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进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增进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
摘要: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和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面向全体并关注个别学生的同时,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准备有效的材料,创设交流的氛围,扩大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重视问题的预设与引导,及时进行交流的评价激励,加强教师的调控,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

关键词:数学师生交流
国际上著名的“Cockcroft报告”指出: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和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

这个报告确切地指出了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功能,它可使人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问题时能将问题中各种因素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无论是表达思想还是处理问题,都离不开交流。

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们发现,最让人欣喜的变化莫过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唤醒,随之而来的是在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上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有了很大的促进。

但交流的深度、广度、效度还有待加强。

如何增进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需要我们重视并进行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一、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华罗庚曾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一门充满了兴趣的学科,也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


1、讲课要精彩。

数学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

因此,我们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备趣味性和条理性;讲课要主题突出,让学生听出核心内容,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要适当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对倾听的内容有生动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创造的乐趣;同时,教师在数学课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等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现实生活。

2、善于运用奖励激发兴趣。

奖励是最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因为学生都喜欢被重视﹑鼓励。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正强化原理,如果学生在表现良好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强化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养成这个习惯。

二、教师要良好的心态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多让学生说话,多倾听学生的说话,可以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便于教师针对性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交流,可以明是非,知得失,在交流中修正自己,发展自己。

要达到这样的境地。

首先教师自身要充分认识到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要留足时间让学生交流,否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想交流也没有机会交流。

其次,要建立民主
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多问几个“是什么”、“你是这样想的”、“为什么?请说说理由”,促进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流的开展与深入。

否则,教师听不进不同意见,棒杀不同见解,学生就会唯唯诺诺,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交流也就成了形式。

如《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讲台上放着三个透明杯子,里面分别放了10克、20克和50克的水。

老师用汤勺向三个杯子里加糖,糖的数量依次为2 克、3克和5克。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杯子里的糖水更甜些呢?其中有一个学生:让我上来喝喝就知道了。

教师:你就知道喝。

老师是让你用数学的方法去判断。

哪位同学来说?喝一喝实际上是一种很直接简便的方法,由于教师的武断,学生就不敢说话了。

如果教师这样说:很好!这种方法最简单易行了。

除了用口尝一尝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个杯子里的水更甜些呢?这样,学生就能够畅所欲言。

三、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更要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如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时,学生已懂得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但余数的作用不是只用来验算,若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就止步,那所学的知识运用太少。

为此,我上了一节“余数能帮你找到……”的数学活动课,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学以致用。

1、余数能帮你找到过几天后是星期几。

如:今天是星期四,再过十五天是星期几?一星期有7天,15÷7=2……1(星期五)
余数1就是条件中的星期几的后一天,余数2就是后两天,如此类推。

2、余数能帮你找到第几个数是几。

如:2、5、9、12;2、5、9、12;……第103个数是几?一组有四个数,103÷4=25……3(第103个数是9)余数1就是一组数中的第一个,余数2就是第二个,余数三就是第三个。

你能根据上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题目吗?
(1)把白、红、黑三种不同颜色的珠子按此规律反复地摆,第50个珠子是什么颜色的?
(2)把“我们从小爱数学”照此反复写,第189个字是什么字?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设计符合儿童特点的数学活动课,坚持活动的思想性、愉悦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全方位、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
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加强评价的激励
教师亲切的表情,认真倾听的态度,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大胆交流。

如前面的“如何购票最省钱”,由于教师微笑着等待学生的不同声音,学生的发言才能热烈起来。

这种表情态度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激励学生大胆交流。

数学教育绝非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授,它更加关注强调经验、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的心理过程,使学生在体验参与、体验创造、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感受自身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发展。

在面向全体并关注个别学生的同时,创设交流的氛围,扩大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教师的调控,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