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15万人,到2007年6月底,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5309万人。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A.①⑦B.①③C.②③D.②④
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③它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④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
2.同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形式是( )。A.自然经济B.市场经济C.产品经济D.循环经济
3.“大部制”改革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重点,强化管宏观、抓大事的职责。这是( )。
A.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B.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要求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D.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要求
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C.调整生产力布局D.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 )方面才能起完全的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
A.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B.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C.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D.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A.政府调控市场信息B.明晰产权C.政府生产公共物品D.政府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
9.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A.新型的资本主义经济B.新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C.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D.个体经济的同义语或代名词1O.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 )。A.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B.计划形成价格的机制C.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
11.党的(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B.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C.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D.面向市场、自由经营、自由发展
13.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A.产品经济的存在B.物质利益的差别C.劳动就业的需要D.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14.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 )。A.优化资源配置B.改进生产技术C.进行商品交换 D.物价调控
15.市场活动中最直接的反映信号和最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是( )。A.价格B.竞争C.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
16.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必须要求( )。A.国家完全放任自流B.市场不受法律法规约束C.价格完全取决于政府决定D.市场竞争主体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17.宏观调控中法律调节手段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
18.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炼油厂遍地开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造成的。A.自然垄断B.产权不明晰C.信息不完全D.市场功能缺陷
19.金融手段调控的对象中,核心是控制( )。A.货币总供给量B.固定资产投资贷款C.信贷总规模D.法定准备金率
20.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B.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21.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是( )。A.私人物品B.公共物品C.纯公共物品D.垄断物品
22.垄断一旦形成,市场的竞争性就会( )。A.消失B.增强C.减弱D.无法判断
23.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会导致( )。
A.物价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B.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C.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
24.公共医疗、环保设施、公共住房、财政补贴属于( )。A.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C.社会保险D.社会优抚
25.社会保障以生产力发展为物质基础,保障项目、保障水平等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是社会保障中的( )。
A.普遍保障原则B.适度保障原则C.权利与业务对等原则D.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
A.社会主义制度B.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C.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D.共产党的领导
28.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 )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A.经济增长量B.经济变化量C.国民生产总值D.经济总量
29.市场经济是( )。A.一种基本经济制度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C.一种资本组织形式D.一种生产经营方式
30.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决定的。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制度,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总和,它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C.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D.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2.一般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具有的特征包括( )。A.独立的企业制度B.有效的市场竞争C.良好的社会信用D.规范的政府职能与健全的法治基础
3.“大市场”和“小政府”是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合理选择。根据这一思路,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是( )。A.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B.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两极分化C.对资源进行配置和再配置D.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E.运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运行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有( )。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E.经济管制
5.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A.国家计划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E.法律手段
6.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障C.公平与效率统一于生产方式之中D.公平与效率统一于人类利益的追求之中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系统结构,它包括生产资料( )。A.所有权B.占有权C.支配权D.使用权
8.与国家计划、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相比,法律手段具有的特点有( )。A.约束性B.直接性C.强制性D.稳定性E.速效性
9.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 )。A.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节B.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间接调节C.为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障D.保证计划、经济、行政等手段的正常运行来调节经济运行E.通过规定、指令直接干预和控制经济活动
1O.国家调控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外交政策E.收入分配政策
1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C.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A.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B.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C.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D.企业各自自成体系,互相封锁,造成重复建设、重复生产
13.促进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原因主要是( )。A.收入的国际差距B.各国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C.国外就业预期和收入预期的不稳定性D.语言文化上的障碍E.经济的周期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