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44312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44312

2016-2017学年初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题号上)1.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 )A.离子B.原子 C.元素 D.分子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稀土元素又称“21世纪黄金”,广泛应用于电子、军事、石油化工等领域,硝酸铈铵[(NH4)2Ce(NO3)6]是稀土元素铈(Ce)的化合物,其中铈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55.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金属:铁、铝、铜B.单质:氢气、氮气、液氧C.氧化物:水、氧化铁、高锰酸钾D.混合物:空气、矿泉水、澄清石灰水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D、香水要密封保存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和扩散的7.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B.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D.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8.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CaO B.CaO2C.CaCO3D.CaCl2和“” 9.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该反应()A.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有单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11.题11图是R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8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C.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2R5的化合物D.磷可以在R的单质中剧烈燃烧12. 2013年,“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用版】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测试17: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利用(含解析)

【通用版】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测试17: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利用(含解析)

专题17 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利用一、单选题1.【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用途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答案】B【解析】A.物质用途由性质决定,但也受环境影响,错误;B.合金比纯金属有广泛的应用,正确;C.此句话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别的物质发生反应,错误;D.铜制品在一定环境中也会生锈,错误。

故选B。

2.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答案】A【解析】铜是导体,容易导电,因此常被用来制造导线。

故选A。

3.做完CO还原Fe2O3的实验后,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 A.用肥皂水清洗后,再用水冲洗 B.用试管刷上下、左右猛烈刷C.用大量水边冲边洗 D.用盐酸清洗后,再用水冲洗【答案】D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使用也最早 B.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答案】B【解析】A、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但冶炼困难,使用较晚,错误;B、焊锡熔点低,可用于焊接金属,正确;C、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大于纯铁,错误;D、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错误。

故选B。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工业炼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炼铁用的设备是高炉 B.炼铁的原料是焦炭、石灰石、铁矿石C.炼铁得到的生铁仍为混合物 D.炼铁是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铁矿石中的杂质氧化除去【答案】D【解析】A、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高炉,正确;B、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正确;C、工业炼铁的主要产物为生铁,是一种铁合金,属于混合物,正确;D、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为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还原出铁矿石中的铁,错误。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1.“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制品B.制水泥的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C.硅酸盐制品的性质稳定、熔点较高D.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2.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硅太阳能电池A.A B.B C.C D.D3.下图中能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A.B.C.D.4.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趋势与图一致的是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B.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C.木炭在氧气中发生不完全燃烧D.生石灰和水的反应5.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作负极B.锌片发生还原反应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6.在5L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发生A(g)+3B(g)2C(g)反应,在10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2mol/L降到1mol/L,则C的反应速率为A.1mol/(L·s) B.2mol/(L·s)C.0.2mol/(L·s) D.0.1mol/(L·s)7.和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到③过程中,需要释放能量B.③到④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C.因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最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8.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多种大气污染物B.CO、和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因C.雷雨天气有少量降落地面,可促进植物生长D.工业废气中的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9.氮元素被氧化的反应是A.工业合成氨B.闪电时,空气中产生NOC.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钝化D.实验室检验NH 4+10.我国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宇航服,其主要成分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耐高温,抗氧化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C.它有固定的熔、沸点D.它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11.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检验氨气极易B.制取并干燥氨气C.制取并收集二氧D.将化学能转化为A.A B.B C.C D.D12.镁是生产铝合金必需的添加材料。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9-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从铝土矿中提炼金属铝B. 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C. 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 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 氧气能跟所有金属单质发生氧化反应C. 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D. 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可以增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3.高锰酸钾与一定量水配成的溶液可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A. 混合物B. 酸C. 化合物D. 纯净物4.如图是几张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B. 微粒①易得电子C. 微粒③易形成带一个电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D. 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5.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活泼金属→盐+H2↑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 CaOB. CO2C. H2SO4D. NaOH6.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隙增大B.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7.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9.8%B. 10.2%C. 10.8%D. 19.6%8.某温度时,将20g KNO3固体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m(溶质)∶m(溶剂)=20∶120B.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C. 升高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重铬酸钾(K2Cr2O7)配制玻璃仪器的洗涤液,其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A. +4B. +5C. +6D. +710.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联考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联考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联考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杜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制造舞台烟雾B.简易净水器净水C.制作博古梁架时,在木材上雕刻花纹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的过程2.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离子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酸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盐酸、空气、醋酸B.淀粉溶液、食盐水、硝酸C.纯碱、海水、硫酸D.氧气、大理石、硫酸氢钠4.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铜可用作电线的导电材料,故铜为电解质B.氯化银固体不能导电,但氯化银是电解质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故氢氧化钠溶液是电解质D.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5.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大量氯气泄漏时,应顺风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向低凹处去B.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需用干燥沙土覆盖C.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D.实验时剩余的钠块,应放回原试剂瓶6.四轮纳米车是荷兰科学家展示了全球最小的、由80个单个碳原子制成的“电动车”,科研小组通过将4个旋转的运动单元(相当于汽车的4个轮子)附着到一个中心轴上,制造出一个可定向移动的分子,该分子仅为4纳米长,当施加微弱电流时,会向前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激光笔照射该物质分散在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通路”B.“四轮纳米车”分子既可透过滤纸,也可透过半透膜C.“四轮纳米车”与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D.“四轮纳米车”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7.“中国名片”、“中国制造”发展在众多领域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核潜艇“长征18”可以在海底潜伏数月之久,运用作供氧剂B.港珠澳大桥桥梁采用先进的抗腐蚀方法,钢铁桥梁被腐蚀是氧化还原反应C.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灿烂绽放的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的原理,是化学变化D.冬奥会采用氢燃料电池车,开发光伏发电系统等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8.某无色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B.、、、C.、、、D.、、、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B.将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D.金属钠放入水中:10.如图所示。

化学专题训练:常见的酸和碱专题测试含解析

化学专题训练:常见的酸和碱专题测试含解析

常见的酸和碱一、单选题【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3月月考】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1.①X+活泼金属→盐+H2↑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CaO B.CO2 C.H2SO4 D.NaOH【答案】C【解析】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X属于酸类物质,分析选项,硫酸属于酸。

故选C。

2.【山西省太原市百校2018届九年级(3月)联考理科综合】提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答案】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7年自主招生(理科实验班)预录考试化学模拟试题(D卷)】对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分析错误的是 ( )A.黑色粉末:FeO、Fe、CuO、C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B.无色溶液:KOH、H2SO4、CuCl2、NaNO3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C.无色溶液:Na2CO3、AgNO3、BaCl2、HCl 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D.无色溶液:Ba(OH)2、Na2CO3、BaCl2、HNO3不用其他试剂就无法鉴别【答案】D【解析】A、氧化铁可以与酸反应,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铁可以与酸反应,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氧化铁与酸反应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碳不和酸反应,故能用酸来鉴别这四种物质,正确;B、四种物质中,CuCl2是蓝色溶液,将氯化铜加入其余的三种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钾,然后向剩余两种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有气泡冒出的是碳酸钠,故可以用一种试剂鉴别四种物质,正确;C、四种物质中,硝酸银与其他物质反应都有生成白色沉淀,故可以确定硝酸银,剩余溶液中,碳酸钠与氯化钡生成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可以鉴别,正确;D、四种物质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氯化钡反应也有沉淀生成,可以确定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反应有气泡冒出,可以确定硝酸,硝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放出热量,而与氯化钡不反应,故可以鉴别四种物质,错误。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放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获取干冰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2.以下对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金属单质发生氧化反应C.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D.同样温度下,增大压强能够加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3.高锰酸钾与必定量水配成的溶液可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A.混淆物B.酸C.化合物D.贞洁物4.如图是几张微粒的构造表示图,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同样,属于同种元素B.微粒①易得电子C.微粒③易形成带一个电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5.物质X可发生以下所示的两个反应,那么X可能是〔〕①X+开朗金属→盐+H2↑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CaOB.CO2C.H2SO4D.NaO H6.水是重要资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液态水变为水蒸气,分子间空隙增大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变为淡水C.电解水获取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变为软水7.将50g98%的浓硫酸溶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B.10.2%C.10.8%D.19.6%8.某温度时,将20gKNO3固体溶解在100g水中恰巧饱和,该饱和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m〔溶质〕∶m〔溶剂〕=20∶120B.降温后,有固体析出C.高升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第1 页9.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重铬酸钾〔K2Cr2O7〕配制玻璃仪器的清洗液,此中铬〔 Cr〕元素的化合价为〔〕A.+4B.+5C.+6D.+710.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甲即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必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 冶炼金属B . 海水制碱C . 海水晒盐D . 海水提炼金属镁2. (2分) (2019八上·鸡东期末) 今年入秋以来,我县到处可见“禁烧秸秆,人人有责:争当禁烧模范,争做文明公民”的标语。

下列焚烧秸秆产物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 二氧化碳B . 二氧化硫C . 可吸入颗粒物D . 二氧化氮3.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B .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 .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 .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4. (2分) (2018九下·扬州月考) 已知 2NaClO3+H2SO4+SO2=2X+2NaHSO4 由此可知X物质的化学式为()A . NaClB . ClO2C . NaClOD . Cl2O5. (2分) (2017九上·潮南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过渡C . 量取液体体积读数D . 称量NaCl固体6. (2分) (2018九上·洛宁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7.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A . 铁B . 钢C . 铝D . 铜8. (2分) (2017九上·大丰期中) 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B . 硫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D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此变化是分解反应9. (2分) (2019九上·市中区月考) 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0.9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有机物中()A . 一定含有C,H,O元素B . 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C . 一定含C,H两种元素,可能含O元素D . 一定含C,O两种元素,可能含H元素10. (2分) (2018九上·佛山月考) 工业上用氨气(NH3)除去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氮,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6NO2+8NH3 7X+12H2O,则X的化学式为()A . N2B . NOC . N20D . HNO3二、选择填充题 (共5题;共13分)11. (2分)(2018·巴东模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大量开采出口B . 空气中PM2.5和PM10含量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C . 酸、碱、盐中可能都不含有氧元素D . 酸雨是pH<7的降雨12. (2分)(2018·枣阳模拟)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B.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3.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B.氧气能供给呼吸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4.某同学观察演示实验后做的下列笔记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烟5.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有质量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气体易于压缩,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间空隙较大D.空气是混合物,因为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6.据广州日报2011年5月17日的报道,广东紫金县违规排污事件造成的铅(Pb)污染已导致45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A.铅元素B.金属铅C.一个铅原子D.一个铅分子7.从安全、节能、环保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佳的方法是()A.过氧化氢分解 B.加热氯酸钾C.加热高锰酸钾 D.分离液态空气8.试管在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C.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D.给液体加热9.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用托盘天平称量9.62g氯化钠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1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1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O表示两个氧分子B.镁离子的符号为Mg2+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D.H2O中含有氧分子1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二、填空题13.从H、O、N、S、Na、Fe、Mn、K、Mg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1)高原上缺氧的“氧”;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食盐氯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3)2个氧分子;(4)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5)镁粉用于制照明弹(6)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7)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8)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14.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获得和性质的网络图.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水通电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实现转化①的途径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室用转化③获得O2时,通常需要在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其中MnO2起作用.(3)CO2和O2.相互转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CO2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作用.(4)转化⑥是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之一,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15.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请参照示例归纳反应规律:(充足)CO2三、简答及实验探究(48分)16.用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上述变化中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①(填化学式).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②.1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1),包括事例(2)(填序号).(2)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18.已知:①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B,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②C单质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气体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按要求填空:(1)A物质名称(2)B与C生成D基本类型是反应.(3)区分B和C的方法.19.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20.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21.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会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是研究气体、利用气体的基础.请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从上述仪器中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仪器,写出它的名称,简要写出它的用途.(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需要改进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若用F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填“a”或“b”)导管通入,并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3)在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出移开在桌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4)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要说明你的改进措施(5)我们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反应生成,做这个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6)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即可).(7)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装置来收集NO.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B.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结合诗词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烟花、爆竹发生爆炸时能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烈火焚烧的过程中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森林、树木、杂草等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此项错误;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碳酸易分解属于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此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3.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B.氧气能供给呼吸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以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与氧化性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因此A错误;B、呼吸是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呼吸离不开氧气.故B正确;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D、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基础性强,只要平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中.4.某同学观察演示实验后做的下列笔记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有质量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气体易于压缩,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间空隙较大D.空气是混合物,因为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C、气体易于压缩,是由于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混合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据广州日报2011年5月17日的报道,广东紫金县违规排污事件造成的铅(Pb)污染已导致45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A.铅元素B.金属铅C.一个铅原子D.一个铅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金属单质是由同种原子聚集而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3层含义: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金属单质是由同种原子聚集而成的,符号“Pb”表示的意义:A、铅是金属单质,符号“Pb”表示铅元素;故A正确;B、符号“Pb”表示金属铅;故B正确;C、符号“Pb”表示一个铅原子;故C正确;D、符号“Pb”表示一个铅原子,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含义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7.从安全、节能、环保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佳的方法是()A.过氧化氢分解 B.加热氯酸钾C.加热高锰酸钾 D.分离液态空气【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下进行,无污染;B、氯酸钾加热分解:消耗热能,操作麻烦,操作不当,可能爆炸;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消耗热能,操作麻烦;D、分离液态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解答】解:A、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下进行,无污染,安全、环保、节能、简便,可为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故A符合题意;B、氯酸钾加热分解:消耗热能,操作麻烦,若混有可燃性物质,可能爆炸,故B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消耗热能,操作不简便,注意事项太多,所以不符合“安全、环保、节能、简便”,故C不符合题意;D、分离液态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室不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应熟记,并会应用分析具体问题.8.试管在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C.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D.给液体加热【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试管的使用方法,解答时根据具体的实验来判断试管口的朝向是否正确即可完成解答.【解答】解: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而应该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不对应.B、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应把试管横放,故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要用向上排空气法,试管口向上,故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不相对应;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故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不相对应;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9.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用托盘天平称量9.62g氯化钠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进行分析判断.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D、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可用10mL 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9.62g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约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相对原子质量、量筒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空气的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B、有些原子的原子核中无中子,如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氢原子;C、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之间不好比较大小;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原说法错误,故A错误;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说法错误,如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氢原子,故B错误;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说法错误,分子和原子之间不好比较大小,故C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O表示两个氧分子B.镁离子的符号为Mg2+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D.H2O中含有氧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根据常见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水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O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Co是钴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说法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A、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有些物质和氧气反应却没发光放热,如铁生锈等;B、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不一定都燃烧,如葡萄糖的体内分解等;C、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增大,能和氧气充分反应;D、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变的.【解答】解:A、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燃烧,像物质的缓慢氧化:食物腐烂、铁生锈等就没出现燃烧,故A不正确;B、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不一定都燃烧,如葡萄糖的体内分解等,故B不正确;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氧气与可燃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故可促进燃烧,故C正确;D、煤炉生火,用木材引燃是为了尽快达到煤的着火点,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着火点的定义,化学变化时能量的变化及促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方法,题型简单,基础性强,适合学生巩固训练.二、填空题13.从H、O、N、S、Na、Fe、Mn、K、Mg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1)高原上缺氧的“氧”O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2)食盐氯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Cl﹣.(3)2个氧分子2O2;(4)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SO2;(5)镁粉用于制照明弹2Mg+O22MgO(6)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H2O22H2O+O2↑(7)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8)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高原上缺氧的“氧”是氧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O2;N2;(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位:Cl﹣.故填:Cl﹣;(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填:2O2;(4)根据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因此二氧化硫表示为:SO2;故答案为:SO2.。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关于各物质的所属类别及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2.反应分两步进行:①;②。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的反应一定要加热B.物质A、B、X、C中X最稳定C.A和B的总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D.①、②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3.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A.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C.的溶液中:、、、D.常温下,的溶液中:、、、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用已知浓度的盐酸用pH试纸测定盐酸比较Mg和Al的金蒸干溶液制取无水A.A B.B C.C D.D5.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溶液显碱性Zn的还原性比Fe强用除去污水中少量的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6.处理、回收CO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

CO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发生的反应为:。

上述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慢反应;第二步:快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步反应中与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B.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C.增大CO浓度可显著增大处理的反应速率D.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平衡转化率7.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水倒吸进入导气管中B.装置②中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可减缓其腐蚀速率C.装置③可用于深埋在潮湿的中性土壤中钢管的防腐D.装置④是利用牺牲阳极法来防止钢铁输水管的腐蚀8.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为强酸弱碱盐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用电解溶液的方法制取Mg明矾可用于净化污水能水解生成胶体A.A B.B C.C D.D9.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检测仪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解质溶液中的向正极移动C.正极附近溶液的pH逐渐减小D.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10.是一种一元弱酸,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三3月月测卷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排放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C项,二氧化碳气体和干冰属于同一种物质,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项正确;A项,从铝土矿中提炼金属铝,有新物质铝单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项错误;B项,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有新物质甲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项错误;D项,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结合形成酸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金属单质发生氧化反应C.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D.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可以增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以作燃料,故A错误;B.氧气尽管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氧气并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C错误;D.增大压强可以增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故D正确。

3.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量筒可用作反应的容器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答案】B【解析】B项,烧杯、烧瓶等玻璃仪器由于底部面积比较大,在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使之受热均匀,故B 项正确;A项,量筒只能作为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故A项错误;C项,温度计只能用于测量温度,如果用于搅拌可能会打破温度计,故C项错误;D项,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若用嘴吹,可能造成危险,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4.高锰酸钾与一定量水配成的溶液可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A.混合物B.酸C.化合物D.纯净物【答案】A【解析】高锰酸钾与一定量水配成的溶液中既有溶质,又有溶剂,属于混合物;故选A。

【常识提示】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解题方法提示】由信息可知,配制的是高锰酸钾溶液,其中含有溶质和溶剂。

5.如图是几张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B.微粒①易得电子C.微粒③易形成带一个电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答案】A【解析】A.微粒②和④的质子数分别为9、12,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错误;B.微粒①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正确;C.微粒③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微粒④有12个电子,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是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解答。

6.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活泼金属→盐+H2↑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CaO B.CO2C.H2SO4D.NaOH【答案】C【解析】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酸和水,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结合①②可知,X是酸类物质。

D项,硫酸属于酸,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A项,CaO是碱性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B项,CO2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D项,NaOH是碱,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解读: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以及酸的化学性质。

7.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隙增大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答案】A【解析】A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所以A 正确;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B 错误;C .电解水得到的H 2和O 2体积比为2∶1,故C 错误;D .加热、蒸馏可使硬水软化,过滤时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使硬水软化,故D 错误。

8.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2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9.8% B .10.2% C .10.8% D .19.6%【答案】D【解析】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 ×98%=49g ,溶液的质量为:49+200=249g ,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100%19.6%249⨯=。

【注意有文字】 9.某温度时,将20g KNO 3固体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 (溶质)∶m (溶剂)=20∶120 B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C .升高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答案】B【解析】A .由题意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0∶100,故A 项错误;B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该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解度降低会有晶体析出,故B 项正确;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升温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 项错误;【注意有文字】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g100%16.7%120g⨯≈,故D 项错误。

10.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重铬酸钾(K 2Cr 2O 7)配制玻璃仪器的洗涤液,其中铬(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B .+5C .+6D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价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计算重铬酸钾中铬(Cr )元素的化合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 2×1+2x+(-2)×7=0。

11.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甲>乙>丁>丙 B .丙>丁>乙>甲 C .丙>乙>丁>甲D .乙>丁>丙>甲【答案】D【解析】由题意,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说明甲的化学性质是最稳定的,即金属活动性是最弱的;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丙不能和丁盐溶液反应,但乙能够和丁盐溶液反应,即丁的活动性比丙的强,但比乙弱,故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乙>丁>丙>甲,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解读: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

扩展: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2.小明向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

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物质A是()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答案】B【解析】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溶液变蓝色,故A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符合题意;C.浓硫酸没的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不符合题意;D.浓食盐酸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解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色;浓盐酸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形成盐酸。

13.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2g水会分解生成与1g氧气和2g氢气B.每2个水分子会分解生成与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C.每18个水分子会分解生成与9个氧分子和18个氢分子D.理论上水电解时,每生成1体积的氧气就会生成2体积的氢气【答案】A【解析】B、C、D选项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解释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正确的;A选项从质量的方面解释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但没有正确表示出质量关系。

化学式前的计量数表示的是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不是质量比。

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8)∶(2×2)∶32=9∶1∶8。

14.如右图所示: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B.固体:氢氧化钠;液体:水C.固体:二氧化锰;液体:双氧水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答案】B【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瓶中气温降低气体收缩体积变小,瓶内压强减小,小气球不能鼓起来;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但随着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过一段时间小气球会恢复到原状;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气体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但不会恢复原状;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小气球不能鼓起来;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解析:要使图示的小气球鼓起来,就要使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瓶内压强增大可通过升温或放出气体实现。

即要使小气球鼓起来,所加入的液体与瓶中固体要么放出大量的热要么生成气体。

放出大量的热小气球鼓起来,因为温度降低过一段时间小气球会恢复到原状;生成气体小气球鼓起来,过多长时间也不会恢复到原状。

15.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答案】C【解析】A.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因此该实验产生的现象为:瓶子变瘪,但不能得出结论:CO2能与NaCl反应,故A错误;B.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已知条件: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故B错误;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可以证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据实验现象知,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气体燃烧生成了水,燃烧生成水的气体有很多,如甲烷、氢气等,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16.氢溴酸(HBr)的化学性质与盐酸非常相似,下列物质中不可与氢溴酸发生的反应的是()A.Fe B.CuO C.Ag D.Fe2O3【答案】B【解析】A.Fe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前面,故铁与氢溴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正确;B.Ag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后面,故银与氢溴酸不发生反应,故不正确;C.Fe2O3是金属氧化物能与氢溴酸发生反应,故正确;D.NaHCO3含有碳酸银离子能与氢溴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