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车载内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课程汇报)

类型:课程设计名称:车载内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关键词:汽车空调;MSP430F449;光伏- 1 -引言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
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上升,能源消耗压力也逐渐增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在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膨胀,被认为是引起 PM2. 5 肆虐的主要因素。
此外,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空调作为汽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已在各种车型里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当今主流的汽车空调各种制冷驱动系统均使用氟、溴化锂和氨等制冷剂,这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大气臭氧层产生了较大的破坏。
而如今,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和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及半导体制冷效率的提高,和国家“节能减排”的一贯政策及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期间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方面提出的对太阳能等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积极推广,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无论炎热夏天的蒸笼车还是寒冷冬日的车窗起雾,都是私家车车主需要面临的问题。
而在提出发展新能源以来,太阳能由于其具备成本低、可再生、资源广、环保等特点,被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视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目前,光伏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领域,本文将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用于车载温度控制,并开发其控制策略。
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户外泊车时车内的温度控制问题,节能环保,高效实用,也为太阳能技术的应用经验了积累。
注:来自前人的研究结果:《车载光伏供电控温系统的设计》-许超,张贺明,谷若男;《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吕松。
1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太阳能资源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能源的主要来源。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为 5.57*10^18MJ,相当于190万亿吨标准煤,约为目前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6*10^4倍。
半导体制冷片加热制冷换向电路的设计

半导体制冷片加热制冷换向电路的设计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对于温度的精准控制越来越重要。
其中,半导体制冷技术在物联网温度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利用温度对半导体基本电导率的影响来实现制冷和加热的功能。
本文主要介绍半导体制冷片加热制冷换向电路的设计。
一、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冷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热电效应进行制冷的技术。
在具有热电材料的半导体芯片中,有一半的电子被加热并获得了更高的能量,从而跃迁到导带。
这些电子在导带中自由行动,造成导电;而另外一半的电子由于能量不足而停留在价带中。
由于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其温度,当半导体芯片的一侧被加热时,该侧的温度上升,导致其导电性能的变化,从而在芯片内建立起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会将热量由加热一侧输送到另一侧,从而实现了制冷的效果。
二、半导体制冷片加热制冷换向电路半导体制冷片加热制冷换向电路是指一种能够实现制冷和加热的电路。
半导体制冷芯片中通常有两侧,其中一侧被加热用于制冷,而另一侧则被冷却用于制热。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加热和制冷进行调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加热和制冷之间的切换的电路。
该电路需要能够控制半导体制冷片芯片的加热和制冷,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切换。
三、电路设计3.1 电路原理半导体制冷片加热制冷换向电路的原理如下:当需要制冷时,会将电流通过制冷一侧,这会导致半导体芯片中的一个一侧变冷,另一个侧变热,从而实现制冷的效果;当需要加热时,则会将电流通过加热一侧,这会导致半导体芯片中的一个一侧变热,另一个侧变冷,从而实现加热的效果。
3.2 电路设计步骤(1)电源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半导体芯片的工作电压,以及设计一种合适的电源,保证电流的稳定和可控性。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变压器、整流器和稳压器的组合来实现电源设计。
(2)半导体芯片驱动电路的设计半导体芯片驱动电路需要通过与之匹配的电压来控制半导体芯片的电流。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与半导体芯片匹配的驱动电路。
半导体制冷器原理及应用研究

半导体制冷器原理及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半导体制冷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优点、缺点和随后对半导体的相关公式进行了推导。
最后根据半导体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半导体制冷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为今后的半导体制冷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器;原理;应用研究1.引言目前,能源消耗问题是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而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因此研究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半导体制冷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具好广阔的应用前景。
半导体制冷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污染、降温快等诸多优点,符合环境保护以及低功耗的要求,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量不大,但是降温速度非常快,非常适用于对制冷器的尺寸有严格要求的场所。
2.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原理2.1 半导体制冷的物理基础半导体制冷又称为热电制冷(Thermoelectric cooler)或温差电制冷。
当直流电流通过具有热电转换特性的导体组成的回路时具有制冷功能,这就是所谓的热电致冷,由于半导体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电能量转换持性,因此,热电制冷又称为半导体制冷。
半导体制冷是基于帕尔贴效应、塞贝克效应、焦尔效应、汤姆逊效应和傅里叶效应五种效应建立起来的新型制冷技术。
(1)帕尔贴效应当电流通过由不同材料导体组成的回路时,在导体的连接处,会发生吸热和放热现象。
这时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就是帕尔贴热。
回路的一端为吸热,而另一端为放热。
(2)塞贝克效应将两种不同的材料和温度的导体相连接并组成回路时,这个回路之中就会产生电流,这就叫做塞贝克效应,这与帕尔贴效应是相逆的。
(3)焦尔效应焦尔效应是指当通过电流时,金属导体内部的热量与通过金属导体的电流平方成正比。
(4)汤姆逊效应当不同金属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接入电流时,不仅会有赛贝尔效应和帕尔帖效应,还会产生一种汤姆逊效应,产生的热为汤姆逊热。
(5)傅里叶效应在金属材料中,沿着某固定方向的热传导过程叫做傅里叶效应,热传导是不可逆的,且垂直方向的面积与垂直方向上温度差的乘积成正比。
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太阳能光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发电领域。
然而,太阳能光伏板在长时间高温环境下发电效率会有所下降,因此设计并优化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的设计原理、优化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散热效率、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和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可以采用冷却剂循环冷却的方式,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将冷却剂循环流过光伏板以降低其温度。
同时,需要注重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考虑利用废水或雨水作为冷却剂,从而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
关于材料选择,应选择导热性能好、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并确保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尽量减小故障出现的概率。
在优化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冷却剂的选择和流动方式的优化。
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冷却剂,如风冷、水冷或液态冷却剂。
其中,液态冷却剂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冷却方式之一,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能和吸热能力。
此外,冷却剂的流动方式也会影响散热效果,如采用平板式排列、弯曲式排列或集中式排列等不同的方式,可以对冷却系统进行优化。
另外,系统的控制与监测也是设计与优化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的关键。
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光伏板的温度和冷却剂的流量。
基于传感器数据,可以采用控制算法和自动控制系统来调节冷却效果,保持光伏板的适宜温度。
此外,通过远程监测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对多个光伏冷却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能光伏冷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要素。
例如,在高温、多湿的地区,可以采用喷淋方式来冷却光伏板,以利用环境湿度为冷却剂。
在寒冷地区,可以考虑加热系统,以防止冷却过度造成的问题。
此外,光伏冷却系统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成本效益。
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分析

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分析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升级,热量的产生也越来越成为电子设备的一个严重问题。
过多的热量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因此制冷散热系统成为了电子设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就是其中一种先进的技术,本文将对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进行深入分析。
1.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的原理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N结构产生热电效应,通过对电流的控制实现制冷散热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在电场作用下,P-N结两侧会形成热流,一侧冷却,一侧加热,从而实现制冷作用。
这种制冷方式与传统的压缩机和蒸发器不同,没有机械部件,也没有运动部件,因此没有摩擦损耗。
相比传统的压缩机和蒸发器制冷系统,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有几个显著的优势。
首先是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更方便地集成到各种电子设备中,适用范围更广。
其次是工作时没有噪音和震动,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干扰,适用于一些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合。
最重要的是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的制冷速度快,响应时间短,能够更快速地降低设备的温度。
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已经在诸如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红外探测器、光电探测器等高端光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设备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快速、精确的温度控制,而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正是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最佳选择。
在一些对噪音和体积要求较高的领域,例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领域,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半导体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随着新型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制冷效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半导体制冷散热系统也将朝着能耗更低、环保性能更好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社会的环保要求。
半导体制冷制作

半导体制冷制作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领域,还在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半导体制冷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精密的制冷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制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1. 半导体制冷原理半导体制冷利用半导体材料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表现出来的Peltier效应实现制冷。
Peltier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导电材料的接触界面时,会使得其中一侧吸热,另一侧散热。
这一效应使得半导体材料可以实现热能的电-热转换以制冷。
2. 半导体制冷制作步骤2.1 材料准备•N型半导体材料•P型半导体材料•电极•散热器•电源2.2 制备半导体片将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分别切割成薄片,并在其中的一侧涂上电极,以便连接电源。
2.3 组装将N型和P型半导体片交叉堆叠组装在一起,形成热电堆结构。
同时,将散热器连接在热电堆的热端,以便及时散热。
2.4 连接电源将电源连接到热电堆的电极上,确保电流正常流动。
根据需要调节电流大小,以控制制冷效果。
3. 半导体制冷的应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在高精度制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激光器冷却、光学器件冷却等。
同时,半导体制冷器也被应用于微型制冷设备的制作,具有体积小、制冷快等特点。
4. 总结半导体制冷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密的制冷特性,逐渐成为制冷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本文介绍的半导体制冷原理和制作方法,希望读者能够对这一制冷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未来的制冷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半导体制冷制作的相关内容,谢谢阅读!。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驱动制冷系统的新型技术。
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能驱动半导体制冷系统进行制冷。
与传统的制冷技术相比,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等优势。
首先,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没有污染。
其次,太阳能是一种充足的能源,可以持续供应给制冷系统,不会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
此外,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在运行过程中能耗低,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和降低制冷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家用制冷、商用制冷、医疗制冷等领域。
例如,家用制冷领域,可以利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开发出太阳能冰箱、太阳能空调等产品,为人们提供清洁、节能的制冷解决方案。
商用制冷领域,可以利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开发出太阳能冷链运输设备、太阳能冷库等设备,满足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制冷需求。
医疗制冷领域,可以利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开发出太阳能冷链运输箱、太阳能冷藏柜等设备,确保医疗物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制冷要求。
尽管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会影响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需要设计合理的储能系统来保证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次,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制冷系统的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此外,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制冷效果和制冷范围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制冷需求。
总的来说,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制冷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希望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发展,为建设清洁、低碳的社会做出贡献。
半导体制冷与应用技术论文

半导体制冷与应用技术论文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制冷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起来。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半导体制冷技术论文,仅供参考!半导体制冷技术论文篇一:《浅谈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前景》摘要:目前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衡量一种新技术的基本标准,半导体制冷技术被誉为是21世纪的绿色“冷源”,它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重大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制冷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工作原理以及影响其制冷效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其制冷效率的有效途径;总结了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研究现状制冷效率应用与前景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能耗剧增,能源资源几近危机,想要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就成为了必须。
半导体制冷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它结构简单、通电制冷迅速,受到家电厂家的青睐。
但是由于当时局限于材料元件性能的不足而没有普遍使用。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各个技术难题逐步攻破,使半导体制冷的优势重新显现出来,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农业、工业等诸多领域。
1、半导体制冷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理论研究已基本成熟。
随着半导体物理学的发展,前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约飞院士发现掺杂的半导体材料,有良好的发电和制冷性。
这一发现引起学者们对热电现象的重视,开启了半导体材料的新篇章,各国的研究学者均致力于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
2001年,Venkatasubramanian等人制成了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半导体材料系数2.4。
宜向春等人又对影响半导体材料优值系数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指出半导体材料的优值系数除与电极材料有关,也与电极的截面和长度有关,不同电阻率和导热率的电极应有不同的几何尺寸,只有符合最优尺寸才能获得最大优值系数的半导体制冷器。
2、半导体制冷的工作原理半导体制冷又称热电制冷,系统仅包括冷热端、电源、电路等设备。
P型半导体元件和N型半导体元件构成热电对,热电对两端均有金属片导流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3期 2014年9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Technology) Vo1.36 No.3
Sept.2014
文章编号:1006—0456(2014)03—0261—04
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戴源德,刘涛,曹娟华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阐述了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测试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的性能,研制了1台光伏半导体冷 箱样机,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通过搭建实验台,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测试了该样机的实际运行性能,得到 了该样机箱体内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依据实验结果得到了系统的性能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光伏半导体制冷系 统适合作为食品、饮料的冷藏箱使用;在炎热的夏季,该样机箱内温度可控制在6—12℃,制冷系统COP达到0.28
~0.32。 关键词:光伏;半导体制冷;冷藏;制冷性能 中图分类号:TB657.3 文献标志码:A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photovoltaic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DAI Yuande,LIU Tao,CA0 Juanhua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 1,China) Abstract: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photovohaic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was introduced,a proto— type was designed to test its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and the design idea was detailed.A test bed for the prototype was built in different ambient temperatur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nal air temperature of the pro— totype can be maitained within 6—1 2℃,which meets cold storage of the foods and beverages,simultaneously the COP of the refrigerating system can reach 0.28—0.32 during hot summer days. Key Words:photovohaic;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cold storage;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制冷技术可以实现食品的低温储存,冷藏箱已 经成为一种常用的食品储存保鲜装置…;传统的冷 藏箱利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使箱内食品始终处于 5—10℃的低温环境中,从而达到较好的冷藏保鲜 目的。但由于其使用了压缩机,必然会带来噪声污 染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再者,系统所采用的制冷 剂也存在安全隐患和破坏环境的问题。为解决传统 冷藏箱的上述缺陷,研制了1台光伏半导体冷箱样 机,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系统对食品降温储存;该冷 藏箱具有太阳能光伏供电、不使用制冷剂、无运动部 件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一种节能环保的食品冷 藏装置。 长期以来,光伏发电效率低制约着光伏产业的 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半导体材料及 相关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对光伏电池制造工艺的研 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J,光伏电池的成本已经大大 降低。与此同时,半导体制冷关键技术的研究也取 得了很大进展 J,市场上出现的半导体制冷产品 也在逐渐增多。这些都将加快光伏半导体冷箱产品 的市场化进程。
1 系统的工作原理 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和半 导体制冷装置2部分组成,其中光伏供电装置包括 光伏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和整流器等;半导体制 冷装置则包括半导体制冷系统、散热部件、隔热箱体
收稿日期:2014—03—0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9C26213601604)。 作者简介:戴源德(1970一),男,副教授,博士, ̄dpcu@163.com。 引文格式:戴源德,刘涛,曹娟华.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4,36(3):261— 264.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4正 及控制电路等。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光伏电池板将 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其中一部分电能直接供给半导 体制冷装置,另一部分电能则储存在蓄电池中,以备 在夜间或阴雨天气以及阳光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半 导体热电堆的冷端风扇处安装有温控器的感温探 头,制冷系统运行后,当冷箱内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 上限时,温控器的接触点将闭合,来自光伏电池板或 蓄电池的电能驱动半导体制冷系统,由于半导体热 电堆的珀尔帖效应,置于箱体内部的半导体冷端温 度下降,吸收箱体内部热量,利用冷端风扇加强空气 流动,使温度均匀分布;置于箱体外部的半导体热端 温度升高并向外界释放热量,热端风扇的作用则是 加强散热,使半导体制冷装置实现高效制冷。随着 系统运行时间的延续,当样机箱内温度达到设定温 度的下限时,温控器触点断开使半导体制冷系统断 电而停止运行。随后,若箱内温度回升至设定温度 的上限,则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进入下一个制冷循 环。同时,由于整流器的引入,使日常交流电的使用 成为可能。控制器使太阳能光电转换器输出阻抗与 等效负载阻抗匹配,使整个系统的能量传输达到最 优匹配,同时对蓄电池的过充、过放进行控制。该光 伏半导体冷箱样机结构如图1所示。 1.光伏电池板;2.控制器;3.整流器;4.蓄电池;5.半导体冷箱。 图1 光伏半导体冷箱样机结构图 Fig.1 Structure of the photovoltaic semiconductor cold box 2 实验研究 2.1光伏半导体冷箱样机的设计 该样机设计包括样机箱体内热负荷计算(本实 验按空载运行测试)、半导体制冷系统的设计、光伏 电池板容量的确定与选配、蓄电池以及太阳能控制 器的设计等。 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功率依据所需设计的样机热 负荷量确定,该样机热负荷按式(1)计算确定。 Q=Q。+Q2+Q3+Q4 (1) 式中:Q为系统总热负荷,w;Q。为储物热量,w;Q 为开门损失热量,w;Q,为箱体漏热量,w;Q 为其 他热量,w。 光伏电池板的选用,应满足半导体制冷装置输 入功率和输入电压的需要,通常在输出功率一定的 条件下,可通过将电池板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满足输 出电压的要求。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可按式(2) 计算得到。 P。妇=跗叼 (2) 式中:S为太阳辐照度,W/m。;A为光伏电池板的面 积,IT1 ;’7 为光伏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蓄电池输出电压应与所选用的半导体制冷装置 相匹配,蓄电池容量应能够满足在夜晚或阴雨天情 况下半导体制冷装置运行一定时间内的用电需求, 蓄电池容量计算如下 :
一 : , 一0 ・(1一 )・ ・叼BA 、
式中:E为半导体制冷装置运行1 d的耗电量,Ah/ d;Ⅳ为负载无日照情况下连续运行的天数,d;0 为 蓄电池的最大放电深度,一般取0.8; 为线路损失 系数,一般取0.05; 为温度系数,一般取0.9;J,7BA 为蓄电池的安时效率,蓄电池的标称容量一般是按 照10 h放电率给定的,本系统中蓄电池的放电电流
一般为8.5—10 A,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可比标称容 量大20%,故叼 取1.2。 基于上述思路,设计了1台光伏半导体冷箱样 机,其主要配置为:150 w多晶硅光伏电池板、l2 V 1O A太阳能控制器、200 Ah的蓄电池和容量为45 L 的冷箱箱体等。 2.2性能测试 实验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实验环境条件:选择在不同的日期和环境温度 下进行,具体El期依次为09—07、09—26、10—09、 1O一10,分别对应的环境温度为30、28.3、25.1、 25.2℃。 实验仪器与设备:光伏半导体冷箱样机、三用 表、数显式温度计和计时器。 实验方法:实验从下午15时l8分开始,首先将 光伏电池板置于太阳光照下,其余部件置于室内,通 过电源线分别将光伏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和半导 体制冷系统连接,采用数显式温度计记录室内环境 第3期 戴源德,等:光伏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温度,同时开启样机的电源开关,箱门上的显示屏动 态显示样机箱内温度,样机开启时的温度应与室内 环境温度相同。然后,在样机空载运行过程中通过 计时器提示,每隔一定时间同步记录室内环境温度 和样机箱内温度。样机每次空载运行测试时间要求 不少于6 h。 2.3实验结果分析 该样机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光伏半导体冷箱性能指标测试结果 Tab.1 Test results of performance index 日期 / 制 / O9—07 30.4 10 20.4 81.9 24.4 O.31 09—26 28.1 9.2 18.9 84.9 23.9 O.28 10—09 25.1 6.4 l8,7 81.2 22.8 O.28 1O一】0 25.2 6】 】9.】 84.O 23.1 0 28 图2描述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光伏半导体冷箱样 机运行后箱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很明显,当 样机启动后,箱内温度随运行时问的增加而逐渐降 低,运行到一定时间后,箱内的温度变化曲线趋于稳 定,不再降低,此时箱内温度达到最低温度;然而,不 同环境温度下,箱内温度所能达到的最低值不同:当 环境温度约为30℃时,箱内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为 lO℃左右;环境温度约为25℃时,箱内能达到的最 低温度为6℃左右。其差异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高 导致热端热量难以及时散发出去,使得热端温度有 所上升,从而导致冷端吸热制冷能力有所降低。 t/mln B、c分别表示1O一1O和1O一09箱内温度变化曲线; D、E分别表示o9—26和09—07箱内温度变化曲线。 图2不同环境温度下箱内的温度变化 Fig.2 hIternal air temperature of cold-box in different ambient temperatures 样机在不同月份条件下空载运行时箱内外温度 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在图3中,2组曲线分别为 样机在09—07和10—1O运行时进行性能测试所得 到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两种情况下的箱外环境温 度基本保持不变,且随着样机运行时间的推延,箱内 温度在逐渐降低至某个值后不再变化。此时,箱内 和箱外的最大温差约为l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