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测)-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讲练测系列+Word版含解析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测)-备战高考语文三轮讲练测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班级学号得分(说明:每题10分,共60分。
)1.【2017届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10分)听流人水调子①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②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
流人即流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
②分付:交给,安排。
(1)有人说首句与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手法极其一致,请指出该种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5分)【答案】借景抒情(连用多个意象创设意境——列锦、列词、白描)的手法。
(1分)作者并列运用了“孤舟”“微月”“枫林”三个意象进行写景,枫林暗示秋天,此时作者乘坐孤舟在月夜前往被贬之地。
(3分)借此凄清之景抒发被贬之愁情。
(1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比兴等)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
(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2)诗评中说:第三句描写的不仅是视觉形象,又是听觉形象。
请简要赏析。
(5分)【答案】(5分)视觉角度看是写秋雨中的岭色,处在烟雨迷茫之中,表现的是迁客内心之迷茫;听觉角度是接续第二句写古筝之音,犹如千重万重雨那般繁复急促,表现的是流人心绪之复杂(或:凄凉不断)。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练含解析201801141111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练基础1、【18届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乱后逢村叟杜荀鹤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本诗的题目“乱后逢村叟”,点明了写诗的起因,为诗中写战乱发生后村子遭受战争破坏的场景做铺垫。
B. 第三句写了为供给修建营寨的木料,村中的桑柘树已被砍光,说明百姓靠它来养蚕织布的生计已被断送。
C. 第四句写村中的青少年都被拉去当兵死于战事,家家户户绝了后嗣,诗人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D. 五六句写在战乱时期官府还像太平时期那样征敛赋税,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全无一点体恤民生之意。
E. 全诗围绕村叟来写,既写了几件典型的令他“伤魂”之事,也写了战乱给广大民众带来的无尽的伤痛。
【答案】 AE(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村叟这一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遭逢唐末战乱的一位孤苦无依的老人深切的同情,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控诉以及对封建官吏不知体恤百姓的谴责。
村叟这一形象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他的遭遇正是当时千家万户遭遇的一个缩影,村落萧疏,生计无着,赋税繁重,官员盘剥,典型的反映出连年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此题根据文中的具体的词语“居破村”“伤魂”“无桑柘”“绝子孙”“鸡犬”“皆星散”分析情感。
2、【18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含答案
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测案)(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班级 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1、(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10分)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①此时诗人谪居岳州,友人潭州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
(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因友人入朝由衷高兴,故毫无凄婉之意。
B.“孤峰”虽不说是诗人自譬,但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见人之孤,有意无意中当有此一层意。
C.“浮”有动态感,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浮”有异曲同工之妙。
D.第三句由虚转实,由写景转抒情,以神仙“不可接”暗指入朝如登九重天,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
E.尾句写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暗合上句“不可接”,诗人心潮自是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
【答案】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及手法鉴赏。
A项,“毫无凄婉”之意过于武断。
D项,由实转虚。
(2)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全诗无一字直接提到送别,诗人的送别意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5分)【答案】①首句,谪居送客,征帆远去,满目秋色,秋上心头,自有一股离别意。
②次句,“孤”因送别而生,“浮”因友人离开而生虚幻之感,送别后之孤独感油然而生。
③第三句,帝宫高入九重天,友人前往之地就如仙境一样难以接触,而诗人如同被贬入凡尘,送别时惆怅之情顿生。
④尾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心如潮水,随帆而逝,浓厚的别情与那一江之水融为一体,可谓满江送别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诗句內容分析中结合题干提示为何休现送别的二结合诗句內容分析中苜句,谪居送S,征帆远去「满目秋电,秋上心头,自有一股离别熱次句'纽^因送而生。
(讲练测)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讲)(含解析)(含解析)不分版本
(讲练测)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讲)(含解析)(含解析)不分版本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讲明目标1.回忆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感情与技巧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熟练掌握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感情与技巧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讲明考向◇考向一:思想情感【经典考题回忆】1.【XXXX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说明作者成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说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决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使全诗增色不少。
那么,哪些词是作者有意锤炼,用得传神的呢?一般说来,有动词、形容词、叠韵词、运用修辞手法的词、词性改变的词、副词及数量词。
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需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练含解析
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基础训练】1、(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答案】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A项,“萧瑟凄凉”不符,D项,“千村杵”是作者想象。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
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
③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
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
点睛: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和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2、(17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其一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测)(含解析)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时间:50分钟,分值:8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8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20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赴惠州贬所途经惶恐滩所作。
②喜欢:蜀道中有错喜欢铺(苏轼自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联既写出被贬之地的遥远偏僻,又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年貌,可见诗人处境之艰。
B.颔联对仗工巧,语意双关,动静结合,融合多种手法写出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情状。
C.“长风”一句表现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相信自己定会再被重用,抱负得以施展。
D.颈联“添”“减”两个字写顺风行舟观赏沿途之景的快意,与前两联的格调迥然不同。
E.前两联表现诗人晚年被贬谪的情况,后两联描写行船情景,诗意顺畅,结构清晰。
【答案】BC【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矛盾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豁达乐观:诗人一生行船无数,历经风浪、惯看人世浮沉,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或:自信,“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语之间,自信满满。
②心有不平:我应做“水手”,无需再去问路,诗人对于晚年被贬仍有不平之气。
(或:诗人自嘲,我一生行船,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诗人没有愁眉苦脸,而是幽默地说自己应做“水手”,暗含嘲讽)【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此题要求分析尾联表达情感,尾联“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写“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语之间可见“豁达乐观“,同时幽默地说自己应做“水手”,暗含嘲讽,反映出心有不平。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讲)(含解析)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精讲目标1.回顾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形象情感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并运用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形象情感类试题答题技巧。
精讲考向考向一:鉴赏形象【真题典例】1.【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一、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
三、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补充。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日落断桥人独立”为叙述,“水涵幽树鸟相依”为写景,答题时应用概括性词语总述,从“幽”“人独立”“鸟相依”可以判断为“宁静”,其次再联系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答案】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心境,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古诗歌形象强化提升练习(带答案)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古诗歌形象强化提升练习(带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以下效果。
(6分)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音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本诗写于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
②书空,原指晋人殷浩忧虑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老翁是一个怎样的笼统?请简明剖析。
答: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以下效果。
(4分)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注]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luò)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自我笼统?请简明概括。
答: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以下效果。
(6分)梅花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本诗前四句描画了梅花怎样的笼统?答:4.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以下效果。
(6分)游月陂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故何足计,但逢佳浪费重陪。
这首诗营建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明剖析。
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效果。
(5分)水村闲望①俞紫芝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惋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去官隐居之后。
②桡:船桨。
③赊:语助词。
诗歌前六句描画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明剖析。
答: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以下效果。
(6分)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分一登楼。
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妙的春光。
②便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外延,并剖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 (1)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1、【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答案】CD【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得比较全面,基本涉及诗歌鉴赏的所有方面,在判断错误选项的过程中,应当一字不漏地找出各个选项涉及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从选择题设置易错点的角度进行判断即可。
这类试题,需要考生整体把握诗歌,认真思考,准确分析作品风格和写作技法,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诗人生平、诗歌内容等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只有做到这些,方可准确作出判断。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测)(含解析)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时间:50分钟,分值:8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8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登快哉亭①陈师道②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注】①(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名称出自苏轼《快哉此风赋》。
②(陈师道)北宋诗人,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宋史》说他“高介有节,安贫乐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请的第一句描写江水沿着城墙曲折而流,城随江流转向而同其曲折。
B.诗的第二句描写泉水冲激乱石,飞沫四满,哗哗作响,有意突出环境的喧闹。
C.颔联描绘山间落照,“隐”“依”用词贴切,赋予客观的自然景象以人性。
D.尾联以家中稚子等自己回去,不得不走,表达出一种兴犹未尽的无奈,烦闷心情。
E.全诗层次分明,前三联写亭上所见之景,结尾才总出“登临”,以情煞尾。
【答案】BD(2)前人牌价第三联两句“有无穷之味”,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6分)【答案】①这两句融情于景,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生动。
②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白云舒卷自如,自由自在,悠闲自得。
③横空而过的飞鸟,是人生匆匆的象征;白云的悠闲自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恬淡寡欲、平静无波。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赏析诗句的题目,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情感的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概括,此题要求赏析诗歌第三联的精妙之处,从意象的选取看,横空而过的飞鸟,是人生匆匆的象征;白云的悠闲自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恬淡寡欲、平静无波;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看,这两句融情于景,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生动。
点睛:此题综合考核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教育专用】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测含解析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时间:50分钟,分值:8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8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20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赴惠州贬所途经惶恐滩所作。
②喜欢:蜀道中有错喜欢铺(苏轼自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联既写出被贬之地的遥远偏僻,又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年貌,可见诗人处境之艰。
B.颔联对仗工巧,语意双关,动静结合,融合多种手法写出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情状。
C.“长风”一句表现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相信自己定会再被重用,抱负得以施展。
D.颈联“添”“减”两个字写顺风行舟观赏沿途之景的快意,与前两联的格调迥然不同。
E.前两联表现诗人晚年被贬谪的情况,后两联描写行船情景,诗意顺畅,结构清晰。
【答案】BC【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矛盾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豁达乐观:诗人一生行船无数,历经风浪、惯看人世浮沉,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或:自信,“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语之间,自信满满。
②心有不平:我应做“水手”,无需再去问路,诗人对于晚年被贬仍有不平之气。
(或:诗人自嘲,我一生行船,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诗人没有愁眉苦脸,而是幽默地说自己应做“水手”,暗含嘲讽)【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此题要求分析尾联表达情感,尾联“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写“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语之间可见“豁达乐观“,同时幽默地说自己应做“水手”,暗含嘲讽,反映出心有不平。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练含解析(1)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夯实基础1.【2018届湖南益阳市高三4月调研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读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清明王禹傅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①元元:人民、百姓。
(1)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由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
B.陆诗前两句属于间接抒情,表意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
C.陆诗的三、四句细节描写真实,油灯的意象比较典型,整体表意平中见奇。
D.王诗第三句写邻家也来借新火,可见邻家比诗人家还要穷,心酸溢于言表。
E.陆诗浅易平淡,王诗平淡质朴,但是在立意上陆游一诗更关注百姓疾苦。
【答案】BD【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2)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陆诗:塑造了一位年老仍坚持苦学,并且读书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士人形象。
从诗歌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虽年老但仍坚持读书,但从第二句“本意在元元”可知,他读书为民的心志。
王诗:寂寞清贫但又喜好读书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诗歌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是寂寞的,生活又是清贫的;但最后一句则可以看出诗人又是喜好读书的。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的题目,要求分析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注意结合诗句从人物的言行等分析,第一首可根据“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概括“年老仍坚持苦学,并且读书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士人形象”;第二首根据诗中的“无花无酒”“兴味萧然”“读书灯”概括“寂寞清贫但又喜好读书的知识分子形象”。
点睛:此题考核欣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50分钟,分值:8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8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20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赴惠州贬所途经惶恐滩所作。
②喜欢:蜀道中有错喜欢铺(苏轼自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联既写出被贬之地的遥远偏僻,又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年貌,可见诗人处境之艰。
B.颔联对仗工巧,语意双关,动静结合,融合多种手法写出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情状。
C.“长风”一句表现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相信自己定会再被重用,抱负得以施展。
D.颈联“添”“减”两个字写顺风行舟观赏沿途之景的快意,与前两联的格调迥然不同。
E.前两联表现诗人晚年被贬谪的情况,后两联描写行船情景,诗意顺畅,结构清晰。
【答案】BC【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矛盾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豁达乐观:诗人一生行船无数,历经风浪、惯看人世浮沉,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或:自信,“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语之间,自信满满。
②心有不平:我应做“水手”,无需再去问路,诗人对于晚年被贬仍有不平之气。
(或:诗人自嘲,我一生行船,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诗人没有愁眉苦脸,而是幽默地说自己应做“水手”,暗含嘲讽)【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此题要求分析尾联表达情感,尾联“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写“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语之间可见“豁达乐观“,同时幽默地说自己应做“水手”,暗含嘲讽,反映出心有不平。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2.【2018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10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②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④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 此诗为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琼州海峡返回大陆时所作。
②古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风。
③鲁叟乘桴:《论语》载,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④轩辕奏乐:《庄子》载,皇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威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
(1)下列对诗歌存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参宿横空,斗宿移动,持续很久的风雨终于停了。
“苦雨终风也解睛”与作者《定风波》词句”也无风雨也无睛”一样,都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的谈泊。
B.颔联运用象征手法表明自己的心性如同皓月般皎洁,如同青天碧海般明澈;而政敌的诬陷攻击则如同蔽月的浮云、连绵的风雨,早晚终会消散。
C.前两联运用了比喻和双关的艺术手法,不仅写景真切,境界空明壮阔,而且情意丰厚,暗示自己积年所受的政治迫害结束了。
D.“鲁叟乘桴”化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干海”的典故。
表明自己经历了一番政治造道后终于洞察了圣人之心,不再对政治抱任何幻想的超然。
E.颈联第二句表面是说他大概能领略黄帝《威池》的乐声了,言外之意是说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答案】AD【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E项考核内容,BCD项考核手法,其中A项,“宠辱不惊的淡薄”有误,此诗应该是“喜悦”;D 项,“鲁叟乘桴”典故释义有误,此句意思是“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成池优美的乐声”,不是“不再对政治抱任何幻想的超然”,应为“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2)简析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是如何表现的? (6分)【答案】①乐观豁达。
虽遭受重重人生打击,历尽万千坎河艰险,但总是乐观面对;②随遇而安。
海南在别人眼中是荒蛮之地,但是作者认为此地风景奇绝,冠绝天下,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直抒胸臆。
重重打击磨难,作者却说“不恨”,蛮荒之地,作者却说“奇绝”;② 倒因为果(翻因为果)。
尾联第一句“九死离荒吾不很”为果,第二句“兹游奇绝冠平生”为因,因果倒置,引人思索,意味盎然。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情感和抒情方式的题目,首先分析情感,由“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3.【2018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10分)满江红代王夫人文天祥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闕。
王母欢阑琼宾罢,仙人泪满金盘側。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
辋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注】①代王夫人作:南宋灭亡时,王夫人作为昭仪随宋恭帝被掳往大都,在驿鑒上题词《满江红),后文天祥被押往大都途中偶见此词,不满结尾三句“问嫦娥、于我背从容,同圆缺”,因以王夫人口气代作一首。
②姚黄:牡丹的名贵品种。
③雨淋铃: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钤,思念玉环,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霖铃》曲④铜驼恨:晋朝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
”以此象征亡国。
⑤天家:此处指帝王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起首三句,借昭君远嫁寓指王大人等后妃被掠掳离宫,驱逐北上的凄凉处境,B.“听行宫”三句用典抒酽怀,表达了王夫人愿为山河破碎的南宋朝廷玉碎的烹情。
C.上片紧扣“最苦”二字反复陈述南宋覆火的悲痛心情,笔调沉重,抒写集中。
D.“昭阳”“铜雀”代指宮殿。
泓日夕映昭阳I殿,秋月临照铜雀台,故国之思弥深E.词尾“算妾身”与前文“想男儿”相呼应,寄托了王夫人渴望团的美好意。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B项,主要是“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E项,“寄托了王夫人渴望团的美好愿意”错误,主要是点名写作缘由,山河破碎,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
(2)王夫人原词中“问嫦娥”三句传达了她置身事外、幸免荀活的愿望,请结合这一内容,分析文天祥“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三句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答案】①表明自己不愿像宋室王朝一样因国土残破而备受耻辱。
②饱含对南宋覆亡的悲愤之情。
③是对王夫人置身事外、幸免荀活愿望的不满和忠言劝告。
④是对宋室朝廷忍辱苟活的指责。
【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4.【2018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4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10分)点绛唇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
词人时在杭州为官。
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
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筒马,月静庾公楼。
”别乘:官名。
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
“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幅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话,读来妙趣横生。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项考核炼字,BE项考核手法,CD考核内容,其中B项,“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不恰当。
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的。
E项,词中没有议论。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2)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杭州城的喜爱;(3)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