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载道”到“言志”——论梁启超与晚清至五四时期创作观念的现代化进程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一)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一)自从鸦片战争后,几代先进的中国人曾以急起直追的心情努力学习西方,以求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在这当中,梁启超的积极贡献和某些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十年前,人们偏重揭示他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人们往往回避他的负面影响,都是片面的。
今天,我们全面估计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不仅是为了对这一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从中总结对今人有益的经验教训,以作借鉴。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以“五四”为界,明显分为两个时期。
梁启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一时期,而在后一时期,他已逐渐丧失了“领风骚”的地位。
为篇幅所限,本文只评介他在前一时期的影响。
一梁启超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之时。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认识到,仅靠军事装备、工艺技术的近代化并不能使中国振兴。
他认为,洋务运动所以破产,是因为洋务派虽讲“变法”但却不知“变法之本原”,没有抓住近代化的根本。
因为遗其本,果“练兵如不练”,“通商如不通”,“开矿如不开”,“兴学如不兴”,成效甚微。
他断言,中国如仍按洋务派的主张去做,即使再过50年,顶多“亦不过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午之役,望风而溃。
”(《戊戍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册。
)那么,什么才是中国振兴、实现近代化的关键呢?梁启超认为:“三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
”(《西学书目表后序》,《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
)由此他得出结论:中国“能兴民权,断无可亡之理”(《湖南时务学堂课艺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戍变法》第2册。
),今日“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
)这就是说,兴民权亦即政治民主化乃是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关键一环。
离开政治民主化,中国就无从近代化。
他坚信,一旦中国能兴民权,“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与严幼陵先生书》,《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梁启超倡导的近代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连接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桥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范文一:关于梁启超的小论文摘要:1922年梁启超撰文《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对近五十年中国的一些变化分三个时期作了总结。
中国在这之前的现代化改革困难重重,原因多种多样,不过总归认识逐渐深刻。
而文中只字未提孙中山与革命派,组件两派矛盾重重。
关键词:梁启超,旧民主主义革命,洋务运动,孙中山,新文化运动。
正文: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虽然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但是其见识以及思考却并没有局限于维新派的一次成败得失之中。
作为中华社会变革的先驱者,其在1922年的《50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以广博的视角分三期较完整地概括了鸦片战争以来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社会对国家变革的探索路程。
第一期指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甲午中日海战开始深入转型这一段时间。
鸦片战争之前,其时闭关锁国了百年之久的中国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
鸦片战争开始,西方人用火枪大炮强硬的敲开了中国的国门,兵甲之争从广东沿海起始一路北上直至江浙一带。
满清认输,割地赔款,开放边境人外国人驰骋往复,其后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罗斯趁火打劫等一系列重大打击接踵而至,将满清,将中国的大梦打击的支零破碎,中国人已经明白了自己有缺陷,但是在五千年来的文化积累毕竟还在,还没有人能从根源上找到中国的缺陷,只是觉得外国只是兵甲尖利罢了。
所以这一时期,众多晚清名臣组成了洋务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梁启超先生将之概括为弥补器物上的不足。
对西方“器”的学习一直进行到了1898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巍巍水师被日本人轰的七零八碎,中国人开始思考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导致如今的国势积弱。
第二时期从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开始,零零散散的持续了近二十年。
第二讲 五四文学革命
第二讲五四文学革命一、文学革命的发生背景1.晚清以来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自从鸦片战争打碎了清帝国的沉沉昏梦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渐渐解体,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因素有了一定积累,但积弱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势进一步促使中国人努力寻求和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模仿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开矿筑路,以及介绍一些与此相关的声、光、电、化等技术和自然科学。
维新志士认为“要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须“用西洋之术”,宣传民权思想,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效仿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输入民主共和观念,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宣告了封建帝制的结束,虽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胜利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但为中国现代的社会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阴谋恢复帝制,出卖国家主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建的“共和”政府实际上成为了一块空头招牌。
无论是科技引进的尝试还是体制革命的努力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失败境地。
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失败给国人的刺激最为强烈,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中清醒地意识到封建君主专制赖以存在的精神文化基础并未动摇,中国民众依旧处于愚昧、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革命与群众存在着厚重的精神隔膜。
于是,思想启蒙被推向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最前沿。
新型阶层的壮大知识分子的独立清末,废除了科举制度,兴办了各类学堂,开始推广新式文化教育,而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尤其是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的大量出现,使文学市场得以形成,稿费制度有了保障,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大一统的封建思想统治局面已经土崩瓦解,走马灯似的军阀政权一时又无力实施严密的思想控制,从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言论出版相对比较自由的时期。
因此,晚清知识分子在传统的仕途之外就可以选择“思想”与“写作”作为体现自身价值和谋生的手段。
在这种混乱而自由的社会氛围中,新型知识分子开始张扬自我个性,发表独立言论,反省文化传统,吸纳外来思潮,拓展文化视野。
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作考察综论
2 1 年 第 6期 01
J u a fGu n d n oye h i r lUnv ri o r lo a g o gP ltc ncNoma iest n y
No6, 0 . 2 1 1
晚清至“ 四" 白话 文运作考察综论 五 的
一
动奠定 了进行天翻地覆的语言变革运动的基础 。
一
场作为 白话文运动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的 白话 文运
种语言 的推广 , 不能仅仅靠理论上 的提倡与宣传 。
作 , 白话文创作的数量上 、 在 能量积 累上 以及影 响范围 的
不管是 晚清黄遵 宪 、 梁启超等人提 出的语 言与文字合一 , 还 是胡适 等人 提出的 白话文学 的取代性 地位 ,要 做 到这 “
推 动 了 白话 文 的 发 展 与兴 盛 。彭 翼 仲 、 白水 、 敛 之 等 林 英
人 都有 纯熟的 白话写作经验 ,无锡 白话报》创办人 正是 《
提出《 白话 为维新之本》 论 的裘廷 梁。这些办报人 的 白话 写作不断发展进步 ,阅报人 的 白话 水平 自然也跟着 不断
提升 ,那些不识 字的人也可 以在 阅报 处听人用 白话 宣讲 白话报 。因此 , 白话报在 白话文 的听、 、 读 写三方面都有所 贡献 , 报纸在近代传播业 的快速发展 中迅速成长 , 白话 报
刘茉琳
( 东技 术 师 范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3 ) 广 广 16 2
摘
要 :五 四” “ 白话 文 运 动 一 直是 学界 的热 点话 题 , 但是 对这 场 白话 文 运 动 的前 提 与基 础 的 整 理 工 作 一直 没 有 很 好
的 成 果 。 文 提 出对 晚 晴至 “ 四” 前 的 白话 文运 作 进 行 全 面考 察 , 其 是 对 晚 清 的 白话 报 纸 、 明戏 以及鸳 鸯 蝴 蝶 派 小 本 五 之 尤 文
从梁启超看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现代化发展
从梁启超看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现代化发展摘要:本文从梁启超的思想入手,通过分析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了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梁启超一生中的思想转变,简要阐述了他与辛亥革命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梁启超中国近代史现代化正文: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生代表了中国近代史的一段曲折而伟大的进程。
梁启超的思想以“流质易变”著称,在他一生中,政治观点、学术思想常随着时势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点一直备受研究者的重视。
而梁启超“太无成见”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和他特殊的思想个性也是难以分割的。
他曾经在许多场合中公开解剖自己,言辞坦率而真切,极富感染力。
说到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诸子百家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这两个时期,都恰逢中国社会大转变的时刻。
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许多全新问题的提出,给人们带来思想的空前活跃,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冲突,以致某种社会思潮逐渐取得主导的地位。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受到欧美、日本思想文化的冲击、影响,应该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产物。
在这一过程中,梁启超也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梁启超1873年出生于广东,此时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16岁乡试中举人,随后跟随康有为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梁启超也必然看到了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无力,看到了在国外的各种先进思想与技术。
1895年梁启超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参与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虽然,公车上书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梁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而在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更加活跃,他的许多政论在思想界造成了很大影响。
而在变法失败逃亡日本以后,梁启超思想发生转变,提倡“保皇即革命”,变为了保皇派。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文化的贡献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文化的贡献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以其独特的思想观点和广泛的学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思想束缚了社会的发展,阻碍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他主张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部分陈旧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梁启超提出了“废除儒家”、“废除孔子”等观点,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他的观点虽然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但也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梁启超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借鉴。
他深入研究了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将西方的先进理念引入中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
梁启超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结合,寻求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他的学术研究和思想观点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梁启超还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运动,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积极参与了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变法兴学,推动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域的改革。
梁启超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提倡个人的自强和国家的强盛,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他的社会活动和政治参与,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他的社会活动和政治参与,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梁启超的贡献不仅是在理论层面上的,更是在实践层面上的,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之评述
论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之评述作者:魏绍楼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2期摘要:以梁启超1922年《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对近代历史时期的划分为依据,深入研究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现代化的近代历程举步维艰之原因。
分析了梁启超于文中忽略资产阶级革命派历史贡献的主要缘由。
关键词:梁启超;近代历史时期;现代化进程;资产阶级革命派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逐步加强对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之侵略。
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署的《辛丑条约》,标志着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资产阶级先导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与制度等方面做出探索,企图改变羸弱的社会,扭转风雨飘摇的国运。
1922年,时值上海《申报》创刊50周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梁启超发表《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一文,总结了近50年来世界及中国翻天覆地之变化。
一、瞻前而顾后兮——中国近代的历史时期梁启超在《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一文有“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之述,仔细推敲不难发现,所谓不足可大致概述为:器物上的不足,制度上的不足以及自身民族文化的不足。
梁启超即是按中国人民在此三方面的现代化历程,将中国近代的50年(以1919年为时间下界)分期。
(一)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洋务运动”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武器装备水平之差异,那就是“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清朝时期,冶金及铸造技术十分落后,未经切削加工的铸件本就毛糙,致使弹道偏离预期目标,再加上冶炼温度较低,铸造缩孔多,演放时难以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而易造成炮身炸裂。
如此悬殊的武器装备差异让中国人民在敌军“船坚炮利”的打击与传统“民本思想”等内在因素支持之下逐渐从“天朝之梦”中惊醒,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从器物上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到奕“自强之本在先练兵”,资产阶级洋务派办学堂,练海军,育人才,兴工业,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企图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
浅谈-梁启超新史学
浅论梁启超的新史学【摘要】: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灭亡中国的步伐,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个人是时代的产儿,思想是现实的反映〞。
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也不例外。
梁启超在西学影响下,本着经世致用的根本宗旨,宣传进化论,批判旧史学,对传统史学进展了革命性的改造。
倡导“新史学〞并以“新史学〞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国史学的变革。
“新史学〞所论述的史学问题在中国史学开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在世界史学史上完全有理由占有一席之地。
像新史学这样对中国史学影响至广至深,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新史学虽有一些片面性影响,但其所倡导的史学贵在创新、良史当看重哲学、史学对于民族命运至关重要等论点,至今仍有深远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四病二弊民史影响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新史学?一文。
梁启超纵观中外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现状,联系中外社会历史的进程和现状,联系中外史学之差异,乃大声疾呼:“呜呼,史界革命不起,那么吾国遂不可救。
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新史学?之著,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
〞文章主旨在于批判"旧史学",倡导〞新史学〞,而其根本目的那么在于“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力于此优胜略败之世界。
〞梁启超作为一个改进主语者,在他那个时代,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失败等等。
在民族危难,国人哀婉之际,,那些站在历史潮流前头、面对民族危机的人们,都在选择民族自强之途。
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面世的。
一新史学的历史影响新史学对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从古代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的过程中,新史学占有重要地位。
五四时期的史学,正是沿着20世纪出的思想主,与梁启超提出“除心奴〞以求真自由的观念以及新民智、新民德的新民理想,有一定的前后继承关系。
五四以后兴起的疑古史学,主要是对中国旧史学较为深层次的批判,受新史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浅谈梁启超报刊思想
浅谈梁启超报刊思想张明钊07编辑出版学习完本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变革”二字,可以说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给中国的编辑出版事业也带来了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技术方法的变革,书籍形式的变革,图书内容的变革,图书类型的变革以及图书发行方式的变革等等。
其中,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梁启超的办报思想,对当今报业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在设立强学会后,他们便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此后他们又创办了《时务报》、《国闻报》、《湘报》等报纸,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梁启超初期的报刊思想可以大致可以总结成三点,一是注重选题组稿,体现时代潮流。
梁启超认为报刊文章的内容要反映时代的特点与要求,要为救亡图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
二是革新报刊文体,满足读者需要。
新的文体的运用使一般民众也能看懂报刊上的文章,从而拉近了读者与报刊的距离,扩大了读者面,报刊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大了报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梁启超新型报章文体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报刊业的发展,直到今天,梁启超那种面向广大读者、服务读者的报刊态度,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三是认清报刊职责,明确出版原则。
梁启超认为报刊影响巨大,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他十分重视报刊。
梁启超后来在海外办报,在东京创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
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外,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对当今报业影响很大的一点是,他强调报刊从业人员的才气学识和道德风范的培养,认为编辑人员的职业素质决定着报刊的成败,决定着报刊是否受读者欢迎。
他尤其强调报刊编辑应该品德高尚,要有奉献精神。
这在现在也是十分重要的。
梁启超的办报在国的新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一是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维新派通过报刊陈述当前中国的危险局势,愤怒地谴责了列强的种种恶劣行径,发出了建设一强盛、独立的新中国的号召,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抵御侵略,振兴中华的爱国激情。
论梁启超史学的前后期
论梁启超史学的前后期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史学家,他的史学思想和著作对中国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探讨梁启超史学的早期和晚期。
在早期阶段,梁启超的史学思想起源于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深刻研究。
他认识到中国史学的博大精深,同时又批判地指出中国传统史学的不足之处,如缺乏史料、记述不准确等。
因此,他主张引进西方史学的方法和思想,以改造中国传统史学。
梁启超的早期史学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和《清代学术概论》等,详细阐述了他对西方史学方法和中国史学现状的认识,提出了对中国史学进行改革的主张。
在后期阶段,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更加注重实践和反思。
他认为,历史学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记述,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启示。
因此,他主张将历史学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为现实社会服务。
他在晚期的著作《新史学》中,对中国的历史学研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重视田野调查、开展历史普及等。
与同时代的其他历史学家相比,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
他强调实证主义和科学方法,主张将历史学纳入科学的范畴。
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历史学与现实社会的,认为历史学应该为现实社会服务。
这种思想与同时代的一些历史学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时也为中国的历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梁启超的文化思想也具有鲜明的个性。
他认为,中国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因此,他主张引进西方文化,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之处。
他在《新民说》等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比较,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如重视公民教育、推进宪政等。
与西方文化思想相比,梁启超的文化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矛盾。
他认为,西方文化虽然有其先进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如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等。
因此,他主张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
同时,他也非常注重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性,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关于梁启超的小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业摘要:1922年梁启超撰文《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对近五十年中国的一些变化分三个时期作了总结。
中国在这之前的现代化改革困难重重,原因多种多样,不过总归认识逐渐深刻。
而文中只字未提孙中山与革命派,组件两派矛盾重重。
关键词:梁启超,旧民主主义革命,洋务运动,孙中山,新文化运动。
正文: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虽然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但是其见识以及思考却并没有局限于维新派的一次成败得失之中。
作为中华社会变革的先驱者,其在1922年的《50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以广博的视角分三期较完整地概括了鸦片战争以来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社会对国家变革的探索路程。
第一期指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甲午中日海战开始深入转型这一段时间。
鸦片战争之前,其时闭关锁国了百年之久的中国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
鸦片战争开始,西方人用火枪大炮强硬的敲开了中国的国门,兵甲之争从广东沿海起始一路北上直至江浙一带。
满清认输,割地赔款,开放边境人外国人驰骋往复,其后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罗斯趁火打劫等一系列重大打击接踵而至,将满清,将中国的大梦打击的支零破碎,中国人已经明白了自己有缺陷,但是在五千年来的文化积累毕竟还在,还没有人能从根源上找到中国的缺陷,只是觉得外国只是兵甲尖利罢了。
所以这一时期,众多晚清名臣组成了洋务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梁启超先生将之概括为弥补器物上的不足。
对西方“器”的学习一直进行到了1898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巍巍水师被日本人轰的七零八碎,中国人开始思考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导致如今的国势积弱。
第二时期从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开始,零零散散的持续了近二十年。
其中以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运动最为著名。
中日海战的失败使许多人感受到了洋务运动中仅仅是物质变革的不足。
在这一时期,中国人将对救国的思考深入到了制度层面上,大体上不外乎在做着使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阶事情。
论晚清到“五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
论晚清到“五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晚清梁启的启蒙功利文学观和王国维的超功人本文学观分别开启了“五四”时“为人生”和“为艺术”两种文观。
但时代毕竟在进,“五四”时期外文学思潮涌人中国的规模和产影响的深广度,均远超过了晚清,这使得理论家们和家们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这就产生了一个极“五四”时代特征的象:“为人生”和“为术”这两种文学观虽然可以溯源到晚,但它们既具它们影响源所有的主导倾向,善于吸取各种新潮学观的合理之处,因而自都具有多种文学交相为用、看似分裂实则互补特点,共同地呈现出驳杂的风格。
了使晚清和“五四”这两个历史阶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观之间的历渊源及各自特点更为凸,笔者对晚清到“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进行了勒,试图从中看出历史演进轨迹。
一晚清时期开风气之的两种文学观梁启超的启蒙功利文学观在19纪末20世纪初的文坛上,梁超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新体”与诗歌风行海,还因为他是晚清学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和灵魂人,使近代文学由古典态逐渐向现代形态型的继往开来的一个物。
启超在戊戌政变失败后,苦思索失败的原因。
经过入思考,他把原因归结于群众的觉悟和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来。
要解除传统文化对国的束缚,开启民智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快捷的途是向国人灌输西方先进的文化想。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梁启超择了极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当时中国的古典文学在长的历史发展中渐渐去自我更新的能力,自然的延续状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史要求,引进域外文学革新中国文学,便成当务之急。
1899年岁末,梁超在《夏威夷游记中首先发出“诗界革命”的呼:“……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殆将绝,虽然,诗运无绝之也。
今日者,革命之渐熟,而哥伦布、赛郎之出世,必不远矣。
”从中难体会他对当时诗坛现状不满以及焦灼而又充满信心地期待坛革新人物出现的情。
然而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是彻底的,他对“新诗”提出的准是:“过渡时代必有革,然革命者当革其神,非革其形式……能以旧风格含意境,期可以举革命之实。
梁启超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化探索
梁启超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化探索梁启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学者和政治家,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之一。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梁启超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就是他在借鉴西方文明的同时,积极探讨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化道路。
在梁启超看来,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是不能被所谓“新文化”所完全否定的。
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和学习的基础之上。
他秉持着一种“中西合璧”的文化观念,主张将中西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文明。
梁启超的思想最早体现在他的《青年报言》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到了“中西合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中国人在并入世界时所应遵循的方向。
他还强调指出,中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掘自己的文化传统,寻找可借鉴之处,并将其融入现代文化中,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现代化进程。
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中庸”、“礼制”等思想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思想进行比较。
他发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同样有许多培养社会人文关怀、道德修养、公共利益、个人尊严等方面的优秀思想。
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自觉”的原则是中国人民可以依靠的一个精神之根,“我们大可认识到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国民在道德自觉上,力量甚为强大,所以这是我们未来的福音。
”梁启超坚信,如果我们能够将古代中国的道德和现代文明相结合,那么中国将会是一个更加和谐、富强的国家。
从梁启超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古代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他希望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不被抛弃,而是被体现和保留在现代化的中国之中,成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的来源。
总之,梁启超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者。
他的“中西合璧”的思想,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础,留下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广受赞誉。
主体性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缘起--从晚清到“五四”
②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③粱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当然形式风格的变革是与内容精神的变革相协调的。桐城的形式之所以僵化,或日“雅致”,特别讲求规范,这是和它的精神价值的崇古取向分不开的,固守千百年前的道统,当然也会欣赏古老的文章美学风格。至于八股,它本来直接附属于经学的述而不作的传统,再加之承载着帝国政治的一统思想,自然不可能随着时风而任意改变。因此从根源上讲,八股桐城的文风是源自古典德性伦理精神的。而对于新文体来说,其精神是与时俱进的进化论观念和自由平等的欧西文恩,其形式自然也会灵活多变,收放自如,从而雅俗共赏,感人至深了。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大众传媒的作用。因为梁启超的新文体是从报章文体中产生的。在他《时务报》时期,他的文体被称为“时务体”,在《新民丛报》时期则被称为“新民体”。报纸是一种大众传媒,它必须考虑到篇幅,时效性和受众接受的问题,因而,受此影响的报章体也就会表现出通俗、简洁,流畅等特点,自然与传统文章迂回说理,古奥用典很是不同。戈公振说,“清代文字,受桐城派和八股之影响,重法度而轻意义。自魏源、梁启超等出,绍介新知,滋为恣肆开阖之致。留东学子所编书报,尤力求浅近,且喜用新名词,文体为之大变”②围绕着这个问题,清末知识界展开了争论。严复以为梁启超《时务报》文章颇有些“匆迫草率”,并不严谨。梁回信似乎并不以为然,他说“以为不过报章信口之谈,并非著述,虽复有失,靡关本原”@后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别有一种魔力焉”。梁的学生吴其昌如此评价这种新文体,“雷鸣怒吼,恣雎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时或哀感曼鸣,长歌代哭,湘兰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感情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魄忘疲,读尽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此非阿谀,惟有梁启超之文如此耳!……就文体的改革的功绩论,经梁启超十六年来洗涤与扫荡,新文体(或名报章体)的体制,风格,乃完全确立。”①梁启超的新文体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大约有这样的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采用俗语,多用白话——俚语韵语,甚至采用外国语法,使得文章明了畅达,;二是感情充沛,富于感染力,所谓“笔锋常带感情”。这样,酣畅淋漓,说理深透,自然“对读者别有一种魔力”。
梁启超与中国传统学术史的近代转型
梁启超与中国传统学术史的近代转型梁启超与中国传统学术史的近代转型周锋利摘要:梁启超的史学论著数量浩繁,其中亦不乏学术史著作。
本文着重考察他早期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及晚期的《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诸篇,分析其中不同于传统学术史的种种新特征,表明梁氏已自觉的站到了时代的前列,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术史中固有的优良方法,另一方面运用和借鉴近代西方进步的学术观点和方法,重新建构中国学术史,在中国传统学术史的近代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开拓奠基的作用。
关键词:梁启超中国传统学术史近代转型在进入本文的论题之前,首先有必要澄清几个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学术史包含的内容极为宽泛,其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子学著作,如《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和《韩非子?显学》诸篇,这些可以看作是传统学术史的滥觞。
至汉代则有刘安的《淮南子?要略》、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等,其后的学术史资料在史籍中归纳于《传》、《志》内,如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班固《汉书?艺文志》等。
明末清初的学术史研究超越前代,先有周汝登的《圣学宗传》以及孙奇逢的《理学宗传》,后有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由黄百家、全祖望续完),这两部学案堪称中国传统学术史的典范之作,代表了传统学术史的最高成就。
有清一代学术史研究相当兴盛,如江藩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和《国朝宋学渊源记》,唐鉴的《国朝学案小识》等,但成就都不能与黄氏《学案》相比。
至民国时期由徐世昌主持编修的《清儒学案》则可视作中国传统学术史的终结,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中国传统学术史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清儒学案》的编撰始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成于民国二十七年,如果以梁氏发表于1902年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以下简称《论大势》)一文作为中国传统学术史近代转型开始的标志的话,那么这种转型的完成则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其实,我们很难用简单的二分法将近代与传统完全区分开来,二者常常是相互纠缠,然而,它们毕竟有各自不同的特质,这是区分它们的依据所在。
论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之评述
史使命袁正是这次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袁坚定 了中国人民走上革命道路袁自下而上彻底推翻封建统治的决心遥
二尧路修远以多艰兮要 要要举步维艰的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 野路修远以多艰兮袁腾众车使径待冶以此形容近代中国现代 化的艰难历程最为恰当袁内忧外患袁前门有虎后门有狼袁一次次改 良运动屡遭失败袁其原因无非有二院 客观层面上袁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对资产阶级现代 化进程有极大的负面影响遥 其一袁列强侵略践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袁英国通过叶南京条 约曳掠去香港岛袁日本由叶马关条约曳抢夺澎湖列岛尧台湾岛袁沙皇 俄国于叶瑷珲条约曳割去黑龙江以北袁外兴安岭以南六十万平方公 里领土袁直接得到了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自然资源与民众支 持遥 帝国主义列强在各地划出的租地袁限制中国民众的贸易自由 与人身自由袁使得现代化进程中动员力不足袁导致一系列资产阶 级运动不能正常开展遥 其二袁列强与清朝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谋取经济 利益袁直接导致国库空虚遥 叶南京条约曳袁中方赔款银元二千一百万 两曰叶马关条约曳袁中方赔款白银二亿两曰叶北京条约曳袁中方赔款八百 万两遥 巨额赔款使得资产阶级洋务派兴办的重工业失去了原始的 资本积累遥 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控制盐税尧关税尧厘税尧酒水作为偿 债担保袁控制了国民经济的流动袁严重破坏了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支 柱遥 主观层面上袁 新兴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妥协性使得现代 化进程严重滞后遥 以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虽名号为野改革冶袁实则依 赖于封建统治阶级袁他们拥有相当财产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与封 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有着较密切的关系遥 尽管有反帝反封建意愿, 但局限性和妥协性比较明显遥 由于害怕暴力革命会损害自身利 益袁所以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袁阶级性不够鲜明袁实则属于反对 资产阶级革命的保皇派遥 三尧何方圜之能周兮要 要要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 梁启超在叶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曳一文中对自己一派渊资 产阶级改良派冤领导的维新变法大用笔墨袁但对于资产阶级革命 派孙中山领导的野辛亥革命冶却只字未提遥其原因与梁启超的个人 经历密不可分遥 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前袁一介书生袁对权力斗争一无所知袁其 仕途之路还要依靠传统科举考试打开遥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熏陶的梁启超主张理性治国袁即通过和平调解袁自上而下改革的 方式化解矛盾袁推动现代化的进程遥 梁启超曾多次引用野政治革 命冶一词袁这显然是针对民间不少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野法国大 革命冶式的暴力革命而提出的袁他更加主张野不流血的革命冶袁鼓吹 中国效仿日本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过程开展改革遥梁启 超曾经评价孙中山院野孙君是一位历史上大人物袁这是无论何人不 能不公认的事实噎噎我对于孙君所最不满的一件事袁是为目的而 不择手段冶袁这句话凸显出两位资产阶级运动领袖的核心矛盾袁梁 启超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袁崇尚自上而下的改革袁实则野保 皇冶袁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要通过自下而上不 惜一切代价的革命手段袁从根本上瓦解封建帝制遥 野何方圜之能周兮袁夫孰异道而相安冶袁改良派与革命派根本 指导思想的不同袁大概是梁启超在叶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曳忽略 孙中山领导的野辛亥革命冶最重要的原因遥 参考文献院 [1]茅建海.天朝的崩溃[M].北京:生活窑读书窑新知三联书店,
周作人言志派观念【最新】
周作人的“言志”和“载道”一“言志”与“载道”周作人的“言志”和“载道”的文学观不是静止的,在他创作的各个不同时期,他的文学观都有所不同。
(一) 1927年前1908年周作人在《河南》上发表的《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可以概括他早年的文学观点,即反对梁启超小说为政治“载道”的文学观,但承认文学对时代对民族的“非实用”的“远功”。
周作人认为文学的使命就是振奋国民精神,关注国民性。
只是文学所载之“道”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远功”。
同时,受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的影响,他接受了强调人性发展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文学观,高度重视个体的意义。
周作人在《谈龙集》的同名文章中阐释了“个性的文学”应具备的特点:1.创作不宜完全抹杀自己去模仿别人2.个性的表现是自然的3.个性是个人唯一的所有,而又与人类有根本的共同点4.个性就是在可以保存范围内的国粹,有个性的新文学便是这国民所有的真的国粹的文学[2](二) 1927—1937年五四落潮之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左右两派的激烈冲突,使周作人陷入了一个矛盾的夹缝之中,于是他逃回了“自己的园地”,选择了回归自我的个人主义道路。
表现个性的文学思想成为影响他后来文学观的主导。
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对“言志”和“载道”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在他看来,“言志”的文学核心是抒发感情,所以又可称为“即兴的文学”或是“革命的文学”。
与之相对,“载道”的文学则以儒家思想、说教意识等内容作为主体,是“赋得的文学”和“遵命的文学”。
周作人尊前抑后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周作人的“言志”和“载道”思想是存在矛盾的,他在排挤一切“载道”派的同时,实际上潜意识中已经承认了“载道”对于是文学必不可少的。
于是他开始打破“言志”和“载道”之间的界限,改变了言志和载道的机械对比,指出“言他人之志是载道,载自己之道是言志”,“以此(俞平伯的意境)言志,言志固佳,以此为道,载道亦复何碍?”可见,周作人并不绝对的反对“载道”,只不过“载道”的文学必须以“言志”为前提。
评论梁启超1500字
评论梁启超1500字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但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过去很多人批判他是保皇派和反革命直到近几十年才对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予正确的评价。
我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并归纳了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十四大贡献。
一、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最早将西方的民权,民主自由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促使了国人的觉醒,使国人产生了近代化意识。
以戊戌变法为界,中国思想此前是封建正统思想,此后是启蒙思想兴起。
他将民权思想引进实务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开创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他的启蒙思想还影响到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具有国际意义。
二、梁启超先生坚决不妥协地反封建专制,倡导民主宪政,开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和法律制度化的新时代。
三、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宣传家梁启超先生把报刊作为宣传思想的阵地,先后创办了《中外纪闻》、《实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闻报》、《大中华》、《申报》等有重大影响的报刊。
他的文章反映了当时1最科学的思想,广受知识分子的欢迎,影响广泛。
他将西方的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和法学等当时先进的学科和学说介绍到中国。
四、梁启超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政治家梁启超先生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主将,君主立宪的倡导推动者,革命共和的大力鼓吹者和立宪派领袖。
辛亥革命后任进步党党魁,熊希龄主阁时任司法总长兼财政总长。
袁世凯称帝,他愤然拒绝重金收买,发表著名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公开讨袁,与蔡锷等组织护国运动。
一战后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极力主张力争国权。
他事先探听到日本欲接管山东这一帝国主义图谋,及时将消息传回国内并在报纸上发表,引发了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的五四运动。
五、梁启超是坚决反帝的旗手梁启超组织领导了公车上书反对签定《马关条约》。
发表文章《瓜分危言》揭露帝国主义欲瓜分中国的野心。
坚决地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的现实化、政治化道路
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的现实化、政治化道路
蒋志刚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0)003
【摘要】晚清文学启蒙导致了文学的现实化、政治化,而文学的现实化与政治化是实现启蒙目标的必要途径,在梁启超的理论倡导与影响下,晚清文学扩大了题材范围、加强了政治倾向性、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在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现实化、政
治化特色,这也可视为梁氏文学启蒙思想的一大历史贡献.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蒋志刚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09
【相关文献】
1.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的通俗化、大众化道路 [J], 蒋志刚
2.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与中国新文化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J], 李茂民
3.从勒菲弗尔的操控论看意识形态对晚清文学翻译的操控——以林纾、严复、梁启超翻译为例 [J], 石新华
4.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的不同探索——以严复、梁启超教育思想之比较为视角 [J], 陆小星
5.政治化与艺术化的纠葛碰撞——梁启超与黄人小说观比较 [J], 王国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启 超 ; 道 ; 志 ; 作 观 念 梁 载 言 创 中 图分 类 号 : 0 . I 65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7 2 1 ) 8- 05一o 17 6 4 (0 10 0 4 2
一
曾以新思想界的陈涉 自命 的梁 启超 , 既是政 治上 主张维 新变法的代表人物 之一 , 又是晚清 文学革新运 动 中首开风气 的先驱。自流亡 日本后 , 他发 挥报刊这 一新兴传 媒的优势 , 先 后创办了《 清议报》 《 、新民丛报》 《 、新小说》 《 、政论》 《 、 国风》 等报刊 , 以报刊为阵地大 量译介 日本典籍 宣扬西 学西说 。这 时期国内的文学改良运动 也呈现 出空 前繁 荣的局面 , 后 先 兴起了 “ 诗界 革命 ” “ 、 文界 革命 ” “ 、 小说 界 革命 ” “ 剧 改 、戏 良” 四大文体变革和 白话文热 潮。不论是新 文学理论 的建 设 或是小说、 诗歌 、 剧、 文的创作 , 戏 散 还是 文艺杂 志的创 办 , 都 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 诗界革命 ” 的提 出和一系列 的创作实践 , 是对 中国诗体 改革的可贵尝试 , “ 为 五四 ” 时期新诗 的发 展奠定了理 论基 础 和创作基础 , 成为 “ 四” 期诗歌 革命 的先 声。早在 “ 界 五 时 诗 革命” 这一 口号未 正式提 出 前 , 代 中国诗 坛 已呈现 出变 革 近 的趋势 。梁启超在《 饮冰室诗话》 中说 : 盖 当时所谓 新诗 者 , “ 颇喜捋扯新名词以 自表异” 。随着“ 诗界革命 ” 的深入 , 新学 “ 诗” 队伍逐渐扩大 , 后来形成 了“ 新派诗 ” 这 类诗的特点 都是 ,
福建论坛 ( 社科教育版)21年 期 0 第8 1
・5 4・
从“ 载道” 言志" 到“
论 梁启 超 与 晚 清 至五 四 时期 创 作观 念 的现 代 化 进 程
曹 亚 明 ( 山师 范 学 院 中文 系 , 东 潮 州 韩 广 5 14 ) 2 0 1
摘 要: 作为中国文学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中的过渡形态, 粱启超的创作观念对后世的文学译介和文学创作产生了直接而深
周作人在 《 中国新文学 的源 流》 一文 中指 出 , 中国文学便 是由“ 以载道” “ 言志 ” 文 与 诗 这两 种文 学潮流 不断 交替起伏 而构成的 。从 文学创作观 念的变迁 来看 , 鲁迅 及其他 五四启 蒙 先驱基 于 “ 人 生” 启蒙 文 学思 想 , 是受 到 晚清 以 来 为 的 正 “ 经世 致用” 文学观 的深刻影响 。梁启超 等人倡 导的“ 开启民 智” “ 、 改良群治 ” “ 民说 ” 是 “ 和 新 也 五四 ” 时期 鲁 迅提 出的 “ 造国民性” 文学 研究会所 倡导 的 “ 改 和 为人生 的文学 ” 的先 导 。作为 中国文学从传 统到现 代转 型中 的过 渡形态 , 梁启超 的创作观 念对 后世 的文学译 介和 文学创作产生了直接而深远 的影 响。虽然在改 良中国近代社 会政 治 的具 体实践 中 , 启 梁 超屡遭失败 , 但是其积 极主 张小说 与文学 社会政 治化 的主观 愿望却大 获成 功 , 使得 五四 文学 的先驱们 出了 象牙之塔 后一 直徘徊在 文学与政治直接关联 的歧路 上。
一
超等改 良派有相通之处 。而与梁启超 同时代的国学大师王国 维, 则对文学的审 美功能 有着清醒 的认识 。他 指出 : 观 近数 “ 年之文学 , 亦不 重文学 自己之价 值 , 唯视 为政 治教 育 之手 而 段, 与哲学无异。如 此者 , 亵渎哲学 与文学 之神 圣之罪 , 其 故 不可 逭 , 欲求其学说 之 有价值 , 可得 也? 他强 调文 学 自 安 ” 身的品格 , 艺术 自身 的价值 , 重文 学艺 术 自身的 特点 和规 尊 律, 与梁启超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对 立而互补 , 同方 向冲击 从不 着“ 文以载道” “ 、 代圣贤立言” 的封建 文学观念 , 为“ 成 五四 ” 文学观“ 为人生” “ 和 为艺术而艺术 ” 两大源流的先声。
本研 究受韩 山师 范学院 20 0 9年度博 士科研 启动 项 目“ 梁启超与 中国文8 )女 , 南常德人 , 学博士 , 山师 范学院 中文 系讲 师 , 究方向 : 17 一 , 湖 文 韩 研 中国近 现代 文 艺思潮与
文论 。
二 、 启 超 所 倡 导 的 文 学 改 良运 动 与 文 学 创 作 观 念 的 演 梁
变 历 程
、
“ 道 ” “ 志 ” 大 源 流 载 与 言 两
综观梁启 超的文艺思想 , 其轨迹较为明晰 , 那就是从早期 的“ 学救国 ” 转 向后期 的“ 感 中心 ” 。 而实 际上 , 文 论 情 说 … 由 于五 四时期梁启超 已经 逐渐 失去了 思想界领 袖 的地 位 , 对于 时人 的影 响不大 , 是其“ 但 文学 救国 ” 的文艺观 则成为 中国近 代文学 的主导思想 , 并在一 定程度 上 引导 了五 四一代作 家文 艺思想 的流变 。在晚清文坛 上 , 梁启超首开风气 , 用其一贯的 明确 、 富感染 力的语言强调 文学变 革的必要 性 , 极 呼唤“ 诗界 革命 ” “ 、 文界革命 ” “ 和 小说界革命 ” 。而这一切 , 又是基 于文 学尤其是 小说 在改 良群 治 中有决定 作用 的理 解 , 并以此 为核 心, 形成了他 的“ 新小说 以新 民” 文学救 国 ” 的“ 思想 , 不仅 在 晚清 一代笼罩了整个 文学界 , 还深 刻 影响了五 四一代 知识分 子, 成为五四新 文化 运动 的思 想前驱 。晚 清文学 的启蒙 色彩 和作家 高度的社会 责任 感 , 不与梁启超 “ 无 以觉 天下为 己任 ” 的功 利主义文学观 密切相 关。 梁启超 把小说 的社会地 位和作用推到了空前 的高度 。他 面猛 烈地攻击 旧小说 的“ 诲淫 诲盗” 一面大 声疾呼把 小说 , 和社会 改 良结 合起来 。他极 口称 赞 “ 小说 为 国民之魂 ” 的观 念, 特别重视 “ 政治小说 ” 的社会功 用 , 为欧美 诸国 的变革 , 认 “ 治小说为 功最 高” 毋 庸置疑 , 种 过分夸 大小说 社会 政 。 这 作用 的文学功利观 是片面 的。而 “ 五四 ” 期 “ 人生” 时 为 的文 学观 虽然比晚清改 良派要 全面 和深 刻一 些 , 在 自觉地把文 但 学革命 与思想革命 、 政治革命结合起 来这一方面 , 依然与梁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