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教案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2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2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Chinese "fish I want" in PEP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2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2、篇章2: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篇章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教学重点:1、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二、朗读练习注意要点:字音:(1)不为苟得也(wéi)(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停顿示例:(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三、疏通文意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鱼我所欲也》的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2.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核心思想;3.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4.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核心思想;2.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分析作品中细腻的描写手法;2.思考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四、教学过程【预备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相关图片、音乐等方式展示自然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引导学生回忆钓鱼的经历,了解学生对钓鱼的了解和感受。

【正式授课】1.导读课文。

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析一段课文,解答相关问题:这一段描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细腻的描写手法?这些描写有何作用?【拓展活动】1.朗读课文。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阅读其他相关作品。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与自然有关的文学作品,探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3.写作练习。

学生以《鱼我所欲也》为题,写一篇关于自己与自然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而且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与人文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在拓展活动中,通过朗读和写作练习,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关怀意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4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4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4篇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靥逑至苏庑┨氐恪?nbsp;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

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

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质(精选14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质(精选14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质(精选14篇)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质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1.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你遇见了这样的情况:你看上了一本书,是你十分渴望买下来的;然而这个月又是母亲的生日,你很想给她买个生日蛋糕让她开心。

这时,你发现零花钱只够做其中的一件事,你应该怎么选择呢?说说你的选择并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正如这件事一般,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时候,然而,二者只能择其一,十分难抉择。

不过,也许抉择标准有时也是可以判断的,学过《鱼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文章,解读文意1.朗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排除字音问题。

2.反复朗读文章,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4.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词的用法。

【通假字】“辟”同“避”,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同“欤”,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同“向”,先前、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①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③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呼尔而与之(给予)目标导学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1.请学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初三下册《鱼我所欲也》语文教案

初三下册《鱼我所欲也》语文教案

初三下册《鱼我所欲也》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鱼我所欲也》的主要内容,理解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2.学懂本篇小说的基本语言技能、阅读技巧以及文学鉴赏;3.能够分析小说的深层含义,并发表自己的观点;4.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具、课件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思考生命价值。

第二步:讲授1.导读课文,介绍作者莫言及其作品。

2.解析题目和主题,解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意义。

3.讲解小说情节及人物。

分析金溥聪、王胖子等几个人物形象的特征。

4.细读文中的“吃人鱼”,分析人物内心强烈欲望在小说中的深刻体现。

第三步:课外阅读布置附加作业——学生阅读《物之哀感》并做摘抄,为下一次授课作铺垫。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和分析自己的阅读体会。

2.老师擂台式教学,带领大家讨论文中的深层含义。

3.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引导他们思考主题所表述的人生哲理。

五、拓展练习1.阅读莫言其他小说并进行个人作品鉴赏。

2.组织学生小组阅读和分析一些经典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六、总结和评价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和评价,概述学习收获和不足。

并对下次教学做出安排。

四、作业布置1.将本次授课的重点内容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2.阅读《物之哀感》并做摘抄(以后课程使用)。

五、教学评价本堂课主要通过导入、讲解、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拓展练习等几个环节开展,充分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因趣味性鲜明、思维性强、实用性高而取得良好效果。

六、教学反思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性较高,但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够,易感到没有热情,需要在教学评价时提出整体详细的评价以及对学习者个体化需求的关注。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质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质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质一、教材分析《鱼我所欲也》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其作者是清代作家蒲松龄。

该文是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文中通过讲述一位渔夫的故事,阐述了宠物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为叙事类文章,采用了“渔夫”和“鱼”的对话的方式,突出描述了“宠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文章中采用了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描写方法,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通过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物如眷”的观念,并反映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的大意,抓住文中的情节和故事情节。

(2)掌握文中重要词、句型、语法及难点的语言表达方式。

(3)了解作者的人生及时代背景,理解田园诗、戏曲剧本对文学的深刻影响。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阅读补充材料的方法,使学生能阅读、理解、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描述与感受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3.情感目标:(1)通过赏析文学名篇,使学生懂得感恩的心态,珍惜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2)借助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人生观和生命观,涵养思想道德,培养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引入、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利用“鱼我所欲也”这句话展开讨论。

A:你知道文中的“鱼我所欲也”是什么意思吗?B:好像是说鱼是为了我的服务而生的。

2.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发表个人看法等活跃情绪,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热情;然后呈现给学生一部分句子,让学生猜测出句子的意思。

(二)阅读理解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两遍,师生共同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即让学生了解蒲松龄是如何通过渔夫的话表达了对鱼的爱和对智慧生命的敬意。

1.了解文中的重要词汇A:请问“纵横”是什么意思,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B:纵横是指鱼在水中游动时的动作。

C:在文中,“纵横”暗示了鱼的自由和追求,用来表达对智慧生命的敬意。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9.2[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9.2[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

第9课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层次结构,理清论证思路并把握其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梳理层次结构,理清论证思路并把握其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把握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孟子以说理见长,以善辩闻名。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孟子是如何多角度、多层次论述“舍生取义”这一论题的。

新知探究一、知识回顾【活动内容】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学生翻译。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理清论证思路、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做铺垫。

二、文本研读【活动内容】1.朗读课文第1段,说说作者是怎么提出论点的。

在明确中心论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提出论点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开篇为什么先写“鱼”和“熊掌”?它们和论点有什么关系?2.深入分析第1段。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同桌之间交流补充。

(2)“故患有所不辟”,“患”指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英雄事例、名人故事思考,同桌之间交流补充。

(3)“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指什么方法?为什么有些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英雄事例回答。

小组合作讨论,如还有疑问,可向全班提出,师生共同解答。

3.梳理课文第2段的论述思路。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炼概括,教师提示可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句式回答,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4.深入分析第2段。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什么行为?从文中找到“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来回答。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本质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思考,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本段内容回答,小组合作讨论,如还有疑问,可向全班提出,师生共同解答。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层次结构,明晰论证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鱼我所欲也》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故事情节;2. 学习和掌握本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和人文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2. 学习和掌握本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和人文价值观。

【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教师点拨法。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并完成预习导学题。

【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钓鱼,钓鱼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阅读教学】1. 分段阅读教师让学生分段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积极参与讨论,尽可能多地了解故事情节。

2. 词语解析教师让学生解析文中的生字生词,并查找一些类似的词语及其含义。

3. 句型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句型,比如:“船到桥头自然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课堂讨论】1. 分享个人感受,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及对主人公的评价。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后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自己在掌握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拓展练习】1. 学生可以以“我所欲也”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故事中的人物,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并表演出来。

【课后作业】1. 仿照故事中的句型,写出5句不同的用于引导人们思考的句子,不少于5个字。

2. 阅读自选一篇作品,做到心中有数,并画出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注意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差异,适度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质疑,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人文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九年制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2新人教版

九年制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2新人教版

鱼我所欲也课题鱼我所欲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过程方法3.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备注第二课时一、预习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四题。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1、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本段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以“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阐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

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先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

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

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

于是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义”是确实存在的,“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论”上,说明“舍生取义”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

第二部分(2、3):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2):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鱼我所欲也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鱼我所欲也》。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能够自主翻译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文言文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取舍和牺牲。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鱼我所欲也》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翻译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的分析。

3. 文言文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鱼我所欲也》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学生翻译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和分享。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主题和论证方法,写一篇类似的短文。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鱼我所欲也》。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共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共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鱼我所欲也》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仁爱之道”。

这篇课文是孟子所说的一段话,表达了他对仁爱的理解和追求。

课文内容简练,寓意深刻,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仁爱的真谛,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对于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和论述还需进一步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孟子的观点产生共鸣,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理解和感悟孟子的仁爱之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孟子的仁爱之道,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尊重生命,成为有道德、有爱心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背诵课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字词。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孟子的仁爱之道,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孟子的仁爱之道,分享自己的感悟。

3.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学会如何践行仁爱。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的PPT,包括课文内容、重要文言字词的解释、孟子的仁爱之道等。

2.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践行仁爱。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引导学生了解仁爱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重点解释一些重要的文言字词。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理解孟子的仁爱之道,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提示和引导。

4.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教学重点:1、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二、朗读练习注意要点:字音:(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停顿示例:(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三、疏通文意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的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的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的教案五篇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

但教案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写教案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

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

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

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

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

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鱼我所欲也教案(2)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鱼我所欲也教案(2)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 鱼我所欲也教案(2)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 鱼我所欲也教案(2)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 鱼我所欲也教案(2)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鱼我所欲也》教学过程设计一、检查课文背诵情况二、导入新课学习上节课,我们已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1、分析第一段:⑴学生划出层次,教师点拨可以分成四个层次.讨论并归纳: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一句话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这一对概念。

鱼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远远胜过鱼,且不易得,因此舍鱼而取熊掌。

孟子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形象地区分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

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出来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从正面阐述,说人们把“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宁愿赴死也不愿行不义。

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第三层(“如使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正反对比,进一步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

先从反面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问,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1、检查背诵,有利于督促学生完成背诵.2、文章层次分析,梳理脉络。

3、课外延伸环节,能较好地落实德育教育.子做正面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两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义 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 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 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 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 害人民的事。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补充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近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 “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 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平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 、教师点拨
四、研读课文,探 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 ”,“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 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鱼我所欲也》教案
课题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