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6届九年级期末化学复习试卷.

合集下载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 . 镁MGB . 铜CuC . 银HgD . 锌Xn2.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A . 铁和铁锈B . 二氧化碳和干冰C . 冰和干冰D . 氧气和空气3. (2分)(2011·南宁)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蒸馏水B . 食盐C . 酱油D . 陈醋4. (2分)(2017·莱芜模拟) 以下饮品不属于溶液的是()A . 啤酒B . 酸奶C . 矿泉水D . 可口可乐5. (2分) (2016九下·东台月考)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其化学式是NaNO2 , Na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 . +3B . +4C . +5D . ﹣36. (2分) (2016九下·通州期末) 下列气体中,不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气体是()A . 二氧化氮B . 氮气C . 一氧化碳D . 二氧化硫7. (2分) (2018八上·巴彦期中) 关于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 可燃B . 白色C . 不溶于水D . 易撕碎8. (2分)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好石墨。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 . CO与CO2B . 氧气(O2)与臭氧(O3)C . 水与双氧水D . 液态氧与氧气9. (2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必须验纯B . 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垫石棉网C . 用湿润的pH试纸粗略测定稀醋酸的pHD .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10. (2分)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11. (2分)(2017·东明模拟) 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6410116t时刻32a反应后054b0A . 乙和丙为生成物B . 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C . b等于37D . a等于3212. (2分)科学家最近发现,碳70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可见光后可高效杀灭癌细胞,有望成为癌症治疗药物的候选原料。

咸阳市长武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咸阳市长武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咸阳市长武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6九上·大庆期中) 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冰雪融化B . 火山喷发C . 房屋倒塌D . 山体滑坡2. (2分)(2019·大理模拟) 下列做法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A . 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B . 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C . 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D . 向江河中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3. (2分)农夫山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 K~3 Zn~0.06 F~0.02等。

这里的Ca.K.Zn.F是指()A . 原子B . 分子C . 单质D . 元素4. (2分)研究物质的性质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干冰B . 合金C . 石油D . 空气5. (2分)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A . 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里称量B . 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C . 排水法收集O2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便立即收集D .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5.56. (2分)为了打造“江北水域,运河古都”,光岳楼四周仿古建筑的重建需要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名是()A . 火碱B . 纯碱C . 熟石灰D . 生石灰7. (2分) (2019九上·宜兴期中) 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

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B . 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 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D . 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8. (2分)(2016·微山模拟)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A . 4 FeOB . 2 Fe2O3C . 3 Fe2O3D . 1 Fe3O49. (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现象描述及所属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是氧化反应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是化合反应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是分解反应D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是化合反应10. (2分)(2020·韶关模拟)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陕西省咸阳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咸阳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题(解析版)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2015-2016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英才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以下变化过程中包括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消融B .空气液化C .干冰升华D .光合作用2.抽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联合的有毒气体,它是()A.CO B.N2C.O2D.CO23.石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油状物,经过汽化、冷凝分别后可获取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能够判断石油属于()A .混淆物B .纯净物C.化合物 D .单质4.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给酒精灯里增添酒精,酒精体积不超出酒精灯容积的1/3B.给试管加热,先平均受热,而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C.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D.酒精灯使用完成,应立刻用嘴吹灭5.某药品说明书注明:本品每g 含碘 15mg,镁 65mg,铜 2mg,锌 1mg .此地方标成分是指()A .分子B .原子C .单质D .元素6.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获取月球上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 3 原子核里有两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3,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 . 1 B. 2 C. 3 D. 57.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是溴酸钠( NaBrO 3),对皮肤有剌激作用,使用不妥会惹起皮炎.溴酸钠中溴( Br )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 +4 C. +3 D.﹣ 58.油炸食品不宜多吃,由于食品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 C H O)等3 4有毒物质,会伤害人体健康.以下相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2C.分子中原子个数比挨次为3:4:1D.在空气中完整焚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9.某一个危险品库房的硝酸铵发生爆炸,造成很大的财物损失.硝酸铵在约 200℃时发生以下反响: NH 4NO 3=X+2H 2O ,则 X 的化学式为()A .NOB .N 2C . N02 D .N 0210.小强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决定做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 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以下哪一种物质( ) A .醋 B .白酒 C .酱油 D .味精1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 出固体质量为 4.3 克( 1 克以下用游码) .固体物质的实质质量为()A .4.3 克B .4.6 克C .4 克D . 3.7 克12.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当的水,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纸船平安无事. 纸船没有焚烧,原由是()A .纸不是可燃物B .没有与氧气接触C .没有达到着火点D .水能灭火13.某同学测定了一些食品的pH 以下.依据表中数据判断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食品 蕃茄橘子鸡蛋清牛奶玉米 pH43868A .胃酸过多的病人适合多吃橘子B .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C .番茄的酸性比橘子强D .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4.以下对于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溶液都是无色的B .溶液构成中必定有水C .溶液是均一、稳固的混淆物D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同样15.向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100 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A . 5%B . 10%C . 20%D . 40%16.发现室内煤气泄露令人中毒时,应第一做的是( )A .快速做人工呼吸B .立刻封闭煤气阀门,翻开门窗C .拔打抢救电话 120D .立刻翻开换气扇开关17.以下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 溶质成分不变, 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添的是( )A .浓硫酸B .浓盐酸C .浓硝酸D .石灰水18.在元素 A 和 B 所形成的化合物中, A 元素与 B 元素的质量比为7:20,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7:8,则 A 与 B 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AB B .A BC .A B 2D .A B525219.在反响 2A+B ═ 3C+D 中,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已知 20gA 与必定量 B恰巧完整反响,生成 5gD ,则在此反响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 )A . 4:19B .3:5C .1:3D .2:1720.取 2%的 NaOH 溶液 20 克和 2%的盐酸溶液 20 克充分反响,所获取的溶液能使紫色石 蕊试液显( )A .红色B .蓝色C .无色D .原色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17 分)21.如图是氯原子的构造表示图,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最外层有 个电子;氯原子在化学反响中简单获取1 个电子,形成(写出离子符号)22.水电解时, 在电源正极获取 气,负极获取 气,它们的体积比为,它们的质量比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3.在 H 、O 、 C 、Ca 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合的元素构成切合以下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1)可供动植物呼吸用的气体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 (4)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24.维生素 C (化学式为 C 6H 8O 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者体对疾病的抵挡能力.(1)取 3 片维生素 C ,压碎后溶于 10mL 水中过滤.取少许滤液向此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 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 C 的水溶液呈性.(2)维生素 C 由 种元素构成. 每个维生素 C 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三、达成以下各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17 分)25.鸡蛋腐败会发出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H 2S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能完整焚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把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 发生的反应为: H 2S+H 2SO 4(浓) =SO 2+S ↓+2H 2O(1)从上述表达中,概括出硫化氢的物理性质:①、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是:①、②.(2)若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硫化氢,用浓硫酸来汲取能否能够?,原由是.26.( 11 分)( 2015 秋 ?绵阳校级期末)将新鲜的鸡蛋浸泡在饱和石灰水中可使鸡蛋储存6~7个月不变质.石灰水是用新烧制的生石灰配制成的,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 烧制生石灰:;② 配制石灰水.③ 石灰水可使鸡蛋不变质的原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④ 浸泡一段时间后,鸡蛋的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覆盖物,白色覆盖物能够用稀盐酸除掉,反响原理是.上边四个化学反响中,属于化合反响的是,属于分解反响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响的是.(填番号)四、实验与研究(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16 分)27.实验室采纳以下装置制取氧气.依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a、 b 仪器的名称: a,b.(2)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入药品前应先.要采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先将氧气经过 E 装置,并在 E 装置中盛放,气体应从导管端通入(填“c”或“d”),此时收集装置应采纳(填“B”、“C”或“D”).28.如图是一个拥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此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开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达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测定空气中白磷着火焚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的体积分数.刻度约为(填整数)的地点上.约占.29.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达成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达成下面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实验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贮气瓶、一个干净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点燃甲烷现象证明含有(2)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焚烧的火焰上方元素(3)将蘸有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焚烧的现象证明含有火焰上方元素五、计算(共10 分)30.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 [丙氨酸: CH 3CH (NH 2) COOH 等] 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经过食品获取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响,生成氨基酸,试计算: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31.尿素是一种优良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 NH 2)2,据此计算:(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100kg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是kg(保存一位小数).32.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响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 2SO4═ ZnSO4+H 2↑,要制取0.6 克氢气,需要锌多少克?假如反响后所获取的ZnSO 4溶液质量为200 克,计算所获取的Zn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保存一位小数)2015-2016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英才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以下变化过程中包括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消融B .空气液化C .干冰升华D .光合作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别.【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剖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差异能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 A 、冰雪消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液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能被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应选 D.【评论】解答本题要剖析变化过程中能否有新物质生成,假如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抽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联合的有毒气体,它是()A.CO B.N2C.O2D.CO2【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生活.【剖析】 A 、从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联合且能阻挡血红蛋白与氧气的联合,令人窒息死亡的有毒气体去剖析解答;B、从氮气不可以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联合去剖析解答;C、从氧气能与血红蛋白联合,但氧气是能供应呼吸的气体去剖析解答;D、从二氧化碳不可以与血红蛋白联合去剖析解答;【解答】解: A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联合且能阻挡血红蛋白与氧气的联合,令人窒息死亡的有毒气体;故 A 正确;B、氮气不可以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联合;故 B 错误;C、氧气能与血红蛋白联合,但氧气是能供应呼吸的气体,无毒;故 C 错误;D、二氧化碳不可以与血红蛋白联合,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A .【评论】抽烟有害健康,青少年应养成不抽烟的好习惯.3.石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油状物,经过汽化、冷凝分别后可获取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能够判断石油属于()A .混淆物B .纯净物C.化合物 D .单质【考点】纯净物和混淆物的鉴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剖析】本题考察利用纯净物的观点来判断物质能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石油经过汽化、冷凝分别后可获取汽油、煤油等产品,因此石油石油多种物质构成的,属于混淆物,应选 A .【评论】在熟习观点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淆物,重点看构成的物质种类.4.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给酒精灯里增添酒精,酒精体积不超出酒精灯容积的1/3B.给试管加热,先平均受热,而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C.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D.酒精灯使用完成,应立刻用嘴吹灭【考点】加热器皿 -酒精灯.【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剖析】依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剖析解答即可.【解答】解: A 、给酒精灯里增添酒精,酒精体积不超出酒精灯容积的,故 A 错误;B、给试管加热时,应先给试管平均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备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 B 正确;C、不行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故 C 错误;D、酒精灯使用完成,应用灯帽盖灭,不可以用嘴吹灭,故 D 错误.应选 B.【评论】本题难度不大,熟习各样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重点.5.某药品说明书注明:本品每g 含碘 15mg,镁 65mg,铜 2mg,锌 1mg .此地方标成分是指()A .分子B .原子C .单质D .元素【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人体的元素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构成.【剖析】某药品说明书中注明:本品每克含碘 150mg、镁 65mg、锌 1.5mg、铜 2mg、锰 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药品中,不是单个的分子或原子.【解答】解:每克含碘 150mg、镁 65mg、锌 1.5mg、铜 2mg、锰 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原子或单质的形式存在.应选D.【评论】认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构成.6.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获取月球上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 3 原子核里有两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1B.2 C. 3 D. 5【考点】原子的相关数目计算;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构成.【剖析】依据原子的构造,利用氦﹣ 3 原子核里有两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来计算原子核内的中子数.【解答】解:依据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 He 的质量数为3,因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则中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即中子数 =3﹣ 2=1 ,应选 A.【评论】本题以信息的形式为切入点来考察学生对于原子构造的认识,学生应明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深刻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7.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是溴酸钠( NaBrO 3),对皮肤有剌激作用,使用不妥会惹起皮炎.溴酸钠中溴( Br )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4C.+3D.﹣ 5【考点】相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剖析】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化合价为 +1,氧化合价为﹣ 2,可得溴酸钠中溴( Br )元素的化合价为:(+1 ) +x+ (﹣ 2)×3=0,则 x=+5 ;应选 A.【评论】本题考察学生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8.油炸食品不宜多吃,由于食品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伤害人体健康.以下相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 1: 2C.分子中原子个数比挨次为3: 4: 1D.在空气中完整焚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子和原子的差异和联系;物质的元素构成;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剖析】 A 、依据化学式确立元素的种类,B、元素质量比应当是相对原子质量和角标的乘积再进行比所得的值.C、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就是元素的角标的比值,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说进行解答.【解答】解: A 、依据丙烯醛的化学式 C3H4O 能够看出,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故 A 正确,B、元素质量比应当是相对原子质量和角标的乘积再进行比所得的值,因此该有机物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3):( 4×1):( 16×1) =9: 1: 4.故 B 错误,C、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就是元素的角标的比值,故答案为:3: 4:1,故 C 正确,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依据化学式能够看出丙烯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因此在空气中完整焚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 D 正确,应选 B.【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式在微观和宏观方面的理解,对化学式的正确理解是近年考试的热门.9.某一个危险品库房的硝酸铵发生爆炸,造成很大的财物损失.硝酸铵在约200℃时发生以下反响: NH 4NO 3=X+2H 2O,则 X 的化学式为()A.NO B.N2 C.N02 D.N20【考点】相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测.【专题】化学式推测十字法.【剖析】依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NH 4NO3═ X+2H 2O,推测反响中生成物 X 的分子构成,依据分子的构成确立X 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NH 4NO3═ X+2H 2O,反响前 NH 4NO3中 N、 H 、O 原子个数分别为 2、4、3,反响后 2H2O 中仅含 H 、O 原子的个数分别为 4、2,依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 的分子由 2 个 N 原子、 1 个 O 原子构成,物质X 的化学式为 N20;应选 D.【评论】依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能够推测反响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确实定.10.小强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决定做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以下哪一种物质()A .醋 B.白酒 C .酱油 D .味精【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有的酸酸的通性.【剖析】依据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酸反响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进行剖析解答.【解答】解: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酸反响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能够和碳酸钙反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能把鸡蛋壳反响掉,能够能得到“无壳鸡蛋”.应选 A.【评论】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碳酸盐能与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是正确解答本题的重点.1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出固体质量为 4.3 克( 1 克以下用游码).固体物质的实质质量为()A.4.3 克B.4.6 克C.4 克D. 3.7 克【考点】称量器 -托盘天平.【专题】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剖析】依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假如放错了,还要依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 +游码的质量,只可是砝码与物体地点互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 +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 +游码的质量,因此物码反放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4 g﹣ 0.3 g=3.7g .应选 D.【评论】在计算相关天平的题目时,要牢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论是左物右码仍是左码右物,都能够算.12.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当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平安无事.纸船没有焚烧,原由是()A .纸不是可燃物B .没有与氧气接触C.没有达到着火点 D .水能灭火【考点】焚烧与焚烧的条件.【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剖析】依据焚烧的条件(焚烧需要同时知足三个条件:① 可燃物② 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焚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解答】解: A 、纸船是可燃物,故 A 说法错误;B、纸船与氧气接触,故 B 说法错误;C、温度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因此纸船不会焚烧;故 C 说法正确;D、此项为扰乱项;应选: C.【评论】本题考察学生对焚烧的条件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生活中灵巧应用.13.某同学测定了一些食品的pH 以下.依据表中数据判断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食品蕃茄橘子鸡蛋清牛奶玉米pH43868A .胃酸过多的病人适合多吃橘子B.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C.番茄的酸性比橘子强D.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专题】常有的酸酸的通性;常有的碱碱的通性.【剖析】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 小于 7 时,呈酸性; pH 小于 7 时, pH 越小,酸性越强;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解答】解: A 、胃酸过多的人最宜进食的食品应当是显弱碱性的食品,橘子显酸性,故应少食用橘子;应选项说法错误.B、牛奶的pH 小于 7,显酸性;鸡蛋清的pH 大于 7,显碱性;应选项说法错误.C、番茄的 pH 为 4,橘子的 pH 为 3;pH 小于 7 时, pH 越小,酸性越强,故番茄的酸性比橘子弱;应选项说法错误.D、橘子汁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应选项说法正确.应选 D.【评论】本题难度不大,考察同学们灵巧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重点.14.以下对于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溶液都是无色的B .溶液构成中必定有水C.溶液是均一、稳固的混淆物 D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同样【考点】溶液的观点、构成及其特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剖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别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固的混淆物叫做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固的混淆物;溶液的实质特色是均一性、稳固性,属于混淆物;水是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能够做溶剂;据此剖析判断.【解答】解:A、大部分溶液是无色的,但有的溶液也显示不一样的盐酸,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应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构成中不必定有水,如碘酒中就是碘和酒精的混淆物,无水,应选项说法错误.C、溶液是均一、稳固的混淆物;,应选项说法正确.D、溶液拥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同样,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 C.【评论】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有溶液的构成、溶液的实质特色是解答本题的重点.15.向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 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A . 5%B. 10% C. 20% D. 40%【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剖析】依据溶质质量分数×100%,联合题意进行剖析解答.【解答】解:向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100 克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 .应选: B.【评论】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并能灵巧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重点16.发现室内煤气泄露令人中毒时,应第一做的是()A.快速做人工呼吸B.立刻封闭煤气阀门,翻开门窗C.拔打抢救电话120D.立刻翻开换气扇开关【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剖析】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剖析,煤气属于易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或电火花易爆炸.【解答】解:A 、人工呼吸能够为中毒者供应必定的氧气,可是不封闭阀门,救人者也会中毒,故错误;B、封闭阀门,切断污染源,开窗通风冲淡室内的煤气,故正确;C、拔打抢救电话时产生的电火花会将一氧化碳引燃,故错误;D、翻开换气扇时会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将一氧化碳引燃,故错误;应选: B.【评论】在解此类题时,第一剖析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以及认识一氧化碳拥有可燃性,而后联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剖析解答.17.以下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添的是()A .浓硫酸B .浓盐酸C.浓硝酸 D .石灰水【考点】空气中常有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储存法.【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剖析】依据题干表达可知,该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反响且能汲取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解答】解: A 、浓硫酸拥有吸水性,能使溶液质量增添而变稀,故 A 正确;B、浓盐酸拥有挥发性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 B 错误;C、浓硝酸拥有挥发性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 C 错误;D、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响而变质,故 D 错误;应选 A.【评论】本题考察了常有物质的搁置造成溶液质量及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达成本题,可以依照物质的性质进行.18.在元素 A 和 B 所形成的化合物中, A 元素与 B 元素的质量比为7:20,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7:8,则 A 与 B 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AB B.A2B C.A5B2 D.A2B5【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相关化学式的计算.【剖析】依据题意,某化合物由A、B 两种元素构成,已知 A 、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7: 8,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 20,据此联合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剖析解答.【解答】解:某化合物由 A 、B 两种元素构成,已知 A 、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8,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20,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 B y,则 7x :8y=7:20,x:y=2:5,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2B5.应选: D.【评论】本题难度不大,考察同学们灵巧运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进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在反响2A+B ═ 3C+D 中,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 20gA 与必定量 B 恰巧完整反响,生成5gD,则在此反响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A.4:19B.3:5 C.1:3 D .2:17【考点】常有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剖析】本题考察化学反响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响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和.【解答】解:令 A 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 和 1,设恰巧与 A 反响的 B 的质量为X ,则2A+B=3C+D2×5 120g X。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一)(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一)(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下列对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B.化学能为人类提供新能源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D.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2.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3.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B.C.D.4.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5.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做食品的保护气B.钨丝做电灯泡的灯丝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石墨做电极6.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7.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在“非典”时期被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个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B.由三种元素组成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D.相对分子质量为768.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当气态二氧化碳变成固态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9.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A.1个一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C.3个亚铁离子:3Fe3+D.4个氢原子:2H210.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11.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C.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13.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D.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似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水分子间有间隙15.关于O2、CO2、SO2这三种物质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B.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C.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D.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1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A.B.C.D.17.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未观察到“燃烧”和“火星四射”的现象.下列说法中,与该实验失败原因无关的是()A.所用铁丝较粗B.氧气没有收集满,纯度较低C.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D.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铺一层细砂18.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③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A.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B.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各1分,共7道小题,共37分)19.化学用语是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善于总结的小华将化学用语进行了归纳,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化学符号具有特定的含义,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2个硫原子;(2)调味品食盐的阳离子;(3)3个铵根离子;(4)5个二氧化氮分子;(5)n个铁原子;(6)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20.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2)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来检验.(3)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的方法.(4)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请写出两点)、.21.M常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该原子有个电子层,X的值是,M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下列微粒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M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4)已知第(2)题中B的元素符号为“F”,则M元素与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2.燃烧的条件可用如图所示“火三角”来表示:(1)将一根火柴点燃,有甲、乙两种放置方式,你认为按(甲或乙)方式放置,火柴会燃烧更剧烈、更彻底.(2)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灭火原理(回答最主要的一条)a.某仓库里堆放的毛绒布料起火,消防队员向燃烧的火舌大量喷水;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前的一片树林砍掉;c.炒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23.地震之后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在预防消毒过程中常用到过氧乙酸(其化学式为CH3COOOH).过氧乙酸是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无色且具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与过氧化氢一样不稳定,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一种常见单质气体,并生成醋酸.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过氧乙酸由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是:;其化学性质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过氧乙酸中C、H、O元素质量比是1:2:3 C.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D.过氧乙酸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2%24.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与反应,请写出木炭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请写出区分它们的化学方程式.(2006某某)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以下反应:Mg+2H2O═X+H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饭盒底部“即热”的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2)已知X是一种碱,请写出X的化学式,你推断X的化学式的依据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3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各1分,共17分)26.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D;(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是(填编号);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实验室用盐酸和某某石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的仪器组合之一是(填编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4)为变废为宝、节约能源、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我省近年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项目.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甲烷,如果用上述方法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27.某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CO2时,用到了下列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能用B装置收集CO2,是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2)用B装置收集CO2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3)将生成的CO2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原因是CO2与反应生成了碳酸;(4)将A装置改成C装置,通过拉功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这一改进的主要目的是(选填序号);A、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B、使破损的小试管得到利用C、生成更多的CO2(5)如果在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8.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实验记录:实验编号 1 2反应物6% H2O26% H2O2催化剂1g 红砖粉1g MnO2时间152s 35s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是否改变.H2O2生成O2的快慢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四、计算题29.在实验探究课上李阳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他取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计算所加氯酸钾的质量.30.将25g某某石加入到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求:该某某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克?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下列对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B.化学能为人类提供新能源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D.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可以合成药物,可以治理环境污染等.【解答】解:A、化学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材料,正确.B、化学能为人们提供新能源,如氢能等,正确.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D、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是因为淀粉水解生成了麦芽糖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玻璃窗破裂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的过程中醋酸与碳酸钙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简单方法;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C、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D、三种气体分别通入水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选B【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5.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做食品的保护气B.钨丝做电灯泡的灯丝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石墨做电极【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否则属于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熔点、沸点、导热性、导电性、升华等等.【解答】解:A、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B、钨丝做电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具有熔点高和能够导电的性质,这是钨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吸热,故C错误;D、石墨做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是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则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6.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氢原子的质子数判断.B、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判断.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D、根据原子的结构和构成微粒的带电情况判断.【解答】解:A、所有氢原子的质子数都为1,这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故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所以正确.B、这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则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种氢原子差一半的电子达到2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属于非金属元素,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这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则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所以错误.D、这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故该原子核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日本核泄漏事件和朝核问题成了国际焦点,因而对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认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会对中考有导向作用,对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电性、电荷关系的考查将会成为热点中的热点.7.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在“非典”时期被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个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B.由三种元素组成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D.相对分子质量为76【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B、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C2H4O3,可知其元素组成;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进行解答;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就是构成的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2+4+3=9个原子,故A正确;B、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C2H4O3,可知其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可知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C错误;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就是构成的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知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3═76,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8.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当气态二氧化碳变成固态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根据构成的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故A错误;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钠离子,所以钠原子的质子数、钠离子的质子数相等,故B 错误;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C正确;D、当气态二氧化碳变成固态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仍然存在间隔,故D错误.故选:C.【点评】理解原子的定义并熟练掌握原子的构成,还要认识到一些特殊的原子如有一种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全面认识理解所学知识不难解答.9.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A.1个一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C.3个亚铁离子:3Fe3+D.4个氢原子:2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1个一氧化碳分子表示为 CO,给的符号是钴元素或者是一个钴原子.因此A不正确;B、2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2CO32﹣,因此B正确;C、3个亚铁离子表示为:3Fe2+,因此C不正确;D、4个氢原子表示为:4H,因此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和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元素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碳元素和氢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化合物,例如甲烷.B、不可能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果是两种单质,则应该是碳和氢气,因为碳是固体,所以不可能是两种单质.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例如氢气和甲烷.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例如甲烷和乙炔.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物质的元素组成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多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碳酸水能提供原二氧化碳.C、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D、大气中二氧化碳多时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同时抵挡紫外线的能力下降.【解答】解:A、温室效应的产生就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的缘故.B、碳酸水能提供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正好是二氧化碳.C、人工降雨是通过降温的方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而干冰的升华正好是吸收热量,使温度减低.D、大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时,空气阻挡紫外线的能力下降,这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一个原因.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一些用途,包括人工降雨、光合作用、温室效应等.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2019·徐汇模拟) 严查酒后驾驶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一种“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应为()A . Cr2O3B . CrSO3C . Cr2(SO4)3D . CrS2. (2分)(2020·乾县模拟)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阻击战中消毒液一度紧缺,次氯酸钠(白色固体,具有腐蚀性,易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就是其中一种,相关企业加紧生产,生产次氯酸钠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O+NaCl+X。

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X的化学式是H2OB . 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 . 生产中要对排放的废气和尾气进行处理D . 实验室称量次氯酸钠固体配制消毒液时要垫一张纸3. (2分) 2010年,冰岛火山多次喷发,曾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3),硅酸钙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A . +4B . -4C . +5D . +34. (2分) (2019九上·城关期中) 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手机锂电池的一种电极材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磷酸亚铁锂是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B . 磷酸亚铁锂分子是由7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C . 磷酸亚铁锂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 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5. (2分)(2017·西华模拟) 如图是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 . X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X3﹣B .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gC .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D . y=36. (2分)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 .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 .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 .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7. (2分) (2020九上·宽城期末)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 .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B .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C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一一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D . 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CO2 ,收集不久就没有气泡产生了一一二者已反应完全8. (2分) (2017九上·宝丰期末)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硬水和软水主要区别是硬水中含有杂质、软水中不含杂质B . 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溶解在水中的杂质C . 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D .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9. (2分) (2017九上·深圳月考) 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A .B .C .D .10. (2分) (2018九上·万州期末) 2017年4月15日万州某中学对全校师生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传活动。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 (2016九下·建湖开学考) 在厨房里经常有下列变化发生,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开水沸腾B . 食物腐败C . 液化气燃烧D . 菜刀生锈2. (1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B .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C . 该反应所属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D . 该反应的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3. (1分)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应用及反应原理、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 .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NaOH=Na2SO3+H2O复分解反应B .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2CO3+2HCl=2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C . 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化合反应D . 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CaO+CO2↑分解反应4. (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B . 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 NaCl固体时,左盘放15g砝码,游码调到0.5g处C . 酒精灯用完后,可用嘴吹灭D .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洗涤干净5. (1分) (2019八上·萨尔图期中)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A . 制取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装置漏气B . 高锰酸钾制氧气,水槽变红﹣﹣﹣﹣﹣﹣﹣﹣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 .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6. (1分) (2018九上·营山期末)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咸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九下·平凉期中) 如图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冰雪融化B . 水的净化C . 燃料燃烧D . 风力发电2. (2分)(2016·三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

这里的碘、钙应理解为()A . 元素B . 单质C . 分子D . 氧化物3. (2分)(2011·贺州)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 铁丝在O2中燃烧B . 蒸发C . 过滤D . CO2验满4. (2分)(2018·广丰模拟) 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O2分子间隔增大B . CO2分子变成其他分子C . CO2分子体积变大D . CO2分子质量变大5. (2分)将少量生石灰加入水中,得到澄清石灰水,该溶液的溶质是()A . Ca(OH)2B . CaCO3C . CaOD . H2O6. (2分)(2017·漳州模拟)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 低碳生活,提倡绿色出行B . 酸雨的危害,不可小视C . 我国水资源短缺,请节约用水D . 本品纯天然,不含化学物质7. (2分)(2018·盘锦模拟) 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8. (2分)(2018·香坊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溶液变成蓝色C . 将铁丝加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D .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9. (2分)(2019·扬州) 2019年5月11日,扬州市启动了城市节水宣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如图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活性炭净水C.汽车尾气处理D.干冰人工降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石蜡熔化只是状态改变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B、活性炭净水,只是对水中杂质的过滤和吸附,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C、汽车尾气处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把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转化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D、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从而形成降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2.化学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O2B.2O C.2O2D.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A、O2表示1个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2O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C、2O2表示2个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CO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用催化剂;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用催化剂,故A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B说法正确;C、油锅着火,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空气而熄灭,故C说法正确;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做好实验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制取O2B.检查装置气密性C.加入药品D.检验CO2是否收集满【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图A是错误的,因为A中的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图B检查装置气密性是正确的,并且装置严密;加入药品时,要先固体后液体,并且稀盐酸也加多了;检验CO2是否收集满时,木条应放在瓶口.【解答】解:A、图A是错误的,因为A中的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故选项错误;B、图B检查装置气密性是正确的,并且装置严密,故选项正确;C、加入药品时,要先固体后液体,并且稀盐酸也加多了,故选项错误;D、检验CO2是否收集满时,木条应放在瓶口,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和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D.化工厂可利用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塑料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有害的物质;B、许多技术问题限制了氢能源的开发、利用;C、“低碳生活”要求耗能少,排放二氧化碳少;D、加高烟囱不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答】解:A、焚烧塑料时能够产生烟尘等物质,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不正确.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不是淡水资源缺乏,而是目前产生氢气的方法能耗高,难以贮存等方面的问题.不正确.C、太阳能、风能都是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正确.D、加高烟囱不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所以不能防止形成酸雨.不正确.故选:C.【点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重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D.天然气、煤、石油【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利用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抓住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固态氮由氮元素一种物质组成属于单质、干冰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冰水共存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氯化氢气体中含有氢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液化石油气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C、液态氧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蒸馏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透明的河水中含有水和溶进去的空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天然气、煤、石油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7.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管a中的气体是H2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D.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考点】电解水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结合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试管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B、试管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C、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3H﹣﹣表示三个氢原子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3H﹣﹣表示三个氢原子;故A说法正确;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因此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故B说法正确;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Al3+﹣﹣表示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说法错误;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9.如图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钠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电子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D.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信息进行解答;B、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即可解答;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解答;D、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值即为原子中的质子数可知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1个电子;故B正确;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所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C正确;D、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知,X=8,故D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及相对原子质量单位等的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0.如图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构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不同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物质的结构判断.B、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观点判断.C、根据金刚石、石墨的结构判断.D、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判断.【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所以错误.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即其结构不同,所以正确.C、金刚石、石墨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是因它们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构成它们的原子本身没有差别,所以错误.D、金刚石、石墨是两种不同的单质,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时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结构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明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解题的基本要求.11.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微粒①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正确;B、微粒②和④的质子数分别为9、12,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故B错误;C、微粒③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故C正确;D、微粒④有12个质量,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及解题中应用的能力,难度较小.12.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含有12个原子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4%D.苹果酸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4:4: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苹果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苹果酸是由苹果酸分子构成的,1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4+16×4=116,故选项说法错误.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4%,故选项说法正确.D、苹果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4):(1×4):(16×4)≠4:4: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C、根据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分析回答.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解答】解:A、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在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而不是为了延迟煤燃烧的时间,故A错误;B、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B错误;C、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C正确;D、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不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及灭火的现象,明确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14.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lD.物质X含4种元素【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的构成,分析A2和B2分子的变化;B、根据反应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2与B2分子数之比;D、根据物质X的微观构成分析组成元素.【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及反应微观过程图得出各物质反应的微粒关系图如下:A、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有A2和B2分子,反应后则没有,说明了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发生了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B、由反应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置换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C、由上述各物质反应的微粒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l.故C说法正确;D、由物质X的微观构成可知,x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则物质X含2种元素.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依据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解答即可.15.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N ②Na+③④P2O5⑤KClO3.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B、阳离子带正电荷,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D、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④P2O5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⑤KClO3是氯酸钾的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④⑤,①N不能表示氮气的化学式,故选项说法错误.B、②Fe2+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KClO3中钾、氯、氧三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4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6.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C.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4):(14×2)=60:7:1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知,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7.下面有关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用甲装置来制取氧气B.乙装置可用来制取、检验二氧化碳C.收集氢气可用丙装置D.丁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甲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乙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或者液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此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应该是二氧化碳,丙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丁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解答】答:①氧气的制取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气体的方法,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的类型,所以A中的装置可以.氧气不溶于水,所以氧气的收集用排水法,所以丁中的装置可以.②二氧化碳的制取用碳酸盐和酸反应,属于“固体和液体不用加热”的类型,二氧化碳的检验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所以乙中的装置可以.③氢气的制取是用酸和活泼金属反应,属于“固体和液体不用加热”的类型,氢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氢气的收集是用排水法或者向下排空气法,丙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的,不合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装置.关键是找准“点”,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固体和固体的反应还是有液体参加的反应,是排空气法还是排水法,向上排空气还是向下排空气法等.18.“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B.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C、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D、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该项叙述错误;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该项叙述错误;C、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金钢石、石墨为同素异形体,该项叙述错误;D、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项叙述正确.故答案应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