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移动互联网研究__省略_动互联网中受众的异化与媒体的狂欢_梁芳芳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个案研究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个案研究一、概述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下,新媒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模式乃至社会结构。
这种变革在“流动的家园”这一概念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流动的家园不仅指代物理空间上的迁徙与变化,更隐喻着在信息社会中,个体与社群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构建、维系并拓展其社会网络和文化认同。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技术如何塑造“流动的家园”,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与社群如何适应、利用这些技术来应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挑战。
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我们将揭示新媒体技术在推动社会流动、增强文化认同以及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方面的巨大潜力。
同时,我们也将反思新媒体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回顾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然后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展望。
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简述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新媒介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物联网等渠道广泛传播,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技术层面,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
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受到地域、时间和形式的限制,而新媒介技术则打破了这些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全球化和互动性传播。
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实时更新,还是新闻应用的推送服务,都使信息获取变得更为便捷和个性化。
在社会层面,新媒介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进行信息浏览、社交互动和在线娱乐等活动。
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经济层面,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
互联网技术视域下的我国媒介环境变革
源 . 少 与 受 众 的 互 动 , 用 户端 方 面 没 缺 在
有 太 多 释 放 自 己 能 动 力 的 可 能 。但 到 了
19 9 8年 . 门 户 网 站 ” 概 念 的 提 出促 使 国 “ 内一 些 商 业 网 站迅 速 整 合 。新 浪 、 狐 和 搜
在 这 期 间 , 中 央对 互联 网领 域 的 发 党 展 也给 予 了高 度 关 注 。20 0 8年 5月 , 务 国
、
互联网技术介入后的 中国媒介环境
笔 者在 此 引用 《 国 网 络 媒体 的 第 一 中
个 十 年 》 中 的 观 点将 中 国进 入互 联 网 时
代 的起 始 年端 定 为 1 9 9 4年 。 国全 面 进 入 中 互联 网时代 是以 四大骨 干 网( NA T、 CHI NE C RNE C NAG N、 T T) 建 E T、 HI B CS NE 的
一
点新 闻 网站 为 骨 干 、 商业 门 户 网站 发 挥 积 极 作 用 的 中 国互 联 网 新 闻报 道 体 系 的 格 局 己经形成④ 。在 “ 典 ” 情 、神 五 ” 非 疫 “ 发 射 与 回 收 、 国攻 打 伊 拉 克 等 重 大 事 件 的 美 报道中 , 网络 媒 体 充 分 体 现 了 主流 姿态 。 ⑤ 此 外 ,在 网络 媒 体 即 时 动 员 和 引 导 舆 论 的 作 用 下 , 友评 论 热 情 空 前 高 涨 , 能 网 并
互联 网技术视域 下 的 我 国媒介环境变革
试论互联网下新闻媒体传播受众的变化
摘要互联网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人们逐渐习惯用网络去了解社会、探索世界。
新闻媒体作为网络空间里的重要角色,其内容得到了公众的重视。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之下,新闻媒体传播受众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媒体;传播手段目录一、互联网对新闻媒体造成的影响 (2)(一)互联网满足了公众内心的需要,变成社会舆论的集散地 (2)(二)微博方便快捷,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 (2)二、互联网下新闻媒体传播受众变化的心理特征分析 (2)(一)受众对传统媒体报纸、广播新闻传播的接受心理特征 (3)(二)受众对传统媒体电视新闻传播的接受心理特征 (3)(三)受众对网络媒体传播的接受心理特征 (4)三、互联网下新闻媒体应对传播受众变化的策略 (7)(一)充分满足受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需要 (7)(二)应重视培养公众的信息能力 (7)(三)应加强网络意见与现实意见表达的空间整合 (8)(四)力求报道真实全面 (8)(五)传播者要在传播方式上给受众留有足够的思考与选择空间 (8)结论 (8)参考文献 (8)试论互联网下新闻媒体传播受众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互联网以远远超出人们预期的速度,迅速发展成全球化的网络。
迄今为止,国际互联网已经覆盖全世界2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步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地变化。
人们渐渐习惯了通过网络了解社会、探索世界。
作为网络空间里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其内容得到了公众的重视关注,其传播方式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重视。
伴随着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之一。
互联网的到来意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新闻受众群,这个群体不仅在数量上与日俱增,媒介新环境将自然转变成它的背景,媒介是新的"自然",新的环境。
但由于网络媒体自身有着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新特征,提供给了受众从未有过的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权利,决定了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与传统媒体受众心理有很大不同。
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农业论文
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媒介生态学派与媒介环境学派及其名实之争两论在对学派称谓的辨析中,也辨析了各自的学术缘起,在学理资源的“认祖归宗”中进一步厘清了两者的不同。
媒介环境论论者批评媒介生态论者并不是一种对于北美学派的继承与推介,在引入MediaEcology(媒介环境学)概念之时,就没有真正地对其进行全面地介绍与阐释,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媒介生态进行了中国式的阐释和发挥。
其对于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阐述及其在中国的确立,没有起到真正廓清认识并加以推广的作用,并且在此后的研究与发展中,也并未与北美媒介环境学派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融通。
而媒介环境论本身则是从译介出发,在对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理论的梳理中确立的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的贡献在于,集中而大量地引入并译介了相关著作,从学派的历史、理论、应用三个领域,全面地介绍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让学界重新认识了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相关理论。
媒介环境学派是正宗的北美学派的中国代言。
他们汲取北美学派有益的学术思想,开拓思维,为中国学界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与角度。
媒介生态论论者早就对自己的学术缘起有清醒的认识,崔保国在2003年就提出“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我国的展开,来自于我国传播学者的自觉,不同于传播学研究那样是从海外引进。
尽管美国学者开展媒介生态研究和日本学者开展媒介环境研究要比我们早很多年,但似乎国内的媒介生态研究最初的展开与他们并没有什么渊源。
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从一开始学者的关心就侧重在媒介的发展生存环境研究方面。
”在后来与媒介环境学派的厘清中,媒介生态论论者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媒介生态学是在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学科,并不是对北美MediaEcology的简单继承和推介,其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这是中国媒介生态论论者独树一帜所在。
3.对于研究向度的辨析。
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研究——以网红papi酱为例
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研究——以网红papi酱为例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
在这个时代,媒体不再是单向传播的工具,而是一个互动的平台,人们可以在上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互动,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海量的信息。
同时,这个平台也给广告、推销等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遇。
在这个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议程设置理论是指通过对媒体报道、公众关注和政治决策等因素进行分析,探寻社会上的共识性话题以及新闻报道中的话题制定机制的一种理论体系。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是主要的议程设置者,它通过媒介的选择、内容呈现、优先排序等方式来影响公众对于某一话题的关注程度,从而进而影响政治决策。
而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模式已经被完全颠覆。
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民主性质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影响力也从传统媒体向个人媒体转化。
网红Papi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广受欢迎,她的个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她的短视频中涉及的话题能够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成为社会共识性话题,从而得到更多的媒体报道和政治关注。
这也证明了新媒体环境下,个人媒体也能够对公共议程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内容多样性和碎片化也使媒体无法像过去那样掌控信息流。
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的选择性意识非常强,他们会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被媒体硬性安排的话题。
在这种环境下,议程设置更多地变成了一个对话和博弈的过程,而不再是单向的命令。
除此之外,新媒体环境下的各项数码技术也为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公众对于某一话题的关注程度,更好地把握社会共识性话题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快地利用这些话题影响公共决策。
总的来说,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单一的控制者到多种形式的影响力,从单向的命令到双向的博弈,从纯粹的媒体力量到媒体与技术的结合,这些变化都对社会共识性话题的形成和议程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媒介情境论案例
媒介情境论案例媒介情境论是指通过媒介来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理论。
媒介情境即指媒介所处的特定环境和条件,包括传媒技术、媒介内容和受众等方面。
本文将以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探讨媒介情境论的应用。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中国兴起的大型音乐选秀节目,自2012年起开始播出。
该节目通过评委们的盲选、导师指导和观众投票的方式,选拔出最优秀的音乐才华,并将他们培养成明星歌手。
这个节目的成功背后涉及到了媒介情境的多个方面。
首先,传媒技术在《中国好声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节目通过电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多种传媒技术向广大观众传播。
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机、电脑、手机等设备收看节目,并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他观众交流讨论。
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节目中来,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其次,媒介内容在节目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好声音》的内容包括选手的演唱、评委的点评、导师的指导等。
这些内容在媒介情境中起到了引导观众情感和观点的作用。
比如,选手们用自己的音乐才华打动观众,评委们的点评引导着观众对选手的认可和期待,导师的指导使选手们获得专业的歌唱技巧和形象塑造等。
媒介内容的精心设计和制作,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选手和节目的喜爱和关注。
再次,受众也是媒介情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众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对于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观众的特点、需求和反馈在节目制作和宣传中都会得到充分的考虑。
例如,在节目中设置了专门的线上投票环节,使观众能够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选手的命运,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观众能够与其他观众交流讨论,形成观点的共振和碰撞,促进了节目的讨论和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媒介情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是与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
在《中国好声音》这个案例中,社会人文因素对节目的运营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生态的流变及媒介话语权力的转移
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生态的流变及媒介话语权力的转移作者:沈湘进周园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1期沈湘进1 周园2(1.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湖南长沙 410003;2.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湖南长沙 410003)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层面的发展,在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新媒体作为这一变革中的主要新鲜产物,正在以其本身的力量改写着传统意义上的舆论生态。
媒体的话语权力也正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机遇。
该文拟根据新媒体自身特征,探析近年来舆论生态的流变以及媒体权力的转移。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生态话语权力媒介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10-02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自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以来,已经在各个领域改变了人类生存的传统模式。
在传播学领域,新媒体(作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重要产品之一)则以其技术上的先天优势成为重塑人类社会生活格局的重要力量。
1 新媒体特性分析:从大众传播走向个性传播新媒体在其诞生起就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
但从最严肃的学术意义上来说,新媒体这一概念仍然没有获得精确完整的定义。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新媒体特性的展现。
正如有学者指出:今天新媒体的核心要素是内容、关系、服务与终端。
今天新媒体的特性正从这条产业链中体现出来。
海量性的内容呈现。
新媒体是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它与生俱来地带着鲜明的网络“烙印”。
从技术层面上看,纯熟的信息技术(超链接技术、上传下载的工具等)可以对任何传统媒体中携带的信息进行嫁接和加工,甚至从纯理论的意义上看,今天的新媒体因为其技术上的先天优势,会比传统媒体拥有更大的信息含量。
从思维理念层面上看,新媒体直接继承了互联网的创新性思维,在内容呈现上常常拒绝零散的信息传递,而是以信息之间的关联结构为枢纽进行重组。
这就意味着新媒体所承载的信息量不仅较传统媒体更庞大,而且更系统。
低成本的关系扩张。
《2024年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范文
《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交往形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社交习惯,更深刻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从早期的电子邮件到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以及在线社区,互联网的发展塑造了多种交往形态。
本文旨在以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来探究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种变革。
二、互联网交往的初期形态——电子邮件与BBS在互联网早期的发展阶段,电子邮件和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成为人们主要的在线交往方式。
电子邮件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即时传输,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沟通。
而BBS 则提供了一个公共的交流平台,用户可以在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信息以及参与讨论。
这些早期的互联网交往形态,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社交体验。
三、社交媒体的崛起与交往形态的转变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微博等逐渐崛起。
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分享信息、图片和视频,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交往形态。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结识新朋友、分享生活点滴、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等。
此外,社交媒体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使得交往更加个性化。
四、即时通讯工具与在线社区的繁荣除了社交媒体外,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等也为互联网交往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些工具使得用户可以实时地进行语音、视频通话,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同时,各种在线社区如贴吧、论坛等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交流空间,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五、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技术文化史视角分析从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来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是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技术进步为互联网交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而社会需求则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交往不断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2024年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范文
《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篇一一、引言互联网自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即时性和全球性,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从最初的简单信息交流到现在的多元化、复杂化交往形态,互联网交往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文化、社会和人类心理的变迁。
本文将从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出发,探讨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过程及其背后的技术文化动因。
二、互联网交往的早期形态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由于技术和硬件条件的限制,互联网交往主要以文字为媒介,以电子邮件、新闻组和论坛为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交往形态以信息交流为主,人们的互动多基于共享的文本和主题。
此时的交往具有明显的异步性,即人们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并等待回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社交媒体的崛起与交往形态的变革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微博、微信、QQ等。
这些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互联网交往进入了多媒体时代。
人们不仅可以以文字为媒介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和互动。
这一时期的交往形态更加丰富多样,人们的表达和互动也更加直观和生动。
四、互联网交往的深度与广度扩展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建立更为紧密的社交关系,形成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
同时,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使得人们更容易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投的人或群体,形成更加精细化的社交圈子。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也为互联网交往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五、技术文化动因分析从技术文化史的视角来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受到了多种技术文化动因的影响。
首先,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交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最初的文字信息交流到现在的多媒体交互,再到未来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型交互方式,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变革。
其次,文化价值观的变化也影响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实践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实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时代,新媒体传播理论和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实践,并分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新媒体传播理论1. 社交媒体理论社交媒体理论是新媒体传播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社交媒体理论研究了社交媒体对社会关系、个人认同和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在政治、商业和文化领域的应用。
2. 信息传播理论信息传播理论研究了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但也面临着信息过载和真实性的问题。
信息传播理论探讨了如何有效地传播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3. 用户参与理论用户参与理论研究了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参与行为和动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和创造内容。
用户参与理论研究了用户参与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以及如何激发用户的参与行为。
二、新媒体传播实践1. 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营销是企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销售的实践。
通过社交媒体,企业可以与用户进行直接互动,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社交媒体营销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了解和运营能力。
2. 微博、微信公众号运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受欢迎的新媒体平台之一。
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个人和组织可以发布信息、与粉丝互动,并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需要有吸引人的内容和精准的推广策略。
3. 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音视频内容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通过网络直播,个人和组织可以实时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与观众进行互动。
网络直播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内容的质量和主播的个人魅力。
三、新媒体传播的影响1. 社会影响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媒介环境学林文刚中的主要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媒介环境学林文刚中的主要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林文刚是中国传媒领域的知名学者,他对媒介环境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研究中,他提出了一些主要观点,对媒介环境的理论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林文刚认为,媒介环境是指人们在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过程中与媒体交互产生的一系列关系和影响。
这一概念对我们认识媒体的本质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他强调了媒介与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媒介不是单纯地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通过塑造和影响我们的视听觉感知、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林文刚提出了媒介环境的多维度性。
他认为媒介环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媒体技术存在,还包括了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
他用“三维网格”理论来描述媒介环境的复杂性,将其看作是由不同的维度构成的网状结构。
这种多维度的理解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媒介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此外,林文刚还关注媒介环境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他指出,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媒介,它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对媒介与个体身份认同、社会关系、权力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媒介环境对社会的塑造功能。
他的观点使我们更加关注媒介对我们个体和社会的作用,从而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总之,林文刚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媒介环境的本质和作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他的观点涉及了媒介与个体、社会的关系,多维度的媒介环境构建等方面,为我们认识媒介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逐一介绍林文刚的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林文刚的媒介环境学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媒介环境学的概念和林文刚对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接着,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结构,明确将探讨林文刚的两个主要观点,并在结论部分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
媒介环境学视域下新媒体价值的消解与统合_万新娜
媒介环境学视域下新媒体价值的消解与统合_万新娜118媒介环境学视域下新媒体价值的消解与统合万新娜1,苏南阳 2(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872;2.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北京 100034)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与传统媒介环境迥异的媒介生态环境。
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来审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无论使用者还是规制者都应充分认识新媒体带来的媒介宏观价值与权威的消解,微观“圈子”及传播类型的聚合。
要看到媒介技术的发展导致媒介环境的巨大变迁,同时媒介环境变迁带来的绝大社会变革,注重在新媒体消解与聚合的媒介冲突与演进过程中达成媒介生态的平衡。
关键词:新媒体;消解;统合;平衡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1-0118-03收稿日期:2014-10-19作者简介:万新娜,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苏南阳,男,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经济师,主要从事企业形象传播工作。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新样态层出不穷,网络类的如:博客、新闻网站、社交网站、网络社区、网络论坛等;数字广播电视类;移动手机类:微博、微信、手机报等。
那究竟何为新媒体?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认为《Online 》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更合理: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
他认为:“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本文将“数字化”、“互动性”视为新媒体的必要条件[1]。
关于新媒体,目前学者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新媒体自身规律(传播内容、传播模式等)、产生的影响、新媒体的管制等。
媒介环境学是更大范围内关注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共生的关系。
媒介环境学派的旗手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即讯息”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当下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传播格局的根本性变化、社会格局的重大调整,社会文化的变迁。
《2024年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范文
《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交往形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从早期的文字交流,到现在的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交往习惯。
本文旨在从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历程。
二、早期互联网交往的形态早期的互联网交往以文字为基本载体,主要体现在电子邮件、BBS论坛和在线聊天室等平台上。
这个时期的互联网用户主要是年轻人群和科研人员,其交往模式具有简练、快速的特性。
这些简单的交流形式孕育了信息传播的原始生态,同时也塑造了人们对互联网的初步认知。
三、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拓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交往形态。
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分享信息、交流思想。
此外,社交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更大的社区内进行交流和互动,人们的社交圈子也因此不断扩大。
四、互联网多媒体交往形态的出现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崛起,视频通话、语音聊天等新的交往形态逐渐普及。
这种交往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字交流限制,使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对方,并增加更多的情感表达。
同时,各种虚拟社交环境的出现也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人们可以通过虚拟形象、游戏等形式的社交互动,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交往体验。
五、互联网技术文化与交往形态的融合在媒介环境学看来,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是推动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重要动力。
互联网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工具和平台,而文化的多样性则使得人们在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思想碰撞。
这种技术文化交融的交往形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六、未来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展望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互联网交往形态将更加丰富多样。
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与他人进行真实的互动和交流,实现更加深入的沟通和理解。
同时,随着人们对隐私保护的重视和网络安全技术的提升,未来的互联网交往将更加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2024年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范文
《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从初期的简单通信工具逐渐演化为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社交空间。
本文以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对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追溯其历史变迁,探讨不同阶段的特点,并分析其背后的技术、文化和社会因素。
二、互联网交往的初期形态在互联网的初期阶段,人们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和早期的社交网站进行交流。
这一时期的交往形态以文字为主,具有单向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这一时期的互联网交往形态主要受到技术限制,人们通过简单的文字交流来获取信息、分享观点和建立联系。
三、社交媒体的崛起与交往形态的变革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互联网交往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平台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分享图片、视频和地理位置等信息。
这一时期的交往形态呈现出多媒体化、碎片化、个性化和群体化等特点。
此外,社交媒体的出现还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交往模式,如虚拟社交、陌生人社交等。
四、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应用的交往形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互联网交往带来了新的变革。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应用获取信息、参与讨论和建立联系。
这一时期的交往形态具有移动性、即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推荐、语音交互等功能也为互联网交往带来了新的体验。
五、技术文化视角下的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变从技术文化史的视角来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变受到技术、文化和社会的共同影响。
技术的进步为互联网交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则为互联网交往提供了需求和动力。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促使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不断演变。
同时,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变化也会对互联网交往形态产生影响,如网络道德、隐私保护等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六、未来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交往形态将继续演变。
新媒体环境下理论的变化结合近三年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变化
媒介生态变革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生态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正在加速融合, 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媒介生态。这种媒介生态的变革,对信息传播的格局和方式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例如,近三年出现的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正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产物。通过直播带 货等方式,可以将商品的信息直接传递给消费者,提高了销售效率。同时,也使得消费者 的购物体验更加丰富、有趣
-
THANKS!
XX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教导我的老师和陪 伴我一齐成长的同学,他们在我的大学生涯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本论 文能够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XXX老师,XXX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
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
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变化
交互性增强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线性的过 程,而是变成了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受众不再是被动 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来 。这种交互性的增强,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也 改变了受众的行为模式
例如,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有机 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 得信息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 、广泛
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变化是 深刻的、多元的
交互性的增强、即时性的提 升、个性化的凸显以及媒介 生态的变革等方面,都显示 出新媒体对传统传播理论的
冲击和影响ຫໍສະໝຸດ 总结在未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 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变化 将会更加明显、深入
我们需要不断关注新媒体的 发展动态,深入研究其对社 会和传播的影响,以更好地 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和 机遇
新时期媒介生态中新闻价值异化的重构
新时期媒介生态中新闻价值异化的重构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
媒体在新时代的作用与传统时代已经有了明显区别,新闻价值也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异化。
本文将从媒介生态的演变、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特点以及新闻价值的异化等方面进行讨论与分析。
媒介生态是指媒体与社会生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关系网络。
传统媒介时代,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台、报纸、广播等,信息传播主要依赖于媒体平台的渠道与传播力量。
而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媒体渠道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这就使得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与传统媒体有了明显的不同。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爆炸性增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就使得新闻信息量急剧增加。
二是传播的全球化。
互联网的跨境特性使得新闻信息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不再受地域限制。
三是用户参与性的提高。
新媒体时代,用户可以直接参与新闻的制作、评论和分享,形成了一种多媒体的互动模式。
四是传播速度的加快。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重大新闻事件可以在瞬间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价值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闻价值的异化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的独家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体的价值定位从“咨询”向“娱乐”转变。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多的是追求互动、娱乐和娱乐价值。
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更多地侧重于娱乐化的内容,让新闻更加生动有趣,而放弃了部分严肃的新闻报道。
二是新闻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闻媒体主要承担着传播社会信息、监督社会行为等任务,新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此方面。
但在新媒体时代,追求点击量、收视率和广告效益已经成为媒体的重要目标,这就使得媒体更加注重炒作和煽动,追求“热点”新闻而忽视了一些社会问题的报道。
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读完这篇你就懂了
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读完这篇你就懂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
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社交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
如何使这一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地,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实施策略及挑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界定“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新概念,但并非新事物,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及课改深入而不断丰富。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语文课程应“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虽已关注到信息时代对阅读的影响,但主要将其看作语文学习的手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进一步强调了新媒介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并明确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课标》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列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表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
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传播研究
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传播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也出现了新的状况,媒介生态学成为了解决这一现状的一种重要视角。
媒介生态学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媒介的使用、媒介间关系、人际关系及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它的独特性在于强调媒介环境与人的关系,将人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考虑进去。
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看,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传播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移动互联网对新闻来源的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获取新闻变得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看新闻内容。
除了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就对新闻来源提出了要求,需要更加严格的把关制度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源也更加自由,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自由发布新闻,这样就相对于传统媒体更加开放平等。
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执法机构来确保新闻的可靠性,避免虚假新闻的传播。
二、移动互联网对新闻传播速度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传播速度更快。
因为移动端用户通过分享、转发、评论等各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新闻扩散开来。
这对于新闻的紧急性要求提高了,需要更快速的反应机制。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也会出现信息量与真实性的不平衡,一些细节和描述不准确的新闻可能会迅速传播,导致误解。
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新闻传播评估机制以确保新闻传播的准确性。
三、移动互联网对新闻语言的影响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语言相对于传统媒体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短小精悍的文字、直观的图片、动态的视频、生动的文字配合,更加符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
新闻媒体也在尝试满足年轻一代的爱好和需求,开发出更具有交互性、突出体验的新闻应用,从而带给用户一个更好的新闻阅读体验。
四、移动互联网对新闻传播的平台的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存在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另一种传播平台,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将传播重心投向移动端,吸引更多年轻读者和时尚阅读者的关注。
新时期媒介生态中新闻价值异化的重构
新时期媒介生态中新闻价值异化的重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环境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个时期被人们称为新时期媒介生态。
在这个新时期,媒体的形式和功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新闻价值异化的重构。
新时期媒介生态中,新闻的传播途径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过去,人们获取新闻主要依靠传统的媒体平台,如电视、报纸和广播等。
而现在,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
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新闻推送,还是新闻APP上的即时新闻,都让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大大提升了。
这种媒体形式的变化,推动了新闻价值的异化。
传统媒体往往以权威性和客观性为重要标准来评判新闻的价值,而在新时期媒介生态中,新闻价值更多地与用户的需求相关。
用户更加看重新闻的实用性和娱乐性,他们喜欢与新闻互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评论。
一些轻松愉快的新闻内容,如娱乐八卦、养生健康等,更受用户的青睐。
新时期媒介生态还催生了一些新的新闻产业和新闻形式。
网络直播的兴起,让新闻更加生动、丰富。
记者通过手机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传递给观众,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些自媒体平台的崛起,也为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变革提供了新的途径。
自媒体平台以更加独立和多样的视角呈现新闻内容,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和用户。
新时期媒介生态中新闻价值异化的重构也给新闻传媒产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由于互联网时代传媒平台的广泛分布,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越来越难以保证。
在网络上,谣言、假新闻等信息泛滥,给人们的判断带来了困扰。
用户对新闻的娱乐化需求使一些媒体不得不调整新闻的内容和形式,追求点击率和收益,从而忽视了新闻真正的价值体现。
由于信息过于碎片化,用户对新闻的深度思考和理解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新时期媒介生态中新闻价值异化的重构,媒体和新闻从业者需要认识到价值的转变,顺应媒介发展的潮流,并找到新的创新点。
要加强对新闻的核心价值的塑造,培养用户对真实、客观的新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视野
27
青年记者·2015年8月中
鉴别与筛选传递正能量信息的能力
要及时选取符合核心价值理念、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信息,编辑必须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有过硬的政治修养与道德操守,有对国家和社会的核心利益与核心价值深刻全面的理解与把握。
首先,编辑要提高政治敏感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准确把握核心价值,锤炼过硬的政治素养;其次,编辑要学会用理性批判的思维,提高正确分析、辨别、选择信息的能力;最后,编辑要形成开放的理论知识体系,学习应对复杂情况与问题所必需的多种理论知识,提升跨学科的知识素养。
3.主流媒体应该积极宣传主流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们的核心价值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如一,这是展现和维护国家形象的基石,也是引领民众思想的根本措施。
媒体要采取形式多样、易于接受的方式,实事求是、合乎逻辑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融入新闻报道、文化产品的各个方面,坚持核心价值在公共文化产品创造中的灵魂作用,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构建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家园。
4.媒体要对一些似是而非、与社会核心价值背道而驰的思想言论进行澄清
甚至批驳
对于那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媒体要担负起责任,对错误观念与思想及时揭露其本质,阐明其危害,使广大群众免受错误思想、思潮的影响,创造与维护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从中外网媒突发事件报道看国家形象塑造——基于新闻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项目编号:12CXWJ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龙口市委党校)
● 梁芳芳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移动互联网研究
——移动互联网中受众的异化与媒体的狂欢
据
CNNIC 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
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底增加3679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8%提升至88.9%。
手机支付、手机网购、手机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76亿、 2.70亿和1.68亿,半年度增长率分别为26.9%、14.5%和25.0%。
①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曾预言,“手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媒介革命形式,互联网将成为手机的内容之一”。
②其媒介进化论正是对媒介环境学派前人理论解构与重建,他坚信人对媒介的绝对驾驭权。
新媒介的发展验证了莱文森的预言,但对新媒介的过度推崇容易掩盖其潜在的弊端以及传统媒体的固有优势。
关于移动互联网
(一)移动互联网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的时间点:1997年,专门为手机设计的互联网网站模式即WAP (无线通信协议)制定;1999年,日本最大的移动电话营运公司DoCoMo 正式推出全球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业务——i-mode ;2007年,搭载iOS 手机操作系统的第一代iPhone 发布。
学者郎为民指出,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互联网,它体现的是二者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长处,将互联网延伸至任何可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真正实现人类沟通和数字化生产的大解放。
③
(二)PC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比较1.静与动
从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实现
了从“人随网走”到“网随人动”的变革。
移动性是移动互联网最核心的特质,
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第二,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性。
终端不断变革与创新,基于移动性特质的应用也不断拓展。
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甚至永远在线。
2.人和物与人和人
PC 互联网通过电脑、浏览器、服务器、IP 地址等使人和机器相连接;由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融合而来的移动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是借助终端到终端、点到点的传播,实现人和人连接。
相比于较简单的人机关系,移动互联网的唯一性、精确性与私密性更凸显。
3.被动与主动
被动与主动指的是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商业生态上的区别。
PC 互联网时代,操作系统规则是由intel、微软指定的,网站、用户无法改变。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出现后,应用程序可由第三方开发,用户可以自由选择。
个性化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典型特DOI:10.15997/ki.qnjz.2015.23.017
理论视野
2015年8月中
征。
移动互联网建构的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学将媒介分为三个层次: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作为符号的媒介和作为社会环境的媒介。
在感知层面,不同的媒介建构了不同的感知环境,调动我们身体的不同器官,形成了我们对于世界的不同观感。
在符号层面,每一种媒介都可以看作一套由不同的代码和语法组成的符号环境,塑造了人们的感知、认识及思考世界的方式。
在社会层面,传播环境并不是由某一单独的媒介构成的,而是多种媒介共存。
④
移动互联网正在建构一个全球的时空环境。
感知环境的建构得益于移动终端的普及,微信、微博等手机应用逐渐具有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交互元素,延伸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
作为符号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体现在产业和应用服务类型上,出现了很多移动互联网的特有应用。
移动社交、移动教育、移动娱乐、移动生活等不同的应用,构成了多元的符号环境。
受众的异化
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曾指出,媒介环境学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
美国媒介环境学会副会长、华裔传播学者林文刚指出,“媒介环境学将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当作研究对象”。
⑤媒介环境学把人作为研究中心。
移动互联网拓展了人们的数字生活,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的异化。
(一)开化还是被俘虏?
早在20世纪末,莱文森就预言,手机将成为人体的新器官,“手机不仅有移动的功能,而且有生命和创造的功能”。
对手机推崇的背后是其“人性化媒介”理论的支撑,莱文森认为不断变革的传播媒介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日趋人性化,越来越接近于面对面交流的“前技术世界”。
⑥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的网络地图应用在陌生的城市旅游,可以通过移动社交应用上传照片和好友共享信息,还可以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同世界各地的朋友沟通交流。
智能终端使用和分享的便利性使人们之间的空间物理隔阂缩小,似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加深。
但是,为新技术欢呼雀跃的同时,不可忽视移动互联网对人潜移默化的异化。
这种异化表现在移动互联网对人无法抗拒、无法摆脱的“绑架”。
捷克《今日报》2008年12月报道了对“手机恐惧症”的调查,“手机恐惧症”指的是随着日常工作压力和负荷过多产生恐惧感。
“手机恐惧症”患者拥有好几部移动电话,以便能同时处理很多通话,确保不失去任何一次和外界的联系。
随着对手机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人一旦没有手机就会感到烦躁和焦虑。
对移动互联网的过度依赖,由此衍生的社群焦虑与恐慌已经将人变为移动终端的俘虏。
(二)“拇指文化”
《浅薄》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认为,智能手机的确提高了用户的多线程操作能力,但所谓多线程操作通常指的是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长此以往,用户的持续聚焦及深度思考能力也将受损。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概念的流行代表信息的泛化,用户习惯便捷地下载和在移动终端上消费内容,催生了“拇指文化”的出现。
“拇指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以及泛娱乐化的媒介内容,使人们逐渐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
移动互联网催生的“拇指文化”是亚文化在今天的典型代表。
媒体的狂欢
综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格局,可谓多足鼎立。
一方面,传统媒体在夹
缝中求生存,移动互联网刺激着传统媒体转型;另一方面,新媒体方兴未艾,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重要的新闻源。
此外,移动互联网推动自媒体崛起。
多屏时代,泛媒体化的格局自然产生。
具体表现在:媒体人泛化,传播者与受众的界线不再那么清晰;媒体形式泛化,各类数字化平台涌现。
多屏时代富媒体资讯的背景下,受众的注意力呈现出两种变化趋势:一、注意力切换频率加快;二、媒体已经覆盖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
由于受众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暂,移动新闻产品都在尽量地精炼内容,以降低用户的注意力成本。
为了抢夺与转移受众注意力,有些媒体采取快餐化的信息生产方式,放弃了深度内容,造成“标题党”盛行、假新闻滋生等。
注释:
①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网信网,2015年7月23日
②【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郎为民:《大话移动互联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④左璐:《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移动互联网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⑤【美】林文刚著,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⑥【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1年版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