚式建筑,南北面分别建有连接两殿的勾连搭,六架梁下用随梁枋。
前檐施三彩单翘斗拱,里外拽厢拱,正面做出斜条。
随梁枋伸出坐斗成为头翘,卷棚内置有一高0.81米,长2.56米,宽0.87米的供台,南面地面铺有“卍”字纹环绕的垂拜石。
屋顶两边用绿石瓦,被拜殿遮挡部分用灰色筒板瓦。
卷棚后的大殿,面阔五间,明间和次间均为4.16米,梢间3.84米,通面阔20.16米,有前后庑廊,通进深达7.20米,为九檩前后廊式的硬山建筑,均不用角背和叉手。
檐部施斗拱,为三踩单翘,柱头科一攒,平身科三攒,柱头科中挑尖梁,梁头伸出檐下做成麻叶头
状。
大殿和卷棚之间用隔扇隔开,隔扇每间开四扇,五抹头,大殿上部用灰色筒板瓦覆盖,周围用绿色琉璃瓦剪边。
正脊高浮雕琉璃行龙,两端大吻,尾外翻卷,背斜插剑把,垂脊端置垂兽。
卷棚和大殿两侧均立有山墙,梁架部分露明,卷棚的山墙砌出阶条石和腰线石,上均有须弥座式的墀头,大殿后有檐墙,且在明间开一宽3.89米的隔扇门,隔扇分为四樘,高3.70米,上有高0.95米的余塞板,门为五抹头,格心高1.95米,内拼方格纹和凌花形纹。
6. 掖门及东西厢房:
戏楼原称“歌舞楼”。
戏楼两侧各有与垂花门,垂花门两旁,及钟鼓楼南侧,各有一六檩卷棚式建筑——东西厢房。
由于垂花门在戏楼两侧,故称“掖门”(宫殿正门旁的边门)。
掖门面宽3.50米,通高5.56米,由4根长0.28米的方柱擎撑。
屋顶为悬山式建筑,为三架梁结构,在明间前后又各出一无正脊的卷棚顶。
门南北两面有雕刻仰俯两层莲花的垂柱各6个。
屋顶下的明间为一个高2.20米,宽1.10米的大门两扇。
东西厢房:
面宽三间,10.30米,进深一间,4.10米,前廊深1.25米,通进深5.35米。
台基四边有阶条石,四角有角柱石,六檩卷棚式建筑。
檐柱与老檐柱之间用挑尖梁相接,梁头伸出檐下做成麻叶头,每间有单翘平身科2攒,柱头科2攒,共10攒。
两侧山墙雕刻植物花纹的墀(chi)头,(位置在山墙与房檐瓦交接的地方,用以支撑前后出檐,墀头通常做法从上到下依次为戗檐板-二层盘头-头层盘头-枭砖-炉口-混砖-荷叶墩)前檐分为槛墙和槛窗,明间安槅扇门四樘,为五抹头,将门分为格心,条环板和裙板等四段。
7. 钟鼓楼:
位于戏楼北边,中轴线两侧,东为钟楼,西为鼓楼。
高12.14米,坐落于边长各为6.45米,高0.75米的台基上,基上有一边长各为6.02米,高3.40米的一个高台,青砖砌成,内有楼梯可通到二层。
在中间面向中轴线上各开一高2.13米,宽1.12米的圈形门。
高台外观上部以层叠砌出檐,檐口均用砖雕出椽头,瓦当,滴水等。
钟楼二楼为重檐歇山式,面宽、进深各三间,明间2.50米,次间0.93米,通面阔,通进深5.56米,明间用雀替,次间用骑马雀替。
(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
)
12根檐柱,4根通柱,通柱和檐柱间,有明显侧角现象,二者之间以穿插枋相接。
两层檐下使用假昂,耍头为龙头形,明间各施重昂五彩斗拱三攒,次间一攒。
下层金柱以木板构成面阔进深各为2.50米的个子,东楼阁内悬挂一直径为1.38米,厚0.07米,高1.73米的铁钟;西楼阁内横置一直径1.12米,长1.2米的大鼓。
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为高浮雕的行龙花纹,中央置一大象驮宝葫芦,两侧为鬼判系链,两端为龙头形火吻,尾上翘外卷,背上斜插剑把。
1979年进行过修葺,1988年又进行了彩绘。
8. 东西配殿:
东西配殿又称“庑(wu)”,位于钟鼓楼北面,牌楼的东西两侧。
每侧有房屋八间,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五间,北三间,各为整体。
西北三间千前面和后面分为比南五间宽0.15米和1.46米。
二者台基均没有高0.63米的木质坐式红栏杆。
东西配殿,前均建庑廊,西北三间比南五间多建一后庑廊,南五间面阔15.15米,其中明间3.15米,次间3.10米,梢间2.9米,进深4.61米,廊深1.30米。
北三间通面阔10.26米,其中明间3.5米,次间3.38米,进深4.26米,前后廊均深1.40米。
梁结构均为七檩前后廊式,均不用叉手。
庑廊与老檐柱之间,用穿插枋和挑尖梁相接,梁头伸出檐下做成麻叶头,北三间后檐柱与金柱间只用穿插枋,配殿为灰色筒板瓦组成瓦顶。
东西配殿为硬山顶建筑,正脊饰青砖烧制的龙形火吻,垂脊设垂兽、鱼、羊、马、吼、狮等。
山墙侧面檐下镶嵌菊花样式的墀头。
门使用五抹头,将隔扇分为花心、条环板、裙板和条环板四段。
9. 东西偏院:
东西偏院也叫跨院,位于正殿两侧并与正殿平行。
东偏院包括与正殿相连的东偏殿,东边厢房,西边卷棚及与偏殿相对的堂戏楼。
在卷棚南段,堂戏楼西边劈有一垂花门,与中轴线相通。
东偏殿坐北朝南,为硬山式建筑,前有卷棚,殿面阔三间,8.82米,进深一间,后有庑廊,通进深5.90米,立于高0.56米的台基之上,为六檩出后廊式,卷棚前施三踩单翘式斗拱,除正心拱外,里外拽厢栱及三才外正面均斜杀。
东偏殿山墙梁架结构露明,墙砌有阶条石,角柱石和腰线石等,在檐部施戗檐砖,下砌墀头,后檐墙做成封护式,上部为大式瓦作。
东偏殿左右,各紧邻东向厢房和西边卷棚,二者均阔三间,下部均有高0.21米的台基,东厢房为六檩前出廊式结构,后部做承重部,前面分为槛墙和槅扇窗两部分,西面卷棚为四檩卷棚式,后部也做成承重墙。
东厢房和西卷棚交接处,有为唱堂戏的堂戏楼,二者连在一起,并在柱梁下坡雕饰垂莲柱,后檐有封护檐墙,檐口均有砖雕,椽头及连檐、墀头。
堂戏楼也分前后两部分,中间以槅扇门相隔,上书“风琴”“雅管”。
前部正式演出,后部供演员进行化妆之用。
东偏殿及前卷棚的“瓜柱”,最大腹径在中部偏下,这种似瓜形的瓜柱,为探索清代瓜柱之源,提供了可贵的实证。
山陕甘会馆历史沿革
清初,开封的商业,多操作与山西客商行帮,山西客商集资建起“山西旅汴同乡会馆”,简称山西会馆。
到了乾隆年间,已有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商业繁荣兴盛,客商与日俱增。
陕西旅汴客商,亦加入山西会馆,遂改成山陕会馆。
关帝庙初建时为“接檐香亭五间,旁构两庑,前起歌楼,外设大门”。
至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神殿扩建为卷棚、拜殿连上一体的宏伟正殿,次年又增建牌楼一座。
七年重修牌楼时,
增制宝幔銮仪,十八年又重修牌楼。
在此之后,两庑(东西配殿)扩至8间,并建起钟鼓楼两座,一组完整的关帝庙古建群体宣告完成。
至光绪年间,甘肃旅汴商贾也要求加入,复易名为山陕甘会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大殿后又增加春秋楼一座(现已无存),使山陕甘会馆之建筑规模达到顶点。
八国联军进陷北京后,烧毁了顺天贡院,因此癸卯(公元1927年),甲辰(公元1904年)两科全国会试改在开封举行,山陕甘三省的举子,就住在会馆之中。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冯玉祥二次主豫,为了破除迷信,会馆之关帝庙,改为河南艺术学校校址。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建私立西北中学于此,后又建小学部。
1952年改为公立小学。
1963年12月23日,开封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开封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徐府街小学搬出会馆,开封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迁此办公,现会馆已成为古都开封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外国朋友来汴参观的四个主要游览胜地之子。
山陕甘会馆大事记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
徐达裔孙徐茂先于此修建徐府,该街后即名为徐府街。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
河决开封,街巷沉埋于泥沙之中,徐府亦成为废墟。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年)
山西旅汴客商集资,于今之老会馆街建“山西旅汴同乡会馆”,简称“山西会馆”。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
陕西旅汴客商加入山西会馆,改成山陕会馆,购明代徐府旧址,修建山陕会馆,主体即关帝庙。
清嘉庆年间(公元1812年)
会馆修建关帝庙正殿五间,戏楼一座及东西配殿。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
正殿前又修建卷棚、拜殿,成为规模宏伟的大殿。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
于大殿前修建六柱五楼牌(坊)楼一座。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
重修牌楼,扩建配殿,并建钟鼓二楼。
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08年)
甘肃旅汴客商加入,改成山陕甘会馆。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
于大殿后增建一春秋楼(今已无存)。
中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
冯玉祥主豫,会馆之关帝庙改为河南艺术学校。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
于会馆成立私立西北中学,又设立小学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52年
小学部由私立改为公立,即今之徐府街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63年
开封市人民政府公布会馆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74年
修葺会馆厢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78年
修葺会馆鼓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83年
整修会馆木雕400余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86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会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始进行全面大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88年
大修竣工,徐府街小学迁出会馆,市文管会迁此办公。
同时对外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90年
7月至11月下旬建立会馆档案,参加人员有王瑞安,刘顺安,张武军,刘天军,郭世军,于式平,刘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