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全文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09a80e06137ee06eff918b9.png)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注释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盛:广。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d3c3d8680203d8ce2f2480.png)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注释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爱莲说》翻译
![《爱莲说》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651da27aaea998fcc220e97.png)
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字词:蕃:多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原文: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字词:独:仅,只译文:晋朝陶渊明惟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原文: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字词: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译文: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原文: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字词: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竖立译文:香气远播,更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原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字词: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相当于“呢”译文: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字词: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原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字词:鲜:少译文:唉!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原文: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字词:宜:当然译文: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
益香远益.清(更加)有所广益.(好处)远香远.益清(远播,远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独晋陶渊明独.爱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只,仅)无独.有偶(独一)净亭亭净.植(洁净)风烟俱净.(消失)宜宜.乎众矣不宜.偏私(应当)通中通.外直(贯通)政通.人和(畅顺、顺利)。
爱莲说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古诗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0882f7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c.png)
爱莲说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朝代】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
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原文及各词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各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471600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5.png)
爱莲说原文及各词翻译《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爱莲说原文及各词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全文翻译: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和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周敦颐《爱莲说》的翻译
![周敦颐《爱莲说》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4428cf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8.png)
周敦颐《爱莲说》的翻译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莲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周敦颐的《爱莲说》,希望大家喜欢!《爱莲说》朝代:宋代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初一语文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初一语文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7ed590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c.png)
以下是为⼤家提供的《初⼀语⽂⽂⾔⽂《爱莲说》原⽂及翻译》,供⼤家参考!相关推荐:||《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李唐来,世⼈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1.说:⼀种议论⽂的⽂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式来阐述事理的⽂体,⼤多是借事物或⼀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格,⾏⽂崇尚⾃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颇为相似。
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2.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称五柳先⽣,世称靖节先⽣,东晋浔阳柴桑(现今江西省九江县)⼈,东晋⼈。
是的隐⼠。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咏菊,如《饮酒》诗⾥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向来称为名句。
⾃李唐来,世⼈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社会上的⼀般⼈。
唐⼈爱牡丹,古书⾥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本(⼀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译⽂ ⽔上和地上各种草⽊的花,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唐朝以来,世⼈⼤多喜爱牡丹。
我则唯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洗涤过,⽽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枝蔓,不长枝节,⾹⽓远播,更显得清幽,笔直地洁净地⽴在那⾥,(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的君⼦。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d74bf3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c.png)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b3c07e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e.png)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翻译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释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如今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直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干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屹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情愿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
随着前面的名词而改变,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噫:感叹词,相当于如今的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宠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应当是许多了。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
异义词(亭亭净植)植:古义:立今义:种植(宜乎众矣)宜:古义:当。
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
三、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宠爱的有许多。
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3748c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7.png)
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译文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代陶渊明只爱菊花。
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有人听到了。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爱莲说注释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
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爱莲说》原文与翻译
![《爱莲说》原文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8d416f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1.png)
《爱莲说》原文与翻译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周敦颐的《爱莲说》,希望大家喜欢!《爱莲说》朝代:宋代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65ccb2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0.png)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语解释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盛:广。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
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爱莲说》翻译
![《爱莲说》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0a44c3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a.png)
原文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注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如下: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文言文的中文翻译
![爱莲说文言文的中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844bd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d.png)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与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岂可同日而语哉?译为现代汉语:水中的陆地上的草木之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内部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生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姿态端庄地竖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随意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菊花和牡丹,都是花中的富贵者,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爱莲说》是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在原文中,周敦颐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文章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以下是对原文的详细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这里说的是无论是生长在水中的还是陆地上的草木之花,都十分可爱,种类繁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的陶渊明,他特别喜爱菊花。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田园诗著称。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从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牡丹花色泽艳丽,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内部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生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姿态端庄地竖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随意玩弄。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与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岂可同日而语哉?唉!菊花和牡丹,都是花中的富贵者,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整篇文章通过对莲花的赞美,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崇尚,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c5a8ca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6.png)
爱莲说
宋·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à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的原文及译文
![《爱莲说》的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158ae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b.png)
《爱莲说》的原文及译文《爱莲说》的原文及译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莲说》的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爱莲说》写作风格: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
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爱莲说》赏析: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爱莲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ce5112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5.png)
爱莲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爱莲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爱莲说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热爱的很多。
晋代陶渊明只热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大多非常热爱牡丹。
我惟独热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莲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它笔直地洁净的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热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热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热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热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爱莲说原文及字词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字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f99d14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f.png)
爱莲说原文及字词翻译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原文及字词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及注释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爱莲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435093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c.png)
爱莲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爱莲说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热爱的很多。
晋代陶渊明只热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大多非常热爱牡丹。
我惟独热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莲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它笔直地洁净的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热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热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热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热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