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18 木兰诗教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木兰诗 (1)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木兰诗 (1)

木兰诗导学稿【学习目标】: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脉络。

2、了解本文所用的修辞格,分析木兰的性格特征。

【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2、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分析木兰的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主人公花木兰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背诵,而且要当堂背下来,不能留到课后。

本课生字词较多,同学们在预习中要看注释或查工具书,要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

要注意这首诗的铺排手法。

可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像。

【自主预习指导】一、课前资料查询: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二、阅读全文,小组内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做好记忆。

1、认真阅读课文,揣摩文意,把握乐府诗的语气,处理好诗句的停顿,注意解决文中易读错写错的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

机杼.():织布梭子。

可汗.():专用名词。

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僵绳。

燕.山():山名。

胡骑.():战马。

戎.机():军事。

朔.气():北方。

金柝.():打更用的梆子。

红妆.():装饰,打扮。

傍.地走():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著.我旧时裳():穿。

2、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回答。

山东省济南市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理)

山东省济南市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理)

山东省济南市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济南市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济南市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的全部内容。

木兰诗。

六年级语文下册 18《木兰诗》1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语文下册 18《木兰诗》1 鲁教版五四制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渲染家的欢乐气氛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渲染归家及回复女儿身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的喜悦,突出女儿情怀。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木兰诗
一诗歌简介 二字音 三朗读 四字词句义 互文修辞 五情节复述 六人物形象 七详略分析 八课外廷伸
一、诗歌简介
安徽 亳州 木兰像
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 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的一 首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叙 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 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河南虞城花木兰祠
网络资料:
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一部流传了千百年的北朝 民歌,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早已肯定,这首诗 内容是“真实的”。1982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 花木兰确有其人,“花”是后人加的姓,木兰本名穆兰,穆是鲜 卑人的姓,约出生在河南地,属今日的伊盟(包头人习称“河 西”,1926年曾隶属包头县)。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对阴山之 北柔然的战争。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比喻赞美 讴歌英雄
据说,兔子静卧时, 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 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 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雌兔哪个是雄兔呢?
J ī zhù tiě kèhán pèi
ānjiān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jiān yān
jīu róng shuò
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tuò戎机 朔气 金柝
zhuā红ng妆 z著huó 帖ti花ē 黄 傍bàng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 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 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 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 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 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 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济南市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济南市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二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
4.诗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目的何在?这样的复沓形式诗中还有哪些?
5.研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如“出郭相扶将”是爷娘互相搀扶还是见了木兰一块儿扶?再如结尾为何要写到雄兔和雌兔,跟人物有什么关系?“扑朔迷离"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等等。
四、民歌的特点是民间流传许久的故事,经文人整理所得,充满传奇色彩是众人的智慧结晶,文学创作需要想象,美国迪士尼再创造的“花木兰”动画片更具有超凡的想像。因此我们也来一次想像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停机叹息"或“征战沙场"或“亲人团聚”)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根据注解直译文章,教师答疑并讲析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确,巩固重点。
学法设计
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篇课文,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比较容易理解,主要采取朗读、讨论的方法,学生复述故事和翻译来完成课文的学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第1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第1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木兰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教学重点背诵这首古诗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学生比较感兴趣,争取让学生当堂背诵。

教学准备充分运用多媒体,制造精彩的课件。

布置学生充分的预习。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一、导入新课:(1分钟)《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同层展示:(5分钟)三、出示目标:(1分钟)四、自主学习:(16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五、师生探究:(15分钟)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学生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3、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六、随堂检测:(5分钟)七、布置作业:(1分钟)小结: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木兰诗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 段)―――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 段)―――结尾附文反思与重建附:一、同层展示:给划横线的字注音唧唧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鸣溅溅燕山鸣啾啾戎机朔气金柝红妆著帖花黄傍二、课堂检测题:翻译句子: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第18课《木兰诗》教案(鲁教版六年级下)doc初中语文

第18课《木兰诗》教案(鲁教版六年级下)doc初中语文

第18课《木兰诗》教案(鲁教版六年级下)doc初中语文教学目的1.体会恰当详略表达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2.明白得木兰那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想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情况节进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那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扣住故情况节的进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明白得木兰那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表达详略得当。

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阻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诵和背诵。

这首诗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预备出征的急切,奔腾征途的思亲。

教学过程1.由教学过的现代诗歌,引到将要教学的古代诗歌,引出«木兰诗»〔板书诗题〕。

2.教师指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

它表达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出木兰那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板书:木兰〕。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明白得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4.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读准上面加黑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义。

机杼:zhù,织布梭子。

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hán,专用名词,不能念kěhàn。

鞍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山名,不能念yàn。

胡骑:jì,战马,不能念qí。

戎机:róng,军事。

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朔气:shuò,北方。

六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

六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

六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木兰诗》是我国古代民歌的代表作,它塑造的花木兰形象得到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喜爱!那么,教师在讲授此课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不妨和一起来了解下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

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木兰诗》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木兰诗》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理)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木兰诗》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木兰诗》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木兰诗》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的全部内容。

18《木兰诗》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复述.3、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

【知识链接】(5分钟)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自主学习】(3分钟)1.给下列字注音。

唧唧()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溅溅()金柝()阿姊( )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3、整体感知:A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B本诗是以什么为线索叙述故事的?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修辞(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8课《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8课《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18《木兰诗》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复述。

3、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

【知识链接】(5分钟)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自主学习】(3分钟)1.给下列字注音。

唧唧( )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溅溅()金柝()阿姊()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3、整体感知:A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B本诗是以什么为线索叙述故事的?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修辞(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合作探究】(分钟)1、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复述这个故事,可以加上适当的想象。

2、木兰形象分析答题句式:我从_________句话(或_______件事)看出木兰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拓展延伸】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对标巩固】(3分钟)(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

鲁教五四版语文六年级18 木兰诗 教案(5)

鲁教五四版语文六年级18 木兰诗 教案(5)

《木兰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及相关文学常识2、学习运用互文、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二)能力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赏析诗歌语言,培养良好语感2、了解详写和略写的内容,理解该诗详略得当的特点3、分析、理解并正确评价花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4、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合理地联想和想象(三)情感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2、体验花木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理解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②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难点:诗的背诵、详略安排的原因、诗的思想性课型及教学思路课型:讲读型教学思路:课前播放幻灯片《木兰从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朗读录音作示范,指导学生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初步感受其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教师适当点拨;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由学生复述课文,以便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结构层次;抓住关键句段,有重点地分析、讨论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揣摩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探究详略安排的方法及原因;最后,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木兰诗》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课后安排改写《花木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多媒体应用1、硬件:投影仪、教学用电脑2、软件:自制《木兰诗》课件(U盘)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本课目标: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⑵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构⑶分析木兰的形象特征(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幻灯片《木兰从军》,指名学生说说相关故事内容,教师随机导入新课。

幻灯片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教师口头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知识简介利用幻灯形式介绍如下知识:1、作品简介2、乐府诗3、时代背景三、指导朗读(1)播放朗读录音,并出示课文的演示文稿,给学生作示范;(2)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学生朗读有关片段,注意情感的把握和技巧的运用;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板书)(3)让学生按要求练习;然后指定1~2名学生正确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关片段;(4)全班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木兰诗 鲁教版 (2)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木兰诗 鲁教版 (2)
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进行思考。
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
3、重点关注樊俊宇、白浩翔,并让同伴指导
完善拓展训练评价单。
期望的学生行为
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进行联想拓展,把本节问题进行总结。小组要遵循拓展的“忆、练、思、展、论、提”六原则。
4分钟
创设情景
创设媒体图片情景
创设自主预习情景
创设预习评价情景
创设问题生成情景
教师行为
[旁白]同学们,从“好”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对!女子便是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是怎样的一位好女子——花木兰 。
1、媒体呈现图片
2、呈现学习目标
[旁白]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问题。
1、课前教师要给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
1、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阅读。学生训练能够又好又快完成。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
1、小组长、学科长认真负责;
2、观察各位同学的完成进度
3、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交流,根据需要教师参与指导
每个小组对学习收获进行总结。
专家评价
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希望第六小组及时完成。
2、学科长、小组长检查
1、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
2、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返回给老师。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
程序
(要素)
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
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
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
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
2、在借助工具书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参照课文注释自读自译,疑难之处小组内交流,不能解决的小组间讨论解决,或请教老师。
3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学后总结
审阅签字
上课时间
一、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花木兰的故事。(畅所欲言,形式可多样。)
2、小组内交流乐府诗的有关资料并展示。
3、写出预习过程中发现的生字词,重点词,文学常识。
二、导入新课:
听豫剧片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导入,让我们通过诗歌来认识这个戏剧中的巾帼英雄。
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生自读,小组读,齐读。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以“我最喜欢木兰的***”为题,写一段话。
(温馨提示: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案序号
修改日期
学习
目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以背诵,并能复述课文内容,分析木兰形象。
重点
难点
整体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以及感悟她身上的可贵之处。
内容设计区
导学设计、错题更正区
18木兰诗
内容设计区
导学设计
错题更正区
学科
语文
课题
主备人
主备日期
4、请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复述这个故事,可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复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是什么?
2、你能找出木兰身上有哪些可贵之处?分别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3、打开你的记忆库,搜寻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巾帼英雄?你能介绍一下她们的事迹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