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2022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2022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班级座号姓名(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有删减)【注】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孰:同“熟”。
⑥从:同“纵”。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似)...C.屏人论事(使退避)D.乃阳吐污头面被褥(同“佯”,假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4.甲文中,从“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回答中可知谢道韫是个、的孩子;而乙文中,儿时王羲之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
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诸:众多。
③游:玩耍。
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书巢记》(陆游)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①比屋②也,而谓之巢,何?”陆子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③,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之:到。
②比屋:邻屋。
③觌(dí):相见。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因为)B.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置:放弃)C.既.入又不能出(既:已经)D.信.乎其似巢也(信:确实)2.对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D.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4.甲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请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文中读书的益处有何不同。
(二)(2022春·广西南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吴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上专项上上文言文对比阅读《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句末语气词。
7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故人来,方与之.食(代词,指代三军)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D.恐.其自食其言也(担心)77.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这篇文章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的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B.【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故人至/暮不来”。
C.【甲】文中“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而“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D.【甲】文“待君久不至,已去。
”是省略句。
【乙】文画线句子“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是判断句。
7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B.【甲】文中“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C.【乙】文从吴起等老朋友吃饭这件小事,体现了他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D.【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做人要言而有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一)【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算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子贡①问政②。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节选自《论语·颜渊》)【注释】①子贡:孔子的弟子。
②政:治理国家的方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吾日三省吾身省:(2)人不堪其忧堪:(3)民信之矣信:(4)自古皆有死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3.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简要阐述。
4.【甲】【乙】两文都强调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西河美楼: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史。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代文言课内外对比阅读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代文言课内外对比阅读
本文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复期末语文考试中的古代文言课内外对比阅读部分。
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文言文以及现代文的理解和转化能力。
课内
1.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
学生需要针对所给的古代文言文文章进行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此部分考察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需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2. 现代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
课内考查的现代文阅读理解主要集中在文章的段落理解、推理判断以及文学常识的考查。
此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对于现代文的理解能力,需要学生有丰富的阅读经验以及理解能力。
课外
1.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学生需要在课外阅读指定的古代文言文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此部分考察学生对于古代文言文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
2. 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
课外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包括阅读理解、现代文写作和写作修辞三个部分。
此部分强调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以及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语言锻炼、逻辑思维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语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是一项需要学生具备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
通过课内外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阅读文言选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范文正公仲淹既贵, 常以俭约训人, 戒诸子曰: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 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
今而得厚禄, 欲以养亲, 亲不在矣。
汝母又已早世, 吾所最恨者, 忍令若曹享富贵之禄耶?”子纯仁娶妇将归, 以罗绮为帷幔, 公闻之不悦曰: “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 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 当火于庭。
”(明代刘元卿撰《贤弈编·卷二·范文正公仲淹既贵》)注释: ①范文正公仲淹: 即范仲淹, “文正”是他的谥号。
②执爨(cuàn):烧火做饭。
③躬: 亲自。
④甘旨: 美味的食物⑤充: 请人代劳。
⑥恨: 遗憾。
⑦若曹: 你们。
⑧罗绮: 罗和绮, 多借指丝绸衣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俭以养.德()(2)不能励.精()(3)未尝.充也()(4)闻之不悦.()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B.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C.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D.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分)(2)今而得厚禄, 欲以养亲, 亲不在矣。
(3分)4.两篇文章中都谈到了对孩子的教育, 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4分)班级: 姓名: 座号:阅读文言选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共12组,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安怜翁谢奕①作剡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④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⑤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
②剡(shà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
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④绔:裤子;纨绔:用细绢做的裤子。
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未若柳絮因.风起因:(2)遂遣之.之: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A.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B.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C.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D.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阿奴欲放去邪?4.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在《咏雪》一文中看到童年谢道韫是一个(1)____________的人;而《谢安怜翁》中童年谢安则是一个(2)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比较阅读两文,《谢安怜翁》中“奕于是改容”,体现了谢奕对幼弟怎样的态度?这与《咏雪》中谢安对待子侄辈的态度有何异同?(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如下:【甲】伤仲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2分)⑴余闻之也久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4分)⑴即书诗四句⑵稍稍宾客其父⑶无从致书以观⑷同舍生皆被绮绣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钱币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尝识书具尝趋百里外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还自扬州自笔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⑴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七年级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
讴(ōu):徒歌(无伴奏)歌唱。
这里指唱歌。
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饯:用酒食设宴送行,设酒送行。
振:使……振动。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及.鲁肃过寻阳(等到)B. 未穷.青之技(尽、完,用完。
这里指学完。
)C. 自谓.尽之(以为,认为)D. 即更.刮目相待(更加)2. 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B.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C.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D.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⑵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4. 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劝人的目的。
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的行动,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二)《秦观劝学》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①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③,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
初一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初一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1.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 ... 尉,陈胜佐之,并 ... 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 ... 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6.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①吴广素爱人素②比至陈比③时时而间进间④天下之疾犬也疾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译: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译:8.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答: 9.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答案:6. ①素:向来②比:等到③将:统帅,率领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8.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9.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 之以应陈涉.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比至陈:()②或说陈王曰:()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①原因:① 启示:答案:13.(1)及,等到(2)有人(本题2分.每小题1分)14.(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15.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16.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分)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锅巴救命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陈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2)未若柳絮因风起()...(3)恒装一囊()(4)逃走山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3.【答】文末“即公兄无子,左将军王凝之之妻也。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④⑤①②③4.读了乙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走了以后,连(只)走,走了(所以,就)..c.方圆的参赛作品不顾(照顾)太阳、喝酒和下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
[全]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七年级上册)第一篇(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问题:1、《世说新语》是由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在文中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2)相委而去(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4)下车引之(5)未若柳絮因风起(6)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文中出现了“君”“家君”“尊君”三个称谓,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的意义与区别吗?5、《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7、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参考答案1、刘义庆2、(1)相比(2)舍弃(3)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4)拉、牵拉(5)趁、乘(6)才3、(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2)简直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丢下我自己离开了。
4、尊: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家尊: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5、衬托出谢道韫的才华非凡,也借此表明作者的观点,即对谢道韫回答的赞赏之情。
6、谢道韫所对出的句子既有意象又有意蕴,形象贴切。
陈元方小小年纪对友人的批评十分中肯。
第二篇(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真题归类卷 专项8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版)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真题归类卷专项8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2021郴州一模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③,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④,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讫:结束,完成。
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与友期.行(2)相委.而去(3)遂.止于野亭(4)其为人若.此1. (1)约定。
(2)舍弃。
(3)于是,就。
(4)像,如。
2.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下车引之.B. 夫君子之.行C. 宋之.丁氏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辨析能力。
A. 指元方,代词。
B. 结构助词“的”。
C. 结构助词“的”。
D. 结构助词“的”。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3.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4. (1)过了正午时分(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郭伋怕(这样)对孩子们失信,于是停留在郊外的亭子里,等到了约定的日子才进入(城里)。
甘肃省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分项选编:文言文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题一、对比阅读(2022春·甘肃酒泉·七年级统考期末)(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 ”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卖蒜叟》1.解释下面句中画横线字的意思。
(1)自矜______(2)卒不肯告人姓氏________(3)轻吾射_______(4)徐以杓______2.翻译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3.乙文塑造了两个人物:杨二相公和卖蒜叟,各自有怎样的特点?4.甲乙两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两个故事中分别得到的启示。
5.(2022春·甘肃酒泉·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班级座号姓名(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有删减)【注】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孰:同“熟”。
⑥从:同“纵”。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似)C.屏.人论事(使退避)D.乃阳.吐污头面被褥(同“佯”,假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4.甲文中,从“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回答中可知谢道韫是个、的孩子;而乙文中,儿时王羲之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
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诸:众多。
③游:玩耍。
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⑥竞走:争着跑。
⑦信然:果真是这样。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谢太傅对“兄子胡儿”的回答更满意B.乙文中王戎断定“此必苦李”的依据是“树在道旁而多子”C.从甲、乙两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谢道韫和王戎都是非常机敏、聪慧的孩子。
D.甲文中谢道韫的突出表现是极有才情,乙文中王戎的突出表现是善于思考。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3)尝.与诸小儿游()(4)唯.戎不动()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从《王戎识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
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祥③。
”儿云:“已足,不须复稈也。
”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注】①韩康伯:名伯,字康伯,东晋玄学家。
②襦(rú):短袄。
③复裈(kūn):夹裤。
裈,有裆的裤④下:下身。
⑤国器:治国之才。
1.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止.得襦(同“只”,只能)B.母殷夫人自成.之(成功)C.寻.作复裈(不久)D.母甚异.之(对……感到惊异)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母殷夫人自成之.友人惭,下车引之.B.母问其.故独善其.身C.乃.答曰去后乃.至D.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 给划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三处)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待君久不至,已去。
(2)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5.下列对【乙】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从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乙】周彬不治财产,服膺儒学。
其妻让之曰:“汝家兄弟能力稼穑,囊箱丰盈,汝之不调,无思悔。
毕向何如?”及闻先主镇金陵,囊文以往谒,赐赉颇厚。
以所赐金帛陈列于庭,谓妇曰:“吾与诸伯叔何如优胜?”妻答曰:“男子之事,非女子所能知(选自《古今合璧事类备要》)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B .相委.而去委:托付C.其妻让.之曰让:责备D.卿尝与吾市.油数金市:买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C.汝之.不调,无思悔无丝竹之.乱耳D.以.所赐金帛陈列于庭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囊文以往谒,赐赉颇厚。
4.陈元方和周彬的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
(五)孔子世家赞《史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注】①低回:徘徊,流连。
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课文链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高山仰.止()(2)不能去.云()(3)没则已.焉()(4)人不知而不愠.()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虽.不能至虽.不能察,必以情B.然.心乡往之欣然.起行C.当时则.荣入则.无法家拂士D.想见其.为人此之谓失其.本心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以时习礼其家(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请结合“课文链接”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六)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②,借旁近③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④。
其诗以养父母、收⑤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⑦仲永环谒③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注】①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
②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③旁近:附近。
这里指邻居。
④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⑤收:聚,团结。
⑥文理:文采和道理。
⑦扳:同“攀”,牵引。
⑧环谒(yè):四处拜访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2) 非学无以广.才()(3)邑人奇.之()(4)日.扳仲永()2. 给划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三处)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3.翻译下列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根据(或理由):5.甲、乙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意暇甚。
屠暴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②,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畜:饲养。
②俟:等待。
③遁逸:隐蔽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目似瞑.()(2)眈眈..相向()(3)将啮.其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2. 给划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三处)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3.翻译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4.甲、乙两文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5.乙文的最后一句话,作者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八)阅渎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