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13 版)
易瑞沙等分子靶向药物(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进展
用心生活馆
用心生活馆 易瑞沙等分子靶向药物易瑞沙等分子靶向药物((EGFR-TKI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进展
2013年欧洲癌症大会有多项研究涉及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
一、TKI 耐药后治疗新选择
1、换用化疗
2、改用另一种靶向药物
3、继续靶向药物联合化疗
4、换用第三代靶向药物
5、靶向药物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
6、靶向药物联合c-MET 抑制剂
7、靶向药物联合IGF-IR 抑制剂
基于EGFR 突变的患者,即便肿瘤出现了对于TKI 药物的耐药,但仍有部分细胞保持突变活性。
(肺癌QQ 群2970957)因此,治疗上建议兼顾出现获得性耐药的细胞及突变活性的细胞两个部分。
二、血液检测EGFR 突变具有可行性
血浆标本检测的敏感性为66%,特异度为100%。
三、脑转移患者的TKI 再使用获益显著
对于既往TKI 治疗失败的患者,在此使用TKI 药物对于颅内脑转移患者仍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在初始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脑转移患者疗效更佳。
四、野生型患者TKI 治疗再探讨
综合多项二线治疗临床研究来看,多数研究显示在EGFR 野生患者中,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叫化疗明显缩短,(肺癌QQ 群2970957)但生存期并未出现差异,这提示,EGFR-TKI 药物仍对于野生型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有一定的作用。
五、肿瘤相关症状改善可以作为靶向药物疗效预测标志物
在无法获得患者EGFR 突变信息的情况下,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是较好的预测因素。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共识(全文版)
ALTER0303 研究中病理类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肺腺癌和肺鳞癌患者 均可从盐酸安罗替尼治疗中获益。在肺腺癌患者中,盐酸安罗替尼组与安 慰剂组相比 PFS 与 OS 均显著获益;在肺鳞癌患者中,盐酸安罗替尼组 PFS 显著延长,OS 有延长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表 3)[18]。
表4 盐酸安罗替尼在≥70 岁肺癌患者中的疗效[19] (四)禁忌证
中央型肺鳞癌或具有大咯血风险的患者、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妊 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盐酸安罗替尼。 (五)合并用药及饮食注意事项
建议避免与 CYP1A2 和 CYP3A4 的抑制剂及诱导剂合用:盐酸安罗 替尼主要由 CYP1A2 和 CYP3A4/5 代谢,CYP3A4/5 诱导剂(利福平、利 福布丁、利福喷丁、地塞米松、苯妥英、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等)和 CYP1A2 诱导剂(孟鲁司特、奥美拉唑、莫雷西嗪等)等均可能加速盐酸安罗替尼的 代谢,降低其血浆浓度;CYP3A4/5 强抑制剂(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 素、伏立康唑、泰利霉素、沙奎那韦、利托拉韦等)和 CYP1A2 强抑制剂(环 丙沙星、依诺沙星和氟伏沙明)等则可能减慢盐酸安罗替尼代谢,增加其血 浆浓度。
盐酸安罗替尼(AL381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1.1 类新药,是一种新型小 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干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等激酶的活性,进而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 长的作用[10,11]。该药在晚期 NSCLC 的三线及以上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 的安全性,2018 年 5 月 9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其上 市[12]。为更好地指导临床上合理、有效地使用盐酸安罗替尼,中国医师 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抗
最新: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最新: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全文)一、EGFR突变EGFR基因突变是非鳞状NSC1C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之一,EGFR突变阳性率在高加索人群中约为10%,在东亚人群中约为50%o对于伴有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1C患者,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EGFRTKIs,包括第一代EGFRTKIs(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第二代EGFRTKIs(阿法替尼和达可替尼)和第三代EGFRTKIs(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入研究证实,与传统化疗相比,EGFRTKIs显著改善了ORR和PFS o但随着治疗的推进,不可避免的面临耐药问题。
免疫治疗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发挥肿瘤杀伤作用,并可获得持续的疾病控制。
共识意见1不推荐ICIs用于晚期初治EGFR敏感突变NSC1C患者(推荐程度:一致不推荐IEGFR突变与肿瘤免疫原性低及非炎症性微环境有关,且早期临床研究表明,IQs单药或ICIs联合化疗治疗初治EGFR敏感突变患者疗效远不及标准EGFRTKIs靶向治疗,然而,在EGFRTKIs基础上联合ICIs的疗效提升有限,且存在较大安全性风险。
共识意见2推荐耐药的EGFR突变患者再次活检,同时检测肿瘤耐药基因和免疫微环境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推荐程度:一致推荐工基于EGFRTKIs治疗会影响肿瘤特征和及肿瘤微环境(TME),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再次活检,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检测标本优选肿瘤组织,组织标本无法获得时可以采用其他类型标本替代;检测范围优选高通量检测以获得全面的耐药信息,包括肿瘤相关和免疫微环境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共识意见3对于EGFRTKIs耐药后发生广泛进展的患者,且在缺乏有效靶向治疗的情况下,推荐使用ICIs(推荐程度:一致推荐\对于ICIS的方案选择,应结合患者的体能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其中IC1s+化疗+抗血管治疗方案的临床证据较为丰富(推荐程度:强推荐);IQs+含粕化疗方案在多项早期研究中均显示良好的治疗活性,且耐受性方面ICIs+含粕化疗方案较ICIs+含粕化疗+抗血管联合方案具有一定优势(推荐程度:强推荐);ICIs联合抗血管治疗(推荐程度:弱推荐)的证据主要针对多线耐药的患者或体力状况较差不耐受高强度治疗的患者,疗效获益有限。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 332 •国际呼吸杂志2021 年3 月第41 卷第 5 期Im J Respir,March 2021,Vol.41,No.5.专题笔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张文静徐瑜白莉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庆400017通信作者:白莉,Em ail:blpost@【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存在可导致肿瘤发生与发展的驱动基因突变,包括EG FR、A L K、R()S1、K R A S、c-M ET、H ER2、R E T、N T R K、PIK3A等,晚期N SC LC患者的治疗模式已经从基于组织病理分型的传统化疗、放疗,发展到基于分子病理分型、个体化的分子靶向治疗模式。
分子靶向治疗相较传统治疗方式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目前已成为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 SC L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改变了晚期N SC L C的治疗模式。
本文针对N SC LC驱动基因及最新研发的靶向药物阐述N SC L C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关键词】癌,非小细胞肺;分子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D()I:10.3760/l31368-20200514-00397Targeted 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tate of the art and further directionsZhang Wenjin^, Xu Yu,Bai LiDepartment o 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Army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 7,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Bai L i, E m ail:**************【Abstract】More and mor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have been confirmed to havedriver gene mutations which lead to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including epithelial growthfactor receptor (E G FR, ALK, ROS1, KRAS, c-MET, HER2, RET, NTRK, PIK3A, etc). Thetreatment mode of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has evolved from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andradiotherapy based on histo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to personalized targeted therapy based onmolecular genetic diagnosis,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outcome of disease and the quality oflife. Targeted therapy is becoming the standard first-line therapeutic scheme for the treatment ofNSCLC harboring driver gen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river genes found in NSCLC and thedevelopment of novel compounds targeting these driver genes.【Key words】Carcinoma, non'small-cell lung;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Epithelial growthfactor receptor gene;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geneD()I:10.3760/l31368-20200514-00397肺癌是我国及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病死率前三位的恶性肿瘤,其中80%〜85%的患者为N SC LC,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优化
C h i n JC l i n i c i a n s ( E [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S e v t e mb e r 1 5 . 2 0 1 3 . V o 1 . 7 . No
和疗效。另有研 究显示,一线化疗会使 E G F R突变率 降低 ( 从 3 4 . 5 %降至 2 3 . 1 %) J 。因此,对于 E G F R 突变患者 ,错失一线 T K I 治疗而选择化疗 ,将使 患者 失去T K I 发挥最大疗效 的时机, 也会降低二线应用 T K I 的疗效。因此,对于 E G F R突变阳性患者 ,尤其是不 吸烟 的女性,一线治疗强烈推荐 洛替尼和 吉非替尼最初 用 于一线化疗失败 的非小 细胞肺癌 的挽 救性治疗 ,但 研 究结果并不 一致,有的甚至很不理想。 早期的两个二线应用 的Ⅲ 期临床研究 ( B R 2 1和 I S E L) 显示【 1 ] ,E G F R T K I 单药用于标准化疗失败的 NS C L C患者治疗获益小 。B R 2 1 研究显示,厄洛替尼 较安慰剂延长 2 个月的生存期,而 I S E L研究显示,吉 非替尼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延长生存期,但亚组分析显
・
专家笔谈 ・
晚期 非小细胞 肺癌靶 向治疗 的优 化
刘书盈
近年来, 以铂类为基础的细胞毒性化疗成为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的标准治疗方案,特别是与新一代 化疗药物联合,取得 了一定 的进步,使缓解率 ( R R) 达1 5 %~3 6 %,无进展生存期 ( P F S )达 4 ~6个月, 中位 总生存期 ( O S ) 达8 ~l 0 个月,但其疗效 已 达平 台,很难让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 对肿瘤分子水 平 的深入研 究,众多促进肿瘤生长发育的基 因、蛋 白 分子等被发现,成为肿瘤治疗 的靶点,因此,靶向治 疗成为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的热点和方 向。 目前,小分 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E G F R T K I ) 厄洛替尼和吉非替 尼, 抗血管 内皮细胞生长 因子单克隆抗体 ( a n t i . V E G F )
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
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 摘要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既往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禁区",但随着对靶向药物免疫调节作用的深入认识及临床证据不断生成,免疫治疗有望为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带来新希望。
共识在《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的基础上,由共识专家组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通过共识更新研讨会共同制定。
专家组经充分研讨在3个临床问题上形成新的共识,不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突变患者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推荐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患者在靶向治疗耐药或不可及时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
同时,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专家组也调整了3条共识意见的推荐级别,对于表皮生长因子TKI耐药后发生广泛进展患者使用ICIs联合抗血管治疗调整为强推荐,对于晚期KRAS突变和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CIs治疗分别调整为一致推荐和强推荐。
共识结合国内外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及专家组广泛认可的临床经验,旨在为中国临床医师的免疫治疗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引导。
【关键词】肺肿瘤; 驱动基因阳性; 靶向治疗耐药; 免疫治疗; 专家共识在中国所有恶性肿瘤中,2022年肺癌新发病例数排名第1位,占18.06%,肺癌死亡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3.9%,排名第1位。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在肺癌中占比>80%。
由于NSCLC侵袭性较高,且早期NSCLC通常不伴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
在我国,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比例约为61.4%和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成为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对于生存的改善极为有限。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刍议
中 图分 类号 : R 7 3 4 .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5 — 0 1 0 4 — 0 2
在人类疾病 中 ,肺癌是众多 的恶性肿瘤 当中最 为常见 的 的一线 治疗药物 ,能否 作为化疗 有效后 患者 的后续 维持治 种。 每年 , 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地 升高 。 在我 国, 因肺癌死亡 疗 , 改 善存 活期 , 仍处于临床研究 当中。在 国内, 对使用吉非 的 人 数 是 所 有 恶 性肿 瘤 中人 数 最 多 的 。其 中有 8 0 %的 患者 在 替尼对晚期肺癌患者治疗 的结果初步统计 。 其结果 如表 1 所 临床初 次确诊时 已经为肺癌 晚期f 1 _ 。随着最近几年 医学分子生 示 , 被治疗 患者 除了腹泻 和轻度 皮疹外 , 未 见其他不 良的严 物技术理论的不断发展 ,分子靶 向药物治疗 已经 成为治疗 肺 重 反 应 。 癌 的一种新途径 , 现对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进行如下介绍 。 表 1 治 疗 结果 1作 用 于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体 的药 物 当前研 究较多的分子靶 点就是 E G F R 一表皮生长 因子受 体, 在所有 的非小细胞肺癌 中, 有3 0 %~ 6 0 %高表达 E G F R。经 . 2厄洛替尼 :该药物是 一种类似 于吉非替尼 的小分子药物 。 过一 系列相关研究 , 已知此基 因家族是细胞存活 、 生长 、 分化 , 1 5 0 m g的剂量后 , 血药质量最 大浓度为 2 m g ・ L ~ 。对 甚 至涉及 了癌细胞转移的调控 因子 。假如将 E G F R激活 , 则 单次 口服 1 可导致血管生成 、 细胞增 殖 , 经信号传导则形 成细胞的失控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 复治 ,采取单药治疗进行 Ⅱ期临床试 结果表 明患者的稳定 率为 3 8 . 2 %, 显效率 1 2 . 1 %, 采用厄洛 长 。曾有学者参照 E G F R与癌发生 、 发展 的相关性进行 了系列 验 , 抗E G F R单克隆抗体以及 部分 酪氨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期待 替尼并不会导致化疗药物 的毒副作用增大 。在单药治疗细支 能够到 达对酪 氨激 酶功 能的抑 制或 阻断 E G F R与其受体 结 气管肺泡癌患者的 Ⅱ期 临床研究表明 , 显效率为 2 6 %, 所有患 合, 使E G F R信号传导途径受 到阻断 , 并对肿瘤细胞 自分泌 的 者均易耐受 。在双盲、 随机 、 安慰剂对照 的Ⅲ期研究 中可知 , 采 癌 细胞生长和增 殖形成抑制作用。 用厄洛替尼单药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的 中位生存率 1 . 1 吉非替尼 : 吉 非 替 尼 的商 品名 为 易 瑞 沙 , 是 一 种 合 成 的 苯 明显大于安慰剂组 , 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 胺 喹唑啉化合物。该药物经 口服后缓慢吸收 , 生物利用度平均 1 . 3 E G F R家族单克隆抗体 :西妥昔单抗是能够直接对抗细胞 为6 0 %。该物质以代谢 的形式经尿液排泄完成消除过程目 。清 之外 的 E G F R配体 , 从而对肿瘤 的生长产生抑制作 用 , 在I / Ⅱ 除半衰期平均为 4 8 h 。相对于服用单一剂量 , 每天癌症 患者 口 期 临床研究 中,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 可达到 2 9 % 5 3 %的有效率 。在另一项 随机 Ⅱ期 服吉非替尼 形成 2倍蓄积 , 进行 1 0天给药后 , 患 者的血浆药 者进行初治 , 结果显示 , 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 的一组患者 物浓度则形成一个稳定状 态。采取静脉给药后 , 药物广泛分布 试验研究 中, 且未增加化疗的不 良反应。西妥昔单抗常 在患者体内 , 稳态时容积分布的平 均值为 1 4 0 0 L 。其 中血浆蛋 具有更高的有效率 , 见 的毒 副反应是乏力 、 寒 战、 发热 、 皮肤毒性 、 呕 吐和一过性转 白存在接近 9 0 %的结合率 , 且不受药物浓度的影 响。 但 在I 期 临床实验 中 ,对 1 0 0例实体瘤患者进行 开放性 对 氨酶升高 。贝伐单抗对治疗非鳞癌的患者有着明显的效果 , 照研究 , 在这组研究 当中, 非小细胞肺癌有 3 5例 , 大多数患者 对 于非 小 细 胞 肺癌 的治 疗 还 处 于研 究 阶段 。 口服吉非替尼之后可忍受 ,患者表 现出的不 良反应有 中度的 2抗 血 管 生成 药 物 皮疹 、呕吐 、恶心 、腹泻 、厌食 。人体 能承受 的剂量 不超 过 毛细血管会受到肿瘤细胞 的诱导 而形成新 的血管 ,形成 7 0 0 mg ・ d ~ , 皮肤毒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不 良反应 , 少见肺间质 肿瘤中微循环 网,从而使实体瘤的进一步转移 和后续生 长得 纤 维 化 和 肝 毒 性 。经 过 临 床 上 多项 I、 Ⅱ期 研 究 , 从 研 究 结 果 到更多的物质基础 。如今 , 在抗癌策略 中, 以肿瘤新 生血 管作 可 知吉非替 尼是 治疗非 小细胞 肺癌 的一种有 效分子 靶 向药 为靶点 , 将肿瘤转移 和生长依赖的“ 命脉” 切断成为一种重要 物, 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 到改善 , 生活质量提高[ 4 1 。 对采用多西 策略。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够抑制或者破坏肿瘤新生 血管 的形 使肿瘤的转移 、 生长受到阻止I 6 1 。 他赛或铂类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进行 成 , 内源性 血管抑制 因子有 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其中内皮 双 盲 Ⅱ期研究 ,采用不 同剂量 的吉非替尼进行治疗 ,分别为 5 0 0 m g ・ d 和 2 5 0 m g ・ d ~ 。结果表 明在 中位生存期 和缓解率上 抑素能够作用于内皮 细胞 ,以其外能特异性抑制细胞的增殖 进而诱 导其凋亡 。血管抑素是水解纤维酶原在多种蛋 的差异不明显 , 且 5 0 0 m g 组 易出现腹泻和皮疹 , 建议在 临床应 和迁移 , 特异性可作用在 内皮细胞上 , 用 上使用 2 5 0 m g的剂量。 在另一项实验研究中发现 , 增大剂量 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形成 的产物 , 并 未对 免疫反应 和 E G F R表达产生较大 的改变 ,无吸烟史患 从而对血管的生成产 生抑制作用 。沙利度胺可以对血管 内皮 者和女性腺 癌患者则对吉非替尼 的反应 的选择性较高 。在 临 生长 因子的表达产生抑制作用 。 床治疗中 ,其他抗癌 药物联合治疗 和吉非替尼治疗效果进行 3环 氧合 酶 抑 制 剂 大量研究表明 ,环氧合酶抑制剂不但和炎症 的反应关系 对 比研究 , 其 中一组 , 采用 卡铂/ 紫杉醇 , 另一组采用N¥ 1 3 / 吉西 他滨 , 最终未见吉非替尼对生存周期改善的益处 , 对其 临床 治 十分密切 ,同时也对肺癌 的发生 、发展 以及预后 的作用非常 诱 疗效果也未能证 明。 研究提示 ,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可用于非小 大。环氧合酶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够产生抑制作用 , 能够对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产生抑制作用。采 细胞肺癌患者 的治疗 。曾有资料表明 , 对化疗失败 的非小细胞 导细胞凋亡 , 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 ,能够使超过 4 0 %患者的病情 得到控 用 环氧合酶作为分子 靶标为治疗肿瘤提供 了新 的干预途 径。 单独使 用环 氧合酶抑制剂 , 或者是与放疗配合使 制 。对于个别有转移 、 年迈者 、 体 质状况较差者均有较好的治 经实验研究 , 患者 的肺部肿瘤细胞 在体 内色生长均可得到减缓 , 而且 能 疗效果 。患者在用药后 8 — 1 0 d 则能 够使疾病 的相关症状得到 用 , 。 改善 , 生活质量得到 提高 。至于吉非替 尼能否作 为晚期患者 够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降低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记物
a l e‘ n o n — 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s
) f N S C L C . D u e t o d e fi e i e n y c , I l f_ r e h( ' n i q u e s fi ) r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 6 0 % - 7 0 % o f N S C L C p a —
X U Fe n g, W A NG Cha n gli
Co r r e s p o n din g
a u tho r :W A NG
Cha n gli, E —
m
a ih
w a n g e ha n g li@ m
d i l e m a
e. o n l e. I I
j j D e p a r t m e n t
治 疗 的 概 念 。、
随 着对 联
合 化 疗分子 机制 的认 识 不 断进展 目前 已发 现 一 .
些肿 瘤 分 子 标 志物 的 改 变 与 化 疗敏 感性 有 关 , 针 对 不 同 的 分 子 标 记
物指 定 不 同的 个体化 化 疗方 案对于改 善晚期 非 小 细 胞肺癌 患者生 存期 具 有重要 意 义 : 而 寻找特定基 因的 改 变作 为
T h e p l a t i n u m — b a s e d c o m b i n a t i o n r e g i m e n s r e m a i n t h e f i r s t p r i o r i t i e s {b r N S C I . C c a s e s . B u t 1) e c a u s e o t i n d i v i d u a l d i f f e r —
晚期支气管肺腺癌一线靶向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晚期支气管肺腺癌一线靶向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张淑立;王毅;刘学东;葛云洁【摘要】目的:观察晚期支气管肺腺癌一线靶向治疗EGFR检测与否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晚期支气管肺腺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为靶向治疗的优势人群,其中A组患者20例,均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B组患者22例,未行EGFR基因检测。
所有患者分别服用吉非替尼、埃克替尼,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A组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5例(75.0%),疾病稳定3例(15.0%),疾病进展2例(10.0%),客观有效率为75.0%,疾病控制率为90.0%。
B组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5例(68.2%),疾病稳定4例(18.2%),疾病进展3例(13.6%),客观有效率为68.2%,疾病控制率为86.4%。
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支气管肺腺癌的优势人群一线靶向治疗近期疗效肯定,对于无条件进行EGFR基因检测的优势人群,一线靶向治疗同样有较高的近期临床疗效。
%ObjectiveTo evaluate EGFR detec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argeted agents as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Methods 42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targeted agents as first line medicine from Jan. 2010 to Jan.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20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s were assigned to group A, and 22 patients without detection of EGFR were assigned to group B. All have been treated with gefitinib or icotinib.ResultsAmong patients from group A, 15 patients got PR(75.0%), 3 got SD(15.0%), 2 got PD (10.0%), and 0 got CR(0).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PR) was 75.0%, and the diseasecontrol rate(DCR) was 90.0%. Among patients from group B, 15 patientsgot PR (68.2%), 4 got SD(18.2%), 3 got PD (13.6%), and 0 got CR(0). The OPR was 68.2%, and the DCR was 86.4%.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of OPR and DCR between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argeted agents as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the lung was good, whether the detection of EGFR was available or not.【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77-179)【关键词】晚期肺腺癌;EGFR基因检测;治疗效果【作者】张淑立;王毅;刘学东;葛云洁【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山东青岛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山东青岛 26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其中80% ~ 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而腺癌是NSCLC的一个重要病理类型,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及思考
·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及思考
吴国明 , 范 晔
( ) 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 ·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 , 重庆 4 0 0 0 3 7
化疗能使患者中位生 S C L C 的 治 疗, 对 于 晚 期 N ) 存( 达到 8~1 但其疗效已达到一个平台 0 个 月, O S 期, 患者在化疗上的 获 益 似 乎 已 经 最 大 化 。 随 着 人 们 对肿瘤分子生物学 和 基 因 水 平 的 认 识 越 来 越 深 入 , 靶 向 治 疗 的 研 究 和 临 床 应 用 已 成 为 了 热 点, 主 要 包 括: 表皮生长因子 受 体 ( 抑 制 剂, 抗肿瘤血管生成 E G F R) 药物 , 促进肿瘤细胞 分 化 、 凋亡诱导 剂 及 基 因 治 疗 等。 本文对当前晚期 N S C L C 的靶向治疗的现状和前景评 述如下 。 ) T K I 1 E G F 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E G F R - 目前临床应 用 的 E I抑 制 剂 有 吉 非 替 尼 G F R-TK 和厄 洛 替 尼 , 是目前 N S C L C 中最成熟和重要的靶向 治疗手段 , I一线 治 疗 的 主 要 临 床 研 究 见 表 E G F R-TK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G F R 突 变 患 者, 1。 对于 E P F S) 能达到 9~1 与一线应用化疗比较有非常显著差 0月, 别; 而中位 O 可能与后续接 S 约为 2 年 , O S 并无差异 , 受交叉治疗的患者比例高有关 , 提示二线接受 E G F R - 这种获益同一线 TK I治 疗 也 能 让 突 变 患 者 O S 获 益, 相比 ,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没有差异 。 总疗上的地位虽然没有被根本动摇 , 但化疗的疗效已达到一个平台且 N S C L C) 【 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毒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 , 而随着人们对肿瘤 分 子 生 物 学 和 基 因 水 平 的 逐 渐 深 入 认 识 , 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和应 再到 A 用的热点 : 从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开始 , 到具有里程碑 意 义 的 E K I用 于 突 变 患 者 的 治 疗 , L K 抑制剂迅速 G F R-T 进入临床 。 靶向研究正在使肺癌逐渐走上真正意义的个体化治疗道路 。 本文就晚 期 N S C L C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及思考做一述评 。 【 关键词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进展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i s s n . 1 6 7 2 3 5 1 1 . 2 0 1 2 . 0 1 . 0 0 1 7 3 4 . 2 O I 1 0 . 3 9 6 9 - R 【 A 【 D j
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BRAF突变诊疗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BRAF突变诊疗专家共识要点1.BRAF突变在晚期NSCLC患者中较为罕见,发生率约为1-3%。
BRAFV600E是最常见的突变亚型,约占所有BRAF突变的90%以上。
2.BRAF突变与NSCLC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患有BRAF突变的NSCLC患者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和较短的无进展生存期。
3.全面评估病情是进行治疗决策的重要基础。
包括病变部位、转移情况、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等多个因素。
BRAF突变检测应在确诊NSCLC后尽早进行。
4. 对于未接受过治疗的BRAF V600E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首选治疗是联合治疗方案(dabrafenib和trametinib联合应用)。
该联合治疗通过同时抑制BRAF和MEK信号通路,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和生存期延长。
5. 对于已经接受过铂类化疗的BRAF V600E阳性晚期NSCLC患者,在疾病进展后,可考虑单药替莫唑胺作为二线治疗。
替莫唑胺与dabrafenib和trametinib相比疗效相似,但其副作用更轻,适用于年龄较大或存在合并症的患者。
6.对于BRAFV600E以外的其他BRAF突变亚型,目前尚无特定的靶向治疗。
此时可考虑临床试验或个体化治疗策略。
7.BRAF突变NSCLC的治疗应始终面向个体化,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学、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和其他相关因素。
8.在BRAF靶向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定期进行影像学评估,监测肿瘤缩小情况以及疾病进展。
9. 靶向治疗后,应通过临床相关病理生物标志物监测患者治疗效果和病变进展。
这些标志物包括血清标志物(如CEA、Cyfra21-1等)、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ctDNA)的监测等。
10.针对BRAF突变NSCLC患者的精准医学治疗仍需持续研究和探索,临床相关试验是推进治疗策略的重要途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现状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驱动基因检测的趋势
复杂→便捷
Clin Cancer Res; 20(6) March 15, 2014
静态→动态
单一基因→多基因
第三页,共四十一页。
肿瘤异质性进一步凸显血液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Burrell,et al,Nature 2013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伴驱动基因的晚期NSCLC患者生存优势明显
Met
FGFR1 HER-2 RET/ROS融合基因
RAS/MAPK通路
PI3K/PTEN/AKT PD-1/PDL-1 HSP 90 …..
药物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 阿法替尼、CO-1686, AZD9291 克唑替尼、Alectinib
Tivantinib(ARQ197), Onartuzumab(MetMab) Cabozantinib(XL184)
两药化疗较单药化疗 改善PS 2患者的生存期
Nivolumab 获批 用于二线治疗 肺鳞癌
1995 2000 2002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二线多西他赛 改善生存期
培美曲赛二线治疗获批
吉非替尼有效患者中 发现EGFR突变
Ramucirumab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获批
近十年靶向药物的开发上市逐步开启肺癌精准治疗时代
Thomas A, et al. Nat Rev Clin Oncol. 2015 Sep;12(9):511-26.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越来越多的驱动基因被发现, 肺癌诊断由传统病理向分子病理转变
分子靶点 EGFR ALK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
.综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杨锦戴然然项轶肺癌是所有癌症患者中死亡率最高的,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约占肺癌病人的85%左右[1],由于晚期局部浸润和转移,大多数临床诊断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根治性的手术,被迫接受系统化学疗法。
2009年+期临床研究FASTACT/,在2013年的ASCO会议中揭示了接受GC(吉西他滨+顺X或者卡X)序贯厄洛替尼组较安慰组的患者的PFS有明显的延长。
然而,由于造血,肝肾和胃肠道毒性,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多种药物不良反应!ADR)$此外,化学治疗剂还会损害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下调抗肿瘤免疫力。
最终,这些事件降低了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的可能性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不良的生活质量!QOL)和预后的恶化。
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治疗策略[2]$对于检测出有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还不是很明确,虽然靶向药物总体相对安全,但也有文献报道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本文将对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50x 109/F o血小板计数!70-150)x109/F为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20x109/F为重度减少[3]$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被分为4级:1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75-150)x109/F, 2级血小板减少症为!50-70)x109/F,3级血小板减少症为(25~50)x109/F,4级血小板减少症为<doi:10.3969/j.Ow.1009-6663.2021.04.0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No.81672271)&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研究项目(No.TM201514)&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基金(No.YG2G15MS6G)&上海市卫和科研(NoQ201740032)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信作者:戴然然,E-mail:drcyy@ 25x109/F[4]o化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定义化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cmbacympenix,CID)[5]是指肿瘤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抗肿瘤的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对于骨髓的造血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100x109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 四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核 医学 科 ,四川 成 都 60 4 ) 10 1
摘 要 : 二 十 多 年 来 ,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 C C)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甚 微 。NS L 中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近 晚 NS L 的 C C ( G R) 变 的 新 发 现 , 以 E F 为 靶 目标 分 子 的 E F 酪 氨 酸 激 酶 抑 制 剂 ( GF TK s 靶 向 治 疗 E F 突 使 G R G R E R I)
础研 究 和 临 床发 展 中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关 键 词 : 射 性 核 素 ; 小 细 胞 肺 癌 ( C C ; 皮 生 长 因子 ( G ) 放 非 NS L ) 表 E F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 G R) E F ;突 变 ;
靶 向 治疗
中图 分 类 号 : 8 7 7 4 2 R 1 ;R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i0—5 2 20 )20 0—6 0 07 1 (0 7 0 —180
Ta g tTh r p o t r No 。 m a lCe lLu g Ca c r r e e a y f r La e n・ S l- l n n e -
NS L C C成 为 研 究 热 点 。但 E R KI 耐 药 性 的 产 生 , 晚期 NS L 的 治 疗 带 来 了 新 的 问题 。而 肿 瘤 生 GF T s 给 CC
基因检测指导下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疗效观察
基因检测指导下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疗效观察作者:朱颖贵崔丽萍纪爱萍王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2期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5% ~ 30%。
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占80-85%。
虽然目前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肺癌的总的5年生存率只有12%-15%,晚期NSCLC 的中位生存期约为8 ~ 10个月,细胞毒化疗药物仅能延长中位生存期平均约2 ~ 3 个月,且近年无显著突破。
靶向治疗是近年肿瘤学界的热点之一,甚至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NCI)称为21 世纪肿瘤学研究的方向[1]。
吉非替尼(易瑞沙, gefitinib,iressa, ZD1839 ),是高特异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EGFR-TKI),通过阻断信号转导的第1步抑制EGFR的磷酸化作用而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我科在2010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共应用吉非替尼治疗24例晚期NSCLC,取得较好疗效。
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24例NSCLC 为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住院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鳞癌6例,腺癌18 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7例,年龄34~ 68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 临床分期ⅢB或Ⅳ期;2. 经胸部CT 检查具有可测量病灶;3. 既往接受过化疗或放疗,而近2个月内未针对肿瘤进行治疗,4.预期生存期超过3个月,心、肝、肾等功能均正常;5.所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及药物 24例患者均进行EGFR(18-21外显子)突变状态检测。
吉非替尼购自阿斯利康公司,每片剂量250 m g,每日口服1片,于早餐后0. 5 h服用,并服温开水约250 ml服药前、后1 h不再服用其他药物,尽量不再进食,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
在使用吉非替尼的过程中,不使用抑制胃酸药物;以免影响吉非替尼的正常吸收。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肺癌中国专家共识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SCLC
1) 二线治疗后进展或复发的SCLC患者能够从盐酸安罗替尼治疗中获 益,且AES发生率低,安全性可控。 2)盐酸安罗替尼为既往前线放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SCLC患者带来了 PFS和OS双重获益。 3)基线伴脑转移的进展或复发SCLC患者可尝试使用盐酸安罗替尼: 盐 酸安罗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发生率≥20%的AEs主要为食欲减 低、体重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需要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
3. 出血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率。 出现1级出血事件, 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可进行标准治疗。 出现2级出血事件应暂停用药。一旦出现≥3级出血事件, 则永久停药。 4. 蛋白尿 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采取包括暂停用药、剂量调整和永久停药等处 理措施。
需要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
7. 高脂血症 建议调整为低脂饮食。2级或更高级别的高胆固醇血症 (≥775mmol), 或2级或更高级别的高甘油三酯血症(≥2.5×正常 值上限), 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降血脂类药物治疗。 8. 疲乏 所有患者在接受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时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 状和体征, 包含畏寒、食欲下降和水肿等;对有甲状腺功能不全症状或 体征的患者, 建议检查甲状腺功能;对于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期间出现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 若发生3~4级甲状腺功能减退, 建议暂停盐酸
需要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建议
1. 高血压 患者宣教, 监测血压。对于无应用降压药指征的1级高血压, 可进行生 活方式干预, 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体育运 动和减轻精神压力;2级及以上程度高血压建议进行医疗干预。 2. 手足皮肤反应 在使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期间, 若出现手足皮肤反应, 需根据其严重程 度采用支持治疗或其他治疗措施积极对症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
21 0 0年美 国 临床肿 瘤学 会( S O) 道 的 T R H研 究 l, AC 报 OC 7 比 1
较 了一线 厄洛替 尼 / 线吉西他滨 +顺铂 方案 ( 二 试验 组 )ess vr u
一
线吉 西他滨 +顺 铂 / 线厄洛 替尼方 案 ( 准治疗 组 )结果 二 标 ,
显 示 , 准组 的生存 期明显延长 ( 08 月 vru . 月 )即 标 1 .个 ess 7个 7 , 化 疗 明显好 于靶 向治疗 。2 1 年 A C 0 1 S O报道 的 I N V T O S N O A IN
患 者似乎 很 难再 从化疗 中进 一 步获益 。随着 肿 瘤分 子生 物学 研究 的深入 , 向治疗 的研 究和 临床应用 已成为 当前肺 癌领域 靶
的热 点 , 括表 皮生长 因子受 体 一酪 氨酸激 酶抑 制 剂( G R 包 E F—
T I 、 制肿 瘤血 管生 成药 物 、 E F K )抑 抗 G R单克 隆抗 体 以及 棘皮
N C C患 者一 线 接受 厄洛替 尼治 疗较 接 受吉 西他 滨 / SL 卡铂 方
案 化 疗 明 显延长 P S( 31 月 v r s46个月 o E R A 1 F 1. 个 es . u U T OS 是 第 一项 比较 E R T I GF — K 与化 疗一 线 治疗 高加 索裔 E R突 GF
靶 向治疗 的研究 和临床应 用 已成为 当前肺癌 领域 的热点 , 对接 受 E F — K 治疗 的 E F G RTI G R突变 的 N C C患者 , SL 无论 是 有效率 还是生存期 以及 生活 质量都远远超 过 当前单纯化疗 的水 平 , 又一新 的靶点 E 4 A K阳性 的靶 向药物 ci t i ML 一 L r oi b z n 治疗 晚期 N C C患者的有效 率高达 8 % 以上 , SL 0 肺癌 的新 的驱 动基 因 E F 一 、 S 、 T G R 1 RO I r OR、 D 2 PK C ME 等 o D R 、 I 3 A、 K 的发现 , 应的靶向治疗药 物不断 开发成功 , 癌的治疗 才是真正 的走 向基 因指 导下 的个 体化治疗新 时代 。现对 当前晚 相 肺 期 N C C靶 向治疗 的现状总结如 下。 SL 【 关键词 】 晚期非 小细胞肺 癌 ; 向治疗 ; 因; 靶 基 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晚期NSCLC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发展现状
• 1. 靶向VEGF-VEGFR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 • 针对VEGF-VEGFR通路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是研究较早,也是应用较为
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Ⅰ级推荐,1B类证据);对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伴 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TKI的治疗方案(Ⅱ级 推荐,2A类证据)。
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推荐
推荐意见10:对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的伴脑转移晚期NSCLC患者,推荐使用安罗 替尼(Ⅰ级推荐,2A类证据)。 2. 伴经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脑水肿或脑坏死等的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 贝伐珠单抗在该类型患者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意见11:对经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脑水肿或脑坏死等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 推荐贝伐珠单抗缓解瘤周水肿、减轻症状。(Ⅱ级推荐,2A类证据)。
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推荐
• (四)特定人群的治疗推荐
• 1. 伴无症状脑转移临床试验(BRAIN研究),在91例无症状脑转移非
鳞NSCLC患者中分析了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 推荐意见9:对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伴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用基于贝
结束,谢谢聆听
• 推荐意见5: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分的晚期NSCLC患者(包括鳞状 NSCLC和非鳞NSCLC),可一线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长春瑞滨和顺 铂治疗2~4个周期(Ⅱ级推荐,2B类证据)。
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2013
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2013年3月8~9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联合主办了第十届“中国肺癌高峰共识会”,来自全国的600多位专家,讨论了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和应对策略。
专家们认为,小分子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但其无可避免的耐药现象,成为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疗效的瓶颈。
深入了解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根据耐药机制和临床规律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是指导小分子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当务之急。
经过详细的讨论和思辨,最终形成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
本共识的共识级别为:1A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分析或RCT结果),专家组有统一认识;1B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分析或RCT结果),专家组有小争议;2A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认识;2B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无统一认识,但争议不大;3级:专家组存在较大争议。
1 共识一:EGFR突变型肺癌,建议检测BIM,以发现原发性耐药患者共识级别:3。
BIM全名为BCL-like 11,也称Bcl-2-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为BCL-2蛋白家族成员,是活性最强的促凋亡蛋白之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 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需通过BIM的上调才能引起带有EGFR突变的肺癌细胞的凋亡,其中编码的BH3(the p ro-apoptotic BCL-2 homology domain 3)被称为唯一的促凋亡蛋白[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13 版)作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本文从驱动基因检测、EGFR-TKI、ALK 和ROS-1 融合基因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等方面详细阐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最终得出:对于功能状态评分0~1 分的晚期非鳞NSCLC 患者,在没有明显咯血和肿瘤侵犯大血管的情况下,推荐在一线化疗(卡铂/ 紫杉醇或顺铂/ 吉西他滨)基础上联合贝伐单抗(贝伐单抗在我国暂无肺癌适应证,但预计不久能获得CFDA 批准);对于晚期NSCLC 患者可采用长春瑞滨/ 顺钼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亦居癌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肺癌的85% 以上,而且大部分就诊时已属晚期。
近年来在NSCLC 的治疗上,化疗的地位虽然没有发生根本动摇,但其疗效已达到一个平台,毒性及不良反应也限制了临床应用。
靶向治疗因其可靠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轻,已成为最受关注和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之一。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组织相关专家讨论了晚期NSCLC 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问题,并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晚期NSCLC 分子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13 版)。
1. 驱动基因检测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EGFR 基因突变状态是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NSCLC 最重要的疗效预测因子。
突变通常发生于外显子18~21,其中19 外显子缺失及21 外显子L858R 点突变是最常见的对EGFR-TKI 治疗敏感的突变(EGFR 敏感突变)。
多项研究结果证实,在非选择性中国NSCLC 患者中,EGFR 总突变率约为30%,腺癌患者突变率约为50%,不吸烟腺癌可高达60%~70%,而鳞癌患者仍有约10% 的EGFR 敏感突变率[1-2],因此,需要提高临床医生常规进行EGFR 基因突变检测的意识。
肿瘤部位的手术切除标本、组织活检标本和细胞学标本都可用于EGFR 基因突变的检测。
无论采用哪种标本,均应保证标本含有至少200~400 个肿瘤细胞。
血液标本用于EGFR 基因突变检测的方法尚不成熟,敏感度不如组织标本,建议暂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检测标本需要由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负责质量控制[2]。
目前EGFR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很多,包括直接测序法、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基础上的方法,如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法(scorpion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corpionARMS)、片段长度分析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各有优缺点,目前对于哪种方法更具优势尚未达成共识。
DNA 直接测序法应用广泛,可检测已知的突变和未知的突变,但对标本的肿瘤细胞含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标本中肿瘤细胞的比例在50% 以上,至少不低于30%。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础上的方法(如ARMS 法)较直接测序法更加敏感,可检测样品中1.0%~0.1% 的突变基因,更适合用于肿瘤细胞含量较少的小标本检测。
ARMS 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只能检测已知的突变,且标本需进行预处理,检测费用较高。
1.2.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ALK 融合基因是新发现的NSCLC 驱动基因,其中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EML4)基因与ALK 的融合(EML4-ALK)为最常见类型。
ALK 融合基因主要出现在不吸烟或少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且通常与EGFR 基因突变不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
NSCLC 患者中ALK 融合基因的发生率约为5%,而在EGFR、KRAS、HER2 或TP53 等基因无突变的NSCLC 患者中,ALK 融合基因阳性率达25%;我国EGFR 和KRAS 均为野生型的腺癌患者中ALK 融合基因的阳性率高达30%~42%[4]。
目前检测ALK 融合基因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基于PCR 扩增基础上的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
FISH 目前仍是确定ALK 融合基因的参照标准方法,但价格昂贵,操作规范要求较高,尚不适用于ALK 阳性患者的筛查。
实时荧光定量PCR 操作简便,敏感度高,但需要特定的试剂盒和仪器,目前已经有获得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用于临床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商业化试剂盒。
IHC 简便易行、价格便宜、操作方法成熟。
目前具有高亲和力的D5F3(cellsignaling)和5A4(Abeam)抗体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达到了100% 和95%~99%。
VentanaALK 融合蛋白IHC 诊断试剂盒在不影响特异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敏感度,与FISH 结果的吻合率达到98.8%,可重复性达99.7%,已经获CFDA 批准用于诊断ALK 阳性的NSCLC 患者。
实验室检测时应根据组织标本类型和实验室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标本的质量控制应由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负责,当怀疑一种技术的可靠性时,可以采用另一种技术加以验证[4]。
1.3. ROS-1 融合基因R0S1 是另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基因的融合形式,是新近发现的NSCLC 驱动基因,CD74-ROS-1 为其常见类型,在NSCLC 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5],年轻、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中发生率更高,并且常与其他驱动基因无重叠。
ROS-1 融合基因与ALK 融合基因的临床特征非常相似,提示这两种突变亚型可能有着共同的致病机制。
用于检测ROS-1 融合基因的方法有多种,但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FISH 法[5]。
结论:NSCLC 患者治疗前应尽量获取标本,进行EGFR 基因突变检测;EGFR 检测标本需要经过病理科医生进行质量控制,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推荐采用高敏感度的检查方法,如ARMS 法;对于没有EGFR 基因突变的患者,建议进行ALK 和ROS-1 融合基因检测;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同时进行EGFR 基因突变、ALK 和ROS-1 融合基因检测。
2.EGFR-TKI2.1. 一线治疗2009 年报道的IPASS 研究是一项大型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 期临床研究[6],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显示,对于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NSCLC 患者,一线应用吉非替尼的PFS 显著优于一线应用卡钼联合紫衫醇的患者,两组PFS 分别为9.8 和6.4 个月,吉非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也显著提高,耐受性良好,生命质量显著改善。
但两组的总生存期没有差异,可能与较高比例患者后续接受交叉治疗或其他有效治疗有关。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靶向治疗研究,开启了真正意义的肺癌个体化治疗之门。
WJTOG3405 研究是一项开放、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 期临床试验,在177 例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 患者中比较了一线应用吉非替尼或顺铂/ 多西紫杉醇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PFS 分别为9.2 和6.3 个月,吉非替尼组显著优于顺铂/ 多西紫杉醇组[7]。
NEJ002 研究在230 例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 患者比较了一线应用吉非替尼或卡铂/ 紫衫醇的疗效,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的PFS 显著优于卡铂/ 紫杉醇组(10.8 和5.4 个月)[8]。
OPTIMAL 是一项由中国胸部肿瘤研究组(CTONG)发起的随机、DI 期临床研究,在165 例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 患者中比较了一线接受厄洛替尼与吉西他滨/ 卡铂的疗效。
结果显示两组的PFS 分别为13.1 和4.6 个月,厄洛替尼组显著优于吉西他滨/ 卡铂组0.16,,厄洛替尼组的生命质量显著优于化疗组,而两组的总生存期无差异[9]。
但亚组分析显示仅接受化疗的患者生存期很短,中位总生存期为11.7 个月(21 例),仅接受EGFR-TKI 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0.6 个月(33 例),EGFR-TKI 治疗后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则长达30.4 个月(94 例),提示EGFR-TKI 对于EGFR 基因敏感突变患者的生存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10]。
EURTAC 研究相当于在高加索人群中进行的OPTIMAL 研究,即在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中比较了一线厄洛替尼与化疗的疗效。
174 例患者随机接受厄洛替尼治疗或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PFS,结果表明,两组的PFS 分别为9.7 和5.2 个月,厄洛替尼组显著优于化疗组[1]。
近期,一项随机III 期临床研究(FASTACT-II)结果提示,在非选择性晚期NSCLC 患者中,双药化疗联合间插厄洛替尼一线治疗6 个周期,继以厄洛替尼维持治疗与对照组(双药化疗加安慰剂)的PFS 分别为7.6 和6.0 个月,总生存期分别为18.3 和15.2 个月。
对EGFR 基因突变状态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仅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获益,而EGFR 野生型患者并未从这种治疗模式中获益[12]。
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 期临床研究LUX-LUNG3 结果显示,对于晚期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不可逆ErbB 家族抑制剂阿法替尼一线治疗后的PFS 显著优于顺钼/ 培美曲塞,两组的PFS 分别为11.1 和6.9 个月,阿法替尼组的0RR 也显著改善,两组分别为56% 和23%[13]。
另一项针对亚裔人群的随机对照III 期临床研究LUX-LUNG6 结果显示,对于晚期EGFR 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主要终点PFS 阿法替尼一线治疗显著优于吉西他滨/ 顺铂,两组分别为11.0 和5.6 个月,ORR 也显著获益,两组分别为66.9% 和23.0%[14]。
EGFR-TKI 的不良反应较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及痤疮等)和腹泻。
第一代EGFR-TKI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50% 以上,但通常较轻微,3 级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10%,较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间质性肺炎,其发生率约为1%,要特别加以重视,因间质性肺炎发生后,如处理不当或不积极,可导致患者死亡;第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较第一代EGFR-TKI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且更为严重。
结论:对于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 患者,推荐一线使用EGFR-TKI (许多国家已批准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一线治疗药物,但我国只批准了吉非替尼,美国和我国台湾已批准阿法替尼为一线治疗药物);对于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 患者,可考虑一线化疗联合间插厄洛替尼6 个周期,然后采用厄洛替尼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