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中国物流市场的战略方案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动中国物流市场的战略选择一、正确认识中国的"物流热"
中国的物流热吗?与过去相比,有点热起来了,但从总体上看,并不热。

沿海地区开始热了,中部、东部还没有启动。

有些企业动起来了,但大多数企业还是按兵不动。

中国的物流业刚刚起步,我认为起步是好的、健康的,但要走市场化、社会化、法制化之路。

从以下8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1.物流业的发展已列入中国"十五"规划。

2001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积极引进新型生态和技术,推进连续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

"特别提出要"健全综合运输体系",对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与海洋运输、航空运输、管送运输、邮政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发展和完善城市间旅客快速运输、大城市旅客运输、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五大系统。

"还提出"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电子、铁路、民航、仓储、公用事业等垄断性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这为"十五"期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制订了宏伟的蓝图,为发展中国物流业提出了政策依据。

年3月2日,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有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第一个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具有很深远和现实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的物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开始起航。

3.经国家经贸委、民政部批准,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成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20日正式挂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由原"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更名的,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的前身是中国第一个物流组织即1984年成立的"中国物流研究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目前带中国字头的第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物流业行业组织,将全力以赴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与开展物流业的行业自律。

目前正在物流标准化、物流国内外培训、物流企业名录、中国物流年鉴、中国物流论坛、中国物流专家论坛、大专院校物流教学与科研、物流设备展览等方面开展工作。

4.发展现代物流已列入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工作日程。

发展现代物流已列入2001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科学技术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议事日程。

铁道部已启动以网运分离为核心的运输体制改革,将彻底改革已经存在几十年的铁路局、分局的企业组织结构,按照业务性质重组为客运、货运和路网公司,为进入物流市
场创造条件。

交通部在今年2月28日发出了《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引导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装卸、运输代理及多式联运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对于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竞争力,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民航提出在"十五"期间要重点建设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机场3个大型枢纽机场,建成全国性航空客货集散中心。

国家邮政局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利用其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物流,成为B to C电子商务物流的主力军。

科学技术部已将现代物流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列入"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教育部已批准在少数大学开设物流本科专业与设立研究生物流专业方向。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正准备进一步研究出台有关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具体产业政策。

国家经贸委要求,到2005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00万标箱,比"九五"末期增长倍,铁路集装箱发运量达到400万标箱,比"九五"
末期增长1倍。

远洋船队的规模将继续保持在全球班轮的前列。

5.许多省市已制订城市物流规划。

深圳市于2000年9月28日第一个在全国推出《深圳"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市政府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深圳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规划建设8个物流园区。

上海市从原来规划的成为国际经济、金融与贸易中心,加了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即国际物流中心。

为此出台了《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着重发展三类物流和五个物流园区,即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适应商业批发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依托信息平台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在"十五"期间将建成市内配送中心20个,市外配送中心3-5个。

天津市从去年开始着手研制"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力争成为中国及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及信息枢纽。

香港提出要建成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并积极参与内地的物流与分销业务。

青岛市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以港兴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切入点,推动大中型工交企业争取用3年时间全部实现物流创新,在全国率先培育出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分别建设各具特色的6个物流园区,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6.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现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率头组织编写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通过专家论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已于2001年4月17日发布,8月1日正式实行,这是我国第一个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规范管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7.国际上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物流市场。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土地上的大量增长,特别是一些跨国集团在中国的落户,要求有现代物流业的配合。

他们走了三条路,一是随自己进入中国市场而带进了为自己服务的国外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沃尔玛、麦当劳都属于这一类。

二是走本土化战略,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或对中国物流企业进行改造,为自己服务,如宝洁、IBM、诺基亚等都属于这一类。

三是国外物流公司进入中国,主动为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服务。

比如日本通用株式会社分别于1992年在大连,1994年6月在上海,同年8月在深圳成立物流公司,
开拓业务。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在亚洲有6000员工,已开始向中国进军。

APL公司在中国已拥有3 0家分支机构和联络处。

德国西门子已在北京成立专门的物流公司。

新加坡已与上海联手,成立上海招新物流有限公司,以上海为龙头,以华中、华南、华北为三大区域分销中心的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并开辟了100余条运输线路,等等。

8.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崛起,但从总体讲还比较弱小。

这有三种情况,一是原有的运输、仓储企业经过改造向物流企业转变,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储运总公司、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中国邮政等等。

二是新成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东保供物流企业集团、深圳市中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快步易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

三是一些大型企业自办物流,作为核心竞争力,如青岛海尔集团成立物流推进本部,已在全国建立42个配送中心,可调配车辆1万辆以上,每天可将5万台定制产品配送到1550个海尔专卖店和9000多个营销点。

在中心城市8小时配送到位,幅射区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4天以内到位。

又如上海华联、联华、农工商连锁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

二、中国物流市场巨大,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任重道远
美国物流专家罗伯特·德兰雷在2000年《美国年度物流状况报告》中指出,1999年美国的物流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为9210亿美元,占当年GDP92600亿美元的%,这就是美国的物流市场。

在这一物流市场中第三方物流占的比例大约在15%左右,即1300多亿美元。

在GDP中,中国的物流成本为%(世界银行数字),有的认为是20%左右。

2000年,GDP为万亿元,按15%计为13350亿元,按20%计为17800亿元,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物流市场。

由于中国目前对物流产业没有专门的统计,外国的统计只能是一个大概,但中国的物流业发展从总体讲大约要落后欧、美、日本20年。

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所占比例比欧美要低得多。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华尔诚先生2000年7月17日在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作学术报告时指出:"我认为,降低关税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那幺大的冲击,因为目前中国的实际关税比名义关税要低得多。

对中国冲击比较大的是服务业的开放。

中国通讯业、银行、保险、物流等行业的效率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比较弱,迫切需要提高。

"联合国驻华系统总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代表柯斯汀·莱特娜女士指出:"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正迅速成为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商业领域中最为核心的问题。

""中国对其物流业的发展已作出很大投入,然而,这一产业的发展仍然缓慢,难于适应全面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quot;(在"2000年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词),过去大家都比较关注通讯业、银行、保险,物流许多人不太懂,也没引起多大注意,但华尔诚先生和莱特娜女士讲的的确是一个客观事实。

既然中国的物流市场很大,又十分落后,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加入WTO在即,从今年起,已拉开争夺中国物流市场的国际大战。


多跨国物流企业已虎视耽耽,已开始成立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物流公司,并迅速向全国布点。

中国的物流市场需要外国进入,需要外国的冲击,但中国的物流市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市场主要靠中国企业的参与,我认为,中国物流市场的主角必然是中国企业自身。

三、中国物流市场需要培育,需要规范,需要发展
作为市场,必然有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载体与市场中介组织。

(一)物流市场主体
--进入物流市场的主体是谁呢?凡进入物流市场进行交易的单位与个人都是物流市场主体。

具体来讲有政府、供方企业与个人,需方企业与个人,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包装企业、装卸企业等等。

运输企业还可以分为铁路运输企业、公路运输企业、内河与海上运输企业、航空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管道运输企业等等。

--关键之一是作为市场主体要进入市场,既要到位,也不要错位。

比如对大部分工贸企业来讲,物流是其非核心竞争力,应该分离出来,由社会物流市场来运作。

--关键之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逐步在物流市场中当主角,这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所以要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提供区域性物流、城市物流、企业物流解决方案的企业;二是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

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还可分为提供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配送等单项服务或多项服务的企业,直至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大可小,小的只有几十个人,大的可以达到几十万人。

目前全世界有一些特大型跨国物流公司,如美国联邦快递、日本通运、德国邮政等等,中国目前广州的保供物流企业集团、深圳的中海物流等都是比较成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依托信息化网络技术,可以对所有国内外物流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或叫快速集成,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物流市场客体
凡是在物流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易与加工增值的所有有形商品,包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以及在物流市场上需要进行位移的所有实体,包括人都是物流市场客体,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的是,属知识产
权的所有无形资产不可能进入物流市场。

人作为劳动力可以进入劳务市场进行买卖,但人进入物流市场仅为了位移,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客运。

(三)物流市场载体
就是为物流客体服务的设施与场所。

包括铁路、公路、集装箱、船舶、飞机、港口、机场、管道、仓库、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等,没有它们,物流无法进行。

物流市场载体一是要全部进入市场运营,其使用权可以自由买卖,不能行业垄断;二是这些物流设施相当一部分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要国家投入,有一些设施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需要多元化投入,但要有政府支持;三是由于载体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与企业,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运筹学的角度,如何按市场规则优化组合是物流现代化的一大课题。

(四)物流市场中介组织
物流市场需要规范,一靠政府,二靠中介组织,特别是行业组织,比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仓储协会、中国储运协会、中国国际货运管理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船代协会、中国集装箱协会、中国铁路运输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等,这些协会起着政府不可能起的作用,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

中国物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但千万不要走过去政出多门、互相制约的老路。

四、走出物流认识误区
中国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刮风,还没有搞明白是怎幺回事,就盲目上马,这方面的教训太多。

我想在发展中国的物流业方面不要重演历史的教训。

有一些误区要加以纠正。

误区之一:认为发展中国的物流业,发展物流市场是企业行为,政府不要干预。

这就是为什幺一些中心城市到现在还丝毫不动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认为由于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重商流轻物流,
以及"大而全"、"小而全"的体制障碍,要发展中国的物流产业必须政府推动,进行宏观调控。

并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并取得了很大成功。

误区之二:认为发展物流就是建批发市场,成为商品集散地。

批发市场是物流的一部分,但绝对不能把物流业与批发市场划等号,这完全是两码事。

误区之三:认为发展物流业是摇钱树。

我同意有些同志的说法,即现代物流业是一项投入大,回报慢,本身效益低,但综合效益高的产业。

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流通的合理化,以降低总流通成本。

发展现代流通业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综合治理,要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它的利润也是从工贸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利润率中让度的,或是物流增值服务中产生的。

误区之四:原有的批发零售企业、专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都是物流企业。

这是不对的,物流企业有特定的含义,即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才能叫物流企业,物流活动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专业运输企业、专业仓储企业只能说是中国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从事运输或仓储的企业,不能一哄上都改成物流企业。

批发零售企业更不能叫物流企业。

误区之五:中国的现代物流主要抓国际物流。

从现象上看,现代物流在外贸与外资企业很红火,起步早,发展快,这是客观事实,也符合中国的国情。

但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内需主导型国家,国内物流是主要的,是重心。

问题是国内物流起步慢,所以要逐步扭转这一看法,并把工作的重点在抓好国际物流的同时逐步转到国内物流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