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25课《桃花源记》,26课《岳阳楼记》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汇总一、文学常识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诗人,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将、又自号“五柳先生”。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物。
二、文章梳理与疏通文意以武陵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林一进访桃花源一离开桃花源一再寻桃花源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把捕渔作为职业。
(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两岸,长达到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一座山。
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下了小船,从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起来。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都能听见。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安适愉快。
(桃花源的人)见了渔人,于是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他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作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都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辞离开了。
桃花源里的人对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处处做上记号。
到了郡城,拜访了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重点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重点知识汇总一、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世称“范文正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二、体裁:“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理解性默写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浮光跃金2、描写无风时水面月影的语句:静影沉璧3、动静结合,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成壁。
4、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5、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突出表达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9、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广阔浩渺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0、从时间角度写岳阳楼气象万千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四、内容理解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2、“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景色一:天气阴冷(阴);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喜)4、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5、“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照应什么?“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
“进”照应“居庙堂之高”,“退”照应“处江湖之远”。
6、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岳阳楼记》的知识点整理
《岳阳楼记》的知识点整理一、作品背景1.作者背景:范仲淹(989年-1052年)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岳州知州;2.写作动机:范仲淹在岳州任职期间,进行的一次巡视中,看到了岳阳楼毁损严重,遂写下《岳阳楼记》,以此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关切。
二、作品内容1.《岳阳楼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开篇引入,主体描写,结尾寄托。
2.开篇引入:开始陈述岳阳楼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以及楼的毁损情况,引发读者兴趣;3.主体描写:描绘范仲淹登上岳阳楼后所见的景色和听到的民众歌声,以及对这一切的思考和感慨;三、文学特点1.景物描写:范仲淹通过对楼上楼下的景色描写,以及对江水、山川、岳阳楼里的民众生活的描写,展示了其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文景观的关注;2.感慨抒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范仲淹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民众疾苦的思考和感慨,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3.抒写情感:范仲淹通过抒写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楼下百姓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关切和劝诫,展示了他的人文关怀;4.修辞运用:范仲淹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使文章更具艺术感和修辞效果。
四、主要思想1.兴衰观念:范仲淹通过对岳阳楼的毁损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认为国家的强盛和衰败都有明显的迹象,这种观念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2.人道关怀:范仲淹通过对楼下百姓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和劝诫,认为政府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关心人民的生活,并通过诗文表达这种关怀。
五、影响与价值1.文学影响:《岳阳楼记》是唐代散文的杰作之一,对后世的诗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2.社会影响:通过对民众生活描写,范仲淹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关怀和劝诫,引起了社会的共鸣,提醒人们对社会问题的重视;3.价值意义:《岳阳楼记》通过对国家兴衰和民众疾苦的思考和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成果,关注社会痛点,关注民众福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岳阳楼记》的知识点整理
《岳阳楼记》的知识点整理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岳阳楼记 》 一、生字注音 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淫(yín) 雨/心旷神怡 (yí) /皓 (hào) 月/宠辱偕 (xié) 忘/潜行 (qián) /浩浩汤汤 (shāng) /潇(xiāo)湘/属( zhǔ 同“嘱”) 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 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 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 岸上的小草, 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 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 全。
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微斯人: 没有这种人。
微, 无、 没有。
吾谁与归: 我同谁一道呢?归, 归依。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阅读阶段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1 / 114.阅读浅近的童话 、寓言 、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 感 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 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资料
桃花源记一、文学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田园诗人的鼻祖。
二、成语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
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三、通假字“要”通“邀”,邀请“志”通“记”,做标记“具”通“俱”,完全,详尽。
四、问题探究:(一)用原文填空: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桃花源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写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写出桃花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显示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久远的一句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二)重点问题1、本文的线索:【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概括故事情节:【渔人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渔人发现桃花源——进访桃花源——离开并寻找桃花源)】3、哪些方面描写桃林?写桃林有何作用?【四句话四个方面:面积大、树种单一、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作用: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渲染出一种神秘的色彩,为下文渔人进出桃源做铺垫。
】4、依据描述,准确说出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武陵一条两岸长有桃花林的溪水的水源处的一座山上。
】5、第二段总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感受的词语是?【豁然开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用两句诗歌形容武陵人的这种“奇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完整版《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名篇。
1. 内容概述《桃花源记》是一篇以桃花源为主题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偶然发现的桃花源的仙境,描写了那里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文中主人公一行人偶然间发现了这个遗世独立的桃花源,感叹于这里人民的自给自足、和平安宁的生活,但遗憾的是他们离开后无法找到回去的路。
这篇文篇通过描绘遗世独立的桃花源,寄托了人们对乌托邦式美好未来的向往。
2. 人物角色2.1 主人公主人公是一个意外来到桃花源的旅人,他和同伴偶然发现了桃花源的位置,被这里人民的美好生活所折服。
他试图向外界传达桃花源的存在,但并未成功。
2.2 桃花源人民桃花源人民生活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乌托邦般的地方。
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食物丰足、人民安宁。
他们对外界的生活和社会动态一无所知,过着与世隔绝的状态。
3. 美好生活的描绘《桃花源记》通过详细描绘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美好乌托邦一般的世界。
在桃花源的山水之间,环境优美,水清花丽,动物和谐相处,形成了一片人间仙境。
而人民的生活也十分幸福、和平,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劳动也有丰盛的食物,没有纷争和矛盾。
他们与世隔绝,没有被外部的世俗所困扰。
4. 寓意与反思4.1 平和与安宁《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被视为一个理想的人间仙境,给人们展示了平和与安宁的生活场景。
这一点反应了古代文人对平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也给现代社会传递了人们对和谐共处、追求内心安宁的重要性的思考。
4.2 隔绝与怀旧作为一篇描绘与外界隔绝的故事,不禁让人们思考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桃花源人民的幸福生活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寻找一些养生活、减压的方式,以及与社交网络、繁忙的工作相对立的的生活方式呢?5. 文学风格《桃花源记》以叙事散文的方式呈现,旨在描绘和表达一种理想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岳阳楼记重点知识归纳
岳阳楼记重点知识归纳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 年 10 月 17 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以下是《岳阳楼记》的重点知识归纳:
1. 文章主题:本文通过对岳阳楼的景色和历史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2. 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了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多种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3. 表现手法: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思想感情:本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5. 艺术特色: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骈散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 文化内涵:《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仁爱”等思想。
7. 重点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本文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8. 历史意义:《岳阳楼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以上是《岳阳楼记》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资料。
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一、通假字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2、属予作文(“属”通“嘱”,嘱咐)二、古今异义1、越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微斯人(古义:没有今义:微小)3、属予作文(古义:写一篇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4、去国怀乡(古义:离开国都今义:前往国家)5、宠辱偕忘(古义:荣耀今义:偏爱)6、进亦忧,退亦忧(古义:入朝为官隐居乡野今义:向前移动向后移动)7、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8、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9、南极潇湘(古义:向南到达今义:地球的最南端)10、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11、浊浪排空(古义:冲向天空今义:全部去除掉)12、景(古义:日光今义:景物)13、备(古义:详尽前人之述备矣今义:准备)三、一词多义1、国:(1)(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国家)国恒亡(3)(国都)则有去国怀乡2、或:(1)(有时)而或长烟一空(2)(或许)或异二者之为3、居:(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面山而居(3)不可久居4、通:(1)初极狭,才通人(2)政通人和(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旷:(1)则有心旷神怡(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6、属:(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2)属予作文以寄之:通“嘱”嘱托、嘱咐(3)召令徒属,徒属皆曰:等、辈(4)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5)属引凄异:连接四、词类活用1、先天下之忧【先】在……之前。
2、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在……之后。
五、成语【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
现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
兴,起。
【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
今形容家乡或事业壮丽而多变化。
万千,没有穷尽。
【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六、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完整版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作品背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 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 81 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以抒情、议论、说明。
它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5)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3、一词多义(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2)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屋)(3)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4)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4、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2)复前行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3)欲穷其林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的尽头(4)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三、重点句子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 考点 梳理 大全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一、一词多义1、以:1)来:属予作文以记之2)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嗟夫3、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极:1)尽: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穷尽:此乐何极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5、或: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2) 有时:而或长烟一空6、空:1)天空:浊浪排空2) 消散:长烟一空7、通:1)顺利:政通人和2)通向:北通巫峡8、和:1)和乐:政通人和2)和煦:春和景明9、居:1)处在:居庙堂之高2)居住:面山而居3)停留:不可久居10、一:1)一片:一碧万顷2)全:长烟一空3)整个:在洞庭一湖11、开:1)放晴:连月不开2)打开:开我东阁门3)开设,设置:旁开小窗12、则: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3、为:1)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2)作为:全石以为底14、属:1)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2)连接:属引凄异3)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5、景:1)风景,景致:四时之景不同2)日光,阳光:至若春和景明3)景象;情况:晚景之计如何?16、渔:1)捕鱼的人,渔夫:渔歌互答2)捕鱼:临溪而渔17、临:1)面对:把酒临风2)临:来到:临溪而渔3)到,至:东临碣石4)靠近,坐落于:翼然临于泉上18、进:1)在朝廷做官:是进亦忧,退亦忧2)奉献:进尽忠言19、微:1)要没有,要不是:微斯人,吾谁与归2)微小,轻微:名微而众寡3)秘密,偷偷:微闻有鼠4)稍微,稍稍:土膏微润。
20、具:1)都;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详细地:问所从来,具答之3)具备:有各具情态21、胜:1)非常美好;美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2)胜过;超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胜任,禁得起: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禁住,忍受得住:驴不胜怒。
22、会:1)会合,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2)恰巧,正好:会天大雨3)必然,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
一、背景知识:
1.故事背景:唐朝时期,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二、文学特点:
1.优美的语言:《桃花源记》运用了流畅自然的文字,美丽的景色词藻,揭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政治现实的失望。
2.描写的对象:《桃花源记》描写了庄园、房屋、田亩、村落、村人及他们的生活,以及桃源的自然景色等。
三、主要内容:
1.世外桃源的寻找:主人公在狩猎时迷失了方向,偶然发现了一片美丽的山谷,决定留下来居住。
2.桃源的美景:在桃源中,有繁茂的山林、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各种野果,还有村落和村民的房屋。
3.村人的生活:桃花源中人民和睦相处,习俗纯朴,不受朝廷征税和管辖,自由自在。
4.桃花源与现实的对比:主人公在桃源度过了很长时间,不再关心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但是最终还是要离开这个世外桃源。
四、思想内涵:
1.对现实的失望:作者通过描写唐朝的黑暗腐败和政治动荡,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反映现实问题:《桃花源记》通过对唐朝社会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动荡。
1.对现实的思考:《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思考。
2.对退隐生活的思考:主人公选择留在桃源,放弃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和名利,是对退隐生活和个人追求的思考和追求。
以上是《桃花源记》必考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作品,并能够运用到阅读理解和作文中。
《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
《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在平时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1一、重点句子翻译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渔人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溪流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和狗的叫声可以互相听见。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老人和小孩全都安适舒畅,自得其乐。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村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摆了酒杀了鸡做了饭(来款待他)。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以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一件一件详细地告诉给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桃花源中的人告诉(渔人):“(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1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去之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到处做了记号。
1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不能再找到原来的路。
二、词语解释缘:沿着,顺着行:行船。
2023年部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部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作家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旳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代表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代表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写作背景】年轻时旳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旳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旳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瓦解旳动乱岁月里,陶渊明旳一腔理想主线无法实现。
同步,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旳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旳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旳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种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旳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旳现实社会发生了锋利旳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旳感情。
义熙元年(423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旳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终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怀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3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用诡计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旳波澜。
他从固有旳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旳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旳憎恨。
但他无法变化、也不愿干预这种现实状况,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种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旳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旳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旳背景下创作旳。
【文章构造】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旳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次序,把发现桃源旳通过,在桃源旳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旳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岳阳楼记》知识归纳
《岳阳楼记》浏览题一、基础知识(一)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属予作文:属同嘱,嘱托(二)古今异义词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天气去国怀乡古义:国都今义:国家至若春和景明古义:日光今义:风景予尝求古义:曾经今义:品尝微斯人古义:没有今义:微小属予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三)一词多义去则有去国怀乡(离开)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和至若春和景明(和煦)政通人和(和乐)天稍和(暖和)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隔门(打开)旁开小窗(设置)林霏开(消散)夫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予观夫/若夫淫雨霏霏(那)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那么)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心旷神怡(就)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至,到达)感极而悲者矣(极点,到极点)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一一碧万顷(数词)长烟一空(全)在洞庭一湖(整个)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属予作文以记之(来)全石以为底(把,用)通北通巫峡(通向)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政通人和(顺利)为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为嵁,为岩(成为,形成)全石以为底(做)空而或长烟一空(消散)皆若空游(在空中)浊浪排空(天空)(四)词类活用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五)本文涉及的成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波澜不惊春和景明皓月千里(六)文学常识作者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他字希文,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二、课文内容理解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第二段:(写景)描写洞庭湖全景,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览物而悲。
初二语文下册:《岳阳楼记》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岳阳楼记》知识点
(1)通假字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俱”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
(2)词语
①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了。
②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③霪雨霏霏:连绵繁密的雨。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译句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译:(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或早或晚,(一天里)湖面上有时洒满阳光,有时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远离国都(朝廷),思念故乡,担心别人诽谤,害怕别人讥讽,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横生而悲伤的情绪了。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译:在高高的朝廷(做官)就为人民忧患,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⑥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那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就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
⑦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啊!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同道呢?(“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背诵全文2、重要虚词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其(1)欲穷其林:这(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3.多词一义(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具:具答之、:都(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4.古今异义无论(古义:不要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津(古义:渡口。
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今义:唾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5.词类活用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范仲淹(989 年 8 月 29 日-1052 年 5 月 20 日),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作品风格以沉郁雄浑、气势豪迈为主。
2、背景: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
为了向世人展现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政绩,他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借题发挥,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古今异义越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增其旧制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气象万千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至若春和景明古义:日光。
今义:景色。
3、一词多义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此乐何极(尽头)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4、词类活用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三、重点句子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文: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赏析:这句话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描写了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展现了其壮阔的气势。
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课《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重点字词:缘、夹岸、鲜美、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仿佛、才.、豁然、开朗、俨然、属、阡陌、交通、衣着、悉.、黄发、垂髫、并.、乃.、具.、要、咸.、问讯、先世、妻子、绝境、间隔、乃.、无论、为、具言、闻、叹惋、延、辞去
..、语、不足、为.、既、扶、向、处处志之.、诣.、遂、规往、未果、寻.、遂.、问津、者.
2.重点语句翻译。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理解性默写: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2.写出渔人“欲穷其林”原因的语句。
3.写出桃花源人生活环境的语句是,,,,。
4.表现桃花源生活环境安宁平静的句子,。
5.表现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6.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7.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是。
8.写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源的经过的句子是:,,,。
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进出桃花林的行踪:桃花林→→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
2.出自本文的成语:;;;;。
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3.作者的写作目的:(1)
(2)
26课《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谪、越、明年、具、兴、制、属、以、夫(fú)、胜状、衔、吞、浩浩汤汤、横、际涯、晖、阴、气象、此则.、大观、述、备、然则.、迁客、骚人、会、得无、若夫、开、怒、号、排空、隐、曜、潜、樯.倾楫.摧、冥冥、斯、去国、馋、讥、萧然、至若、景、翔集、锦鳞、汀、郁郁、青青、一空.、何极、偕、把、临、求、以、先、后、微、与、归。
2.词类活用: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一词多义:
政通.人和政通人和.浊浪排空.
通和空
然则北通.巫峡春和.景明而或长烟一空.属予作文以记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4.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5.倒装句: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2)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9)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0)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微斯人,吾谁与归?
理解性默写
1.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记叙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2. 岳阳楼重新修建后,有变化的句子是:,。
3. 文中具体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
,。
4.《岳阳楼记》中,通过描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是:,;
,。
5.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6.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7.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有()的心态。
8.作者从正面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和
;。
28课《湖心亭看雪》
解释下列词语:俱、绝、定、拏、毳衣、雾凇、沆砀、一、惟、芥、而已、焉、更、强、大白、而、客、及、喃喃、莫、似
重点语句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