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专科学校护理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规划(2009-2012)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落实《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根本任务,根据护理专业特点,特制定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2)年护理专业建设规划,并通过落实专业建设规划,积极构建服务型护理专业的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引入国际护理教育标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及“国际多元化”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强化对顶岗实习及实践等环节的管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的示范性专业建设,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着力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打造护理教育国际品牌。
一、专业现状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自1999年开设以来取得较快发展,2003年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重点建设基地,2006年被评审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专业。2008年全市护理专业招生总计划约2000名,其中我校达810名(占40%),可谓独占“半壁江山”。其中,“中美合作护理专业”为国家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截至2009年6月30日,护理系全日制高职学生1930名,近三年就业率在98 %以上。专业建设带头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名师奖”,外籍专业建设带头人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建立“国际护理教育委员会”,邀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护理事业发达国家的一流护理院校院长组成“国际智囊团”,为我校护理专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推动我校与合作院校间实现“课程互通、学分互认”;拥有一支国家级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本校教师与长驻的近20名外籍教师和临床一线护理骨干组成“国际多元结构教学团队”;《基本护理技能》、《母婴护理》两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引进12种原版护理教材,编写护理双语校本系列教材8本;荣获2005年、2009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各1项;与澳大利亚凯瑟立大学的国家级护理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中澳合作护理研究中心”,培养、引导和激励高职护理专业师资队伍提高科研水平和持续创新的能力。依托校内上海现代护理实训中心以及校外教学实力强大的10所三甲医院临床实习基地及丰富的国际护理教育资源,护理系已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一大批职业道
德高尚、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熟练和职业素质过硬的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其中,“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引入国际护理教育标准,为上海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紧缺的双语国际护理人才。护理系还每年接受近100名国外合作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来校学习交流,修读护理专业课程、参加临床实习,提升了我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学校已获得“招收长学制外国留学生资格”,开始招收外国高中毕业生到“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参加学历教育,毕业后到护理事业发达国家就业。
2007年成立以我校为牵头单位的上海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以护理专业建设为纽带,引领上海地区高等职业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护理教育改革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核心”为主旨,遵循职业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本着“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标准”的建设理念,按照“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拓展创新性、兼顾适应性”的建设原则,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理念,参照国际护理人才培养的标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国际化办学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护理技术和现代服务理念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进一步深化建设专兼结合、融合国际师资的“国际多元结构”护理教学团队,拓展护理实训中心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工学结合”的一贯式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链式的课程结构,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造就适应现代服务需要、具有新型服务理念、德才兼备的优秀护理技能型人才,提高本地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就业竞争力。
四、建设内容与建设措施
(一)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目标:
根据护理职业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护士职业资格标准,深化学校里建“病房”,病房里设“课堂”,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强化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早期接触临床的“一贯式”(实训-见习-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措施: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接触临床,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通过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见习、实习,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感悟、职业意识、职业认同感、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融入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实施严格的考证制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护理专业学生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护理技能考证合格证书”,部分学生参加国际“护士执业证书考试”,提升就业竞争力。
3、实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市场反馈信息,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
建设目标:
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按区域经济、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与行业深度融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及课程体系管理监控制度。
建设措施:
1、职业素质教育实施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诚信作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突出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人文领域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使之在获取人文知识同时,培育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对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一线护士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和行业专家对护理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再由学校教师与课程开发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课程标准。
3、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在三年内,力争国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