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9课 秦统一中国》第一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重点难点】1.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秦灭六国的原因及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自主学习】一、秦灭六国1.条件(1)时期连年战争,各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3)秦王,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经过(1)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
(2)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
3.历史意义:结束了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1.目的: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
(2)中央机构:中央设、太尉、,分别掌管、和监察事务。
(3)地方机构:废除,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的长官都由直接任免。
3.影响: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化: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经济:统一货币,以秦国的作为统一货币;统一制度。
(3)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4)军事:开凿,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巩固统一的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各地的发展。
3.疆域:秦朝的疆域东至,西到,北至一带,南达南海。
【当堂达标】1.(济宁中考)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
人教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5篇)
人教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5篇)人教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本课线索
必背重点
西汉灭
亡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东汉建
立
时间
公元25年
光武帝像 都城 洛阳 开国皇帝
刘秀,即光武帝 光武中
兴
在位皇帝 光武帝
陶院落(模型) 出现原因
(措施)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
负担,减轻刑罚;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
黄巾起义
易误警示
1.西汉灭亡后,建立的新政权是王莽的新朝,而非东汉。
2.东汉出现外戚宦官交
替专权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制。
直接原因是皇帝年幼,太后临朝,主少母壮。
3.东汉末年发生的黄巾起义使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沉重打击了东汉的腐朽统治,但并没有使东汉灭亡。
图片解读
东汉形势图
东汉(25—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与西汉统称两汉。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一、介绍本学案是一份针对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绩优学案,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
本学案将提供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精选的学习材料,以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七年级下册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时期。
2. 掌握历史知识,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3. 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习步骤1. 预习课本,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标记不明白的地方。
2. 完成学案上的预习题,检查自己的理解程度。
3.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好笔记。
4. 分组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疑惑,共同解决问题。
5. 复习笔记和学案,巩固所学知识,准备考试。
四、精选学习材料1. 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本学案提供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2. 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工具,本学案提供了精选的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地理环境。
3. 历史问题解答:本学案提供了许多历史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4. 思考题:本学案还提供了许多思考题,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学习技巧和方法1. 注重预习和复习:预习可以帮助你了解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复习可以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
2. 做好笔记:做笔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也可以在复习时更加方便。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可以帮助你和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疑惑,共同解决问题。
4. 联系现实生活:历史事件和人物往往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多联系现实生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
六、考试准备在考试前,请再次复习学案上的重点和难点,确保自己掌握了所有必要的历史知识。
同时,要保持冷静和自信,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这份《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祝你学习愉快,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一、学案背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传承与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两个模块,该学案针对历史绩优学生设计,旨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二、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
2.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历史意识。
3.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和技巧。
三、学习重点1.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和理解。
2.世界古代史的学习和理解。
四、学习内容及任务1.中国古代史任务一:了解古代中国的发展脉络1)以中国古代历史的时间为顺序,制作时间线;2)使用时间线来回顾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任务二: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1)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化或科技进行深入研究;2)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该文化或科技的发展和影响。
任务三: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形态1)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社会形态进行研究,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2)制作一份社会形态发展报告,包括该社会形态的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2.世界古代史任务一: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1)从古代文明的地域角度进行分类,如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等;2)选择一个古代文明进行研究,制作一份文明发展报告。
任务二:探究古代帝国的兴衰1)选择一个古代帝国,如罗马帝国、中国秦汉等;2)分析该帝国的兴衰原因,制作一份帝国兴衰报告。
任务三:了解世界古代经济贸易1)选择一个古代经济贸易中心进行研究,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地中海地区等;2)制作一份经济贸易地图和简报,介绍该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和影响。
五、学习方法和策略1.整合资源,多渠道获取信息,如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上网查找信息等。
2.善于归纳总结,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知识框架。
3.善于思考和分析,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4.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见解。
六、评价方式1.完成学习任务所制作的报告和短文。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本课线索必背重点 1.秦的统一原因(1)连年战争,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3)重用人才秦始皇像时间 公元前221年 都城 咸阳 人物秦始皇嬴政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2.秦朝巩固统一方面 措施影响 相关图片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
(2)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1)郡县制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
(2)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统一文字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统一货币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军事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易误警示1.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秦朝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
2.西周推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秦朝形势图。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教案(全套)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教案(全套)一、教材分析本套教案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参考教材为《初中历史七年级》。
该教材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内容由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点组成,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
2. 掌握古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教学内容:-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地理环境。
- 古代华夏族的发展和特点。
- 古代文化的遗产和代表作品。
第二课:夏商周的兴衰教学目标: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和特点。
教学内容:-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 人物:大禹、商纣王、周武王等。
- 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艺术成就。
第三课:春秋战国时期教学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发展。
教学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 人物:孔子、墨子、荀子等。
- 思想文化变革和学派兴起。
第四课:秦汉时期教学目标:理解秦汉时期的统一和文化发展。
教学内容:-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影响。
-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 文化成就:长城、汉服、汉画等。
第五课:志存高远的长安城教学目标:了解唐朝的繁荣和文化成就。
教学内容:-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
- 大唐帝国的疆域和贸易活动。
- 文化成就:诗词、科举、唐画等。
第六课:五代十国的割据教学目标: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
教学内容:- 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格局。
- 各国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 社会经济的变革和文化的传承。
第七课:宋朝的辉煌教学目标:理解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教学内容:- 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 化学、机械、造纸术等科技发明。
- 文化成就:宋词、茶艺、南宋画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地图等多媒体工具,直观展示历史事实和地理环境。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本课线索
必背重点
战国七
雄 包括国家 齐、楚、秦、燕、赵、魏、韩 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商鞅变
法
目的
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地位 战国时期成效最大的变法
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
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
治理;(2) _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商鞅铜方量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
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
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
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
都江堰示意图
易误警示
1.春秋时期曾经称霸,且在战国时期依然称雄的国家有:齐国、楚国、秦国。
2.商鞅变法中触及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
3.商鞅变法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确立县制”。
图片解读
战国形势图
重要国家/地点:
(1)秦、齐、楚、燕、韩、赵、魏:战国七雄。
(2)桂陵:齐魏桂陵之战的地点。
(3)马陵:齐魏马陵之战的地点。
(4)长平:秦赵长平之战的地点。
成语故事: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完璧归赵等。
重要战役: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
七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历史学案: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无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班级姓名小组第几号【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战国七雄等基础知识。
2、了解春秋争霸和平的进程,理解并探求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和平的起因及历史缘由。
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认识到分裂时期也孕育着一致的要素及改革是诸侯各国强大的根本缘由。
【重点难点】1、重点: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2、难点:春秋争霸和平和战国兼并和平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学情分析】经过理解消费力发展引发社会转型,认识消费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建立发展消费力的观念。
经过霸业兴替的研讨,认识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保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一、回顾旧知1、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二、基础知识感知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上,出现了________农具和________,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了________。
2.王室衰微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_______的形状,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_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权势大减,所能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________一带。
诸侯国不再遵从王命,各自为政。
天子乃至要依赖________的经济支持。
周王室地位_______,大的诸侯权势崛起。
3.诸侯争霸(1)缘由:由于政治、经济发展_______,各诸侯国为了本身的利益,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_______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 争霸:一些强大的诸侯以“”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取霸主的地位。
、晋文公、、秦穆公等前后称霸中原。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国和国也前后北上争霸。
(3)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和平,使一些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
三、探求成绩(小组讨论成绩预设)1、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特点?四、基础知识扩展与迁移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小组讨论成绩预设如何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和平发问展现成绩预设战国七雄是:课堂训练成绩预设1.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里劳作,他肯定不可能()A.用铁制的犁耕地B.用青铜工具进行消费C.用骨器角器开垦土地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翻地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景象,最次要的是由于(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C.铁器、牛耕的广泛运用 D.合纵连横的开展3.《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七年级历史教案【8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历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一、自学讨论,预习提纲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2、“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a、食物b、四肢的进化c、大脑的进化d、劳动4、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5、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6、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a手脚有明显分工b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c懂得人工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7、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人工取火御寒c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8、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a石器b木棒c火把d弓箭9、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1a2b3d4d5a6c7b8d9b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七年级上册历史绩优学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绩优学案课题:远古的传说
学习目标:
1. 了解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2. 掌握黄帝和炎帝的贡献。
3. 理解禅让制的含义和特点。
学习重点:
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和黄帝、炎帝的贡献。
学习过程:
1.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远古传说的背景。
思考:为什么会有远古传说?
2. 新课探究
炎黄联盟的形成过程。
讲述黄帝和炎帝的故事。
分析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的意义。
黄帝和炎帝的贡献。
列举黄帝和炎帝在农业、手工业、医药等方面的贡献。
禅让制。
解释禅让制的概念和实施方式。
分析禅让制的优点和局限性。
3. 课堂练习
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强调炎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5.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拓展阅读相关历史书籍。
七年级上册历史绩优学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绩优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3.掌握一些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知识点。
二、学习内容1.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基本概念。
2.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3.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事件和人物。
三、学习步骤1.导入(10分钟)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基本概念,通过简单的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人类起源的了解。
例如:人类起源自哪个洲?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
什么是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祖先。
2.知识阐述(30分钟)根据教材内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进行阐述。
教师可使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教材,让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事件和人物,如人类从穴居到农耕社会的演化、农耕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等。
3.学习任务(4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和教材,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并完成以下任务:a)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作成思维导图;b)研究并记录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和人物;c)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一些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的问题。
4.总结归纳(20分钟)学生再次整理所学内容,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提问或让学生互相问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2.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内容。
3.小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点。
4.提出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准备下节课进行讨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类起源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个人或小组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并整理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利用图片、图表等多媒体教具,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在课后作业方面,教师通过多样化的任务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整体上,本节课的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七年级上册历史绩优学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演变。
历史也是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绩优学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起源学习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掌握古代文明的代表性特点;3. 培养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习重点:1. 运用历史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古代文明的起源;2. 了解古代文明的代表性特点,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学习方法:1. 阅读课本,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代表性特点;2. 制作时间轴,记录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1. 阅读课本第一单元的内容,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制作时间轴,将古代文明的重要事件和发展阶段标注出来;3.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4. 整理学习笔记,总结古代文明的代表性特点和发展过程。
学习成果:1. 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2. 掌握古代文明的代表性特点,如金字塔、奥林匹克运动会等;3. 培养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历史的热情。
第二单元: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学习目标:1. 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2. 掌握古代社会的代表性特点;3. 培养对古代社会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学习重点:1. 分析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2. 掌握古代社会的代表性特点,如封建制度、奴隶制度等。
学习方法:1. 阅读课本,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2. 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古代社会的特点和影响;3. 制作海报或PPT,展示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
学习过程:1. 阅读课本第二单元的内容,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2. 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古代社会的特点和影响;3. 制作海报或PPT,展示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4. 分享学习成果,互相学习和提出问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天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天学案》第一天:新时代的起点——改革开放重点内容: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10-11页的内容,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2. 观看视频《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了解邓小平的作用以及他带领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经历。
3. 阅读教材P12-14页的内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
4. 分析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意义,撰写一篇小论文。
学习反思: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和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我们要认真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天:探索之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重点内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和创新;对全球科技的贡献。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21-23页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新。
2. 观看视频《古代中国发明》,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
3. 搜集一些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比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并写一份短文介绍其历史背景和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反思: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新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应该被积极地传承和发扬。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科技教育,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天: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化重点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30-31页的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观看视频《孔子与儒家文化》,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 选择一种古代文化形式,比如戏曲或者书法,了解其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并写一份短文介绍它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传承和发扬不仅可以为社会带来文化软实力,更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带来正面的影响。
历史绩优学案七年级上册
历史绩优学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古代文明和人类的起源(共计8课时)课时一:人类的起源及早期文明(1课时)1.分析人类起源的学说;2.认识人类早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过程;3.探究石器时代的生活和文化。
课时二:河流文明(2课时)1.介绍四大早期河流文明;2.分析它们各自的地理环境和特点;3.比较各河流文明的发展成果和贡献。
课时三:埃及的河流文明(2课时)1.了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尼罗河的特点;2.分析埃及文明的农业和社会组织;3.研究法老王的权力和建筑风格。
课时四:美索不达米亚的河流文明(1课时)1.了解美索不达米亚的地理环境和两河流域的特点;2.探究美索不达米亚的政治组织和法律制度;3.认识巴比伦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课时五:印度河流文明(1课时)1.了解印度的地理环境和印度河的特点;2.探究印度河流文明的农业和城市建设;3.分析早期印度宗教的发展和影响。
第二节:古代中国文明(共计8课时)课时一:中国明代文化的特点(1课时)1.分析明代文化的社会背景和特征;2.探究明代的科技发展和艺术成就;3.认识明代的教育和考试制度。
课时二:中国明代的政治组织(1课时)1.了解明代的政治体制和官员选拔制度;2.分析明朝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3.认识明朝的经济状况和商业发展。
课时三:中国明代的社会生活(1课时)1.探究农民的生活和耕作技术;2.分析士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活动;3.了解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活动范围。
课时四:中国明代的科技创新(2课时)1.介绍明代的四大发明和其他科技创新;2.分析这些发明和创新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3.认识明代科技创新的原因和推动力。
课时五:中国明代的文学艺术(1课时)1.探究明代文人的文学创作和诗词艺术;2.分析明代的绘画和雕塑艺术;3.了解明代的戏曲和音乐发展。
第三节: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共计6课时)课时一:古希腊的政治与哲学(1课时)1.分析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制度;2.了解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家。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学案目标本复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对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进行复,巩固知识点,提高研究效果。
复内容1. 第一单元:远古时期的华夏文明- 石器时代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农业时代的主要特点- 夏朝的建立和尧舜禹的事迹2. 第二单元:奴隶社会与周代文明- 奴隶社会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夏朝和商朝的兴衰和文化成就- 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形成3. 第三单元: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科利契人的兴起和光辉时代的到来- 古代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古国的兴衰4. 第四单元: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主要特点-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宗教和农业经济- 古埃及的文化成就和法老王的陵墓5. 第五单元: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的地理环境和主要特点- 、和锡克教的起源和传播- 孔雀王朝的兴起和印度的政治文化变迁复方法- 阅读教材,重点理解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 做好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整理出来,方便复时查阅。
- 制定复计划,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复时间。
- 进行思维导图或知识结构图的绘制,帮助理清知识框架。
- 制作复卡片,写下重点知识点和要点,方便背诵记忆。
- 配合题练,巩固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复建议- 提前规划,合理分配复时间,确保每个单元都能得到足够的复。
- 多种方式复,结合阅读、整理笔记、绘制图表等方法进行复,增强记忆效果。
- 定期复,不要等到临近考试时才进行复,要经常回顾已学内容,保持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 利用资源,可以参考教辅资料、网上研究资源等,帮助理解和拓展知识。
- 上课请教,如果在复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疑惑。
总结本复习学案提供了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复习内容和建议,希望学生们能够根据学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祝同学们复习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上历史学案晨读手册
七上历史学案晨读手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晨读手册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历史基础知识:晨读手册可以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例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间等。
2. 重要历史事件: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讲解,例如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世界历史上的战争和革命等。
3. 历史人物介绍:可以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例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以及世界历史上的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
4. 历史学习方法: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记忆历史事件和时间、如何分析历史材料等。
5. 历史文化常识:可以介绍一些历史文化常识,例如古代礼仪、服饰、建筑等,以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
晨读手册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插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同时,晨读手册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历史的资源和建议,例如推荐一些历史书籍、电影、纪录片等,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深入了解历史。
七年级历史学案
七年级历史学案一、远古文明的诞生1. 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最早的人类生活在非洲大陆。
通过考古发现和遗传研究,我们了解到人类的祖先克罗马冈人、直立人等。
他们通过不断进化和适应环境,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2. 早期社会的发展在早期社会,人类还处于原始采集和狩猎阶段。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枯竭,人们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开始了定居生活。
农业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3. 早期文明的兴起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早期文明。
其中,最著名的有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文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后来更大规模的文明做出了奠基。
二、古代文明的辉煌1. 古埃及文明埃及文明是古代世界最为辉煌的文明之一。
埃及人民善于利用尼罗河的水源,开展农业生产,并建立了巨大的灌溉工程。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构、发展了独特的文字、建造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伟大建筑。
2. 古希腊文明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
希腊人追求理性和美的思想,形成了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
此外,他们在文学、艺术和体育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荷马史诗、古希腊雕塑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3. 古罗马文明罗马帝国的兴起标志着古代文明的巅峰。
罗马人征服了广阔的领土,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在法律、行政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罗马人有着卓越的贡献。
此外,他们还将古希腊文明传承并发扬光大。
三、中世纪的转折点1. 罗马帝国的崩溃罗马帝国在第五世纪时遭受了外族入侵和内部分裂的巨大压力,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这一事件标志着古代文明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
2. 封建制度的兴起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土地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
贵族拥有土地并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则为贵族效劳。
这种制度持续了几个世纪,并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宗教的影响中世纪的宗教信仰是人们生活的核心。
基督教在欧洲兴起,并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信仰。
七年级历史学案.doc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歌谣记忆北周到了581,外戚杨坚夺大权。
夺权定都在长安,杨坚封号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朝北朝归统一。
文帝治国有功绩,隋朝繁盛一时期。
【知识整理】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的统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_____________ ,减轻人民负担;(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O(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干B沟、o(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课堂反馈】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A、589 年B、601 年C、605 年D、611 年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A、通济渠B、永济渠C、干防勾D、江南河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阅读下列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 --------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C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第2课贞观之治歌谣记忆太宗皇帝李世民,隋亡教训牢记心。
精心治国强国立,贞观之治传后世。
【知识整理】1、唐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是李渊(唐高祖),都城在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2、贞观之治:(1)原因:①吸取的教训;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④提倡节俭;⑤合并;⑥任用贤才和虚心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 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三、精讲点拨 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属于“远古社会”。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北京人
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课堂导入】
人自来就有喜欢寻根的天性。“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
七上导学案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年级:七年 设计时间:2011年9月3日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
四、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 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巴比伦 D、埃及
2、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蓝田人遗址 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