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历史沿革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
行政管理制度演变
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第一章历史背景1.1 古代行政管理制度古代行政管理制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社会,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以君主集权为中心,行政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或国王手中。
在古代社会,行政管理制度主要以行政命令和法令为主要手段,而行政管理制度规范和程序也较为简单和粗糙。
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一言九鼎”,即君主的命令就是法律,而君主的权威高于法律。
1.2 封建时代的行政管理制度封建社会是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重要阶段,在封建社会,行政管理制度主要以皇权与封建制度相结合。
在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为了维护统治和管理国家事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
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制度除了继承古代的行政管理制度,还加强了官僚制度、封建税收和土地制度等。
在封建社会,行政管理制度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封建行政管理模式。
1.3 近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形成近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形成主要是指自16世纪中叶以来,在欧洲等发达国家逐渐建立并完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
在近代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中,行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现代官僚机构;二是加强了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机制;三是加强了行政管理制度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第二章现代行政管理制度2.1 行政管理制度的现代意义现代行政管理制度是指以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治理要求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制度。
现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管理制度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现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绩效,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2.2 现代行政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现代行政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注重科学性和专业性,推行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二是注重民主化和法治化,加强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三是注重创新和改革,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四是注重效率和公平,确保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公平性。
第3章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设办公室、法制处、登记注册处、企业监督管理处(私营个体经济监督 管理处)、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处、市场监督管理处、合同监督管理处、商标监督管理处、广告监督 管理处、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经济检查处(打击传销办公室)、特殊交易监督管理处、食品安全协 调处、食品安全监察处、市场经济秩序综合处、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处、宣传处、计划财务处、人事 处等职能处室和机关党委(教育与基层建设处),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派驻。 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市工商局设置常设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
工商行政管理概论(第四版) 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工商行政管理概论(第四版) 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1.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4. 如何认识实行以垂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5. 如何认识停止征收“两费”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权限划分问题,指上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之间的管理权限划分问题。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权限和职责划分的主要原则是: 分层决策和分类指导原则。 属地原则。
第2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含义
是代表国家行使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事务的国家职能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序例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监管市场的一个重要部门,其具体形式是工商行 政管理局。
1998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后,“两费”收入成为财政非税收入的主要 组成部分,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心重视下,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支持,为工商行 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为了进一步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税费负担,促进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 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三部门于2008年8月21日下发了《关于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 场管理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监督、指导和管理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商事活动和商标管理等工作。
机关直属于国务院,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权限,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文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一、机关的历史沿革与职能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工商管理条例,并设立了多个工商管理机关。
1953年后,我国多个地区先后成立了商业和烟酒管理局,但这些机构之间职权不够统一,管理效率较低。
本世纪初,为了加强对商业市场的监管和管理,我国将商业和烟酒管理局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合并成立了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003年8月,国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了新的《公司法》和《商标法》,在法律职能、公证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改组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更好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机关主要职能如下:1.登记注册管理:负责市场主体、民办教育和社会组织、专业市场等登记、备案等工作,并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核;2. 食品药品监管:对生产、销售、使用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实施监管,制定和发布相关规定;3.知识产权保护:负责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管理,联合有关部门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4. 商品质量监督:负责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监督和检验,及时消除不合格商品,保障消费者权益;5.市场管理:负责市场经营主体的管理,监督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机关的组织和工作体系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表现之一。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包括:1. 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由总局局长和副局长组成。
总局局长负责全局工作的总体规划,副局长分管具体职责。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设有领导班子。
2. 内设机构:机关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司、专利商标司、企业登记管理司、市场管理司等功能部门,负责具体的工作内容。
浅谈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
浅谈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管理学到现代的工商管理学,其发展方向也在不断演变和拓展。
一、发展历程1. 管理学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最早起源于管理学。
20世纪初,管理学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
2. 工商管理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商企业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学逐渐演变为工商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强调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企业管理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专业人才。
3. 国际化阶段: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工商管理专业逐渐与国际接轨。
国际化的发展使得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内容更加广泛,包括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发展方向1. 创新创业管理:随着创新创业的兴起,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培养创新创业管理人才。
这方面的课程包括创业管理、创新管理、商业计划书撰写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成为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学生需要学习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掌握数据处理和决策分析的技能,以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3. 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工商管理专业也应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
学生需要学习环境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知识,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4. 国际化管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管理成为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开拓等知识,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国际业务拓展的能力。
5.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员工招聘与选拔、薪酬与福利管理、绩效评估等知识,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能力。
工商行政管理渊源与演进
工商行政管理渊源与演进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有两种解释,一种指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另一种是代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两者并非一一对应。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名称源自建国初期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建国初期,我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实现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设立中央私营企业局,隶属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1950年3月,中央私营企业局和中央外资企业局合署办公,增设外资企业处;贸易部商标局并入中央私营企业局,增设商标注册处。
1952年11月,中央私营企业局和中央外资企业局合并,成立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政务院。
1954年,国务院成立,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国务院,主要承担私营工商业管理、外资企业管理、集中交易市场管理、商标管理和打击投机倒把等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广义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另一种是狭义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广义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是指国家行使公权力对工商业实施管理并实现预定目标的功能;狭义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权对工商业实施监督管理并实现预定目标的功能。
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是主权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功能,因而并非中国所特有,也并非只有取名工商行政管理的机构所专有。
中国有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国外也有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如,奥地利维也纳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国有非取名工商行政管理但具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国外亦然,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有不同的内容。
本文以当下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与职能为基础,简要追溯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渊源,梳理工商行政管理的演进路径,试图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对工商行政管理发展深层探索的热情。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工商行政管理中央机构,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主要由户部、工部和内务府系统三个中央机构兼管。
户部起源于先秦《周庄》的“地官大司徒”,秦“治粟内史”,两汉称“大农令”和“尚书民曹”,唐永徽年初因避讳太宗皇帝世民名讳改称“户部”。
工商总局历史沿革
工商总局历史沿革1954年11月—1970年6月机构名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置时间:1954年依据: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说明:1、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负责掌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第八办公室,负责掌管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2、1959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体会议第九十次会议,决定调整国务院办公机构。
鉴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国务院决定撤销第八办公室,将其掌管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改由国务院财贸办公室掌管。
3、1970年6月,中央批准将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并入商业部1978年9月—1982年8月机构名称: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置时间:1978年依据:《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通知》主要职能: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国家计划,保护正当的经营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防止资本主义倾向的发展。
说明:1978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属国务院,由国务院财贸小组代管。
1982年8月—1988年4月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置时间:1982年依据:《关于批准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1982)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令,研究拟定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对工商企业实行经济监督,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生产,活跃流通,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
说明:1982年,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改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988年4月—1993年3月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置时间:1988年依据:《国务院确定行政机构设置》(1988)主要职能:是国务院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也是行政执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为:1、依法确定各类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合法地位。
2、监督管理或参与监督管理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检查处理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历史沿革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历史沿革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马瑞海(南开大学商学院MPACC2013 天津)摘要:作者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一名公务员。
自中央政府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工商行政管理的角度结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工商系统政府职能转变做出了一些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和老师及同学们共同探讨。
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
二、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现状三、改革主要内容四、改革内容的解读五、改革可能面临的法律冲突六、未来的工作重点及发展趋势关键词:历史沿革现状改革风险未来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
它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五大类:一是市场准入,二是市场监管,三是保护商标知识产权,四是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打击传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年代,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开始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工商人打击走私,监管集贸市场,发展边区经济,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国初期,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内设立了中央外资企业管理局和中央私营企业管理局,1953年两局合并,改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10年动乱中并入商业部。
1978年9月重新恢复,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更名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二、当前工商系统基本现状:1、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停征“两费”前,在以收费为主要目标的机制作用下,基层大部分人员工作在收费岗位,长期从事收费工作,几十年或者十几年如一日,久而久之,自然就放松了对市场主体准入、监管执法、消费维权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应知、应会的不多,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
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历程、重点和展望
国 家行 政 管 理 制度 , 是 指 国 家行 政 机 关 的设 立 与变更 、 职权 配 置 、 运行程序 、 工 作 方 式 的 规 范 性 约定 。行 政管 理制 度 是政 治制 度 、 经济 制度 、 社 会制 度 、 法 律制度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是 国家治 理体
系 中 的基 础 性 要 素 。
重要 意 义 。 我 国行政 管 理制度 改 革创新 的回顾
新 中 国成 立 后 , 我 国借 鉴 前 苏 联 建立 高 度集
中的计划 经 济体 制 和行 政 管 理 制 度模 式 , 政府 建
立 了 以行 业 计 划 管 理 为 主 的 组 织 制 度 、 条 块 分别 管 理 为 主 的运 行 制 度 和 指 令 性 管 理 为 主 的 工 作 制
例 , 一共 有八 个 步 骤 , 按 照 时 间 先 后依 次 为 : 一 是
织 制 度 以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和 全 能 政 府 的 职 能 体 系 为
基础 , 以计 划 管 理 制 度 、 实 物供 给制 度 、 产 品调 拨 制度 、 命 令控 制 制 度 进行 维 系 和强 化 。 改革 开放 以来 , 我 国 以机 构 改革 带 动 政 府 全 面 的 组 织制 度 变革 , 逐 步打 破 了计划 经济 的制 度框 架 。
+ 本文 系国家社科基金 重点项 目“ 国家 大数据 战略实施 的关键路径及其行动策略研究 ” ( 项 目号 : 1 5 A Z D 0 7 7 ) 的阶段性 成果。
1 51
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 历程、 重点和展望
代行 政管 理制 度体 系 。 ( 一 ) 组织 制度 变革 : 从 机 构 归 并 到 职 能 转 变
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政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行政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行政机构为了有效管理和运作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它涉及到政府的组织结构、权力运行、决策过程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等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一、古代行政管理制度在古代社会,行政管理制度主要是以君主制为核心的。
君主集中了政治、军事和行政权力,而行政管理制度则是围绕着君主的意志展开。
古代行政管理制度注重的是君主的权威和统治,而不太注重制度的规范和程序。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决策效率高,但也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二、近代行政管理制度近代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国家的兴起密切相关。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增加,行政管理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近代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是权力分散、程序规范和专业化。
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逐渐变得复杂,政府的职能也逐渐多样化。
同时,行政管理制度也开始注重公正、透明和效率的原则,以满足公众对政府的要求。
三、当代行政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当代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是信息化、参与性和创新性。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行政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频繁和紧密。
参与性是指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政府不再是单方面的决策者,而是与公众共同参与决策和管理。
创新性是指政府在行政管理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四、未来行政管理制度的展望未来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制度需要更加开放和透明。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将更加紧密,公众对政府的要求也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同时,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结起来,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多轮深化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行政效能,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出发,分析其中的启示和经验,为今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的探索与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主要包括建立起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政府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行政监察体制等。
这一阶段的改革实践,为今后的行政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包括建立起县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取消行政级别差遣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
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践,为今后的行政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期以来的系统完善和提高效能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监管等。
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践,使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和现代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1. 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2. 提升了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3. 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4. 推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工商行政管理概论复习要点教学提纲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的概念工商行政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通过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1、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当前主要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2、工商行政管理的(对象)是(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行为);3、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行为、市场交易行为以及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管理);4、工商行政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沿革1、1952年10月,中央私营企业局与中央外资企业局合并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政务院。
2、1969年9月,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商业部、粮食部、供销合作总社合署办公;1970年7月,上述四个单位正式合并为商业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归商业部商管组负责。
3、1978年9月,恢复建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属国务院,由国务院财贸小组代管。
主要职责是“四管一打”,即:集市贸易管理、工商企业登记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商标注册管理和打击投机倒把。
4、1982年,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调整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职责调整为“六管一打”,即:集市贸易管理、工商企业登记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商标注册管理、个体工商业管理、广告管理和打击投机倒把及监督检查商品流通中不正之风等项工作。
5、1996年,以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和核定36万行政编制为契机,改革以行政区划设工商所为按经济区域设工商所,推进小局大所、精局强所建设。
6、1998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了省以下垂直管理。
7、2001年3月,调整为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
8、2001年底,市场管办脱钩工作全面彻底完成,实现机构、人员、职责、财物“四分开”。
9、从1996年开始,连续六年在全系统开展了“工商形象建设年”和“整顿队伍作风”的活动。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工商行政管理作为国家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它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研究它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情况,了解工商行政管理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变化规律,对于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发展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都是十分有益的。
第一节我国古代的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作为国家的一种管理活动,作为一种国家对经济的监督职能,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同时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
一、我国古代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一种国家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在人类社会还没有出现国家的时候是不会存在这种管理活动的。
中华民族和世界上许多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阶段,这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私产、没有阶级、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
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共同劳动所得的产品极其有限,只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没有什么剩余,因而那时不可能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当然也就不存在市场,更不会存在对市场的管理。
在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两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生活外出现了剩余。
为了互通有无,出现了商品交换。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剩余产品和商品交换都十分有限。
这时期私有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国家还没有真正产生,也就是说还没有一种能完全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利来组织监督、调节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因而,原始社会还谈不上有工商行政管理。
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王朝,由此开始了奴隶制国家的统治。
历经夏、商、周三代的发展,我国的奴隶社会达到了相当发达、完善的地步。
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提高,农业和手工相当发达,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
在春秋时期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商业劳动相分离;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商业成为独立的行业,与商业发展相联系的城市兴起,市场繁荣,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05
与对策
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不够
总结词
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监管执法方面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亟需加强执法力 度,提高监管效能。
详细描述
一些不法商贩和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但工商部 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情况,导致这些行为得不到及时有 效的制止和处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
总结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主要涉及消 费者投诉处理、维权支持等方面
,旨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案例一
某市工商局设立消费者投诉热线 ,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对投诉 事项进行调查处理,维护消费者
合法权益。
案例二
某市工商局开展“3·15国际消费 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提高消费 者维权意识,引导消费者合理消
详细描述
目前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企业信用信息不透明、不共享,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损害了市场 秩序和公平竞争。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畅
总结词
工商行政管理与刑事司法之间存在衔接 不畅的问题,需要加强两部门之间的沟 通与协作。
VS
详细描述
在处理一些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时, 工商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之间存在信息沟 通不畅、协作不力的情况,导致案件处理 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特点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具有统一性、权威 性、规范性、稳定性等特点,能够保 障工商业经济的正常运行,维护市场 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01
维护市场秩序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监管,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03
02
促进经济发展
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与趋势
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与趋势一、起源与发展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政制度。
古代国家的行政管理主要是依靠君主或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来进行决策和管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壮大,行政管理逐渐成为一项专业化的工作。
在现代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中,工业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国家开始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更加高效和科学的行政管理来解决。
于是,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并开始在国家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科学管理的兴起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是行政管理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
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方法,如分工、标准化、时间研究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得行政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科学管理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争议。
一些人认为,科学管理过于强调效率和生产力,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因此,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逐渐出现了更加注重人本主义和参与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三、公共行政的发展公共行政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政府的行政工作。
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公共行政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领域。
公共行政的发展经历了从行政法治到行政效能的转变。
行政法治强调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行政行为。
而行政效能则强调政府行政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注重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当前,公共行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公共行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需要更加开放和透明,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公共服务。
同时,公众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和参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创新与变革在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中,创新和变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行政管理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变革。
创新可以体现在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上。
例如,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平衡计分卡”和“敏捷管理”等,都是为了应对复杂和多变的管理环境而提出的新的理念和方法。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情况1954年11月—1970年6月机构名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置时间:1954年依据: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说明:1、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负责掌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第八办公室,负责掌管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
2、1959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体会议第九十次会议,决定调整国务院办公机构。
鉴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国务院决定撤销第八办公室,将其掌管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改由国务院财贸办公室掌管。
3、1970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将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并入商业部。
1978年9月—1982年8月机构名称: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置时间:1978年依据:《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通知》主要职能: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国家计划,保护正当的经营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防止资本主义倾向的发展。
说明:1978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属国务院,由国务院财贸小组代管。
1982年8月—1988年4月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据:《关于批准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1982)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令,研究拟定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对工商企业实行经济监督,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生产,活跃流通,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
说明:1982年,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改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988年4月—1993年3月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置时间:1988年依据:《国务院确定行政机构设置》(1988)主要职能:是国务院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也是行政执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为:1、依法确定各类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合法地位。
2、监督管理或参与监督管理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检查处理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简史
工商行政管理简史工商行政管理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回顾工商行政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工商行政管理(一)中国古代的工商行政管理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用于产品交换的原始集市开始出现。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当时的部落首领开始利用其掌握的公共权力强制干预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活动。
这种干预已经带有一定的商贸管理色彩。
2、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社会第一次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和奴隶,奴隶制国家随即产生。
奴隶制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运用政权的力量对工商业和市场活动进行管理,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奴隶制国家的经济秩序。
据《周礼·地官》记载,周朝专设了“司市”①及①地官的属官,主管市场的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其下属一系列官员,从各个方面对市场活动进行管理。
至此,商品交换一定程度的发展及国家的建立,催生了我国古代的商贸管理。
3、封建社会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封建社会的商贸管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更迭而不断发展变化。
从先秦两汉时期起,政府就对工商业者进行“注籍”,即登记管理;隋唐经济兴盛时期,出现了坊市②、宫市、集市、夜市和互市,商贸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更加丰富;宋元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坊市制度发生变革,规范市场秩序的交易法、均输法等法令不断完备;明清时期,商贸管理范围、内容和深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初具近代工商行政管理的特征。
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
几千年来,国家所采取的都是以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如禁榷制度③、土贡制度④、官工业⑤制度等,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实施限制和阻碍了商品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一、行政体制的基本问题:回答一切问题的基本思路只有先回答了行政体制所包含的基本问题,才能更好地回答一切有关行政体制的问题。
概而言之,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围绕行政而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具体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组织与行政领导体制、行政运作机制等诸方面的制度构成。
这么说来,行政体制改革其实就是在处理政府职能范围(市场还是计划)、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社会管理的重点、调整政府机构的设置、数量等方面的。
因此,回答本题目可以基本上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认识历史和现状以及趋势的基础显然,“改革”必须有个对象,改谁的革?对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而言,其实一直处于变革的过程中。
因为随着时代的不同、随着具体历史任务以及高层管理者管理理念的不同,我们的行政体制一直在变。
不过,就本题目而言,改革的对象指的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
因此,我们在这里先简单谈谈中国行政管个体制的这个背景——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
(一)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产生的几个依据第一,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产生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党的领导理论都在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中有所体现。
尤其是党的领导理论体现的最为明显。
这种特征本无可厚非。
不过需要指出:党的“事无巨细”的领导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变成了“党政不分”,遏制了行政积极性。
第二,计划性行政体制产生的经验基础1:革命政权中的行政实践如,延安时期、江苏瑞金时期等革命政府在根据地开展的行政管理都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奠定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和经验。
需要指出,由于革命时期情况特殊,行政管理体制的“集中性”较强,而民主性相对较弱。
第三,计划性行政体制产生的经验基础2:苏联模式这一点最好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管理体制与苏联的“一大二公”性的管理体制几乎无二致。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指在国家法律框架下,各级地方政府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演变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古代国家的行政管理主要依靠君主的统治和地方官吏的管理。
封建社会时期,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逐渐形成,统治者设立州、县等行政机构,进行地方管理和治理。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中国开始接触到现代行政管理制度的理念。
辛亥革命后,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设立省、直辖市、县等行政区划,建立了现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强调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与党的组织进行紧密结合,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体制。
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中国进一步推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19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实验,通过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推动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1994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地方行政机关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组织法》,这两部法律为地方行政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
此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和权责明确,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得到了合理的规定。
三、现代化建设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在面临新的改革和挑战。
地方政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审批的阳光化和透明化,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强化廉洁政府建设,打击腐败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历史沿革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马瑞海(南开大学商学院MPACC2013 天津)摘要:作者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一名公务员。
自中央政府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工商行政管理的角度结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工商系统政府职能转变做出了一些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和老师及同学们共同探讨。
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
二、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现状三、改革主要内容四、改革内容的解读五、改革可能面临的法律冲突六、未来的工作重点及发展趋势关键词:历史沿革现状改革风险未来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
它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五大类:一是市场准入,二是市场监管,三是保护商标知识产权,四是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打击传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年代,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开始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工商人打击走私,监管集贸市场,发展边区经济,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国初期,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内设立了中央外资企业管理局和中央私营企业管理局,1953年两局合并,改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10年动乱中并入商业部。
1978年9月重新恢复,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更名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二、当前工商系统基本现状:1、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停征“两费”前,在以收费为主要目标的机制作用下,基层大部分人员工作在收费岗位,长期从事收费工作,几十年或者十几年如一日,久而久之,自然就放松了对市场主体准入、监管执法、消费维权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应知、应会的不多,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
停征“两费”后,面对履职重心必须转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多元结构的市场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秩序,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一时还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强化岗位练兵,迅速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为快速实现职能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2、行政执法难度加大。
当前,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法难度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干部队伍(主观因素)。
目前,还有少数工商干部思想不解放,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以管理者自居,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愿意、也不善于做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有的甚至还以权谋私,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给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工作造成对立情绪。
对于这部分少数干部,可借鉴企业信用分级监管的办法,把他们作为重点监督教育对象,经常开展法纪教育、廉洁自律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对屡教不改、顽固不化者,要采取法纪手段,该辞退的辞退,该清除的清除,以纯洁工商干部队伍。
另一方面,来自外部执法风险(客观因素)。
在当前鼓励全民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大环境中,少数经营者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思想驱动下,不愿意按照工商部门的要求规范经营、守法经营,无证无照经营,不按规定索证索票,不按要求建立进销货台帐,在食品中添加违禁品,虚假广告宣传、欺骗消费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一旦工商执法人员依法查处时,他们往往采取暴力行动,有的殴打执法人员,有的甚至杀害执法人员。
全国工商系统每年都有此类事件发生,数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数十名工商执法人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是血的教训,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3、经费保障水平偏底。
当前,工商部门的经费保障模式还是沿袭收费体制下的“以收定支”模式,保障水平并没有因停征“两费”而提高,以前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比如,上世纪九十年工商部门招收了一批由省级人事部门承认编制、而省级财政部门不核拨工资经费的“自费公务员”,至今财政部门未核拨工资,还有一些地方性补贴、干部职工的医疗费、专项整治工作经费、商品抽样检测费、基本建设等刚性支出在1999年省以下垂管时都未列入上报省级财政的核拨基数,导致当前工商部门经费保障总量偏低。
综上,无论从内部管理还是行使职能来看,当前工商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式下的要求。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当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划转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赋予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必将深刻影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做出如下部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将由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牌子。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
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
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四、改革内容的解读:现行制度下,创办一个企业并不容易,先要到主要部门取得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这就是所谓“先证后照”。
在等待许可过程中,因为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创业者往往难以开展招工、洽谈、签约、贷款等企业前期筹备工作。
有的小微企业创业者得先去找前置审批部门,取得他们的同意才能到工商部门办理执照。
但这些部门可能会说,你连公司都没有,怎么审批?创业者就这样被推来推去,两头奔波,两头受堵。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后,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证后照”,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
在等待许可期间,创业者可以着手开展一些筹备工作,这就为企业先期发展争取了大量时间。
注册资本问题也是许多创业者难以跨越的“门槛”。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后,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
这意味着,申请企业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了。
如果参照国际惯例,企业股东承诺认缴多少就是多少,理论上一块钱也可以办公司,经营者风险自担。
手续更简便、“门槛”更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将使广大创业者直接受益,并为中国步入一个全面创新、争相创业的时代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与此同时,这项改革也对企业诚信经营和政府部门严格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行业协会商会,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这也就造成社会组织有两个“婆婆”。
此次在登记方面,方案中明确提出,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大类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这个“婆婆”审批同意。
这种积极意义体现在几方面,一是在社会组织的管理上,政府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要探索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二是政府的有些职能会转移给社会组织,比如转移给行业性协会等;三是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更多地给予社会组织机会来进行购买服务;四是政府对社会组织会有积极的培育、指导、支持等措施。
社会信用代码是标识社会信用信息主体的惟一的、不变的代码,包括公民信用代码和组织机构信用代码,是采集、查询、比对信用信息主体,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所依托的桥梁。
这意味着今后个人和单位都有了自己的社会信用号码,为基本信用制度建设打下基石,且对防腐也有很大作用。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也被上述专家认为是反腐的有力措施。
统计不动产更有利于廉政建设,房叔房婶等现象也可以避免。
五、改革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在法律界人士看来,该项旨在鼓励民间投资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面临法律风险与现行《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的要求相冲突,建议立法与改革同步推进,同步修改《公司法》。
实缴制与认缴制,是企业登记时对注册资本的两种模式。
实缴制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是多少,该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上就必须有相应数额的资金。
而认缴制则是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须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
实缴制需要占用企业的资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创业,降低了企业资本的营运效率。
而认缴登记制不需要占用企业资金,可以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工商登记认缴登记制,从而导致了企业“注册成本高”问题突出。
现行的工商登记制度要求实际缴纳注册资本,在实践中已经流于形式。
现行的工商登记制度十分繁琐,一家公司完成登记注册至少需要20至25个工作日。
在实践中,很多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都是委托中介机构做的。
中介机构大量采用垫资方式出具验资证明,工商局只是进行形式审查,无法实际反映公司的真实资金状况。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与现行《公司法》冲突,建议立法与改革同步推进,主张同步修改《公司法》。
现行的《公司法》对注册资本最低出资额、出资时间有明确规定,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认缴有冲突。
现行《公司法》要求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
但是,2010年12月20日,深圳市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出台了《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关于鼓励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在前海合作区及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试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对依法登记的市场内个体经营户试行豁免工商登记,在基金管理、电子商务秘书、股权投资等行业试行一个地址可以办理多个执照。
专家认为,公司法是上位法,《实施意见》只是地方法规法律,效力低于《公司法》,不能做出违背上位法的规定。
“改革应该依法进行,应该先修订《公司法》,免得法律之间相互冲突。
六、未来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趋势关于工商登记改革,工商内部很多人持一种唱衰论,认为事权在不断减少,事实并非如此,此次工商改革的主体论调是“宽进严管”,工商总局已经起草完成了《关于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实行“宽进严管”的方案》,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广东深圳、珠海、东莞、顺德等地,积极稳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促进了职能转变,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