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实、自然、有文化味的数学课
数学课应体现一点文化味
尽。
存 盘 ” 无 疑属 于 “ 则 内功 ” 面 的“ 炼 ” 层 修 了。有志于成 为名师者 , 不仅要锤炼 , 而且 要锻炼 , 更得要修炼 。我们看名师 的课 之
人 在课 堂 教学 的 品 位 上 是 完 全 不 一 样 的。” 也有人说 , 教师连续写三年教案成不
了名师 , 但如 果连 续写 三年 反思 , 很 可 则
能成 为名师 。看小语 界的那些名师 大家 ,
多 的是 课堂精彩 、文 章漂亮的 “ 栖” 两 明
星 。当然 , 作为语文老师 , 不但可 以写教学
级教师 的教学实例来作一些说明 。
一
翼并举 ” 双剑合璧 ” , 师必能 积 聚起 “ 后 教
“ 无招胜 有招” 的底 气和功力 。由此 , 们 我 的教 师必定意 气风发 、 洒脱 豪迈 , 我们 的
课堂必定精致高妙 、 动生辉 ! 灵 夸责任编辑 : 孙海燕
、
凭借数学史料体现文化昧
论 文 , 至 也可 以试 着 写 写 文 艺 作 品 。 甚 再说 读 。孙 双 金 老 师多 年 前 上 《 望 》 春
数学课应 体现一点文化味
时, 曾研读 1 本关于杜 甫的书籍 , 是 因 2 正
为“ 案头” 作的细致充分 , 工 才有 了课 堂上
的精彩。当然 , 读书的作用更体 现于远期 ,
生… …
尽 中已经包含了一些 辅助性的材料 ,如史料 、 小青的位 置, 可能简洁。
等等 , 在教学 中我们可 以将这些史料类 的材
师: 小青除 了是第 3 , 组 还是第几个?( 2个 ) 同学 第 有
数学课中的真实 淡淡中的精彩
我们 课 堂教 学 的全部 。当学 生 回答错 误 时 , 我 可能会 替 他解 释 成 : 你 的回答 有一 定 的道
、
一
学 生不 是舞 台上 的玩偶 , 所 以理 想 的课
堂应 是师 生心 灵交 往 的殿堂 。 学 生是 一个 个 有着 丰 富 内心世 界 、 独立 人格 尊 严 和 巨大生
实 的精彩
学 生足学 习的 主人 , 课 堂是他 们 的 , 每个 悦 、 和谐 的教学 氛 围 里学 习 , 掌握 知识 、 学 会 学 生的个体 是真实 ,让每个 学生 都有 一个真 质 疑 、 争辩 、 评价 , 从 学会 达 到 会 学 , 从 会 学 实展 示 的平台 。 教育 不是一 种告诉 , 只有参 与 求 得创新 。 努 力让 这 节课成 为学 生生 命成 长 到学 习 的过程 中去 , 学 生才 是有收 获的 。 的一 部分 ,从而 融入 他们 的精 神 和 血液 ; 当 他 们 在某 个 日子 回想 起 这 位教 师 的这 节 课 时, 仍有 一 丝不 曾磨 灭 的触 动 。也许 这样 上 真实 中 的数学 生命 : 想象 课, 会失败, 但 这才 是与 功利 无关 的真 课堂 ! 每 个 学 生 都 是 带 着一 脸 生 动 、一 脸 好 前 段 时 间 ,在 一个 全镇 的公 开课 上 , 教 奇、 一 脸灿 烂 , 走进 我 们 的课 堂 , 但 愿 当他 们 学 《 8 、 7 、 6加几 》 的教 学 中 , 教 师在 教学 时 , 一 走 出课 堂 时脸 上 多 了幸福 , 多 了满 足 , 多 了 学 生在 对一 题 “ 8 +5 =? 的题 目, 在 有 同学 探究 , 那该 是 我们 所 追求 的 。那 才是 我们 所 回答 了把 “ 5 ” 分成 2与 3 , 把 2与 8 凑成 l 0 , 应追 求 的更高 教学 境界 。 以往我 们 当教师 的 再 加 3 的方 法 , 和 把 8分 成 3和 5 , 5和 5 凑 在传 统 的轨道 上 奔跑 惯 了 , 心 中最关 注 的是 成 1 0 , 再加 3 的方 法两 种后 , 却有 同学 提 出 , 学 生 能做 多 少 道题 目, 有 怎样 的难 度 , 怎 样 把 8分成 4和 4 , 4加 5 先 凑成 9 ,再 9加 4 的 速度 , 满 眼是 分 数 , 满 脑 是 知识 、 技能 , 分 等于 1 3 。在教 师 眼 里这 样 的思 考 有 点 不 可 数 成 了评 价 学生 唯 一标 准 , 而恰 恰忽 略 了人 思议 , 下 面许 多 同 学也 开 始 笑 他 , 可 老 师 略 的 本身 。今 天 , 我们 应该 关 注孩 子们 成 长过 迟疑后 , 还 是请 他来 回答 : 听 了这 同学 的 程 中 的 每一 个 瞬 间 , 精 心 守护 孩 子 们 , 让 每 想法 , 你 就会 明 白 , 原 来 他 们 刚学 了 9加 几 个 孩子 找 到幸 福感 、 成 就 感 。给 知识 注入生 的加 法 , 所 以对 “ 9 加4 ” 的题 目很 是熟 练 , 再 命, 把 教学还 原成 为儿童 的生命 活动 , 在有 限 说 “ 9+ 4=1 3 ” 就写 在 黑板 上 , 拿 来 用 就可 以 的课堂上 , 使 学生 的数学 学习成 为一 种美妙 了 , “ 1 0加 3 ” 与“ 9加 4 ” 一 样 一 眼 就 可 以 看 的精神 漫游 , 一段 快乐 的智 性时光 。 为孩子 创 出来 。 得 到老师 的肯定 学生 的情 绪很是 高涨 , 造足够的舒展生命的空间,从而使孩子们心 思维 活跃起来 , 主动积 极地 参 与教学活 动 。 但 中的梦想 更清 晰 , 更美妙 , 更 奇特 , 更 宏大 。 课堂 上游离 了老师 预设 ,无 法按 预定 的设计 进行 下去 , 可 同学们所 学 习到 的不仅是 一种 二、 真实 中 的数 学 情绪 : “ 激” 与“ 创” “ 凑 十法 ” 。这 就是 “ 激” 的结果——创 。
为真实、有效、精彩的课堂教学喝彩
为真实、有效、精彩的课堂教学喝彩【摘要】精彩的数学课堂的要素有很多,数学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对学生正确解读与合理预设,把课堂还给学生,精心设计教学、以智慧包容的心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合理而有效地生成,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成长发展。
【主题词】引人导入有效情境开放练习激励语言逼真效果5月20日我有幸参加2010年盐城市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学习了来自不同县区的十二节精彩的数学课。
这次观摩课是采用了同题赛课的方法,同一个课题在各个老师的不同理解和各自不同的精心设计下,每节课都焕发出了有效教学的光彩。
这些课朴实自然、扎实有效,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中,学生彼此思维碰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精彩的生成,合理地进行数学建模,整堂课的设计可谓“简约而不简单”!真正体现了有效教学、教学有效的风采。
一、引人的导入,巧妙的铺垫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导入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很有好处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皮亚杰语)。
“万事贵乎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这十二节课老师都在导入新知上费了一番心思,效果也各不一样,如在《认识方程》这个课题中,东台市实验小学的冯丽华老师和射阳县解放路小学的尤翠秀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出示天平图,在让学生先自己说说对天平的了解,进而进行方程知识的学习,很直观。
亭湖区建军路小学的张玲老师则采用了猜谜语“一个小矮个,身上挑个担,如果挑不平,头歪肩不平。
”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盐都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商林付老师则先采用一组复习题先复习数的比较大小引出“等式”的概念,再出示实物天平进入方程新知的学习,这样设计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与生长点,效果明显显著。
数学真美妙(3-4
数学真美妙(3-4数学真美妙(3-4)》是一本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教材。
它旨在通过有趣且互动的研究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并培养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术成绩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本教材将通过丰富多样的题、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数学,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智慧和美。
希望通过《数学真美妙(3-4)》的研究,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数学研究,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并在未来的研究和生活中能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课程旨在为读者介绍数学的美妙之处,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数学的概念和应用。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探索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研究如何解决二次方程以及应用二次函数的实际问题。
几何图形:介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等,讲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并研究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概率与统计: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研究如何计算概率,并介绍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函数与图像:研究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探索函数的图像及其变化规律,并掌握如何根据函数图像解题。
本课程的研究顺序建议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先研究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理解其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接着研究几何图形,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然后研究概率与统计,掌握概率的计算和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最后研究函数与图像,理解函数的特点和图像的变化规律。
通过按照以上研究顺序进行研究,读者将能够全面掌握《数学真美妙(3-4)》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并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旨在解释《数学真美妙(3-4)》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等。
学生在学期末通常会参加考试,以评估他们对《数学真美妙(3-4)》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美丽缘于真实——让数学课堂更具真实性
合 作 是 需 要 合 适 的题 材 的 。 堂 中 的 合 作 确 表 述 后 , 用 掌 声 鼓 励 了他 。 想 , 老 课 并 我 朱
教学 实践 , 体 会 到 , 我 当教 学 题 材 可 以 在 动 述 一 个 分 数 的 意 思 时 不 会再 漏 了 “ 均 分 ” 平 师 生 、 生 互 动 。 次 , 作 是 需 要 足 够 时 后 , 师让 学 生 说 说 : 看 了这 个2 4 生 再 合 老 “ / 你想 说 ” / 与 / 的 间 和 空 间 的 。 作 学 习 是 一 种 真 正 意 义 上 什 么 ? 很 快 有 学 生 知 道 了 2 4 1 2 关 合 的各 尽 所 能 , 此 要 有 充 裕 的 时 间 作 保 证 , 为 系 , 生 对 此有 了印 象 , 老 师这 样 的 比较 学 朱
力 保 证 , 们 的 课 堂也 因 为 真 实 而 美 丽 。 我 所 受 , 绪 的 体 验 , 学 学 习 的幸 福 感 。 许 情 数 或
2 追求真 实恰 当的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新 课程所倡导 的主要学 习
3 追求真实 深刻的互 动生成
数 学课 堂是学 生学 习发 展的情境
健 康 的 生 活 气 息 和 生 命 活 力 。 里 没 有 摆 这
做 到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合 作 学 习 , 先 要 需 要 上 都有 所 准 备 , 过 这 样 的 探 底 , 师能 了 首 通 老 是 一 个 十 分 重 要 的 问 题 。 节 课 中 的 合 作 一
在 教学 过 程 中 才 能 呈 现 出 来 , 是 为 了 观 不
究 欲 望 。 想 : 境 的 创 设 , 实 用 不 着 非 我 情 其
由于 学 生 的 学 材 不 同 , 的 等 底 等 高 , 的 赏 ” 真 实 的课 堂 应 该 面 对 学 生 真 实 的 认 知 有 有 。
让数学课堂多点文化味
材料二 : 以折纸为例 , 折一次 , 纸 的 厚 度 变 成 原 来 的 两倍 , 再 折一次 . 纸 的 厚 度 变 成 原 来 的 四 倍 …依 次 下 去 折 X次 , 纸 的 厚 度 是 原 来 的多 少 倍 ?结 论 : = 此时 , 师 生 之 间有 很 好 的互 动 , 经 过 合 作 探 究 的教 学环节 , 得 出 指数 函数 的定 义 。 在 学 生 对 指 数 函 数有 了 初 步 的 了解 后 , 可 以提 示 一 下“ 万世不竭” 这个 词 出 自《 庄子天下篇》 : “ 一尺之棰 , 日
江 苏教 育・ 职 业教 育
l 【 课 程 与 教 学 】 l
责任编辑 盏潇潇
让 数 学课 堂 多点 文 化 味
■ 杨 红
【 摘 要 】 职业学校 学生学 习数学处在“ 被” 学 习状 态, 寻求有效 的教 学方法激发 学生的学 习兴趣 ,
是值得探讨 的课题 。受到北航李 尚志教授 “ 数学大观 ” 的启发 , 教给 学生 i d e a , 在 数学教 学中渗透人 文素
取其半 , 万世不竭。 ” 用 数 学 的 观 点 来 解 释 这 句话 的 含 义
枯 荣 ”作 为 三角 函数 的章 首诗 。他 讲授 的每 一章 都
以 诗 歌 作 导 语 ,听 他 的 课 是 一 种 享 受 。原 来 数 学 也
数学课上出“文化味”
数学课上出“文化味”
我们数学是极其有趣的一种课程,这门课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算术、代数、几何等等,当然,它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周围的世界。
而当我们把它与文化结合起来时,就更能够深入地理解人类文化了。
来自中国文化的“十三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与数学的结合。
“十三经”有八部数学内容,以古籍算学为主,涵盖从算法、平均数、统计学到天文等方面,可以说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宝藏。
这个经典的数学文献,既提供了一种有趣的数学思维方式,又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底蕴,为我们掌握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也可以说是一种数学记号系统,它使用一套汉字来表达一种思想。
它不仅能够表达语言,而且也是抽象的,用来记录数学公式、符号、数字等信息的符号。
所以,汉字的编写可以说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表征。
比如我们熟悉的“等号”就是一个典型的示例,等号左边表示“相等”,右边表示“完全相等”,等号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意义上的图像,象征着两边的数据相等,也可以说是汉字中数学文化的一个代表。
此外,文化也影响到了数学研究的方向与应用,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数学家都将数学应用于实践之中,如造船、测量地面、天文研究、定价、计算易经等,其中不仅包含了数学的思想,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科学、社会生活。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教授孩子们,数学是跟我们文化有关,它不仅反映了人类思维、时代变迁与文化新发展,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去发现新的科学世界,这样,数学才能真正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发挥它的价值与作用,而不仅仅是研究一些理论知识。
小学数学特色课程
小学数学特色课程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数学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
特色课程一:数学游戏课程数学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它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比如,数字拼图游戏,通过将打乱的数字重新组合成正确的算式,既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还有数学棋类游戏,如“算术棋”,玩家需要根据棋子上的数字和运算符号进行计算,以决定棋子的移动步数,这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还能提高他们的策略规划能力。
在数学游戏课程中,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并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规律,总结数学方法。
同时,还会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数学游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色课程二:数学实践课程数学实践课程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超市购物的活动,让他们在购物过程中计算商品的价格、折扣和找零,学会运用货币知识和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或者开展校园面积测量活动,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和绘制校园地图,深入理解长度、面积等数学概念,同时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技巧。
此外,数学实践课程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
比如,让学生根据家庭水电费的账单,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家庭的用水用电情况,并提出节约能源的建议。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白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公式和定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从而增强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特色课程三:数学思维拓展课程数学思维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创新思维等。
“精致课堂”让数学教学真实精细有效
“ 精致课堂” 让数学教学真实精细有效
王 承根
【 绍兴县鉴湖小学 , 浙江 绍兴 3 1 2 0 3 0】
【 摘
精致课堂” 体 现 了 一种 追 求 卓 越 、 精 益 求精 的课 堂教 学境 界 , 这 应该 成 为 一 要】 数学“ 种课 堂教 学发 展 策 略 、 一 种 课 堂教 学 文 化 、 一种 课 堂教 学 行 为 习惯 。 在 课 程 改 革 日益 深 化 的今 天 . 需要数学课 堂更趋 精致化 , 以实现“ 为 了每 个 学 生 发 展 ” 的至 真、 至善 、 至美 的课 堂教 学理 想 目标 。
堂 教学 目 中合 理 地 处 理
所 谓“ 真实” 是 指 数 学 课 堂 要 反 映 学 生 的 学 习 需
【 关
键
词】 数学: 教学 : 课 堂
求 与 真 实 的 学 习过 程 。 教 师 在课 堂 教 学 中要 真 正体 现 以生 为本 . 尊重 学生的认知规律 . 让 学 生 自 己发 现 问 题 、 解 决 问题 , 而 教 师 则 须 根 据 学 生 自学 情 况 做 到 顺 学而导 , 在学 生学习过程 中 , 教 师 要 善 于 发 现 一 些 真 实问题 , 根 据 学 生 解 决 问题 的 真 实 需 求 。 教 师 因学 设 导, 这 样 的 数学 课 才 会 真 实 而 有 实效 。
质提升 . 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 合作交流 、 反 思 质 疑 等 良好 习 惯 , 使 学 生 获得 知 识 技 能 , 激 发 学 习
兴趣 , 感悟 数学基本思想 , 并 引 导 学 生 在 参 与数 学 活 动 的过 程 中积 累 基 本 经 验 。
数学文化滋养数学课堂,提升核心素养——以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为例
新教育·上旬刊一、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对基本知识有所掌握,而忽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另外,一些教师只停留在教教材层面上,没有把各单元、各年级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更没有形成有序的、紧密联系的结构系统,容易造成学生对所学各知识之间缺少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而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分数的高低,要想得高分就要靠多做题来实现。
在这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意义更多的是会解决这道题,这样一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无法提高。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但在传统数学课上,学生更多的是倾听,通过教师地讲解学会解题。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被动的,没有积极、自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推敲,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解题则多具有模仿性,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数学课是乏味的,呆滞的,没有灵魂的,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更无从谈起。
二、在课堂融入数学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1.必要性。
数学文化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失的。
首先,从教师角度,只有将数学文化真正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才能站在历史长河和现代文明长廊之上,以更高的角度去教数学,做到“真教数学”。
同时能将数学的各个基础板块进行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这样各板块、各环节内在互相联系,密不可分,更有利于教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整体把握。
其次,从学生角度出发,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结合基础数学知识,介绍有关数学历史、数学知识的由来在生活中的应用,重要结论、定理的推断过程赏等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在这样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成主动,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才会主动思考、研究、探索,明白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解决一道或者一类题,而在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探索的精神、创新意识都得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从长远考虑,学生良好的思维构建,将会是他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美)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生活中的数学美 • 校本课程的内容与设计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程评价与反馈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介绍
生活中的数学美
本课程以生活中的数学美为主题,通过实际案例和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美妙应用 和价值。
跨学科整合
课程结构设计
总结词
层次递进、模块化设计、跨学科整合
详细描述
课程结构设计应遵循层次递进的原则,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地安排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模块化的 设计方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便于组织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此外,应注重跨学科整合, 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认识。
教学方法创新
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 组讨论、实地考察、数学实验等,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
新思维。
注重实践应用
课程强调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 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和价值,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对未来课程的展望
终结性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通过测试、作品评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 果。
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 队协作能力。
评价标准制定
知识技能
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 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思维能力
评估学生的逻辑推理、问 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合 作精神以及对于数学的态 度和价值观。
教学手段应用
多媒体教学
二年级下册奇妙的数学文化内容简介
二年级下册奇妙的数学文化内容简介
摘要:
一、课程背景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教学方法
五、课程评价
六、课程实施建议
正文:
在当今社会,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许多学生对数学抱有恐惧感,缺乏学习兴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教育部门对数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推出了二年级下册奇妙的数学文化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了认识几何图形、简单的四则运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故事与趣味数学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方法上,课程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探究式学习以及游戏化教学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课程评价方面,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
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以及家长参与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家长和社会也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数学田园课程实施方案
数学田园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数学田园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数学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数学田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为学校的数学教学提供指导,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和学业水平。
三、课程内容。
1. 数学田园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实验、数学游戏、数学探究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2. 数学实验,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体会数学规律和原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技能。
4. 数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自主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
1.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的思考,教师要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鼓励学生的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的数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
五、评价方法。
1. 观察评价,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作品评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些数学作品,如数学实验报告、数学游戏设计等,通过作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造能力。
数学课堂的四个维度:真、实、融、乐
数学课堂的四个维度:真、实、融、乐作者:苏汉武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21年第02期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哪些元素?我认为好的数学课堂需要这四个维度:真、实、融、乐。
一、数学课堂的纯真性纯真原生态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课堂。
“真”的课堂包含两层含义:教师的教要纯真,学生的学要天真、率真。
教学从来都是双边的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
教师在践行纯真时,整合知识点的储备需要返璞归真,授课课件、讲义等避免花里胡哨、花拳绣腿,杜绝使用故作玄虚、装腔作势、刻意卖弄等教学手段。
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追求“繁华”,盲目“添砖加瓦”,注重了外形的美,却偏离了课堂实质的纯真,所以应将充满原生态、纯真的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尝试在有机环保的课堂尽情遨游。
一节课下来,教师需要深度思考:学生是否真的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是否真的会主动自主学习;教师是否真的在引领学生践行学习的方法指引;教师是否真的通过自己的魅力点燃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神;教师是否通过“双向启发”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数学课堂的实在性实在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曾评判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简称“五实”。
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生成性;平实,常态下;真实,有待完善。
课堂的实效性才是一节课的灵魂、精髓。
课堂的实应该体现于实效性和实践性。
导入课堂要有趣味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应有的认知水平,创设一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情境,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冲击。
再好的教师的教也胜不过学生的学,再好的学生的学也比不过学生之间的教。
课程探索生趣,展示分析享趣。
引导学生将预习环节落到实处,结合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环节,将设计的知识点的“问题链”有机统筹结合起来,助推学生探究活动的实效过程,引领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拆分成最细微的单元格,逐层分解学习。
最好的教就是引导学生会学,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推动者,要授予学生最实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开发田园课程丰富数学认知
开发田园课程丰富数学认知
田园课程将数学与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实践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
农田中,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种类的作物生长的规律,了解到作物的生长速度与气候、土
壤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学生可以进行有关作物生长的数学分析,进
而深入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增
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田园课程还可以通过自然环境中的几何图形和数学原理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
何思维。
在校园的花坛中,学生可以观察和比较不同花卉的花朵形状,了解到花卉的形态
和结构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通过在田园环境中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
各种几何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田园课程还可以通过农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农田中,学
生可以通过记录和比较不同作物的收成数量和质量,进行数据分析,探究作物生长的规律。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发现数学规律,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
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田园课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观察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
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田园课程开拓了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培
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广田园课程,为学生的
数学学习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创新的教育方式。
回归自然,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回归自然,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在数学课改的进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一节数学课中过多地关注如何吸引学生的眼球,课堂上看似热喧闹闹,实际教学成效却并不理想。
因此我想,我们的数学课堂不能仅追求欢乐教学,更应在此基础上回来数学教学的本质,追求教学的实效性。
一、回来开门见山学生的爱好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
课改以来,老师们在新课伊始,总是费尽心机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色彩鲜艳,悦耳动听的视频和音频成效因此锁定了学生的目光,但有专门多时候,我们发觉教师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繁琐的激趣引入成了课堂中的花架子,而忽略了为学习主题服务的宗旨。
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我就看到了两个不同的引入版本。
教师1:秋天到了,我们到公园里去看一看。
播放多媒体画面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蓝蓝的湖水,红色的枫叶,开放的菊花,漂亮吗?这么漂亮的环境,我们应该爱护好,看,公园里的广告牌上就告诉我们“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出示多个广告牌,让学生读一读。
那你能把这些广告牌分分类吗?学生分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后,教师切入主题,前面我们差不多初步认识了这些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师2:前几天参观,老师给我们班照了一张全家福,给学生看照片,你明白全家福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长方形。
老师也照了一张,出示一次成相的正方形照片,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回答正方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比较两位教师的引入设计:猛一看上去,前一位教师的设计仿佛更“有味”一些,细细斟酌,前面用5、6分钟的时刻去观赏和思想教育,只是为了引出广告牌,学生是感爱好,但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无关系,分类也是学生在一、二年级早就把握的知识,在那个地点占用时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第二位教师的设计看上去专门淳朴,用照片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开门见山地引出了教学内容,然后从对比片的认识自然过渡到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学生的描述中初步感知图形的特点,为后面的探究研究埋下伏笔。
追求自然而有深度的数学概念教学
追求自然而有深度的数学概念教学
陆春霞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研究》
【年(卷),期】2022()9
【摘要】作为思维活动基本单位的数学概念揭示了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是推导数学定理、法则的逻辑基础,是建立数学知识网络的基本要素,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与前提.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需要,也是思维培养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具体到操作层面,针对初中学生认知水平,追求自然而有深度的概念教学是开展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总页数】2页(P1-2)
【作者】陆春霞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注重本质追求自然--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体会
2.简约而有深度的设计是语文教学\r的应然追求\r——以《项脊轩志》为例
3.简约而有深度的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以《项脊轩志》为例
4.基于“两个过程”,追求自然、合理的概念教学--以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为例
5.追求概念教学的自然高效——以“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表示”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求真实、自然、有文化味的数学课
作者:曹秋涛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21期
摘要:笔者五月份参加了在浙江台州举行的全国第18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听后引发了诸多的感悟与反思,现整理如下。
关键词:自然;真实;大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19-2
用传统教学手段也能把数学课上得生动精彩。
传统教学手段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次大会展示了11堂数学课,其中6堂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至少五堂课上得非常精彩。
不用华丽的课件,就把课堂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原本教师、学生、课件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关系变成了教师学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关系。
摒弃课件的“插足”,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摒弃课件的“插足”,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也就增加了。
不可否认,小学生学好任何一门知识都需要浓浓的情感投入,面对面的教学,教师期盼、赞许、肯定的眼光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教师充满关爱的言行举止足以让学生获得一份安定、一份鼓励。
过分依赖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或许会使一些教师对原生态的基础的教学技艺疏离、陌生。
数学课堂就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的主动探究,在经验积累过程中的自觉领悟。
所有成功的精彩的数学课,教师都不把结论、概念、法则硬塞给学生的。
教师遵循知识自然习得的原则,正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知识,在辩论、“挑刺”、修正、应用中,让学生经历从模糊甚至错误的数学走进清晰并打上个人感性印记的数学。
教师的作用就好比架设在已知到未知之间的桥梁,而走过这座桥梁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
譬如,福建省数学教研室罗敏亮老师执教的《近似数》一课酣畅淋漓地说明了这一特点。
从头至尾,老师都没有讲四舍五入的方法,但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罗老师告诉学生他所买摩托车的价格大约是3000元,然后让学生猜摩托车的实际价格可能是几。
学生从漫无边际地猜,结合数轴学生发现接近3000的数才能近似成3000,逐渐探索出2500到2499之间的数都可以近似成3000元。
在这个过程中,相机让学生理解性地学习四舍五入的方法。
为了让探索得以顺利展开,罗老师精心设计了问题情境和极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可以说问题、情感、成功、合作是推进此类课堂前进的四个重要因素。
数学要不要课前自学或者预习?
数学要不要课前自学或者预习是在听课时经常萦绕于我脑海的一个问题。
贲友林老师的数学课需要自学,并且在预习学中要完成作业单。
他的数学课需要占用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
在
差生较多的班级,这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难推广。
大多数数学大家都不提倡学生课前自学或者预习,譬如来自宝岛台湾的资深数学教师房昔梅老师就反对预习,她认为在上课前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保持神秘感。
张齐华老师认为不仅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保持神秘感,教师也要让学生猜不透,这样就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猜透老师下一个要提什么问题。
我想课前预习或者自学与否,要看班级的实际情况,当教师还在为学生不做回家作业而大伤脑筋时,让学生回家预习就形同虚设。
其次,自学预习不能变成加重家长和学生的负担,老师不应也不能把自己应负的责任变相地分解到家长的头上,这似乎关乎到教师的职业操守。
数学教学的快与慢。
这个问题是听了台湾资深教师房昔梅的两堂数学课之后的一点感想。
大陆的数学课就像经过数个月精雕细琢反复修改后的华彩乐章,大容量高密度的内容需要快节奏的教学来支持。
可以说在这样快节奏的教学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计划有目标的。
在这样的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要高度集中,否则“表演”无法顺利推进。
支撑快节奏数学课堂的理念或许是工业文明的精密设计批量生产的流水线生产理念,这种理念可能认为灌输得越多学生学到的就越多,灌输得越精巧教学效果就越好。
这样的数学课堂让我看到了我们数学教师的焦虑和缺乏自信,造成这种焦虑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数学课有太多的“不可以”。
房昔梅老师的数学课上我看到了太多的“可以”,我看不到感觉不到丝毫的催促、急迫、焦虑和不安,那课就如农耕文明下的田园牧歌,如小草般自然宁静地生长。
大陆的学生在房老师的数学课上反而有些不适应了,过于放开后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手足无措,就是让学生开小差去做别的什么事情了。
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大陆的孩子自律能力稍微差一些(这或许还跟独生子女政策有关)。
上出从容、自然而浓浓数学味的数学课,我称之为大气而又有内涵的数学课。
“快”意味着渴望超越,“慢”意味着崇尚自然,快慢结合、张弛有度,才有可能上出大气的数学课。
我们的数学课需要“饕餮盛宴”还是“家常小吃”?
所谓“饕餮盛宴”,就是珍馐佳酿如宝塔般层层叠起,不仅讲究色香味形俱全,而且还考虑到各种营养的搭配。
参加这样的宴会,一般需要穿正装,讲礼节。
所谓“家常小吃”,菜不在多,但你都喜欢,何时开始何时结束,都看你的心情和胃口。
家常菜养人,而且无拘无束,心情愉快。
毋庸置疑,在数学公开课中,也存在这两大类课。
饕餮盛宴般的数学课,容量大、课件美、立意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如刘德武老先生上的《密铺》,这样的课让人叹为观止,除了默默地欣赏,最多吸收一些他的教学思想,学是断然学不像的。
刘老师的数学课雍容华贵、典雅丰润,这是数学教学的巅峰,没有丰厚如山的学识素养是出不来这样的课。
贲友林老师的数学课越来越像家常课,返璞归真得让人怦然心动,他丢弃一切与数学无关的因素——数学就是数学,他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就体现了家常课的特点。
事实上,这两类课都是一线教师需要的。
前者可以欣赏和回味,后者可以借鉴和共鸣。
从性价比的角度看,家常课式的公开课隐隐乎是一种发展的潮流,因为成本低,准备时间短,教具学具比较简单。
家常课式的公开课更具有辐射推广的价值。
再譬如,台湾房昔梅老师上的《四连块生成五连块》,教学形式十分简单:先热身练习——二连块变成三连块,三连块变成四连块,接着让学生使用学具把四连快变化成五连块,并把五连块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看哪个小组画出的不同的五连
块最多),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所有的十二种五连块。
大陆的老师听她第一堂课还能坚持听完,第二天她仍旧以这种模式上课,绝大部分老师都不要听了。
房老师的在大陆的这种遭遇让我领悟:大陆的数学教师已经习惯于观摩饕餮盛宴般的数学课,十几年下来,眼界已经被调得高高的,这不一定是好事!
从小学数学课堂看,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不管学校采取多少种手段竭力屏蔽社会上的种种不良因素,社会浮躁、焦虑、功利至上、面子至上的不良风气或者陋习如水银泻地般渗入学校中的方方面面。
公开课上也可以窥见端倪。
这次“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观摩活动借了台州椒江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上课,平行班抽调出各班的精英临时组成一个班级供特级教师上课,这种弄虚作假的现象会给学生以什么样的影响,我不敢想象。
可怕的是大多数教师和绝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认为这样做是完全正当的,无关乎职业操守。
真因为临时执教的是精英班级,于是乎名教师的包袱能一个一个地抖出来,挑战性问题总能被少数学生恰到好处地解决。
我听课的位置一直前移,最终坐到了舞台上,就坐在上课学生的后面。
我亲眼目睹教师在与个别学生咬耳朵,我看到了上课老师貌似放松后面的精神紧张和焦虑。
“不能失败”的紧箍咒,让大部分教师(主要是还未真正成名的教师)肌肉紧张,潜力爆发,精神绷紧,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和奇思妙想都在一堂课上展示出来,以博得听课教师的赞扬,结果一堂课上下来,全身大汗淋漓。
课确实很成功,但教师太累,我总觉得这样的课缺少点什么——缺少点人生的淡定和从容,缺少点宽容和闲适。
在紧张、焦虑和实用至上数学课上,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到底有多大?隐隐然,我似乎找到了“为什么这个时代出不了大师”这一命题的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