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以及叙述思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1.嗜酸性: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2、嗜碱性: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3、H-E染色:也叫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苏木精染料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4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及细胞外基质构成,构成了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人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组织。

5 内皮:被覆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

6、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7..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

8、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富含微丝,增加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9、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好人细胞质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含有微管,能节律性定向摆动。

10、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最重要的细胞成分,其形态不规则,扁平多突起,核大,胞质嗜碱性,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能合成蛋白质。

11、巨噬细胞,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传出血管后分化形成,核小,深染,胞质嗜酸性,含丰富的溶酶体,微丝,微管,功能:吞噬,趋化性和变形运动,抗原提呈作用,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12、肥大细胞,充满分泌颗粒,能分泌产生肝素,组胺,白三烯等,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

13、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呈圆形,偏心核,胞质嗜碱性,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丰富的核糖体,发达的高尔基体,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14、网织红细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留核糖体,约一天的时间后完全成熟,核糖体消失。

15、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呈杆状,分叶状(三叶居多),细胞质浅粉红色,含许多细小的中性颗粒,占白细胞50%~70%,具有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
16、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约占3~8%,细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胞质灰蓝色,含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可游走出血管分化为巨噬细胞。

17、淋巴细胞约占20~30%,细胞核大而圆,一侧凹陷,几乎沾满整个细胞,胞质很少,呈一窄缘,能参与免疫反应。

18、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纤维内纵向排列的细丝状结构,由粗细肌丝构成,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所组成,细肌丝有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组成。

19、肌节,是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组成为1|2I帯+A帯+1|2I帯,是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0、肌质网:指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其末端膨大融合形成终池,终池参与形成二联体或三联体,可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质网膜上。

21、横小管:由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位于明暗帯交接处,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肌纤维内部。

22、三联体:主要见于骨骼肌纤维内部,由一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相邻的终池组成,可将兴奋从肌膜传递至肌质网膜上。

23、闰盘,是心肌细胞连接处染色较深的部分,光镜下,为深染的线状结构,电镜下,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加强了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利于化学信息和冲动的传导。

24、尼氏体,为神经元胞体内的特征性结构之一,光镜下,呈强嗜碱性颗粒状或小块状。

电镜下,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使神经元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25、神经原纤维:光镜下,银染时,呈棕黑色细丝状,电镜下,有神经丝和微管。

其构成了神经元细胞骨架,微管参与物质运输。

26、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分为点突触和和化学突触两类。

具有定向传导信息的功能。

27、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根据神经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分为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

28、血窦:又称窦状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不连续,有较大间隙,基膜不完整或缺如,主要分布在肝、脾、骨髓,某些内分泌腺等。

29、肌性动脉:(中动脉,小微动脉)中膜以平滑肌为主,功能主要是参与调节器官的血流量,调节血压。

30、蒲肯野纤维(束细胞):位于心内膜下层,形态不规则,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与心室肌纤维相连,将冲动快速传递。

31、滤泡由单层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其腔内充满胶质即碘化得甲状腺球蛋白。

32、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的血流通道,腔大不规则,窦壁为一层不连续的内皮,窦腔含血液,肝巨噬细胞等。

33、窦周隙肝板与肝血窦内皮之间一个狭小的间隙,内充满血浆,含有一种散在贮脂细胞,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资交换的场所。

34、气—血屏障:又称呼吸膜,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cap基膜和内皮组成,该屏障很薄,利于气体迅速交换。

35、肺泡隔:是两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含丰富的cap,弹性纤维,肺巨噬细胞等。

36、Ⅱ型肺泡细胞:是组成肺泡上皮的一种细胞,呈立方状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还能增生修复Ⅰ型肺泡细胞。

37、滤过屏障:是毛细血管球内的血液向肾小囊腔渗透时所通过的结构,由cap 有孔内皮,cap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组成,能滤过形成原尿。

38、球旁复合体: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细系膜细胞组成。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大致成三角形。

球旁细胞分泌颗粒,含肾素,维持血压。

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感受远端小管内钠离子的浓度。

球外系膜细胞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39、生精小管:管壁厚,由生精上皮,基膜,胶原纤维和梭型肌样细胞构成。

生精上皮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

生精细胞由物种构成(精原C,初级精母C,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是一个精子发生的过程,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起支持和营养的作用。

40、睾丸间质细胞:位于生精小管之间,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嗜酸性,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41、排卵:成熟卵泡破裂,卵丘和部分卵泡液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42、黄体: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层和泡膜向腔内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也深入颗粒层,这些成分逐渐演变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分泌孕激素和少量雌激素。

根据是否受精,分为妊娠黄体和月经黄体。

43、月经周期:自青春期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落、出血、修复、增生,称月经周期。

从月经的第一天到下次来潮的前一天为止,典型28天周期。

44、受精: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受精决定新个体的遗传性别,启动了胚胎发育的过程。

组织胚胎学叙述思考题
1、试述被覆上皮的类型、分布和功能。

2、根据上皮细胞所处环境不同,以小肠和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为例,试述其特化结构。

答:小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吸收细胞数量最多,呈高柱状,核卵圆形,位于细胞基部,胞质中含丰富的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

细胞游离面有明显的纹状缘,其表面的膜上覆有一层较厚的细胞衣,为细胞膜相嵌蛋白的外露部分,其中含有磷酸酶,双糖酶及氨基肽酶等,还含有吸附的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等,可促进事物的进一步分解和吸收。

杯状细胞散在分布与吸收细胞之间,从十二指肠至回肠末端,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

其分泌的粘液对肠道粘膜起润滑和屏障作用。

气管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和肌细胞组成。

纤毛细胞数量最多,呈柱状,游离面有密集的纤毛。

纤毛向咽部快速摆动,将粘液及附于其上的尘埃、细菌等推向咽部被咳出,净化吸入的空气。

杯状细胞较多,散在分布于纤毛细胞间,其分泌物与混合腺的分泌物在上皮表面形成黏液性屏障,可黏附空气中的异物颗粒,溶解吸入的有毒气体。

刷细胞呈柱状,游离面有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形如刷状。

小颗粒细胞为一种内分泌细胞,基细胞位于上皮深部,为干细胞。

3、比较疏松结缔组织和被覆上皮的特性。

被覆上皮:
①组成:大量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组成。

②分布:覆盖在体表,衬贴在体腔和各种官腔囊内表面。

③结构:大量细胞密集排列成层;上皮细胞具有明显极性,可分为游离面、基底面;一般不含血管,富含神经末梢。

④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排泄等。

⑤再生能力较强,仅次于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①组成:细胞种类多、无极性、基质多、纤维少、排列疏松。

②分布:广泛,器官之间、组织之间和细胞之间。

③结构:呈“蜂窝状”,富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④功能:支持、连续、营养、保护、修复和防御等。

⑤再生能力最强。

4、试述网织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及意义。

答:网织红细胞为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成人体内约为红细胞总数的0.5%~1.5%,胞质内残留核糖体。

约经过一天多的时间后完全成熟、核糖体消失。

5、肌节、肌原纤维、肌纤维的关系如何。

答:肌节组成肌原纤维,肌原纤维组成肌纤维。

肌节: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
肌原纤维:由粗肌丝与细肌丝组成。

6、试述神经元胞体的结构与功能。

胞体:是神经元营养和代谢中心,主要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有圆形、锥形、梭形、星形,均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1)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核被膜明显,常染色质多,故着色浅,核仁大而圆。

(2)细胞质,(LM)特征性结构,尼氏体(LM:强嗜碱性颗粒状或小块状;EM:发达的粗面内质网与核糖体)和神经元纤维。

(3)细胞膜:可兴奋膜,其上有离子通道。

功能:尼氏体使神经元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神经元纤维构成神经元骨架,微管参与物质的运输。

7、试述化学性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答:化学突触的结构可分为突触前部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部分。

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二者之间肺间隙为突触间隙。

突触前成分:为神经元的轴突终末,星球状膨大,其内含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光镜下(银染)呈棕黑色的圆形颗粒。

突触后成分:其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把信息传递给许多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

在这些突触信息中,兴奋性和抑制性都有。

8、试述神经末梢的分类及意义。

答:神经末梢指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

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

功能:能把接收到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至中枢,产生感觉。

运动神经末梢:躯体神经末梢——支配骨骼肌,形成运动终板。

内脏神经末梢——支配心脏、内脏和血管的平滑肌。

功能: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和腺的分泌。

9、神经、神经纤维、神经原纤维的关系如何。

神经原纤维,存在于神经元胞体的细胞质中,在HE染色切片中无法分辨。

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

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

神经原纤维构成神经元的骨架,微管参与物质运输。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长轴突和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功能是沿轴突传到神经冲动。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形成神经束,若干条神经纤维束又聚集构成神经。

10、试述肺泡的结构及功能。

肺泡属于肺的呼吸部,是气道的终末部分,为半球形的球囊,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由单层肺泡上皮和基膜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组织为肺泡隔。

1.肺泡上皮由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

Ⅰ型胚泡细胞呈扁平形,主
要构成肺泡表面积。

Ⅱ型肺泡细胞呈立方形,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稳定肺泡直径的作用,增生修复Ⅰ型肺泡细胞。

2.肺泡隔: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肺巨噬细胞等。

3.肺泡孔:相邻肺泡之间的孔道,既能防止肺泡萎缩,同时也肺部感染炎症蔓
延的通道。

4.气—血屏障: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索通过的结构,有肺泡
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11、试述肺导气管及呼吸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12、比较肾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结构特点。

13、卵泡发育历经几个阶段?各阶段形态特点如何?
14、试述与原尿形成及原尿重吸收有关的肾血液循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