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板书并解释诗题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
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
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
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
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六、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
《暮江吟》教学设计优秀5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优秀5篇《暮江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在理解词句,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古筝音乐、《暮江吟》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文学习1、知诗人,解课题《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
大约是公元822年白居易赴任途中写的。
通过一时一地地吟咏,一笑一吟地流露,真实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反映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
[课件](1)“暮”是什么意思?(傍晚,日落西山)(2)“暮”和“江”在这儿各交代了什么?(时间和地点)(3)吟:作吟咏讲。
(4)释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诗人在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2、抓字眼,明诗意(1)师范读全诗,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音乐](2)借助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然后自由说说诗句的意思。
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铺:照射瑟瑟:碧绿的颜色诗意:夕阳从地平线上照射水中,江水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
[课件]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真珠:珍珠诗意: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露水像晶莹的珍珠,月亮如同悬挂在天空上的弯弓。
[课件]3、想意境,悟诗情(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它呈现给读者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这里不仅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而且还给人们亲切安闲的感觉。
尤其是“铺”的运用。
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
[课件]4、诵佳句,背诗文(1)朗诵这首诗时,注意下面的节拍。
[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瑟”“红”要拉长语调;“可怜九月初三夜,”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2023最新-《暮江吟》教学设计【优秀6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优秀6篇】《暮江吟》之二08-01这次为您整理了《暮江吟》教学设计【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暮江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歌《暮江吟》的意思,领悟景物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古诗的语言艺术美。
2、体会诗人情感,入情入理地诵读并背古诗。
3、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热爱之情,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诗人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1、学生自由练读(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教师发现学生在练读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正音探虚实)2、指名朗读正音。
三、学习《暮江吟》1、初读,理解诗意(1)自学:借助注释自己弄懂诗意,感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汇报:结合手势表现“铺、洒、照”和课件,感受“铺”的意境。
2、品读体会情感从哪里体会到美丽的江景,边读边品析。
品读:半江瑟瑟半江红(1)出示课件,用“像、似、仿佛”说一说:江水是怎样的红,又是怎样的绿。
(2)朗读感悟品读:露似珍珠月似弓出示课件,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3)课件展示,体会情感,把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连读整首诗。
(5)诵读,进入意境。
小组参赛的形式,读出美丽的江景,诵出喜悦舒畅之情。
3、品评欣赏,升华情感(1)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个词?(2)背诵古诗(3)回味诗境,扩展诗境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展开想象,可以想象诗中的意境,也可以想象诗以外的意境。
(4)此时此景,你用什么方式抒发心中的感情。
4、拓展练习《暮江吟》教案篇二一、板书并解释诗题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
课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课文暮江吟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暮江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课文暮江吟教学设计1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学生背。
(略)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
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
(板题)二、理解诗意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
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
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
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
(范读)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
(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生:……(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②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2,能力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②能背诵,默写全诗.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教师准备:课件,诗签[教法]①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②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③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1,解题.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①指名读.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③生教读.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一)介绍"挑战赛"规则.(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为什么 (教师适时点拨)2,汇报交流.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1)小组领读(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 (分组交流)(3)解答疑问.3,再读,领悟诗意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2,生挑战:表演吟诵3,全班背诵4,师结合板书小结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 (2)见诗签2,教师总结.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2)默写全诗.[板书设计]暮江吟白居易残——→月阳→美江——→露水附诗签:(任选一题)1,创作现代版"暮江吟"2,根据下面的句子再想象写一首诗.蓝蓝的天上一轮圆圆的月亮……3,任选一幅美景图,自己或与大家合作创作一首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教学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著有《白氏长庆集》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新课教学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2.学习会写字“暮、吟”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暮江吟》教案优秀7篇
《暮江吟》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漂亮的我为亲带来了7篇《《暮江吟》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本文范文将不胜荣幸。
《暮江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
板书题目:《暮江吟》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
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愉悦的心情。
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
暮,傍晚。
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展开,铺展。
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
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
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
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
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
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1篇)《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
2、能说说诗的意思。
3、能背诵全诗,默写二、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登鹳雀楼》(2)指名说说意思(3)齐背全诗2、教学新课(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3)理解题意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江:大河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4)分析古诗A、教学1、2句这句诗中有哪些事物?诗中描写阳光用了一个什么量词?能不能把铺换一个字?第二句中哪个词比较难理解。
说说整句的意思。
B、教学3、4句理解可怜的意思给似换一个字说说整句诗的意思(5)指导朗读A、由朗读,用铅笔划出该停顿的地方。
B、指名读C、对其进行评价D、齐读全诗(6)板书设计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诗导课题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
大屏幕上会出现几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舟过安仁》、《咏柳》、《忆江南》的插图。
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
诗歌作于公元822年。
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学习《望天门山》1、学习诗的前两句: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
“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
)放录像(长江的波涛汹涌)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结:是啊,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后两句。
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青山、孤帆、太阳)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
《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
《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精选8篇)《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暮江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6个方面入手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暮江吟》语文e鄂版第11册第4单元的诗词诵读,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单元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四、说教法与学法本课设计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为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解诗题、读诗、品诗、悟诗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绘,在绘中悟,层层递进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步步深入地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
《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暮江吟》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暮江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暮江吟》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诗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介绍)二、知诗人,初赏诗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学生指名读)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学生自由说感受。
三、初读古诗,知大概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师:谁来读?(指名读诗)(齐读)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四、再读古诗,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10篇〕《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10篇〕《暮江吟》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学生背。
〔略〕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
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
〔板题〕二、理解诗意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
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
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师:看看这风光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生:我猜可能是“得意”的意思。
师:正确。
知道了“可怜”是“得意”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
〔范读〕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生:在江边,黄昏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
〔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表达〕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来到江边〔投影:诗中风光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拟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师:风光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生:……〔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气氛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
此时,老师用语言加以描绘,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风光,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暮江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暮江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暮江吟》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诗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介绍)二、知诗人,初赏诗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学生指名读)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学生自由说感受。
三、初读古诗,知大概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师:谁来读?(指名读诗)(齐读)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四、再读古诗,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暮江吟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同桌练说)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
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傍晚()夜晚()天上()地上()。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2、出示提示语: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③啊!()。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七、总结。
暮江吟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会读生字“暮、瑟”,会写生字“暮、吟”。
朗读诗歌,能借助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课文。
能联系生活观察,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初步感悟白居易诗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难点:能联系生活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
并从诗句描写的景象想开去,联系相关资料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以“暮”破题,引入内容1.写诗题。
(1)学习“暮”字。
根据字形猜字义。
师:说起“暮”,我就想起跟它相对的一个字“旦”。
请看这两个字的甲骨文是如何写的:(出示课件:甲骨文“旦”、“莫”)它们是汉字王国里的老寿星,已经有三千多岁了。
请观察和比较,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都带有“日”字。
)根据字形,你能否猜猜它们的意思?(预设:旦的意思是。
暮的意思是。
)师:说得好。
早晨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就是“旦”,指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间;而傍晚太阳逐渐落山了,消失在树木和草丛里,这个时间就是“莫(mu)”。
(出示课件:楷体“旦”“暮”)。
指导写好“暮”字。
师:“暮”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它在结构上比较特殊,从上到下有四部分组成,写这样的字应该注意什么?预设:每部分写的扁平一些;注意各部分穿插;草字头要适当写宽,大的撇捺要写舒展;两个日字写得有变化,上头日扁一些,下头日窄一些。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本子上写一遍。
投影展示,指导矫正。
(笔画、结构是否规范,美观)学习“吟”字。
师:这个字什么意思?尝试组几个词语。
(预设:吟诵、吟唱、低吟、呻吟等)这些词里,吟是有节奏的读、痛苦的声音等意思。
那么,本课中是什么意思?你是这么知道的?(预设:看注释)2.解诗题。
《暮江吟》的教案
《暮江吟》的教案《暮江吟》的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暮江吟》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暮江吟》的教案1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师:谁来读?(指名读诗)(齐读)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
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生自由学习讨论)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暮江吟》教案15篇《暮江吟》教案1一、学生分析本校是一所各方面比较先进的农村小学。
这些小朋友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于诗中所描写的山水田园般的美景,有一定的切身感受。
此时正是中秋节,学生已经观察了中秋的月亮,并已经在口语交际课作了交流。
学习这两首诗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农村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窄,所以在语文素养,古诗鉴赏方面有一定的欠缺。
需要教师协助学生体会写作中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和设想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3.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4.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5.想像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古朗月行》古诗课件。
2.《古诗二首》课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像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自学另一首古诗。
4.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五、教学过程(一)师板书“暮江吟”。
让学生试着猜猜题目的`意思解题:“暮江吟”就是歌咏黄昏的江边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⑴初读,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师:让我们一起快来一起读读这首诗吧。
多读几遍,试着读准字音。
生自读古诗,解决生字。
师: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⑵再读,划出不懂词句。
⑶品读,参考学习资料与同学深入研讨。
(可根据学生实际选取其中一种方案)方案一: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自由讨论。
师: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
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生提问题。
师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查找的资料逐一解决问题。
生可能提出:①残阳?②瑟瑟?③可怜?(师重点解释“可怜”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怜”的几种含义,选择古诗中正确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了解“可怜”的意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第【1】篇〗一、板书并解释诗题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
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
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
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
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六、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
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暮江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6个方面入手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暮江吟》语文e鄂版第11册第4单元的诗词诵读,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单元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四、说教法与学法
本课设计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解诗题、读诗、品诗、悟诗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绘,在绘中悟,层层递进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步步深入地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
(白居易)当学生说出白居易后,我紧接着追问,请问你们对白居易都有了解吗?当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介绍诗人。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的一首风景诗(这时我板书《暮江吟》。
)在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诗题: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诗题的?“吟”又是什么意思呢?(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谁在黄昏时分在江边吟诗?进一步追问学生,加深学生的记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看看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江边看到了哪些值得吟诵的美景呢?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
”在这里我设下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读诗,了解诗意。
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因此在诗句的讲解方面,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对古诗的独特体会,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去描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分为2步:
第一步,让学生自由朗读,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的读音,停顿。
第二步,设问引导:读完整首古诗,你看到了什么?这首诗歌里一共描绘了多少幅画?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描绘心中所见。
而我则
结合学生所描绘的景象,讲解诗句,指导朗读。
并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提炼,
残阳铺水中露似珍珠
傍晚之景夜晚之景
江瑟瑟红月似弓
在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了解后,让学生再读古诗,这时或许古诗所描绘的傍晚之景和夜晚之景自然而然的就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这里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诗文,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绘。
(三)品诗文,升华情感。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在品诗文、体意境这个教学环节里,我主要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感悟。
问题设计如下:
(1)齐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展开,铺展,有”斜照”的意思。
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这里指碧绿色。
》
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通过抓关键词“铺”、“瑟瑟”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古诗的意境。
如:“铺”字可不可以用“照”、“射”等词替换,为什么?不说“照”,却说“铺”,
“射”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
“铺”写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
“瑟瑟”、“红”写出了残阳铺水的结果。
)
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公愉快,诗人留连忘返。
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
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2)齐读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令人爱惜。
怜,爱。
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呀!似,好像。
真珠,珍珠。
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
》
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明显地是在写“夜晚”。
按《辞海》里的解释:“露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
面对这样的夜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用诗中哪个词可以概括?(通过抓关键词“可怜”、“似”等,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喜爱之情!)
如果说傍晚江边夕阳如火,那么夜晚江边新月当空,一片银白,这静谧的夜景令作者作美丽的遐思。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比较下与前面你所看到的有什么新发现。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古诗的关键字词对古诗进行品析,层层递进的去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假设意境,发挥想象,感诗人之所感。
假设诗中所描绘的静谧景色出现在你面前,而你恰巧又心情很郁闷,你觉得你会怎样去欣赏这幅大自然的天然之作吗?那么诗人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欣赏这幅天然之作的呢,还能把眼中所见付诸于那么美妙的语言?
这时,我就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去想象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而去领悟诗人当时的心情。
这首写景诗约作于唐长庆二年(822)。
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而这首诗是这年七月白居易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经襄阳、汉口,于十月一日抵达,在赴杭的江行途中所作。
假如你是诗人,得以如愿的离开你自己所不乐意待的地方,你的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说出)——轻松愉快。
这时我进行小结:不错,这首诗在描写那绝妙景色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途经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现在,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课文,体会下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通过假设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诗人的角度去品诗,去感悟诗中诗人所蕴含的情感。
六.说教学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脉络。
残阳铺水中露似珍珠傍晚之景夜晚之景
江瑟瑟红月似弓
热爱自然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