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设计方案说明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该地段共有隧道2条,总延长线227米。

其中,大麻柳隧道152m和何家沟口隧道75m。

两条隧道两端洞口埋藏深浅,围岩主要由泥质板岩块和碎砾石组成。

洞体主要穿过弱、中、强风化千枚岩地层,层状结构,片状发育,层间充满云母,呈现丝滑光泽,属于中薄层。

风化严重,节理发育,强度低,围岩以Ⅱ、Ⅲ为主。

,平利县老县镇。

250m原来的公路从山梁的马鞍上穿过山坡。

高速公路以北的上坡呈陡峭的悬崖状,易形成风化巨石而崩塌甚至崩塌。

滑点很严重。

出口拱门上方2.5m是既有道路,施工过程中保证道路安全和道路畅通尤为重要。

I型围岩15m、II型围岩56m和III型围岩81m。

何家沟口隧道(K63+615~K63+690)位于平利县崂县土桥沟村南50m。

陡峭,约高,约100m相对高差46m,最大覆土厚38m,植被茂盛,Ⅰ型围岩8m,Ⅱ型围岩20m,Ⅲ型围岩47m。

不利地质主要存在于:麻柳隧道入口段山梁坡度陡,风化严重,易塌陷。

边坡需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保护,钢筋穿过裸眼孔;2.5m隧道拱在出口段原公路下方,埋深浅,岩体破碎。

, 开挖时,大管棚需要灌浆加固才能通过。

二、建设原则及建设方案(一)施工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和总体安排,隧道工程不属于本标段控制的工期。

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大麻柳隧道入口处的垃圾场设有预制厂房,这也是本次招标路段最长的隧道,可组队。

施工先由进口进行,隧道主体建成后,将组队建设河家沟口隧道。

1、在隧道入口附近抢先建设涵洞和路基填土工程,为隧道施工创造良好环境。

2. 两条隧道均为单一入口。

进入隧道前,先施工截排水系统和入口处的明洞。

隧道施工正常后,及时施工隧道门。

3、坚持“早进晚出”原则,尽量不移动或尽量少移动原山坡,保护环境,两条隧道采用阶梯法施工,爆破平稳,无轨运输,自然通风,倒拱在前,衬砌紧随其后。

.4、为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两条隧道均采用衬砌台车和混凝土输送泵施工,按先墙后拱法施工。

特色隧道工程设计方案

特色隧道工程设计方案

特色隧道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隧道工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它通常需要克服地质、水文、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

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隧道工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交通、交流、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设计的特色隧道工程,是一项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构建一条现代化、智能化的隧道,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交通,提高交通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城市特色隧道工程设计2. 项目位置:位于某市中心地带,分别连接市区内多个重要交通节点3. 项目规模:隧道长度约5公里,设计车道为双向六车道4. 项目难点: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变化大,交通流量大三、项目设计理念1. 智能化设计:隧道设备将采用智能化设计,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灭火系统等,以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2. 绿色环保:隧道工程将采取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3. 高效便捷:隧道将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以提高通行效率和车流量,为城市交通带来便利。

四、地质勘察和隧道设计1. 地质勘察: 基于地质勘察,对隧道地质、地下水、构造形态及出入口处地质系特征等进行详细调查分析。

2. 隧道设计: 隧道将分别采用软岩隧道和硬岩隧道的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要求。

隧道施工将采用盾构法和横向掘进法进行施工。

五、隧道安全设计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立交通监控中心,监控隧道内情况,实时调整车流。

2. 灭火系统:设置灭火器系统,隧道内部采用防火材料,等级达到国家标准。

3. 紧急避险通道:设置紧急避险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和车辆能够及时撤离。

4. 通风系统:设置通风系统,保证车辆行驶畅通的同时,保证隧道内部的空气质量。

六、隧道监控及智能化照明设计1. 监控系统:采用全封闭式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隧道内车流情况、环境状况、设备运行情况等。

隧道工程大临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大临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大临设计方案1. 项目概述隧道是一种地下交通通道工程项目,是连接两个地点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其作用在于解决地形障碍对交通运输的限制。

隧道工程项目在都市化和交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立足于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案,介绍隧道工程大临设计方案。

2. 项目意义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项目,其建设对于改善交通运输、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隧道工程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对城市交通地下化发展有所促进,同时也对城市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3. 设计方案(1)隧道位置确定隧道位置的确定是隧道工程设计中的第一步,要以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环境等因素为依据,综合评价确定最佳位置。

通过现场勘察、试验和分析等方法,确定隧道位置。

(2)隧道线型设计隧道线型设计是指根据隧道的线性、横断面以及其他相关要素进行设计。

隧道线型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地形条件、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隧道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设计隧道的结构形式,包括隧道的开挖方式、支护方式、排水方式、通风方式等,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

(4)隧道施工工艺设计隧道施工工艺设计是指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支护、排水、通风、驾驶工艺等方面的设计,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高效、经济。

(5)隧道运行管理设计隧道建成后,需要进行运行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设计,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4. 技术特点(1)大型职业技能针对隧道工程的特点,需要掌握大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潜水、测量与导航、机械设备、实地勘测,对车辆、船舶、飞行器进行运输。

(2)总体规划在地形多变的基础上,隧道设计和规划都需要符合地域的环境,考虑到交通的需求。

(3)施工组织与设备隧道工程的施工具有影响的完全由施工组织,施工设备、施工物资、经济、施工合作,施工技术等限制。

隧道设计说明

隧道设计说明

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福寿场至和溪段第二合同段隧道设计说明S5-1隧道设计说明1.隧道设计原则(1) 隧道位置选择以地质条件与路线总体走向为首要控制因素,尽量避免穿越严重的不良地质地段,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层中,洞口段坡体稳定,并有利于两端接线及洞外工程布置。

(2) 隧道结构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不渗不漏,经济合理。

(3) 注重水保、环保与洞口景观设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洞门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4) 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隧道内需设置与交通量、重要性相适应的运营管理监控设施,各系统具有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使人、车、路、环境和管理运营设施组成有机统一的交通系统,为隧道使用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行车环境。

(5)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2.设计依据(1)《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福寿场至和溪段初步设计》交通运输部批复意见(2) 勘测资料和地勘报告;(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5)《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6)《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TG D62-2004);(10)《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1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12)《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1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15)《地下工程防排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工程方案模板隧道

工程方案模板隧道

工程方案模板隧道项目名称:隧道工程方案1. 项目背景隧道工程是指利用机械、爆破等技术手段,在地面以下开凿的通道,用于连接两地或地下交通、排水等工程。

隧道工程在城市交通、水利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项目目标本隧道工程的目标是在指定地点建设一条连接两个城市的地下隧道,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并提供一条重要的交通通道。

3. 项目范围隧道工程的范围包括地质勘察、隧道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安全监控等全过程。

具体包括:- 地质勘察:对隧道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 隧道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交通需求进行隧道设计,确定隧道的长度、深度、宽度等参数。

- 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准备、设备采购、人员培训、施工方案等准备工作。

- 施工过程:包括隧道开凿、支护、加固、铺设道路等施工过程。

- 安全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进行安全监控和管理,保隧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4. 项目计划本项目的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

具体计划如下:- 前期准备阶段:进行地质勘察、选址、立项等准备工作,预计耗时3个月。

- 设计阶段:进行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预计耗时6个月。

- 施工阶段:进行隧道开挖、支护、道路铺设等施工工作,预计耗时18个月。

- 验收阶段:进行隧道的验收和交付使用,预计耗时1个月。

5. 技术方案- 地质勘察:采用地面钻机和地下勘探仪器对隧道区域进行勘察,获取地质数据。

- 隧道设计:根据地质数据和交通需求,采用CAD、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隧道设计。

- 施工工艺:采用盾构法、爆破法等技术进行隧道施工,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 安全监控:采用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隧道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和使用安全。

6. 成本预算本项目的成本预算包括土地购置、设计费、施工费、设备费、人员工资等各项开支,总计预算为5000万人民币。

公路隧道施工工程设计方案

公路隧道施工工程设计方案

公路隧道施工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公路隧道是指为了在地形崎岖、复杂的地区通行而建设的用于通行车辆的隧道,隧道的施工工程设计及其施工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缩短交通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公路隧道施工工程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力求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

二、隧道设计方案1. 隧道位置选址在选址方面,首先需要考虑周边地形和气候等因素,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确定适宜的隧道位置,避免对地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且方便后期的施工。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隧道类型,包括挖掘隧道、盾构隧道等,以保证隧道的稳固和寿命。

2. 地质勘探地质情况是影响隧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必须对隧道周边地质进行详细勘探。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确定隧道的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隧道结构设计在隧道结构设计方面,需要结合地质条件和隧道长度、宽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隧道结构。

隧道的通风、排水等系统设计,也是保障隧道安全和舒适性的关键环节。

4.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长度、宽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传统开挖法、盾构法、拱顶法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地质条件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并密切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施工周期和投资预算在整个设计方案中,要对隧道施工的周期进行合理评估,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投资预算。

合理的施工周期和充足的投资预算,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

三、施工过程管理1. 施工队伍组建在施工过程中,要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对施工队伍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保障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问题和难点,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监控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隧道工程位于XX市,隧道全长约2.5公里,进出口分别为A、B两点。

隧道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净空宽度为12米,限高5米。

隧道主要穿越地为砂岩、泥岩等地层,地质条件较为稳定。

隧道工程是连接XX市与周边城市的重要交通通道,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组织及主要施工方法1. 施工组织本隧道工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施工。

根据施工任务和工序,组建测量班、掘进班、支护班、衬砌班等工班,分别负责各工序的施工。

同时,设立项目管理部,对施工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

2. 主要施工方法(1)测量: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洞内外测量,确保隧道轴线、高程等参数准确无误。

(2)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爆参数。

爆破作业后,及时进行通风、排烟,确保作业面空气质量。

(3)支护:根据地质条件,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拱架等支护方式。

及时进行初期支护,确保隧道稳定。

(4)衬砌:在初期支护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采用模板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衬砌质量。

(5)防排水: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防排水设计要求,设置排水设施,确保隧道内部干燥。

(6)通风照明:采用轴流风机进行隧道通风,确保空气质量;设置LED照明设备,保证隧道内光线充足。

三、施工机械设备本项目所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混凝土泵车、砼喷射机、水平钻机、钻孔(衬砌)台车等。

具体设备型号和数量根据施工需求进行配置。

四、质量安全管理1.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设置质量检查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2.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安全。

五、施工进度及计划本隧道工程计划工期为24个月。

施工进度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具体进度计划如下:1.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施工场地平整、临时设施建设、施工图纸及技术方案审查等,计划用时2个月。

紫金山隧道设计说明

紫金山隧道设计说明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隧道工程第二EPC合同项S5-1紫金山隧道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第二EPC合同项紫金山隧道位于云南段大理市巍山县紫金村,隧道进口,隧道全长约1.75km。

隧道进口位于徐村水库左岸紫金山一冲内,出口位于徐村水库大坝前约1Km,漾濞江左岸一冲沟内,进口桩号为ZJS001,出口ZJS002。

隧道水平长度1794m,实长1796.7 m,纵向坡度采用“人”字坡,进、出口端坡比分别为1.0%、7.925%,坡长分别为950m,844m。

洞身断面采用直墙,净断面尺寸为 3.8m×3.8m(宽×高)。

隧道内安装2条管道,天然气管道管径为D1016mm,设计压力为10MPa;原油管道管径为D813mm,设计压力为15MPa。

2.设计依据1)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隧道工程第二EPC合同项合同;2) 最终版隧道初步设计文件及审批文件;3)招标阶段发布及相关的澄清文件;4)有关的勘察、测量资料;3.隧道主要设计规范标准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2)《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50470-20083)《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4)《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24-20075)《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1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1994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8)《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19)《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管道穿跨越工程》SY4207-200720)《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J449-200521)《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J163-200222)《天然气输送管道用钢管通用技术条件》Q/SY GJX 101-200923)《油气管道山岭隧道设计规定》CDP-G-PC-CR-005-2009/B4.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4.1隧道自然地理条件4.1.1地形、地貌场地属低中山地貌,线路轴线经过处山顶高程一般在1600~1700m,谷底高程一般在1325~1400m,地形切割较为强烈,相对高差约200~400m,山顶为尖顶状,脊线呈锯齿状,地形起伏大,山坡较陡,植被茂密,山间沟谷多呈现“V”形。

隧道设计方案

隧道设计方案

第一章隧道基本情况说明(一)第一节设计标准规范一.《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二.〈〈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隧道)〉〉(日本道路公团,1985年10月)。

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四.〈〈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铁道部基建总局,1998)。

(二)技术标准一.隧道按规定的远期交通量设计,采用连拱整体式单向行车双车道隧道(上下行分离)。

二.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一级公路60KM/h设计;隧道照明设计按60KM/h设计。

三.隧道建筑限界1.限界基本宽度行车道:7.5m路缘带:0.50m侧向余宽:0.25m检修道:(单侧,单洞行车前进方向右侧):0.75m2.限界净高:5.0m检修道净高:2.5m(三)隧道概述列衣隧道位于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海子山至竹巴笼段,初设路线K240+707~K242+813之间,为直线型单洞沿河傍山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346m,长2106m。

洞轴线方向273°,洞底设计标高(进口)3490.31m~(出口)3427.13m,隧道纵坡度为—3.0%。

该隧道属高山峡谷区,河谷深切,地形陡峭。

上覆第四c+dl),小块石夹土,灰黄色,棱角状,土质不均,系崩坡积层(Q4al+pl),厚1.3-9.0m。

此外,分布于德曲河一级阶地的冲洪积(Q4漂石土,浅灰色,中实-密实,呈次棱角-次园状,厚2.5-4.0 m;卵石土,浅灰、灰白色,湿,中密,厚7m。

下伏基岩为三),绢云母板岩,灰、深灰色,薄层状,叠系上下统列衣组(T1—2L层理、片理发育,水蚀现象重,具水蚀痕迹,属Ⅳ级岩石。

灰岩,灰黑色,中层状,强风化,层面具水蚀痕迹及黄、褐色锈染,层理发育。

变质石英杂砂岩,褐黄、灰褐色,灰色、浅青灰色,碎块状,风化强烈,水蚀现象重,节理较发育。

粉砂质绢云母板岩,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弱风化层,水蚀现象重,层理发育。

第二章隧道洞口位置及形式选择一.洞门位置选择:一般应依据具体工点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结合工程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要求、洞口相关工程加以全面研究,综合比较其经济、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杨家山隧道施工方案设计

杨家山隧道施工方案设计

杨家山隧道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道路交通状况持续恶化,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本文提出了杨家山隧道施工方案设计。

该方案将对杨家山地区进行隧道施工,以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通道。

2. 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在杨家山地区建设一座隧道,连接两个重要交通节点,实现交通的快速通行。

方案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地质勘察: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情况等。

2. 隧道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交通需求,进行隧道的设计,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

3. 施工方法选择:选择适合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方法、支护方法、土方回填等。

4.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期和资源情况,制定施工进度安排,确保工期的合理安排。

5. 施工风险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措施的规划,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稳定。

6. 施工管理:建立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包括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环节。

3.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隧道施工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在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到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4. 隧道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交通需求,对隧道进行设计。

隧道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参数: - 长度:根据交通需求和路线规划,确定隧道的长度。

- 宽度:根据交通量和道路标准,确定隧道的宽度。

- 高度:根据交通工具的通行高度,确定隧道的高度。

- 断面形状: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断面形状。

5.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隧道设计和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隧道施工方法。

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 掘进法:通过机械设备进行隧道的掘进。

- 爆破法:通过爆破技术进行隧道的开挖。

- 盾构法:通过盾构机进行隧道的掘进。

- 顺施法:在岩爆易产生地层中使用先行支护的方法进行隧道开挖。

隧道设计方案

隧道设计方案

隧道设计方案1. 引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隧道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

隧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隧道设计方案的要点进行探讨,包括隧道类型选择、地质勘测、结构设计、施工方法等。

2. 隧道类型选择隧道设计方案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隧道类型。

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交通需求和负荷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隧道,如盾构隧道、爆破隧道、掘进隧道等。

在选择隧道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隧道使用寿命、施工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等因素。

3. 地质勘测地质勘测是隧道设计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隧道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为隧道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数据。

地质勘测应包括岩土力学参数测试、地下水位监测、地下岩层构造分析等,以准确评估隧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地质风险。

4. 结构设计隧道的结构设计是确保隧道安全可靠的关键环节。

结构设计应根据所选隧道类型、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制定合理的建造方法和结构参数。

包括隧道围岩支护结构、道路层结构、隧道排水系统等。

在结构设计中,应注重隧道的稳定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以确保隧道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严重变形或破坏。

5. 施工方法合理的施工方法是保证隧道设计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根据地质条件、环境要求和施工技术等因素,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

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顺健法、盾构法、爆破法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环保。

6. 结论隧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隧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适的隧道类型选择、全面的地质勘测、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可以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隧道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创新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概述我们公司将承担一项隧道施工工程,包括隧道主体的施工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本设计方案主要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确保项目完工质量,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实施方案2.1 施工组织本工程施工分为两期进行。

第一期包括地平段隧道的开挖和初期支护,第二期则为中、下段隧道的施工。

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不同的施工组织安排。

2.1.1 第一期施工组织第一期开挖施工采用“顶进法”进行,由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需要采取爆破与机械掘进相结合的工艺方式。

施工分为东、西两个作业面同时推进,采用分段施工,先完成所需的地质勘探、爆破设计和隧道初期支护工作,然后再开挖下一段隧道。

2.1.2 第二期施工组织中、下段隧道主体开挖采用“台阶开挖法”,隧道采取复线盾构机推进方式,西南北三个方向同时进行,采取分层次施工、分项目完成设计方案。

中段隧道与下段隧道施工时同时进行,完成中段后再开始进行下段隧道的施工。

2.2 安全措施安全是施工中的首要任务,我们公司在施工中,将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安全:1. 建设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 监督工人配戴安全帽,并严禁仿制、冒用等行为;3. 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劳保用品,设置紧急避难口;4. 严格管理机电设备和施工机械,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安全可靠;5. 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工法和操作规程等。

3. 预计经济效益通过本设计方案,我们公司将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并加强安全管理,预测经济效益将达到预期目标。

具体来说,预计实现以下效益:1. 节约施工成本约10%;2. 系统化施工管理节约劳动力成本;3. 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项目按期竣工,最大化经济效益。

4. 总结本方案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工程建设的施工组织排布和管理方案作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并在满足项目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本工程持续可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隧道工程位于地,全长为XXX米,为了满足交通需求,在山坡上修建此隧道。

该隧道主要由XX、XX和XX三个分部工区组成。

工程总工期为XXX天,其中:XX区工期为XXX天,XX区工期为XXX天,XX区工期为XXX天。

整个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旨在完工质量、安全和高效地完成工程。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目标:1.完工质量:确保隧道结构的牢固和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2.工期保障:保证各分部工区的工期紧密衔接,协调好各工区施工计划。

3.安全保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4.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分部工区施工方案:1.XX区工区:a.工程描述:该区域为人行隧道,采用XXX施工方法,工期为XXX天。

b.施工步骤:-地表清理和临时道路搭设;-隧道出入口施工,包括挖掘开挖口、支护、衬砌等工序;-进行隧道内部的逐层开挖和支护;-补充施工,包括排水、电气、通风等设施的安装;-隧道内部的清理和验收。

2.XX区工区:a.工程描述:该区域为车行隧道,采用XXX施工方法,工期为XXX天。

b.施工步骤:-地面支护和临时道路修建;-开挖隧道进口和出口区域;-逐层开挖和支护隧道内部;-进行排水、电气设施的布置和安装;-隧道清理、验收和道路修整。

3.XX区工区:a.工程描述:该区域为机电工程区,工期为XXX天。

b.施工步骤:-临时道路搭设;-安装和调试隧道照明系统;-安装和调试隧道通风系统;-安装和调试隧道排水系统;-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联调和测试;-清理、验收和保养。

四、施工组织方案:1.采购和租赁设备:根据各工区的施工需求,提前采购或租赁所需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人员组织:合理配置工程师、技术员和熟练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3.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每日监测工程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期的紧密衔接。

4.安全保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工具,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

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

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土壤、水文、气象等多个因素,以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和环保。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隧道工程设计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从而实现隧道工程的最佳设计。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隧道结构、施工工艺等方面出发,针对隧道工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优化方案。

一、地质条件的优化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隧道工程设计的基础,通过对隧道工程所处地质环境的认真勘察和分析,可以为隧道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隧道区域的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为隧道的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优化方案:在地质勘察中,应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设备,如地质雷达、岩芯钻机等,以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加强与地质单位和专家的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地质信息和技术支持。

2. 地质风险评估隧道工程设计中需要对地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隧道工程所面临的地质风险及其可能对隧道安全和稳定性的影响。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地下水涌流、岩层变形等地质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优化方案:通过引入先进的地质信息分析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地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可视化分析,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遥感监测技术,加强对地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二、隧道结构的优化1. 结构方案优化在隧道工程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隧道结构方案,以满足隧道工程的使用要求和工程经济性。

结构方案的选择应考虑隧道的地质条件、施工工艺、使用功能等因素,以确定隧道的断面形式、支护方式等。

优化方案:应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的隧道结构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比较,以选取最佳的隧道结构方案。

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结构方案,以满足隧道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工程经济性。

2. 施工方案优化隧道施工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来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施工安全。

天际岭隧道工程设计方案

天际岭隧道工程设计方案

天际岭隧道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天际岭隧道工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为了解决湘府路以南、时代阳光大道以北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而建设的。

本项目隧道全长444米,由东西两个洞群组成,东洞长433米,西洞长396米,每洞均为单向三车道,总投资约2亿元。

工程于2003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西洞隧道于2004年3月25日贯通,东西双洞于2006年9月8全面竣工通车。

二、工程设计1.隧道主体结构由于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土质相对疏松,隧道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曲墙式衬砌。

隧道两侧和拱棚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

2.隧道供电系统隧道供电系统设两组电源,一组引自隧道口附近电网,并设专用变压器;另一组为自备自启动柴油发动机组。

隧道内照明分白天、傍晚和夜间三级控制。

为防止突然停电,隧道内设置了系列应急灯作为紧急照明,以弥补钠灯熄灭后不能马上再启动之不足。

3.隧道通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采用中央空调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在隧道两端设置风机,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和开启程度,控制隧道内的空气质量。

4.隧道交通组织隧道内设置有三条车道,中间车道为双向行驶,两侧车道为单向行驶。

隧道入口处设置有交通信号灯,用于控制车辆的进入。

5.隧道安全设施隧道内设置有监控系统,对隧道内的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隧道内还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紧急疏散指示系统等安全设施。

三、工程特点1.工程规模宏大:天际岭隧道是长沙市迄今最大的城市隧道工程,全长444米,创造了国内市政隧道施工难度之最。

2.技术创新:隧道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曲墙式衬砌,施工技术国内领先。

3.环保节能:隧道供电系统设有两组电源,保证了隧道内的照明和通风需求,同时隧道内设置有节能照明设备,降低了能耗。

4.安全保障:隧道内设置有完善的监控系统和安全设施,确保了隧道内的交通安全和防火安全。

四、工程效益天际岭隧道工程的建成,有效缓解了湘府路以南、时代阳光大道以北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隧道设计说明

隧道设计说明

隧道设计说明隧道⼯程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南安(⾦淘)⾄厦门⾼速公路⼯程可⾏性研究报告》(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厦门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厦门市同安区道路⽹发展规划》(2005—2020年) 厦门市同安区交通局。

4、《厦门市对外⼲线通道规划》(厦门市交通委员会 2002-2020年)。

5、福建省交通厅与福建省发改委共同⽂件:闽交建【2008】136号《关于南安(⾦淘)⾄厦门⾼速公路⼯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6、厦门⾄安溪城际快速路勘察设计总体组制定的勘察设计指导⼤纲。

7、部颁有关规范、规程及《⼯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公路⼯程部分)。

⼆、主要技术标准与采⽤的规范、规程1、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速公路计算⾏车速度:100Km/h隧道建筑限界净宽:2×(0.75+0.5+2×3.75+1.0+1.0)=2×10.75m隧道建筑限界净⾼:5.0m2、采⽤的设计规范《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编制办法》(2007年版)《公路⼯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技术规范》(JTJ F60-200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公路⽔泥混凝⼟路⾯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J D50-2006)《锚杆喷射混凝⼟⽀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地下⼯程防⽔技术规范》(GBJ 108-87)《公路隧道交通⼯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三、⼯程概况本项⽬TB4合同段设置1座分离式隧道—⼩溪⼭隧道,隧道⼤致呈南北向穿越⼩溪⼭,设计⾥程桩号:左线ZK11+250~ZK11+743,长493m,右线YK11+245.5~YK11+735.5长490m。

隧道设计说明

隧道设计说明

说明1 设计依据以及总体原则1.1 设计依据和技术标准设计依据:1)勘察设计合同及相关批复文件《高整公路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文件》(第三合同);A省交通厅桂交基建函[2010]564号文《关于高整公路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的要求;A省环境爱惜文件《关于高整公路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管字(2009)268号。

1.1.2 执行的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⑴《公路工程技术指标》(JTG B01—2003);⑵《公路路途设计规范》(JTG D20—2006);⑶《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⑷《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T D71-2004);⑸《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⑹《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⑺《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⑻《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⑼《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⑾《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⑿《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⒀《爆破平安规程》(GB 6722-2003);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⒂《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⒃《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TJG D50-2006;⒅《中国地振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⒆《公路项目平安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⒇《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

1.1.3 技术标准⑴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m;⑵隧道设计为高速公路双洞单向交通行车两车道分别式隧道;⑶隧道长度超过100米,设置照明;若L·N≥2×106设置机械通风,否则自然通风;⑷隧道设计交通量:2033年交通量32562辆/日(小车);⑸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75m 净高 5m⑹ CO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δco=250ppm交通堵塞时δco=300ppm(20min)⑺烟雾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K=0.0065m-1事故时 K=0.009m-1⑻火灾时,隧道内换气风速为 2.5m/s1.2 总体原则遵守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借鉴、参考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成功阅历,依据隧道所处的总体线形、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运营、管理等状况,遵循“平安、经济、合理、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

二郎山隧道 施工方案设计

二郎山隧道 施工方案设计

二郎山隧道施工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二郎山隧道是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一座重要隧道工程,隧道全长约5公里,是连接山西省和陕西省的重要枢纽交通工程。

隧道的建设对于改善当地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详细阐述二郎山隧道的施工方案设计。

二、施工场地选择施工场地选择是隧道建设的第一步,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情况、环境因素、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

通过对二郎山隧道所在区域的调研和分析,我们选定了X区域作为隧道的施工场地。

X区域地质条件优良,具备较好的岩体结构,为隧道掘进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同时,X区域周边交通便利,有足够的道路和铁路网络,有利于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运输。

三、施工方法选择针对二郎山隧道的特点和地质情况,我们选择了盾构法作为主要的施工方法。

盾构法在隧道建设中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能够保证隧道的质量和进度。

在盾构法施工中,我们将采用硬岩盾构机进行隧道的掘进。

硬岩盾构机具有强大的掘进能力和抗风压能力,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情况时表现出色。

同时,硬岩盾构机还具备自动化操作、持续推进等优势,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四、施工进度安排为了保证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进度安排。

具体的施工进度如下:•第一阶段:地质勘探和场地准备。

预计耗时1个月。

•第二阶段:盾构机的准备和调试。

预计耗时2个月。

•第三阶段:盾构机掘进。

预计耗时24个月。

•第四阶段:隧道衬砌和脱围施工。

预计耗时6个月。

•第五阶段:隧道通风灯光设备的安装。

预计耗时3个月。

•第六阶段:隧道的验收和交付。

预计耗时1个月。

五、安全措施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工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培训。

•安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质变形、地震等情况。

•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建设,确保工人的安全通风。

•设置紧急出口和避难所,保障工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的状态。

六、环境保护措施隧道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施工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怎么写

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怎么写

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怎么写隧道是现代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不仅能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因此,隧道工程设计的优化非常重要。

在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针对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是隧道工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会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的施工难度和成本。

在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中,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地形、地质构造、岩土特性等。

对于地质条件的分析,可以采用地质勘探、地质雷达、地下水文勘测等技术手段,以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

在了解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对隧道的线路、深度、断面形状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少地质风险,提高隧道的施工效率。

二、交通需求分析隧道工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包括车流量、车速、通行能力等方面。

在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中,需要根据实际的交通需求,设计出合理的隧道断面形状、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设施,以满足不同车辆类型的通行需求。

此外,还需要根据交通需求,确定隧道的进出口位置和连接道路的规划,以实现隧道与周边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

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需求分析,可以提高隧道的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堵塞现象的发生。

三、环境保护考虑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在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尾气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隧道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在环境保护考虑的方面,可以采用隧道隔音、减振等技术手段,以减少噪音污染;在隧道通风系统中增加尾气处理设施,以减少尾气排放。

此外,还可以在隧道设计中考虑周边景观规划,以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安全保障措施隧道工程设计优化方案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隧道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如地质灾害、火灾、交通事故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1、设计依据(主要执行规范、文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DBJ53-14-200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064-98)《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交公路发﹝2007﹞358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A 98-2005)初步设计文件《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S230线六库至曼海桥二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的批复》(云发改交运〔2009〕1108号)《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关于<云南S230线六库至曼海桥二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云投审发〔2009〕251号)2、隧道设计技术标准(1)设计时速:几何尺寸按40km/h二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

(2)全路段隧道采用单洞双向行驶双车道隧道,隧道全部位于路基宽9.0m的路段。

(3)交通量:按第15年(2026年)小客车7069pcu/d进行设计。

(4)环境卫生标准:40km/h δco=300ppm K=0.0090m-110km/h δco=300ppm K=0.0090m-1(5)隧道有效净宽:W=0.75+0.25+2×3.50+0.25+0.75=9.00m隧道有效净高:H=5.00m隧道净空断面的设计,不仅要满足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还要考虑施工误差。

同时还应对衬砌结构受力特性、工程造价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使采用的净空断面满足功能要求,受力均匀、经济合理。

通过综合比较,本隧道设计采用R=5.00m的单心圆曲墙式衬砌断面,隧道限界方案及几何尺寸均按二级公路40km/h的要求拟定。

(二)初步设计意见及执行情况1、主要审查意见和咨询意见(1)隧道支护参数表中C5、C4型二衬均适用于Ⅳ级围岩,请修改;钢筋砼二衬标号建议改为C30。

(2)隧道防、排水设计中初期支护于二衬间采用的PVC防水卷材应补充材料性能要求,建议采用如下指标:厚度不小于1.5mm,且抗拉强度不小于12MPa,常温断裂延伸率不小于200%,抗渗型0.2MPa,24h不透水。

(3)隧道抗震设计应补充洞口段Ⅵ、Ⅴ级浅埋、偏压抗震设防衬砌,即相应增加一种衬砌类型。

2、对意见的执行情况(1)已修改隧道支护参数表;经计算,C25混凝土已足够。

(2)施工图《赛格隧道防水板施作图二》的附注中已经对PVC防水卷材的性能要求做了相关规定:防水板的物理力学指标和其它要求按有关规范和GB50108-2008,GB12952-2003一等品以上执行。

(3)洞口段明洞以及浅埋衬砌均已考虑抗震设防要求,故不需再增加衬砌类型。

(三)赛格隧道概况赛格隧道为一座单洞双向行驶双车道隧道,分界段里程为K63+324~K64+234,分界段全长910m,隧道进口端~K63+613.23位于直线上,K63+613.23~K63+713.23位于R=500.00m、Ls=100.00m的左转缓和曲线上,K63+713.23~K63+025.31位于R=500.00m 的左转圆曲线上,K63+025.31~K63++125.31位于R=500.00m、Ls=100.000m的左转缓和曲线上,K63++125.31~出口端位于直线上。

根据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和隧道所在路段情况,拟定隧道有效净宽为9.00m,有效净高为5.00m的建筑限界。

为满足该隧道建筑限界和通风、照明、交通监控、通讯、消防等设施所需空间和路线曲线情况,隧道设计净跨为10.00米,净高为6.85m的单心圆曲墙式衬砌断面。

当有超高件车辆通过隧道时,可短时管制交通,使单辆超高件车辆在隧道路中央行驶,利用圆拱净高通过。

本隧道按规范和灾害救援要求,预埋了供通风、照明、通讯、消防等设施用的洞室和管、槽。

(四)隧道区域地质1、地层岩性根据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隧道区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卧牛寺组(C3w)玄武岩,黄绿、灰绿、褐黑色,具杏仁、气孔状构造,岩质硬脆,节理裂隙很发育,主要有以下三组:北东115°∠55°、南西235°∠45°、北西320°∠28°,石英、长石脉相对较为发育,风化差异性较为严重,受裂隙分割岩体多呈碎石、碎块状,结构面粗糙,无充填或少量次生构造泥质充填,延伸均较长,裂隙密度浅部可0.5~1.0条/米,陡崖处常见岩块掉落,风化均匀性差,中风化岩体内多分布有强度较低的强风化岩体,整体自稳能力较低,冲沟低洼处零星覆盖有碎石土,厚度不大,一般0.1~1.5米。

2、地质构造隧道处于南北东向构造怒江大断裂以东,,受区域构造影响较严重,隧道范围内无断层通过。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进口段上覆第四系残坡积褐黄、灰黄、黄绿色含碎石粉质黏土,硬塑状,厚度0.0~1.4米,洞口段施工时易坍塌失稳,应及时衬砌;出口段上覆薄层第四系残坡积褐灰、黄绿色碎石土,稍密状,厚度0.0~0.5米,围岩岩性为玄武岩,节理裂隙发育,强~中风化,岩体呈碎石状压碎结构,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隧道中部围岩为中风化玄武岩,呈碎块、块石状镶嵌结构,局部地段节理裂隙相对发育,拱部无支护可产生较大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

进出口端浅埋段易坍滑,应加强支护结构。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在隧道底板以下,钻孔中未见地下水位,雨季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迅速向深部下渗,预测隧道施工中,雨季会有少量渗(滴)水,对隧道施工无大的影响。

4、围岩划分隧道围岩划分:依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先计算出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再计算出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见表4.1),结合地质调查及物探成果资料,将隧道围岩进出口段划分为Ⅳ级;中部为Ⅳ~Ⅲ级,隧道围岩分级详见表4.2及隧道围岩级别划分表。

(五)隧道土建设计1、洞口位置的确定以及洞门设计洞口设计以“早进洞,晚出洞,低仰坡开挖进洞”为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洞口边坡仰坡的开挖高度,以保证山体的稳定,同时减小对洞口自然景观的破坏。

洞口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扰动周围岩体,尽早做好洞顶截水沟、洞口边仰坡的防护和支护工作,尽早做好隧道洞门,确保洞口安全。

洞口段边、仰坡的开挖应自上而下,需爆破时采用控制爆破。

洞门结构应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本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洞门与洞口的地形、地貌应结合良好,并与洞口地形、地貌协调一致。

洞口结合工程特点与周围地形地貌,对洞口段进行植树、植草绿化。

2、隧道衬砌设计隧道衬砌根据围岩级别、地形、埋深、成洞条件等进设计。

隧道进、出口成洞条件困难段分别设计为Sma 、Smc 型明洞衬砌。

其余地段与其所处围岩(Ⅳ、Ⅲ级)相对应设计为S4a 、S4b 、S3型复合式衬砌。

隧道洞身衬砌采用初期支护、二次支护共同承担荷载结构,用荷载-结构法及地层-结构法进行理论分析。

本隧道设计采用的支护参数如表5.1所示,二次衬砌配筋参数如表5.2所示。

表5.1 隧道衬砌设计参数表8@150×150 (拱、墙部) 8 @200×200 (拱、墙部) 8 @250×250 (拱、墙部)6@250×250 (拱部)表5.2 二衬配筋参数表注:1)表中单位均以mm 计;2)分布筋、拉筋间距均为沿外环主筋控制。

3、辅助施工措施本路段隧道采用的辅助施工措施主要有如下: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

①、超前小导管:适用于隧道Ⅳ级围岩浅埋地段,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 、壁厚4mm 的热轧无缝钢管。

小导管长5m ,环向间距40cm ,设置于衬砌拱部约120°范围,平行于行车道中线布置。

②、超前砂浆锚杆:用于隧道Ⅳ级围岩深埋地段,砂浆锚杆长5m ,环向间距40cm ,设置于衬砌拱部约120°范围,平行于行车道中线布置。

4、隧道防、排水设计根据隧道区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本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采用了以“防、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各段的防、排水情况如下: (1)洞外:根据地形情况,在洞口上边、仰坡外侧设置与地形相应的截排水沟,将边坡水引出隧道区,进入天然沟中排走。

(2)明洞:Sma型衬砌为明挖法施工,明洞拱墙部外层铺设由土工布、塑料防水板、土工布组成的防水层。

在墙脚处设置Ф116纵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与设置的引水管相连,引水管纵向间距每25m设置一处,在富水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设。

将衬砌背后的水引入在隧道两侧设置的矩形边沟排走,并在回填土上设置一层厚50cm的粘土隔水层,让水顺回填土坡面流进洞顶水沟引入沟谷中排走。

(3)洞内: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敷设400g/m2土工布和PVC-N(Ⅱ)型塑料防水板组成的防水层外,要求模筑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S8。

并对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作专门的防水处理,同时在初支与二衬间,每隔10m左右设置一环向排水管,排水管与墙脚处设置的纵向排水管相通,在初期支护渗漏水地段设置“Ω”型弹簧排水管,将水引入纵向排水管,并在隧道纵向间隔25m设一道横向引水管(在富水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设),将衬砌背后水引入在隧道两侧设置的矩形边沟排走,隧道路面水也通过边沟排出隧道。

洞内引水管及“Ω”型排水管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地形和洞内渗水情况作适当调整。

施工缝、工作缝不应设置于有集中流水地段。

防水板施工应采用热风双焊缝无钉铺设工艺。

5、路面隧道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水泥混凝土下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

复合式路面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厚10cm(其中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层厚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6cm),采用阻燃型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面板下面层厚24cm;混凝土下面层的弯拉强度应不小于5.0MPa,弯拉弹性模量不小于3.1×104MPa。

6、隧道抗震设计地震的破坏作用,自地表深入地下而迅速减弱。

因此,地震一般对深埋隧道影响较小,而对浅埋隧道、偏压隧道、明洞及洞门等结构的影响较大。

本隧道所经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要求,本地区隧道结构抗震设计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2进行设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