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瑶族舞曲》说课稿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6篇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6篇《瑶族舞曲》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瑶族舞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1内容分析: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欣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首部(第一部分),第一主题优美抒情,来自瑶族民歌《瑶族长鼓歌舞》(课本中A段旋律),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变密(课本中B段旋律)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
中部(即第二部分)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现了青年们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再现部(即第三部分)再现第一、第二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人群舞的行列,欢跳、旋转、歌唱,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后结束。
重点和难点:演唱主题A,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主题,划分段落,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的主要主题。
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教案《欣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简介瑶族的服装、居住地、民族特点、生产劳动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
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先有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
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3课《瑶族舞曲》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3课《瑶族舞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一首瑶族民歌,它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特色的节奏展现了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瑶族音乐文化,感受瑶族舞曲的魅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但瑶族音乐文化相对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瑶族舞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瑶族舞曲的音乐特点,感受瑶族舞曲的魅力。
2.能够正确地演唱《瑶族舞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通过学习《瑶族舞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瑶族舞曲的音乐特点,能够熟练地演唱《瑶族舞曲》。
2.教学难点:瑶族舞曲的节奏较为独特,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住节奏,同时注意音准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讲解、示范、练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看、学、练的过程中掌握瑶族舞曲的特点。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瑶族舞曲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瑶族舞曲的表演形式。
3.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4.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音乐表现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瑶族舞曲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瑶族舞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瑶族舞曲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让学生对瑶族舞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示范:教师示范演唱《瑶族舞曲》,引导学生跟唱。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学生的节奏和音准问题。
5.展示: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瑶族舞曲的特点,包括音乐节奏、旋律走向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瑶族舞曲》四篇
瑶族舞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管弦乐曲与管弦乐队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旋律与意境,认识什么是复三部曲式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能够听辨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能辨认其主奏乐器,感受体验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调动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修养。
二、教学重点: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管弦乐队编制的基本音乐常识,能听辨其音乐主题及主奏乐器。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葫芦丝、相关音乐和图片资料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视频导入,简介瑶族的民俗民风)导入课题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三)简介创作背景:1951年,作曲家刘铁山到中南少数民族瑶族地区访问采风。
便写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
同时成为管弦乐《瑶族舞曲》的基础。
1955年前后,作曲家茅沅根据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改编为管弦乐曲《瑶族舞曲》,1956年,正式演出。
管弦乐《瑶族舞曲》也成为我国早期器乐作品中的佼佼者。
(四)提问:管弦乐队由哪几个乐器组组成,每个乐器组包括哪些主要乐器?课件展示。
(五)欣赏并分析乐曲:1.欣赏全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回答乐曲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的音乐主题各用哪些乐器演奏及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播放音乐,学生欣赏,教师引导。
2.乐曲分析:分段欣赏、分析乐曲。
(师生互动)引子:由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拨奏的方法,模仿瑶族长鼓敲击的舞蹈节奏。
把人们引入瑶族山寨那和平幽静的意境之中,使人联想到节日晚会即将开始。
第一部分(A)第一主题共演奏三遍,用两个不同速度、不同情绪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组成。
第一遍由小提琴主奏,第二遍由木管乐器主奏,第三编由弦乐器主奏,表现少女翩翩起舞的形象,姑娘们都纷纷加入舞列。
人音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瑶族舞曲》说课稿
人音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瑶族舞曲》说课稿一、教材解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八年级学生,学习目标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瑶族文化、了解瑶族音乐构成、了解瑶族舞蹈特征。
《瑶族舞曲》是一首充满异域风情的少数民族舞曲。
乐曲整体节奏快速,充满活力和节奏感。
同时,其美妙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曲调也是鲜明的特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研究舞曲的节奏特征、鲜明的旋律变化和舞蹈的特点。
同时,我们也在本节课中注重学生了解瑶族文化及其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为学生对瑶族舞曲的鲜明特征理解和其舞蹈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教学素材:人音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多媒体教室、相关音乐CD。
•教学工具:计算机、计算机音响系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开学前,教师将播放一段瑶族舞蹈视频。
整个舞蹈动感十足,优美激昂,热情奔放。
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的观赏快速了解瑶族音乐舞蹈的美妙和鲜明的风格。
(二)正式上课1. 预习部分教师让学生预习《瑶族舞曲》的内容,并通过音乐CD播放给予了学生一个概览性的了解。
学生需要在预习的过程中收集相关知识、了解瑶族的基本特征等。
2. 学习部分(1)节奏学习这首瑶族舞曲的整体节奏快速,充满活力和节奏感。
音乐中的鼓、哨、管等乐器的齐奏声,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节奏感。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室放映相关音乐视频来让学生更加了解其特点。
(2)旋律和韵律的学习瑶族舞曲的旋律变化是其鲜明特征之一。
从音乐中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演奏手法和旋律变化,同时该曲也具备朗朗上口的曲调,令人难以忘怀。
教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然后让学生模仿节奏和韵律的表现,进行唱跳练习。
(3)舞蹈特点的学习瑶族的舞蹈充满活力,动作规范、舞姿优美。
在学习舞蹈的时候,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基本的舞蹈动作,并让学生运用这些基本动作进行拼接和创新,创造出符合自己理解的舞蹈动作。
(4)瑶族文化的传承在学习瑶族舞曲的过程中,教师也会让学生了解瑶族文化。
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舞曲和舞蹈,对瑶族文化进行一定的传承。
《瑶族舞曲》说课稿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背景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背景
瑶族文化简介
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瑶族文化 包括丰富的民间故事、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展开:分段落讲解、示范、练习《瑶族舞曲》
总结词:实践操作
详细描述:在示范和练习阶段,教师可以通 过亲自演奏或引导学生进行演奏实践,让学 生亲身体验《瑶族舞曲》的音乐魅力。同时 ,要注意纠正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
深入
总结词:自主探究
详细描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瑶族舞曲》 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让他们通过观 察、分析和归纳,深入理解乐曲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通过 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乐曲的深入理解。
展望
期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所学的音乐和 舞蹈技能得以运用和发挥。
希望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和 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计划在未来开设更多关于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的课程, 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巩固:布置作业,加强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总结词
反馈与改进
详细描述
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在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
教学效果和质量。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观察、测试、作品评价等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瑶族舞曲》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瑶族舞曲》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这首歌曲以瑶族民间舞蹈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歌曲采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欢快、热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瑶族的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音符等。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瑶族舞曲》,让学生感受瑶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过程与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瑶族舞曲》,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瑶族舞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
2.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协调,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瑶族舞曲》片段,引导学生感受瑶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文化内涵,介绍二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
3.学唱: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节奏,纠正发音。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人音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瑶族舞曲》说课稿(精选5篇)
人音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瑶族舞曲》说课稿(精选5篇)人音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瑶族舞曲》篇1《瑶族舞曲》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作曲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2、说课内容:本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八年级第十六册,根据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为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解全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的教学目标。
欣赏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培养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对今后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4、教学目标:A、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欢歌漫舞的热烈气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
B、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C、通过欣赏《瑶族舞曲》辨别演奏乐器的音色,从情感体验入手,分析音乐要素、分析音乐进行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5、教学重点: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
6、教学难点:A、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
B、感受乐曲中不同情绪的对比。
二、说教法适当的教学方法会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
八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了听赏法、讨论法、对比法和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更加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瑶族舞曲》说课稿 (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瑶族舞曲》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瑶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歌曲采用了瑶族民间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以及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感受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材中还附有简谱和歌词,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瑶族文化及其音乐特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瑶族文化,感受瑶族舞曲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瑶族舞曲的音乐特点,学会演唱歌曲,把握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合唱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瑶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音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瑶族舞曲》,把握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2.教学难点:瑶族舞曲特有的节奏和旋律,以及二声部的合唱配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合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演示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瑶族舞曲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瑶族舞曲,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步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演唱形式,让学生对瑶族舞曲有初步的认识。
3.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纠正发音和唱腔,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练习二声部的合唱,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整体演练:教师全体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强调瑶族舞曲的特点和二声部合唱的重要性。
教师资格证小学音乐说课:瑶族舞曲、说课稿范文
教师资格证小学音乐说课:瑶族舞曲、说课稿范文老师们在上课前,要先做好说课稿,才能更好的上好一堂优秀的课哦。
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证小学音乐说课:瑶族舞曲”,希望同学们可以顺利通过考试!《瑶族舞曲—节选》说课稿许娟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音乐欣赏课《瑶族舞曲》。
本课选自。
《瑶族舞曲》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的同名管弦乐曲改编成的民乐合奏曲。
乐曲生动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2、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①在聆听中感受乐曲的情绪,并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了解各个主题音乐的特点。
②初步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力,并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以不同方式表现音乐,并能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③初步了解长鼓、瑶族舞曲的简单知识。
《瑶族舞曲》是一首民乐合奏曲,旋律起伏跌宕,寓意深刻。
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感受《瑶族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就成了本课的重点,而记忆乐曲的旋律,引领学生作出对节选部分的乐曲的正确分析便成了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旨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以学生发展为本,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三、学法指导新课程主张自主、创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欣赏、感受、思考、讨论、创编和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音乐带来的快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安排得是否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版块:情景导入课堂——认识瑶族长鼓、学习它的基本节奏型——初听全曲、整体感受——分段聆听、逐步深入——再次整体听赏——介绍乐曲、提升课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瑶族舞曲》说课稿 (6)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瑶族舞曲》说课稿 (6)一.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本节课选用的《瑶族舞曲》是一首具有浓郁瑶族风情的舞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富有特色的节奏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瑶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描绘了瑶族人民在丰收季节欢歌笑语的场景;第二乐段节奏缓慢,旋律悠扬,表现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并演唱简单的歌曲。
但对于这首具有民族特色的《瑶族舞曲》,他们可能对瑶族文化和舞蹈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瑶族文化,感受瑶族舞曲的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瑶族舞曲》,让学生了解瑶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舞蹈和欣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瑶族舞曲的特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演唱《瑶族舞曲》,了解瑶族舞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学会简单的瑶族舞蹈动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演唱《瑶族舞曲》,了解瑶族舞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教学难点:瑶族舞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以及瑶族舞蹈的动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舞蹈和欣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瑶族舞曲的特色。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瑶族舞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瑶族舞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瑶族舞曲的特色。
2.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瑶族舞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学习舞蹈:教师教授简单的瑶族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跳。
4.欣赏与讨论: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瑶族舞曲,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了解瑶族舞曲的多样性。
5.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瑶族舞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瑶族舞曲》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瑶族舞曲》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瑶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歌曲采用了2/4拍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表达了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瑶族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实践。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部分学生对瑶族文化了解不足,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瑶族的音乐文化,认识瑶族舞曲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准确地演唱《瑶族舞曲》,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3.情感目标:学生体会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准确地演唱《瑶族舞曲》,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以及舞蹈动作的协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演唱、舞蹈、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舞蹈视频,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瑶族舞曲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瑶族舞蹈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瑶族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瑶族舞曲》,注意音准和节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
3.学习舞蹈:教师教授瑶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协调能力。
4.实践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演唱和舞蹈成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瑶族舞曲的特点和魅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瑶族舞曲》1.节奏:2/42.旋律:优美、明快3.民族特色:瑶族民间音乐4.情感:热爱生活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舞蹈表现和课堂参与度三个方面进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瑶族舞曲》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瑶族舞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我国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这首曲子以瑶族的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了二胡和钢琴的合奏形式,表现出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景。
整首曲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了解瑶族的文化特色,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快地掌握音乐的基本技巧,对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充满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在专注力和自控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瑶族的文化特色,熟悉《瑶族舞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二胡和钢琴的基本演奏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瑶族舞曲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演唱《瑶族舞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二胡和钢琴的合奏技巧,以及对瑶族文化背景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演唱、演奏、舞蹈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瑶族舞曲》的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瑶族的风土人情为话题,引发学生对瑶族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瑶族舞曲》。
2.欣赏:播放《瑶族舞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瑶族舞曲的特色,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节奏和旋律。
3.学唱:分析《瑶族舞曲》的旋律和节奏,教授学生演唱技巧,学生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瑶族舞曲》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瑶族舞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这首歌曲以瑶族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歌曲采用瑶族常用的五声音阶,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活泼,富有瑶族舞蹈的动态美。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瑶族舞曲》,让学生了解瑶族的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音符、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瑶族舞曲》这首歌曲,学生们可能对瑶族的音乐文化及其舞蹈动态美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瑶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瑶族的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瑶族舞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通过学习《瑶族舞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瑶族音乐的特点,学会演唱《瑶族舞曲》。
2.教学难点:瑶族舞曲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感受瑶族文化氛围中学习音乐。
2.运用分组教学法,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瑶族音乐的特点。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瑶族舞曲的舞蹈动态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瑶族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瑶族舞曲的舞蹈动态美。
引导学生讨论瑶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授:讲解《瑶族舞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和音乐特点。
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练习环节: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演唱水平。
针对难点节奏和音准进行针对性训练,确保学生掌握。
4.课堂展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展示自我。
《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8篇
《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8篇《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1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舞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2、用不同的乐器和肢体动作感受乐曲A段中的轻柔和B段的欢快的节奏。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1、音乐录音带2、纱巾、打击乐器活动过程:一、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场二、第一次倾听音乐《瑶族舞曲》三、第二次倾听音乐,并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1、出示纱巾让幼儿用甩纱巾来感受音乐中A段的柔美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甩动纱巾四、第三次倾听音乐用乐器演奏音乐。
1、出示乐器让幼儿自己敲一敲乐器,感受乐器中哪种乐器的声音听起来是柔美,哪些乐器听起来是欢快的。
2、幼儿讨论哪种乐器用在A段,哪种乐器用在B段。
3、幼儿边听乐曲边用乐器表现乐曲中的柔美和欢快五、第四次倾听音乐,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乐曲1、请幼儿说说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表现乐曲,引出用动作表现乐曲的柔美和欢快。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乐曲。
六、活动结束幼儿出室。
《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2教学目标: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
教具准备:电脑机房,课件、学生自备自己能演奏的乐器、打击乐器教学过程: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一、引入教学:1、瑶族风情课件展示:瑶寨风景、瑶族服饰、瑶族婚俗、瑶族长鼓舞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瑶族的风土人情,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大山为依靠,赶山、吃饭、逐山而行,世代流动繁衍,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迁徙最频繁的一个民族。
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130个县。
瑶族有30多种称谓,主要以头饰区别划分支系。
订婚仪式上,瑶族妇女往男方来宾脸上抹泥巴,以图吉利,他们常常跳长鼓舞进行自娱自乐。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瑶族舞曲》说课稿(3)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瑶族舞曲》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与社会》。
这首歌曲以瑶族的民间音乐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瑶族的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能够快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但同时,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瑶族的音乐特点,认识五线谱,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瑶族舞曲》,熟练地演奏乐器,提高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瑶族舞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地演唱《瑶族舞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以及瑶族音乐特色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欣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乐器、乐谱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瑶族的风土人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瑶族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瑶族舞曲》的兴趣。
2.教学新课:教师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教授学生识谱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识谱。
3.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瑶族舞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让学生感受瑶族音乐的特色。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演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瑶族舞曲》说课稿
[说内容]
我今天所说的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音乐第十三册第三课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说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解全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的教学目标。
本课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
[说教材]
《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以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作曲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说目标]
1、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欢歌漫舞的热烈气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
2、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3、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
[说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2、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
二、教学难点:
1、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
2、给舞曲创作打击乐伴奏谱。
[说教法]
大纲中指出: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瑶族人民在表演歌舞时的情境,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二、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瑶族音乐的特点,并为舞曲创作伴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
四、本节课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运用民族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多声部训练和合奏训练,加强对主题音乐的理解。
五、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学生动脑思维,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说学法]
音乐心理学指出:音乐欣赏应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即从音响感知出发,进入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阶段,最后达到认识领悟音乐的思想,背景,意境,创作手法等理性阶段.为此,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
一、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助教的手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从对乐曲听觉上的感觉升华到对乐曲的联想,联想到瑶族人民表演歌舞时的情景。
三、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说程序]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先让学生讲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看法。
2、点题:《瑶族舞曲》。
3、看一组瑶族风情的介绍片段。
引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点题。
二、欣赏全曲:
1、体会全曲情绪,说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2、介绍作曲家和音乐创作背景。
3、介绍瑶族的民族风情和音乐特点。
三、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
A.先提问:引子部分的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引子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
B.听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
引子描写的情景:在月光下,把人们带进了瑶寨。
C.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找出瑶族长鼓舞的节奏型。
2、音乐A段:
第一主题:
A.先提问:A段第一主题的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
B.听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
描写的情景:抒情、优美、瑶族姑娘翩翩起舞。
C.为第一主题音乐设计伴奏谱
第二主题:
A.听录音
B.再提问: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有何联系又有和不同。
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
C.视唱第一、第二主题音乐,让学生从旋律和节奏上进行对比。
D.为第二主题音乐设计伴奏谱
音乐B段:
A.提问:B段音乐与A段音乐有何不同。
情绪、速度、拍子的区别,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
B.听录音,请部分学生回答。
描写的情景:歌唱性跳跃的节奏,表达了瑶族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划拍视唱B段旋律。
D.为B段主题音乐设计伴奏谱。
启发学生的思维,运用联觉现象,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找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五、总结
1、让全体学生讨论对瑶族长鼓舞的舞曲节奏的认识和对瑶族音乐的体会。
2、教师归纳作为本课的总结。
通过讨论来提升学生对乐曲的全面认识。
总结升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说板书]
《瑶族舞曲》
音乐结构、情绪:
1、引子部分:月光
2、A段音乐:
第一主题:抒情、优美,
第二主题:热情、奔放,
3、B段音乐:抒情、安宁
4、A段音乐再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