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
“导师工作室制”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5 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0 1 . 21 No . 5 Oc t o b e r 2 01 4
2 0 1 4年 l O月
J o u r n a l o f Z h o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e d i a a n d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导师 的工作 室既像一个 实验 室 ,又像 一个生 产车间 ,同时又是一 个教学 的场所 ,可以将教学 、课程 实
验 、作 品创作 与课题研究 紧密结合在一起 。工作 室的硬件建设最好是 以原有 实验室为依 托 .具有相应 的设 备配置 ,相对独立 的场地 ,能为导师工作室教学 、实践 、创作 、研究提供一 个较好 的环境 。工作室师生通
友 。工作室导师一般具有扎实 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实践创新 与科研 能力 ,以及丰 富的人生 阅历 、成熟 理性 的思想 和识别是非 的能力 ,还能够把学生 的专业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
二 、导 师工 作 室 的构建 与运行
导师工作室的设 置必须要有一定 的学科基础 、适合 的专业研究方 向、充足 的创作项 目和研 究课题 、必
过 向社会 、企业引进各种创作与开发项 目,提 出各种研究课题 ,然后 由导师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 项 目和课题
的全过程 ,共 同分析研究 、制订方案 、实践创作 ,并从 中发现问题 、解决 问题 ,从 而强化学生 的创 造性思
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
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方式是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在传统 的基础理论课 程教学之外 。将 一些专
教师 由原来 只是理论上 的照本 宣科 ,转变 为如今 的在 工作 室里 引导学 生一 起学 习 、探讨 、研 究 、实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摘要】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在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优势、实践案例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和未来方向。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通过分析实践案例,可以看到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成效。
未来,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走向更加个性化和适应性强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探讨、重要性、概念、特点、优势、实践案例、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的重要性在当今设计类专业领域,工作室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其实践性、合作性及创新性等特点而备受赞誉,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讨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提供学生与实际项目接触的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制作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强调团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工作室环境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团队绩效。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学生参与设计、制作等实际项目,促使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高职环艺“工作室导师制、项目团队式”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环艺“工作室导师制、项目团队式”教学模式初探作者:牛艳玲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13期从传统的“工作室”和“项目化”教学模式谈起,分析了所在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双导师、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现状,讨论了如何在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深化校企合作下,创新改革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导师制、项目团队式”教学模式的初步思路和举措。
高职环艺工作室导师项目团队一、引言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成为专业建设的重点。
笔者通过对“工作室导师制、项目团队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如何全方位提高学生高品质对口就业率,适应行业市场的动态需求。
这种创新、高效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当前环艺设计教育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二、目前南铁院环艺专业存在的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存在的不足对行业市场的调研还不够深入,对职业岗位动态发展趋势关注度欠缺,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够精准,有时出现偏差,调整也不够及时有效。
在一段时间内偏重设计方案和创意,一段时间内偏重工程技术,现根据本专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为以创意设计为主,工程技术为辅的多元大环艺格局。
2.课程与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课程体系未根据行业岗位要求进行系统调整,科目和项目课程有分割,技能群体之间衔接性不强;重点技能缺乏重复性和强化性训练,课程多,内容庞杂,实践性弱。
教学模式创新不足,要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自主学习,自我增值。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3.师资力量对近几年学生对口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后,分析得出要密切结合岗位需求细分专业方向,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现有教师团队的实践能力,让教师形成学习与自我增值的良好氛围,实现在各自主要教学方向上的强化。
强调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和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4.校企联合培养校外实训基地发展的稳定性不强,顶岗实习企业规模不大,需求人数较少,要与行业内规模较大的设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得企业订单培养项目。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思路探析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思路探析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化学习、导师制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等。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1.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室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创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工作室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室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如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思路1.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可以通过国内外高校的案例研究,学习其成功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了解其经验和做法,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加以改良和创新,形成适合中国高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2. 调查学生需求和就业情况可开展学生需求调查和行业就业情况调研,了解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3. 强化导师制指导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导师的角色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和引导,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 搭建实践平台为了使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落地生根,高校可以大力发展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支持他们开展项目实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结语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思路包括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调查学生需求和就业情况、强化导师制指导和搭建实践平台。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交叉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制”实践教学运行模式探析
了教学改革, 这也为本文 的撰写提 供了可贵资讯 。 正如前 面提 ̄ U A ' J , - 源于古 人的师傅带徒 弟模式 , 至今为止, 不愧为最好 的模式 , 景德镇等手工艺发 达地 区至今仍 保留着此类模 式的 作坊, 堪 称完整 的 “ 活化石 ” 。然 , 目前 高校大规 模招生及统 一管理的现 状不可能完全效仿这种师傅徒 模式 。 纵 观全球高校 , 由师傅带徒 弟模式演变而来的 “ 乍室制 ” 在 不少院校逐渐 推行 , 值得 研究与 推广 这也 正是本文 探讨的焦 点。如中国美 院、 中央美 院等艺术院校按专业特色及定位发展之区别, 成立了丰富多彩的工作室, 为中国成功地 培养了诸多艺术人才, 为其他院校推行 “ 工作室制”提供 了 可鉴之 处 。 当然 , 这些工作室 中也 存有不足之 处, 比如 , 工作室间各 自为 政现象明显, 交叉综合机制的缺失必然成为阻碍创造 性培养的掣肘 。 关于 “ 工作室制”理论 研究 , 多见于强调 “ 工作室制 ”的开放B 1f , ̄及使 用设备 等的规章 条例 , 缺乏值得推广的成套体系, 比如针对于工1 乍室如何组织教 学, 或如 何科 学有效 地接 受必要 的考核等 , 疏于 论述 。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的 特 殊性 , 应具备相 应的实践 教学运 行模式 , 将之形成相 应的便 于推广 的
s t a r t wo r k i s a n i mp o r t c h ar a c t e r i s t i c s f o t h e t e a c h i n g H o we v e r . ma j o r a r t c o l l e g e s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杨 晓 金 吴Fra bibliotek永杭 谢 晓 英
摘要 :
工作室导师制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2019年第09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金课题:《基于“工作室导师制”实践下的艺术设计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8.11,项目编号:X2018021。
作者简介:罗倩倩(1984-),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收稿日期:2019年8月5日。
1工作室导师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特点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他要求学生们要进行大量的专业实践,在学生们进行实践的这个阶段,不同的艺术设计课题都有其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并且这些设计特点往往使得学生们的有着多样化的接受空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求,而工作室导师制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以下几点鲜明的特点:1.1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工作室导师制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当中,工作室的具体工作教学情况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导师来负责,而艺术设计这门专业对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同时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所以工作室导师制在通常情况下都面临着比较巨大的竞争压力。
首先,导师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不同的工作室,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室,因为导师的自身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这会引起导师们之间的竞争。
其次,工作室导师制下的艺术设计对教师们的专业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其不仅仅要求教师们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室导师制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1.2教学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当中,教学形式大都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老师在台上讲课,而学生们在台下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造力,同时也不能够适应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要求。
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究——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
教学研究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究———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摘要:本文以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为例,设计了一套MOOC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下能够补充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课堂教学后可以利用MOOC平台进行拓展学习,并已经将这个混合式教学模式付诸于实践,取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实践表明,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方式的优势和MOOC平台教学在实现了优势互补以后,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效果也将更加明显。
关键词:MOOC混合式教学方法绥化学院/周阳美国的MOOC平台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关于MOOC平台新的定义。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MOOC平台的教学模式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发挥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展现创造性和积极性,切实提升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1.课程设计目标与动机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室内设计课程开展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指导本专业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此教学模式拟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具有调控、鼓励、分析和评价等功能,明确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目标是室内设计课程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课程的设计原则一般情况下,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是把教学中的重点放在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主导性作用上,那么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常会被教师所忽视。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能够充分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也能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将曾经课堂上以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通常能够使学生在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和团结协作,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通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导师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过导师与学生的深入互动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导师工作室的组织结构
导师工作室是由一名或多名导师领衔,由相应的助教和学生组成的。
导师负责项目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助教负责协助导师,协调工作室内部事务,学生则参与具体的项目工作。
二、导师工作室的运作方式
1. 导师指导学生的项目选题并制定学习计划:导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确定学生的项目选题,制定学习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2. 构建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导师工作室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导师工作室的设备和资源进行实践,进行项目研究和实践操作。
3. 导师的指导和评价:导师对学生进行项目的指导和评价,通过讨论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导师工作室中需要与导师、助教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导师工作室中需要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势
1.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导师工作室模式通过实践项目的指导和实施,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导师工作室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解决问题和设计创新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设计行业作为创新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产品设计专业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不少高校开始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导师工作室模式备受关注。
导师工作室是一个由一名或多名导师领衔的小组,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和研究创新,并在实践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通过对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导师工作室模式的介绍和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应用,探讨导师工作室的管理模式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旨在探讨导师工作室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价值,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产品设计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分析该模式在当前产品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从而揭示其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设计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导师工作室模式的研究,旨在为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全面提升。
通过探讨导师工作室模式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一教学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产品设计教育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培养高素质的产品设计人才提供更有效的教学保障和支持。
1.3 研究意义导师工作室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方式,通过对这一模式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导师工作室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与导师的密切合作,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获得更多的锻炼和实践机会,从而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导师工作室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产品设计专业“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产品设计专业“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简介近年来,产品设计专业在迅速发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在此背景下,CDS+导师工作室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中。
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介绍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与导师一起参与课程设计和项目研究。
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导师指导和实践项目。
其中,课堂教学主要讲授产品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导师指导则着重帮助学生规划和实施他们的课程设计和项目研究;实践项目则是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的重要一环。
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参与的项目和方向,并得到相应的导师指导,使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
2.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将在实践项目中得到锻炼,提升其实践能力。
3.良好的项目管理:导师参与项目管理,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
4.导师指导:导师可以提供专业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并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运用效果评价在实际实践中,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专业的教育中。
通过对参与该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非常显著。
首先,该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课程知识,尤其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其次,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行业中。
最后,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结论在产品设计专业教育中,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运用效果。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在产品设计专业中,导师工作室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管理模式。
本文对导师工作室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应用进行探析。
导师工作室是由一位或多位导师带领学生进行设计项目的地方。
导师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创意的探索和实践。
导师工作室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项目中解决问题和取得成果。
导师工作室能够提供学生与导师的面对面交流机会。
导师是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他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项目实施。
学生可以与导师进行深入的交流,获取反馈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导师工作室能够提供学生与同学们的合作机会。
在导师工作室中,学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相互启发和借鉴。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创意和设计水平。
导师工作室还可以提供学生进行实践项目的机会。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参与真实的设计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
导师工作室还可以提供学生展示作品的平台。
在导师工作室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获得他人的意见和评价。
展示作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从他人的意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导师工作室也存在一些问题。
导师工作室的导师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导师工作室的空间有限,不一定能够容纳所有学生。
导师工作室的管理工作量较大,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统筹和协调。
导师工作室是产品设计专业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管理模式。
它能够提供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机会,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产品设计专业作为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对学生的创意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是在课堂上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环节的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更好地培养其创新精神,产品设计专业开始尝试引入“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
“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是指学校设立一批资深的产品设计专业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支学生团队,通过真实项目案例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设计作品。
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旨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对于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和模式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析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旨在深入了解该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具体运作方式,包括导师选聘机制、学生组织管理、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的具体细节。
4. 探讨“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未来该模式可能的改进和发展方向,为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概述“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是指利用专业导师资源,建立专门的导师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服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由学校或相关机构设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在“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中,导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导师通常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或行业专家,他们负责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解答问题、提供建议和支持。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导师工作室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适用于许多专业领域,其中包括产品设计专业。
产品设计专业涉及许多领域,如人机交互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
由于产品设计专业的特殊性质,导师工作室的教学管理模式成为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导师工作室是由一位或多位固定的导师组成,他们负责指导一批学生,共同研究和探索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导师和学生在工作室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探索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1.流程式教学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导师会按照一定流程,为学生规划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讲解、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这种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和效率性强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项目式教学管理模式下,导师会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一般是一些实际的设计任务。
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并及时和导师沟通汇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设计过程有深入体验。
探索式教学管理模式是指导师和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需求,探索某一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能。
学生自主发掘知识,掌握、应用、创造和发展的能力得到提升。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总的来说,导师工作室的教学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了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本身的特点,强调学生所处的实际情境,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度理解和运用。
同时,导师和学生在工作室中的交流互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因此,对于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来说,导师工作室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会是一种有力的方式。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针对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模式,一种新的模式逐渐兴起,那就是“导师工作室”模式。
本文将探析这种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导师工作室模式是一种以导师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导师工作室模式鼓励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导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导师工作室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听讲和看书的方式获取知识,缺乏实践经验。
而导师工作室模式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工作室模式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接受和消化知识。
而在导师工作室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和项目,参与到实际的设计流程中。
导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
这种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工作室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其他同学一起协作完成。
导师工作室模式通过项目组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工作室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很多优势。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潜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优质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幼儿园导师工作室教学工作总结
优质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幼儿园导师工作室教学工作总结优质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幼儿园导师工作室教学工作总结2023年,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加,幼儿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力量,导师工作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导师工作室的教学工作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作出一些有益的贡献。
一、导师工作室的结构与职责幼儿园导师工作室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业务组织,它的主要职责是对一线幼儿教育教师进行指导、培训、评估等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推动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
导师工作室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教师指导和培训。
导师工作室需要对幼儿教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进行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开发和改进。
导师工作室需要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3.教学方法研究和推广。
导师工作室需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教育质量。
4.教育评估和监测。
导师工作室需要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导师工作室的教学工作总结1.教育教学目标的明确。
教育教学目标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导师工作室应该针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师培训和指导中强调和宣传。
2.课程设置的改进和完善。
导师工作室需要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完善。
例如,增加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内容、增加孩子创造性的内容、增加手工创造、增加亲子互动等课程设置。
3.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最近几年来,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而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创新。
导师工作室应该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让教师真正地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堂中去,例如,教学、智能板、视频教学等等。
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
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随着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影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思路。
一、背景分析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一直是该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和痛点。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极易产生虚假、封闭、片面的学习成果,学生们无法获得真实的实践感受。
如何构建一种既符合实际需求,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就成为了该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工作坊”教学模式,即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针对影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结合“工作坊”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接触和参与实际的影视创作过程,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
二、建构思路1. 教学内容的确定在建构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时,首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影视类专业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如电影制作、电视剧制作、广告制作等,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需求,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行业前沿、学生兴趣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更多地扮演的是知识的接受者和传播者的角色。
而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变成了学生们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共同解决问题的“工作者”。
这种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产品设计专业“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产品设计专业“CDS+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作者:石丽雯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1期石丽雯(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 301636)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确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向技术技能型转型。
就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该文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的模式,介绍此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实践过程后,重点阐述了其建设意义与特点,并展示了部分实践成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38-01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产品设计专业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创新,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要环节。
然而这个环节却成为了困扰国内高校产品设计教学的难点,通常学校能够提供的实践资源有限,目前以鼓励学生自行联系企业实习为主,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等诸多弊端,成效甚微。
实践环节的短板导致学生入职后无法快速达到企业要求,更影响了就业质量的提高。
1 产品设计专业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整体教学与培养模式沿袭于天津大学工业设计本科近20年的积淀。
采取“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业班主任”的教学模式。
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专业班主任能够起到对学生日常专业教学的督促和帮助作用,但由于本科生人数较多,专业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对学生的掌控度也就会相应减弱。
如何更有效的辅助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应对社会需要的能力,摆在了产品设计专业教师的面前。
2 产品设计专业“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从2013年起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趋势,在原有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二、校企合作育人的背景和意义1.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校企合作的背景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经验积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校企合作育人的意义在于,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增加就业的机会,提高就业的质量。
校企合作也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利共赢关系,为两者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1. 工作室平台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个实践性的教学环境,以便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案例和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室平台可以是学校内部的实验室,也可以是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
2.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校企合作理论,其二是实践教育理论。
校企合作理论强调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实践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以某大学XX学院为例,在该学院,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多个实践的工作室平台。
在机械工程专业,学校与一家机械公司合作成立了机械实践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机械设计、加工、维修等方面的实践机会。
在计算机工程专业,学校与一家互联网公司合作成立了软件开发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软件开发、测试、上线等方面的实践机会。
在这些工作室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项目并加入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通过这些工作室平台,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工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 方法:在工作室平台上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环境和项目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与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教学中,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探析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
面对当前国际人才竞争的形势,各大高校纷纷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出一种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本文将以某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为例,探讨高校该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导师团队的建设该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执行“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重视导师团队的建设。
通过选派、聘请、考核等方式,组建了一支由行业内知名设计师、企业界专业人士以及学科内资深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权威性强,实践性强,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设计实践、校企合作机会和就业指导。
同时,学校还通过定期安排导师开展工作坊、讲座、评审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导师的视野,积累经验,与企业持续深化合作,不断提升导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
二、实践型人才培养计划为了培养具有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校产品设计专业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其中大部分课程都以实践操作为主,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产品设计技能和工作经验。
比如,学生在学习“产品原型制作”时,会被分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积极参与团队协作,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查找文献、撰写论文、开展调研等类型的课程,则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理分析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就业指导和实践机会在这个具有竞争性的就业市场,直接对接企业是学生就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该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导师团队建立并不断完善供需平台,力求高效对接学生和企业,创造更多的成果。
学校还会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和实习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就业资源,增加竞争优势。
结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而高校如何在现实的人才竞争市场中实现自身差异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呢?我们可以从该高校的“导师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中学到,通过建立导师团队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善的实践性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就业指导和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成长机会。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特色教学模式的整体构想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特色教学模式的整体构想1.“学”为起始。
学习材料不是传统学科体系教材,而是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以职业行为为依据,整合了有关核心课程知识、技能,而形成的教学项目,可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提高,公共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养成良好职业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产”为纽带。
通过实施仿真化管理,将班级、学生、教师模拟为企业、员工、师傅,以“产”为纽带,从而将教学与生产密切结合,为学生今后上岗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依托教学项目,实施“教学、生产、经营”一体教学。
精心设计下,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营造生活化学习环境和气氛,提供生产性学习材料,引导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获取知识与技能。
3.“创”为延伸。
学生学习过程,即为生产过程,即为创作过程,三者有机融合。
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生产与创作体验反过来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对新概念、原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再循环进入下一轮生活创作,形成学习循环,不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积累生产经验,提升职业能力。
二、构建“工作室特色教学”的体系在国家“就业为导向”理念指导下,构建“工作室教学”体系为:1.目标体系;2.内容体系;3.生产体系;4.创业体系,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与职业能力。
三、形成“学产创”一体教学循环的实施1.生产化学习环境建设。
为实现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组织,让学生于生产化学习环境中学习,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大力建设有浓厚生产氛围的学习环境。
电美专业要有独立实训教室,足够工作室开展生产教学;添置各类设备、各种软件、书籍等教学资源,推动了生产化学习环境的建设。
创设工作室运行基本条件。
2.项目化校本课程规划。
研究、规划学生的不同工作岗位,会同企业共同分析,明确了学生岗位能力,合理调整了部分技能型课程置,确立了电美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与公共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的系列教学项目,从而形成了以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以教学项目承载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专业课 程教学缺少实践性 。大部分 院校 的专业 教学 内容不 能与生产实 际相 结合 , 培养 的人才无法 直 接 面向企业 , 从而造成许多企 业事实上成 为学校教 育
的补充 。加础性专业主干课程 引入实际课题项 目 , 对 于综 合知识应用 实践能力 的提 高是有限 的 , 而且无法兼顾 到工业设计 专业各细分方 向的实践需求 , 这就迫切需 要在教学 中提供专业方 向实践教学平 台。
一
、
题
在 对 国内外各 种设计 教学 模式 和教 学方式 研究 的基 础上 ,作者认 为 在高校 的工业设 计专 业推 行 在 “ 平 台+ 模块 ” 课程体 系基础上 的“ 导师设计 工作室 ” 教 学模式或许可 以有效解决上述 问题 。
二、 基 于“ 平台+ 模块” 课程体 系的“ 导 师设计工 作 室” 教 学模式
模式 在造 型基 础 、 设 计基础 、 专业设 计 三大部 分课程 各 自形成体 系 , 这 给教学管 理带来 一些 方便 , 但课程 被彻底 分割 , 彼此之 间缺少 联系 , 很难 培养 出具备 系 统知识体系 的人才 。 2 . 工业设计专业方 向有待细分 。近些年受 到科技 发展 和互联 网产业发展 的影响 , 社会对 工业设计人 才 的需求呈现 多样 化 、 细分化的趋势 。传 统的工业设计 专业教育无法满 足这种需求 , 必须针对 工业设计 细分 出来 的方 向进行针对性教学 。 尽管很多院校为此对传 统课程 体 系做 了些调 整 , 如增设交 通工 具设计 、 交互 设计等课程 , 但是仅仅 一两 门专业方 向性课 程是不够 的, 难以保证学生在该 专业方 向的顺 利就业 。
摘要 : 我国近年 来经济 高速发展 , 在社会就 业市场对技 术应用型人 才大量需求的驱动下 , 如何 改革工业设
计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体 系、 教 学方法与手段 , 使之适应 企业行 业的发展 需要 , 培 养符合社会 需求的具有教 高
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艺术设计人 才, 是 目前各 艺术设计院校专业发展 所面临着的一个难题。 基于“ 平 台+ 模块” 课
2 0 1 5年 7月 第 27 期
教 育教 学论 坛
ED U CA TI ON T E A CHI N G F O RUM
J u] . 2 O1 5 N 0. 27
基于“ 平 台+ 模 块” 课程体 系 的“ 导师设 计工作 室" 教学模 式初探
周仕参 , 李 婷, 张祥泉 ( 杭州 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8 )
随着我 国制 造业 的迅猛发展 , 工业设 计受到社会
的广 泛关注 , 尤其是 面对制 造业 的转型 升级 , 企业对 工业设计 的需求与 日俱增 。 然而 目前的工业设计教育 体系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 在高校教 育系统里每年 有大量 的工业设 计学生毕业 , 然而 面对 着企业 巨大的 设计需求却无法顺 利就业 , 很多 同学 只能改行 。出现 这种 庞大 的教育体 系无法 匹配 巨大 的设 计需 求 的现 象, 原 因很 简单 , 那 就是 当前教 育体 系无法大 量培养 出符合企 业要求 的专业设计人才 , 即我 们的设计教育 落后于实际要求 。 工业设 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 及其存在 的问
程体 系的 “ 导 师 设 计 工 作 室” 教 学模 式 以 拓 宽 口径 、 发展个性 、 注 重 实践 、 适应 需求为基本特征 , 力 求 实现 通 才
教 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 结合 , 实现设计教 育和设计 需求的 良性对接 。
关键词 : 工业 设 计 ; 教 学模 式 ; 课 程 体 系; 导 师 设 计 工作 室 中图 分 类 号 : G6 4 2 . 4 1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5 ) 2 7 — 0 2 6 4 — 0 2
1 . “ 平台+ 模块 ” 课程体系 。大量 的研究表 明 , 高校 专 业人 才培养 的核心 不是教 学 内容 、 教 学方法 , 而 是 课程体 系。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的改革得从传统 的 课程体 系改革着手 , 构建与 人才培养 目标 相适应 的课 程体 系 , 这才是工业设计专 业教学模式 改革和人才 培 养 的关键 。 所谓 “ 平 台+ 模块 ” 课程 体系 , 是 指由平台课 程( 公共基 础课程 、 学 科基础课 程 、 专业 基础课程 ) 和 工业设计 专业方 向模块课 程群共 同组成 的课程体 系。 其 中“ 平 台” 好 比建筑 的骨架 , 起 到结构 承重 的作用 。 它针 对学生必须掌握 的共 同基础知识 和基 本技能 , 体 现专业人 才培养 的基本要 求和全面发展 的共性要求 。 “ 专 业方 向模块 ” , 是根据工 业设计专业 细分 出来 的不 同专 业方 向而设置 的体现 专业方 向的课程 群 , 这为 工 业设计学 生 向不 同专业方 向的发展提供 了条件 。“ 平 台+ 模块 ”课程体系 可以满 足从底层基础 到高 阶拓展
作者简介 : 周仕参 , 杭州 电子科技 大学数字媒 体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 李婷 , 杭 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 媒体与艺术设计 学院讲师 ; 张祥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 字媒体 与艺术设计学 院讲师 。
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 , 国 内开始学 习德 国和 日本 的 设计基础教学方 式 , 即 以造型基础 、 设计基 础 、 专业设 计三大部分 为基 础的教学组织结构 , 也 就是“ 三段式 ”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表 明这种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1 . 课程被分割 , 彼此之 间缺少联系 。 “ 三段式 ”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