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秋季学期《绿色建筑》课程考核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立和运用过程中,须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立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立和运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和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爱惜环境和削减污染,为人们供应健康、适用和高效的运用空间,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将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探讨,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探讨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探讨和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动身,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爱惜环境的角度,提动身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爱惜,留意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和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样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峻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料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特别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阅历,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主动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前言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受建设部科技司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编写《技术细则》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技术细则》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特别是自2005年3月“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以来的实践,还借鉴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
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
这是《技术细则》的特点。
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建设活动,有的参加过系统的研究工作。
这样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编写《技术细则》十分宝贵的前提条件。
随着绿色建筑实践活动的拓展,这个群体正在发展,正在壮大,正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基石。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二OO七年六月1 总则1.1 基本规定1.1.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绿色建筑评价、评奖与标识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以下简称《标准》),制定本细则。
1.1.2 本细则依照《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
1.1.3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评价内容判定得分情况和达标情况。
根据达标情况评定星级,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根据得分情况,区分同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相对水平,用于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和工程项目评审。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第五节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绿色设计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意识。
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
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文),作为国家纲领性、技术性文件,对绿色建筑进行了诠释,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内涵,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框架提供了依据。
之后,我国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与框架,编制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GB/T50378-2006,2019年进行修订,形成新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GB/T50378-2019,也是我们国家目前通用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在此之前,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方面,也有相应的成果,如2001年开发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4年为奥运开发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5年为世博会开发的《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标准》等。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建筑我国也有一系列标准。
针对不同地域,许多省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标准。
总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建筑类型的评价标准;二是针对建筑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评价的相关规范;三是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统一的评价框架下,各地推出的适合当地的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建筑的“绿色化”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绿色建筑进行效果评价即可定量的检验“绿色化”目标达到的效果,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程度。
1.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下面简单介绍我国于2019年8月1日起实施的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课程标准
《绿色建筑》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8050264建议课时数:60学分:4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绿色建筑概论》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既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的新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建立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并能获得建造绿色建筑所需的主要技术。
2.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化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七大项目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技能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能力。
以建筑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将绿色建筑概论的基本知识、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其评价方法及标准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建筑工程领域所涉及的绿色建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熟悉并掌握绿色建筑相关的概念,绿色建筑的各类节能技术,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具有对绿色建筑室外、室内环境的分析控制技术;能正确地、合理地选择使用各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及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绿色建筑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热爱科学和严格热情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要根据本专业课程实施的实际要求,提出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等。
(一)教学建议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各种绿色建筑的控制技术,通过项目教学和项目训练,注重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完成典型任务活动中对各种绿色建筑的控制技术加以掌握。
基本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 1. 1 绿色建筑旳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波及系统性、整体性旳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旳总体进行评价。
【阐明】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均可以参评绿色建筑。
当需要对某工程项目中旳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由于有些评价指标是针对该工程项目设定旳〈如住区旳绿地率),或该工程项目中其他建筑也采用了相似旳技术方案(如再生水运用〉,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此时,应以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旳总体为基准进行评价。
建筑群是指由位置毗邻、功能相似、权属相似、技术体系相似或相近旳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构成旳群体。
常见旳建筑群有住宅建筑群、办公建筑群。
当对建筑群进行评价时,可先用本原则评分项和加分项对各单体建筑进行评价,得到各单体建筑旳总得分,再按各单体建筑旳建筑面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建筑群旳总得分,最终按建筑群旳总得分确定建筑群旳绿色建筑等级。
参评建筑自身不得为临时建筑(例如,多见于北方旳冰雪建筑,近年来在南方出现旳集装箱建筑〉,且应为完整旳建筑,不得从中剔除部分区域。
无论评价对象为单栋建筑或建筑群,计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时,要基于该指标所覆盖旳范围或区域进行总体评价,计算区域旳边界应选用合理、口径一致、可以完整围合。
常见旳系统性、整体性指标重要有:人均居住用地、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
3. 1. 2 绿色建筑旳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献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阐明】本原则2023年版规定评价应在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但在随即公布旳《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行细则(试行修订〉》(建科综[2023]61号)中,己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并且,通过数年旳工作实践,证明了这种分阶段评价旳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旳积极作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施工管理评价要点
施工管理评价要点9.1.1应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并落实各级责任人。
【控制项】【条文说明扩展】与本条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有:1.《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1)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2)运用ISO14000和OHSAS 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3)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3.0.2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7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8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和自检评价记录等绿色施工资料。
施工方案应包括“四节一环保”的内容。
在施工全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实施动态管理。
对绿色建筑施工做针对性的宣传和知识培训。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从项目实施至竣工全过程,对施工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和专家综合评估。
【具体评价方式】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运行评价查阅企业ISO14000管理体系文件、OHSAS18000管理体系文件;查阅该项目组织机构的相关制度文件、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图和经审批、独立的绿色建筑施工方案;查阅在施工过程中各种主要活动(包括宣传培训,重点施工工艺工序,自检、自评等)的可证明记录,包括可证明时间、人物、事件的纸质和电子文件,影像资料等。
9.1.2施工项目部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控制项】【条文说明扩展】“环境保护计划”是指:为了预防大气、水土、噪声等污染而制定的实施计划。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项
名类 称别
编号
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4.5.1
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 照标准的要求。
控
4.5.2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当一套住宅设有1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室制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节
4.3.5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
水
4.3.6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与
4.3.7 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水 资 源 利
一 般 项
4.3.8 绿化灌溉采取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4.3.9
量
4.5.6 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居住空间之间的视线干扰。
一 4.5.7 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般 4.5.8 设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
项 4.5.9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
内 项 4.5.3 (A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A声级)。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
环
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外窗和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
境
4.5.4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质
4.5.5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绿色建筑评价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二0一五年七月前言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以下简称《标准》)已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实施。
为了适应当前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指导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在该标准修订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标准》修订组专家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相关课题的承担单位,同时启动了原《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 年2 月通过了专家审查。
《技术细则》依据新《标准》进行修订编制,并与其配合使用,为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提供更为具体的技术指导。
《技术细则》章节编排也与《标准》基本对应。
《技术细则》第1 3 章,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关术语、评价对象、评价阶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文件要求等作了阐释;第4 ~11 章,对《标准》评价技术条文逐条给出【条文说明扩展】和【具体评价方式1【条文说明扩展】主要是对标准正文技术内容的细化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原则上不重复《标准》条文说明内容。
E具体评价方式】主要是对评价工作要求的细化,包括适用的评价阶段,条文说明中所列各点评价方式的具体操作形式及相应的材料文件名称、内容和格式要求等,是对定性条文判定或评分原则、对定量条文计算方法或工具的补充说明,明确评价时的审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附录给出了评价中方便查阅参考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及分值总览、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空调系统冷源机组能效指标等。
《技术细则》的编制工作还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与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重点标准规范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组专家的大力支持。
各地在《技术细则》的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将意见建议反馈给我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规范处(士也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编:100013;E-mail:),以便修订完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周围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物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和认证的依据,它可以帮助建筑师、设计师和业主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更好地考虑环境和健康因素,从而创造更加可持续的建筑。
首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常包括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建筑设计创新等方面的评价。
其中,能源利用是评价绿色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价标准通常会要求建筑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能源消耗,采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设备,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利用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绿色建筑通常会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体的开采和污染。
材料选择是绿色建筑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评价标准通常会要求建筑材料具有低碳排放、可回收利用和环保的特点。
其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会关注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
这包括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声环境和室内舒适度等方面。
评价标准通常会要求建筑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新度;同时,也会要求建筑在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最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会关注建筑的设计创新。
评价标准通常会鼓励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提出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实现对环境的最大保护和对人的最大利益。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对建筑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建筑行业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筑师、设计师和业主应该充分了解和遵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建继续教育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二建继续教育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将要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概述可以包括对绿色建筑、二建继续教育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简要介绍,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
同时,可以提及本文将探讨如何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运用于二建继续教育中,以促进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概述部分,读者可以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内容的阅读铺平道路。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绿色建筑和二建继续教育的概念进行简要概述,明确文章的目的,引出文章的主题。
在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绿色建筑的概念,二建继续教育与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二建继续教育中的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作用,提出在二建继续教育中应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绿色建筑在二建继续教育中的发展方向。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二建继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1.3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热点议题。
然而,在建筑行业中,仍然存在一些对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够深入了解的情况。
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二建继续教育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以促进绿色建筑标准在二建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同时,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二建继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旨在推动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行业中的深入推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正文2.1 绿色建筑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建筑形式。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手段,实现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共34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托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诺,踏上旅途,义无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绿色建筑的定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 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的基本要求 1、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 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2、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 进行。 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 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并提交相应分析报告。 4、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 制,并提交相关文档。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 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暈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 类指标包括控制顶、一般项与优选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 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其中优选项是难度大、综合性 强、绿色度较高的可选项。 2、绿色建筑应满足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 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1 3、当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 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按原比例 调整确定。 4、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 评为通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课件2
• 一星50分,二星65分,三星80分
•公 建:节地15分,节能35分,节水10分,节材20分,室内20分,创新10分,总分110分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
控
4.1.1 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 —
—
制
保护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控制要求。
项
(项目选址)
4.1.2 场地安全,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 —
—
害威胁,无危险化学品等重大污染源、
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无电磁辐射、含
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危害。(场地安
全)
4.1.3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污染物
—
—
4.1.4 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建 —
—
筑及场地的日照标准要求。
•旧标准:控制项8项,新标准4项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
4.2.1 容积率0.8-1.5得10分,1.5-3.5得15分, 19 ≥3.5得19分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4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2.10 8.2.11
室内噪声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高要求标准 隔墙、楼板、门窗的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高要求标准 70%以上的区域无视线干扰 光系数≥2%的面积比例大于75%无眩光均匀性得8分,地下采光系数 ≥0.5%占20%得4分 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大进深区域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 可调节遮阳60~70%得6分,70~80得8分,≥80得12分 75%采暖空调可控得4分,个性化末端得4分 90%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 避免污染空气串通,重要区域通风或空调采暖工况下的气流组织满 足要求。 污染物浓度采集分析得7分,实时报警得3分 地下一氧化碳浓度监测
二建继续教育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二建继续教育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二建继续教育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当前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探讨二建继续教育课程中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以及评价绿色建筑的标准是什么。
绿色建筑是通过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不仅仅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包括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标准。
评价绿色建筑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效率:绿色建筑应该具有高效的能源使用系统,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最新的节能设备。
评价绿色建筑时需要考虑建筑的能耗水平和所采用的节能措施。
2. 资源利用:绿色建筑应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并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价绿色建筑时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来源和使用效率。
3.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应该保证室内环境的质量,包括通风、采光和健康水平。
评价绿色建筑时需要考虑室内空气质量、照明和温湿度控制等因素。
4. 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和社会需求,具有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评价绿色建筑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设计理念和社会影响。
二建继续教育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该遵循以上原则,同时还应该结合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LEED、BREEAM等,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
通过二建继续教育的培训,建筑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可以了解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实践经验,提高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水平,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继续教育中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该包括能源效率、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同时结合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旨在提高建筑师和从业人员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字数:458】第二篇示例:一、绿色建筑的概念、意义和特点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的建筑形式。
绿建评分标准
gb50378@)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建设研究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同济大学 本标准参加单位: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长沙大家物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 赛智动态调光玻璃(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林海燕 鹿勤 陈立 韩继红 程志军 曾捷 王有为 于震平 王清勤 蒋荃
荣 宋凌 叶凌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吴德绳 赵锂
刘加平 汪维
杨榕
李迅
窦以德
郎四维
娄宇
徐永模
毛志兵
方天培
目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2011.10.1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2010实施日期:2011年10月1日1 总则1.0.1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动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应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
1.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0.2控制项prerequisite item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
2.0.3一般项general item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
2.0.4优选项extra item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
2.0.5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trash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0.6建筑废弃物building waste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2.0.7回收利用率percentage of recovery and reuse施工现场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施工现场所有建筑垃圾的比重。
2.0.8施工禁令时间prohibitive time of construction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
2.0.9基坑封闭降水obdurate ground water lowering在基坑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3基本规定3.0.1绿色施工评价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对象进行评价。
3.0.2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本规定
等级 ★ ★★ ★★★
2008-2-16
节能 (共6项) 2 3 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具 控制项 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 体 指 一般项 实现难度及指标要求中等的项目 标 优选项 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
★★★绿色建筑
建筑
是否满足控制项
是
有可能评为 绿色建筑
满足一般项及 优选项的情况
★★绿色建筑
2008-2-1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
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
2008-2-16
19
1.3.2为细分绿色建筑的相对差异,在控制项达标的情况 下,按本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分。根据设定的分值,按满足 要求的情况评分,逐项评分并汇总各类指标的得分。
根据得分情况,区分同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相 对水平;用于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
当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 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这 时,参评的总项数会相应减少,表中对项数的要 求可按原比例调整。 设表中某指标一般项数共计为a,某星级要求的 一般项数为b,则比例为p=b/a。存在不参与评 价的条文时,参评的一般项数减少,对一般项数 的要求可按表中规定的比例p调整。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1
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 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 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 一般项与优选项。
住宅建筑 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共76项, 其中控制项27项,一般项40项,优选项9项。 公共建筑 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共83项, 其中控制项26项、一般项43项、优选项14项。
2008-2-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
2011年秋季学期《绿色建筑》课程考试与作业要求
PART A 考试(占总成绩20%)
一、考试内容
有关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考试题型
单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三、考试时间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试日期为2011年12月21日(周三)上午,如有变化由指导教师通知。
PART B 作业(占总成绩80%)
一、作业要求
1、结合课程学习、实地调研、工程实践和科研课题,每3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针对设计选题完成一套作业(资料汇编、研究报告、绿色建筑设计图纸)。
2、研究报告内容详实、结构清晰、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
3、设计图纸按选题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有一定深度,有自己的研究和成果。
4、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抄袭。
一旦发现,取消全组成绩,该组所有同学须重修本课程。
二、设计图纸选题方向
以下选题方向供同学们参考,可拓展或细化。
1、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概述
2、有关绿色建筑的研究内容和科学体系的概述
3、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概述
4、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与传统建筑的环境营造
5、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设计策略
6、图解地域传统民居(皖南民居、四川民居、窑洞等)的生态设计策略
7、城市环境气候分析(城市气候、城市风环境、城市热岛效应、城市自然环境等)---以南京市为例
8、绿色建筑选址与室外环境设计
9、居住建筑节约用地策略与技术研究
10、公共建筑的高效集约化设计
11、绿色生态停车场规划、设计与构造
12、我国建筑气候分区与节能设计对策
13、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技术线路研究——以南京市(或其他城市)为例
14、建筑设计、构造设计与建筑节能设计
15、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原理、设计与示例
16、地源热泵(GSHP)(或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及在建筑中的应用
17、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及在建筑中的应用
18、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原理、构造与技术
19、植物对绿色建筑的贡献
20、建筑立体绿化(种植屋面实用技术、垂直绿化实用技术、窗台、阳台、庭院绿化等)
21、建筑遮阳研究
22、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的创造(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景观环境等)
23、建筑采光与照明节能
24、建筑设备系统节能
25、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26、绿色建筑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研究
27、节水设计与节水设施选择
28、雨水回收利用研究
29、绿色建筑结构体系初探(图解绿色环保建筑结构体系)
30、复合木结构研究
31、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32、绿色建筑施工初探
33、建筑智能化与智能建筑
34、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35、物联网与绿色建筑的结合初探
36、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简介
37、中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比较
38、图解分析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39、从生态环保低碳角度解读建筑大师的作品
40、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与技术措施
41、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绿色技术应用
42、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示范楼)研究(如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研究)
43、绿色建筑的模拟分析、评价与申报
44、国内外绿色建筑获奖实例分析
45、地域文化与绿色建筑创作
46、江苏省绿色适宜技术综述
47、我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初探
48、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设计技术线路与技术措施
49、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基准研究
50、既有建筑的改造与利用
51、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52、低碳生活与低碳建筑
53、再论绿色建筑的本质与内涵
54、绿色建筑发展方向初探
55、自选(如自己正在做的绿色建筑示范楼,但须与指导教师讨论后决定)
以选题[21、建筑遮阳研究]为例,其图纸内容建议包括以下内容:建筑遮阳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应用案例,基本原理,基本类型,构造与细部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与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结合),示范图设计(标准图集),技术数据(表),未来发展趋势等。
三、分组安排和作业内容
分组安排:3人一组(如有特殊情况则为2人一组或4人一组),不允许个人提交作业。
课程作业:资料汇编:每组至少收集6篇论文,12个国内外实例,其中自己亲自翻译的国外实例不得少于3个;(平均每人至少收集2篇论文,4个国内外实例,其中自己亲自翻译的国外实例不得少于1个)。
研究报告:1篇,不少于6000字(平均每人承担工作不少于2000字)。
设计图纸:小组合作完成一套设计图纸(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构造设计、技术设计、系统示意等),A1图版不少于3张(平均每人绘图不少于1张A1)。
在总说明中注明小组中各人的分工和完成的作业内容,要求每个人必须参加方案设计和图纸绘制工作。
四、成果格式要求
1)资料汇编格式
1、采用复印、扫描、下载、输入等方法收集、整理、汇编有关资料
2、页面规格:A4(双面打印)
2)研究报告格式
1、页面规格:A4(双面打印)
2、段落格式:(中文)
论文标题:黑体,小三(小二);副标题:宋体加黑,小四;正文标题可考虑为三级,一级标题为四号宋体加黑,二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黑,三级标题为五号宋体加黑。
正文为五号宋体,摘要及参考文献:宋体,小五。
英文:Times New Roman,11
页面设置:边距:左右各2.0cm,上:2.0cm,下:2.5cm
3、图/表数量建议
图的数量建议在20个以内,表的数量建议在5个以内,彩色(或黑白)。
图片扫描质量不低于350dpi。
4、文档类型和图片文件类型: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图片以.JPG 插入文中。
5、研究报告组成:
i.封面(标题、作者、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单位、完成日期)
ii.标题、作者、单位、邮政地址和电子邮箱
iii.摘要:中文不超过250字,英文不超过250words
iv.关键词:中文3~5个词,英文3~5words
v.正文
vi.参考文献
3)设计图纸格式
A1图版,不少于3张。
图纸采用常用比例(如总平面图1:1000或1:500;平、立、剖面图1:100或1:200;详图1:50或1:25等等),同时标注必要尺寸和比尺,旨在表达清楚设计意图。
五、作业提交和答辩日期
2011年12月21日(周三)上午,如有变化由指导教师通知。
六、答辩要求
每组提交一套纸质文档(A4的资料汇编和研究报告、A1的设计图纸)、一套电子文件和一个PPT文件。
在答辩日,每组同学演示PPT文件,互相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最后,由指导教师编辑所有成果成册交学院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