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近45a气温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该地区的年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山西省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山西省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1. 气候类型山西省朔州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差较大的特点。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温凉,降水分布不均,在年降水量较少的同时又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分配特征。
2. 平均气温山西省朔州市的年平均气温约为9-10摄氏度。
夏季平均气温在25-26摄氏度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
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3. 降水量山西省朔州市的年降水量约在400-5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
春季和秋季降水较少,往往出现旱情。
降水分布不均,易造成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土地干旱。
4. 风力山西省朔州市的风力较大,尤其是冬季,常常伴随着大风天气。
大风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植株的稳定都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种植作物选择由于山西省朔州市的温度条件适宜,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但是由于降水分配不均,春季和秋季降水较少,因此需要选择适应干旱的抗旱作物。
2. 灌溉问题由于降水不足,山西省朔州市的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灌溉。
合理的灌溉制度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可以有效缓解土壤干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防御自然灾害山西省朔州市的大风天气较为常见,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对大风的防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4. 种植结构调整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需要适当调整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适当延长种植季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 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选择节水型农作物进行种植,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作者:赵钰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07期摘要: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对朔州市农业生产的影响,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朔州市2017年天气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以期能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气候分析;气象灾害;农业影响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415064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加剧,极端气候事件也不断增多,给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生命财产等带来严重影响[1]。
研究表明,高(低)温、干早、暴雨、病虫害等已成为造成粮食作物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2]。
朔州市地处山西省西北部,位于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毛乌素沙漠前沿,大部分为半干旱地区,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1 资料和方法选取山西省朔州市6区县6个气象站2017年降水、气温和日照时数资料。
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朔州市降水、气温和日照变化情况,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2 气象要素分析2.1 气温变化分析2017年朔州市年平均气温介于5.4~9.9℃,与历年平均值比较,偏高0.8~1.9℃。
年极端最低气温-27.3℃,出现在右玉的1月30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8.5℃,出现在应县的7月13日。
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介于-10.9~ -5.5℃,与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偏高2.2~3.5℃。
冬季气温偏高有利于虫卵、病菌越冬,易导致春季病虫害的蔓延,同时还造成土壤失墒,有可能引起春旱。
春季(3—5月):全市平均气温介于7.0~11.7℃,与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偏高0.8~2.1℃,3月、4月、5月平均气温均偏高。
3—5月份是春耕春播的重要阶段,但这一时期朔州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风力偏大,导致土地失墒明显,对田间持水量和水库蓄水都有较大影响,发生了春旱极端气候事件。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方,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
该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本文将对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的影响。
一、气温特征朔州市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0摄氏度。
夏季气温较高,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摄氏度以上。
冬季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可达-20摄氏度以下。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中,平均气温在10-20摄氏度之间。
这种气温特征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夏季高温: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导致作物水分蒸发过快、生长受限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保持土壤湿度。
高温还会造成农作物的成熟期提前,增加传粉和采收的难度。
2. 冬季寒冷:寒冷天气对冬季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如小麦、玉米等作物的收获期受限,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比如大棚种植或者采用早熟品种。
对于一些灌溉农业来说,寒冷天气还会导致冰冻灾害,影响水资源的供应。
3.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春季和秋季是农作物的生长旺季,气温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气温波动较大,容易导致农作物的花芽、果实受霜冻的影响,需要采取防冻防霜措施。
二、降水特征朔州市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降水集中在6月至9月。
夏季降水量较多,约为500-600毫米,冬季降水量较少,约为100-200毫米。
由于降水和蒸发的不均衡,该地区是典型的自然干旱地区。
这种降水特征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夏季多雨:夏季降水量较多对农业有益,可以提供足够的水源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夏季降水不均匀,容易导致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排水和防洪措施。
2. 冬季少雨:冬季降水量较少,对冬季作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对于依赖自然降水的雪藏作物(如小麦、油菜等)来说,降雨不足容易导致干旱灾害,需要进行灌溉或增施水分。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方,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
年均气温约9-11摄氏度,年降水量约在400-600毫米之间。
根据这些气候特征,我们可以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
由于朔州市的气温较低,冬季较长且寒冷,农作物的生长期相对较短。
这对一些需要
较长生长期的作物,例如稻谷和玉米等来说,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农民需要选择早熟或适
应冷寒环境的作物,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
朔州市的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干旱地区。
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充足与否是决定农
作物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由于朔州市的降水量较少,农民在灌溉方面面临一定
的困难。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农民需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和微喷灌等,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朔州市的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土壤水分含量少。
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也是一种
挑战。
农民需要采取措施,如加强土壤保水措施,合理施肥、覆盖保水等,以提高农作物
的生长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朔州市的气候条件,适合一些旱地农作物的种植,例如小麦和高
粱等。
这些作物对于干旱和寒冷的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农民们主要种植的农
作物之一。
朔州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
的农作物,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政府也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农业技术和政策支持,帮助农民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朔州市秋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朔州市秋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朔州市位于山西北部,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秋季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季节之一,生育期气候条件对于秋季作物的成长发育和产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气温、降水、日照、风速等方面对朔州市秋作物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
1. 气温秋季气温逐渐下降,从9月开始日平均气温逐渐下降,10月为最低,11月稍有回升。
朔州市秋季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也较大。
在种植秋作物时需注意气温的变化和波动。
一般来说,秋季作物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上才能正常生长,同时也需要注意高温、低温的影响。
在朔州市,9月份气温在20-25℃左右,适宜玉米、大豆的抽穗期和成熟期。
10月份气温在15-20℃左右,适宜小麦、大豆、油菜的生长,但也容易出现霜冻现象,需注意冷害。
11月份气温在10-15℃左右,已经不适宜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2. 降水朔州市秋季降水主要集中在8-10月份,9月份为最多,11月份开始明显减少。
秋季降水一般比较不稳定,有时会出现强降雨造成水灾,有时也会出现长时间持续干旱。
降水对于秋季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朔州市,降水对于大豆、油菜等作物生长的好坏有较大影响,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 日照秋季日照时间逐渐减少,从9月开始日照时间逐渐减少,10月最短,11月略有回升。
日照时间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朔州市,日照时间较短,影响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发育。
但在适当的范围内,日照时间的减少也有助于某些作物的成熟和产量提高,比如大豆。
4. 风速朔州市秋季风速较大,主要来自西北方向,风向较为固定。
在种植秋作物时,风速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是增加蒸发散和减少水分利用效率,还会造成机械损伤和带走干物质等不利影响。
因此,要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耕作措施,防止风害。
同时,适当利用风力进行环境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近年来,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气候变化对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对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于农业的影响。
(1)气温从气温的变化来看,朔州市的气温呈现出了明显的变暖趋势。
其中,夏季气温升高幅度最大,冬季气温升高幅度较小。
另外,气温的变化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和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夏季和冬季气温变化较小。
(2)降水朔州市的降水量呈现出了明显的年际变化趋势。
其中,降水量的差异最大的是夏季和冬季。
夏季降水量多,冬季降水量少。
另外,还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春季和秋季降水量较大,在夏季和冬季降水量较小。
(3)风力朔州市的风力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其中,夏季和秋季风力较强,冬季和春季风力较弱。
2. 对农业的影响朔州市的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朔州市的气候变暖,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期变长,但是也增加了病虫害的风险。
(2)影响农田的灌溉。
由于夏季降水量多,农田的灌溉压力相对较小,但是由于冬季降水量少,可能会造成农田的水资源短缺。
(3)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气候的变化可能会使得某些农产品减少产量,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朔州市的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比如,在灌溉方面加强节水措施,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等等。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受温带季风影响明显。
地处内陆高原,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温差大,降水集中,气候干旱。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备受关注。
一、年气候特征分析1. 年降水分配不均:山西省朔州市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以夏季为主,占全年降水的60%以上。
春季降水较少,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生长开始,缺水情况较为严重。
秋季降水较多,有时伴随着强降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2. 年温度变化明显:山西省朔州市年温度变化比较明显,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温差大。
冬季气温低于0℃的日数较多,有冰冻天气出现,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
夏季气温高,植物生长期缩短,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3. 年气候异常事件频发:山西省朔州市经常受到台风、暴雨、旱灾等极端天气的影响。
这些异常气候事件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造成较大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确定性。
二、对农业的影响1. 降水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山西省朔州市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导致春季农作物生长期缺水,影响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
夏季降水集中,有时可能引发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针对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点和对农业的影响,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农业生产者也要根据气候特征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品种,科学施肥、灌溉,提高抗灾能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部,地处太行山脉腹地,因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嘉峪河与晋芝河交汇处,素有“晋冀门户”之称。
其气候特征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
本文将对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气候特征分析1. 年平均气温山西省朔州市的年平均气温较低,约为9-10摄氏度,昼夜温差较大。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2. 降水分布朔州市的降水分布不均匀,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
年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7-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60%以上。
而冬春季降水少,常出现干旱天气。
降水分布不均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风向风速朔州市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冬季北风较为常见,带来了严寒和干燥的天气;夏季南风较盛,使气温相对升高。
风速较大,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4. 大气环流朔州市位于东亚季风的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受西北冷空气的影响,气温较低;夏季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气温相对升高。
大气环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气候对农业影响分析1. 种植作物选择朔州市由于气温偏低,降水不足,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冬春季作物,以及豆类、薯类等旱作物。
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当地农作物的选择相对较为局限,农民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合理的农作计划。
2. 抗旱措施由于朔州市干旱的特点,农民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抗旱措施,例如大田水利建设、建立抗旱作物品种、合理施肥浇水等,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减少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3. 农业生产规划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农民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规划,合理安排播种、灌溉、施肥等农事活动,避开降水稀少、旱情频发的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朔州市近45 a气温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朔州市近 4 气温变化特征作 了统 计分 析。结果表明 :5a , 5a 4 来 朔州市 的年平均气 温 、 年平 均最 高气 温、 年平均最低 气温 自2 0世纪 7 0年代 中期 以来 呈上升趋 势 , 均气温 以 0 4 C 1 平 .3 o/ 0a的速度 上升 ;
平均 最低 气温升温幅度 明显高于平均最 高气温 ; 进入 2 0世纪 9 0年代 后 , 种趋势 有所 加快 , 这 尤其 以 冬季 升温最为明显 。18 97年以来 朔州相 继 出现 了 1 暖冬 , 强 的暖冬年 份 出现在 19 5个 较 95年 以后 。 气候变 暖对农 业生产互有利弊 。如何趋利避害 , 确保 当地农业高产优产是需要进一步 研究 的问题 。 关键 词 : 气候变化 ; 暖冬 ; 农业生产
朔 州 市近 4 气 温 变 化 及 对 农 业 生 产 的影 响 5a
刘 瑞 兰 , 占华 , 吴 韩 虹
( 山西省朔州市气象局 , 山西 朔州 060 ) 302
摘
要: 利用 16 20 9 1— 0 5年朔州市 6个气象观 测站 的气 温资 料 , 气候倾 向率 、 用 滑动 平均等 方法 , 对
影 响并 提 了相 应 对 策 』 。为 了进 一 步 了解 朔 州 市
88 . 75 .
赠
6. 5
55 .
的气 候变 化规 律特 别是 近 1 的气 候 变 化特 点 , 5a来
我们利用朔州市 6个观测站近 4 来的气温 、 5a 降水 资料 , 对其作了分析和研究 , 对深入了解朔州气候变
17 92—20 , 05 根据 实测 站 数计 算 平 均气 温 。 以 1 2~
2月 为冬 季 、 3~5月 为 春季 、 6~8月 为夏 季 、 9~1 1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方,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该地年平均气温较低,呈典型的温带半湿润气候特征。
朔州市的气温变化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其中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在-10℃左右,最热的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在22℃左右。
由于山西省位于内陆地区且离海较远,气候干燥,气温变化较为明显。
朔州市的降水分布不均匀,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其中7月到9月是降水最多的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
相反,冬季降雪较多,一部分降水转化为降雪。
年平均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
这种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朔州市的夏季气温高,干燥少雨,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作物在高温条件下易受热害,缺水也会导致产量下降。
农民需采取有效的灌溉措施来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
降水分布不均匀也影响了农业生产。
由于夏季降水多集中在较短时间内,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秋季降水略多,容易导致秋粮收成时的霉变。
农民需要根据降水情况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灌溉方案。
冬季寒冷还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大部分地区有降雪现象,而降雪较多时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困扰,如压垮农作物、损害农田等。
农民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如搭建保温棚等,以保证冬季农作物的生长。
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民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农作物种植,采取灌溉措施,以及加强农业防洪、防霉等工作,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摘要】山西省朔州市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气候干旱,四季分明。
本文通过对气候特征分析发现,朔州市气温变化规律明显,降水分布不均匀。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产量波动。
本文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合理利用水资源、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等。
通过研究发现,朔州市气候特征对农业有着重要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趋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山西省朔州市气候特征对农业影响深远,农业生产需根据气候特点进行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山西省,朔州市,气候特征,农业,影响,降水分布,气温变化,应对措施,气候变化,研究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方,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对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对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山西省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探讨其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具体目的如下:1. 确定山西省朔州市气候特征的主要特点,包括降水分布特点和气温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基础数据。
2. 分析山西省朔州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探讨不同作物在气候变化下的适应性和脆弱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3. 探讨针对山西省朔州市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将为山西省朔州市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进一步加深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了解,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征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了解其气候特点及变化规律,能够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处北纬40°48′至39°43′,东经113°34′至112°20′之间。
山西省朔州市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分明特征。
该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大。
冬季长而寒冷,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左右,最低气温可低至-20℃。
而夏季则相对短暂而炎热,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4℃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
春季温暖宜人,秋季凉爽宜人。
该地区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呈现干旱的倾向。
年降水量约为40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占总降水量的70%以上。
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容易造成旱情。
降水不均衡,容易引发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山西省朔州市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左右。
夏季阳光强烈,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繁殖。
但是由于高温和长时间的照射,也容易引发作物的旱灾。
该地区的气候波动较大,极端天气现象较多。
夏季常常会出现干热风暴和强烈降雨等极端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也会出现强风、雾霾等气象灾害。
由于该地区冬季长而寒冷,农作物的生长期相对较短,部分取决于冰雪天的持续时间,所以选择适宜的种植作物非常重要。
农民需要选择适应性强、抗寒性能好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如小麦、玉米等冬灌作物。
由于降水不均衡和干旱倾向,农民需要在灌溉、水资源管理方面下功夫,确保农作物的灌溉和生长。
应选择旱作农作物进行种植,如马铃薯、小麦等,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由于高温和充足的日照时数,农民需要加强对农作物的温度和光照管理。
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避免高温时段种植,减少作物受热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防晒,减少作物叶片的水分蒸发。
由于极端天气现象多发,农民需要加强灾害防范意识,做好天气预警和紧急应对措施。
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农作物受灾,如加固大棚、做好防风固沙等。
山西省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和大青山丘陵之间,地势高差大,气候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气候特征以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有助于农民和地方政府做好农业生产的规划和安排。
本文将对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的影响。
1. 气温特征在朔州市,年平均气温为9-10摄氏度,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气温开始下降,冬季气温较低。
在夏季,特别是7月和8月,气温最高,超过30摄氏度。
而冬季气温最低,有时候会出现零下15摄氏度以下的极端低温。
这种气温分布格局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夏季,气温高容易导致农作物水分蒸发加快,需要增加灌溉水量,而冬季低温则会影响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2. 降水特征朔州市的降水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尤其是7-8月份,降水量最多,有时候会出现短时强降水,易引发水灾。
而冬季降水量较少。
这种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双重影响。
一方面,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多,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并且降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为持久。
但降水集中并且有时会引发洪涝灾害,易对农作物造成损失。
农民需要合理安排耕作和排水,以应对降水的影响。
3. 风特征朔州市在春季和冬季风力较大,夏季风力较小,秋季则处于过渡期。
风力对农业生产有着多方面影响。
在春季,大风易造成农作物倒伏和土壤侵蚀,因此需要进行风险防范措施。
而在冬季,大风还会导致农田水分蒸发加快,影响作物生长。
因此需要进行水源保护措施,对农作物进行防风措施。
4. 其他气候特征在朔州市,太阳辐射充足,日照时间充裕。
这对农业生产有着积极意义,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发育。
同时也需要防范高温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朔州市辐射冷却状况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辐射冷却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朔州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首先,山西省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寒冷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
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大部分降水集中
在夏季。
从气候类型来看,朔州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特征对朔州市的农业产生了明显影响。
首先,寒冷干旱的气
候使得朔州市的农作物生长季节较短,生长期相对较短。
早春气温较低,
农作物播种期受限。
冬季寒冷且缺水,农作物易受冻害。
因此,农民需要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进行种植,例如小麦、玉米等早熟作物。
其次,夏季炎热且降水集中的气候特点,使得朔州市的农业面临着干
旱和水浸两个极端的挑战。
夏季高温会导致农作物水分蒸发加剧,干旱成
为制约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降水集中导致了朔州市农田水
涝的问题,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也构成了威胁。
此外,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也对朔州市的农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白天温
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这会引起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应激反应,对
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农民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遮阳、
保温等,以适应这种温度变化。
综上所述,山西省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寒冷干旱,对农业产生了明显
的影响。
寒冷、干燥和温度变化大等气候要素制约了朔州市农作物的生长
和发育。
农民需要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期,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干旱和水浸的问题。
只有在气候条件下采取科学的农
业管理措施,才能实现朔州市农业的稳定发展。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节分明,气候特征鲜明,同时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朔州市,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和秋季为过渡季节。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分析,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9.6摄氏度,年降水量为446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662小时。
其中,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朔州市的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夏季长,冬季短,春秋季间降水少,春季开始,植被生长迅速。
夏季是粮食生长成熟的关键季节,高温多雨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同时也会影响作物品质。
寒冬时节,当气温低于零度时,冰雪覆盖对农牧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冬季休耕种植有益。
春季和秋季是粮食播种和收获的关键季节,气温、降雨和光照时数的变化对于农作物生长和收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农民需要科学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管理措施。
山西省朔州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下也受到了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朔州市的气候变化趋势表现为气温上升,降水稳定或略有下降,频繁的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这些变化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因素包括温度、降水和气候灾害。
在朔州市,气温变化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改变,降水数量和分布的变化导致抗旱措施需要调整,气候灾害特别是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上,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包括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投入,推广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总之,在朔州市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天气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农民们需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各种天气极端事件的影响,确保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在众多自然因素中,气候变化无疑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深远和复杂的因素之一。
气候变化首先体现在温度的变化上。
气温的升高或降低,都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当气温升高时,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可能会缩短,导致其积累的养分不足,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例如,一些原本需要较长生长周期才能成熟的谷物,可能会因为高温而提前成熟,颗粒不够饱满。
同时,气温过高还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多,因为许多害虫和病菌在温暖的环境中更容易繁殖和传播。
相反,如果气温降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会减缓,甚至可能会遭受冻害。
特别是在早春和晚秋季节,突然的降温可能会使正在发芽的幼苗或者即将成熟的果实遭受严重损失。
对于一些对温度要求较高的经济作物,如水果和花卉,低温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直接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
降水的变化也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之一。
干旱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当降水减少,长时间的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传输。
这会使农作物生长缓慢、枯萎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农业收成。
而且,干旱还会导致土地沙化和盐碱化,进一步破坏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土地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性。
另一方面,过多的降水也会给农业带来不利影响。
暴雨和洪涝灾害会淹没农田,冲毁农作物,损坏农业基础设施,如灌溉渠道和农田道路。
同时,长时间的水淹会导致土壤缺氧,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功能,从而引发根部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除了温度和降水,气候变化还会带来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飓风、龙卷风、冰雹等。
这些极端天气会直接摧毁农作物,破坏农业设施,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且,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使得农民难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气候变化还会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间接影响。
例如,随着气候的变化,一些害虫和病菌的分布范围可能会扩大,原本在某些地区不存在的病虫害可能会因为气候条件的适宜而入侵,给当地的农作物带来新的威胁。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域。
该地区的年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寒冷干燥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
冬季(11月至次年2月)是朔州市最寒冷的季节,平均气温在-10℃左右,最低气温可达到-25℃以上。
这个季节降水非常少,大部分为积雪。
由于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冬季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耐寒性弱的作物可能无法生长,大部分农民会选择在冬季休耕或进行室内种植。
春季(3月至5月)是气温回升,降水增加的季节,平均气温在5℃至15℃之间。
这个季节是播种和种植的最佳时期,春季降水补给了农作物的水分需求,促进了农作物的萌芽和生长。
春季的气温变化较大,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不稳定,容易受到霜冻的威胁。
夏季(6月至8月)是朔州市最炎热的季节,平均气温在25℃至30℃之间,最高气温可达到35℃以上。
夏季降水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暴雨。
高温和潮湿的环境对一些特定的农作物生长有利,如水稻和玉米。
夏季的高温可能导致农作物的水分蒸发过快,需要及时灌溉和补充水分。
秋季(9月至10月)是朔州市气温回落,降水减少的季节,平均气温在15℃至23℃之间。
这个季节适宜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
由于此时降水量减少,农作物可能面临水分不足的问题,需要适时浇水和管理。
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表现为四季分明、寒冷干燥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
这样的气候对于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民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合理选择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时间,以适应当地的气象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对于干旱时期的农作物,需要加大灌溉力度,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还应加强气象监测和灾害防范,及时应对极端天气对农业的损害。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华北地区,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生产对气候极为敏感。
因此,了解该地区年气候特征对农业影响十分重要。
朔州市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与蒸发量相差悬殊。
下面是对该地区年气候特征的分析:一、春季春季是该地区播种季节,气温由低转高,多风干燥,等温线北移。
3月气温平均为1.6℃,4月为10.4℃,5月则为18.3℃。
春季降雨少,干旱少雨,多温暖干燥,易爆发草原火灾。
适时防止草原火灾发生是农民必须重视的一件事。
二、夏季6月份是该地区起伏最大的时期,气温最高,最高温度可达35℃-38℃。
这时降雨较为集中,一般出现阵雨或雷雨,并伴有大风。
除了防止暴雨引起的水患外,还需注意及时抢收旱农作物,如小麦等。
尽管朔州全年降雨量比较少,但6月-8月人为的灌溉也被广泛采用。
三、秋季秋季对于朔州农业来说是一个关键季节,包括丰收季节和一部分播种季节。
10月份天气逐渐转凉,但气温变化不大,平均气温为12.6℃。
9月初,降雨而来的凉爽空气使作物生长势头增强,农田施肥平衡起来顺便收割庄稼并安稳下来对于彻底发挥作物产量有重要意义。
四、冬季冬季为朔州市的极端季节,气候变化大,气温极端,此时不要轻视植物冻害和饲草缺陷缺点等可能会影响生产的因素。
该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为-9.0℃,但也可能出现-20℃以下的严寒天气。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必须注意防止寒潮影响农作物产量,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饲草和牲畜。
综上所述,了解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对农业影响必须从多方面考虑。
农民需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并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如抗旱、防灾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粮食和饲料等农作物的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朔州市秋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朔州市秋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由于地处高原内陆地带,海拔较高,气候变化较大。
秋季是朔州市农作物的生育期,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和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对朔州市秋季作物的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分析。
一、温度条件:秋季是朔州市的旱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秋季朔州市的气温逐渐下降,特别是10月份后,气温骤降,尤其是夜间温度较低。
这种低温条件对一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不利,容易受到冻害。
种植秋作物的农民需要选择抗寒能力较强的品种,或者在低温时采取保护措施,如覆盖保温等。
二、降水条件:朔州市的降水分布不均,夏季多雨,秋季相对较少。
在旱作物的秋季生育期,降水量较少可能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如果降水量不足,会导致土壤干旱,作物根系吸收水分不足,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农民需要根据降水情况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选择适应干旱生长的作物品种,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日照条件:秋季朔州市的日照较好,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
光照充足可以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合成,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过强的日照也会导致土壤的水分蒸发过快,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日照条件及时调整水分管理,使土壤水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朔州市的秋季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在温度逐渐下降的情况下,农民需要选择抗寒能力强的品种,并在低温时采取保护措施。
在降水较少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在日照充足的情况下,需要适当调整水分管理,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而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的现象,正给农业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气温的变化对农业产生了显著影响。
气温升高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播种、开花和灌浆阶段,温度过高可能会打乱它们的正常生长节奏。
例如,一些喜凉的作物,如小麦、油菜等,在气温过高时,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花期提前结束、结实率下降等问题。
这不仅会导致产量减少,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同时,气温的波动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
极端的高温或低温天气更容易出现,比如早春的倒春寒,可能会冻伤刚刚发芽的作物;而夏季的高温热浪,则可能使作物遭受热害,导致叶片干枯、果实脱落。
降水模式的改变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干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些地区的降雨量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壤墒情不足。
这使得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特别是在一些原本就缺水的地区,干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农业灾害,导致粮食减产,农民收入降低。
相反,暴雨和洪涝灾害的频率增加也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过多的降水会淹没农田,破坏农作物的根系,导致土壤养分流失,还可能引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光照时间和强度。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
如果光照时间不足或强度不够,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会降低,有机物的合成减少,从而影响生长和产量。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也产生了间接影响。
例如,它改变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温暖的气候条件为一些害虫和病菌提供了更有利的繁殖和生存环境,导致病虫害的爆发周期缩短、危害范围扩大。
这使得农民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防治病虫害,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同时,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
干旱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会加剧土壤侵蚀和退化,降低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长期来看,这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面对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诸多影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朔州市 1961~2005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Fig. 1 M 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 change in Shuozhou
during 1961 - 2005
纪 60年代年平均气温呈逐渐下降趋势 , 70 年代初 呈现上升趋势 。进入 90年代 ,气温上升速度明显加 快 ,在 1998年达到最高 ,创下了 45 a来的最高值 。
时 间 1961 ~1970 1971 ~1980 1981 ~1990 1991 ~2000 2001 ~2005 1961 ~2005
春 季 15. 0 15. 3 15. 7 16. 0 16. 5 15. 7
夏 季 26. 3 26. 5 26. 6 27. 2 27. 3 26. 8
- 8. 6 ℃即为暖冬。以此标准划分 , 1961~2005年 45 a中共出现过 22个暖冬 ,其中 1987年以来相继出现 15个暖冬年份 ,是近 45 a来较暖的时期 。
4 严重冷 、暖事件分析
根据 WMO 的规定 ,月平均气温距平 ≥2个标准
差为异常暖 , ≤2 个标准差为异常冷 。如果要素序 列符合正态分布 ,则异常冷暖事件出现的几率约为 44 a一遇 ,考虑到出现异常气候的几率较小 ,中国气 候学家将出现几率约为 10 a一遇的距平 > 1. 3个标 准差的事件定义为严重气候异常 [ 6 ] 。以此标准计 算出朔州近 45 a的严重冷暖冬年份见表 4。
引 言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 ,地处雁门关外 ,西 、北 、 南 3面环山 ,中为平地 ,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 气候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 展 。一些学者曾对全国及全球近百年气温变化趋势 作过深入研究 ,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增温趋势及时空 变化特征 [ 1 ] ,还有些学者从理论上分析了气候趋暖 对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 [ 2 ] ,汪青春等人对柴达木盆 地近 40 a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作了研究 [ 3 ] , 姚晓红等人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天水玉米生长发育的 影响并提了相应对策 [ 4 ] 。为了进一步了解朔州市 的气候变化规律特别是近 15 a来的气候变化特点 , 我们利用朔州市 6个观测站近 45 a来的气温 、降水 资料 ,对其作了分析和研究 ,对深入了解朔州气候变 化规律及成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秋 季 13. 5 13. 8 14. 1 14. 4 14. 3 14. 1
冬 季 - 2. 9 - 1. 4 - 0. 9 0. 0 - 1. 0 - 1. 1
年 均 13. 1 13. 6 13. 8 14. 4 14. 3 13. 9
3 暖冬分析
目前各地对暖冬的划定尚无统一标准 ,我国气候 专家通常把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平均气温高于气 候平均值时 ,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 [5 ] 。不同时期的气 候值各不相同 ,划出的暖冬年份也不同 ,本文采用 1971~2000年朔州冬季的气温平均值 - 8. 6 ℃作为 划分当地暖冬的气候标准 ,若某年冬季平均气温高于
表 1为朔州市 1961 ~2005 年各年代年平均气 温和 4季平均气温 。
从表 1可见 , 20世纪 60年代气温 (与 45 a平均
表 1 朔州市 1961~2005年各年代 4季及年平均气温 (单位 : ℃) Tab. 1 M ean seasonal and annual air temperature in Shuozhou in every decade during 1961 - 2005 (Unit: ℃)
春 2季大于年倾向率分别为 0. 86 ℃ /10 a、0. 51 ℃ / 10 a;夏 、秋 2季小于年倾向率分别为 0. 36 ℃ /10 a、 0. 34 ℃ /10 a。
图 2 朔州市 1961~2005年年平均最低气温曲线 Fig. 2 M ean annual m inimum air temperature in Shuozhou during 1961 - 2005
由表 4可知 ,朔州近 45 a来共出现过严重的冷 冬 6 次 ,暖冬 1 次 (其中异常冷冬 3 次 ) 。异常冷冬 全出现在 1972年以前 ,严重冷冬全出现在 1985 年 以前 ,严重暖冬出现在 1995年以后 ,这充分说明 ,自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朔州已进入严重暖冬事 件多发期 。
经分析朔州市 1961 ~2005 年各年代 4 季平均 及年平均最高气温发现 (表 3 ) , 20 世纪 90 年代以 来年平均最高气温最高为 15. 7 ℃, 80年代年平均
图 3 朔州市 1961~2005年年平均最高气温曲线 Fig. 3 M ean annual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in Shuozhou during 1961 - 2005
统计朔州市 1961 ~2005 年各年代 4 季平均及 年平均最低气温 ,其结果见表 2。
表 2 朔州市 1961~2005年各年代 4季及年平均最低气温 (单位 : ℃) Tab. 2 M ean seasonal and annual m inimum air temperature in Shuozhou in every decade during 1961 - 2005 (Unit: ℃)
从朔州市年平均最低气温曲线图 (图 2)可见 , 年平均最低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 ,以 20世纪 80年 代后期为界 ,可分为冷 、暖 2个阶段 ,前段为冷期 ,后 段为暖期 。60年代至 80 年代中期 ,一直处于偏冷 阶段 , 80年代后期逐渐上升 ,特别是 1988年以来急 剧增暖 , 1998年达最高值 。近 15 a除 1993 年低于 常年 ,其余 14 a均为偏暖年份 。从线性倾向率看 , 年平均最低气温以 0. 5 ℃ /10 a速度上升 ,其中冬 、
1961 ~1970 1971 ~1980 1981 ~1990 1991 ~2000 2001 ~2005 1961 ~2005
春 季 - 0. 1 0. 5 0. 5 1. 3 2. 2 0. 9
夏 季 13. 2 13. 7 13. 7 14. 4 14. 8 14. 0
秋 季 - 0. 1 0. 5 0. 2 0. 8 1. 5 0. 6
第 25卷 第 4期 2007年 12月
文章编号 : 1006 - 7639 ( 2007) - 04 - 0062 - 06
干 旱 气 象
AR ID M ETEOROLOGY
Vol. 25 No. 4 Dec, 2007
朔州市近 45 a气温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刘瑞兰 ,吴占华 ,韩 虹
冬 季 - 17. 1 - 15. 2 - 15. 6 - 14. 2 - 13. 7 - 15. 0
年 均 - 0. 9 - 0. 2 - 0. 3 0. 6 1. 2 0. 2
64
干 旱 气 象
25卷
由表 2可知 ,较前 30 a,近 15 a来年平均最低 气温高 1. 3 ℃,其中春季高 1. 3 ℃,夏季高 1. 0 ℃, 秋季高 0. 8 ℃,冬季高 2. 0 ℃。与年平均气温一样 , 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尤以冬季明显 。 2. 3 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收稿日期 : 2007 - 10 - 22;改回日期 : 2007 - 11 - 12 作者简介 :刘瑞兰 (1969 - ) ,女 ,山西省朔州市人 ,理学学士 ,现从事短期预报工作.
第 4期
刘瑞兰等 :朔州市近 45 a气温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3
从线性倾向率看 , 年平均气温以 0. 43 ℃ /10 a的速 度上升 ,冬季为 0. 78 ℃ /10 a,春季为 0. 44 ℃ /10 a, 夏季为 0. 26 ℃ /10 a,秋季为 0. 32 ℃ /10 a。
7. 2
2001 ~2005
9. 3
21. 0
7. 2
- 8. 0
7. 4
1961 ~2005
8. 3
20. 4
6. 8
- 8. 7
6. 7
气温相比 ,下同 ) 偏冷 , 70、80 年代接近气候值 , 90 年代明显偏暖 。近 15 a (1991~2005年 ,下同 )的平 均气温较前 30 a (1971~2000年 ,下同 )平均气温增 高 1. 0 ℃,其中春季增高 1. 1 ℃,夏季增高 0. 8 ℃, 秋季增高 0. 7 ℃,冬季增高 1. 8 ℃。各季的气温变 幅冬季最大 。由此可知 ,朔州市 20世纪 90 年代以 来气温迅速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冬季气温增高较快所 致 。近 15 a来不仅冬季平均气温增暖 ,就是春 、夏 、 秋季的平均气温也呈增暖趋势 ,导致年平均气温急 剧变暖 。 2. 2 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最高气温最低为 13. 3 ℃,最高与最低值差 2. 4 ℃。 近 15 a年平均最高气温较前 30 a上升 0. 9 ℃,其中 冬季增高 1. 4 ℃,春季增高 0. 9 ℃,夏季增高 0. 7 ℃,秋季增高 0. 6 ℃。可见 90年代以来年平均最高 气温迅速升高贡献最大的是冬季 。
表 3 朔州市 1961~2005年各年代 4季及年平均最高气温 (单位 : ℃) Tab. 3 M ean seasonal and annual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in Shuozhou in every decade during 1961 - 2005 (Unit: ℃)
从朔州市 1961~2005 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 曲线图上可见 (图 3) ,年平均最高气温也呈上升趋 势 , 20世纪 60~70年代平均最高气温为偏低趋势 , 80年代接近气候值 ,近 15 a呈偏高趋势 。除 1992、 1993年略低于常年 ,其它 13 a均为偏暖年份 , 1998 年平均最高气温达到了 1960年以来最高值 ,从 4季 变化曲线看 ,冬季变幅最大 。从线性倾向率看 ,年平 均最高气温以 0. 36 ℃ /10 a速度上升 ,冬季大于年 倾向率为 0. 61 ℃ /10 a,春 、秋季小于年倾向率 ,夏 季倾向率最小 ,为 0. 26 ℃ /10 a。表明平均最高气 温夏季增温幅度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