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型存储卡的区别与差异
TF卡和SDHC标准及速度等级分析
TF卡和SDHC标准及速度等级分析目前机友们使用高速闪存TF卡地越来越多了,4GB 8GB 已经很平常了,甚至16GB和32GB也有测试上机地,牛人多啊.但大部分机友还是对什么是SD卡,TF卡,SDHC标准,和Class传输速度等级不是很明白,而且很多人对买卡还是比较盲目,本人特搜集了关于这方面地知识加上个人地了解和经验作个简单综合性地分析,有错误之处望指正1:SD卡和TF卡大家知道我们地手机使用地是指甲盖大小地存储卡,这个卡其实就是TF卡.而经常提到地SD卡又是什么卡呢?简单地说吧,SD卡体积比较大,大家买卡地时候应该记得那个白色地小塑胶盒子里面有两个卡,小地就是TF卡,大地是适配器(大家也称为卡托),这个TF卡可以插进卡托里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SD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TF卡+卡托=SD卡,这样地SD卡可以插到读卡器里用于数据传输,也可以适用于某些例如数码相机一类地兼容性数码产品,而我们地手机就只要这个小小地TF卡就可以了.(用于非手机等较大地数码产品地存储卡是一个完整地SD卡,不像我们买到地手机卡这样可以组合和拆分地)看图:2:SDHC标准和CLASS传输速度等级什么是SDHC标准?SDHC是“High Capacity SD Memory Card”地缩写,即“高容量SD存储卡”.2006年5月SD协会发布了最新版地SD 2.0地系统规范,在其中规定SDHC是符合新地规范且容量大于2GB小于等于32GB地SD卡.SDHC最大地特点就是高容量(2GB-32GB).另外,SD协会规定SDHC必须采用FAT32 文件系统,这是因为之前在SD卡中使用地FAT16文件系统所支持地最大容量为2GB,并不能满足SDHC地要求.SDHC标志如下图:作为SD卡地继任者,SDHC主要特征在于文件格式从以前地FAT12 FAT16提升到了FAT32,而且最高支持32GB.同时传输速度被重新定义为Class2(2MB/sec) Class4(4MB/sec) Class6(6MB/sec)等级别,高速地SD卡可以支持高分辨视频录制地实时存储.SDHC卡地外形尺寸与目前地SD卡一样(含TF卡),著作权保护机能等也和以前相同,但是由于文件系统被变更,以前只支持FAT12/16格式地SD设备存在不兼容现象,而现在也支持FAT32(SDHC)地机器,这可以读取现存地FAT12/16格式地SD卡. SDHC标志所有大于2G容量地SD卡必须符合SDHC规范,规范中指出SDHC至少需符合Class 2地速度等级,并且在卡片上必须有SDHC标志和速度等级标志.符合SDHC标准地TF卡如下图:在市场上有一些品牌提供地4GB或更高容量地SD卡并不符合以上条件,例如缺少SDHC标志或速度等级标志,这些存储卡不能被称为SDHC卡,严格说来它们是不被SD协会所认可地,这类卡在使用中很可能出现与设备地兼容性问题.不符合标准地如下图:虽然有些存储卡没有这样地标志或标识,但不能说它就是低等货或假货,以上仅供参考由于SDHC采用与SD1.1规范不同地寻址方式,所以不兼容SD 2.0规范确立之前生产地某些旧版本SD 设备,只有新地符合SD2.0规范地SD设备才能使用SDHC.如果SDHC插入某些旧版本地SD 设备,出于对卡内数据资料进行保护地目地,将不会被此类设备所识别.市场上常见地2GB以下存储卡(含2GB)都不属于SDHC卡普通地TF卡:如何才能确认设备兼容SDHC呢,一般设备上会有比较明显地SDHC标志,或者会在产品地说明书中注明兼容SDHC.而上文中提到地SD协会规定地速度等级(Speed Class),在测试方法上与普通地性能测试有较大区别.测试时根据卡片内地碎片地不同程度分别测试读速率曲线和写速率曲线,而并不是对单一大文件地传输速度进行测试.SD协会定义了满足各等级最低要求地性能曲线,根据测试所得地数据和SD协会规定地性能标准进行比较, 从而判断卡片地性能等级.SD2.0地规范中对于SD卡地性能上分为如下4个等级,不同等级能分别满足不同地应用要求:Class 0:包括低于Class 2和未标注Speed Class地情况;(2GB以下[含2GB])Class 2:能满足观看普通MPEG4 MPEG2 地电影SDTV 数码摄像机拍摄;(常见有sandisk,kingmax4GB 8GB)Class 4:可以流畅播放高清电视(HDTV),数码相机连拍等需求;(常见有Kingston4G,Sandisk4GB 8GB 16GB)Class 6:满足单反相机连拍和专业设备地使用要求;(Sandisk8GB,其他地市场较少,亦不太适合不推荐用于手机)SD协会是基于实际应用情况,对各个品牌地SDHC产品进行了速度等级地划分,颇为难得地是,一向以率先推出新品而著称地ATP公司则在2007年10月就发布了全球首款class 6等级地SDHC产品-ATP ProMax SDHC 4GB Class 6,可以满足专业玩家和高端用户对于高容量和高性能SDHC产品地严格需求.而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Class 6级别地4GB 及以上SDHC厂商很少3:TF卡地测试对比:TF卡大家一般是拿到电脑上用专业软件测试地,其实这样地测试并不能反映和代表在手机上运行和读取地实际数据,电脑和手机地运行环境有很大地差异,配用地读卡器和测试软件也有不同,测试数据会有偏差.但只要是品牌好地正品TF卡,一般是没什么问题地,所以大家选卡地时候要多加注意,多注意细节,不要被JS给吹懵了,再说,价格决定质量,不同品牌地同种规格存储卡之间也是有差异地,看图例吧:(测试图片感谢zhanghxs和oushin提供)Kingston 4GB class 4:ATTO disk测试Sandisk 4GB class4:ATTO disk测试Kingston 4GB class4:HDTunePro测试从以上看,不同地软件测试,此规格地Sandisk 比Kingston 写入数据表现要好点(不代表手机实际读取)总结:1 市场上常见地2GB以下存储卡(含2GB)都不属于SDHC卡,其等级为Class0.2 并不是所有地4GB卡都是Class4,也有Class2地,不同品牌和规格也是有分类和区别地.3 4GB Class4还是可以值得考虑地.(Class6卡市场较少,目前来说,相比Class4用于手机时在速度上没有明显优势)4 认清TF卡上SDHC以及Class等级标识.根据自己地实际需要购卡.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容量.目前市场上常用地还是以Kingston,Sandisk, Kingmax为主,各品牌之间存在一定地差异.电脑测试并不完全体现存储卡地性质和特点.卡是要装到手机里地,你电脑里飞速20+,在手机里运行也许只有2+,选卡要选择适合自己需要地,装几首MP3非赶个潮流装个8GB,到时候受折磨地不仅仅是自己,影响更重地是手机地CPU,还有电池地续航时间,要知道,电池就是这样被消耗和损伤地!。
IC卡、ID卡、M1卡、CPU卡的区别是什么
深圳宏卡为您分析IC卡、ID卡、M1卡、CPU卡的区别是什么?
集成电路芯片可以是存储器或微处理器.带有存储器的IC卡又称为记忆卡或存储卡,带有微处理器的IC卡又称为智能卡或功能.IC卡可以十分方便地存汽车费、电话费、地铁乘车费、食堂就餐费、公路付费以及购物旅游、贸易服务等.
与IC卡功能差不多的另一种卡叫M1卡,M1是菲利浦下属子公司恩智浦出品的芯片缩写,目前该公司的M1芯片与国产芯片相兼容,其实M1卡也属于非接触式IC卡.M1卡,优点是可读可写的多功能卡,缺点是:价格稍贵,感应距离短,适合非定额消费系统、停车场系统、门禁考勤系统等.
如果要实现更高级功能,对安全级别要求特别高的,可以选择CPU卡,CPU卡芯片是一个微处理器,它的功能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CPU卡可适用于金融、保险、交警、政府行业等多个领域,CPU卡的优点是存储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功能等特点,CPU卡从外型上与普通IC卡,射频卡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性能上却有巨大提升,安全性和普通IC卡比,提高很多,通常CPU卡内含有随机数发生器,硬件DES,3DES加密算法等,配合CPU卡芯片上的COS操作系统,可以达到金融级的安全级别.通过上面的学习和认知,相信你已经很明白IC卡、ID卡、M1卡、CPU卡的区别,其实这些类型的卡除了ID卡外,其他的IC卡,M1卡,CPU卡都差不多,只是在智能功能上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整理)DRAM,SRAM,SDRAM的关系与区别.
存储器类型分析本文为设计类容为存储器类型分析,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经过个人整理形成本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flyownway存储器介绍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
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
按用途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也有分为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存储器的分类方法。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等,能长期保存信息。
内存指主板上的存储部件,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和程序,但仅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关闭电源或断电,数据会丢失。
构成构成存储器的存储介质,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器件和磁性材料。
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就是一个双稳态半导体电路或一个CMOS晶体管或磁性材料的存储元,它可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
由若干个存储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然后再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器。
一个存储器包含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按字节编址)。
每个存储单元的位置都有一个编号,即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表示。
一个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可存放数据的总和称为它的存储容量。
假设一个存储器的地址码由20位二进制数(即5位十六进制数)组成,则可表示2的20次方,即1M个存储单元地址。
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则该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为1MB。
分类按存储介质分半导体存储器: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存储器。
磁表面存储器: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储器。
功能各类存储器RAM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
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
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DRAM)。
ROM,PROM,EPROM,EEPROM及FLASH存储器的区别
ROM,PROM,EPROM,EEPROM及FLASH存储器的区别在微机的发展初期,BIOS都存放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
ROM内部的资料是在ROM的制造⼯序中,在⼯⼚⾥⽤特殊的⽅法被烧录进去的,其中的内容只能读不能改,⼀旦烧录进去,⽤ 户只能验证写⼊的资料是否正确,不能再作任何修改。
如果发现资料有任何错误,则只有舍弃不⽤,重新订做⼀份。
ROM是在⽣产线上⽣产的,由于成本⾼,⼀般 只⽤在⼤批量应⽤的场合。
由于ROM制造和升级的不便,后来⼈们发明了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
最初从⼯⼚中制作完成的PROM内部并没有资料,⽤户可以⽤专⽤的编程器将⾃⼰的资料写⼊,但是这种机会只有⼀次,⼀旦写⼊后也 ⽆法修改,若是出了错误,已写⼊的芯⽚只能报废。
PROM的特性和ROM相同,但是其成本⽐ROM⾼,⽽且写⼊资料的速度⽐ROM的量产速度要慢,⼀般只 适⽤于少量需求的场合或是ROM量产前的验证。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ROM)芯⽚可重复擦除和写⼊,解决了PROM芯⽚只能写⼊⼀次的弊端。
EPROM芯⽚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在其正⾯的陶瓷封装上,开有⼀个玻璃窗⼝,透过该窗⼝,可以看到其内部的集成电路,紫外线透过该孔照射内部芯⽚就可以擦除其内的数据,完成芯⽚擦除的操作要⽤到EPROM擦除器。
EPROM内资料的写⼊要⽤专⽤的编程器,并且往芯⽚中写内容时必须要加⼀定的编程电压(VPP=12—24V,随不同的芯⽚型号⽽定)。
EPROM的型号是以27开头的,如27C020(8*256K)是⼀⽚2M Bits容量的EPROM芯⽚。
EPROM芯⽚在写⼊资料后,还要以不透光的贴纸或胶布把窗⼝封住,以免受到周围的紫外线照射⽽使资料受损。
鉴于EPROM操作的不便,后来出的主板上的BIOS ROM芯⽚⼤部分都采⽤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
常用存储卡的区别:SD卡MMC卡CF卡SDHC卡
CF卡:
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并与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仅纸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 x m3.3mm),是一种固态产品,也就是工作时没有运动部件。
MMC卡:
SM卡:
SM(Smart Media)卡是由东芝公司在1995年11月发布的Flash Memory存贮卡,三星公司在1996年购买了生产和销售许可,这两家公司成为主要的SM卡厂商 SM卡的尺寸为37mm×45mm×0.76mm(图1),由于SM卡本身没有控制电路,而且由塑胶制成(被分成了许多薄片),因此SM卡的体积小非常轻薄
★一: 什么叫闪存卡
在过去,人们照相要使用胶卷,听歌要有磁带,录相要用录相带,存储文件使用磁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数码产品的发展,促使闪存卡的诞生。目前闪存卡的应用领域范围广泛,使得闪存卡迅猛发展,现在照相存储照片,录相存储视频,听歌存储音乐,及其它数据都可由闪存卡来代替。
五:闪存卡的技术及参数
传输速率:一般按倍速来算。x 1x为150KB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60X、80X的高速卡, 倍速越高速度越快。
读速度和写速度:指对闪存的读操作和写操作,这个速度会根据闪存卡的控制芯片来决定是多少速的闪存卡,读速度和写速度都会不一样。
控制芯片:主要提供卓越的功能,强化您的记忆卡效能。高速的传输速率( 传输速度),优良的兼容性,让您的储存资料万无一失(安全性)。
这么说来,所有大于2G容量的SD卡实际上都必须符合SDHC规范,且至少符合Class 2的速度等级,并且在卡片上明确标有SDHC标志和速度等级标志。在市场上有一些品牌提供的4GB或更高容量的SD卡并不符合以上条件,例如缺少SDHC标志或速度等级标志,这些存储卡不能被称为SDHC卡,严格说来它们是不被SD协会所认可的,这类卡在使用中很可能出现与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FAT32、NTFS、exFAT的区别
FAT32、NTFS、exFAT的区别exFAT、NTFS、FAT(FAT32)是一个比较概念性的东西,建议如果是移动硬盘就算则NTFS,如果是U盘等采用FLASH闪存为介质的存储设备就算则,exFA T或者兼容性的FAT32比较好,下面请看exFAT、NTFS、FAT分区的比较FAT32 NTFS exFAT操作系统Win 95 OSR2之后Win2000之后Win CE 6/Vista SP1 最小扇区512bytes 512bytes 512bytes最大扇区64KB 64KB 32768KB最大单一文件2bytes-4GB 无限制16EB(理论值)最大格式化容量32GB 2TB 16EB(理论值) 档案数量4194304 无至少可以大于1000 NTFS概述NTFS (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是Windows NT 操作环境和Windows NT 高级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环境的文件系统。
NTFS 的目标是提供:可靠性,通过可恢复能力(事件跟踪)和热定位的容错特征实现;增加功能性的一个平台;对POSIX 需求的支持;消除FAT 和HPFS 文件系统中的限制。
NTFS 提供长文件名、数据保护和恢复,并通过目录和文件许可实现安全性。
NTFS 支持大硬盘和在多个硬盘上存储文件(称为卷)。
例如,一个大公司的数据库可能大得必须跨越不同的硬盘。
NTFS 提供内置安全性特征,它控制文件的隶属关系和访问。
从DOS 或其他操作系统上不能直接访问NTFS 分区上的文件。
如果要在DOS下读写NTFS分区文件的话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现如今,Linux 系统上已可以使用NTFS-3G 进行对NTFS 分区的完美读写,不必担心数据丢失Win 2000采用了更新版本的NTFS文件系统NTFS 5.0,它的推出使得用户不但可以像Win 9X那样方便快捷地操作和管理计算机,同时也可享受到NT FS所带来的系统安全性。
SD卡的介绍
SD卡按尺寸,分为SD卡、miniSD卡(比SD小)、microSD卡(比miniSD小,以前叫TF卡),小的两种可以通过转接卡当大的用。
SD卡还可以按容量大小分为SD卡(容量不超过2G)和SDHC卡(高容量SD卡,容量大于2G)。
还可以按读写速度分为高速卡和低速卡,不过都能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
索尼有自己的MS卡,所以索尼生产的东西就不兼容别的卡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MS卡中文名叫记忆棒,所以一般就喊长棒短棒了,长棒是老型号的,现在都用尺寸更小的短棒,短棒也可以通过转接卡当长棒用。
RSMMC卡的形状正好是MMC卡的一半,体积为24mm x 18 mm x 1.4mm,长度比MMC 卡的一半长一点(MMC的长度为32mm,RS-MMC的长度为18mm),重量仅0.8克,是目前最小最轻的存储卡之一,它的特性也和MMC卡相同,也是7个针脚,通过在后面安装专用适配器可以当作MMC卡一样来用。
现在RSMMC就已经得到了手机厂商的广泛支持,必然也会是将来的主流产品,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第一大存储卡。
SD卡身材小巧,一般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不会有太多了解,因此从外观上辨别有些困难,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市场上常见的SanDisk牌SD卡真假的辨别方法:首先是看存储卡本身,sandisk正品储存卡都在正面贴有激光变彩标签,不同角度都会产生激光色彩变化。
其次是国内代理的行货正品卡,均采用了与上面相类似的塑料封装的包装形式,但是右下的“5年保证”的字样和日文均改为了图形表明的5年质保。
Secure Digital,缩写为SD,中文翻译为安全数码卡,是一种记忆卡的标准,它被广泛地於携带型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
SD卡的技术建是基於MultiMedia卡(MMC)格式上,但SD卡比MMC卡略厚。
而SD卡也有较高的资料传送速度,而且不断地更新标准。
大部份SD卡的侧面设有写保护控制,以避免一些资料意外地写入,而少部分的SD卡甚至支援数位版权管理(DRM)的技术。
IC卡、ID卡、M1卡、CPU卡区别
IC卡与磁卡区别1当前,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和电子化,磁卡、IC卡已经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现在我国每年各种磁卡、IC卡已经达到两亿张规模的发卡总量。
那么磁卡、IC卡是怎样工作的?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一、磁卡磁卡是在一张塑料片上均匀地涂布上一层磁性微粒材料制成的。
刚生产出来的磁卡上面的磁性微粒是不显磁性的,这样的磁卡就象一张白纸,人们需要在磁卡里输入一些信息才能使用。
那么信息是怎样被记录的呢?这就需要纪录磁头的帮助。
纪录磁头是一种一旦通上电流,就可以产生与电流成比例的磁场的装置。
人们通过控制设备让磁卡穿过纪录磁头,磁卡上的磁性微粒就被磁化。
如果信号电流是变化的,这种电流就可以表达某种信息,磁卡上的磁性体便随着电流的变化而不同程度地被磁化。
磁卡被磁化之后,卡片上就留下和电流变化规律相同的磁性,此时的磁卡也就纪录下了电流送来的信息,从而有了它自己的身份。
人们根据事先设置好的规则,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知道磁卡上包含了什么信息。
从上面我们看出,磁卡其实和录音机磁带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银行卡就属于磁卡。
它使我们潇洒的轻轻一划就可以完成付款,免去了找零等诸多的麻烦。
我们用银行卡消费的过程就是刷卡机的纪录磁头读取和重新磁化卡片的过程。
磁卡的优点是读写方便、成本低廉;磁卡的缺点是容易磨损、容易被其他磁场干扰。
所以最好不要把它和手机、钥匙放在一个口袋里,因为手机产生的磁场会使磁卡失效,钥匙会划伤磁条。
二、IC卡IC(Integrated Circuit)卡是1970年由法国人Roland Moreno发明的,他将集成电路芯片先封装在小铜片中,然后再镶嵌到塑料卡片中,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IC卡片。
“IC卡”和“磁卡”都是从技术角度起的名字,不能将其和“信用卡”、“电话卡”等从应用角度命名的卡相混淆,比如电话卡就同时有磁卡式和IC卡式的。
自IC卡出现以后,国际上对它有多种叫法。
英文名称有“Smart Card”、“IC Card”等;在亚洲特别是香港、台湾地区,多称为“聪明卡”、“智慧卡”、“智能卡”等;在国内,一般简称为“IC卡”。
内存条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区别
内存条、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进步,我们的电脑和移动设备中常常会涉及到内存条、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这些术语。
虽然这些设备在存储数据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内存条、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之间的区别。
内存条(RAM)内存条,也被称为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是计算机中用于暂时存储数据的硬件设备。
当我们打开应用程序或文件时,计算机会将对应的数据加载到内存条中,以便快速访问和处理。
内存条一般由存储芯片组成,这些芯片可以通过电流来存储和读取数据。
内存条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访问时间短、读写操作效率高,因此在提高计算机性能和运行速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内存条的存储容量有限,关机后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会丢失,需要通过其他设备(如硬盘)进行长期存储。
机械硬盘(HDD)机械硬盘,全称为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是一种使用机械机构和磁盘来存储数据的设备。
硬盘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磁性盘片、读写磁头和机械马达组成。
磁盘片上的数据通过读写磁头的磁化和反磁化来存储和读取。
相对于内存条,机械硬盘的存储容量通常更大,可以容纳大量的文件和程序。
然而,由于涉及物理机械部件的运动,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较慢,时间较长。
此外,机械硬盘还比较容易受到物理冲击和震动的影响,可能导致数据损坏或丢失的风险。
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全称为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SSD),是一种使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的设备。
与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没有机械运动部件,通过电子存储器件来读取和写入数据。
固态硬盘使用的闪存芯片类似于我们手机或相机中使用的存储卡。
固态硬盘的主要优势在于速度快、响应时间短、读写效率高。
与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可以提升数倍,可以大大加快计算机的启动速度和文件访问速度。
同时,固态硬盘也更加耐用,因为它没有机械部件,不易受到物理冲击和震动的影响。
内存卡知识(技术参数)大全
内存卡知识(技术参数)大全一、内存卡概述:内存卡即外部存储器。
人们照相要使用胶卷,听歌要有磁带,录像要用录像带带,存储文件使用磁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数码产品的发展,促使闪存卡的诞生。
目前闪存卡的应用领域范围广泛,使得闪存卡迅猛发展,现在照相存储照片,录相存储视频,听歌存储音乐,及其它数据都可由闪存卡来代替。
二、内存卡技术参数:1.传输速率:一般按倍速来算。
x1x为150KB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60X、80X 的高速卡,倍速越高速度越快。
2.读速度和写速度:指对闪存的读操作和写操作,这个速度会根据闪存卡的控制芯片来决定是多少速的闪存卡,读速度和写速度都会不一样。
3.控制芯片:主要提供卓越的功能,强化您的记忆卡效能。
高速的传输速率(传输速度),优良的兼容性,让您的储存资料万无一失(安全性)。
4.电压:不同类型的闪存卡具有不同的规范,其所能正常工作的电压是不同的。
不过不同的闪存卡接口也各不相同,不存在插错接口的可能。
因此不会出现因插错接口,工作电压不同而损坏闪存卡的情况。
一般的工作电压:CF卡:3.3V/5VSD卡:2.7-3.6VSM:3.3VDVRSMMC:1.8/3.3V三、内存卡的存取速度:存取速度是指闪存卡在被写入数据或读取数据时的数据传输速度。
不同类型的闪存卡采用的接口规范各不相同,自然各自的存取速度也不相同。
即便是同种类型的存储卡,也受到各厂商制造水平、读卡器优略,乃至被连接到的主机性能等因素的干扰,在实际也表现出不同的存取速度。
同一块卡应用于不同的相机,也可能表现出速度的差异,这受到相机闪存卡接口性能差异的影响。
四、内存卡工作电压:不同类型的闪存卡具有不同的规范,其所能正常工作的电压是不同的。
不过不同的闪存卡接口也各不相同,不存在插错接口的可能。
因此不会出现因插错接口,工作电压不同而损坏闪存卡的情况。
SD卡数据传送和物理规范是由MMC发展而来,尺寸大小和MMC差不多。
SD卡与MMC卡保持着向上兼容,也就是说,MMC可以被新的SD设备存取,兼容性则取决于应用软件,但SD卡却不可以被MMC 设备存取。
存储卡类型
SM卡是由东芝和Taec于1995年11月发布的闪存卡(Flash Memory)。它受到了Toshiba、Sam-sung、Sony、Sharp、JVC、Philips、NEC等众多厂家的支持。 SmartMedia体积很小,其尺寸为45mm×37mm×0.76mm,且很轻很薄,全重只有1.8克。存贮卡上只有Flash Memory模块和接口,而没有控制芯片,兼容性相对较差,不同厂家和不同设备及不同型号间的SM卡有可能互不兼容。SmartMedia目前的主流容量为128MB,常见的容量还有32M和64M。
电压:不同类型的闪存卡具有不同的规范,其所能正常工作的电压是不同的。不过不同的闪存卡接口也各不相同,不存在插错接口的可能。因此不会出现因插错接口,工作电压不同而损坏闪存卡的情况。SD卡数据传送和物理规范是由MMC发展而来,尺寸大小和MMC差不多。SD卡与MMC卡保持着向上兼容,也就是说,MMC可以被新的SD设备存取,兼容性则取决于应用软件,但SD卡却不可以被MMC设备存取。即便如此仍旧建议,什么类型的闪存卡对应什么类型的接口,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六、Extreme Digital Card(XD卡)
所谓XD卡,是英文Extreme Digital 的缩写,也就是极端数码的意思。XD卡仅有20×25mm×1.7mm,共0.85立方厘米,2克重,体积只有SM卡的一半,它的闪存读写速度是目前储存卡中最快之一,读取速度为每秒5MB,16MB及32MB。写入速度为每秒1.3MB,而64MB或更高容量的写入速度是每秒3MB,驱动时的耗电小过 SM卡,仅25mW。
MMC存贮卡可以分为MMC和SPI两种工作模式,MMC模式是标准的默认模式,具有MMC的全部特性。而SPI模式则是MMC存贮卡可选的第二种模式,这个模式是MMC协议的一个子集,主要用于只需要小数量的卡(通常是1个)和低数据传输率(和MMC协议相比)的系统,这个模式可以把设计花费减到最小,但性能就不如MMC。
TF卡、SDHC标准和 class 速度等级
关于TF卡、SDHC标准和 class 速度等级分析目前机友们使用高速闪存TF卡的越来越多了,4GB、8GB、已经很平常了,甚至16GB和32GB也有测试上机的,牛人多啊。
但大部分机友还是对什么是SD卡,TF卡,SDHC标准,和Class传输速度等级不是很明白,而且很多人对买卡还是比较盲目,本人特搜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加上个人的了解和经验作个简单综合性的分析,有错误之处望指正1:SD卡和TF卡大家知道我们的手机使用的是指甲盖大小的存储卡,这个卡其实就是TF卡。
而经常提到的SD卡又是什么卡呢?简单的说吧,SD卡体积比较大,大家买卡的时候应该记得那个白色的小塑胶盒子里面有两个卡,小的就是TF卡,大的是适配器(大家也称为卡托),这个TF卡可以插进卡托里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SD卡,也就是说,TF卡+卡托=SD卡,这样的SD卡可以插到读卡器里用于数据传输,也可以适用于某些例如数码相机一类的兼容性数码产品,而我们的手机就只要这个小小的TF卡就可以了。
(用于非手机等较大的数码产品的存储卡是一个完整的SD卡,不像我们买到的手机卡这样可以组合和拆分的)看图:2:SDHC标准和CLASS传输速度等级什么是SDHC标准?SDHC是“High Capacity SD Memory Card”的缩写,即“高容量SD存储卡”。
2006年5月SD协会发布了最新版的SD 2.0的系统规范,在其中规定SDHC是符合新的规范、且容量大于2GB小于等于32GB的SD卡。
SDHC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容量(2GB-32GB)。
另外,SD协会规定SDHC必须采用FAT32 文件系统,这是因为之前在SD卡中使用的FAT16文件系统所支持的最大容量为2GB,并不能满足SDHC 的要求。
SDHC标志如下图:作为SD卡的继任者,SDHC主要特征在于文件格式从以前的FAT12、FAT16提升到了FAT32,而且最高支持32GB。
同时传输速度被重新定义为Class2(2MB/sec)、Class4(4MB/sec)、Class6(6MB/sec)等级别,高速的SD卡可以支持高分辨视频录制的实时存储。
ROM、RAM、DRAM、SRAM、FLASH的区别
ROM、RAM、DRAM、SRAM、FLASH的区别?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
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RAM有两大类,一种称为静态RAM(Static 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
另一种称为动态RAM(Dynamic RAM/DRAM),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从价格上来说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DRAM分为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FPRAM/FastPage、EDORAM、SDRAM、DDR RAM、RDRAM、SGRAM以及WRAM等,这里介绍其中的一种DDR RAM。
DDR RAM(Date-Rate RAM)也称作DDR SDRAM,这种改进型的RAM 和SDRAM是基本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在一个时钟读写两次数据,这样就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加倍了。
这是目前电脑中用得最多的内存,而且它有着成本优势,事实上击败了Intel的另外一种内存标准-Rambus DRAM。
在很多高端的显卡上,也配备了高速DDR RAM来提高带宽,这可以大幅度提高3D加速卡的像素渲染能力。
ROM也有很多种,P ROM是可编程的ROM,PROM和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两者区别是,PROM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软件灌入后,就无法修改了,这种是早期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可能使用了,而EPROM是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擦除原先的程序,是一种通用的存储器。
另外一种EEPROM是通过电子擦除,价格很高,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
CF卡和SD卡有什么区别?
CF卡和SD卡有什么区别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
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并与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仅纸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 x m3.3mm),是一种固态产品,也就是工作时没有运动部件。
CF卡采用闪存(flash)技术,是一种稳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不需要电池来维持其中存储的数据。
对所保存的数据来说,CF卡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安全性和保护性都更高;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及Ⅲ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而且CF卡的用电量仅为小型磁盘驱动器的5%。
这些优异的条件使得大多数数码相机选择CF卡作为其首选存储介质。
CF卡有以下缺点:1、容量有限。
虽然容量在成倍提高,但仍赶不上数码相机的像素发展。
目前的5百万像素以上产品已经是流行的高端产品最低规格,而民用主流市场也达到3百万像素级别。
普通民用的JPEG压缩格式下,容量尚可,但是专业级的TIFF(RAW)格式文件还是放不下几张图像数据。
2、体积较大。
与其他种类的存储卡相比,CF卡的体积略微偏大,这也限制了使用CF卡的数码相机体积,所以现下流行的超薄数码相机大多放弃了CF卡,而改用体积更为小3、性能限制。
CF卡的工作温度一般是0-40摄氏度。
因此0度以下的环境中,数码相机基本可以说变成了“废物”。
即使是专业机膊荒苄颐狻K淙荒壳熬玫腃F卡耐寒能力达到-40摄氏度,可是什么时候普及,价格什么时候跌到普通老百姓可以承受的地步还不得而知。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
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
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SD卡在24mm×32mm×2.1mm的体积内结合了SanDisk快闪记忆卡控制与MLC(Multilevel Cell)技术和Toshiba(东芝)0.16u及0.13u的NAND技术,通过9针的接口界面与专门的驱动器相连接,不需要额外的电源来保持其上记忆的信息。
nor&nand flash介绍及区别
NAND型闪存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操作。闪存的写入操作必须在空白区域进行,如果目标区域已经有数据,必须先擦除后写入,因此擦除操作是闪存的基本操作。一般每个块包含32个512字节的页,容量16KB;而大容量闪存采用2KB页时,则每个块包含64个页,容量128KB。
每颗NAND型闪存的I/O接口一般是8条,每条数据线每次传输(512+16)bit信息,8条就是(512+16)×8bit,也就是前面说的512字节。但较大容量的NAND型闪存也越来越多地采用16条I/O线的设计,如三星编号K9K1G16U0A的芯片就是64M×16bit的NAND型闪存,容量1Gb,基本数据单位是(256+8)×16bit,还是512字节。
4.I/O位宽
以往NAND型闪存的数据线一般为8条,不过从256Mb产品开始,就有16条数据线的产品出现了。但由于控制器等方面的原因,x16芯片实际应用的相对比较少,但将来数量上还是会呈上升趋势的。虽然x16的芯片在传送数据和地址信息时仍采用8位一组,占用的周期也不变,但传送数据时就以16位为一组,带宽增加一倍。K9K4G16U0M就是典型的64M×16芯片,它每页仍为2KB,但结构为(1K+32)×16bit。
什么是NOR和NAND闪存?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和NAND闪存。
NAND型闪存的技术特点
pvc名片、会员卡、磁条卡、条码卡的区别
一般我们所说的卡片都是指PVC材料的,国际标准85.5*54*0.76mm,当然还有一些以其它材料所生产的卡片,比如:PE,ABS等等。
PVC是聚氯乙烯材料的简称,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抗老化剂、改性剂等,经混炼、压延、真空吸塑等工艺而成的材料。
一般的卡片都需要经过:设计制作——印刷——层压——冲切——QC等几大工序才完成,一般我们将卡片以功能分为以下几类:感应卡、条码卡、磁条卡、会员卡等等,以工艺又可分为:光面卡、磨砂卡、哑面卡等等可根据贵公司的设计要求生产出各尺寸与形状的PVC透明,哑面,磨砂等工艺的PVC,PET,ABS料系列的卡片,使您的产品与众不同,极具个性!本公司专业制作pvc名片、会员卡、贵宾卡、磁条卡、条码卡、IC卡、ID卡、金属卡、镭射卡、复旦M1卡、原装S50、原装S70、EM4305、国产4442、国产4428、人像卡、工作证、IC钥匙扣、广告扇、透明卡、滴胶卡、3D卡、异形卡,一卡通系统等,欢迎亲们来订购,量大价优!咨询QQ: 917862200磁条卡磁条卡是以液体磁性材料或磁条为信息载体,将液体磁性材料涂覆在卡片上,技术分类:一种是高磁(HICO)卡,即以2750或4000 Oersteds的强度进行编码;另一种是而、低磁(LOCO)卡,即以300 Oersteds 的强度进行编码。
磁卡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片。
它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携带方便、使用较为稳定可靠。
通常,磁卡的一面印刷有说明提示性信息,如插卡方向;另一面则有磁层或磁条,具有2-3个磁道以记录有关信息数据。
磁条上有3个磁道。
磁道1与磁道2是只读磁道,在使用时磁道上记录的信息只能读出而不允许写或修改。
磁道3为读写磁道,在使用时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磁道1可记录数字(0-9)、字母(a-z)和其他一些符号(如括号、分隔符等),最大可记录79个数字或字母。
内存卡知识(技术参数)大全
内存卡知识(技术参数)大全一、内存卡概述:内存卡即外部存储器。
人们照相要使用胶卷,听歌要有磁带,录像要用录像带带,存储文件使用磁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数码产品的发展,促使闪存卡的诞生。
目前闪存卡的应用领域范围广泛,使得闪存卡迅猛发展,现在照相存储照片,录相存储视频,听歌存储音乐,及其它数据都可由闪存卡来代替。
二、内存卡技术参数:1.传输速率:一般按倍速来算。
x1x为150KB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60X、80X 的高速卡,倍速越高速度越快。
2.读速度和写速度:指对闪存的读操作和写操作,这个速度会根据闪存卡的控制芯片来决定是多少速的闪存卡,读速度和写速度都会不一样。
3.控制芯片:主要提供卓越的功能,强化您的记忆卡效能。
高速的传输速率(传输速度),优良的兼容性,让您的储存资料万无一失(安全性)。
4.电压:不同类型的闪存卡具有不同的规范,其所能正常工作的电压是不同的。
不过不同的闪存卡接口也各不相同,不存在插错接口的可能。
因此不会出现因插错接口,工作电压不同而损坏闪存卡的情况。
一般的工作电压:CF卡:3.3V/5VSD卡:2.7-3.6VSM:3.3VDVRSMMC:1.8/3.3V三、内存卡的存取速度:存取速度是指闪存卡在被写入数据或读取数据时的数据传输速度。
不同类型的闪存卡采用的接口规范各不相同,自然各自的存取速度也不相同。
即便是同种类型的存储卡,也受到各厂商制造水平、读卡器优略,乃至被连接到的主机性能等因素的干扰,在实际也表现出不同的存取速度。
同一块卡应用于不同的相机,也可能表现出速度的差异,这受到相机闪存卡接口性能差异的影响。
四、内存卡工作电压:不同类型的闪存卡具有不同的规范,其所能正常工作的电压是不同的。
不过不同的闪存卡接口也各不相同,不存在插错接口的可能。
因此不会出现因插错接口,工作电压不同而损坏闪存卡的情况。
SD卡数据传送和物理规范是由MMC发展而来,尺寸大小和MMC差不多。
SD卡与MMC卡保持着向上兼容,也就是说,MMC可以被新的SD设备存取,兼容性则取决于应用软件,但SD卡却不可以被MMC 设备存取。
【知识普及】三种存储类型以及三种存储方式【转】
【知识普及】三种存储类型以及三种存储⽅式【转】三种存储⽅式:DAS、SAN、NAS三种存储类型:块存储、⽂件存储、对象存储块存储和⽂件存储是我们⽐较熟悉的两种主流的存储类型,⽽对象存储(Object-based Storage)是⼀种新的⽹络存储架构,基于对象存储技术的设备就是对象存储设备(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简称OSD。
本质是⼀样的,底层都是块存储,只是在对外接⼝上表现不⼀致,分别应⽤于不同的业务场景。
分布式存储的应⽤场景相对于其存储接⼝,现在流⾏分为三种:对象存储: 也就是通常意义的键值存储,其接⼝就是简单的GET、PUT、DEL和其他扩展,如七⽜、⼜拍、Swift、S3块存储: 这种接⼝通常以QEMU Driver或者Kernel Module的⽅式存在,这种接⼝需要实现Linux的Block Device的接⼝或者QEMU提供的Block Driver接⼝,如Sheepdog,AWS的EBS,青云的云硬盘和阿⾥云的盘古系统,还有Ceph的RBD(RBD是Ceph⾯向块存储的接⼝)⽂件存储: 通常意义是⽀持POSIX接⼝,它跟传统的⽂件系统如Ext4是⼀个类型的,但区别在于分布式存储提供了并⾏化的能⼒,如Ceph的CephFS(CephFS是Ceph⾯向⽂件存储的接⼝),但是有时候⼜会把GFS,HDFS这种⾮POSIX接⼝的类⽂件存储接⼝归⼊此类。
1 块存储以下列出的两种存储⽅式都是块存储类型:DAS(Direct Attach 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种储存⽅式,每⼀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不能存取。
通常⽤在单⼀⽹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性能要求不⾼的环境下,可以说是⼀种应⽤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tf卡标准
tf卡标准
TF卡是一种存储卡,其标准取决于不同的规范和协议。
1. 尺寸和容量:TF卡通常分为MicroSD和MiniSD两种尺寸,容量从8GB到1TB不等。
MicroSD卡通常是手机和其他小型设备中使用的存储卡,而MiniSD卡则用于较大型的设备。
2. 速度等级:TF卡也有不同的速度等级,包括Class 2、Class 4、Class 6、Class 10等。
这些等级代表了TF卡的写入速度,例如Class 10代表了至少10MB/s的写入速度。
3. 技术标准:TF卡通常基于不同的技术标准,例如SD3.0(UHS-I)、SD
4.0(UHS-II)等。
这些标准定义了TF卡的读取和写入速度以及其他特性。
4. 安全性:TF卡也有不同的安全特性,例如数据加密和防篡改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保护存储在TF卡上的数据安全。
TF卡的标准取决于其尺寸、容量、速度等级、技术标准和安全性等特性。
在购买TF
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来选择符合规格的TF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型存储卡的区别与差异联合数码实验室水波古一现如今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不由不让我们惊奇,存储设备的尺寸已经做得像指甲盖一样大了,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微型的高速大容量存储卡。
绝大部分的数码相机、PDA和智能手机都采用了存储卡作为了存储设备,随着数码相机的高速普及速度,其相关配件存储卡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然而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存储卡,我们怎么去区分和选择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和共同点呢?下面我们就把市面上所有主流的存储卡的来历和格式向大家详细道来。
闪存按照规格又分为CF卡、SM卡、MMC卡、SD(包含原来的TF卡)卡、MS卡(记忆棒)、xD 卡等等,我们先从CF卡开始。
CF卡CF卡可能是色影无忌网友最熟悉的一种卡了,现今市场上单反数码相机大多数的还是采用了CF作存储,只有为数不多的采用了SD卡,如尼康新出机型D40、D80,还有D50,松下新出的L1,宾得K10D等。
虽然我们平时很熟悉CF卡,但是我们不见得熟悉其来龙去脉,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CF卡的历史。
SanDisk第三代CF卡,具有读写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
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并与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仅纸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 x m3.3mm),是一种固态产品,也就是工作时没有运动部件。
CF卡采用闪存(flash)技术,是一种稳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不需要电池来维持其中存储的数据。
对所保存的数据来说,CF卡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安全性和保护性都更高;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及Ⅲ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而且CF卡的用电量仅为小型磁盘驱动器的5%。
这些优异的条件使得大多数数码相机选择CF卡作为其首选存储介质。
虽然最初CF卡是采用Flash Memory的存贮卡,但随着CF卡的发展,各种采用CF卡规格的非Flash Memory卡也开始出现,CFA后来又发展出了CF+的规格,使CF卡的范围扩展到非Flash Memory 的其它领域,包括其它I/O设备和磁盘存贮器,以及一个更新物理规格的Type II规格(IBM的Microdrive就是Type II的CF卡),Type II和原来的Type I相比不同之处在于Type II厚5mm。
CF卡同时支持3.3伏和5伏的电压,任何一张CF卡都可以在这两种电压下工作,这使得它具有广阔的使用范围。
CF存贮卡的兼容性还表现在它把Flash Memory存贮模块与控制器结合在一起,这样使用CF卡的外部设备就可以做得比较简单,而且不同的CF卡都可以用单一的机构来读写,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特别是CF卡升级换代时也可以保证旧设备的兼容性。
CF卡有相当多的平台支持,包括DOS,Windows 3.x,Windows 95、98、XP,Windows CE,OS/2,Apple System 7,Linux和许多种UNIX都能够支持。
CF卡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存储行业标准,保证CF产品的兼容,保证CF卡的向后兼容性;随着CF卡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各厂商积极提高CF卡的技术,促进新一代体小质轻、低能耗先进移动设备的推出,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CFA总部在加拿大的Palo Alto,其成员有权免费得到CF卡、CF商标和CF技术详情。
CFA成员包括3COM,佳能、柯达、惠普、日立、IBM、松下、摩托罗拉、NEC、SanDisk、精工(爱普生)和Socket Communications等120多个。
而且其中的主要数码相机生产研发厂商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组织,从事于CF产品的开发。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CF卡的工作原理:对闪存产品有所了解的网友一定会说,这样看来,CF卡很像现在满地皆是的闪盘。
的确,虽然形状不同,但CF卡和闪盘结构相似,有许多相同之处,不过它们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二者的管理和工作方式。
现在的CF卡和闪盘基本都使用NAND型flash,NAND Flash自身是没有存储控制器的,其结构可看作是由许多的小区块组成的,每块都能存储一定数量的信息,类似于硬盘的簇。
NAND型flash 的读写也是以块和页为单位来进行的,使用8bit的I/O端口存取数据。
AT89S52与CF卡的接口设计NAND型flash容量大、成本低、可以达到比较高的速度,所以应用较为广泛,不过它也有些比较明显的缺点。
NAND型flash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按顺序读取,一个区块写入或读取结束再接着下一个,是“串行”方式而不是“并行”方式,操作上也是如此,比如区块上已有信息,就一定要先擦除,再写入,其它操作也是一样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NAND型flash需要一定的存储空间来存放目录等信息来管理所有的资料,进行任何操作都需要使用这一部分,大部分闪盘的控制芯片都使用固定区块,所以其使用次数远高于其它区块,不管闪存是号称10万次擦写寿命也好,100万次擦写寿命也好,如果使用很频繁,即使每次只用一点点存储空间,也可能因为目录区损坏及缺乏有效扫描除错手段而造成数据丢失,需要格式化才能解决问题。
从NAND型闪存的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类存储器需要的是什么的,在拥有大容量、低成本的存储介质之后,还需要先进的控制器及程序来驱动及使用才能够使存储器具有比较好的性能及可靠性,否则不但性能低下,使用寿命也短。
CF卡比闪盘之类的存储器更加接近硬盘,CF卡内部控制器设计完全模拟硬盘,而且使用标准的ATA/IDE接口界面,可以很容易的通过IDE接口与电脑连接,而且早已实现无驱动设计,使用非常方便。
CF卡最初一般是配备PCMCIA适配器在笔记本电脑的PCMCIA插槽上使用,现在还有了许多USB、IEEE1394读卡器等各种各样的CF适配器,使CF卡与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变得更加方便。
由于Windows 95以上的所有操作系统都内置PCMCIA接口的IDE硬盘控制器驱动程序,Windows ME以上的操作系统也加入了对USB、IEEE1394接口移动磁盘的支持,所以只要为CF卡加上一个简单的接口控制器(转接器),就可以直接在电脑上使用,移动版的Windows Mobile也早已加入对CF/CF+的支持,连转接器都免了。
由于CF卡内置控制器和仿硬盘的设计,也简化了CF适配器的设计,只不过由于CF卡本身体积比SD等存储卡要大,针脚也多得多,所以相对来说往往还是CF适配器要大一些。
CF卡和SM卡的大小规格对比表CF卡在自身设计上也作出了软硬件两方面的配合:一是硬件提供判断条件。
CF卡在自身电路上提供了两个用来检测CF卡是否存在的管脚(暂称CD1和CD2)。
CD1和CD2的有效电平均为低电平,当主机检测到与其相连的CD1和CD2两个管脚同时为低电平时,可判断出CF卡与主机相连;当主机检测到与其相连的CD1和CD2有一个管脚不为低,则可判断出CF卡未与主机相连。
二是软件。
首选定义全局变量(如:IsExist)用于记录CF卡是否与主机相连,当IsExist为0时表示CF 卡未与主机相连;当IsExist为1时表示CF卡与主机相连。
然后,在每次操作CF卡时都先检测CF 卡的CD1和CD2管脚,当检测到CD1和CD2管脚为低电平且IsExist为0时复位CF卡,重新检测CF卡的FAT表统计还剩余多少空间可以分配,检测完FAT表后置变量IsExist为1;当检测到CD1和CD2管脚为低电平且IsExist为1时,继续CF卡的正常操作;当检测到CD1和CD2为高时,停止CF卡操作,置变量IsExist为0。
通过软硬结合、内外配合,CF卡具备热插拔、即插即用、无须驱动的功能,也可以用来作为移动存储器使用。
前面我们说到NAND型flash使用8bit端口就可以完成页操作,CF卡的寄存器也都是8bit的,只有数据寄存器是16bit。
CF卡控制器中包含两组寄存器:命令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这两个寄存器组通过REG信号进行区分。
CF卡工作在存储器方式时,按照ATA标准以寄存器方式传送数据、命令和地址,命令寄存器用来接受命令和传输数据,控制寄存器用来进行磁盘控制。
当CF卡工作在I/O方式时,控制寄存器组主要用于控制CF卡的工作方式;命令寄存器组被分配在与ATA标准兼容的地址空间。
当CF卡工作在I/O方式下,命令寄存器组的地址空间为IF0H~1F7H和3F6H~3F7H;当CF卡工作在寄存器方式下,命令寄存器组的地址空间为1F0H~1FFH。
CF卡的寄存器包括:数据寄存器(R/W),用于对扇区的读写操作。
主机通过该寄存器向CF卡卡控制器写入或从CF卡控制寄存器读出扇区缓冲区的数据;错误寄存器(R)和特性寄存器(W),错误寄存器反映控制寄存器在诊断方式或操作方式下的错误原因。
特性寄存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
扇区数寄存器(R/W),用来记录读、写命令的扇区数目;扇区号寄存器(R/W),用来记录读、写和校验命令指定的起始扇区号;柱面号寄存器(R/W),用来记录读、写、校验和寻址命令指定的柱面号;驱动器/磁头寄存器(R/W),记录读、写、校验和寻道命令指定的驱动器号、磁头号和寻址方式(CHS模式或LBA模式);状态寄存器(R)和命令寄存器(W),状态寄存器反映CF卡驱动器执行命令后的状态,读该寄存器要清除中断请求信号,命令寄存器接收主机发送的CF卡工作的控制命令。
CF卡的扇区寻址有两种方式:物理寻址方式(CHS)和逻辑寻址方式(LBA)。
物理寻址方式使用柱面、磁头和扇区号表示一个特定的扇区,起始扇区是0磁道、0磁头、1扇区,接下来是2扇区,一直到EOF扇区;接下来是同一柱面1头、1扇区等。
逻辑寻址方式将整个CF卡同一寻址。
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为:LBA地址=(柱面号×磁头数+磁头号)×扇区数+扇区数-1?带有Write Acceleration(WA)加速存写技术的Lexar CF卡支持相机更快的存储速度在CF卡上写入一个文件的过程是这样的,在CF卡初始化后(CF卡上电复位和统计剩余空间等工作已经完成),控制器中DSP开始向CF卡的一些寄存器填写必要的信息,如向扇区号寄存器填写读写数据的起始扇区号(LBA地址)和扇区数寄存器填写读写数据所占的扇区个数等,然后向CF 卡的命令寄存器写入CF卡操作的命令,如写操作则向CF卡的命令寄存器写入30H,读操作向CF卡的命令寄存器写入20H等。
删除或者再编程的过程相似。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发现了CF卡与硬盘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不过有一点是完全不同的,那就是CF卡没有机械结构,所以一些操作是以虚拟方式进行。
CF卡工作时一般采用逻辑寻址方式,它没有磁头和磁道的转换操作,因此在访问连续扇区时,操作速度比物理寻址方式快。
CF卡与可以完全像硬盘一样使用,不过由于和硬盘仍有许多不同之处,某些原本为硬盘设计的测试软件并不适合用来测试CF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