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使学生了解作者苏轼及文与可的生平事迹,理解文中描述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作者苏轼及文与可的生平事迹。

2. 理解文中描述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象。

3. 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汇的理解。

2. 文中隐含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作者苏轼及文与可的生平事迹、筼筜谷偃竹的图片、文中的重点句子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文与可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述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互相讨论。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如文中生僻词汇的解释、文中隐含意的把握等。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涵盖了文中的重点知识点。

2. 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色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描绘画面来感受和体验古文中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学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色和意境。

2.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特殊表达方式。

通过文中描绘的画面,体验和感受古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与竹子相关的古文作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注意理解文意,掌握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讨论并分享对文中描绘的筼筜谷偃竹景色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4. 讲解与解析:对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5. 画面描绘:邀请学生上台用白板或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筼筜谷偃竹景色,并分享给大家。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生字词进行复习和默写。

2. 请学生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翻译和解析,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和生字词?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描绘画面来感受和体验古文中的意境?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分享环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和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掌握并积累文言字词句知识;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通过阅读人物的的相关事件,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过程和方法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言基础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和文和可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文中所包含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重点归纳掌握文言基础知识;感悟文章主题,理解以喜衬悲,益增其悲的写法;体会本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以”竹”为线索组织材料)﹑”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第一段画论部分的作用;为何”哭失声”;怎样理解苏和文之间的亲厚无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寻声暗问弹者谁,人生自是有知音(导文)1. 导入:竹,挺直而有节,常青而不凋,被视为高洁虚心的君子,自古以来颇受文字画士的青睐。

苏轼就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可见他对于竹或说是”竹品”的偏爱。

他有一位画技高超且尤善画竹的表兄,姓文名同,字和可。

这篇《文和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就是苏轼为缅怀他而作。

2. 背景:文和可(1018~1079),名同,苏轼表兄,比他年长18岁,自号笑笑先生,操韵高洁,善诗﹑文﹑书法,尤以善画竹闻名于世,墨竹画派代表人物。

1075年任洋州知州。

元丰二年正月改知湖州,赴任途中病逝。

1074至1079年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新法受排挤诬陷,于是自请出京任职,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

《筼筜谷偃竹图》就是苏轼在徐州任上时文同赠予的。

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成此文。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读文题明体式(辨体)解题:”记”这种文体,出现得很早,至唐宋大盛。

它能够记人记事,能够记山川名胜,能够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及运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批评现状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置身到故事情景中,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并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
1.向学生介绍《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及内容;
2.以小组方式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人物性格特点;
3.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加生动的理解文学作品;
4.利用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真谛;
5.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运用文学作品批评社会状况,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6.引导学生做出综合性分析,归纳出故事中的主题思。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旨在通过学习这篇文学名篇,使学生掌握对古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

本篇文章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文言文《筼筜谷偃竹记》,掌握古文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鲜明特点和价值,并能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情节。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和文学名篇,感受和探究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通过简单的问答,让学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有些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并与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提出“微观中见宏观,细节决定成败”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背后的含义。

2. 阅读理解阶段将文章分段,依次讲解每一段的意义和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句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感知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特色和价值,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明确文章的主旨和基本情节。

3. 展示画作阶段将文章中所述的景色与古代画作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并通过欣赏优秀的山水画作,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独特韵味。

同时,通过观察画作,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画家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4. 总结点评阶段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让学生对文章和画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其中包括: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检测学生对文章和画作的理解程度,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及对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成果进行评估等。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如“筼筜谷”、“偃竹”等。

(3)了解作者苏轼的背景及其与可画筼筜谷偃竹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熟练朗读和背诵《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表达。

2. 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课文、作者背景、相关图片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与可画筼筜谷偃竹的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韵味。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字词难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2)讲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如“筼筜谷”、“偃竹”等。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学习,如苏轼的其他散文、诗歌等,分析其艺术特色。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竹林或相关景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朗读、背诵和练习题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3)了解作者文与可的背景和创作风格,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中的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3)感受作者笔下的筼筜谷偃竹景象,领悟文章意境。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文与可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词和句式及时记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词和句式问题。

(2)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学习心得。

4. 意境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笔下的筼筜谷偃竹景象。

(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提高。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3. 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筼筜谷偃竹的图画,并附上创作心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和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二、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描绘的景色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文中描绘的景色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文与可及其画作《筼筜谷偃竹图》,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描绘的景色和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审美教育:通过欣赏《筼筜谷偃竹图》,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文意。

2. 搜集与文与可相关的资料,了解其艺术成就。

3.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策略1. 生动讲解:运用生动的语言、图片等资源,直观地展示课文中的景色和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审美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八、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或艺术家工作室,加深对绘画艺术的理解。

2. 邀请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和艺术创作心得。

3. 开展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艺术素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谦逊、勤奋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课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作者写作技巧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苏轼及其作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2)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解答疑难问题。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文翻译练习。

(2)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 翻译课文,巩固生僻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 分析课文艺术特色,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学生对课文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整理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二、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筼筜谷偃竹记》是唐代张怀瓘的一篇散文文学名篇,其文以写竹为主题;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冷静、深沉和广博的情怀,产生了晴雨和风雪对待竹的不同态度,强化了尤其是竹性和人性的关联。

此文虽然是唐代的著名文学代表作之一,但现在我们以绘画的形式来给予课堂讲解,使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艺术,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研究。

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高二选修课《文学》的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学常识,学习过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及古代文学作品。

但是,因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力里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故而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增加了绘画和书法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解读文学的同时锻炼艺术创作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唐代的古文学精品《筼筜谷偃竹记》;2. 学会从艺术方面对课文进行解读,使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理解文化内涵;3. 通过练习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古代文化及传统艺术的认识;4. 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和创作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特点,领悟文学和艺术相互促进;通过对课文进行解读和艺术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和自我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理解文学作品;如何鼓励学生参与积极课堂讨论和艺术创作。

四、教学方法1. 演讲:老师协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内涵。

2.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找出唐代文学作品与当今社会联系的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

3. 展示:让学生观看大师级艺术家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以此感性领悟文学和艺术之间的协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筼筜谷偃竹记》是唐代文学家元稹所写的一篇文章,描写了筼筜谷中的偃竹景致,其文字生动形象,颇具艺术价值。

而后人在欣赏元稹的文学作品时,除了欣赏文章的文字之外,也可以通过绘画来更好地感受偃竹的美景。

因此本篇教案将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主题,结合具体教案内容,探讨如何通过绘画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一、教学目标1.了解《筼筜谷偃竹记》由来及其文学价值;2.通过研读文章,掌握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3.通过绘画表现偃竹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4.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5.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过程1.了解《筼筜谷偃竹记》由来及其文学价值通过简单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该篇文章的由来、作者等基本信息,重点讲述作者形象地描写了筼筜谷中的偃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让学生对该篇文章感到兴趣和想探索的好奇心。

2.通过研读文章,掌握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针对该篇文章的阅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和细节,了解文章运用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理解作者的文学创作思想。

3.通过绘画表现偃竹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展示筼筜谷中偃竹的美景中,绘画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工具,比如画笔等,准确地表达出偃竹的美。

先请学生走进自然中,在校园或公园等人文环境中拥抱大自然。

学生可以感受到存于自己和文学作品的共鸣,从而利用自己的感知、感觉和体验来创作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偃竹图。

比较学生之间的作品,并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筼筜谷中偃竹的美。

4.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绘画表达,可以让学生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在美学绘画领域中推进自己的思维和探索发掘。

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则可以建立起对于文学作品的敏感,以及对于美学和文学理解提升。

高中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推荐五篇)

高中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推荐五篇)

高中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推荐五篇)第一篇:高中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导入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子的节和叶是与生俱来的,从只有一寸长的笋芽到数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

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体会作者对竹子神韵的描绘。

(2)学会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审美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竹子神韵的描绘。

3.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绘画技巧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所需的PPT或黑板。

2.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绘画作品或图片,以便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绘画作品或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作者与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作者对竹子神韵的描绘。

(2)讲解生字词在文中的含义与运用。

4.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或写作练习。

(2)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绘画练习,体会中国画的美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工具,如毛笔、墨、纸等。

2. 欣赏其他画家的竹子作品,比较不同画家风格的差异。

七、课堂互动1.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测文章内容。

2. 介绍作者苏轼及其背景。

3. 解释题目中的关键词“筼筜谷”和“偃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提问:“你们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期待?”。

2. 简介作者苏轼,引导学生了解其文学地位。

3. 解释题目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对文章背景有所了解。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分析课文中的难句,解释重点词语。

教学活动:1.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观察学生阅读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分析课文中的难句,解释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

第三章:内容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文章主题和寓意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的观点。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第四章:文化探索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介绍古代文人的绘画爱好及其文化背景。

2. 分析文章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古代文人的绘画爱好及其文化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目标:2. 激发学生对相关主题的进一步兴趣。

教学内容:2. 教师提出拓展阅读建议。

教学活动:2.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提出拓展阅读建议,如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有关古代绘画的书籍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分析:课改实验区教材高中语文的课文容量加大,尤其是文言文部分加大了比重,出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加上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基础,学生层次等,完成这个任务就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归纳预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解决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作者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之优秀散文。

●赏析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两课时,(根据课堂进展自然分为两课时,这里不做明确规定)
●课堂教学:第一步首先检查预习情况,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预习中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由小组长收起来,每组选四个代表,把本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取掉重复性问题(看哪个组效率高,速度快,其他同学默读课文)。

第二步把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再次进行归纳,在黑板上把问题归为两大类:一类属词句疏通问题,一类属课文分析问题(包括写作特点)。

第三步归纳解决问题
一、词句疏通问题:
(一)预设问题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遗:wèi赠送)
2、以为口实(口实:话柄)
3、投诸地而骂(诸之于,兼词)
4、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与许可,同意)
5、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译文略)
6、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
译文: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为:“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
7、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译文:我认为其中包含着深邃的道理,难道不是吗?
8、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译文:(人们)平时觉得自己很明白,但事到临头却突然变得糊涂起来,难道只是画竹是如此吗?
(二)三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三段课文,解决文意问题,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讨论,老师引导等方式解决问题。


二、课文分析(用提问的方式):
1、本文以叙事为主还是以抒情为主?
(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明确: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以抒情为主,兼叙事说理。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文体是杂文,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

3、文章主旨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4、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分组讨)
明确:记叙了文与可的三件事情,一是把求画者之缣素扔地并说拿去做袜;二是写两人以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竹开玩笑,并忆“筼筜谷偃竹图”之由来;三是追述文在洋州时苏以“筼筜谷”诗引得喷饭满案。

说明了他的高尚风雅,请苏轼代画,说明了他是一个憨然坦率的人,赠诗从侧面说明了他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三、写作特点赏析
1、运用典故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
(学生看课下注解,弄清典故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归纳有哪些典故?明确: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渭川千亩竹”

2、文章在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

(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信笔写来,形散神不散,文章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忆二人交情,到说明写作缘由,始终以画竹及二人情意为中心点。


3、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

(文虽具悼念性质,却不陷于哀情,有意叙二人交往、调笑趣事,如“袜材”“喷饭满案”等,语言明快、活泼、幽默。


四、教学反思
通过预习、找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同学们在课堂上热烈地进行交流讨论,试图找到最正确答案的动机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生们的认真思考和主动交流下,问题迎刃而解。

同学们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了大量的问题,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以极大的热情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中,体会到了一种收获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不一定要追求完美的过程,要完成预定的任务。

重在教给学生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主动去学习,爱学习,这才是一堂好课。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老师往往觉得学生大了,不善发言,不如多讲讲,其实高中学生要真正调动起来,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视野都要宽的多,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要放开手脚,课堂必然会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的收益也最大。

从案例中看似课堂容量不大,其实学生的大量活动不能一一记录,教无写法,同一个问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