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与健康》课说课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思考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问题与挑战1. 课程内容单一在传统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注重的主要是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课程内容单一,缺乏综合性的健康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2. 缺乏趣味性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往往缺乏趣味性和交互性,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 教师素质不高部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有限,缺乏对新颖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掌握,不能很好地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改革思路2.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三、实施策略1. 调整课程设置学校可以通过调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增加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等内容,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2. 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师资培训课程,邀请专业的教育专家和体育健康领域的专家进行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3. 加强学生实践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健康教育活动、体育比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四、预期效果通过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完善,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素质水平。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引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课程标准是制定该课程的重要依据,对于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认识与思考,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优化。
一、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1.1 课程标准的概念与作用课程标准是指为了实现特定教育目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课程标准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指导和参考。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 综合性: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涉及体育、卫生、生活常识等多个领域。
- 全面性:标准明确了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针对性: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发展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
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考2.1 标准的实施现状在实际教学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师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 教材配套不完善:部分教材对于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教学指导。
- 评价方式单一:现有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和测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2 标准的优化建议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 教材编写与使用:优化教材的编写,将课程标准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
-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探索多种评价方式,例如学生自评、互评等,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结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心得体会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心得体会范文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无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下面是我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体育与健康课让我认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各种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巧,例如足球、篮球、田径等。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体验这些运动项目,我深刻地领会到了运动的乐趣和对身体的好处。
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协调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现在,我意识到了运动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养生的方式。
其次,体育与健康课也教会了我保护自己的身体。
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各种运动伤害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打篮球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伤害到关节和肌肉。
在进行田径运动时,我们要做好热身运动和拉伸运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通过这些学习,我懂得了保护自己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避免受伤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除此之外,体育与健康课还培养了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课程中,老师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晨练、运动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集体协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与其中,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也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了解到,只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坚持运动,才能保持健康并提高身体素质。
此外,体育与健康课还帮助我了解到了一些常见的健康知识。
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科学的饮食搭配,例如合理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些知识不仅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也使我能够更好地照顾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综上所述,《体育与健康》课不仅让我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还教会了我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并且培养了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明沙淖中小学校————宋苏平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
新的体育教学观提出了体育课应是开放、情感、能动、激励评价的课堂。
体育教师应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吹进了各行各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在这股春风中诞生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又怎样呢?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读,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认识: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下特点1、重视高速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
“美国是发现的国家,日本是研究的国家。
但在科技上,日本远不如美国,研究别人的人只能跟在后在跑。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我们要在这一习惯的基础上,慢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形成创新能力。
2、十分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
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公民。
3、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调整。
强调要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
改革以知识为本,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强调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
学校最大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儿童在校时的生命的浪费和以后由于在校时不恰当的和反常的准备工作所造成的浪费。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
向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活动那样。
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原则。
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
把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要做某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
结果是,他们并不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心得体会范本
《体育与健康》课心得体会范本体育与健康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体育和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将就我的学习体会进行总结。
首先,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时,我深深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过去,我并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经常因为懒惰而不愿意去运动。
然而,经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体育运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增强免疫力等等。
同时,我也明白了长期缺乏运动对身体的危害,例如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会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其次,学习《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我也了解到运动的技能对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和培养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不同的运动项目,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例如跑步、游泳、篮球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参与比赛,我发现自己在某些运动项目上有一定的天赋和潜力。
这不仅增加了我的自信心,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切磋,我发现其他同学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上也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这让我更加尊重和认可每个人的个性差异。
因此,我相信通过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不断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我还了解到了运动的规则和道德意识的重要性。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规定,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是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品质。
通过学习体育运动的规则和培养道德意识,我相信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
最后,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时,我还了解到了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
体育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也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我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压力和疲劳。
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现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识论文
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的现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一、前言不久前,国家教委、体委和卫生部联合对全国的部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作了抽样调查,发现如今学生的体力、协调性、身体柔软性等状况比起10年前的学生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据专家们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现在的学生参加的体育锻炼不够,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强度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这种情况令专家们十分堪忧,因此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以下一些普遍的问题:(1)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场地不足,学校用于体育建设上的资金短缺,这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2)多数学校盲目的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从而忽视了体育课的开展,甚至根本就不开展。
(3)体育器材无人监管,放到那里无人问津,犹如摆设一般。
(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暇,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教学经验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面对当前体育工作落后的状况将要如何来改善,要从适应时代的步伐,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的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入手:二、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观(一)体育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1)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呈现开放的特点。
通过多样性、开发性的教育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2)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提倡独立、研究、协作的学习方式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协作学习中的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3)评价方式的开放性。
以前我们把检验和考试作为体育课学生成绩高地的评判标准。
(二)体育课堂应是民主的课堂(1)民主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互相帮助,一起探讨。
(2)面向全体学生。
从前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体育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生上,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状况。
新课程下,要求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得到提高。
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再认识
育 ” 指 导 思 想 下 体 育 教 学 不 仅 要 增 强 学 生 体 质 、 进 学 生 健 的 增 康 , 且 要 培 养 学 生健 全 的人 格 、 而 良好 的 心 理 品质 . 这 些 人 而 文 因 素 如 学 生 体 育 态 度 、 想 品 德 、 理 素 质 、 炼 能 力 等 指 思 心 锻 标 具 有 明显 的定 性 特 征 , 包 括 许 多 非 智 力 因素 的 培养 , 学 还 如 生 的兴 趣 、 感 , 些 指 标 是 难 以量 化 的 。 忽 视 这 些 难 以量 化 情 这 的指 标 的体 育 成 绩 评 价 是 不 全 面 的 . 乏 科 学 性 的 。 性 与 定 缺 定 量 评 价 的优 缺 点 正 好 相 反 , 它们 是 相 互 补 充 的两 种 评 价 方 法 。 因此 教 师 必 须 将 二 者 相 互 结 合 , 取 长 补 短 。 好 地 发 挥 各 自 以 更 的优势 , 这样 可 以对 学 生进 行综 合 、 面 的评 价 。 全 2标 准 化 评 价 与 个 体 化 评 价 相 结合 。 “ 人 为 本 ” 健 康 . 以 的 教 育 理 念 要 求 教 师关 注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与 不 同 需 求 , 以学 生 为 中心 , 确保 每个 学 生 在 体 育 教 学 中 受 益 。 师 在 教 学 中应 根 教 据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 到 区 别 对 待 , 材 施 教 。体 育 教 学 要 关 做 因 注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 因此 体 育 成 绩 的 评 定 也 应 该 有 不 同 的 标 准 , 绩 较 差 的学 生 应 该 以鼓 励 为 主 。 新 课 改 ” 念 指 导 下 的 成 “ 理 评 价 所 追 求 的不 是 简 单 地 给 学 生 一 个 等 级 或分 数 ,而 是 更 多 地 体 现 对 学 生 的关 注 与 关 怀 。 不 但 要 通 过 评 价 促 进 学 生 原 有 水 平 的提 高 , 到 课 程 目标 的 要 求 , 且 要 发 现 学 生 的 潜 能 , 达 而 发 挥 学 生 的 特 长 , 了解 学 生 发 展 中的 需 求 ,帮 助学 生 了 解 自 我 , 而 超 越 自我 , 观 向 上 , 立 自信 。 因 此 . 进 乐 建 我们 应 根 据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 施 个 体 评 价 与 标 准 评 价 相 结 合 , 学 生 看 到 实 使 自己 的 进 步 , 挥 评 价 的激 励 功 能 。 发 3过 程 性 评 价 与 终 结 性 评 价 相 结 合 。传 统 的 体 育 成 绩 评 . 价 比较 注 重 终 结 性 评 价 , 每 学 年 或 学 期 结 束 后 , 学 生 学 习 即 对 进 行 一 次 性 综 合 全 面 的评 价 。 过 程 性 评 价 是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对 学 生 的学 习 情 况 所 进 行 的评 价 , 帮 助 教 师 及 时 了 解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前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小学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意识和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技能以及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2. 学员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兴趣、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材难免会造成学生的学习难度大,效果不好的情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员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对策:•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学习过程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结合,将知识变得更为生动易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特色课程,例如教授不同的健身、运动方法,以及不同的运动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加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实践、调研、思考等多种途径系统掌握与运动、健康相关的知识。
3. 缺乏趣味性由于体育课程主要是学习体育、健康相关知识,而缺乏某些趣味元素,因此很难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这也是目前《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对策:•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游戏比赛的时间、规则和内容,瞄准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将与运动、健康相关的知识贯穿于教学当中,如运动安全、营养保健、互助与援助、自我保护、缓解精神压力等;对于重要、基本的知识,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加强记忆。
4. 缺乏互动常规的体育课程教学,有时候缺乏一定的互动和反馈,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度,让体育课变得枯燥无味。
对策:•课程设计时增加互动性环节。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作业、讨论、研究等互动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合作,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的印象,,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练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反馈,帮助学生自我检测和自我提升。
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理解
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理解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理解(一)1、课程的性质是什么?答: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2、课程的价值是什么?答:(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能力。
3、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什么?答:(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5)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5、目前公认的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是什么?课程的目标体系是什么?答:《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6、课程学习领域的划分和目标。
答:(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5)社会适应目标。
7、课程学习水平的划分和目标。
(答案《标准》P63—65)8、课程的管理是如何区分的?答: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度国家课程的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计,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分析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分析作者:徐晓敏杜俊娟来源:《体育教学》2007年第06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里程碑,《课标》自2001年实施以来,至今已走过了六个年头,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开展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改革进程。
《课标》在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教材内容选择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课程各个方面都有了创新,它对于实现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经过这几年的试点与实验,也暴露出了《课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会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本文总结了《课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一、对《课标》问题的分析1.《课标》指导思想与体育教学实践不同步《课标》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第一指导思想,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讲究的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而体育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天的需要,而且必须为学生明天的身体健康和自我发展服务。
那么,教会学生掌握“三基”,培养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能力与“健康第一”相比,孰轻孰重,这是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所反映的共同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体育教师很难进行权衡但又必须做出选择。
2.《课标》的五个领域划分有许多交叉问题,分界并不明确《课标》把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在每一领域或多或少都有对运动技能的要求,仔细研究《课标》就会发现,五个领域有许多交叉的地方并且各领域界限模糊,这就致使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时出现含糊和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影响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所以,对《课标》的领域划分应进行重新的审视。
关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2003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改革实验开始,对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新课程标准认识理解和执行中产生了偏差,使得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产生偏离。
那么,如何合理、有效地纠正这些误区呢?笔者特提出以下观点。
一、教学改革中产生的问题,引起教师对改革的疑虑新教改是全新的教学体系。
我们中学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认识、理解和执行《新课程标准》产生了偏差。
从几年来新课程实施的全局看,新课程标准是符合我们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疑虑来否定这个新的教学体系,而应该投入更大的热忱去改进它、完善它。
二、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对立《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三种学习方式。
但体育教育不能被简单地排除在教学之外,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用新的教学思路来整合传统教学方法。
三、“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的地位可以削弱。
主要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去完成,基本的教学指导工作也需要教师更加积极的参与。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淡化,相反地更需要加强,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更加积极地参与。
课堂教学秩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学生为中心”,不能离开这个前提。
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训练是基本保障,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严密的组织调动、严格的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预防运动损伤、培养学生意志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例子正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保证。
四、不能正确地把握目标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目标统领内容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
宏观上讲,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目标确定各年级教学计划。
而在高中模块教学中,首先是在课程目标的统领下,根据学生所选的项目制定模块教学目标;其次是将各项目的知识、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分解到每节课中去。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再思考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再思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要上体育与健康课程。
但是许多人对这些课程的效果存在一定的怀疑。
有些人认为这些课程太过枯燥,缺乏趣味性,而且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再思考。
缺乏趣味性的课程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大多数是体育运动和常识知识,如各种球类运动、田径、健康常识、运动安全等。
但是这些内容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
很多学生上课时并不喜欢这种氛围。
另外,一些学生认为,此类体育及健康课程内容不太贴近现实,不能直接指导他们的生活。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课程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点。
例如,引入一些新奇、有趣的运动方式,如滑板、瑜伽等,这些新的运动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活动的乐趣和快乐。
另外,我们可以引进一些体育赛事和故事,向学生介绍运动员的故事和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运动员的生活和运动精神,并通过这些故事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情。
发挥课程的应有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发挥生理作用方面也存在着潜在问题。
许多人认为,从课程到实际运动的过程中,其实不能让学生真正受到锻炼。
主要原因在于,课程时间太短,且没有足够的锻炼设施。
如果没有合适的锻炼设施,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此外,一些学生也可能在锻炼时出现受伤的情况,这也影响了课程的发挥。
要想有效发挥课程的作用,我们需要从下手。
首先是课程安排,可以增加课程的时间、设置多个锻炼区域,如果设施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尝试增设更完善的锻炼器械。
其次,是对学生的问题的关注,增加安全考虑,如果有需要,可以增加佩戴保护装备的规定等等。
课程与现代社会的适应性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这就要求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要贴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跟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学生的生活和健康知识方面,当前,因为各种原因,许多人的生活方式都在病态化发展。
比如沉迷于电子游戏、网络,长期缺乏运动等等。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文章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该课程的重要性。
接着在分析了学生缺乏兴趣、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增加趣味性、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等。
最后在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讨论和建议,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对策、学生兴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体育与健康课程一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学生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课程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逐渐凸显。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需要深入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事业的进步。
1.2 研究意义体育与健康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健康的重要性,还可以培养锻炼习惯和身体素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存在。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通过深入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度,培养学生持续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
乐 。教 学 过 程 要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师 从 中 发 挥 协 助 作 用 并 教 进 行 拓 展 ; 法 指 导 要 简 明扼 要 ; 点提 示 要 紧 密 结 合 学 学 要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和 已 有 的 知 识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要 符 合 学 生
亡理} 激 推 若 干 的 语 法 点 、 识 点 和 能 力 点 。 教 学 中 , 以 传 授 知 ,、 , 发 学 生 学 习 体 育 的 需 求 感 , 动 学 生 的 内 部 求 知 知 也 动 力 。营 造 和 谐 的 课 堂 氛 围 , 发 学 生 的 探 索 兴 趣 , 而 激 从 识 点 为 重 点 , 行 讲 解 , 之 以 大 量 的 练 习 。 学 生 通 过 进 辅 倾 听 、 习 、 诵进行 反复 机械 的操 练 。 样 的教 学 , 使 学生积极主 动 、 练 背 这 不 自发 地 参 与 到 体 育 教 学 之 中 。 能让 学生 从整 体上学 习语言 。 因此 , 大 对阅读 、 作 增 写 为 。 于 其学 习方 法 、 略 、 好 素质 的形 成也 是极 其 对 策 良 等 综合运 用语 言交 际能 力考查 的 力度 是非常 必要 的 。 有 害 的。 三 、 当减少 客观性 试题 。 设主 观性试 题 适 增 3 .违 背 了 语 言 的 习 得 规 律 。语 言 学 习 者 只 有 经 常 客观 性 试题 一般 由 一个 题干 和三 四 个选 项构 成 。 接 触 正 确 的 、实 际 的 、可 接 受 的 语 言 才 能 真 正 习 得 语 这 种 题 型 除 了 割 裂 语 言 的 整 体 性 缺 陷 之 外 ,还 存 在 着 言 。而 单 选 题 经 常 输 入 错 误 的 信 息 , 无 益 于 语 言 的 习 这 以下弊端 : 得 ,特 别 是 对 基 础 还 不 稳 固 的 初 学 者 经 常 输 出 错 误 的 1 .效 度 差 。不 能 充 分 考 查 学 生 的 综 合 语 言 能 力 。 语 言 , 对其 起迷 惑甚 至误 导作 用 。 会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发 现 , 试 中 选 择 题 答 得 好 的 学 生 , 不 考 却 四 、 增 加 对 学 生 学 习 能 力 的 考 查 宜 能 用 英 语 进 行 交 际 ,而 一 些 选 择 题 答 得 不 好 的 同 学 在 新 课 标 对 学 生 学 习 策 略 、 自主 学 习 能 力 有 明 确 的 语 言 交 际 方 面 却 做 得 不 错 ,也 就 是 说 这 种 考 查 方 式 不 要 求 。但 现 在 的 考 试 基 本 局 限 于 课 本 知 识 的 范 围 , 不 这 能 充分体现 综 合语 言能 力的运 用 。 能 完 全 考 查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能 力 。 此 , 试 应 突 破 课 因 考 2 .区 分 度 差 。通 过 学 生 试 卷 分 析 发现 ,优 秀 生 和 卷 通 学 困生 在客观 性 试题 上 的得 分率 的 差距远 远 低于 在 主 本 的 范围 , 面 应 涉及课 本 未学 过 的知 识 , 过 适 当情 景 ,让 学 生 边 学 边 用 边 考 查 。 这 样 也能 考 查 学 生 的 潜 观 试 题 上 的 得 分 率 的 差 距 。从 理 论 上 讲 , 使 完 全 不 懂 即 对 也有 利 于 养 成 学 试 题 的 学 生 的 正 确 率 也 应 在 2 % 左 右 。 部 分 学 生 运 用 能 , 高 一 级 学 校 的 教 学 也 是 有 利 的 , 5 ( 任 编 辑 向 东 ) 责 抓 阄 的 方 式 做 选 择 题 ,这 种 方 式 养 成 了 学 生 的 投 机 行 生 终 身学 习 的 习 惯 。
对《体育与健康》课说课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对《体育与健康》课说课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发布时间:2021-05-20T12:20:46.17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作者:杨伟刚[导读] 1987年,教师职称制度全面实施。
为全面、客观、准确地开展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各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了各种评定教师职称的方法,取得广大教师认可。
然而如何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成为当时教师职称中的一个难题。
为此,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率先推出了把“说课”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杨伟刚1987年,教师职称制度全面实施。
为全面、客观、准确地开展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各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了各种评定教师职称的方法,取得广大教师认可。
然而如何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成为当时教师职称中的一个难题。
为此,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率先推出了把“说课”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说课” 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这种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方法很快被全国各地的教师职称评审和各种业务竞赛中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说课” 这种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方法所固有的局限性也凸现出来,尤其是《体育与健康》课所具有的人际交流活动与队伍组织调动频繁,对教师的动作技能的示范要求较高特点,而这些特点却不能在说课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说课这种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方法所存在的缺陷,以便为说课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方法提供依据。
一、说课真能完全反映一位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吗?我们说,说课重在说理,它反映了一位教师运用体育教学的原理、方法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的制订、重、难的把握、场地器材的设计与运用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的能力,应该说它是一位体盲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反映。
然而,《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认识
(三)“不敢提教师的指导作用”
1、新体育课程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教师“指导 作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2、新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新体育课程强调的指导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运动 技术的指导方面。
(四)“学生的兴趣冲谈了教学色彩”
体育与健康课程 实验过程中有关 问题的认识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的基本评价
1、具有先进性、纲领性、方向性、指导性;
2、内容全面、特点鲜明,有效地指导了教师教学 理念和思路的更新;
3、基本克服了以往体育教学的“繁、难、偏、旧” 问题;
4、扩充了体育教学内容,拓展了体育教学空间;
5、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有利于学 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
5、体育课程强调要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渗透到体 能的练习与运动技能的、体育课程反对对运动量提出统一的要求 • 适宜运动量的问题 • 运动量因人而异的问题
2、体育课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 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到达一定的运动 量;
3、体育课程非常强调培养科学锻炼的能力。
作精神的评价内容;
3、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模式无法融进新型的评价方法; 4、评价的权利放给教师,这样的评价才是贴切的、真实的; 5、实行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材 (一)体育教材的作用
• 体育教材是对体育实践课的补充; • 体育教材与体育实践课一起可以共同促进学生 实现体育课程 的多种目标和价值; (二)体育教材的使用
(五)“体育教学难组织”
1、有人说“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五花八门”;
2、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更是课程的 设计者和开发者;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几个问题的哲思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几个问题的哲思引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认知层面的需求,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做出的基本范围、内容、目标、要求等要素的规划和指导,从而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该标准可以引导教师制定优质课程,不断完善体育教育体系,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具有哲思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验中几个问题,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素在现实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和改善。
问题一:标准是否需要灵活性?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由于个人的特点或是不同的体质,往往会出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难以适应既定的标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此时,我们就会面临一个哲思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否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从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出,灵活性是必要的。
因为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进步速度是有差异的,如果过分苛刻地实行标准,会导致很多学生受到打击,因为他们无法达到标准而感到沮丧和失落。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掌握一定的灵活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状况,调整标准,并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问题二:标准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到一些学生可能过于追求标准,使得标准成为他们完成任务的唯一动机,这样就会忽略了个人兴趣和健康。
这样的情况,也是需引起哲思的。
标准在教学中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树立自信心与自我期许。
然而,如果仅仅是达成标准,便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那么整个学生的激励体系就有可能萎缩。
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地感受到乐趣和挑战。
在学生们的基础上建立标准,而不是刻意追求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问题三:评价体系的客观与主观性实验中,我们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于教师的意义是重大的,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有力规范与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说课 中的说全 部与说 片段 有 哪些不 同
在说 课 的发展 过程 中 ,为避 免过 于程 序 化 的 弊 端 ,出 现 了说 片 段 的 说课 形 式 。
说课 作 为评 价教 师 教学 业务 能力 方法 提供
依据 。
2 教学 设计是否 是说课 的前 提 条件
我们 中 的一 些教 师 ,在 说课 时 会把 注 这 2 种 不 同的说课 形式 其不 同之处 有: ( 1 )
一
中体 现 出来 。再 者 ,《 体 育与 健 康 》课 是 先 要把 教学 过程 说清 楚 、讲 明 白,在 这个
门实 践性 的课 程 ,这 需要 教师 具有 示 范 基 础上 ,再 讲清 采 用这 些教 学过程 、教学
尤其 是 《 体 育与 健康 》课 所 具有 的人 际交 动 作 的能力 ,而 这种 能 力很 难在 说课 中体 手 段 、方法 的理 论依 据 ,遵循 了哪些 教学
钐
2 0 1 5 年 3 月 总 第 1 0 9 期舔 钐秘1 1 7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1 5 1 x . 2 0 1 5 . 0 3 . 0 5 6
对 体 育与健康 课说课若 干问题 的再认识
陈祖 龙 ’ , 肖明 善
3 说课 是 以 “ 说 理 ”为 主还 是 以说 “ 过 程 ” 为 主
我 们 中的 一些 教师 ,在 说课 时会把 沾
务 能 力 ,成 为 当 时 教 师 职称 中 的 一 个 难 康 》课 多数 是在 室外 进 行, 因此 ,教 学 中
区教 研 室率 先推 出 了把 “ 说课 ”作为 评价 这 就需 要我 们 的体 育教 师掌 握与 运用 人 际
( 1 . 奉 化 市实验 中学 ,浙江 奉化 3 1 5 5 0 0 ;2 . 浙江 省 奉化 中学 ,浙 江 奉化 3 1 5 5 0 0 )
摘
要: 本 文通 过对 说 课能 否完 全反 映 一位 体育 教师 的教 学 能力 、教 学设 计是 否是 说课 的前 提条 件 、说 课是 以 “ 说
教 师正 确认 识说 课这 种 评价 教师 教学 能 力的 方法 提供 可借 鉴 的经验 。 关键 词 :《 体 育 与健 康》 课 ;说课 ;问题 ;再 认识 中 图分 类 号 :G 8 0 7 .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1 5 1 X( 2 0 1 5 )0 3 — 1 1 7 — 0 2
1 说 课是否 真 能完全反 映一 位体 育教 师的教学能力
题 。为 此 ,1 9 8 7年 ,河 南 省 新 乡 市 红 旗 教 师 与 学生 、 学 生与 学 生 之 间 交流 频 繁 , 边 甚至 是不 沾边 的一 些理 论统 统塞 进我 们 的说课 中来 ,维 以为不把 这 些理 论塞进 就
教 师 教 学 业 务 能 力 方 法 ,取 得 良好 的 效 交 往 的能 力 与 方 法 ,而 这种 人 际 交 往 的 显 得理 论知 识单 薄 ,却把 教 学过程 、教 学 果。由于 “ 说 课 ”具 有 经 济 、 高 效 的 特 能 力与 方法 却很 难在 说 课 中体现 出来 。 同 手 段 、方法 的 阐述置 至脑 后 。试 想 ,没有 体 育与 健 康 》 课 由于 教 学 的 需 要 , 教 学过 程 、 教学 手段 、 方法 , 哪 来这 些理 论 , 点 ,这种 评价 教 师教 学业 务 能力方 法 很快 时 ,《 要 不 断 地变 化 与 转换 练 习 的队 形与 场 地 , 所 谓 的理 论 是 依 附 于 这 些 过 程 、 教 学 手 被全 国各 地 的教 师职 称评 审和 各种 业 务竞 赛 中采用 ,并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果 。随 着时 这 种组 织与 调动 队 伍的 能力 也很难 在 说课 段 、方 法 中的 。因此 , 我们认 为 ,说 课首 间 的推 移 ,“ 说 课 ” 这 种评 价 教师 教 学业 务 能力 方 法 所 固 有 的局 限 性 也 凸现 出来 ,
理 ”为 主还 是 以说 “ 过 程 ”为主 、说课 中的说 全部 与说 片段 有 哪些 不 同、如何 说说 课 中 的 “ 指 导思 想 ~ ‘ 说 教法 、学 法 ”有 必要 单独 进行 阐 述和 说场 地 、器材 应包 涵 哪些 内容 等 7个 问题 的阐述 ,旨在 为教 育行 政部 门和 广 大一 线体 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9 8 7年 , 教 师 职 称 制 度 全 面 实 施 。 程 的设 计 的能力 ,应 该 说它 是一 位体 盲教 设 计 ,才是 说好 课 的关键 和前 提 。
为 全面 、客观 、准 确地 开 展教 师职 称评 审
师 综合 教学 能 力 反 映 。然 而 ,《 体 育与 健
工作 ,各 教 育行政 部 门制 订 了各种 评 定教 康 》课 是一 门以身体 练 习为 主要 手段 , 以 师 职称 的方法 ,取 得广 大 教师 认 可 。然 而 增 进 中小 学 生 健 康 为 主 要 目的 的 必 修 课 如何 全面 、 客观 、准 确地 评价 教 师教 学业 程 ,具 有实 践性 的特 点 。 由于 《 体 育与健
流活 动 与队 伍组 织调 动频 繁 ,对 教师 的动 现 出来 。因此 ,我 们认 为 ,说课 只 能部 分 原 则等 ,这 才是 我们 说课 的 关键所 在 。 作技 能 的示 范要 求较 高特 点 ,而 这些特 点 反 映体 育教 师 的教 学能 力 ,却不 能全 部反 却 不 能在 说 课 中 很 好地 体 现 出来 。 因此 , 我们 必 须重 新认 识 说课这 种 作为 评价 教师 教 学业 务能 力方 法所 存在 的 缺陷 , 以便 为 映 体 育教师 的教 学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