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达标27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八——农业区位选择与评价新人教版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冲关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冲关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冲关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部分第八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2018·福州模拟)娃娃菜为半耐寒性蔬菜,生长周期约为55天,有肥大的肉质直根和发达的侧根,生长适宜温度为10~22 ℃。
兰州市郊(海拔2 000~2 800 m)是优质娃娃菜的主产区.下图示意兰州市区(海拔1 520 m)气候统计。
据此完成1~2题。
1.该主产区娃娃菜品质优良的原因有()①水源充足②气候冷凉③土质疏松④空气潮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为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该主产区最适宜种植娃娃菜的时段是( )A.2~5月B.5~8月C.6~9月D.9~12月解析:1。
B 2。
B [第1题,娃娃菜“半耐寒性"生长习性:温度适宜在10~22℃、生长周期约为55天,而兰州符合气温条件的时间长达半年时间,可使娃娃菜充分进行有机质积累,则气候冷凉是其品质优良的重要原因;“发达的侧根”要求有疏松的土壤条件;则②③正确.①④两项材料中没有反映而不能确定.第2题,图示兰州市区气温在10 ℃以上时间为4~10月,兰州市区海拔为1 520 m,而主产区海拔2 000~2 800 m,则主产区气温正常情况下要低于兰州市区3~8 ℃;结合图示兰州市区气温可判断适宜生长的时间为5~9月,但由于娃娃菜生长周期为55天,9月种植后,10月的温度条件不利于生长;故最适宜种植时段为5~8月。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A.甲 B.乙 C.丙 D.丁
4.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自给为主
C.技术落后
D.收入稳定
5.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的最主要
目的是(
)
A.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
B.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C.便于农民开拓销售渠道
D.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答案:3.D 4.D 5.D
第 4 题,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多种小麦
解析:第 1 题,鲜切叶产业属于花卉种植业,而花 卉种植业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 候,具有气候上的优势,材料中“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 送异常繁忙”,说明市场需求量很大。注意鲜切叶主要 以航空运输为主,故海陆运输便利不是优势。第 2 题, 网络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自然会扩大销售市场。 网络销售不会影响生产过程,即不会改变生产工序、种 植模式和生产成本。
6.(2016·郑州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东南部农业
地域类型分布图
我国珠三角基塘生 产模式图
(1)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 其 小 麦 牧 羊 业 发 展 的 主 要 不 利 条 件 是 ________________ , 解 决 的 主 要 途 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B 6.A
考点 2 农业地域的形成
教材回顾 1.基本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 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 社会 、经济和科技等条件 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 结构、 经营方式 、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混合农业特点 ①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以 小麦 和 牧羊 为主。 ② 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高。 (2)混合农业分布 澳大利亚西南部和 东南部 , 墨累—达令 盆地是 典型分布区。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8-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2021年整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8-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8-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8-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8—1 农业的区位选择(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荆门模拟)香料作物华尼拉原产美洲,马达加斯加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气温21~32 ℃,年降雨量1 500~3 500毫米(要求9个月雨季,3个月干季),海拔1 500米以下的坡地。
据此并读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1~2题。
1.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能在()A.加拿大B.墨西哥C.秘鲁 D.阿根廷2.上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1题,从题干材料可知,华尼拉的生长环境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只有墨西哥符合条件。
第2题,该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排除乙;丙、丁地不符合其地形条件的要求,可排除;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且为海拔小于1 500米的坡地,最适宜华尼拉生长。
【答案】 1.B 2。
A(2016·河北百校联盟期中)农业生产的布局往往因城市而发生变化,距城市远近的不同,也往往形成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
下图为我国某大平原地区大城市周围农业生产布局示意图,该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冬小麦。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新人教版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D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1)西红柿的主要习性是( A )
A.喜温暖
B.喜湿热
C.需长于17小时的日照
D.需腐殖质高的黑土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美国引进并大规模推广耐储运、产量高的西红柿
品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西红柿( C )
A.产品主要转向了美国市场
B.生产更多依赖温室大棚等设施
C.生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到市场距离加大
D.北方消费南方生产的格局形成
研析考点 • 破疑难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 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 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 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 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 业生产的影响
设问信息:1.据纬度确定限制性自然因素;2.该区域的优势条件;3.当地的蔬菜 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调动知识:农业区位因素。
考向一 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9· 天 津 七 校 联 考 ) 西 红 柿 起 源 于 秘 鲁 等 国,秘鲁的安第斯山森林地带至今有大面积的野 生西红柿分布。右图示意秘鲁地理位置。据此完 成(1)~(3)题。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章末综合提升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模板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多以某区域图或某作物为载体,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评价,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评价。
1.以某区域图、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其答题思路为:2.以某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其答题思路为:(高考安徽卷)依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自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进展。
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1)(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阅历丰富;劳动力充分;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1.农业生产条件评价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纬度××,热量充分(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靠近××,市场宽敞;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程度高(低)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种植历史政策支持;历史悠久,阅历丰富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有利影响支持。
进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反对。
进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2021·长沙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8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为提高经济效益,当地人参果示范基地采用单枝吊蔓技术种植,即在 大棚顶部拉上铁丝,将吊绳绑在铁丝上,另一端绑在植株基部,将植株绕 在吊绳上(图一)。图二为人参果常规种植。
(1)分析石漠土质对人参果品质的有利影响。(8 分) (2)说明采用单枝吊蔓种植的原因。(10 分) (3)分析人参果种植对改造当地石漠化土地的作用。(6 分) (4)请对当地人参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0 分)
第(2)题,对比图一与图二可知,单枝吊蔓可以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 增加生长空间,提高产量。果实悬挂,减少因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阴阳面, 果形匀称,着色均匀,同时光照条件更好,口感更好;由于人参果果皮薄, 地表为岩石的风化物,因此果实悬挂可以减少地表对果实表皮的破坏。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当地石漠化土地为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 化物,因此地表颗粒粗大,不利于保存水分;由“很难生长植物”可推测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位于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人参果根系发达,可 固定成土母质,可减缓水土流失;根系分泌酸性物质,可加速岩石风化, 促进土壤的形成;人参果生长可以增加土地中的微生物量,也能增加土壤 有机质。
答案
(3)发达的根系,固定成土母质,减缓水土流失;根系分泌酸性物质, 可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增加土地中的微生物量,也能增加土 壤有机质。
(4)引进和培育人参果优良品种(加快吊蔓等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开 发人参果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借助互联网,发展 “农户+互联网”模式,扩大消费市场;结合人参果采摘等打造人参果旅 游文化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2)稻田中鱼、鸭等可减少杂草的滋生,降低病虫草害,减少农药使用 量;鱼、鸭等的排泄物为水稻生态系统提供养料,减少废物的排放、降低 化肥的使用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讲义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讲义第1课时 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 识 整 合]1.区位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决定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深度思考]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例如;下图为“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试评价A、C、D、E四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B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
[高 考 探 究]1.(2014·江苏地理,19~20)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A .洪泽湖周边地区 B .太湖周边地区 C .沿江地区 D .沿海地区(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A .山地易排水 B .山地日照充足 C .山地风力大 D .山地云雾多解析 第(1)题,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是年均温15~25°C,年降水量1 000~2 000mm ,由四个选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B 、C 项正确。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含真题)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主要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土壤、地形、气候(水分、热量、光照)、水源(光热水土地)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等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
技术条件:技术条件:如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良种、机械、化肥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4、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2)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因素);(4)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5)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5、农业区位因素是变化的,其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1)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如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梯田、喷灌和滴灌技术等)。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如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大等6、农业地域的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7、分析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入手。
8、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分布地区:西南、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生产结构:种植业(耕作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机械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因灌溉是当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讲 农业区位选择课件
发展变化 比较稳定
发展变化 较快
12/7/2021
3. 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 (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 则为枳”( 气候 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 地形 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 ——鱼塘——花卉棚”的变迁( 市场 因素)。
12/7/2021
2.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 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 素,图析如下:
12/7/2021
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 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 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 需求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 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12/7/2021
(4)赞成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 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成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 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 分)
12/7/2021
(4)赞成:发展卤虫捕捞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卤虫资源,变资 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带 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赞成:过度捕捞会导致卤虫资源枯竭;该湖为咸水湖,湖 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整合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新人教版
(2)逆向排除推理法 正向思维要选出正确选项而又无法确定时,可逆向选择,通过 排除所有不符合题意的较易判断的选项,而推出正确答案,这种方 法就叫逆向排除推理法。 (3)“大小筛选”推理法 对于地理数据可排序的选择题,按照先从最大值和最小值再到 中间数据值的顺序进行层层推理,从而逐步筛选出正确选项,这种 方法就是“大小筛选”推理法。这类选择题最大和最小的数据往往 是大家熟知的,而排序在中间的数值一般则比较陌生。
人文地理(必修②)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章末整合知识网络技能追踪 推理型选择题的解答 1.题型特点 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推理最主要的形 式有两种: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例到一般原 理的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归纳和演绎 是相互联系着的,归纳出的结论可以用演绎去验证,演绎的前提是 过去通过归纳得出的,在复杂的思维过程中两种推理经常紧密地交
织在一起。在高考中,许多试题的分析、解答都需要运用推理的方 法,抽丝剥茧,理清思路,求真求实,这有利于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学科成绩。
2.解题策略 (1)“由例及类”推理法 “由例及类”推理法就是根据已经明确的一个或几个选项的 相同地理特征,推断出所有选项的共性特征,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 推理方法。遇到要求选出所有选项的共性特征这类选择题时,往往 其中有一至两个选项较难判断时,这时可尝试“由例及类”的方 法,由已知项来进行推理、判断,找出共性特征。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_8_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新人教版
答案 不是。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只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 不上规模,故不能与种植业结合成混合农业。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不合理生 引起土地荒漠化、⑰ 水土流失 、土壤污染等 不 产强度
【例1】 (2016·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 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 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 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 最佳时间。
【易错排查】
辨别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
概念说明
主要区 指某一区域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答
位因素 题时要全面列举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
因素 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
限制性 因素
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 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 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必修2)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微考纲·大解读 微探究·大收获 微考点·大讲堂 微素养·大提升
考纲 呈现 考点 解读
考情 分析
1.以区域图、柱状图或农业典型材料
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这一核
1.农业区位因
1.影响农业区 心内容,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多 位的因素及其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二十七)
一、选择题
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阴影区域为典型葡萄产区。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葡萄产区葡萄生长的不利因素是( )
A.土壤B.热量
C.水分D.地形
2.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园艺业分布区。
近年来,地中海沿岸的园艺业不仅种植品种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引起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B.交通运输
C.劳动力D.市场
1.C 2.D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葡萄生长期为夏季,当地夏季气候炎热干燥,降水不足,因此水分是影响葡萄生长的不利因素。
故选C。
第2题,科技、劳动力、交通运输是影响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但是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故选D。
兰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质量安全水平,在国家农业部进行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一直名列前茅,是我国著名夏菜外调基地之一,热销全国多个城市。
但是,2016年出现“史上最严重”菜价暴跌,地头价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菜农损失惨重。
与此相对的是,最终消费者却没有明显感觉到夏菜价格的下降。
据此完成3~4题。
3.兰州高原夏菜质量较高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黑土肥沃,农业科技发达
C.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土地面积广阔,劳动力丰富
4.2016年兰州高原夏菜陷入销售困境的可能原因有( )
①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②收获期集中上市③品质变差
④种植规模扩大过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A 4.D 解析第3题,兰州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故A正确。
第4题,2016年交通和距离市场远近相比往年没有明显变化,①错误;收获期集中上市会导致夏菜供大于求,从而导致价格下降,②正确;夏菜品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③错误;种植规模扩大过快同样会导致供大于求,从而导致价格下降,④正确。
故D正确。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
在20世纪90年代,该地部分农民开始试着在沙漠中种植水稻,其方法是在沙坑底部铺一层塑料膜,防止水分下渗,但这种做法容易形成死水潭,导致水稻发育不良。
现在该地采用生态透气的防渗沙漠水稻种植法,获得成功,当地农民每年春种秋收,水稻稻穗大、颗粒饱满,单产每亩达500 kg,昔日沙漠变成了良田。
读图完成5~7题。
5.科尔沁沙地种植水稻的水资源直接来自( )
A.雨水B.河流水
C.地下水D.冰雪融化
6.在稻田侧面的沙坡上铺设塑料膜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水分下渗B.提供有机肥料
C.防风阻沙D.保持地温
7.沙漠稻单产较高、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 )
①晴天多,昼夜温差大②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高③水稻生长周期长,有机物积累多④降水少,光照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C 6.A 7.C 解析第5题,在沙漠推广水稻种植有地域限制,只有地下水丰富的沙地(沙漠)才可能种植水稻。
由材料可知,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水草丰美,储存了丰富的地下水,因此可以种植水稻。
第6题,在稻田侧面的沙坡上铺设塑料膜可防止水分下渗。
第7题,沙漠稻单产较高且品质较好,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一是生态环境较为原始,病虫害少;二是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养分的积累;三是春种秋收,水稻生长周期长,有机物积累多。
近年来,多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憨厚可爱的特点,受到消费
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
读图回答8~9题。
8.影响多肉植物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B.气温
C.市场D.土壤
9.进口外国的多肉植物,要特别关注( )
A.品种的稀缺性B.价格的合理性
C.个体的观赏性D.肉汁的含毒性
8.C 9.D 解析第8题,由材料“近年来,多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憨厚可爱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可知,影响多肉植物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故C正确。
第9题,抓住题干关键词“进口外国”,可知“特别关注”的应是肉汁的含毒性,故C正确。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农业开发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形成图示农业开发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气候适宜B.地形差异大
C.科技发达D.交通便利
11.该农业开发模式的作用是( )
①延长了生产链②增加了农民收入③调整了农业结构
④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0.B 11.C 解析第10题,该地为山区,根据地形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故选B。
第11题,该农业开发模式涉及多种农业经营类型,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但该模式未涉及加工工业,没有延长生产链,也没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
近年来该市种植的早熟葡萄品种第一茬在每年5、6月份上市,而通过盖棚、摘心、促花等措施改变了露天葡萄一年一收的现状,实现了第二茬上市,上市时间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
第二茬葡萄产量比第一茬略低,但甜度较高,经济效益是第一茬的3倍左右。
进入11月份,该地的葡萄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快递企业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
下图示意蒙自市所在位置。
(1)说明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的原因。
(2)从气候条件说明蒙自市第二茬葡萄甜度高的原因。
(3)蒙自市第二茬葡萄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兰州,试解释葡萄到达兰州后仍然保持新鲜的原因。
(4)蒙自市农民种植葡萄单位面积年收入比华北产区高,试简述理由。
解析第(1)题,纬度较低,加之农业技术(盖棚等)的应用,使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为第二茬种植提供了条件;同时第一茬上市早,也为第二茬留够了生长、成熟时间。
第(2)题,注意问题中的关键词“气候条件”“甜度高”。
第(3)题,注意获取解读信息:兰州距离产地遥远、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
第(4)题,一年两收则必然单位面积产量增大,材料中告知品质好,经济效益高,同时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要低于华北,则生产成本较低。
答案(1)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早熟葡萄品种发芽早,成熟快,收获期早;通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生长期;采用摘心、促花等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的成熟。
(2)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糖分积累多。
(3)交通条件改善,快递时间短;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保鲜效果好。
(4)实现一年两收,产量大;第二茬葡萄错季上市,且当地葡萄品质好,价格高;劳动
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河流沿岸平原是我国小麦重要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所出产的稻米品质优良。
近年来该地“深水淹灌”的稻田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分析该平原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有专家对该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表示担忧,请阐释其理由。
(3)请为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担忧”说明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根据我们对水稻生产的了解,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条件,结合当地降水少、水源不足的现实与水稻需水量大的矛盾,从大面积种植水稻对河流、生态环境及其他农作物生产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即可。
第(3)题,基于上题的分析,水源是该地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解决这一矛盾可从控制水稻种植面积、改进灌溉技术、增加科技投入、改良水稻品种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该地区纬度较高,水稻生长期较长;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
(2)该区域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因水稻耗水量大,)过度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水量减少,引发水荒和土地荒漠化;与小麦争夺水源,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3)依据水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水稻的种植面积;改进灌溉技术和种植方式,节约水资源;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