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背景下的社会保障法建设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作者:刘滨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23期摘要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善治。
要实现社会善治这一美好局面,固然离不开法律保障,当前社会处于法治化建设大环境下,要实现社会善治就必须创新社会治理,而要创新社会治理就必须与法治化建设相接轨,实现法治化的社会治理创新。
本文指出,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两者有效结合可以积极应对社会治理的基本诉求,完善社会治理形式,促进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创新。
关键词依法治国治理社会治理社会善治作者简介:刘滨,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141-02一、依法治国得以凸显的时代背景当今社会处于法治建设的大环境下,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变更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
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将法治建设以最高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以全会的形式研究法治问题并形成《决定》,这也是党在历史上第一个法治问题的专门决定,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里程碑,揭开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建设推向了国家治理舞台的中心位置,使法治不再处于国家治理的侧面或者边缘。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必然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构成“治”一词的释义是,从水从胎、始。
主要是以水为特征,修整、疏通之意。
由此可知,治本意带柔,向明善治。
“理”字可以拆分为“玉”和“里”,表示“玉石内部的纹路”,可引申为顺着事物的内部道理做事,顺事而为。
这表明“理”代表着次序、规律和标准。
“治理”,在英文中译为“governance”,起源于古典拉丁文和古希腊语,意为控制、引导和操作。
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中国在依法治国和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而要确保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并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需要一系列根本保障的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的根本保障。
法律是治国的基石,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约,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稳定。
中国自1978年开始进行法治建设以来,已经形成了一部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中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确保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坚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依法行政是政府治理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政府部门要依法行使职权,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同时,政府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此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的必要保障。
法律是一种规范,只有人民群众了解、遵守法律,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因此,要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可以通过在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制作法律宣传片等方式,向社会传播法治理念,提高人民对法律的理解和遵守度。
此外,健全法治监督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法治监督是确保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预防和纠正执法行为中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要建立健全的法治监督机制,包括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构建多方参与的法治监督网络,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最后,依法治国建设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与机制,不断完善自身的法治建设,做到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与其他国家接轨。
综上所述,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体现在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健全法治监督体系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
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社会建设教案主题:法治社会建设引言:法治社会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它是实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本篇教案将从法治社会建设的概念、必要性、基本原则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与背景法治社会建设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管理的一种社会建设模式。
它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法治社会建设的必要性1. 维护社会公正:法治社会建设能够规范社会行为,提升社会公正性,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利益的平等。
2. 促进社会稳定:法治社会建设能够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
3. 保护人权与自由:法治社会建设能够保护个体权利和自由,形成公民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1. 依法治国:推动国家组织和社会生活活动的法律化,以法律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绳。
2. 公平正义: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公平的法律权益,保障社会公正。
3. 司法独立:法律的执行和司法活动独立于政治、经济、社会力量的干扰,保证司法公正。
4. 公众参与: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形成监督机制,推动社会发展。
四、法治社会建设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 保障公民权益:法治社会建设可以确保公民的权益得到合理保护,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
3. 创造公正环境:法治社会建设能够铺设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
4. 促进社会发展:法治社会建设能够推进社会进步,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法治社会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法治理念的普及:通过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加强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树立。
2.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更新法律和法规体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3. 提高法律执行效力:加强司法体制改革,提高法律执行的效率和公正性。
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是人民生活的基础。
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和谐,依法治国成为一种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法治的内涵和作用、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治的内涵和作用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的一种政治制度。
它包括法律的制定、法律的公正适用以及法律的严格执行等方面。
法治的核心是平等、公正、公正和合理。
它要求国家行为和社会行为都依据法律来进行,不允许任意执法和任意处罚。
法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法治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治的存在可以使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受到公正的对待。
其次,法治维护了社会秩序。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遏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法治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以及文化繁荣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政府权力和行政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都要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法治国可以保障公民的权益。
法律是公平正义的代言人,只有依法行事,才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依法治国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再次,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之策。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有效地遏制犯罪行为,减少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依法治国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法治的存在有助于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三、依法治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依法治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依法治国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提供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渠道和方法,避免了冲突的升级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要求。
为了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构建一套完备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建设体系。
本文将从法律保障和制度建设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保障法律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它意味着国家的一切行政行为和社会行为都要以法律为准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法律保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重视。
1. 完善立法体系国家需要全面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其与时俱进。
在立法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采纳公众的合理建议,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适用性。
此外,还应注重法律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立法质量。
2. 健全法律执行机制法律只有得到切实执行,才能对社会产生真正的约束力。
为了保障法律的有效执行,需要加强司法体制建设,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依法履职,不得滥用职权。
3. 维护公平正义法律保障的核心是维护公平正义,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需要加强对腐败和不正当行为的打击力度,保证司法公正和审判公开。
同时,还需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确保法律的公平性。
二、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
它意味着要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法律的贯彻执行。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制度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重视。
1. 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的机制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防止权力滥用或责任推诿。
此外,还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重大决策程序,提高行政效能。
2.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和保证。
为此,政府应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还应加强公民参与的机制和渠道,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随着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法治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深入研究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路径,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1.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建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是实现公正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平等的重要手段。
依法治国可以有效规范社会行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必须加快推进法治建设,提高司法公正和公正执法水平,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坚实保障。
2.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法治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国家治理制度和机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加强法治建设可以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法治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可以有效保护产权,促进投资和创业活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完善法治环境可以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必须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法制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1. 完善法制体系。
完善法制体系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建立健全的宪法体系、民法体系、刑法体系、行政法体系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基础。
2. 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依法治国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推进全面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司法公正和公正执法水平等。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依法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净化政治、明确政务,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而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就必须不断加强法治建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
一、构建健全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法治的基础。
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建立健全全面、科学、稳定的法律体系。
首先,要加强法律制定和修订工作,确保法律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其次,要完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二、健全法治机制法治机制是保证法治实施的重要保障。
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健全法治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的决策决定机制,确保决策依法决策、公开透明。
同时,要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此外,还要加强法律救济机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法治队伍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法律人才培养,提高法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人才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法律工作。
此外,还要加强法律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全体法律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要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和弘扬,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全民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还要倡导法治精神,弘扬宪法法律精神,树立法治思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法治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法治建设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国际法治理论研究,推动我国法治理论的国际化。
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途径与策略法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途径与策略法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构建一个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成为了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途径与策略则是实现法治建设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宪法依法治理、法治思维转变、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治环境、完善法治体系等几个方面,探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一、宪法依法治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律,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依法治理。
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确保宪法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切实的落实。
此外,应加强对宪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对宪法的尊重和遵守。
二、法治思维转变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法律从业人员要转变工作方式,树立法治思维。
要始终以法律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使法治观念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同时,要加强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法治教育,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推动全体公民共同参与法治建设。
三、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
可以通过举办法治讲座、举办法治文化节、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等方式,加强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同时,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并能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法治环境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各级政府要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对不正当行为的监督和打击。
同时,要推动建立健全法治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五、完善法治体系完善法治体系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要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制度机制。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权益保护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权益保护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权益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旨在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本文将探讨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权益保护,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和内涵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在国家治理中,依法定、依法行政,通过法律保障和规范,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理念和方式。
全面依法治国的出现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国家治理新理念。
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包括:坚持宪法的权威,加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文化的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社会和法治中国等方面。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始终坚持宪法法律的统一,推动国家治理向法治转变,确保人民依法行使权力、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法律保障和权益保护的关系法律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
法律保障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等法律手段,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和法人等在社会行为中的权益和利益进行有效保护和维护。
权益保护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目标和民众期望的核心内容。
权益保护是指通过法律保障,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得到平等保护,为人民群众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法律保障和权益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权益保护。
同时,只有在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法律保障才能得以有效落实,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体系包括宪法保障、行政法保障、刑法保障、民法保障等多个方面。
在宪法保障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法治原则。
在行政法保障方面,行政法规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规范,维护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刑法保障方面,刑法通过规定和制裁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社会的安全和公平。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建设答案: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法
律遵从度,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
法律保障包括完善立法程序、健全执法机制、强化司法独立等方面,
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国家机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监督制约
等方面。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方面,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
体系,提高法律规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法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其次,要加强执法机制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严格依法行政,
保证法律的实施。
最后,要强化司法独立,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
和司法体系,保障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国家机构,包
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力,实现权
力制衡和合作。
其次,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制度和程序,
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最后,要加强监督制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证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
综上所述,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重要基础,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需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法治建设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法治建设必须逐步实现“法治社会化、法治政府、法治公众、法治企业”的全方位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为国家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首先,法治社会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法治社会化是指将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
在法治社会化中,必须加强宪法教育、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推广“全民法律意识”的根本观念,增强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还需加强司法公正和透明度建设,建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保障社会公正和稳定。
其次,法治政府是实现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和政府管理方式。
在法治政府中,必须建立行政法律负责制,严格依法行政,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的制度,确保政治权力不被滥用,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加强政府公开、透明、问责的制度建设,推进新型政治文明建设,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法治公众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必要条件。
法治公众是指公民具备充分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正。
在法治公众建设中,必须加强公民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培养公民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加强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的建设,发挥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监督和服务的作用,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最后,法治企业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治企业是指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保障员工、客户、股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在法治企业中,必须加强企业依法经营的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内部法制文化建设,确保企业各项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建立企业公民意识和品牌形象,推动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和谐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与法治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与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与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法治被确立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旨在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
本文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法治社会建设的现状与挑战以及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治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的独特法治理念。
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
2. 党的领导与法治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法治的重要保障。
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保证了法治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科学性。
3.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注重依法治国,强调法律地位的首位。
同时,也注重以德治国,在法律面前,所有人都平等,但也强调法律道德的结合。
法律是保证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基石,而道德是个体行为的约束和引导。
二、法治社会建设的现状与挑战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人民法治观念的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们对法治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
然而,仍然存在一部分人对法治的理解不深、观念不一致的情况,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 依法行政的落实:法治社会建设需要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基础。
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依法行政建设,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依法行政意识淡漠、执法不规范、违法违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3. 法律服务的均衡化:法治社会建设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和基层社区,法律服务资源相对匮乏,导致部分人无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依法治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定,为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主要是以《中华人民共 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代表,该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
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
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主要是以《中华人 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该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社会保险经验的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社会保险领域的经验。
社会保障法制的互鉴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 法制的进步与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 2 3
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基本建立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一套完整 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涵盖了社会保险、社会救 助、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
工伤保险的扩大覆盖
01
逐步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职业群体纳入保障范Biblioteka 围。失业保险的加强
02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失业保险的待遇水平,保障失业人员
的基本生活。
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
03
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社会保障法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劳工标准的引入
借鉴国际劳工标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制体系。
02
依法治国的内涵包括:法律至上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 法。
法制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法制建设是现代国家 治理的基础和重要保 障。
法制建设能够提高政 府效能,推动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
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
构建法治社会的关键在于确立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以保证法律的公正实施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下面将从立法、司法、执行和监督等方面探讨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一、立法制度保障立法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规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在立法过程中,应坚持民主、科学、公正的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确保法律的代表性和适用性。
为加强法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修订机制,定期对现行法律进行评估和修改,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还应推动立法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为法治社会提供有力的制度基础。
二、司法制度保障司法是法治社会的保障和支撑,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机构和司法程序,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
为此,应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保障司法公正。
同时,还应完善司法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加强诉讼中的证据收集和鉴定,提高司法裁决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外,为保障司法独立,还应构建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确保司法活动依法行使权力。
推行法官任期制、审判公开和网络司法等,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司法体系的公信力和公信度。
三、执行制度保障执行是法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执行机关对法律裁决的实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为保障执行的效果和公正性,应建立健全执行制度和执行队伍。
首先,要加强执行力量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执行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执行能力,在执行过程中做到严格按照法律执行,确保执行结果的公正和权益的保护。
其次,要建立健全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执行活动的监督和评估,防止执行中的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保障执行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四、监督制度保障监督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有效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保障法律的实施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法治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保障
法治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保障法治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管理和决策方面全面依法操作的社会模式。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法律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适用的,公民享有法律保护和权益。
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保障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福利和保障,并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保障理念体现了公平与正义。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分配都要依法进行,确保每个公民都能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
无论是贫富差距还是社会不平等现象,都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调整和解决,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公平地分享社会资源和机会。
这样,社会就能够实现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的产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保障提高了国家的管理效能。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各项社会保障政策都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通过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程序,能够确保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法律的适用也能够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减少行政任意和不确定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保障,国家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
另外,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保障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法律的适用和实施能够引导人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形成文明社会的良好氛围。
同时,法律的保障也能够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和信心,激发个人的创造活力和社会的创新力。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社会保障政策的全面实施能够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流动,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保障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法律和制度的建设仍然不完善,有些地方和部门对于法律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不到位,一些弱势群体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的培养,在法律方面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完善,推动社会保障政策的全面落实和执行。
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维护社会秩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社会秩序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是一个团结稳定的基石。
而法治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法治建设的意义、法治建设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推进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理解法治建设的意义对于深入认识其重要性至关重要。
法治建设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公平正义的过程。
它追求的是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确保法律能够在治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法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平,使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只有通过法治建设,才能够建立起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次,法治建设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准则。
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人们的行为才能够受到约束,社会秩序才能得以维护。
法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行为规则,使每个人都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
同时,法治建设也为社会秩序的维护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保障。
当法律被违背时,法治机构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惩处,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此外,推进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法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法治建设的引导和推动,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司法的公正性和效率,为社会秩序的维护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时,广大公民也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违反法律规定。
不仅如此,教育机构也应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培养全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推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总之,法治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法治建设,我们能够建立起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使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法治建设方面的研究报告
法治建设方面的研究报告法治建设方面的研究报告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治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制度优势的重要保障,并且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法治建设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法治建设面临的问题1. 体制机制问题:我国法治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法治建设负责人和部门的责任、权力、利益问题存在不清晰的情况。
2. 法治宣传教育问题: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大,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较低。
3. 法治执行问题:法律执行效果不佳,导致很多法律规定和决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4. 法治文化问题:法治文化基础薄弱,法治和道德、文明的关系还不够紧密。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 完善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加强法治建设部门的权责清单、职责重点和监管机制,加强执法公正、透明和行政干预的限制,确保法治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
2.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提高法律执行效果:加强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法律执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法律规定的有效落实。
4. 培育法治文化: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提升全民的法治文化水平,推进法治和道德、文明的有机结合。
三、法治建设的前景展望1. 法治建设将助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消除利益困局,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2. 法治建设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推进,将为市场经济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保障,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法治建设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依法治国的路径,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目标,提高国家治理的效能和公信力。
结论: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政策解读
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政策解读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复杂性的增加,维护社会稳定成为了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中国,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法治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就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意义。
一、加强法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法治建设是指以法律为核心,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的执行,严格执法,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措施。
加强法治建设的核心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安宁。
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各方面问题和社会纷争才能得到妥善解决,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为了加强法治建设,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这包括制定和完善各类法律法规,使其能够覆盖社会各个方面,涵盖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法律的全面性和适应性。
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的执行机制和司法制度,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性,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三、加强执法力量建设加强法治建设还需要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
这涉及到建立健全的执法机构和队伍,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执法力量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执法装备和资源支持,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建设还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只有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法律法规,知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传达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
五、加强跨部门协作加强法治建设还需要加强跨部门协作。
社会稳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部门的协作。
政府各部门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各项法治工作。
只有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才能实现社会稳定的目标。
六、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除了加强法治建设,还需要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只有对犯罪行为实施零容忍,坚决依法打击,才能树立起法律的威慑力。
法制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研究
法制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研究近年来,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法制建设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法制建设在实际推进中,是否真的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法制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
首先,法制建设作为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一种依法治国的基础。
法律是国家行使权力、管理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它将权力的行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和规则之内,使得公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通过法律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可以建立起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秩序,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公平交往的环境,减少不正当竞争,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
其次,法制建设能够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公民道德与公共道德的提升。
法律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媒介,它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约束社会成员的自由以及权利的行使。
只有通过法律的保障,人们才能在社会中有序、自由地行动,同时也能够在行动中遵守公共道德。
法律的约束力使得人们对于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更加有序和稳定,公民的道德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唤起和提升。
法制建设还能够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成员的安全感和对法律的信任。
法律的存在和适用可以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提供一种权威的、可信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无论是国家的法律还是地方性法规,都能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行为规范,使人们可以依法行事,不会因为法律的随意性而处于恐惧之中。
因此,法制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密切相关,依法办事的社会越是有序,社会和谐度也就越高。
另一方面,社会和谐的发展又需要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多样化,矛盾冲突不可避免。
法制建设应该注重法律的公平、合理和适用性,避免制定过于苛刻或过于宽松的法律,注重法律的适用环境以及法律的法律意识教育。
此外,法制建设与社会和谐还需要法律意识的提高。
法治之基: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
法治之基: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法治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还需要建立健全法治的制度体系,以确保法治能够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石。
首先,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
法律的存在可以使人们的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可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
这套法律体系要既保证公平正义,又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地规范社会各方面的行为,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
其次,严格执行法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
法律的权威性在于其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严格执行。
司法机关要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依法判决案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行政机关要依法行使管理权,保障公众的权益。
而公民个体则要自觉遵守法律,不得违法乱纪。
只有通过全面、严格执行法律,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此外,加强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
法治建设是指对法治的制度和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升级。
其中,包括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推进法治思维的培养和普及;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司法水平和服务能力;优化法治环境,营造社会宽容、公平、稳定的法治氛围等等。
只有通过全面推动法治建设,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法律交流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与国际社会深入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先进国家的法治经验和智慧,不断提高自身法治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需要,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治之基是全面、科学而健全的法律体系,法治之本是严格和公正的法律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社会保障法建设研究作者:张琦沈毅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1期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社会保障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战略为社会保障法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一些立法上的难点问题有助于在法律体系协调推进中解决。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建设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层次较低、立法滞后于制度建设、法律执行力度较薄弱等问题。
推进社会保障法建设必须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顶层设计相衔接,统筹协调推进。
关键词:依法治国;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改革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123-02一、社会保障法建设背景分析社会保障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和调整社会保障主体法律关系的总和,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运行管理、矛盾调处等提供法理支撑。
社会保障制度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法的建设离不开其他经济、社会领域法律法规的配套推进,需要纳入广阔的法治背景中研究。
(一)依法治国战略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
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被写入宪法。
10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把推进法治中国进程作为重要奋斗目标。
新时期,随着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期”,法治建设更加迫切和突出。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布置完改革总体方案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并且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为实现这个总目标,一定要进一步推进立法进程,完善包括社会保障法在内的法律规范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战略为社会保障法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二)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并且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总方案以及实施路径。
社会保障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确立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为社会保障法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指出“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
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
”社会保障法的建设一定要与社会保障改革相衔接,为社会保障改革提供科学论证、法理依据和法律支撑。
此外,其他领域的改革,例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等也要与社会保障改革相衔接,为社会保障改革预留空间和同步推进。
(三)社会保障顶层设计我国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为核心的制度架构。
社会保障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制度并轨、相互整合阶段,亟待进行顶层设计。
社会保障顶层设计需要社会保障法为其提供合理依据,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
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做出授权。
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社会保障顶层设计都是采取立法先行的方式推进的,例如德国在1883年就先出台《疾病保险法》等法律,再进行制度实施;英国在1941年颁布《贝弗里奇报告书》,确立了福利国家的建设目标与制度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必须纳入社会保障法建设中同步推进,以确保顶层设计方案的科学规范、有效运行。
二、社会保障法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社会保障法建设现状我国社会保障法建设起步较早,但是发展比较缓慢。
最早在1951年的时候,就已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劳动制度及社会保障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单位保障制度有了明显的不同,逐步探索建立新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宪法层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版,在第1章总纲第14条中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法理依据和发展方向。
在第2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的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基于宪法有关法律规定,我国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军人保障制度等。
第二,专门法层次。
按照目前中国法律类别的划分,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九大类别的部门法。
作为专门的法律类别,目前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专门法只有社会保险法。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入到了立法保障的规范发展阶段。
社会保险法是一部综合法律体系,内容涵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个险种。
考虑到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仍处于完善发展阶段,社会保险法在表述上为进一步改革预留了空间,这种做法为今后出台其他社会保障领域法律法规提供了思路,即可以在制度改革阶段就建立起社会保障法,而不必完全等待制度定型后再出台法律,这种思路也符合国外立法先行的经验。
第三,规章条例。
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体系大多是以规章条例形式存在的,这与当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处于改革试验阶段有关,在制度实施存在试点、试验状态下,可以先通过规章条例运行,总结经验适宜推广后再上升为专门法。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规章条例体系,例如在社会救助方面,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已于2014年5月1日正式施行。
在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方面,我国于2014年2月24日颁布实施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
在补充养老保险方面,我国于2004年4月15日颁布实施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此外,我国中央相关部委出台了具有规章约束作用的《通知》和《实施意见》,部分省市还出台了地区层次的社会保障规章条例,这些规章条例为推进社会保障实践以及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保障领域专门法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法的建设还处于立法完善的阶段,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并且法律制度的层次较低、存在立法滞后等问题。
第一,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社会保障是一个综合系统,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等多个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只有社会保险领域出台了专门的社会保险法,其他领域还没有形成立法,存在立法领域的空白。
应当尽快推进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出台专门的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军人保障法等。
第二,法律制度层次较低。
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大多停留在规章条例层次上,颁布了许多《暂行办法》、《实施意见》、《通知》等规章制度,没有上升为部门法的层次,缺乏法律的约束效力。
应当尽快推进一批成熟的规章制度率先整合成为相关具体法律,比如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失业保险法、生育保险法等,同时把目前列为暂行办法的法规及时升级立法,出台真正的《社会救助法》等。
第三,立法滞后于制度建设。
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习惯采取“先试验、再总结、后推广”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确实有利于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科学有效,但是客观上也对社会保障法的立法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很多社会保障领域的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与之有关的社会保障法案却还没有颁布,容易导致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预期不稳定,担心社保制度出现新的变化,不能化解居民的生活后顾之忧,导致仍然不敢消费。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都是采取社会保障立法先行的策略,将社会保障法作为制度建设的依据。
第四,法律执行力度较薄弱。
从社会保险法的执行力度上看,存在实施机制薄弱的问题,法律的强制性和不容更改性体现得不够明显。
例如在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社会保险关系建立与转移接续等方面,一些地区或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严格执行,存在拖欠缴纳、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现象,由于局部执法不严,这些地区或单位并未受到法律的及时制裁。
另外,法律执法力度不够还与社会保障法层次较低有关,规章条例的约束力量与法律相比要弱。
三、推进社会保障法建设的对策社会保障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享有可靠的社会保障是人的基本的政治权利。
权利的保障必须依托于完善的法律。
社会保障法的建设不仅是社会保障权利的基本体现,还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必然要求。
推进社会保障法建设必须与依法治国相联系,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顶层设计相衔接,统筹协调推进。
具体来看,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
在社会保险法的基础上,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升级为《社会救助法》,同时建立专门的《社会福利法》、《军人保障法》等。
在立法策略上,可以参照社会保险法的思路,除规定好原则性的、已经定型的制度化内容外,可以为进一步改革预留出空间。
同时,要把社会保障法律建设与社会保障改革、社会保障顶层设计结合起来,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出社会保障改革路径、实现目标、发展阶段等内容。
第二,整合已有规章条例,出台专门的法律。
例如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升级为《社会救助法》;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整合为《养老保险法》;整合目前医药卫生领域的规章条例,积极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法》立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等。
第三,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顶层设计纳入法律体系同步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改革与顶层设计的关键时期,首先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改革方案设计、征求意见和表决通过,确保改革设计环节实现科学规范和程序公正,同时要将社会保障改革目标纳入社会保障法建设目标中,将改革形成的顶层设计基本理念、主导原则、重点方案写入社会保障法,实现顶层设计立法先行,通过法律来推动制度建设与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