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围魏救赵》
阅读理解《围魏救赵》附答案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
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
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
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
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
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
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而去。
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强攻魏国的襄陵。
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仗。
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庞涓怎会料到,这一切都是孙膑设下的圈套。
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早已绕道直奔大粱而去了。
魏王发觉齐军已经逼近都城,顿时惊慌失措,立刻派人火速传令,要庞涓快来保驾。
庞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撒离邯郸,带领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
再说魏军这次攻赵,连续行军打仗,一直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现在一听说自己的国都被齐军包围,后院起火,一个个都乱了方寸,连武器、粮草都顾不得多带,就一个劲儿地往回赶,人心惶惶,士气大大低落。
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孙膑就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
魏军急急忙忙赶到桂陵时,早已是精疲力竭。
田忌见魏军进入了伏击圈,便命令齐军一齐杀出。
历史故事《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势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情况十分危急。
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的攻势,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大将田忌与军师孙膑率军八万前往救援。
田忌本来打算带领军队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但是孙膑却劝他道:“这就像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一样,不能够强扯硬拉;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就行了。
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赵,精兵锐将势必已倾巢出动,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
魏国此时顾了外头,国内势必空虚。
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进军魏国,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定会回师来救,这样,他们撤走攻打赵国的军队去援救都城,我们不是就可以替赵国解围了吗?”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高见,令人佩服。
”孙膑接着又补充说:“还有一点,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必定疲惫不堪。
而我军则趁此时机,以逸待劳,只需在魏军经过的险要之处布好埋伏,一举打败他们不在话下。
”田忌叹服孙膑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孙膑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国首都大梁,而且把要攻打大梁的声势造得很大,一边却在魏军回师途中设下埋伏。
果然,魏军得知都城被围,慌忙撤了攻赵的军队回国。
在匆忙跋涉的途中,人马行至桂陵一带,不防齐军擂鼓鸣金,冲杀出来。
魏军始料不及,仓皇抵御,哪里战得过有着充分准备的齐军。
魏军被杀得丢盔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
这次战争,齐军大获全胜,赵国也得到了解救。
这场战役又称为“桂陵之战”。
在战史上,把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
从此,孙膑名扬天下一步,世间争相传诵他的兵法。
其实,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看问题不能只是就事论事或只注意比较显露的因素,而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避实就虚,这样来解决问题可能更为见效。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的话,也可以试着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也许可以获得神奇的效果.。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 30 围魏救赵》教案_16
30、《围魏救赵》教案设计教材简析:《围魏救赵》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
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大军出征解救赵国。
孙膑因势利导,避实就虚,一方面派兵佯攻襄陵,一方面直逼魏国都城大梁,并在桂陵设下埋伏以逸待劳,最后打败魏军,解救了赵国。
故事分四个部分:①赵国被围,向齐求救。
②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③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④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故事赞扬了孙膑足智多谋,善于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主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1、通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相互讨论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2、通过学生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遇事要冷静,并要开动脑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体会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
老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历史故事,也是36计中的第二计《围魏救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体会魏军前后变化。
(第一次先学后教)1、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1、2和13、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①齐国为什么要救赵?结果如何?②魏国军队前后有什么变化?在文中找出前后描写魏军的句子,用“——”勾画出来,读一读。
学习方法:读——思——画——悟时间:3分钟。
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30、《围魏救赵》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30、《围魏救赵》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孙膑关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重点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孙膑关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法学法:启发导学法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批注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成语荟萃导入新课1.《围魏救赵》的故事相信大家在史书上早已读过,故事精彩,而文中的谴词造句同样精彩。
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这些精彩词语吗?2. 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怠慢:(态度)轻慢。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稳操胜券:有把握取得胜利。
佯攻:虚张声势地攻打。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赶路。
天罗地网:上下四方都布下的罗网,比喻对敌人、逃犯设下的严密包围。
精疲力竭:精神、力量消耗完毕。
形容非常疲劳。
措手不及:来不及动手应付。
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丢盔弃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
形容大败以后逃跑的狼狈相。
溃不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
形容惨败。
3. 你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简要说说《围魏救赵》这个故事吗?(指生交流)4. 是呀,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
今天我们就去课文中去寻找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二.初读课文,了解围魏救赵的经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指导: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学习课文(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1.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有围魏救赵这一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问题答案。
《围魏救赵》三国成语故事集分享
《围魏救赵》三国成语故事集分享围魏救赵是一个汉语成语。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所以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战国三十六计围魏救赵的故事吧。
围魏救赵——孔明一纸救江东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
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
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
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到许昌城下。
不久,西凉兵被曹操消灭,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
此后,曹操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30万,直扑江东。
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
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
”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
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
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
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伦倒地。
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
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
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
指出,现在曹操与马超又结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
他建议马超率西凉之兵以攻曹之右,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
认为此举不但曹操可擒、奸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
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
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围魏救赵》课件
【现代案例】
• 1911年4月,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冈起义”前, 黄兴押运一条装有武器弹药的商船到了广州码头,清 政府盘查得很严。几个稽查员上船打开了几个箱子, 里面是香蕉、衣物,如果再往下查,就是武器弹药了。 黄兴不由急中生智:他让两名船员扛起二个箱子就往 岸上跑,稽查以为是违禁物品,赶忙追上去,打开箱 子一看,却只是两箱满满的外国好酒。黄兴赶上,故 意骂船员是“不要命的酒鬼”,又殷勤地把两箱好酒 敬献给稽查。事后,去酒馆请稽查饱餐了一顿。这顿 饭吃了有几个小时,等稽查醉熏熏地返回时,船上的 武器弹药早已搬走。黄兴以“虚”化“实”的计谋, 巧妙地运用了“围魏救赵”之声东击西的计策,从而 化险为夷。
孙膑提出“围魏救赵”的计策,有理有 据,胜算在握。至此,田忌恍然大悟, 众将也高兴地赞成。
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 “猝不及防”、“以逸待劳”、 “落花流水”等成语复述课文。
猝不及防——指事发突然,来不及防备。猝,突然。 防,防备。 以逸待劳——指作战的时候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 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逸,安闲,安逸。劳, 疲劳,疲乏。 落花流水——原来形容春景衰败,现在比喻惨败。
孙膑故居
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 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 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论研究, 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 著——《孙膑兵法》。由于年 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 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 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 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 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 五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 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 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 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
《孙膑兵法》木犊
围魏救赵
• 涉及人物 • 齐:田忌、田婴、孙膑
• 魏:庞涓、魏惠王、庞葱 • 赵:赵成侯、丕选
2019年春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 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 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 论研究,终于写成了流传千 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 法》。由于年代久远,竹简 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 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 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 《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 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 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 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 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 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装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
【现代案例】
这里,“围魏”是手段,“救赵”是目的。“围魏”必须能够
达到“救赵”的目的才是成功的。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对敌情的
分析
孙膑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庞 涓亲率8万大军包围邯郸,国
第三,半路都大伏梁击必,然以兵逸力空待虚劳。。外齐实而军半路埋伏,处于主动地位;
魏军急于回内虚防,,避必实然击奔虚围波魏劳救累赵,肯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打败魏
第4次,孙膑讲了他的“围魏救赵”的计策,是他4 次讲话中最长的一次,也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这段 话包括三层意思。
首先,用比兴的方法得出结论:
___要__解__赵__国__之__围__死__打__硬__拼__是__不__合__算__的_____,所以不能去邯郸。
第二,分析敌情,作出判断,要围魏救赵:
_我__们__兵__发__大__梁__,__庞__涓__必__然__回__师__自__救__,__赵__国__之__围__自__然__就__解__了___。
成功。
军,不但彻底地解了赵国之围,还可以增强齐国的实力。真是
围魏救赵的故事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的故事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虽然故事都是以前的人编出来的,但是它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是这样故事陪伴我们一起成长。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
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
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
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近义词】声东击西【相反词】围城打援【成语举例】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围魏救赵: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
战国时期,有两位着名的军事家。
一个叫孙膑,一个叫庞涓。
两人曾拜同一位老师学习兵法,后来两人一同为魏国效力。
庞涓小肚鸡肠,非常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便想方设法地陷害他,致使孙膑被削去膝盖骨。
后来,孙膑被齐国大将田忌秘密营救到齐国。
围魏救赵,就是孙膑与庞涓之间的一场战争。
当时,魏国率先在众多诸侯国中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国力日盛,并先后兼并了一些弱小的诸侯国。
当时与魏国国力相当的诸侯国,在其东部有齐国,在其西部有秦国。
魏国的邻国赵国、卫国则显得比较弱小。
公元前368年,赵国在齐国支持下,出兵攻打魏国的属国卫国。
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近十万围攻赵国的国都邯郸。
赵国只得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臣邹忌主张不救,因为这样会消耗本国的实力。
但大臣段干纶认为,如果魏国打败赵国,魏国的势力会更加强大,进而对齐国造成威胁,因此极力主张支援赵国。
齐威王采纳了段干纶的建议,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出兵八万救赵。
《围魏救赵》原文、译文及注释
《围魏救赵》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围魏救赵
两汉-史记
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
对照翻译:
孙子曰:“
孙膑说:“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那些)解开杂乱纠缠丝线的人不是整个去拉,劝救斗殴的人不必参与械斗,避开激烈之处而直捣空虚的地方,使(紧张的)形势受到遏止,事情就自然解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现在梁国(魏国,都城大梁,因此也称梁)攻打赵国,精兵锐卒一定都用在国外作战,而老弱残兵留在国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您不如引兵快速趋向大梁,控制魏国的交通道路,冲击魏国虚弱的地方,它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来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
这样我们就一举解开赵国之围并且坐收魏国失误。
”。
文学_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1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
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成语】:围魏救赵【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故事】: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
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
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
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详细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
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
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
田忌打仗非常勇敢,但智谋不足,又是个急性子,奉命之后,便想立刻赶到邯郸去与魏兵厮杀,可孙膑不同意。
孙膑,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军事学家孙子的后代子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学家,田忌很佩服他。
有这样一回事:田忌常喜欢与齐国宗室的公子们跑马比赛,押重金,赌输赢。
可他赢的次数并不多。
田忌去向孙膑请教,问怎样才能多赢。
孙膑没回答,却去看了看田忌和公子们比赛时用的马。
孙膑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大,但可分为上、中、下三种等级。
于是孙膑便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有跑马比赛时,您只管放大胆量下重金与他们赌输赢,我自有办法叫您获胜。
"不久,又逢跑马比赛,田忌就去报名参赛,并押下千金。
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
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围魏救赵故事篇一【成语】:围魏救赵【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故事】: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
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
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
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详细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
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
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
田忌打仗非常勇敢,但智谋不足,又是个急性子,奉命之后,便想立刻赶到邯郸去与魏兵厮杀,可孙膑不同意。
孙膑,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军事学家孙子的后代子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学家,田忌很佩服他。
有这样一回事:田忌常喜欢与齐国宗室的公子们跑马比赛,押重金,赌输赢。
可他赢的次数并不多。
田忌去向孙膑请教,问怎样才能多赢。
孙膑没回答,却去看了看田忌和公子们比赛时用的马。
孙膑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大,但可分为上、中、下三种等级。
于是孙膑便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有跑马比赛时,您只管放大胆量下重金与他们赌输赢,我自有办法叫您获胜。
"不久,又逢跑马比赛,田忌就去报名参赛,并押下千金。
等到临场比赛时,孙膑向田忌面授机宜说:"第一场,您用您的下等马去同他们的上等马周旋;到第二场,您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中等马;到末场时,您则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下等马。
《围魏救赵》读后感
《围魏救赵》读后感
《围魏救赵》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赵国被魏国围攻时,齐国出兵救援赵国的故事。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让我们明白了要珍惜眼前的机会,不要放弃努力,以及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机会。
在故事中,赵国被魏国围攻时,齐国出兵救援赵国。
这说明,机会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机会,不要轻易放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放弃努力。
在故事中,齐国的国君和将领们都非常努力地准备和进行战争。
这说明,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要轻易放弃。
这个故事还让我们认识到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齐国的国君和将领们在战争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这说明,自我反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因此,我们要学会进行自我反省,不断地提高自己。
这个故事还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故事中,齐国的国君和将领们都经历了困难和挫折,但最终还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说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而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和把握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
们要珍惜生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围魏救赵的故事
围魏救赵
【成语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成语例句】: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近义词】:声东击西
【反义词】:围城打援、声东击西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惠王任庞涓为大将。
他恃强凌弱,常常侵犯邻近的国家。
在进攻赵国的时候,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赵成侯知道自己的实力太弱,无法抵抗住魏军,就将中山之地献给齐国,以求齐国派兵救援。
齐王便任田忌担任大将,并拜孙膑为军师,兴兵救赵。
孙膑献计道:“我们将军队埋伏在路上,对魏国宣扬攻打襄陵,魏军知道后一定会撤下包围邯郸的兵力,回头来救襄陵,我们则在中途拦路截击,一定会取胜。
”
田忌采用了孙膑的计策。
果然,庞涓得知齐国要进攻襄陵的消息后,立即撤下包围邯郸的兵去救襄陵,不料在回来的路上遭到齐军袭击,被杀得片甲不留。
庞涓拼命逃走,当晚就撤回大梁。
史记围魏救赵的原文
史记围魏救赵的原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史记》是中国古代司马迁所撰的一部历史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经典之一。
其中记载了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包括了一篇关于围魏救赵的故事。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田文为了削弱强大的魏国,便设法挑动各国联合起来攻打魏国。
当时,魏国正处于困境之中,面临强敌环伺,孤立无援。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韩国、赵国、楚国等国应田文的号令,纷纷对魏国发动了攻击。
魏国国君惶恐不安,闻讯后急忙召集宰相权翊商讨对策。
权翊深知围魏救赵的危险性,但也清楚事不容迟,于是便建议魏国立即向强大的秦国求援。
魏国国君大喜,立即派遣使者前往秦国求援。
秦国国君嬴政见到魏国使者后,听闻围魏救赵的情况,立即决定出兵救援。
嬴政组织了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大军,火速赶往魏国。
魏国国君闻讯后,欣喜万分,深感秦国之恩。
当秦军抵达魏国境内时,发现敌军实力远强于预料,形势十分危急。
但嬴政并没有慌乱,他冷静地分析了战局,制定了一系列灵活的战略,成功地打破了围魏救赵的包围圈,解救了魏国危局。
韩、赵、楚等国见秦军到来,不得已停止了对魏国的进攻,纷纷退兵。
魏国得以幸免于难,国土得以保全。
魏国国君对嬴政感激不尽,立即派使者向秦国表示感谢,并答应将来必定倍加回报。
围魏救赵的历史事件,成为了后世千古传颂的佳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危急的时刻,团结合作是最关键的。
只有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才能共度难关,战胜困境。
古人云:“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在围魏救赵的事件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围魏救赵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危险和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勇敢地面对,制定合理的对策,争取最后的胜利。
同时,也要学会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在困难时一起度过,才能真正实现共赢。
而史记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经典之一,记录了许多这样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为人处世之道和处事之策。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古人的智慧,不断成长和进步。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1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
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
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
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声东击西围城打援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围魏救赵: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
战国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军事家。
一个叫孙膑,一个叫庞涓。
两人曾拜同一位老师学习兵法,后来两人一同为魏国效力。
庞涓小肚鸡肠,非常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便想方设法地陷害他,致使孙膑被削去膝盖骨。
后来,孙膑被齐国大将田忌秘密营救到齐国。
围魏救赵,就是孙膑与庞涓之间的一场战争。
当时,魏国率先在众多诸侯国中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国力日盛,并先后兼并了一些弱小的诸侯国。
当时与魏国国力相当的诸侯国,在其东部有齐国,在其西部有秦国。
魏国的邻国赵国、卫国则显得比较弱小。
公元前368年,赵国在齐国支持下,出兵攻打魏国的属国卫国。
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近十万围攻赵国的国都邯郸。
赵国只得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臣邹忌主张不救,因为这样会消耗本国的实力。
但大臣段干纶认为,如果魏国打败赵国,魏国的势力会更加强大,进而对齐国造成威胁,因此极力主张支援赵国。
齐威王采纳了段干纶的建议,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出兵八万救赵。
身为军师的孙膑在分析形势后,认为魏国军队很强大,如果与魏军正面交锋会造成齐国的较大损失,所以应该避实就虚,趁着魏国精锐部队在外,魏国国都大梁防务空虚的机会,攻打它的国都,迫使魏军回救大梁,赵国的危险就会自然消解。
为争取战略主动,孙膑决定给敌军制造齐国部队弱小的假象。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典故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典故
本计出自《史记》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
计名则见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8回:“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位于山东的齐国求救。
齐王招募八万军队。
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将军,前往援救赵国。
田忌原想率兵直奔赵国邯郸,与魏兵决一死战。
军师孙膑建议说:魏国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赵国,国内空虚,无重兵把守。
因此,我们应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这样,魏国必定会停止对邯郸的包围,回兵救援本土。
田径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带领齐兵向魏都大梁进军。
消息一传开,魏将庞涓慌忙从赵国退兵,火速赶回魏国。
这时,齐国在魏军回国必经之地桂陵一带(山东菏泽市),设下伏兵,以逸待劳,做好充分准备。
魏军长途跋涉,精疲力尽,遭到了齐军的突然袭击,大败,赵国之围也很快被打破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后人把这次战例的经验加以升华,概括,列为三十六计的第二计。
此计主要用于解围的。
它的特点是:以迂为直,避实就虚,攻敌所必救,以解除敌军的围困。
具体的说:就是:当本军某部遭敌围困不得突围时,救援的军队不是直接进攻围困的敌军,而是以迀为直,选择敌方防守相对空虚而又地处要害的地区进行攻击,,以迫敌方撤围回援,并趁敌军在回援途中,发起奇袭,以克敌制胜。
概括围魏救赵
《概括围魏救赵》小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讲讲“围魏救赵”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国家,一个叫魏国,一个叫赵国。
魏国的军队特别厉害,去攻打赵国,赵国打不过,情况特别危急。
这时候,齐国决定帮忙。
齐国的将军叫孙膑,他想出了一个特别聪明的办法。
他没有直接去赵国和魏国的军队打仗,而是带着士兵去攻打魏国的都城。
魏国的军队听到自己的都城有危险,赶紧往回跑。
赵国的危机就这样解除啦。
孙膑这个办法可太妙啦!他知道直接去赵国打仗不一定能打赢,但是去打魏国的都城,魏国的军队就不得不回来救,这样赵国就安全了。
就好像我们玩游戏,不直接去正面冲突,而是绕个弯子,从后面出其不意,就能取得胜利。
小朋友们,“围魏救赵”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呀?《概括围魏救赵》同学们,咱们来讲讲“围魏救赵”的事儿。
那时候,魏国很强,赵国比较弱。
魏国的大军一下子就打到赵国的都城去了。
赵国着急呀,就向齐国求救。
齐国的孙膑可聪明啦!他没有带着兵直接去赵国和魏国打,而是带着人去魏国的都城。
魏国的将军听说自己家危险了,哪还顾得上攻打赵国,赶紧带着兵往回跑。
这一路上,魏国的士兵又累又着急。
齐国的军队呢,以逸待劳,轻轻松松就把魏国的军队打败了。
你看,孙膑多会想办法!他不硬拼,而是用巧妙的计谋来解决问题。
就像我们在学校遇到难题,也不能死脑筋,要多动动脑子,换个方法说不定就能解决啦。
“围魏救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比力气更重要哟!《概括围魏救赵》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讲“围魏救赵”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赵国被魏国攻打,赵国快撑不住啦。
齐国决定帮忙,可怎么帮呢?齐国的孙膑想到了好主意。
他带着士兵朝着魏国的都城出发。
魏国的士兵正打得高兴呢,一听说自己的老家有危险,着急得不行,马上往回赶。
这一路上,他们跑得气喘吁吁,累得要命。
而齐国的士兵呢,早就做好了准备,精神饱满。
等到魏国的士兵回来,齐国的士兵一下子就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围魏救赵”这个办法真厉害!它告诉我们,有时候解决问题不能只靠蛮劲,要用聪明的脑袋想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田忌打算 (直奔大梁,去救赵国 ) 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 2.孙膑反对,理由是( 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 3.孙膑对自己的计谋有多少胜算,从哪儿看出来的? ( 胸有成竹 ) 4.“乘虚而入”魏国“虚”在哪里?
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 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
5.由此看出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理解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意思?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 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 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 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 撤退的战术。
【现代案例】
1911年4月,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冈起义”前, 黄兴押运一条装有武器弹药的商船到了广州码头, 清政府盘查得很严。几个稽查员上船打开了几个箱 子,里面是香蕉、衣物,如果再往下查,就是武器 弹药了。黄兴不由急中生智:他让两名船员扛起二 个箱子就往岸上跑,稽查以为是违禁物品,赶忙追 上去,打开箱子一看,却只是两箱满满的外国好酒。 黄兴赶上,故意骂船员是“不要命的酒鬼”,又殷 勤地把两箱好酒敬献给稽查。事后,去酒馆请稽查 饱餐了一顿。这顿饭吃了有几个小时,等稽查醉熏 熏地返回时,船上的武器弹药早已搬走。黄兴以 “虚”化“实”的计谋,巧妙地运用了“围魏救赵” 之声东击西的计策,从而化险为夷。
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装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体验快乐: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 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同 学们,在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 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体验快乐: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 与问题有关的句子,在你感受 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
这一连串计谋的实施,说 明了孙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聪明、足智多谋、善于分析
收获快乐: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哪 些问题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 家共同 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 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孙膑设伏,齐国大胜。
围魏救赵示意图
赵国
求救
齐国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 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 么用呢?” 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 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 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 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 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 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 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 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围魏救赵
• 涉及人物 • 齐:田忌、孙膑
• 魏:庞涓、魏惠王、 • 赵:赵王
孙膑,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今 山东鄄城人,汉族。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 16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 骗孙膑到魏,用膑刑(即挖去膝盖骨),被齐 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本名不详,人称为孙 膑,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 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 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 有一万一千余字。
点亮快乐
“三十六计”
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予以附会,凑为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孙膑故居
孙膑古墓
学会快乐:
原因: 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 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 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 得严严实实。 魏国的国势强大。
结果:
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 甲,溃不成军。
原因: 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 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 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 得严严实实。 结果: 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 成军。 为什么所向披靡的魏军会落得丢盔弃 甲,溃不成军 ?
善于分析,因势利导
分享快乐:
田孙商议 直取大梁 光说不练假把式,让我们来 看看那孙膑的计谋管用吗?请 同学们自读9——12自然段, 然后交流。
孙膑的计谋是如何实施的呢?
(先干什么,为什么?然后干什么;最后干 什么,为什么?) 先故意派两个无名将领佯攻襄陵,麻痹庞涓。 然后主力直奔大梁。
最后桂陵设伏。因为此地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 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设桂 伏陵
佯 攻 襄 陵
魏国
延伸快乐:
1、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被孙膑 的计谋所折服,你想对孙膑说些什么呢? 孙膑,我_________您,您真是一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军事家。
2.利用成语复述课文内容。所向披靡、势 如破竹、胸有成竹、乘虚而入、稳操胜券、 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一路所向披靡, 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 小小的邯郸围得严严实实。齐威王派田忌和孙 膑去救赵国,孙膑胸有成竹,派兵乘虚而入 , 直取大梁,结果稳操胜券,把魏军打得丢盔弃 甲,溃不成军。围魏救赵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