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语文要素 提升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灰雀》一

合集下载

《灰雀》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

《灰雀》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

《灰雀》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灰雀》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

凝练语文要素提升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教学为例

凝练语文要素提升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教学为例

凝练语文要素提升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教学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思想和文化素养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需在语文实践中展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由此,教育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非常用心地将新课标对各学段提出的基本语文知识、能力、方法、策略、兴趣、习惯、态度等要求,有机融合到单元组课文、语文园地、习作单元等体例之中。

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妨围绕课本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发掘新的语文要素,在与编者的对话中明晰当前需要学习的语文元素,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巩固前期语文要素,在与新课标的对话中延续已经学得的语文要素,构建连续的认知体系,从而在准确的明晰的教学目标引领下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下面笔者试以小学语文教材《灰雀》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经费投入不足。

工作经费紧缺、溯源设备数量不足。

全州共有13个县市,132个乡镇1 203个行政村,要全面开展动物疫病可追溯业务,下拨的工作经费少之又少,现有的溯源设备仅有智能识读器380台、IC卡785、便携式打印机132台,远不能满足业务需要,影响了工作开展面。

一、与文本对话:发掘新的语文要素众多的单篇文本汇聚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体系。

发掘每个文本自身独有的“例子功能”,充分利用其中的语文资源,开展相应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语文要素的渗透、培养、熏陶,可以让我们课堂上的教与学找到共同的生长点,在友好、和谐的对话中实现教学目标。

《灰雀》一课讲述的是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爱心故事,它围绕灰雀的“出现——不见——再现”,以两条线索并行展开,一条线索是列宁喜欢灰雀,常去喂食,有一天忽然发现其中一只不见了,故意流露出遗憾,从而巧妙地让小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另一条线索是小男孩在列宁不动声色的引导下认识到不该藏起灰雀,因此立刻主动把它放回大自然。

基于新课标的记叙文教学策略探微——以三年级上册《灰雀》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记叙文教学策略探微——以三年级上册《灰雀》为例

纵观人类文学艺术发展历史,记叙文体可谓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文体形式,仅就当下阅读教学而言,小说、散文、童话故事、人物传记以及部分诗歌,均以记叙方式进行文学演绎[1],因此,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已成为现代文学素养教育与阅读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组织、逻辑习惯、文学记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文字阅读主要来源于教材提供的课文与相关拓展阅读任务,这使语文课堂成为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核心场域。

在学科核心素养等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下,语文记叙文教学的创新优化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语文教师可通过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文体基础知识分析与结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起关于记叙文阅读的知识模块,并以简洁清晰、易于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技巧、养成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可自由徜徉于书海。

一、记叙文的含义及特点1.记叙文的含义作为以写景状物、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形式,落笔行文间多将笔墨着眼于人物经历与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上,因而记叙文通常以时间作为情节构设的底层逻辑,以正叙、插叙或倒叙等时间逻辑设置,构设文章的基本行文方式。

2.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的内容以人们常提的六大要素为主,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2]。

以六项要素为出发点,又可引出事物发展与情节推进的六条线索,人线即以人为核心的角色塑造,通常与情感线一同伴随着动作、语言、神态与心理描写,以丰沛饱满、多面复杂的人物形象主导情节的发展动向。

物线与地线则要依附于其他线索,记叙文中通常设置与人物相关的物与景,以此侧面烘托人物的内心变化,或以时间与景致的相对差异侧写情节的推动,或以地点的迁移辅衬事件的发展脉络。

时间线则是事物发展与人物变化的底层逻辑,能支撑起文章的整体故事结构。

事线则与人线共同组成了记叙文的血肉与魂灵,通过对事情经过的具象描写以及人物在其中的行为、思想变化,可有效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

3.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点第一,笔者通过对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取课文进行完整的列举与归类,发现语文教材中记叙文篇目占比较高,以中高年段尤为突出,其中写景状物、记人记事的文章与选段几乎占据小学语文教材的80%。

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上册 25《灰雀》(说课稿)

 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上册 25《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讲稿亲爱的小伙伴们,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小组进行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的说课展示。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展示:第一、文本解读。

《灰雀》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品质。

《灰雀》一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内涵丰富,讲述了列宁在与男孩的对话中循循善诱,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第二、学情分析从学习动机上来说,三年级的学生面对这样一篇略带扑朔迷。

隐晦爱鸟护鸟道理的文章时,对理解列宁的循循善诱有一定的难度。

但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转换身份,化身侦探,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文本,从而感受到列宁的机智与幽默。

从学习能力上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自读自悟,能够了解课文的梗概。

根据课标的中段目标,3-4年级学生要“初步学会默读”。

但是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是初次接触,学习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习习惯上来说,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习惯。

他们是凭借着直觉思维去表达,没有进行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

因而,我们确定了以下的核心教学内容:聚焦两个问题,默读课文,发现真相,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对话中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三、学习目标根据我们的学情分析、教材解读以及对学段课标中对中段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在语境中随文识字,认识“胸、脯、惹”等字,借助课堂作业本,巩固识字,指导写字“诚”“或”字。

2.借助“争当小侦探,破密失踪案”情境学习之下,带着问题默读。

抓住“标点符号”“关键词语”猜测人物心理;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初步感受男孩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其中我们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我们的教学重点,第三点是我们的教学的难点。

四、学习过程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我们的学习过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灰雀》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灰雀》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灰雀》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灰雀》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灰雀》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灰雀与小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灰雀的特点,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教学内容包括: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灰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观察过鸟类,或者与小动物有过亲密的接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灰雀》故事中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我发现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然而,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加强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我对此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在讨论过程中,时间控制方面还有待提高,以免影响后续的教学进度。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3篇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里寻觅引人爱好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期望对您有所帮助!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读本课5个生字,知道词语“胸脯、婉转”的意思,会写本课生字。

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进程与方法:通过“部位法”“演示法”知道“胸脯、婉转”的意思。

以“列宁、灰雀、男孩”三者关系为故事线索,理清课文内容。

通过资料展现、描写体会、比较想象等加深对列宁这一角色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体会列宁爱好灰雀,酷爱自然的情感,初步感受列宁对儿童的爱惜,并遭到爱惜鸟类,酷爱自然的熏陶。

教学重点:列宁发觉灰雀消逝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即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1、让学生收集有关列宁的资料。

2、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的磁带和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情形引题,激发爱好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换后,教师简介列宁。

3、(图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

1)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胸脯”、“白桦树”、“漫步”,注意“诚”、“蹦”等后鼻音。

灰雀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灰雀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灰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课文《灰雀》
2.理解课文的基本意义和情感色彩
3.学会欣赏并模仿灰雀的声音和飞行
教学重点
1.灰雀的形态、声音和飞行
2.识别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常用词语
3.把握课文中的主旨和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灰雀形态、习性和行为的描述
2.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并通过语音语调表达出来
3.学会欣赏并模仿灰雀的声音和飞行
预设时间
本教案预计用时为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步骤1:导入新课(10分钟)
1.让学生听一段灰雀叫声和飞行音,并带领学生猜测是什么鸟儿发出的声音和飞行声。

2.引导学生思考:鸟儿飞得越高,角度会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步骤2:朗读课文(20分钟)
1.教师模仿灰雀的叫声,营造课文中的场景氛围。

2.逐段朗读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跟读。

1 / 2。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6《灰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6《灰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6《灰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灰雀》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学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灰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先与学生们讲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和它的重要性,营造和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氛围。

2.出示一些小鸟图片,让学生们说一说小鸟的习性和特点以及对人类的作用。

3.引导学生们,在《灰雀》的课文主题、内容、情节上做一些预热的讲解。

阅读课文1.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师生讨论课文内容,表达对小鸟的热爱和关注。

2.分层细读,开展阅读活动。

分层阅读第一层:理解词义1.学生自主猜测生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简述词语意思。

2.读出生词,并将其涵义解释清楚。

3.教师关注关键词语、易错部分,提问以检测掌握情况。

第二层:理解句意1.教师带领学生细读段落或单句,培养学生感悟情感的能力。

2.采用朗读的方式,体会句子的节奏和情感。

第三层:理解段意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短篇或段落展开训练。

2.提问:文章中的重要人物有哪些?事件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小灰雀会飞吗?小灰雀为什么要离家?等。

后续环节1.讨论:学生们共同讨论针对小动物保护问题和环保等话题,发挥他们的儿童敏感性。

2.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小动物保护活动,了解和关注小动物的生存状况。

3.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阅读技巧,做好准备迎接下一次课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小鸟的生态环境及其对我们的作用。

2.通过阅读《灰雀》使学生对小动物有爱心和关注。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免除抽象阅读过程中的不适应和不安全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

2.如何培养学生的热爱小动物、保护环境与生态平衡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小灰雀的成长经历,启发学生关于成长的感悟,以及对小动物保护的重视意识。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灰雀》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灰雀》部编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灰雀的基本特点。灰雀是一种美丽的小鸟,它们善于歌唱,有着轻盈的体态和优雅的举止。它们在大自然中有着重要的角色,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灰雀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灰雀的特点和它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
2.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可能存在难度,如灰雀的象征意义。
-句子结构分析:分析句子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句子成分来构建形象的画面。
-观察日记写作:学生可能难以将观察到的细节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形成富有表现力的写作。
-课后反思: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思考与灰雀相关的保护自然环境和生命的深层含义。
-句子分析与仿写: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如“灰雀在枝头唱歌,歌声真好听。”,并能仿写出具有观察和想象力的句子。
-语文实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举例:
-在学习“灰雀在枝头唱歌,歌声真好听。”这句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唱歌”和“真好听”两个动作和形容词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具体的动词和形容词来描绘事物的状态。
实践活动环节,我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小鸟,并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个环节的效果比我预期的要好,孩子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们的描述也充满了童真和创造力。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引导,他们就能展现出惊人的能力。
小组讨论时,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我看到了孩子们积极的讨论和思考,他们对于保护灰雀这个话题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热情。这让我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培养对自然的关爱和责任感。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能从列宁的语言进一步感受他对灰雀的喜爱,也能感受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2.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2.教师引读第2自然段:可是,有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学生自然往后接读。

二、深入对话,揣摩内心1.聚焦重点内容,自主默读课文第2~10自然段。

用“____”和“”分别画出列宁和小男孩说的话,边读边想,他们在对话的时候各自心里想的可能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第2~10自然段对话,交流对话时人物的心理活动。

(1)对话一(第3~6自然段):列宁寻找灰雀,男孩隐藏“秘密”。

①小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抓住“……”体会小男孩说话时的吞吞吐吐。

讨论:此时小男孩可能在想什么?列宁可能猜到了什么?②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为什么又“不敢讲”呢?提示:男孩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说明他内心是诚实的。

但是小男孩从列宁的话中听出了他对灰雀的担心,才不敢说出真相,担心列宁的追问和责怪。

此时小男孩的内心是矛盾复杂的。

③指导学生朗读。

(2)对话二(第7~10自然段):列宁自言自语,男孩决定改错。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此时列宁是什么心情?抓住“多好”“可惜”等词语体会列宁的惋惜之情。

②“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既然是自己跟自己说,换成“列宁心里想”好不好呢?提示:列宁的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谁听?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③小男孩听了列宁自言自语的话又会想些什么呢?读好男孩坚定的语气。

3.整合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读好对话的语气。

三、走进内心,提升表达1.默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思考:从列宁对灰雀说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语句: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1)指名朗读,体会列宁看到灰雀时的惊喜。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一、说教材对教材的理解《灰雀》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

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学。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二、说教法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灰雀》。

-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灰雀的特点和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意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和文字描述事物的特点。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 朗读《灰雀》。

- 讨论课文内容,理解灰雀的特点和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2. 观察与描述:- 观察灰雀的图片,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灰雀的特点。

- 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观察和描述的结果。

3. 情感体验:- 讨论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分享自己的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灰雀》。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灰雀的特点和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2. 难点:- 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灰雀的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 灰雀的图片或实物。

- 课文《灰雀》的PPT。

2. 学具:- 笔记本或纸张。

- 彩色笔或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灰雀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灰雀的特点。

2. 课文阅读:- 让学生朗读《灰雀》。

- 讨论课文内容,理解灰雀的特点和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3. 观察与描述:- 观察灰雀的图片,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灰雀的特点。

- 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观察和描述的结果。

4. 情感体验:- 讨论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分享自己的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5.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感受。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

板书设计- 《灰雀》- 重点词汇:灰雀、喜爱、尊重、生命- 描述灰雀的特点:颜色、形状、行为等- 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词语、句子等- 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思考、感受等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 写一篇关于灰雀的观察日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灰雀(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灰雀(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认读“宅、厨、郊”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郊、厨”等13个字,会写“公园、肯定”等词语。

2. 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渣、奥”等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婉转、邻近”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表格,按顺序复述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带着问题,用多种方法猜测并验证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词语的意思。

2. 能借助表格,梳理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2. 能联系生活,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关心、爱护他人。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列宁与男孩之间的互动。

3.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4.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5. 联系生活,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关心、爱护他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用多种方法猜测并验证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借助表格,按顺序复述课文内容。

3.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列宁与男孩之间的互动。

2.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 学生自备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插图,交流插图内容。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相机正音。

3. 学生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列宁为什么对灰雀那么关心?2.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3. 学生交流:列宁对灰雀的态度和做法,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1、看图说话:1、书空课题,注意笔顺:“灰雀”;2、交流灰雀: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只灰雀的?(画出相应句子)3、背诵:这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再加加油,把它印在脑子里,怎么样?同学们都很棒,其实背诵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

4、看到这么可爱的小精灵,你有什么想法吗?二、导读激情列宁喜欢灰雀:1、看得出大家非常喜欢灰雀,你知道还有谁也喜欢他吗?从哪看出来的?准备内容:第一自然段:借助比较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每次……都”“经常”的作用。

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找遍了”体会列宁急切的心情。

第3-10自然段:从对话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惋惜,达到体会助读的目的。

2、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

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喜爱!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男孩捉回家去了!)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他喜欢灰雀。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

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

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师板书:男孩喜欢灰雀1、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灰雀》(教案)2021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灰雀》(教案)202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认读“渣、狸”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郊、外”等13个字,会写“散步、立刻”等13个词语。

2. 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渣、荡”等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定会”、“各种形状”等词语的意思。

3. 体会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描写灰雀的特点。

能分别描述灰雀的颜色、外形和动态。

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3. 分析课文结构,体会课文描写灰雀的特点。

课堂讨论1. 讨论灰雀的颜色、外形和动态。

2. 讨论作者观察灰雀的方式和角度。

3. 讨论如何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写作练习1. 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 描述动物的颜色、外形和动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2. 体会课文描写灰雀的特点。

3. 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的结构和描写方式。

2. 描述动物的特点,用词准确。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生字卡片3. 写字本4. 课件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展示灰雀,引导学生观察灰雀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分享对灰雀的了解和印象。

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3. 分析课文结构,体会课文描写灰雀的特点。

课堂讨论1. 讨论灰雀的颜色、外形和动态。

2. 讨论作者观察灰雀的方式和角度。

3. 讨论如何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写作练习1. 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 描述动物的颜色、外形和动态。

边读边悟双线并进——部编版三上《灰雀》文本解读及教学设想

边读边悟双线并进——部编版三上《灰雀》文本解读及教学设想

边读边悟双线并进——部编版三上《灰雀》文本解读及教学设想
灰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诗歌,历经多个版本,最终收录于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

其基本内容为:一位小男孩在春分时节放学回家,沿路拾穗,看到一只飞翔中的灰雀,惊叹道:“好不凄凉,人家落叶飞叶,何其孤独呀?”。

此时,一位老太太正在他身边边伐科任务,听到了他这句话,便对他说:“小孩子,看看这只灰雀,它是孤独的么?它飞翔的方向,是东,是西,是南,还是北呢?”。

这首诗歌蕴含的主题十分深邃,它让孩子们重新审视孤独的定义,也让人们思考在困境中,可以有多种奋勇前行的方式,本文试图对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文本的解读及教学设想作一探究。

首先,在文本解读上,老师可以借助诗歌这样意象深刻的文学形式,透过小男孩对灰雀的注视与感悟,引领孩子们联想到人类世间无尽的孤独和磨难,激发孩子们深思、深刻理解并讨论相关问题。

其次,在教学设想上,建议老师尽可能多的制定情景式的教学设计活动,如设计在灰雀尾迹中追寻的游戏,让学生尝试仿写,通过这些体验性的活动,实现学生对深层次含义及语言意义的进一步提炼和理解。

因此,《灰雀》这首诗不仅在文字中提供了无限的启发,更为老师提供了巧妙而多彩的教学设计,帮助老师引导孩子们更好地发掘文本中的深层含义,真正体会到诗歌的魅力与美。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及反思灰雀_人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及反思灰雀_人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浏览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自读、自悟是浏览的基础。

因而,在浏览教学中要让先生充分地读,在自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遭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因而本课的教学着力表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经过先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本人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的: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漫步、胸脯、俯视、欢快、面包渣、或者、酷寒、喃喃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经过人物的动作、言语描写,领会人物的心思活动。

教学重、难点:使先生透过人物的动作、言语描写,领会人物的心思活动。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流程:一、说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列宁吗?我们曾在哪篇课文中见过他?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1、用本人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课件)检查识字情况。

(1)认读生字(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开火车组词)(2)认读词语(同桌互读--全班齐读)3、开火车读课文四、感受"灰雀",铺垫情感的基调1、同学们对灰雀了解多少?(出示课件:灰雀的材料)2、指名先生读材料3、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描写了灰雀,找找读读,和同桌谈谈领会。

4、生汇报,师相机指点(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委婉地歌唱,非常惹人爱好。

"·你感遭到了甚么?·经过课文中对灰雀羽毛的描写,指点先生简单领悟写动物的方法。

·(出示课件)比一比:a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委婉地歌唱,非常惹人爱好。

25 灰雀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5 灰雀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5 灰雀(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灰雀》,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灰雀》一课,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2. 语文知识: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用词语造句。

3. 阅读策略:学习如何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学会生字词,积累词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用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培养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和展示课文插图。

2. 学具:学生自备《灰雀》课文,用于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对灰雀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阅读感悟。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文章主旨。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灰雀》2. 课文结构:作者对灰雀的喜爱之情3. 生字词:积累词汇,学会用词语造句4. 阅读策略: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5. 写作技巧: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用词语造句。

3. 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灰雀的短文。

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灰雀》优秀教学反思

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灰雀》优秀教学反思

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灰雀》优秀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该课程教学时间为每周一节课,授课对象为三年级的学生,该节课程涉及到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灰雀》的阅读及理解。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灰雀》中表达的情感,并且能够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2.帮助学生提高略读和精读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阅读。

三、教学过程1. 预习在本节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布置了阅读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灰雀》的任务。

此外,老师也课前做好了预习问题,以便在之后的课堂上进行讨论。

2. 热身铺垫老师思考如何引起学生对《灰雀》的兴趣。

通过将课程引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主要情节表达了相应的情感。

好奇和探究兴趣在学生中蔓延。

3. 自主阅读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老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灰雀》,并注重时间精度。

为保证阅读的成果,老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打下重点,做好笔记。

4. 导读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可以借助老师的导读,全面理解《灰雀》中的情节结构和主题内涵。

老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沟通学生发现深层次的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文本。

5. 互动讨论在导读之后,老师引入探究问题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讨论。

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和自己的感受体会。

6. 总结反思在探究问题和互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引领学生总结思考。

通过总结,学生深度理解并透彻地认识教学内容,理顺学习思路和学习策略。

结合自己实际,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拓展认识和思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心得总结该课程教学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首先,老师精心设计了思考问题和课堂互动的环节,以便跟进学生的阅读理解。

其次,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课程有机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

这些功能增强了学生对《灰雀》文字的理解。

最后,通过该过程,学生全面掌握了《灰雀》中表达的情感,提高了略读和精读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5《灰雀》(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5《灰雀》(教案)

小学语文三上《灰雀》一、解读教材《灰雀》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文讲述了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直接批评,而是通过交流,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

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二、学习目标1.完成基础型学习任务: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生字,积累“郊外、养病”等词语。

2.落实发展型学习任务: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3.设计拓展性学习任务:能发现生活中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物,并撰写颁奖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边默读,边揣摩列宁和小男孩的内心想法是什么。

[教学难点]能体会到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明确单元主题——闪光人物出示人物照片读邀请函:引入课题:大家读一读课题。

导语:在我们这篇课文中也有两位闪光的人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出示导学单: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会读的生字看一看拼音,多读两遍,如果还有不会读得可以举手问老师。

读完课文后,将下面的词语大声读两篇。

我会认列宁胸脯惹人喜爱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诚实1.读准字音:“宁”“诚”是后鼻音。

2.熟字加偏旁:“惹”“渣”“诚”3.换一换:仰——迎惜——借4.借助词意识字:“胸脯”(拍拍自己的胸脯)“惹人喜爱”换词“令人喜爱”“让人喜爱”“招人喜爱”“仰望”(动作演试)“面包渣”想象把面包或饼干揉碎后的样子。

任务二:梳理故事起因师质疑:课题是《灰雀》,这是三只()的灰雀,(板贴三只灰雀)谁来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编者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新课标的对话,发掘教育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根据新课标各学段要求由浅而深、螺旋上升式设计的各年级语文要素,设计准确而清晰的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巩固、延续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语文要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28-008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思想和文化素养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需在语文实践中展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由此,教育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非常用心地将新课标对各学段提出的基本语文知识、能力、方法、策略、兴趣、习惯、态度等要求,有机融合到单元组课文、语文园地、习作单元等体例之中。

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妨围绕课本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发掘新的语文要素,在与编者的对话中明晰当前需要学习的语文元素,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巩固前期语文要素,在与新课标的对话中延续已经学得的语文要素,构建连续的认知体系,从而在准确的明晰的教学目标引领下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下面笔者试以小学语文教材《灰雀》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与文本对话:发掘新的语文要素
众多的单篇文本汇聚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体系。

发掘每个文本自身独有的“例子功能”,充分利用其中的语文资源,开展相应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语文要素的渗透、培养、熏陶,可以让我们课堂上的教与学找到共同的生长点,在友好、和谐的对话中实现教学目标。

《灰雀》一课讲述的是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爱心故事,它围绕灰雀的“出现——不见——再现”,以两条线索并行展开,一条线索是列宁喜欢灰雀,常去喂食,有一天忽然发现其中一只不见了,故意流露出遗憾,从而巧妙地让小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另一条线索是小男孩在列宁不动声色的引导下认识到不该藏起灰雀,因此立刻主动把它放回大自然。

从人文关怀角度看,列宁巧妙教育引导,和蔼智慧,呵护小男孩的自尊心,以及小男孩的诚实、知错就改,是这篇课文不同于本单元其他课文的独特资源。

从语言表达角度看,课文开篇就详细向我们展示了三只可爱的灰雀,这段描写为下面列宁和小男孩都喜欢灰雀埋下了伏笔;文末再次描写被小男孩放回的灰雀在枝头欢唱,与前面的描写相映成趣,首尾呼应;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都采用了提示语,且位置也有所变化,可以引导学生加以关注;课文中对小男孩的语言、神情的细节描写,折射出他微妙的心理……从阅读能力角度看,本文一波三折,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开展理解词语、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思想感情、借助描写展开想象和联想等能力的练习。

如此多角度地深度细读文本,发掘个中与众不同的语文元素,可以让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让课文的阅读价值更加丰富,让课堂的语文味更为浓厚。

二、与编者对话:明晰需学语文要素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处处体现着编者的安排意图。

如单元导读、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新增的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等等地方,都明确地给我们呈现了教学时需要关注的语文要素。

《灰雀》一课位于第五册以“爱”为主题的第八单元,在单元导读页,编者就明示要学生学会默读课文,然后每一篇课文中都提出了默读的要求,在边读边想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仁爱之情。

在本单元课文后的“语文园地”也有关于默读的讨论和爱的名言警句。

由此,我们结合本课文自身的特点以及编者的意图,就能有选择地运用课文与学段语文要素学习相符的教学价值,清晰地定位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如对学生默读能力的继续培养上,笔者设计了课初的“自己默读全文”,课中的“默读自然段”“默读课文板块学习单内容”等等阅读实践性活动,强调“不出声、不指读”的要求。

再如“爱”的主题渗透,笔者通过课文中对列宁爱鸟的词句让学生理解、体会,对于小男孩的爱鸟,则通过想象和联想来体会,并将两种“爱”加以对比,懂得真正的爱是无私的。

课文中还有一个隐性的爱,那就是列宁对儿童成长的爱。

这是文本的主旨,也是作者的主旨。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指导学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应知应会的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婉转、惹人喜爱、仰望、或者、天气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的意思,同时了解冒号和引号的用法,由此引导学生积累、感知课文带来的语文元素。

三、与学生对话:适时巩固语文要素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已经对文本进行了充分解读的教师,作为课文语文元素的知晓者,不能将自己的阅读成果直接双手奉送给学生,否则,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实际的历练而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语文能
凝练语文要素提升核心素养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教学为例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215200)钱丹红
阅读·案例剖析
力的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沦为一句空话了。

教学前、教学中,我们教师都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发展状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己欢快地走在语文实践大道上。

如对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一段文字以慢慢给学生呈现词组、短句等方法,指导学生自己总结、选择适合自己的默读方式,并在课上接触多种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在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交流时,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学生给出的答案,还要善于追问这答案的来历。

同时,对于学生之前已经有过接触、所理解的语文元素,我们也要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加以再巩固。

如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阅读《灰雀》中对灰雀的描写的句子时,不能读出喜爱之情,对列宁和小男孩的语言也读不出那种味道,我们就要实时停下来,帮助学生回顾以前的感情朗读的方法,从而在反复感悟中读好课文。

不管是对理解词语能力的强化还是感情朗读课文能力的练习,都属于对学生学情、学生真正发展的再关注,在这样的持续练习和实践运用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步步踏实,稳中有进。

四、与课标对话:构建语文要素体系
遵循新课标对各学段提出的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语文要素“瞻前顾后”的发掘、运用、内化中,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认知体系,体现语文的课程意义。

如阅读《灰雀》一课时,学生对“列宁的爱鸟”可以一目了然,轻松发现,但对小男孩的“爱鸟行为”,却有很大争论,在他们看来,小男孩把小鸟捉回家,不是一种爱鸟行为。

这时教师只要简单追问“小男孩为什么要把灰雀带回家呢”就能轻松解决这一争议,并延伸到“爱一样东西,并不一定要拥有”“爱,不能有伤害”等更高层次的认知上去。

课文更难发现的是“列宁对儿童成长的爱”,这是课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中,笔者通过问题引领:“当列宁听到小男孩结结巴巴地说‘没看见’的时候,列宁心里会想什么?”“他为什么不批评这个小男孩撒谎呢?”由此引领学生发现并体会这种爱。

这样,学生在语言的品悟中,运用了第一学段“情感体验”的方法,又践行着第二学段的“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的能力,同时也为第三学段继续深化阅读能力做铺垫。

这样从文字表面读到文字背后的能力就有了层次性。

始终坚持与文本、与编者、与学生、与课标进行有效的对话,凝练恰当的语文要素,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味更浓,教学目标更科学合理,学生学习更扎实,更有序列。

也唯有这样,才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最优化!
(责编韦淑红)
[摘要]对于统编教材而言,借助优化教学路径,落实语文要素,已经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策略。

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教学为例,浅析优化教学路径策略,即通过突出语言实践,营造诗意语境,整合思维训练等助力路径优化。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28-0081-02
教学路径,顾名思义,就是落实学习目标的方法与策略。

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决定了教学方向,而且还决定着教学质量。

相比其他版本教材,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编排模式,围绕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编排,其目的是将其落地生根,转化为学生语文能力。

因而优化教学路径,落实语文要素,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为例,浅析借助优化教学路径,助力语文要素落地生根策略,以供参考。

一、突出语言实践,助力路径优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

传统语文教材,更多注重人文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工具性;而统编教材通过双线编排体系,不仅较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而且还大张旗鼓进行言语探索实践。

针对《影子》这一儿童诗,其课后习题明确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这既是语文要素,也是学习目标。

大多教师在其解读中,将落实“轻声”这一要素作为课堂教学重点,这符合一年级新生实际;但少数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往往从专业角度多次强调,前面的字读重一点,后面的字读轻一点。

对于教师来说,也许这个知识点微不足道;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有点难以理解,即便能够理解,在其实践中也无法进行具体操作。

“轻声”也许是特例,但对于不少语文教师来说,在
给语文要素打开一扇窗
——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为例
江苏徐州市云兴小学(221000)武晓菲
阅读·案例剖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