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全缺陷及攻击原理

合集下载

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

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

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是指在Web应用程序中采取主动措施,以防止各种网络攻击和安全漏洞的利用。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网站和用户的信息安全,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的核心在于主动防御。

传统的安全防御方式往往是被动的,即通过检测和阻止已知攻击,但对于新型攻击往往力不从心。

而主动防御则是指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就考虑到各种攻击方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保护。

首先是在网络层面,通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测和过滤,防止恶意攻击的入侵。

其次是在应用层面,通过安全编码和漏洞扫描等措施,对应用程序进行安全加固,防止各种代码注入和跨站脚本攻击等漏洞的利用。

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还需要定期更新和升级。

随着攻击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新型漏洞的不断出现,保持系统的安全性就需要及时修补漏洞和更新安全策略。

因此,定期的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是至关重要的。

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

无论是开发人员、管理员还是用户,都应该对安全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

开发人员应该具备安全编码的意识,遵循安全开发规范;管理员应该及时更新和维护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用户应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

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是一种全方位、主动防御的安全策略。

通过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考虑安全问题,从多个层面进行保护,并定期更新和升级,可以有效提高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各方参与并共同努力,也是实施Web动态主动防御原理的重要前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网络安全,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安全可靠。

Web安全中的会话劫持攻击

Web安全中的会话劫持攻击

Web安全中的会话劫持攻击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Web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问题的不断爆发。

其中,会话劫持攻击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攻击类型。

本文将从会话劫持攻击的定义、原理、类型、防范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会话劫持攻击(Session Hijacking)是指攻击者在尚未结束的网络会话中获取合法用户的会话,从而获取用户敏感信息和控制合法会话的攻击方式。

会话劫持是Web中的一种信息安全隐患,可导致攻击者非法获得用户的会话,进而进行一系列攻击,如篡改用户信息、窃取用户数据等。

二、原理会话劫持的实现原理是基于Web应用的会话机制。

Web应用基于HTTP协议通信,而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协议,即Web 服务器不能存储客户端的会话状态,也无法确定一个请求是否来自一个合法用户。

因此,Web应用在处理客户端请求时需要建立和维护一个会话状态,通常使用一些技术,如Cookie(HTTP状态管理)、Session、Token等来实现。

攻击者通常通过监听通信,伪造请求包、篡改返回包等方式,来获取合法用户的会话。

其中,最为常见的攻击方法是中间人攻击(Man in the Middle,MitM)和会话劫持。

中间人攻击指攻击者通过拦截通信流量,从而获取用户的会话数据,进而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直接执行攻击。

而会话劫持是指攻击者在已经建立的会话中,通过伪造会话认证信息,使服务器误认为攻击者是合法用户,从而获取用户的会话。

三、类型根据攻击方式和攻击对象的不同,会话劫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被动式会话劫持被动式会话劫持(Passive Session Hijacking)是指攻击者在传输过程中截获合法用户的会话,并解密获取会话信息。

被动式会话劫持不会对会话数据进行任何修改,因此难以被发现。

2.主动式会话劫持主动式会话劫持(Active Session Hijacking)是指攻击者通过对会话数据进行篡改,达到改变会话状态或者获取会话信息的目的。

web欺骗的基本原理

web欺骗的基本原理

web欺骗的基本原理什么是web欺骗web欺骗是指通过伪造网页、篡改页面内容或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来误导用户,引导其执行意想不到的操作或获取其敏感信息的攻击方式。

通过利用用户的信任,攻击者可以达到各种不法目的,如窃取账号密码、传播恶意软件等。

1. 网页伪造1.1. 网页克隆攻击者通过复制目标网站的页面布局和设计,制作与原网站几乎一模一样的假冒网站。

用户在被欺骗的情况下,可能误以为自己在与正常网站进行交互,从而泄露个人信息。

1.2. 钓鱼网站钓鱼网站是一个特殊的网站,其目的是诱骗用户提供敏感信息,例如账号、密码、社保号码等。

攻击者通常会在钓鱼网站上模仿一些有影响力的机构或服务的页面,如银行、支付平台等。

2. 网页篡改2.1. XSS攻击XSS(跨站脚本)攻击是通过向目标网页注入恶意脚本,使得该脚本在用户浏览器中执行,从而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或执行恶意操作。

攻击者可以通过篡改网页中的输入框、评论区等位置,将恶意脚本注入到页面中。

2.2. CSRF攻击CSRF(跨站请求伪造)攻击是攻击者冒充用户在目标网站上进行非预期的操作。

攻击者可以在诱骗用户点击的链接中携带用户的身份信息,达到执行恶意操作的目的。

3. 网络钓鱼3.1. 垃圾邮件攻击者通过发送诱人的垃圾邮件,骗取用户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或附件,进而引导用户进入伪造的网站或下载恶意软件。

3.2. 社交工程攻击者通过伪装成信任的个人或组织,与目标用户进行交流,并通过社交工程技巧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比如冒充客服人员、利用冲动购物心理等。

4. 防御措施4.1. 安全意识教育用户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对各类网络欺骗的辨识能力,避免轻易相信可疑链接或提供敏感信息。

4.2. 安全防护软件使用安全防护软件,及时发现并拦截伪造的网站、恶意脚本等,降低web欺骗的风险。

4.3. 多因素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可以提高用户账号的安全性,降低被盗取的风险。

4.4. 安全编码规范网站应采用安全编码规范,对用户输入进行过滤、转义,以防止XSS攻击。

网络安全——常见网络攻击形式解析

网络安全——常见网络攻击形式解析

网络安全——常见网络攻击形式解析1.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攻击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侵犯网络系统的行为,对个人、组织和国家的信息资产造成威胁和危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攻击形式,并从技术角度进行解析。

2. 常见网络攻击形式2.1 DDoS 攻击•定义: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是利用多个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肉鸡”(被感染并控制的计算机)同时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请求,使其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原理与实施方法:DDoS攻击通常通过僵尸网络(Botnet)发动,攻击者通过植入木马病毒或控制漏洞漏洞感染用户计算机,并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然后集中发起对目标服务器的请求。

2.2 SQL 注入攻击•定义: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注入攻击是一种利用Web应用程序中存在缺陷的漏洞,通过篡改应用程序的SQL语句或者直接向数据库提交恶意SQL命令来获取非授权访问和执行特权操作的方式。

•原理与实施方法:攻击者通过在输入框中注入恶意的SQL代码,绕过应用程序对用户输入的过滤和检查,使得攻击者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非法访问和操控。

2.3 钓鱼攻击•定义:钓鱼攻击是一种通过伪装成合法来源(如银行、企业)等发送虚假信息并诱导用户暴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方式来进行欺骗的网络攻击手段。

•原理与实施方法:钓鱼攻击通常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

攻击者会制作一个看似真实的网站页面,并通过伪装成合法机构发送欺骗性信息,引诱用户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2.4 恶意软件攻击•定义:恶意软件是指通过植入病毒、蠕虫、木马等恶意代码,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恶意操作,从而获取隐私数据、远程控制系统、进行勒索等行为的软件。

•原理与实施方法:恶意软件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如邮件附件、下载的文件、恶意网站等。

Web安全中的CSRF攻击与防御技术

Web安全中的CSRF攻击与防御技术

Web安全中的CSRF攻击与防御技术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攻击是一种常见的Web应用安全漏洞,它利用了Web应用程序的信任机制,通过伪造用户的请求,使得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恶意操作。

本文将介绍CSRF攻击的原理、常见的攻击方法以及防御技术。

一、CSRF攻击的原理CSRF攻击的基本原理是攻击者伪造一个恶意请求,并诱使用户在当前登录的Web应用程序上执行该请求。

攻击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浏览器的Cookie、会话Token等。

一旦攻击者获得了这些信息,他们就可以构造一个伪造请求,并以用户的名义发送给Web应用程序。

二、常见的CSRF攻击方法1.图片引用攻击(Image tag attack):攻击者通过在恶意网站中插入一段HTML代码,引用了一个合法网站上的图片。

当用户访问恶意网站时,浏览器会发送请求获取图片,但同时也会发送合法网站的Cookie,导致身份信息泄露。

2. URL地址欺骗攻击(URL spoofing attack):攻击者通过URL 地址欺骗用户点击链接,以达到执行恶意请求的目的。

例如,在一个论坛中发布一个诱人的链接,用户点击后将会执行一个未经授权的操作。

3.表单提交攻击(Form submission attack):攻击者在恶意网站中插入一个表单,该表单的目标地址指向受害者正在使用的合法网站。

当用户在恶意网站中提交该表单时,浏览器会自动发送请求至合法网站,导致受害者执行了恶意操作。

三、CSRF攻击的防御技术1.随机令牌(CSRF Token):Web应用程序可以使用随机生成的令牌来验证请求的合法性。

该令牌可以在用户每次访问网站时生成,并与用户的会话相关联。

在每个请求中,该令牌将被包含在参数或Header中,Web应用程序会对该令牌进行验证,只有合法的令牌才会被接受。

2.同源策略(Same Origin Policy):浏览器的同源策略要求JavaScript只能访问与当前页面来源相同的资源。

Web安全中的跨站脚本和CSRF攻击

Web安全中的跨站脚本和CSRF攻击

Web安全中的跨站脚本和CSRF攻击跨站脚本(Cross-Site Scripting, XSS)和跨站请求伪造(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CSRF)是Web安全中常见的两种攻击方式。

这两种攻击方式可以导致用户的敏感信息泄漏、账号劫持、篡改用户数据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分别介绍XSS和CSRF攻击的原理、类型、预防措施以及安全建议。

一、跨站脚本(XSS)攻击:1.原理:XSS攻击是通过向Web页面注入恶意脚本代码,使得用户在浏览器上执行恶意脚本而受到攻击。

这些恶意脚本可以篡改页面内容、窃取用户敏感信息、劫持用户会话等。

2.类型:a.存储型XSS:攻击者将恶意脚本存储到服务端,当用户请求页面时,恶意脚本被返回并执行。

b.反射型XSS:攻击者构造包含恶意脚本的URL,并将其发送给用户。

用户点击URL后,恶意脚本被浏览器执行。

3.预防措施:a.输入验证和过滤: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验证和过滤,防止恶意脚本注入。

b.输出转义:在将用户输入的数据输出到HTML页面时,对特殊字符进行转义,避免恶意脚本执行。

c. HttpOnly Cookie:将敏感信息存储在HttpOnly Cookie中,防止XSS攻击窃取Cookie。

d. CSP(Content Security Policy):通过设置CSP,限制页面可以加载的资源和代码来源,减少XSS攻击的风险。

4.安全建议:a.用户不点击可疑链接和下载的文件,尽量避免访问不受信任的网站。

b.及时更新浏览器和插件,以获得最新的安全修复。

c.使用Web Application Firewall(WAF)等工具来检测和防护XSS攻击。

二、跨站请求伪造(CSRF)攻击:1.原理:CSRF攻击是攻击者利用用户已经登录的身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伪造请求发送给Web应用服务器,从而执行恶意操作。

这种攻击方式通常利用了Web应用对用户发出的请求未进行有效的验证。

常见漏洞原理及修复方式

常见漏洞原理及修复方式

常见漏洞原理及修复方式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漏洞是存在于软件、硬件和网络系统中的一些安全性问题,它们可能会被黑客利用来进行攻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漏洞原理以及如何修复这些漏洞。

1.SQL注入SQL注入是指黑客利用未经充分过滤的用户输入来执行恶意SQL语句的攻击方式。

黑客可以通过SQL注入来篡改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完全控制服务器。

修复方式:-使用预处理语句或参数化查询来过滤输入数据。

-对输入数据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确保没有恶意代码可以执行。

-使用最小特权原则来限制数据库用户的操作权限。

2.XSS攻击XSS 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是指黑客通过在 web 页面注入恶意代码来攻击用户,当用户访问带有恶意代码的网页时,该代码就会在用户的浏览器上执行。

修复方式:-对输入数据进行过滤和转义,确保用户输入的内容不包含可执行的脚本。

-对输出数据进行适当的编码,确保特殊字符不被解析为可执行的脚本。

-使用专门的XSS过滤工具进行检测和防御。

3.CSRF攻击CSRF 攻击(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是指黑客利用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来执行未经用户授权的操作,攻击者可以通过诱使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访问恶意网页来实施此攻击。

修复方式:-确保用户在执行关键操作时需要进行二次确认。

-不要在URL中暴露敏感信息或操作。

4.点击劫持修复方式:- 使用 X-Frame-Options 头或 Content-Security-Policy 头来限制网页的嵌入。

- 使用 JavaScript 技术来判断网页是否被嵌入到了其他网页中。

-在网页中使用透明效果或模态窗口等方法来提示用户当前操作存在风险。

5.文件上传漏洞文件上传漏洞是黑客通过上传恶意文件来攻击服务器或用户系统。

这些恶意文件可能包含病毒、木马或其他恶意代码。

修复方式:-对上传文件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确保只有可信任的文件才能被上传。

网络安全常见漏洞原理解析

网络安全常见漏洞原理解析

网络安全常见漏洞原理解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安全漏洞是指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可能被攻击者利用的弱点或缺陷。

理解网络安全漏洞的原理对于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网络安全常见漏洞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些漏洞。

1. 跨站脚本攻击(XSS)漏洞跨站脚本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在合法网站上注入恶意脚本,使得用户在访问该网站时执行这些脚本,进而获取用户的私人信息或操纵用户的行为。

XSS漏洞一般存在于Web应用程序的用户输入验证不严格或输出过滤不完善等情况下。

解决方法:开发人员应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避免将非法内容渲染到网页上;网站应禁用或限制用户上传的脚本和标签,对输出内容进行安全过滤。

2. SQL注入漏洞SQL注入是指攻击者通过将恶意的SQL代码注入到Web应用程序的输入参数中,进而利用数据库系统的漏洞获取、篡改或删除敏感数据。

SQL注入漏洞往往出现在Web应用程序的数据校验不完善的情况下。

解决方法:开发人员应使用参数化查询,避免直接将用户输入拼接到SQL语句中;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避免特殊字符和SQL关键字的注入。

3. 命令注入漏洞命令注入漏洞是指攻击者通过在Web应用程序的输入参数中注入恶意命令,使得服务器执行这些命令,并获取服务器的敏感信息或者控制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这种漏洞通常发生在Web应用程序没有对用户输入进行充分的过滤和限制的情况下。

解决方法:开发人员应使用合适的函数对用户输入进行过滤,避免将用户输入作为执行命令的参数;限制应用程序的权限,使其不能执行系统命令。

4. 不安全的会话管理漏洞不安全的会话管理漏洞是指Web应用程序在处理用户会话时存在的安全漏洞,例如会话劫持和会话固定。

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可以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篡改用户的会话数据或冒充用户登录。

解决方法:使用随机生成的会话标识符,并在登录之后重新生成会话标识符;使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如HTTPS)加密会话数据的传输;设置适当的会话超时时间。

Web安全攻防的核心原理

Web安全攻防的核心原理

Web安全攻防的核心原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网络的便利,因此Web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Web安全指的是保障Web应用程序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利用和破坏,确保数据及其服务的完整性,保护用户的信息不受恶意软件、网络攻击、数据泄漏、钓鱼等威胁。

攻防是网络安全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攻击指的是试图利用漏洞获取未授权的数据或控制权的行为;防御则是抵御攻击,保护系统和数据不被破坏和损失。

攻防是两个互相竞争的过程,攻击者寻找漏洞来攻击,而防御者则需要在其攻击之前发现漏洞并修补它们。

Web安全攻防的核心原理在于攻击者和防御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攻击者通过发现和利用Web应用程序中的漏洞来攻击,同时防御者则需要不断的寻找并修补漏洞,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这意味着攻防是一种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监视和维护。

Web安全攻防的核心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漏洞扫描和评估漏洞扫描和评估是发现Web应用程序漏洞的一种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漏洞扫描器可以模拟攻击的行为,并产生有关系统的详细报告,这些报告可以帮助防御者更好地理解系统中的漏洞。

防御者可以根据漏洞扫描器的报告来修补漏洞,并加强系统的安全。

2. 密码保护密码保护是Web安全攻防的重要部分,它可以确保用户的密码得到有效保护,防止攻击者利用暴力破解攻击窃取用户的密码。

防御者需要实施一些密码保护措施,例如加密密码、限制密码的有效期、设置密码长度和复杂度要求等。

3. 网络拦截与技巧网络拦截是指在网络模型中的某个地方截获和检查网络数据包,这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网络流量,并检测是否有恶意的活动。

防御者需要利用网络拦截工具来检测Web应用程序是否受到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等攻击。

同时,针对多种攻击,防御者需要学会不断改进技巧,如熟悉Web开发技术,防止无效转义,对输入进行验证、输出进行过滤等。

4.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一种保护敏感数据不被非法获得的方式,它可以保护数据的隐私,防止被攻击者窃取,因此在Web应用程序中尤为重要。

网络安全漏洞与漏洞管理——识别和管理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和弱点

网络安全漏洞与漏洞管理——识别和管理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和弱点
常见工具
Nessus、OpenVAS、Qualys等。
渗透测试原理及实践
渗透测试
模拟黑客攻击手段,对目标系统 进行安全性测试,以验证其安全
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工作流程
明确目标、信息收集、漏洞探测、 权限提升、维持访问、痕迹清除。
实践方法
黑盒测试(从攻击者角度)、白盒 测试(从内部人员角度)和灰盒测 试(结合两者)。
漏洞修复及验证流程
漏洞修复计划制定
漏洞修复实施
根据漏洞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漏洞修复 计划,包括修复措施、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等。
按照修复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漏洞修 复工作,确保修复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漏洞修复验证
漏洞跟踪和监控
在漏洞修复完成后,进行严格的验证和测 试,确保修复措施没有引入新的安全隐患 ,并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
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
01
通过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02 针对网络、系统、应用等不同岗位的员工,提供专业
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发现和处置漏洞的能力。
开展模拟演练
03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实
战能力。
构建持续改进的漏洞管理闭环
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及防范
缓冲区溢出
攻击者利用程序中的缓冲区溢出 漏洞,执行恶意代码。防范措施 包括使用安全的编程技术、及时
更新补丁、限制用户权限等。
权限提升
攻击者利用操作系统中的漏洞, 提升自己的权限,进而控制整个 系统。防范措施包括使用最小权 限原则、及时更新补丁、启用安
全审计等。
恶意软件感染
攻击者通过恶意软件感染系统, 窃取信息或破坏系统功能。防范 措施包括使用安全的软件来源、 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限制用户

十大常见web漏洞及防范

十大常见web漏洞及防范

⼗⼤常见web漏洞及防范⼗⼤常见web漏洞⼀、SQL注⼊漏洞SQL注⼊攻击(SQL Injection),简称注⼊攻击、SQL注⼊,被⼴泛⽤于⾮法获取⽹站控制权,是发⽣在应⽤程序的数据库层上的安全漏洞。

在设计程序,忽略了对输⼊字符串中夹带的SQL指令的检查,被数据库误认为是正常的SQL指令⽽运⾏,从⽽使数据库受到攻击,可能导致数据被窃取、更改、删除,以及进⼀步导致⽹站被嵌⼊恶意代码、被植⼊后门程序等危害。

通常情况下,SQL注⼊的位置包括:(1)表单提交,主要是POST请求,也包括GET请求;(2)URL参数提交,主要为GET请求参数;(3)Cookie参数提交;(4)HTTP请求头部的⼀些可修改的值,⽐如Referer、User_Agent等;(5)⼀些边缘的输⼊点,⽐如.mp3⽂件的⼀些⽂件信息等。

常见的防范⽅法(1)所有的查询语句都使⽤数据库提供的参数化查询接⼝,参数化的语句使⽤参数⽽不是将⽤户输⼊变量嵌⼊到SQL语句中。

当前⼏乎所有的数据库系统都提供了参数化SQL语句执⾏接⼝,使⽤此接⼝可以⾮常有效的防⽌SQL注⼊攻击。

(2)对进⼊数据库的特殊字符(’”<>&*;等)进⾏转义处理,或编码转换。

(3)确认每种数据的类型,⽐如数字型的数据就必须是数字,数据库中的存储字段必须对应为int型。

(4)数据长度应该严格规定,能在⼀定程度上防⽌⽐较长的SQL注⼊语句⽆法正确执⾏。

(5)⽹站每个数据层的编码统⼀,建议全部使⽤UTF-8编码,上下层编码不⼀致有可能导致⼀些过滤模型被绕过。

(6)严格限制⽹站⽤户的数据库的操作权限,给此⽤户提供仅仅能够满⾜其⼯作的权限,从⽽最⼤限度的减少注⼊攻击对数据库的危害。

(7)避免⽹站显⽰SQL错误信息,⽐如类型错误、字段不匹配等,防⽌攻击者利⽤这些错误信息进⾏⼀些判断。

(8)在⽹站发布之前建议使⽤⼀些专业的SQL注⼊检测⼯具进⾏检测,及时修补这些SQL注⼊漏洞。

Web安全漏洞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Web安全漏洞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Web安全漏洞的原理和防范措施Web安全漏洞是指在Web应用程序中存在的安全弱点,可以被黑客或攻击者利用,进行恶意活动或获取未授权的访问权限,从而影响用户数据和业务流程。

常见的安全漏洞包括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文件包含漏洞、命令注入等。

本文将从原理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Web安全漏洞的原理1.SQL注入SQL注入是指攻击者通过构造恶意的SQL语句,将恶意代码插入到Web应用程序中,达到攻击的目的。

攻击者可以通过输入一些恶意字符或代码,让应用程序将SQL语句错误解析,从而达到获取敏感信息、修改数据或执行恶意代码的手段。

2.跨站脚本攻击跨站脚本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在Web页面中插入恶意脚本,利用Web应用程序的漏洞在用户浏览器中执行恶意代码,电偷取用户信息或执行恶意操作。

攻击者通常通过在页面中插入恶意脚本或链接方式,将恶意代码注入到Web应用程序中,使其被用户执行。

3.文件包含漏洞文件包含漏洞是指攻击者通过输入恶意的文件名,将恶意代码引入到Web应用程序中,实现执行恶意操作、窃取用户数据等行为。

攻击者可以通过在URL中插入特殊字符或通过构造恶意的文件路径,将恶意代码引进Web应用程序中运行。

4.命令注入命令注入是指攻击者通过Web应用程序向系统发出特定的命令序列,让系统执行恶意操作。

攻击者通常通过在Web表单中输入特定的命令序列,让系统执行特定的命令,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操作。

二、Web安全漏洞的防范措施为了保证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输入验证输入验证是防止SQL注入、命令注入和文件包含漏洞等攻击的有效手段。

系统应该对所有用户上传的数据进行验证和过滤,仅允许包含必要的信息,避免恶意代码或SQL注入攻击泄露和修改敏感信息。

2.输出编码输出编码是防止跨站脚本攻击的有效手段。

输出内容应该进行编码处理,避免内容中包含恶意脚本被用户执行,保障数据安全。

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HTML编码、URL编码、JS编码等。

web扫描原理

web扫描原理

web扫描原理
Web扫描是指使用自动化工具对Web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扫描,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自动化工具选择:扫描前需选择合适的自动化工具,常见的有Nessus、OpenVAS、Nikto等。

这些工具通过发起HTTP请
求并分析响应来检测潜在的安全问题。

2. 静态分析:工具通过发送各种HTTP请求(GET、POST、PUT等)来测试Web应用程序的不同组件(如URL、表单、Cookie等),并分析应用程序的响应。

工具会检测常见的安
全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跨站请求伪
造(CSRF)等。

3. 动态分析:自动化工具还可以模拟攻击者的行为,与Web
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通过测试应用程序的实际响应,动态分析可以发现更多的安全漏洞。

例如,工具可以尝试常见的弱口令,或者探测Web应用程序的目录结构。

4. 结果报告:扫描完成后,自动化工具会生成详细的报告,列出发现的安全漏洞和弱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修复措施。

这些报告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或系统管理员及时修复漏洞,从而提高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化工具虽然能够辅助发现安全漏洞,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审查。

扫描结果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分析和验
证,以确保漏报、误报的准确性。

另外,Web扫描也需要遵守一些合规性要求,如事先取得授权、遵守法律法规等。

常见 web 安全及防护原理

常见 web 安全及防护原理

常见 web 安全及防护原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 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里,我们会讨论一些关于 web 安全及防护的常见原则。

1. 弱密码问题弱密码是最常见的 web 安全问题之一。

攻击者可以轻易地通过字典攻击等等方式猜测您的密码。

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使用复杂的密码,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不要重复使用相同的密码。

此外,多因素身份验证也是一个好的安全策略。

2. SQL 注入SQL 注入是一种利用 web 应用程序挑战数据库安全性的攻击技术。

通过输入恶意 SQL 代码,攻击者可以非法地访问或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为了防止 SQL 注入攻击,应该使用参数化查询,这种技术可以将用户的输入作为参数传递到 SQL 语句中,从而避免 SQL 注入攻击。

3. 跨站点脚本(XSS)攻击XSS 攻击是一种通过 web 应用程序中植入恶意代码的方法来攻击用户的攻击技术。

攻击者可以在网站提交表单等场景中注入 JavaScript代码,使其在浏览器中被执行。

为了避免 XSS 攻击,应该使用输入验证来防止恶意输入,同时避免向客户端发送未经验证的数据。

此外,使用 cookie 和 session 时也需要特别留意,避免泄漏敏感信息。

4. 跨站点请求伪造(CSRF)攻击CSRF 攻击利用用户在登录过的情况下访问网站的漏洞。

攻击者可以通过欺骗用户访问恶意网站的方式绕过验证,从而伪造合法的请求,让用户执行不必要的操作。

为了防止 CSRF 攻击,应该使用定向防护方式,如将请求的来源与客户端验证接口的 token 相匹配。

5. 点击劫持点击劫持是一种通过 iframe 等方式,使用户误以为自己正在访问某个正常网站的攻击方法,实际上却是访问了攻击者想要的页面或信息。

为了避免点击劫持,应该在 HTTP 头中增加 X-Frame-Options 标头,使得 iframe 中无法嵌入您的网站。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 web 安全及防护的常见原则。

常见中间件漏洞及原理(一)

常见中间件漏洞及原理(一)

常见中间件漏洞及原理(一)常见中间件漏洞及原理介绍中间件是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提供了各种功能和服务,使得应用程序能够更加高效和灵活地运行。

然而,中间件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入侵系统、窃取信息或者进行其他恶意行为。

本文将从浅入深,介绍常见中间件漏洞及其原理。

1. Apache Struts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漏洞原理:Apache Struts是一个开源的Java 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其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源于其对OGNL表达式的处理不当。

攻击者通过构造恶意的OGNL表达式,可以在受影响的系统上执行任意代码。

•防护措施:及时更新Apache Struts框架的版本,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此外,对用户输入进行合法性验证,避免恶意代码注入。

2. Nginx缓冲区溢出漏洞•漏洞原理:Nginx是一个流行的Web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其缓冲区溢出漏洞源于对用户输入的不正确处理。

攻击者可以发送特制的恶意代码,导致缓冲区溢出,并有可能执行任意代码。

•防护措施:及时更新Nginx服务器的版本,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同时,配置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敏感资源的访问。

3. Redis未授权访问漏洞•漏洞原理: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库,其未授权访问漏洞源于默认配置不当。

攻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未授权的Redis实例,并执行恶意操作,如数据删除、文件读写等。

•防护措施: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设置访问密码,限制对Redis数据库的访问。

另外,监控和审计Redis的访问,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4. MySQL注入漏洞•漏洞原理:MySQL是一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其注入漏洞源于未正确过滤或转义用户输入。

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恶意的SQL语句,执行非授权的数据库操作,如查询、修改、删除等。

•防护措施: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避免将未经处理的数据直接拼接到SQL语句中。

使用预编译语句或ORM框架,可以有效预防SQL注入漏洞。

web漏洞扫描原理

web漏洞扫描原理

web漏洞扫描原理Web漏洞扫描原理。

Web漏洞扫描是指对Web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性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发现并修复应用程序中存在的漏洞,以防止黑客利用这些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

本文将介绍Web漏洞扫描的原理以及常见的扫描技术。

首先,Web漏洞扫描的原理是基于对Web应用程序进行自动化测试,以发现应用程序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这种测试通常包括对应用程序的输入验证、会话管理、访问控制、安全配置等方面进行检测,以及对常见的Web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XSS)、跨站请求伪造(CSRF)等进行检测。

其次,Web漏洞扫描通常采用的技术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对应用程序的源代码或二进制代码进行分析,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动态分析是指通过模拟攻击者的行为,对应用程序进行实际的测试,以发现实际存在的漏洞。

在进行Web漏洞扫描时,通常会采用自动化工具来辅助进行测试。

这些工具可以自动化地模拟攻击者的行为,对应用程序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并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定位和修复漏洞。

除了自动化测试工具外,还可以采用手工测试的方式进行Web 漏洞扫描。

手工测试可以更深入地发现一些自动化工具无法发现的漏洞,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进行Web漏洞扫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扫描工具,不同的工具对于不同类型的漏洞有不同的检测能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是设置合适的扫描策略,包括对哪些部分进行扫描、使用何种扫描技术等。

最后是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并对修复后的应用程序进行再次测试,以确保漏洞已被彻底修复。

总之,Web漏洞扫描是保障Web应用程序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应用程序进行自动化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Web漏洞扫描原理和技术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Web安全测试技术。

Web安全的基本原理

Web安全的基本原理

Web安全的基本原理Web安全的基本原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Web技术的发展,Web应用程序已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娱乐的重要平台。

然而,与此同时,Web应用程序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跨站请求伪造等。

因此,了解Web安全的基本原理,对于Web开发人员和用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安全性和可用性的平衡Web安全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和可用性的平衡。

安全性是指保护Web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不受攻击和损失,而可用性则是保证Web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和数据可访问性。

因此,在设计Web应用程序时,需要权衡这两个因素,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同时保证Web应用程序的可用性。

二、认证和授权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而授权则是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在Web应用程序中,认证和授权是保证安全性的核心原则。

只有经过认证的用户才能获得授权访问Web应用程序的资源。

为了保证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应该使用强密码策略、多因素身份验证和限制登录尝试次数等措施来防止恶意人员获取到合法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三、输入验证和过滤输入验证和过滤是Web应用程序安全性保护的关键。

输入验证是确认用户提交数据的格式和内容是否符合预期的过程。

过滤则是从用户提交的数据中去除任何恶意脚本,防止恶意人员在Web应用程序上执行注入攻击。

在Web应用程序中,输入验证和过滤应该是前端和后端都要进行的操作,以确保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四、跨站脚本攻击和跨站请求伪造跨站脚本攻击和跨站请求伪造是常见的Web安全威胁。

跨站脚本攻击是指恶意人员通过向Web页面插入恶意脚本,并让用户获取到执行这些脚本的页面,从而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跨站请求伪造则是指攻击者通过伪造合法用户的数据包,向Web应用程序提交数据请求,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

要防止这些威胁,Web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使用安全的编码技术,如HTML转义和内容安全策略等,并且应该验证请求来源和请求内容,确保它们来自合法来源。

downfall漏洞原理

downfall漏洞原理

downfall漏洞原理Downfall漏洞原理简介:Downfall漏洞是一种网络安全漏洞,它针对的是Web应用程序的授权和身份验证机制。

它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应用程序中的逻辑缺陷或设计错误,绕过授权验证,获得未授权的权限。

这种漏洞可能导致攻击者可以执行未经授权的操作,窃取敏感信息,或者篡改应用程序的功能。

原理解析:Downfall漏洞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逻辑缺陷:Downfall漏洞通常利用应用程序中的逻辑缺陷,例如不正确的条件判断或错误的授权逻辑。

攻击者可以通过发现这些缺陷,绕过正常的授权流程,获得未经授权的访问权限。

2. 会话劫持:Downfall漏洞还可以利用会话劫持的原理。

攻击者可以通过劫持合法用户的会话令牌,伪装成合法用户,绕过授权机制。

这种劫持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通过网络嗅探、XSS攻击或社会工程学等手段。

3. 弱密码和默认凭证:Downfall漏洞还可以利用应用程序中存在的弱密码或默认凭证。

如果应用程序的管理员账户设置了弱密码,或者使用了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攻击者可以轻松地获取管理员权限,并绕过授权机制。

4. 垂直权限提升:Downfall漏洞还可以通过垂直权限提升的方式绕过授权机制。

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应用程序的请求参数,将自己的权限提升到比正常授权更高的级别。

这种漏洞通常涉及到应用程序对用户权限的不正确验证和控制。

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Downfall漏洞的原理,我们可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分析。

假设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在登录后可以查看和编辑自己的订单信息。

应用程序的授权机制是基于用户的角色和权限来控制的。

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自己的订单信息。

然而,应用程序存在一个逻辑缺陷。

在编辑订单的功能中,应用程序没有正确验证用户的权限,而是仅仅验证了用户是否登录。

这就意味着任何登录的用户都可以编辑任意订单,绕过了正常的授权机制。

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通过修改请求参数,将自己的权限提升为管理员权限。

web欺骗原理

web欺骗原理

web欺骗原理Web欺骗原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欺骗成为了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Web欺骗是指通过伪造网页、虚假信息等手段,欺骗用户或攻击目标,以获取利益或进行其他恶意活动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Web欺骗原理,帮助读者了解并避免成为Web欺骗的受害者。

1. 假冒网站假冒网站是最常见的Web欺骗手段之一。

攻击者通过伪造合法网站的外观和功能,诱使用户输入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号等。

一旦用户输入这些信息,攻击者就能获取并滥用这些信息。

为了避免成为假冒网站的受害者,用户应该注意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是否有安全证书等。

2. 钓鱼邮件钓鱼邮件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伪装成合法机构的信息,诱使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恶意附件的一种欺骗手段。

这些邮件通常伪装成银行、电商平台等常见机构的邮件,内容常常是要求用户更新账号信息、确认交易等。

为了防止成为钓鱼邮件的受害者,用户应该注意邮件的发送者、链接的真实性等。

3. XSS攻击XSS(跨站脚本)攻击是一种通过在网页中注入恶意脚本,从而获取用户信息或控制用户浏览器的攻击手段。

攻击者可以利用XSS漏洞,将恶意脚本注入到合法网页中,当用户访问该网页时,恶意脚本就会执行。

为了避免成为XSS攻击的受害者,开发人员应该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过滤和转义,用户也应该保持浏览器的更新和使用最新的浏览器插件。

4. CSRF攻击CSRF(跨站请求伪造)攻击是一种通过伪装成用户合法请求的方式,以用户的身份进行非法操作的攻击手段。

攻击者可以通过诱使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访问恶意网页,来发起CSRF攻击。

为了避免成为CSRF攻击的受害者,用户应该注意不点击不信任的链接,并且定期更改密码。

5. 重定向攻击重定向攻击是一种通过伪造合法网站的重定向链接,将用户重定向到恶意网站的攻击手段。

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合法网站的重定向链接,将用户引导至恶意网站,从而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为了避免成为重定向攻击的受害者,用户应该注意网址的真实性,并且不点击不信任的链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安全缺陷及攻击原理一、引言跨站点请求伪造(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以下简称CSRF。

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网站漏洞。

Gmail、YouTube等著名网站都有过CSRF漏洞.甚至包括“ING DIRECT”这样的英国第四大储蓄银行的金融机构网站。

2009年3月著名网络安全机构SANS与MITRE结合来自全球超过30个软件工作者及安全专家,将CSRF列为最危险的25个编程错误之一。

二、现有的Web安全缺陷(一)Web安全策略与CSRF有关的主要有三个Web安全策略:同源策略、Cookie安全策略和Flash安全策略。

1、同源策略同源指的是:同协议,同域名和同端口。

同源策略,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动态内容(例如,JavaScript或者VBScript)只能读取或者修改与之同源的那些HTTP应答和Cookie.而不能读取来自不同源的内容。

浏览器的同源策路限制了脚本只能访问同源下的资源。

同源策略仅仅阻止了脚本读取来自其他站点的内容.但是却没有防止脚本向其他站点发出请求。

因为CSRF攻击是由于某些请求被发出,而引起在服务器端执行了某些动作所引起的,所以同源策略无法防止CSRF攻击。

2、Cookie安全策略RFC2109定义了Cookie的安全策略。

服务器设置Cookie值并为Cookie设置安全属性。

Cookie的安全属性包括了Domain、Path、Secure、Expires、MaxAge和HttpOnly等。

Cookie安全策略类似于同源策略并且要比同源策略更安全一些,但是利用脚本,可以把Cookie 的安全级别降低.甚至Cookie的path属性可以被完全绕过。

如果一位攻击者可以突破或绕过两源策略的话,就可以通过DOM的变量document.cookie轻松读取Cookie。

3、Flash安全策略默认时,Flash的安全策略与同源策略非常类似,来自于某个域的Flash应用只可以读取来自该域的响应。

但是Flash的安全策略并不被同源策略限制.Adobe公司定义了F1ash的跨域策略,该策略通常定义在一个名为crossdomain.xml的策略文件中。

该文件定义了哪些域可以和当前域通信。

错误的配置文件可能导致兀ash突破同源策略。

导致受到迸一步的攻击。

安全研究人员曾经对500个顶级网站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有143个站点使用了crossdomain.xml策略文件。

而在这143个站点中。

又有47个站点对来自第三方站点的连接完全接受,这可能导致CSRF漏洞。

(二)Web认证方式和浏览器的安全缺陷现在的Web应用程序几乎都是使用Cookie来识别用户身份以及保存会话状态。

浏览器在最初加入Cookie功能时并没有考虑安全因素。

假设一个网站使用了Cookie,当一个用户完成身份验证之后.浏览器得到一个标识用户身份的Cookie,只要不退出或关闭浏览器。

以后访问相同网站下的页面的时候,对每一个请求浏览器都会“智能”地主动附带上该网站的Cookie来标识自己,用户不需要重新认证就可以被网站识别。

当第三方WEB页面产生了指向当前网站域下的请求时,该请求也会带上当前网站的Cookie。

这种认证方式,称之为隐式认证。

不同浏览器对于Cookie的处理不尽相同,Internet Explorer默认阻止向第三方发送当前的Cookie(见213节),而Firefox和Chrome则默认没有限制。

现在很多用户上网使用多窗口或多标签页浏览器,例如傲游、Firefox、Opera等。

这些浏览器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增大了风险,因为它们只有一个进程运行,Cookie在各个窗121或标签页之问是共享的。

除了Cookie认证方式之外,其他Web认证机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比如HTTP基本认证,用户通过认证后。

浏览器仍会“智能”地把用户名和口令附加到之后第三方发给站点的请求中。

即使网站使用了安全套接字(SSL)来加密连接.浏览器也会”智能“地自动把SSL认证信息加到第三方发给站点的请求中。

(三)P3P的副作用Internet Explorer在处理Cookie时,还遵守P3P(Platform forPrivaeyPreferenees)规范。

P3P是W3C制定的一项关于Cookie的隐私保护标准,要求网站向用户表明它对用户隐私的处理。

比如将收集哪些信息。

信息做何用途等。

如果该站点的信息收集行为同用户设定的标准相符,则两者之闻关于个人隐私信息的协定就可以自动地缔结,而用户可毫无阻碍地浏览该站点;如果不符,浏览器会提醒用户,由用户决定是否对自己制定的个人隐私策略作出修改以进入该网站,双方最终通过一个双向的选择达成用户个人隐私策略。

P3P策略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如果一个网站设置了有效的P3P策略,Internet Explorer允许第三方到它的Web请求自动带上Cookie。

网站可能遭到CSRF攻击;如果一个网站没有设置P3P策略或者P3P策略无效,第三方到它的Web请求不会带有该网站的Cookie,反而免受CSRF攻击三、CSRF攻击的原理网站是通过隐式认证认证用户时,只要不关闭浏览器或者退出,以后访问相同网站时,浏览器会自动在请求中附带上认证信息。

如果浏览器被其它网页控制请求了这个网站的URL,可能会执行一些用户不希望的功能。

下面用例子来说明:假设某个网站(example.com)保存了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信息.并且通过这个邮箱地址实现密码恢复等功能。

网站仅采用了Cookie的隐式认证方式来验证用户.用户在验证登录后可以用如下这个URL来更改自己的邮件地址设置: /setemail=邮件地址那么攻击者只要创建一个HTML页面包含以下代码:< IMG src=“ /setemail = 新邮件地址”>当已经登录过example.com的用户访问这个页面的时候,浏览器就会向example.com发出请求改变用户的邮箱地址。

对于所有使用隐式的认证方式并且没有采取针对CSRF攻击的自我保护措施的网站,几乎都可能存在CSRF漏洞。

四、CSRF与XSS比较Cross—Site Scripting Cxssl允许攻击者将恶意代码注入到受害网站的网页上,其他使用者在观看网页时就会受到影响。

这类攻击通常包含了HTML以及客户端脚本语言。

CSRF与之相比区别在于:XSS攻击需要借助脚本语言,CSRF攻击则未必需要脚本语言:XSS需要受害站点接受用户输人来保存恶意代码。

而CSRF攻击可能从第三方网站发起;XS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用户输入没有正确过滤.CSRF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隐式的认证方式。

如果一个网站存在XSS漏洞。

那么它很大可能也存在CSRF漏洞。

即使一个网站能够完美地坊御XsS漏洞,却未必能够防御CSRF。

另外,CSRF与XSS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一个攻击可能既是CSRF攻击。

又是XSS攻击。

五、防范CSRF攻击为了防范CSRF攻击,理论上可以要求对每个发送至该站点的请求都要显式的认证来消除威胁。

比如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但实际上这会导致严重的易用性问题。

所以,提出的防范措施既要易于实行,又不能改变现有的Web程序模式和用户习惯,不能显著降低用户体验。

(一)服务器端的防范措施1、对于网站所有接受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过滤。

这条措施不止针对CSRF漏洞,而主要是减少XSS漏洞的可能性。

而一个有XSS漏洞的网站,很难保证它对CSRF是安全的。

这条措施是其它安全措施的基础。

2、GET方法只用于从服务器端读取数据,POST方法用于向服务器端提交或者修改数据。

仅使用POST方法提交和修改数据不能防范CSRF 攻击,但是会增加攻击的难度。

避免攻击者简单地使用< IMG >等标签就能通过GET方法进行CSRF攻击。

同时,这样做也符合RFC2616推荐的Web规范。

3、在所有POST方法提交的数据中提供一个不可预测的参数,比如一个随机数。

或者一个根据时间计算的HASH值。

并且在Cookie中也同样保存这个参数。

把这个参数嵌入标签保存在FORM表单中,当浏览器提交POST请求到服务器端时.从POST数据中取出这个参数并且和Cook.ie中的值做比较,如果两个值相等则认为请求有效,不相等则拒绝。

根据同源策略和Cookie的安全策略,第三方网页是无法取得Cookie中的参数值的.所以它不能构造出相同随机参数的POST请求。

另外,为了保证一个用户同时打开多个表单页面。

所有页面都能正常工作,在一次会话的有效期内。

只使用同一个随机参数。

也就是说,在会话初始化的时候生成一个随机参数,在以后的页面和Cookie中,都使用这个参数。

直到会话结束,新的会话开始时,才生成新的参数,否则会只有用户最后一次打开的页面才能正常提交POST请求.多标签或多窗口浏览器会不能正常工作。

4、在关键的服务器端远程调用动作之前,增加人机交互环节。

例如CAPTCHA人机区分识别程序㈣(典型应用如图片验证码)。

5、利用Cookie安全策略中的安全属性,但是不要完全依赖Cookie安全策略中的安全属性,只信任同源策略,并围绕同源策略来打造Web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6、正确配置网站针对Flash的跨域策略文件。

严格限制跨域、跨站的请求。

(二)客户端的防范措施1、保持浏览器更新,尤其是安全补丁,包括浏览器的Flash插件等的更新。

同时也要留意操作系统、杀毒、防火墙等软件的更新。

2、访问敏感网站(比如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后,主动清理历史记录、cookie记录、表单记录、密码记录,并重启浏览器才访问其他网站。

不要在访问敏感网站的同时上其它网站。

3、推荐使用某些带有“隐私浏览”功能的浏览器,比如Safail。

“隐私浏览”功能可以让用户在上网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浏览器不会存储Cookie和其它任何资料.从而CSRF也拿不到有用的信息。

IE 8把它叫做“InPfivate浏览”,Chrome称作“Incognito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