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上)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
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归纳一、大气的重要作用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
(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
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②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
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78.09%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20.95%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0.03%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原料;对大气起保温作用臭氧很少能吸收太阳紫外线。
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很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③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
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
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
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A、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
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
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
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重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重点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的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的知识重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重点(一)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重点(二)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第二章 等额年金 (上)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解:
20000 a10 = P (1 + i )
5
20000 × 7.360087 P= 0.747285 = 196982 .0617 元
李明今年30岁 他计划每年初存 李明今年 岁,他计划每年初存300元,共存 年建 元 共存30年建 立个人养老金,这笔存款能使他从60岁退休开始每年 立个人养老金,这笔存款能使他从 岁退休开始每年 初得到固定金额的养老金,共能取20年 初得到固定金额的养老金,共能取 年,假设存款利 率在前30年为 年为6%, 年为12%,求每年得到的养 率在前 年为 ,后20年为 年为 , 老金额。 老金额。 解:
Pa10 = 20000 1 v P = 20000 d P = 3485.25元
10
1 v10 P = 20000 i
P
= 3985.04元
2、延期m年的n年期年金
1)期末付延期年金 现值 0 m
Vm+1 m+1 1 m+n-1 1 m+n 1
vm+n-1 Vm+n
m
an = v
m +1
+v
5a6 + 7 6 a 9 +1015 a5
终值
105 + 79 (1 + i ) + 56 (1 + i ) s s s
5
14
四、年金的利率、时间问题求解
1、利率问题 1)迭代法一 2)Newton-Raphson迭代法
1)迭代法一
迭代公式
it +1 = f (it ) (i
步骤
第一步 :确定i0,求i1; A、i0 可由线性插值法确定; B、泰勒级数前两项确定。 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气候(上)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教学内容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读图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知道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及其重要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及气候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暑假海口的小明去东北的外婆家,小明出发前准备了羽绒服,但到目的地之后却发现一点都不冷。引导学生为小明解答疑惑。
学生参与分析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
1.展示我国1越等温线分布图,引导学生学会读等温线图
2.展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3.展示冬季0℃等温线,讲述其与秦岭淮河的关系
4.阅读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5.讲解我国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季风等特点(二) Nhomakorabea季普遍高温
1.结合7月等温线分布图,讲述我国夏季气温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气温曲线,培养读图析图能力,并学会从地图中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明确气候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同步+复习)串讲精品课件
0
0
-4
【例2】小试牛刀
1. 已知:关于x的方程 (m 3) x 2(m 1) x 1 0 m 为何值时,它为一元二次方程? 2. 关于x的方程(|a|-1)x2-(a-1)x-3=0
a) 当x满足什么条件,该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b) 当x满足什么条件,该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8.(x + 3)2 = 2; 9.(x+3)² =6 ; 10.16x² -49=0 ; 11. (2x+3)² =5 ; 12. 2x² =128 ; 13. (x+1)² -12= 0 ;
完全平方式:式子a2±2ab+b2叫完全平方式,且a2±2ab+b2 =(a±b)2.
二.配方法(初中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
1. 给一个定义:方程的常数项移到右边,把左 边配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的形式如 (x+m)2=n ,然后用直接开方法求出一元二 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依据:平方根的定义;等式的基本性质。 步骤:一变(变为一般形式);二化(二次 项系数化1);三移(常数项移右边);四 配(方程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五求(变为(x+m)2=n 后直接开方求解:n为 正,两解;n为0,一解;n为负,无解)
一个老酒鬼,名叫巴特恩, 吃肉片和排骨,共用钱九角四分。 每块排骨一角一,每片肉价只七分,
连排骨带肉片吃了整十块呦,
问问你:我们的巴特恩, 吃了几块排骨几片肉?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第二单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直接开方法
1.
2. 3. 4.
复习: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试解:代 入检验;是解:立即马上赶快代入。 直接开方法依据:若x2=a则x=±√a 解方程的思路:(元对消元;次多降次)。 直接开方法(只适用特殊方程):
九年级数学(上第二章
1 2
5,
即 x2x10. 解这个方程, 得
x 1 5 . 2
x2
1 2
5 (不合题意 ,舍去).
黄金 A比 C 1 50.61.8
AB 2
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运用方程还能解决什么
问题
例1 如图,某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
处有一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
标C.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
如图,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 AC BC ,
AB AC
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点C叫做线
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称为黄金比.
解 :由 A CC,B 得 A2C AB C.B
ABAC
A
CB
设 A x1 B 2 ,A 1 1 C x ,则 xC , 1 B x .x1
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A B ,A C B B 2 C 海 0,0里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整理得:2x2-7x=0.
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AC 2AB 200 2海,里 ∠C=45 . 我思 我进步
0
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上且恰好处于小岛D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
小 D 和 岛F 小 相 1岛 距 海 00 . 里 800平方厘米.
B C 学生会准备举办摄影展览, 在每张长和宽分别为18厘米和12厘米的长方形相片周围镶上一圈等宽的彩纸.
E F 心动 不如行动
例题欣赏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讲解与例题 (新版)北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答案:(1)“光年”(2)“千米”(3)“纳米”(4)米(m)(5)微米(μm)(6)刻度尺(7)零刻线(8)量程(9)分度值(10)误差(11)错误(12)量筒和量杯1.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1)茫茫宇宙,浩瀚无边,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又由无数颗星体组成。
我们的银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星系,一束光要穿越银河系得需要十万年的时间,更何况整个宇宙呢!科学家们用“光年”作为尺度来度量它的大小。
(2)地球为我们人类祖祖辈辈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一切,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半径约是6 400 km,我们用千米作尺度度量它。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 844.43 m,我国16岁中学生平均身高男生是1.72 m(172 c m),女生是1.62 m(162 cm),我们头发的直径约是10-4m,眼睛还可以分辨,而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就更小了,一般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 作单位来度量。
总之,无论是无边无际的宇宙,还是巨大的天体,亦或是微小的分子、原子,它们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我们的世界是可以用几何尺度来测量的。
释疑点光年的理解光年也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1光年等于光在1年中的行程,约为9.46×1015 m。
【例1】给下面几个物体填上适当的尺度:与我们最近的仙女座大星云距离我们约为220万______;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约6 300______;小军今年上初二,他的身高是1.68______;一般分子、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________。
解析:仔细阅读课本,从课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根据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判断。
仙女座大星云是天文学的范畴,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光年来度量的,而河流则一般采用千米作尺度,我们的身高、分子、原子则用米来描述。
答案:光年千米米米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数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能 正确地画出数轴。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 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任何有理 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等思维能力,感悟类比、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 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 学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为了突 出重点 ,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 索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 互相讨论,一步步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 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有方法就要有手段进行依托,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六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 代表发言。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 行肯定与评议,从而突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帮助 者和参与者的形象。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及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 理数。
【教学难点】
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数形结合思 想。
二、教法学法————(一)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 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 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观察—思考—提 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 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一、气温1、南北气温的差异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0℃等温线重要意义: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最热地方:海南海口;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最冷地方:青藏高原。
夏季号称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为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
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P33中的图2.15)类型五个加一个高原气候区:(北→南)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二、降水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2)800mm年等降水线的分布:秦岭——淮河一线。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一、有理数1.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有理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符号分类二、数轴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3.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2)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三、绝对值1.相反数的概念及性质(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1)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4)0的绝对值是0.3.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三、有理数的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1)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加法的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2.有理数的减法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的乘法(1)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乘法的运算律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4.有理数的除法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5.有理数的乘方乘方运算规律:(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a的偶次幂是正数,即a n≥0(其中n为偶数).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四、科学记数法1.科学记数法的概念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2.a与n的取法在a×10n形式中,n的值是原数整数位数减1,a 则是将原数保留一位整数得来的.。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
主要 成分
氮气 氧气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空 次要 气 成分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生物免遭伤害
水汽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温度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气压越高、溶解氧能力越强。
这么大的大气压,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呢?
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大气压的大小:托里拆利实验
如果把玻璃管稍微倾斜,h的会发生改变吗?
1.测量仪器: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托里拆利实验
2.大小: ①大气压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大气压跟大 气密度有关)
每升高12m大气压下降1mm水银柱 =133帕。 ②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760mm水银柱
1、气温: 空气的温度(空气的冷热程度)
2、测量气温工具: 温度计(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3、气温单位: 摄氏度 ℃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
最高气温:常在午后2时左右 最低气温:常在日出前后
在气象观测中,温度计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中
1、百叶箱为什么是白色的? 因为白色反射阳光的能力强,使箱内气温不会因箱壁升温而升高,这样 测出的气温比较准确 2、百叶箱为什么朝向北方开着? 为了防止阳光的直接照射,引起测出气温的不准确
3、特点: 强烈的对流运动;(相对的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
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空气的对流运动
1. 大气层主要集中在地面__________千米左右的高度 内 , 根 据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等 特 点 (_________________是分层的主要依据),可以把大气 层 分 成 ____ 层 , 即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温 度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________和__________(包 括__________)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高. 2. 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在两极的厚度 约_________,到赤道增大到___________,该层集中了 地 球 ______ 的 大 气 质 量 和 几 乎 全 部 的 ______ 、 _________. 该 层 最 显 著 的 特 点 是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 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___,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 动呈_____________.水平方向上,空气从_____的地方 流向____的地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二、重、难点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08•长沙)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A、声音在铁棒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D、在一般情况下,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于男生,声音其音调较男同学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09•佛山)下列有关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B.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响度不同C.同一根琴弦拧得越紧,音调越高D.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析: A、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弦是由弦的振动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因为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所以不同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不同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区分小提琴和二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琴弦越紧振动的越快,所以音调越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逻辑学)第二章必然性推理(上)——
竖式
横式
pq
p
(pq) p q
∴q
练习
下列断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1. 前提真,结论真,所以推理形式有效。 2. 前提真,结论假,所以推理形式无效。 3. 前提假,结论真,所以推理形式无效。 4. 前提假,结论假,所以推理形式无效。 5. 前提真,推理形式无效,所以结论假。 6. 前提真,推理形式有效,所以结论真。 7. 前提假,推理形式有效,所以结论假。 8. 前提假,推理形式无效,所以结论假。
反之则无效。 前提真假、结论真假与推理有效、无效之间的关
系。p/17
有效性:前提与结论的逻辑联系性质。 有效
有效性 无效
有效或无效是指推理形式,与内容无关。 一个推理形式是有效的,其前提与结论都可真可
假。无效亦然。
一、当推理形式无效时,前提有两种可能:
1.前提真实
如果李白是诗人,那么他写过诗。李白写过 诗,所以,他是诗人。
简单命题(变项=概念)
复合命题(变项=命题)
性质命题
关系命题
联言 选言 假言 负命题
(支命题与联结词)
另一种分类
模态命题(带有“必然”、“可能” 等)
非模态命题
(二)复合命题和真值表
1.定义p/9 2.逻辑形式 逻辑联结词+命题变项(肢命题) 形式特点: ① 肢命题至少一个,多则不限。 ② 肢命题有联结词连接。 ③ 肢命题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 ④ 多重复合命题:肢命题本身是复合命题。
三个学生只能看见其他两人的帽子,看不见自 己的帽子。他们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突然A 说,:“我知道了”
请问,A回答的是什么颜色?对不对?为什么?
推理3世界上哪国的女人最强?!!!
1.美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 声的利用
第3节 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一、声与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声音的利用:举例: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知识、上下课铃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识别西瓜等是否成熟、歌声与乐器声陶冶情操、鞭泡声……2、次声波的利用:产生次声波的活动: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等;利用次声波知道上述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3、超声波的利用:[1]、蝙蝠利用超声波觅食——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2]、检测出锅炉等是否有裂纹及裂纹的大小与深度。
二、声与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声音具有能量:蝙蝠觅食 倒车雷达 B 超 超声导盲仪 回声定位 ②倒车雷达 声呐 ③探知海洋深度、④绘出水下数千米深的地强大的雷声振动使建筑物等损坏工厂里的机器声,使工人的听力下降。
2、超声波具有能量:[1]、清洗精密仪器(钟表等);[2]、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3、科学世界:利用声音的反射加强原声。
了解声音的应用:回音壁、三音石、圆丘。
【小结】:超声波清洗机烛光随声音跳舞【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的利用1.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
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里传来了“啪哧,喀嚓…”的声音。
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填“眼睛”或“耳朵”)来感知东西的,渔船上的海豚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
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人耳也听不到。
【答案】耳朵;次声波【解析】由实验中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可知蝙蝠是利用耳朵来感知东西的。
因为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所以渔船上的海豚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上)
20
什么是符号
社会心理学的“符号”包括
语言 文字 动作、姿势
符号的功能
1. 人们形成和改变着自我 的概念
2. 建立和发展相互的关系
3. 处理和应对外在的变化
21
(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 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 基础的。
2.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 事物自身中。
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岳 飞作为将军和儿子)
角色内冲突: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
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教师)
48
(二)角色不清 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
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 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
角色不清。(某新上任的纪委书记)
49
(三)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
中途间断的现象。(退休)
(四)角色失败
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
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商人破产打工)
50
第三单元 : 自我、身份与自尊
人啊,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51
一、自我
主我
(一)自我的概念
镜我
客我
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 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群体 风俗、时尚、阶层、阶级, 层面 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7
社会心理学简史
3 实证分析阶段
2 经验描述阶段
1 哲学思辨阶段
古希腊至19世纪 上半叶
主要是围绕“人 性”问题进行了 漫长的思考与辩 论。
19世纪中叶至20 世纪初
第二章(第二节构造运动上)
走向 线
注意:我们强 调了两端所指的 方向,因此走向 的方位角有2个, 相差180º
2. 倾向:
倾向—最大倾斜线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以方位角
表示。倾向只有一个方向,且与走向垂直。 走向 = 倾向 + 90 º
圆弧褶皱
箱形褶皱
核部
翼部
翼部
大型箱状褶皱(新疆库车克孜纳努尔)
尖棱褶皱
圆弧褶皱(新疆库车河)
尖棱褶皱(新疆塔什库尔干)
扇形褶皱
4、 根据褶皱长宽比
①长褶皱,褶皱轴向一定方向延伸很远,从几十千 米到数百千米或者更远。长与宽之比大于10:1。 ②短轴褶皱,长与宽之比在10:1到3:1之间。若 为背斜叫短背斜,若为向斜叫短向斜。它们在平面 上的投影形态近似椭圆形。 ③浑圆形褶皱 长宽之比小于3:1,平面投影近似 圆形。若为背斜叫穹窿,若为向斜叫构造盆地。
水平运动的表现
大陆漂移学说 1912年魏格纳的提出
证据:海岸线弯曲形状、古生物化石、地质构造、 古气候 50~60年代,古地磁、海底调查、地震台网以古生 物、古气候等研究进展证实了水平运动
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得到了证实
垂直运动的表现
垂直升降造成的地貌
河流阶地 准平原和夷平面 沉 积 厚 度 与 地 壳 下 降
大峡谷的水平岩层
(2)倾斜构造
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 造。褶皱、断层、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的倾斜。 其产状以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确定。 单面山、猪背岭
中 岳 ﹃ 河 南 嵩 山 ﹄
单斜岩层
第二章 等额年金(上)
解:设乙的股票出售价格为x
1 i n10 2 100 1 i n10 0.4 100 s10
0.8 100 a n 10 (1 i ) n 10 100x
0.4s10 2 0.8an 10 x1 0.06
n 10
解(1)假设每次可以领取A元
10000 1 0.06)30 ( 30年后资金的总额:
A a20 10000 1 0.06)30 (
1 1 ( )20 1 0.06 10000(1 0.06)30 A. 0.06
A 60881
(2)假设每次可以领取A元
A 30 10000 1 0.06 0.06
A s10 40000
10
1 0.06 A1 0.06
A 2863元
A1 0.06s10 40000
1
0.06
40000
年金在任意时点上的值
1、年金在支付期限前任意时点上的值
2、年金在支付期限内任意时点上的值 3、年金在支付期限末任意时点上的值 1.1、年金在支付期限前任意时点上的值 (1)对于延期m个时期的期末付定期年金,试求其现值。
100.s50 6755.19402
现值: 6755.19402 1 0.015) 59 3256 879998 . (
例:甲持有 股票100股,乙持有 股票100股。A股票每年底得 A B 到红利0.40元,共计 年,在第 次分红后,甲以每股元的价 10 10 2 格将所有的股票出售, 而且甲以年利率%的收益率将红利收入 6 和股票出售的收入进行 投资。B股票在前 年没有红利收入,从 10 第11年底开始每年得到红利 元,如果乙也是以年利 6%进行 0.80 率 投资,并且在 年后出售股票。为了使 n 甲乙在乙的股票出售时 刻 的累积值相同,分别对 15、 、 三种情况计算乙的股票 n 50 25 出售 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管理思想
总结经验 形成思想 提炼、概括、 提炼、概括、 升华
管理实践
指导实践 检验理论
管理理论
2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管理思想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掌握有代表性的重点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三节 中期管理思想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第五节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19世纪末 19世纪末 古典管理理论 ——1930年代 ——1930年代 1930年代 1930年代 中期管理理论 ——1945年代 ——1945年代 1945年代以后 1945年代以后 现代管理理论
1980年代后 1980年代后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 展
第一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6
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派别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
孔子(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 孔子(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 仁义”——性善论 荀子—— ——性恶论 孟子 “仁义”——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
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 无为”
老子—— 道德经》 无为而治” 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 ——《 顺其自然(国家少干涉个人活动) 道法自然” 顺其自然(国家少干涉个人活动)—“道法自然” 授权、分级)——“有所为有所不为” 抓大放小 (授权、分级)——“有所为有所不为” 萧规曹随—— 黄老之说” ——“ 淮南子》 萧规曹随——“黄老之说” 《淮南子》
9
10
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 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围绕两方面: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围绕两方面:
– 宏观管理的治国学————适宜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 宏观管理的治国学———— ————适宜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 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 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 货币管理以及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 货币管理以及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 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 – 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 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包括农副业、 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包括农副业、手工 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中央集权体制、《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中央集权体制、 汉谟拉比法典》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巴比伦塔的建设 –古埃及:金字塔式管理机制(法老、宰相、大 古埃及:金字塔式管理机制(法老、宰相、 臣……书吏、监工)、金字塔工程 ……书吏、监工)、金字塔工程 书吏 )、 –古希腊: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管理普遍性、国 古希腊: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管理普遍性、 家制度研究),色诺芬《家庭经济》 ),色诺芬 家制度研究),色诺芬《家庭经济》(研究家务管 理和农业),柏拉图( ),柏拉图 理和农业),柏拉图(在色诺芬的研究基础上深入 研究分工) 研究分工) –古罗马:管理庞大帝国的体制(法律、组织结构) 古罗马:管理庞大帝国的体制(法律、组织结构) 共和时期体现了行政、立法、 共和时期体现了行政、立法、司法的分离
7
8
以“法治”为基础的法家管理思想 法治”
韩非子—— 韩非子——法、术、势结合 专制主义的管理体系 ——法 “法不败而治常规”、“立教于法” 法不败而治常规” 立教于法”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
战略管理:经五事、校七计——国之大事 国之大事、 战略管理:经五事、校七计——国之大事、存亡之道 信息管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信息管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权变动态管理: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权变动态管理:水因地而制流、 研究谋划: 研究谋划:计、组织(军旅伍卒编制)、指挥(击鼓 组织(军旅伍卒编制)、指挥( )、指挥 作战、鸣金收兵、进退如一人)、协调(上下同欲)、 )、协调 作战、鸣金收兵、进退如一人)、协调(上下同欲)、 激励( 激励(赏、罚) 经典管理案例:田忌赛马、万里长城的修建、都江堰工程 经典管理案例:田忌赛马、万里长城的修建、
“道”的含义 –属于主观范畴的“道”,主要指治国的理论; 属于主观范畴的“ 主要指治国的理论; –属于客观范畴的“道”,主要是指客观经济规律。 属于客观范畴的“ 主要是指客观经济规律。 –《管子》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夏秋冬,不更 管子》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夏秋冬, 其节—— ——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 其节——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 顺道:顺道则虽小必大,逆道则虽成必败。 顺道:顺道则虽小必大,逆道则虽成必败。 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管理者必须: 管理者必须: – 辨道,辨识客观规律; 辨道,辨识客观规律; – 顺道,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来组织管理的活动。 顺道,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来组织管理的活动。 该论点与现代管理的适应环境 因势利导相似 适应环境, 相似。 该论点与现代管理的适应环境,因势利导相似。
12
(2)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 重人:重人心向背,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要夺取天下,办成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要夺取天下, 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 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 道。 管子》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国家必须“令顺民心” 从民所欲,去民所恶” 国家必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 政之宝” “政之宝”。 该点与现代管理的人本管理相似。 人本管理相似 该点与现代管理的人本管理相似。 司马迁的德才兼备理论: 司马迁的德才兼备理论: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智也。 德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帅也;才者,德之智也。 –德胜才者,君子也; 德胜才者,君子也; –才胜德者,小人也。 才胜德者,小人也。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上述管理思想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上述管理思想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可以 概括为如下要点: 概括为如下要点:
–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对策、法治、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对策、法治、 利器、求实、节俭、 利器、求实、节俭、对策
11
(1)顺道: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顺道: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13
(3)人和:和能兴邦,和气生财 人和:和能兴邦,
“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调整人际关系 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事业成功的三大要素。 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事业成功的三大要素。 天时 作为事业成功的三大要素 强调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强调团结( 强调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强调团结(安邦定国民平家 和)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 管子》 上下不和,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管子》: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类似于团队理论 类似于团队理论 求和的关键: 求和的关键: –善、诚、正、公、信 –温、良、恭、俭、让 –求同存异、舍利取义 求同存异、 – 当权者起关键作用
14
(4)守信:守信则立,失信则废 守信:守信则立,
守信:治理国家,必须言而有信。政策多变, 守信:治理国家,必须言而有信。政策多变,出尔 反尔,从来就是治国大忌。治国如此,治生亦然。 反尔,从来就是治国大忌。治国如此,治生亦然。 孔子: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孔子: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岳飞治军: 岳飞治军:仁、信、智、勇、严 德者以信义布天下 信誉是国家、 信誉是国家、企业的生命 信誉是人际交往、 信誉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处理的准则之一 – 美国安然事件 类似于现代的品牌效应 类似于现代的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
15
(5)对策:运筹帷屋,决胜千里 对策:运筹帷屋,
“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明在我国古 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明在我国古 代治国、治军、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 代治国、治军、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 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 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 《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 孙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彼殆。 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彼殆。 《管子》主张“以备待时”“事无备则废”。 管子》主张“以备待时”“事无备则废” ”“事无备则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 凡事豫(与预通)则立, 凡事豫(与预通)则立,不豫则废 治国必须有预见性,有备无患。强调前瞻性、强调规划性 治国必须有预见性,有备无患。强调前瞻性、 类似于现代的战略管理 类似于现代的战略管理
16
(6)法治:法治优于人治 法治:
人治、德(仁)治、法治 人治、 法治:就是根据法律、而非君主或官吏的个人的好恶来调整社会、 法治:就是根据法律、而非君主或官吏的个人的好恶来调整社会、 经济、政治关系,主治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类似于当代的制度 经济、政治关系,主治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类似于当代的制度 管理。 管理。 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 法家和 管子》 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 整套法治体系,包括天土法治、财税法治、人才法治、 整套法治体系,包括天土法治、财税法治、人才法治、军事法治 等等。 等等。 韩非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他还主张应有公开性和平等性, 韩非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他还主张应有公开性和平等性,在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得守法。 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得守法。 法治三要素 –明法:公开性 要宣传,要求人人知晓 明法: 要宣传, –一法:法令统一、政出一家、一视同仁 一法:法令统一、政出一家、 –常法:强调法的稳定性,取信于民,强化法的权威性 常法:强调法的稳定性,取信于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