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论述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论述  抗生素是臨床上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广泛受到社会的关注。
标签: 儿科合理用药1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1)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无论什么感染,都用广谱抗生素。
(3)无论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考虑抗生素的抗菌特征,随意联合使用。
(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6)和其他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等混合在较大量的液体中静滴2药物吸收2.1婴幼儿对药物的吸收与成人也不尽相同口服药物的吸收与胃肠道生理特点有关,婴幼儿胃内酸度仍低于成人,3岁左右才达成人胃液pH;胃容积1岁时达40mL/kg左右,但仍小于成人;6~8个月胃肠开始蠕动,胃排空时间较新生儿缩短,在十二指肠吸收的药物吸收时间快于新生儿,但仍比年长儿和成人慢。
对危重病儿,为及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宜用注射方法给药。
婴幼儿期还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要注意与急慢性胃肠炎、药物引起腹泻等的区别。
2.2药物分布儿童的体液总量从新生儿的80%,到1岁时降到70%,仍高于成人的55%~60%。
细胞外液从新生儿的45%,到6个月时为42%,1岁时为35%,均高于成人的20%,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被稀释。
新生儿脂肪含量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加,幼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新生儿期大。
婴幼儿体液调节功能较差,细胞外液比重又大,其水和电解质代谢易受疾病及外界因素影响,要注意脱水时药物分布和血药浓度的变化。
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较差,某些药物可进入脑脊液。
2.3药物代谢婴幼儿期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肝粒体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已成熟。
特别是使药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的酶的活性,在胎儿期缺如,新生儿期日趋完善,而到婴幼儿期已达成人水平。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3.1药物吸收婴幼儿对药物的吸收与成人也不尽相同。
口服药物的吸收与胃肠道生理特点有关,婴幼儿胃内酸度仍低于成人,3岁左右才达成人胃液pH ;胃容积1岁时达40 mL/kg 左右,但仍小于成人;6〜8个月胃肠开始蠕动,胃排空时间较新生儿缩短,在十二指肠吸收的药物吸收时间快于新生儿,但仍比年长儿和成人慢。
对危重病儿,为及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宜用注射方法给药。
婴幼儿期还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要注意与急慢性胃肠炎、药物引起腹泻等的区别。
3.2药物分布儿童的体液总量从新生儿的80%,到1岁时降到70%,仍高于成人的55%〜60%。
细胞外液从新生儿的45%,到6个月时为42%, 1岁时为35%,均高于成人的20%,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被稀释。
新生儿脂肪含量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加,幼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新生儿期大。
婴幼儿体液调节功能较差,细胞外液比重又大,其水和电解质代谢易受疾病及外界因素影响,要注意脱水时药物分布和血药浓度的变化。
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较差,某些药物可进入脑脊液。
3.3药物代谢婴幼儿期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肝粒体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已成熟。
特别是使药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的酶的活性,在胎儿期缺如,新生儿期日趋完善,而到婴幼儿期已达成人水平。
婴幼儿期肝脏的相对重量较大,新生儿期为3.6%, 6个月为3.9%, 1岁时达到4%,约为成人的2倍,因此,幼儿药物的肝脏代谢速率高于新生儿,亦高于成人,使很多以肝脏代谢为主要消除途径的药物t1/2短于成人。
3.4药物消除婴幼儿期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迅速增加,6~12个月可达成人水平,肾小管排泌能力在7个月〜1岁也接近成人水平。
肾脏在全身的比例,婴幼儿期为0.7%,1〜2 岁0.74%,略高于成人的0.42%。
由于婴幼儿药物肝脏代谢速率与肾排泄快,一些以肝脏代谢为主要消除渠道的药物总消除速率也较成人快,使不少药物t1/2短于新生儿,如茶碱新生儿t1/2为13~26 h,幼儿为4.6 h,成人为5〜10 h。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87543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XX大学医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儿科疾病合理用药的讨论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临床专业年级指导教师职称2017年08月13日目录摘要…………………………………………………………………(3页)前言…………………………………………………………………(3页)1 材料与方法……………………………………………………(3页)2 结果……………………………………………………………(4页)3 讨论……………………………………………………………(4页)4 结论……………………………………………………………(7页)参考文献……………………………………………………………(7页)致谢…………………………………………………………………(7页)儿科疾病合理用药的讨论【摘要】目的:探讨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儿内科门诊处方2680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为基础,对2680份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结果:儿内科268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233张,不合理处方比例达%。
其中药品剂量不当所占比重最高,有98张,占到了不合理用药处方的%;药品种类在6种及以上的不合理处方有238例,占9种及以上药品种类处方的%。
结论:儿内科疾病治疗中不合理用药原因较多,用药中必须要结合儿童具体病情,做到合理用药【关键词】儿科疾病;合理用药;处方前言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身体发育不全,神经中枢系统、泌尿系统等还不完善,导致其在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方面与成人之间差异较大,在治疗用药中出现不合理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可能造成后遗症,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1][2]。
所以在儿内科用药中必须要对儿童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单独分析,从而提高内科用药的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指定计划抽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有儿内科门诊处方2680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为基础,对2680份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词】儿科临床合理用药1 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儿科药物治疗是儿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儿科药物是指主要用于儿童的药物。
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对象广义上说应从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到青春期儿童。
按照我国习惯一般指年龄为0~14岁的儿童。
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内容包括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药效学与毒理学。
药效学主要指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导致其生理功能的兴奋或抑制,对病原体通过干扰其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等。
但同一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减,生理功能的兴奋与抑制亦可互相转化(药物的双向作用)。
一种药物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作用也并非都相同,可对某一个或几个器官的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它组织器官则不明显(药物的选择作用),选择性高的药物一般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好,但这仅是相对的。
一种药物仅有一种作用的情况很少,往往同时对几个组织器官起不同作用。
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除了治疗作用外还有与治疗无关的甚至是有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与毒性作用,故药物具有两重性,可治病,但使用不当亦可致病。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此过程与机体的生理机能有关。
儿童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成熟机体,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因而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不但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异。
药物在儿童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其后果也往往比成人严重。
因此,临床在治疗儿童疾病时,不仅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还要掌握药物相关知识。
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目的,这是我们儿科临床药师和医生、护理人员共同肩负的责任。
2 新生儿生理与用药特点胎儿从母体娩出后,为了适应外界生存环境,新生儿生理功能需进行一个有利生存的重大调整,在解剖生理上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约在1个月内功能渐趋完善。
医学专题儿科合理用药
四环素类与钙盐形成络合物,伴随钙盐沉积在 牙齿及骨骼中,致使儿童牙齿黄染,影响骨质发 育。
(5)运动系统
儿童期运动系统发育较为稚嫩,骨骼肌相对柔 弱,骺软骨处于不断增生和不断骨化的过程中, 某些药物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引起关节痛、关节 肿胀及软骨损害,影响骨骼发育。
(2)根据儿童特点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案 ①口服给药是最安全方便经济的给药途径,但影 响因素较多,剂量不如注射给药准确。 ②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凑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 ③儿童皮肤吸收较好,透皮给药方便且痛苦小。 ④直肠给药时,药物从直肠下部吸收,不经过肝 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临床应用较多的有小儿退热栓 剂,灌肠法在小儿应用较少,因药液在肠腔不易保 留。 ⑤单剂量包装问题,避免一日或多次剂量一次误 服等。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 /1.73m2
(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
儿童剂量按成人剂量折算表
计算
年龄
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
初生~1个月
1/18~1/14
按年龄折算比例表折算, 1个月~6个月
1/14~1/7
总的趋势是剂量偏小,然 6个月~1岁
1/7~1/5
而较安全。
1~2岁
1/5~1/4
2~4岁
(3)代谢
参与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如细胞色素CYP450、细胞色素 C还原酶等的活性在新生儿期就接近成人,到了婴儿期和 儿童期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的活性应经成熟,加之肝脏的 相对重量约为成人的2倍,因此婴幼儿和儿童的药物代谢 速率高于成人,若不注意会导致剂量偏低。
结合临床实际诊断好儿内科疾病及合理用药
结合临床实际诊断好儿内科疾病及合理用药摘要:由于临床上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药物成为人类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中治疗疾病的一种必要手段,但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儿童,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医生在用药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对儿童更安全、有效的用药是现代医学中噬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逐渐的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儿内科用药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儿童由于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年人差异很大,特别是肝、肾、神经、内分泌功能,如果用药不当会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因此在对儿童用药进行分析时,要单独的分析其体内药物的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为使儿内科用药安全有效,一般应了解和掌握几个方面问题。
一、药物常见给药途径及给药频度给药途径一般有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
儿童用药根据其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新生儿多用静脉注射,儿童年龄大些多用口服。
给药方式、用量和途径不同,药物所起到的效果也不同,如对于新生儿脐炎,是先用30%~50%酒精或白酒清洗脐部,用药粉0.25~0.5g敷脐部,每日1次。
因此应当注意,在用药前,家长应先向药店的医生、工作人员或者先阅读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以便能正确地选择给药途径。
采用合理的用药方式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催眠药选用睡前服用;增强胃部动力的药物应饭前服。
同时,为了保持体内血药浓度的稳定,按时用药也是必须的。
二、儿内科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儿内科药物剂型有糖浆剂、干糖浆剂、冲剂、滴剂、果味咀嚼片、缓释片、口服液、糖浆剂、混悬剂、颗粒剂、贴剂等。
其中新剂型的出现,主要是在口感和外观上进行改变,降低了儿童用药的排斥心理,增加了儿童用药的主动性。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论述
管或误用药 品等意外事件 的发生 。
儿 童 期 新 陈 代 谢 旺 盛 , 谢 产 物 排 泄快 , 对 水 、 解 质调 节 代 但 电 能 力 差 , 受 外 界 或 疾 病 影 响 引起 平 衡 失 调 , 利 尿 剂 可 能 引起 易 如
低钠, 低钾现象, 低氧血症 、 中毒时可以增加异丙基肾上腺素 的 酸
人 为5 1 h ~ O。
() 4不考虑抗生素的抗菌特征 , 随意联合使用 。
() 用 一 些 在 儿 童 期禁 用 , 用 或 已被 淘 汰 的 药 物 。 5使 慎 () 其他 药 物 如 病毒 唑 , 生 素 等 混 合 在较 大 量 的 液 体 中静 6和 维
滴
3 儿童生理特点和用药关系
1 临床 抗 生素 不 合 理使 用 的 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4 药 物 消 除 .
() 1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 疾病 , 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
() 2无论什么感染 , 都用广谱抗生素 。 () 3无论疾病性 质 , 大都用 静脉注射 , 而且剂量 过大 , 疗程过
长。
婴幼儿期 肾小球 滤过率和肾血流量迅速 增加 , 6~l 个月可 2 达成人水平 , 肾小管排泌能力在7 个月 ~1 岁也接近成人水平 。 肾
脏 在全 身的 比例 , 幼 儿 期 为0 7 l 岁 0 7 %, 高 于 成人 的 婴 .%, ~2 .4 略 0 4 %。 . 2 由于 婴 幼 儿 药 物 肝 脏 代 谢 速 率 与 肾排 泄 快 , 些 以 肝 脏 一 代 谢 为 主 要 消 除 渠 道 的 药 物 总 消 除 速 率 也 较 成 人 快 , 不 少 药 使 物 t 短 于 新生 儿 , 茶碱 新 生 儿 t 为 I ~2 h, 如 3 6 幼儿 为 4 6 成 .h,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研究目的探讨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性。
方法通过分析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征及系统功能,指出儿童临床用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指导。
结果只有了解患儿的生理特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具体病情,为患儿选择合适药物,临床上合理用药,才能确保儿童用药安全,为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结论对于每一个临床医生来说,在治療儿童疾病过程中,要先了解患儿的病理、生理及心理活动情况,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保证儿科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
标签:儿科;临床用药;合理;有效通常将0~14岁年龄统称为儿童。
儿科药品就是药物品规相同,在儿科疾病中使用的药物。
儿科合理用药就是针对儿童的实际病情、生理特征及药理学理论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生化功能及内分泌系统有别于成年人,因此,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性、耐受性都不尽相同。
因此,对儿童安全、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借鉴一些临床经验,可提高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1 儿童生理特征分析儿童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在解剖、生理、功能等各方面都不用于成年人,因此对药物的反应性及耐受性都不一样,在疾病损伤时,儿童具有比较强的恢复能力,只要度过危重期,儿童恢复效果比较理想,再对其合适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身体的尽快恢复;另外,儿童个体差异大,在患儿用药过程中,个体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因此,在治疗儿童疾病时,应了解患儿的身体情况及生理特征,正确、合理用药。
2 儿童用药特点分析儿童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药物通过体内吸收、代谢及排泄比成年人快得多,因此,对于影响到酸碱平衡或者水盐代谢的药物,儿童特别敏感,给予利尿药后,容易发生低钾血症或者低钠血症,而水、电解质的变化又会给药品的吸收及代谢带来影响;由于儿童各个系统功能尚不完善,若临床用药不合理常会导致药物中毒及不良反应;儿童身体机能发育还不成熟,抵抗力低,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又会影响到机体对药物的耐受力;对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要注意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预防各种中毒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对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功能不够完善的新生儿,对肝内生物转化与经肾脏排泄的药物特别敏感,因此,在儿童疾病治疗选用药物时,临床医师应该掌握药物的各方面情况,如对儿童胃肠道有刺激性,或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性的,应慎重用药[1]。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摘要】通过了解目前我国儿科临床用药的现状,介绍儿科临床用药的自身特点,阐明儿科用药的潜在风险及主要注意事项,促进我国儿科医师根据我国国情指导儿科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关键词】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随着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各种药品的规格、剂量、剂型等都在不断变化,各种各样的新药也不断面向市场,这给临床医师的用药提出了挑战。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或紊乱是人体发生各种疾病的基础。
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更加明显,一旦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或失调则更易患病。
在婴儿时期,由于细胞外液占据的比重较大,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较成人差,再加上婴儿时期患儿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所以儿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故有张景岳之:宁治十男妇,莫治一小儿。
下面就儿科临床用药特点、潜在风险及主要注意事项做一阐述。
1 儿科临床药物应用的对象和内容儿科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适合于儿童的药物对其疾病实施干预治疗,他包括对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到青春期儿童疾病的药物干预。
我国习惯将0~14岁的患儿划归为儿科治疗对象。
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的研究涉及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药效学与毒理学是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的两大表现形式。
药效学是指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导致其生理功能的兴奋或抑制,对病原体则通过干扰其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或直接杀灭病原体等。
但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减,同一种药物可对不同的组织或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的兴奋和抑制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药物疗效。
同一种药物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作用不尽相同,可能对一个或及个特定的组织或器官有明显作用,但对其他组织或器官作用不明显,这既是药物的选择性。
药物对人体除了表现为治疗作用外,还可表现出与治疗作用无关或是对机体有害的其他作用,即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
所以药物的应用具有两面性,使用不当将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人体对药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发布、代谢与排泄过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这与人体的生理机能有密切关联。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概述药物治疗是儿科治疗学的基本方法,明确诊断以后就要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患儿情况与病情选好药,用好药。
合理用药是药物治疗中面临的普遍问题,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esed Medicin)和循证药学(Evidence-besed Pafmacy)概念的引入,人们对合理用药的看法也在不断提高之中。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1)获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2)最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即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3)最经济的药物利用,包括药物资源与费用。
儿科用药的一般原则1、必须有针对性,针对病因,对症用药,少而精;2、抗菌药物一般不用于预防;视患儿和全身情况选择给药方案,剂量视年龄甚至日龄而定;3、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随时调整,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力争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
儿童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概念及注意点1、药物的选择(1)常规用药。
包括适应症,常规用量与用法,在许多参考书上均可查到,但由于微生物耐药性的发展可使某些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失去意义;(2)某些药物应用的进展。
如老药新用,某些用途用法发生变化,但一般未经公认与时间考验,对其是否符合用药原则,要有能力判断;(3)药物存在多种作用;(4)相互作用。
药物与药物、食物、添加剂之间。
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同服2~5种发生率约19%,6种以上可达80%以上。
用药力求少而精,要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原则;(5)药物风险分析。
对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特别是缺乏儿科用药资料的新药,要视病情需要作风险分析。
国内调查,药源性疾病发病率约占常规病的8%,而药疗事故约占医疗事故的30%。
2、药物的疗效(1)有效药物浓度,最低有效浓度(MEC),最小中毒浓度(MIC)。
同一剂量疗效与毒性不同,不一定是由于个体差异,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如生物利用度);(2)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成人资料不一定适用于婴幼儿,新生儿,早产儿,国外儿童资料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儿童。
儿科合理用药PPT课件
科
– 刺激性药物可在饭后15~30 min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合
有些处方药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需监测血药浓度
理
用
11
药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5.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红霉素与维生素C: 红霉素与酸性食物及药 物同服,可降低红霉素的效价。
• 鞣酸蛋白酵母散(度来林)不能与碱性药
芬,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
合
• 服药注意事项:剂量、间隔、服药时间、剂型
理
• 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延缓吸收
用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及简化版 中国循证儿23科杂志2008.11.6(3):449-457;2009.4(3):310
药
三、儿童常用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药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1.注意不同名称相同药物,避免重复给药:
药物名称不同,化学成分相同,易发生重复给药,引起药物过量。
• 力百汀、强力阿莫仙、安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瑞芝清、普菲特、锐丽等——尼美舒利
• 奇宏、瑞奇林、舒美特、希舒美——阿齐霉素。
儿
有些复方制剂名称不同,但成分相同
• 含有防腐剂的药物:泰诺林滴剂、泰诺混悬剂、美林混悬剂、
泰诺感冒溶液、沐舒坦;
• 根据保存条件,及放置季节、冷藏与否,保存时间会先对延长儿
,但开瓶六个月后不建议使用。
科
合
理
用
20
药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11.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 • 是药三分毒,不要过量服用。
✓ 阿托品:严禁过量,一次一滴,每天两次,每次用药间隔10小时以上 ,且不可多点,小儿散瞳使用3天。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分析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分析作者:尹惠婷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临床儿内科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取得到了非常大的成就。
臨床的重要责任就是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等任务,因此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相比于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临床药物治疗相对简单且风险较低。
所以,就儿童而言,其由于自身的素质及特性,在用药时如果不加以合理控制,就会出现事故,导致不良的后果。
基于此,文章就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理用药;临床儿内科疾病;治疗【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引言儿内科疾病是儿科治疗领域的常见疾病。
同成年人相比,儿童的身体结构与生理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肝、肾功能及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儿科治疗中出现的不当用药事故会导致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在儿内科疾病治疗领域,体内药物的药效学分析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已经成为了治疗工作中所关注的内容。
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已经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本研究意在分析儿内科疾病的治疗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与之相关的合理用药问题。
1 临床儿内科疾病的简介在当前的疾病之中,主要包含有两种疾病,即外科疾病与内科疾病两种,当前人们比较常患的一种疾病。
在内科疾病中,主要包含循环系统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精疾病、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肿瘤和其他疾病。
而其他种类的疾病则主要指的是更年期综合征这一类病症。
在内科疾病当中,比较常见的呼吸疾病主要包含流感与普通感冒等,临床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在开始的时候为流鼻涕、打喷嚏以及咽部不适等,症状的轻重主要是依据个人体质、特定或者是不同的发病原因。
除此之外,肺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一般会在冬季与春季主要是由于病菌的感染所造成的,在临床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寒颤、高热等,与此同时,还会伴随着咳嗽、胸痛以及肌肉酸胀等现象。
儿童疾病合理用药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疾病合理用药儿童合理用药儿童疾病合理用药小儿厌食典型症状:呕吐、食欲不振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方锌铁钙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儿童鱼油联合用药方案二: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口服液+成长快乐小儿多汗典型症状:出汗和面部潮红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代表药物:虚汗停、儿童蛋白质粉联合用药方案一:钙铁锌颗粒+黄芪口服液+虚汗停联合用药方案二:牡蛎碳酸钙颗粒+玉屏风+蛋白质粉维生素D缺乏症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患儿爱哭闹、易激惹、睡眠不宁、多汗(与室温和季节无关)及枕秃。
维生素AD滴剂、小儿四维葡钙颗粒、三合钙咀嚼片联合用药方案一:维生素AD滴剂+钙+牛初乳片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四维钙+维生素AD滴剂+蛋白质粉+DHA软胶囊小儿感冒典型症状: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症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
会波及咽部扁桃体,也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代表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林、(宝宝退热贴)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干混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咽扁+头孢克肟小儿咳嗽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小儿腹泻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小儿消化不良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小儿便秘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官培英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官培英摘要】儿童时期由于其人体各个器官和功能的发育还没有达到正常的成人水平,因此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对于药量的把握,同时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采用合适的用药途径进行给药,同时在用药时应当注意儿童口腔的发育情况,防治误入气管发生危险。
【关键词】儿科;临床;用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20-01对于儿科的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来帮助儿童进行疾病的治疗,但是由于儿童本身与成人的身体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用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并且意义重大。
1 儿科临床用药注意的问题1.1 准确掌握适应证由于儿童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各方面器官功能还没有完全具备,组织系统还不够成熟,对于抵抗外界影响的能力较低,因此医护人员在选择药物时必须充分的了解患儿的全面生理情况和病理特征,认真的对其适应证进行分析和判断,认真进行药物的使用,秉承安全、快速、无不良反应、服用方法简单、价格便宜的标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影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和肝肾功能的药物尽量不去采用。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按照相应规范的要求进行病原菌的种类确定工作,对于情况比较紧急的情况,医生必须通过患儿全面的临床表现和感染情况,综合发病的时间以及过往病史来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治疗,然后根据细菌药物试验出来之后进行适当调整。
1.2 采用合理的给药途径给药途径的选择不仅影响药物吸收的效果,同时对于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程度和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医生应当综合考虑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的生理特点,慎重的选择给药途径,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1.2.1 消化道给药消化道给药的具体方式有四种:第一,口服给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是最方便的给药方式。
除了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内的药物之后,大部分都需要进行消化道的黏膜吸收而产生药理效果。
影响口服药物吸收效果的因素比较多,药物的溶解性和吸收过程中可能时间上存在一定不规则性;具有刺激性的药物使用之后会引发呕吐、恶心等症状;容易受到胃酸或者消化酶影响的药物不应采用口服;食物的类型同样会影响采用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
浅析儿内科的临床医学治疗和用药方法
浅析儿内科的临床医学治疗和用药方法摘要:根据临床医学上相关的手术治疗方法对各项综合性、高风险、复杂性的儿内科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对药物作用于儿科的相关成长阶段进行合理化的疾病控制研究,对不熟悉的药物进行合理化的问题认识,特别对于一些具有不合理反应问题的药物进行合理的研究,对儿童身体成长的各个阶段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行不同的用药控制,从而防止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相关不良反应。
医生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在保证安全健康条件发展下,有效化的加强综合性现代医学治疗控制管理,从而保证合理化发展下的综合性用药控制,加强儿内科的相关医学治疗过程。
关键词:儿内科;医疗;用药引言由于儿童的综合性生长发育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身体的综合性身体结构、生理功能与成人之间的差异较大,特别对于整体的肝、肾、内分泌协调以及神经系统来说,用药都有不同的效果认识。
合理的加深综合性整体药物性能的分析,对儿童的相关用药疾病控制管理情况进行有效化的认识,根据儿童的综合性药物使用情况对相关的运动代谢过程进行合理化的控制,完成儿内科用药代谢安全化的管理。
一药物常见的综合性给药频率控制给药的综合性途径有静脉注射、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等。
药物可以采用舌下含服、灌肠、滴眼、鼻腔口腔喷雾、皮肤具备或全身综合性用药。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用药情况完成不同结构的治疗。
按照给药的方式不同,对不同的静脉注射和用药进行控制。
根据用药的药量和效果,对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区分。
对于新生儿的脐炎采用30%的白酒或酒精进行清洗,采用药粉进行脐部药敷,加强整体的给药治疗效果,定期对临床医生进行咨询,对药物的综合性说明和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化的给药控制管理。
采用良好的药物治疗方法完成综合性的治疗过程控制,逐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堆积程度,提高药物的综合性生物利用性。
例如,治疗胃动力的药物需要选在饭前进行服用,睡前服用催眠药物。
服用药物的同时需要对体内的药物浓度进行合理稳定的控制,定期定量的完成综合性用药管理过程控制。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分析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分析
张秀兵
【期刊名称】《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年(卷),期】2022()13
【摘要】目的:探讨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策略。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儿内科疾病处方300份,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究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结果:经研究发现,在300份儿内科疾病处方中,用药不合理处方共计40例,占总数比例为13.33%。
而儿内科用药不合理的表现形式,以联合用药不合理为主,占比为62.50%。
结论: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儿内科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令患儿的康复周期大大延长。
根据医院儿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各类用药不合理问题,采取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可以使患儿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治疗服务,显著加快临床治疗进度,促进患儿身体状况的尽快康复。
【总页数】3页(P37-38)
【作者】张秀兵
【作者单位】鄄城县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
【相关文献】
1.浅谈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
2.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的思路研究
3.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4.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5.试论蒙医内科儿童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王高锋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王高锋发布时间:2023-07-04T09:20:34.84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8期作者:王高锋[导读] 在当今医学领域,由于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存在较高的风险和复杂性,因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长和发育阶段的疾病治疗。
然而不合理的药物使用可能会在人体内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身体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在儿童患者中实现更合理、更安全的药物应用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河南省新蔡县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500摘要:在当今医学领域,由于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存在较高的风险和复杂性,因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长和发育阶段的疾病治疗。
然而不合理的药物使用可能会在人体内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身体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在儿童患者中实现更合理、更安全的药物应用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儿内科;临床治疗;合理用药;引言儿童的生理发育与成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身体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特别是在内分泌、消化和神经等系统的功能方面,与成年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如果儿童不合理用药,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为了确保儿童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更加合理和安全,我们需要对儿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独立分析和研究。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以保障儿童的临床用药安全和合理性。
1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情况分析1.1 服药频率及用药途径儿内科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多种给药途径,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口服等方式。
此外,还可以使用口腔喷雾、鼻腔喷雾、滴眼、直肠灌注和雾化吸入等给药途径。
临床医务人员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新生儿来说,常常使用静脉给药,而稍大一些的儿童则可以通过口服给药。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摘要】目的:探讨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儿内科门诊处方2680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为基础,对2680份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结果:儿内科268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302张,不合理处方比例达11.3%。
其中药品剂量不当所占比重最高,有98张,占到了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2.5%;药品种类在9种及以上的不合理处方有33例,占9种及以上药品种类处方的24.4%。
结论:儿内科疾病治疗中不合理用药原因较多,用药中必须要结合儿童具体病情,做到合理用药。
【关键词】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120-021.前言随着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相关课题及合理用药问题凸显出重要意义。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的实践水平,并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方法,做到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的顺利康复。
2.资料和方法本文通过对我院儿内科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析,对如何正确用药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所有儿内科门诊处方2680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为基础,对2680份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主要对选药不当、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择不当进行统计,尤其是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3.结果本次调查中,儿内科268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302张,不合理处方比例达11.3%。
其中药品剂量不当所占比重最高,有98张,占到了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2.5%;其次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不合理用药处方张数为85张,占到不合理用过要处方的28.1%;联合用药也是儿内科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之一,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50张,占到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6.6%;除此之外,儿内科不合理用药还有溶媒选择不当和给药途径不当等,在本次研究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3%和7.6% 处方中药物种类越多,不合理用处方比例越高,药品种类在5种以下的不合理处方只有40张,占到5种以下药品种类处方的2.9%;药品种类6种的不合理处方有64张,占到6种药品种类处方总数的12.7%;药品种类在7种的不合理处方有90张,占到7中药物种类处方的21.8%;药品种类8种的不合理处方有75张,占到8种药品种类处方的30.0%;药品种类在9种及以上的不合理处方有33例,9种及以上药品种类处方的2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
- 35 -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徐鹏华
(乌海市蒙中医院 内蒙古乌海 016000)
【摘要】由于临床上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药物成为人类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中治疗疾病的一种必要手段,但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儿童,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医生在用药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对儿童更安全、有效的用药是现代医学中噬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逐渐的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儿内科用药;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儿童由于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年人差异很大,特别是肝、肾、神经、内分泌功能,如果用药不当会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因此在对儿童用药进行分析时,要单独的分析其体内药物的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为使儿内科用药安全有效,一般应了解和掌握几个方面问题。
1 药物常见给药途径及给药频度[1]
给药途径一般有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
儿童用药根据其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新生儿多用静脉注射,儿童年龄大些多用口服。
给药方式、用量和途径不同,药物所起到的效果也不同,如对于新生儿脐炎,是先用30%~50%酒精或白酒清洗脐部,用药粉0.25~0.5g 敷脐部,每日1次。
因此应当注意,在用药前,家长应先向药店的医生、工作人员或者先阅读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以便能正确地选择给药途径。
采用合理的用药方式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催眠药选用睡前服用;增强胃部动力的药物应饭前服。
同时,为了保持体内血药浓度的稳定,按时用药也是必须的。
2 儿内科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
儿内科药物剂型有糖浆剂、干糖浆剂、冲剂、滴剂、果味咀嚼片、缓释片、口服液、糖浆剂、混悬剂、颗粒剂、贴剂等。
其中新剂型的出现,主要是在口感和外观上进行改变,降低了儿童用药的排斥心理,增加了儿童用药的主动性。
另外,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家长不能随意更改,例如,孩子厌恶服药,家长把药片研碎,减少孩子的排斥心理,但是有些剂型,如缓释片、控释片、缓释胶囊,研碎后服用破坏其结构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反应。
3 合理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2]
药物不良反应指药物正常使用时导致的躯体及心理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
可以是预期的,也可以是无法预期的过敏性或特异性反应。
它是服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患者及亲属除听从医师进行正确用药,也应学会看懂药物说明书,了解所用药物的正、副作用。
3.1解热镇痛药的正确使用[3]
解热镇痛药为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同时还能显著抗炎、抗风湿的药物。
常用于感冒、流感的退热和缓解轻、中度的疼痛。
解热镇痛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出汗、腹痛、严重时可导致胃肠道出血、少数可发生过敏性皮炎、加重哮喘、肝肾功能损害等。
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和过敏性体质患儿慎用。
此外,长期滥用解热镇痛药可导致头痛、眩晕。
3.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儿童生病的特点主要是起病急、发病快,抗菌药能明显控制感
染性疾病,因此抗菌药在儿内科中作用日益变大,但同时会产生滥用和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3.2.1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使用抗生素时,必须全面了解药物的适用症,考虑临床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敏诊断及患儿的体质情况;确定疗程,保证剂量保持血药浓度稳定,快速控制症状,避免耐药性或交叉感染的出现。
3.2.2 儿童慎用或禁用的抗菌药
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使用会导致软骨发育障碍。
禁用于幼儿,未成年儿童慎用。
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8岁以下小儿禁用,容易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身不退的可能。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新霉素等对听觉神经和肾脏有一定毒性,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
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新生儿忌用。
4 中西药合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但是中西药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如果患者盲目杂乱地合用中西药物,忽视了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就会适得其反。
中药[5]成分复杂,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药物之间其他反应,引起不良反应。
在进行中西药合用时,应听从医师医嘱谨慎用药。
5 结论
由于儿童的身体尚未发展成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成年人相比,差异较大,因此选择药物时应首先考虑儿童本身的生理状况,选择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由于儿童的中枢神经、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尽可能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抗菌药要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在未获得测试结果前,如果情况紧急,可根据患儿的病情记录情况推断病原菌进行治疗,待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立刻调整方案。
给药途径决定药物的吸收速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等。
儿童的发育期不同,生理特点也不同,医生应慎重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小薇,王跃明,李大魁.儿科合理用药探索[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2):125.
[2]初立梅,徐家根.谨防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1,9(2):52-53.
[3]黄志华.重视儿科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