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工作站图像后处理技术
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哪些
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哪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在现代医疗技术诊断中,影像学技术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过CT检查不仅可以查出患者病变部位各个断层面上的不同图像,还能通过CT图像后处理来帮助医护人员建立一个二维、三维以及多种技术的图像,从而使患者的诊断更为准确。
一、了解CT图像后处理技术1.什么是图像后处理技术图像后处理主要是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再结合医学知识,将各种数字化成像技术所得到的人体信息按照一定的需要,在计算机上表现出来,使其可以满足后续医疗诊断等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弥补影像设备的成像不足,还能为医护人员提供解剖学信息和病理生理学信息。
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医学获取和观察方式,提供了包括三维可视化、图像分割以及病变检测和图像融合配准的高级应用。
2.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功能主要包括两大功能:辅助观察和辅助诊断。
(1)辅助观察:这类功能主要是为了给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观察方式,从而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参考,有利于医生更加快速正确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诊断,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2)辅助诊断:这类功能可以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些诊断方面的建议,包括测量得到的数据、分割和检测的结果,以及融合配准后新图像的信息等。
二、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哪些1.重建技术CT机内一般都装有不同的图像重建数学演算方法软件。
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检查部位的组织成分和密度差异选择最适当的数学算法,使图像可以达到最佳的显示。
常用的算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标准算法:是最常用的图像重建算法,这种算法适用于绝大多数的CT 图像重建,可以使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达到均衡,例如可以用在颅脑重建等方面。
(2)软组织算法:则适用于需要突出密度分辨力的软组织图像重建,例如腹部器官的图像重建等。
(3)骨算法:适用于需要突出空间分辨力的图像重建,例如骨质结构和内听道的图像重建等。
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
现为弥漫性分 布短 条状 、 网状 阴影 , 细 中
上 肺 胸膜 下 区 域 明显 。尘 肺 病 例 中 , 一 单
小 阴影 者少见 , 是 以一种 小 阴影为 主 , 多
结
果
本组患者 5 9例 , x线平 片 由于其 密 度 分辨率较低和前后重叠 的图像 , 的局 它
摘 要 目的 : 析 尘 肺 病 的 C 分 T表 现 和 特 征 , 讨 多 层 螺 旋 C 诊 断 价 值 。 方 探 T 法 :9例 尘 肺 患 者 均做 胸 部 C 平 扫 及 图 5 T 像 后 处理 , 尘 肺 诊 断 片 对 照 分 析 其 C 与 T
伴有 另一 种 小 阴影 , 符 合 尘 肺病 理 改 也
变 。如矽肺 以圆形小阴影为主 , 煤工尘肺
较 x线平片提高 3 % 的肺气肿 检出率 。 8 MC S T以其快速 , 层重 建 。一 次屏 薄
气覆盖 大范围扫描的特点 , 消除了呼吸运
厚 1 m×1 m m 6 m。重建 间隔 0 5 m, 送 、m 传 至 工 作 站 进 行 图 像 的 多 平 面 重 建 ( R) MP 。主动脉 弓为 一 区 , 肺 门为 二 两
合率 较 x线平 片高 ; 而对 于 Ⅲ期 矽肺 的
诊断符合率基本 一致 。见表 1 。
讨 论
之壳壁可 呈断续的残缺状 。
像 后 处 理 技 术 是 诊 断 尘肺 有 效 方 法 , 作 可 为 平 片的 补 充 , 鉴 别 诊 断 重要 手段 。 是 关 键 词 尘 肺 MS T 扫 描 技 术 多 平 C 面 重 建 ( R) 线 平 片 MP X
多层螺旋CT三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厚 065 1 5 25 50m . 、. 、.、. m重建图像 , 2 2 然后运用多平面重组 ( R)最大密度投影 ( P 及容积成像( R)3种图像后 MP 、 MI) V
处理方法对于在不 同层厚 的各级肺动脉显示及其栓子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本组 4 0例 P E均 为双肺 多发
a a o c lv lb sn i e e tr c n tu t n s c h c n s t h e . i n i n lr c n t c in i gn n n lz n t mi e e y u i g d f r n e o sr c i l e t i k e swi t r e d me so a e o sr t ma i g a d a ay e o i h u o
【 关键词 】 栓塞 , 固醇 ;体层摄影术 , 胆 螺旋计算机 ;放射性 核素血管显像术 ; 图像处理 , 计算机辅助
Ev l a e t e ci i a a u f t r e d me so a e o s r c i n i a i g o 4 s c p r a u t h l c l v e o e - i n i n l r c n tu to m g n f 6 -l e s i a CT n p l o a y e ・ n l h i l i um n r m
广 东省 汕 头 市 中心 医 院( 10 1 553 ) 黄朝华 杨江爽 翁泽 生 吴 先衡 陈瑟燕 林 时勖
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
除 此 外 ,骨 结 构 粗 大 ,骨 折 剖结构 的 隐匿性骨折 诊断有 很高价
例 ,其 它部位 5 ( 例 颈椎 棘突 、胸 线细 微而不 易对 比显示 也是主 要原 值 ,可进 行任 意平面 的二维和 三维 肋 关节 ,下颌 骨 ,甲状 软骨 、舌骨 因 ,如 膝 关 节 和 肩 关 节 的 细 微 骨 重 组 。 由 于 隐 匿 性 骨 折 细 小 而位 各 1 ) 6 例 中显示 骨折 线累及 关 折 ,再 者 , 不 规 则 骨 结 构 和 细 微 置 、结构 的复 杂性 ,后 处理 重建 应 例 。0 节 面 8 ,伴 有邻近 关 节腔 积 液 6 的骨 折 线 也 是 重 要 原 因 , 如 足 跗 以综 合 处理技 术联 合运 用 ,以横 断 例 P 例 。 T 断轴位 、MR R S 诊 骨 、腕 骨 、 尺 骨 鹰 嘴 和 冠 突 ,这 位 为基础 ,M R为 主追 踪骨折 线 的 C横 P 、V 、SD R S 为辅 。任意 斜 断骨折 阳性 率 分别 为 8 . % ( 2 些 部 位 的 骨 形 态 不 规 则 , 普 通 平 走 向,结合 V 和 S D 67 5/
密 杂 ,影 像重 叠 ,加 上投照 因 素 ( 如 受部 分容 积效 应 的影 响 , 度分 辨 3 李凤琪, . 章步文 , 中高. 金 多层螺旋 C T 摄 片条件 、体位 、 角度 、中心 线等 ) 率 降低 而 影像骨 折线 的观 察 ,通 过 重建后处理对环枢椎 隐匿性骨折 的诊 断价值 [] 实用放射学杂志, 08 2 J. 2 0, 4 P 影 响 , 片往往 不 易清 晰显示 骨折 M R多平 面 重组 旋转 发现 明确 骨折 平
CHI NES J RNAL OF CT AND MRI AP 01 , o. 0No2 t tl . 3 R OU , R 2 2 V 11 , . o a 4 No
MSCT(多层螺旋CT)原理与后处理技术
遮盖容积重建(SVR)
是目前MSCT三维图像后处理中最常用的技 术之一。 主要适用于骨骼、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胆 道系统及肿瘤的显示。
螺旋扫描:
数据采集后决定,可以任意选择,也可以变更 ,例如用 2mm间隔重建后再用4mm间隔重建 另一组图象。
关于重建间隔
重建间隔越小,重建图象数量越多
例如:扫描长度200mm, 层厚10mm 重建间隔10mm = 20幅图象 重建间隔 5mm = 40幅图象 重建间隔20mm = 10幅图象
关于重建间隔
(二)三维图像后处理
1、三维容积重建: (1)遮盖容积重建(SVR) (2)密度容积重建(IVR) (3)最大密度重建(MIP) (4)最小密度重建(Min-IP) (5)X-线模拟投影(X-ray Proj) (6)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4D) (7)3D漫游 2、三维表面重建——遮盖表面显示(SSD):
螺距改变扫描范围
1、螺距越大,同样层厚,同样扫描时间, 扫描范围增大 5 mm层厚 扫描时间10秒 P=1 扫描范围 50 mm P=2 扫描范围 100mm P=0.5 扫描范围 25mm 实际应用:加大螺距,可以在同样的扫描时间 内增加扫描变扫描范围
螺距改变扫描时间
重要的扫描参数:
螺距(PITCH)
螺距是扫描架旋
转1周360°,进 床距离与透过探 测器的X线束厚度 之比。
单层CT的X线束厚度等于探测器准直宽,即 等于采集层厚宽度。 螺距计算公式:
P=S(mm)/D(mm)
P:螺距 S:扫描架旋转1周360°进床距离 D:X线束宽度
P=1.5 3.0/3.0
P=0.75 3.0/3.0
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价值
像 显 示 亚 段 及 其 以 下 肺 动 脉 分 支 血 栓 的 显 示 率 优 于 MI 、 P VR影 像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对 于 肺 动 脉 其 P 00 ) 6级 分 支 内 是 否 有 栓 子 各 种 方 法 显 示 均 差 。 结 论 MP MI 、 R 3种 重 组 方 法 以 MP R、 P V R显 示 最 清 晰 准 确 , 缺乏 立 但
潘红 日
【 要 】 目的 通 过 多 层 螺 旋 C 摘 T多种 重组 方 法 对 肺 栓 塞 的影 像 进 行 观 察 ,评 价 多层 螺 旋 C T多 种 重组 方 法 在
诊 断 肺栓 塞 中的 应 用价 值 。 法 回顾性 分 析 4 方 5例 经 C T肺 血 管成 像 ( T A) 诊 肺栓 塞 病 人 的 资料 , 用 最 大 密 度 CP 确 应 投影 ( I ) I P、 Ⅵ 多平 面重 组( P ) 积再 现 ( R 观察 3 方法 对肺 动脉及 其 栓子 的显示 效果 , 进行 比较 分析 。 果 I R、 Ⅵ 容 v) 种 并 结 MP R影
a d t e a aeterl o ut s c T p l n r n i rp y (T A i eda n s f E Meh d F n — v n vl t h o f l — l e C u o u e m i i mo a a g ga h C P ) nt i oi o . t o s o y f e y o h g s P i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金 显 武
(内蒙古 赤峰 市林 西县 医院 ,0 5 5 ) 2 2 0
[ 中图分类号 ]T 74 H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2 7 (0 1 1 0 3— 2 0 2— 3 6 2 1 )0 —0 3 0
5 % 最为 经济 有效 ,形成 有 部 分重 叠 的 横 断 图像 , 0 可 以增加 重建 3 图像 的锐 利度 。具 体 的选 择数 值 D 应该 根据 扫描 的部位 ,诊 断要求来 综合 考虑 。
24 k . V和 m s A 的选择 :增 加 k V值 和提高 m s , A值 都能降低 图像 噪声 ,提高空间分辨力 和密度 分辨力 , 改善 图像质 量。但 是病 人接受 的辐射剂 量 也 随之增 加 。因此 ,k V和 m s的选 择 应 在 最 大 程度 满 足 诊 A
的不 同组合 ,使数 据量 成倍 增 加 而 X线剂 量 不变 。 总之 ,MS T层 厚 和螺 距 的选 择 相 对单 层 螺 旋 C C T 来 说 ,其 灵活 性大 大提高 ,但也 受上 述 因素 的相互 制 约 。而对 于重 建 间距 ,一般 采 用 层 厚 的 3 % 一 0
断的情况下 ,降低 辐 射 剂量 为原 则 。另外 ,当扫 描 范围 、层厚和 螺距确 定 以后 ,螺 旋 扫描 的 时间也 就
确定 ,如果选 择过 大 的 mA ,就 会受 到球 管 热容 量 s 的限制 。 目前 MS T都 有 热保 护功 能 ,能 根 据球 管 C 的热容 量 、散热 率来 判 断本次 扫 描是 否过 载 ,如果
[ 关键词 ] 多层螺旋 C ;扫描技术 ;H C T ST
第五节、图像后处理技术
2、重组方法
目前的MSCT提供的重组方法有很多,如二维、 三维图像重组等,它们的主要不同是:二维的多
平面重组图像的CT值属性不变,即在多平面重组
的图像上仍可采用CT值测量;而三维图像的CT值
属性已改变,不能做CT值测量。常用的重组技术
有:
①多平面重组;
②曲面重组;
③多层面容积再现;
④容积再现技术;
⑤表面遮盖显示;
⑥CT仿真内窥镜;
⑦CT血流灌注。
(1)多平面重组(MPR):MPR实际上是属于三维 图像处理但显示方式仍为二维图像。
方法是将一组横断面图像的数据通过后处理 使体素重新排列,使其在显示屏上能够满足诊断 的需要,显示为任意方向的二维断面图像。它的 显示形式有矢状面、冠状面、斜面等。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省骨科医院 影像中心
CT图像是由一系列像素组成的数字化图像, 计算机数据采集后,尤其是螺旋CT的容积数 据采集后,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软件对其进行 一系列图像后处理。包括图像重建技术和图 像重组技术。
重建技术(reconstruction):是指使用原始数据 (raw data)经计算机采用各种特定的重建算法处 理得到横断面影像的一种技术。
另外,对于运动器官的扫描,如冠脉扫描,大 范围胸腹部扫描等,还要求提高扫描的时间分辨力。 这需要在扫描前参数设置时充分考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扫描参数设置
①单层螺旋CT参数设置:常用的扫描参数为 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240mA,检查床移动速 度2—6mm/s,层厚1—3mm,扫描范围50—240mm, 根据扫描范围选择螺距1—2,扫描时间25—40秒。
达到各向同性后,Z轴空间分辨力与横断层
面图像空间分辨力接近,后处理图像质量与横断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其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
1 6层螺旋 C T扫描速度非 常快 , 覆盖 范围 大, 图像后处理 技术强 大 , 而且可 以准 确
动 脉 夹层 的 1 螺 旋 C 6层 T血 管 成 像 表 现 。 用 标 准 函 数 重 建 图像 , 厚 12 mm 图 层 .5 。
像 后 处 理 技 术 包 括 多 平 面 重 组 ( R) MP 、
最 大 密 度 投 影 法 ( P 、 面 遮 盖 显 示 MI ) 表
( S 和容 积再现 ( 等技 术。结果 : S D) R) 对 病 变信 息 的存 储 最 为 可 靠 的 是 原 始 横 轴
肘 静 脉 快 速 注 入 碘 对 比剂 后 , 在靶 血 管 内 对 L ̄ 浓 度 达峰 值 时 , 用 M C L, I 利 S T对 其 亚
23 0 山东 德 州 市 中 医 院 5 00
摘 要 目的 : 论 1 讨 6层 螺 旋 C T血 管 成
静脉注人。将 重建 图像传人工作站 , 然后 用图像后处理技术 处理 重建 图像 , 其中采 用的后处理技术 包括 多平 面 重建 ( I ) MP 和容积再现 ( R) , 且依 据临床需 要 V 等 并 对 病 变 区 域 进 行 任 意 旋 转 和 分 割。
nt co , R、 面 遮 盖 显 示 ( S 最 s ut n MP 表 r i S D) 大密度投影法 。 Nhomakorabea结 果
秒级扫描 , 使一次闭气完成整个主动脉薄
层 容 积 扫 , 少 了运 动 和 呼 吸 伪 影 。再 利 减
用图 像 工 作 站 的各 种 后 处 理 功 能 , 如 MP MI 、S V R、 P S D、 R等 , 建 出 主动 脉 的 重 立体影像。主动 脉 MS T C A操作 简便 , 无 创伤 。与普通 C T相 比, 具有 扫描 速度 更
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
根据有关文献,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得循环时间依次为:上墙静脉3、7±1、5s,肺动脉6、5±2、5s,升主动脉10、5±3、0s,降主动脉及颈部血管12、3±3、8s,颈静脉17、8±5、0s。
以上延迟时间只就是近似得,需根据病人估计得心输出量及怀疑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螺旋CT检查需预先在高压注射器得遥控器上设置造影剂量,计算公式如下:剂量=流速(毫升/秒)x{扫描延迟时间(秒)+扫描时间(秒)-7},这里得7秒就是造影剂到达肺动脉干得时间。
这个公式适应于造影剂浓度为300mg碘/ml,流速2ml/s时;当造影剂浓度为150mg碘/ml,流速3~4ml/s时,造影剂剂量翻倍。
另一种计算造影剂剂量得方法就是根据病人体重,方法就是:剂量(300mg碘/ml)=体重(kg),或剂量(150mg碘/ml)=体重(kg)x2在CTCA中,利用心电门控制技术在心脏运动最慢得时期采集图像数据,可以实现抑制心脏运动伪影得目得,心电门控制技术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种。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就就是利用心电信号控制CT扫描,该技术早已经在EBCT与其她成像技术中应用。
基本原理就是在扫描过程中,同步检测患者得心电信号,通过心电信号对心脏运动期相得标记,选择适当得扫描起始时点,实现获得心脏特定期相得图像或消除心脏运动伪影得目得。
在心电信号控制下,每个心动周期进行一次扫描,扫描模式与传统CT一样,X线发射为间断式、检查床运动为步进式。
通常以心电信号得R波为参考点,确定扫描得开始时间。
当检测到R波峰时,开始计数延迟时间,延迟时间结束触发扫描,扫描时间结束移床,移床距离为准直器宽度,重复上述过程完成整个心脏扫描.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技巧螺旋CT得问世与发展,就是CT历史上得又一次革命.首先,球管旋转一周得时间已经缩短到亚秒量级,一次屏息可以完成整个躯干得扫描;第二,图像后处理功能迅猛发展,各种后处理软件不断完善,使CT不再单单就是横断图像.各种三维后处理图像不仅能立体显示解剖与病变,而且可以透明化处理或以仿真内窥镜方式观察。
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布-加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n t n i p e b o n la d e h n e c n n e o s u t n tc nq e h ti icu e R n P ec 1u t ai n u p ra d mia n n a c d sa ,a d rc n t ci e h iu sta s n ld d MP a d MI t.h ml o r o s
T e c mp e s n a d n ro in f e a i e n a d i t h p t n e o e a c v a e s e y r c n t ci n i g h o r s i n a r w s so p t v i n n r e a i if r rv n a a c n b e n b e o sr t ma — o g h c a c i u o i g wi p s p o e sn tc n q e , a t e a t , t e e h n me a h t r v r ig e r e o crh ss n t h o t- r c si g e h i u s t h s me i me h s p e o n t a a e ay n d g e s f i o i, r s l n me a y a c ts a d e o h g a a ie a e d s ly d b d — h a is n r me i gn n p a n a d e h n e p e o g , s i , n s p a e v rc sc n b i a e y Bu d c ir y d o ma i g i li n n a c d l e l p
Cii l p lai 医 械 临 床 l c p c t nJ n aA i o
胸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瘤与气管 、 支气管的关 系。M R可较好显示 叶段支 P 气管 的狭 窄 , 助 于 中央 型 肺 癌 的早 期 诊 断及 气 管 有 肿瘤 的显示 。 2 2 重建肺 孤 立结 节 ( 围型 肺癌 1 . 周 8例 , 移 癌 4 转 例, 腺瘤 2 , 例 错构瘤 1 , 例 炎性假瘤 2例 , 结核瘤 1 6 例) 4 共 3例 , S D法 重 建 可 较 好 显 示 良、 性 结 用 S 恶 节不同的形态特征 , 还可通过轴 、 、 冠 矢状多方位重 建 , 准确 地显 示结 节 在肺 内的位置 。 更 23 支气管树表面成像 2 . 5例 , mn 及 S D法重 用 i P S 建, 三级以上支气管分支形态显示满意。在 1 例支 2 气 管扩 张 的重建 图像 上 ,S SD法 重 建 可 显 示 扩 张后 支 气管 分支 的形 态 、 张 部位 和 范 围。 扩 24 仿真 内窥 镜 ( E)8例 ,0例 健康 成 人 可 清 晰 . V 3 1
成人 1 0例, 全部病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 12 仪器 和 方法 使 用 G i ed螺 旋 C . EHs e p T机 , 层 厚 2~ 5mm, 重建 间距 1~ m, 距 1~15 使 用 2m 螺 ., 非离子型造影剂行增强扫描。将图像数据在工作站 上进 行重 建 。
像, 其成像技术包括表面遮盖成像 ( S ) 最大密度 SD 、 投影 ( I ) 最小密度投 影 ( i ) 容积显 示技术 MP 、 mn 、 P ( R )多 平面 重建 ( R) 三 维重 建 ( D) V T、 MP 、 3 和仿 真 内窥 镜成 像 ( E) V 叫J 。我们 探讨 了螺旋 c T图像 的 各种后处理技术及其在 临床 中的应用价值 , 并与二 维C T进行 比较 , 评估 其优 势 与局 限性 。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对于十年前来说已经是日新月异。
但是,技术在发展,病变也在多样化,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仍然是当下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之一。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扫描到的数据综合各种技术(如MPR、MinIP、STS、VE等)之后把人体器官的各种内表面图像展示出来,提升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效果。
【关键词】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胸部疾病临床价值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依托于多种技术的,如MPR,即多层面重建法;MinIP,即最小密度投影法;STS,即滑动薄块法;VE,即仿真内窥镜法等等。
其在医学界诊断病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扫描到的数据综合上述技术之后把人体器官的各种内表面图像展示出来,图像包括平面图、立体图等等。
本文收集了2008年8月—2010年12月127例利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疾病诊断的病例资料,根据诊断结果分析原、探讨诊断意义及其价值。
一、患者资料与诊断办法1.患者资料本文选取了2008年8月—2010年12月127例胸部疾病患者利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得到的CT扫描图:其中,男性101例,女性26例,所有患者年龄介于32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达57.1岁。
常见的胸部疾病一般有以下几种:主动脉瘤、包裹性胸腔积液、纵膈肿瘤等等。
2.诊断办法使用的CT扫描仪器型号为Picker 6000,对患者从肺尖到肺底进行扫描,扫描的厚度一般介于4到7纳米之间,选取1.5的螺距,在加强扫描时,造影剂的用量需要达到100毫升,设置速率为3.0毫升每秒。
扫描结束之后,在开始做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薄层滑块技术(STS)、仿真内窥镜(VE)、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法(VR)等各种图像处理之前,需要将扫描到的原始数据通过机器进行减薄处理,此时的厚度设置为3毫米,间隔设置为1.5毫米,进行处理[1]。
螺旋CT影像后处理
螺旋CT影像后处理总医院李锋坦容积数据先进的软件原始数据有密度差别螺旋CT 优势的重要方面二维重建技术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s;MPR)是指在横断面上按要求任意划线,然后沿该划线将横断面上的二维体积元层面重组,即可获得该平面的二维重建图像,主要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角度斜位图像。
层厚越薄,重建图像越清晰(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一次常规轴位扫描,即可获得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角度斜位像,其联动显示功能.曲面重建技术(Curved Reconstruction ;CPR)它是多层面重建技术(MPR)的延伸和发展,即在MPR的基础上,沿兴趣器官划一条曲线,将沿曲线的体积元资料进行重组,便可获得曲面重建图像。
曲面重建技术(Curved Reconstruction ;CPR)三维重建技术多层面容积再现(MPVR)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CT仿真内镜成像术(CTVE)(Multi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s;MPVR)将不同角度的一层块的原始容积资料采用不同算法进行运算,得到重组的二维图像,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层块厚度可调,最薄时即为MPR (Multi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s;MPVR )•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 MIP)、•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 MinP)•平均密度投影法(Average Intensity Projection ; AIP)(Surface Shaded Display ; SSD)是指按表面数学模式进行计算处理,将超过预设的CT阈值的相邻像素连接而重组成图像,图像表面有明暗之区别。
缺点:容积资料丢失较多,细节不够,切受阈值选择的影响较大。
西门子16排CT三维后处理技术及操作指南
第二章Siemens 16螺旋CT常用后处理技术及应用多层CT后处理技术是指经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将连续横断层扫描所收集的信息重建为直观的任意平面和任意角度的二维或三维立体图像的一种影像学技术,是图像处理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三维重建的图象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重建出多种多样的高质量的多维图像。
各种重建方法利于显示组织器官内复杂解剖关系和多种组织的细微结构,有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及立体显示。
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2003年临床应用的Siemens 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大范围容积扫描的特点,并以薄层或超薄层重建间隔的优势,再应用软件进行后处理成像,从而获得二维和三维的清晰图像。
三维重建图像遵从准那么:所有的图像都必须来自一个病人并且来自同一个检查,且具有相同的重建中心和视野。
进行三维处理时至少要装载3幅,最多可装载1024幅图像〔图像多于1024幅时,系列将被拆分〕。
所有图像都必须具有相同的X/Y坐标和FOV。
层厚小于或等于3 mm,30-50%的薄层重叠重建。
一般来说,层厚越薄,效果越好。
螺旋扫描较序列扫描要好。
VRT、SSD、MIP 需要使用标准或光滑“卷积核〞算法的图像,卷积核数值越小图象越柔和。
MPR建骨结构使用高分辨率算法,卷积核数值越大图象越锐利。
我院应用三年以来,通过大量的病例实践,深受临床各科医生欢送,现就我们的使用经验逐一予以介绍。
一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ing , MPR〕MPR是在三维容积的任意方位进行交互式导航,。
在CT任意断面上按需要划线,然后沿该划线将断面上的层面重组,即可获得该划线平面的实时二维重建图象。
MPR可以同时显示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及任意斜位层面,并可任意改变重建的位置和层厚以利于观察不同组织细微结构。
MPR可较好地显示组织器官内复杂解剖关系,有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
曲面重建〔CPR〕:在容积数据的根底上,沿感兴趣区划一条曲线,计算指定曲面的所有象素的CT值,并以二维的图象形式显示出来,以将弯曲的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解剖结构经追踪后显示在同一平面上。
多层面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
常规横轴面图像仅显示人体横断面解剖的影像信息。诊断时,需要由有经验的影像专业医生对大量的图像进行逐层面的分析,同时要将观察到的连续影像在大脑中建立起组织器官的立体和空间关系概念才能判断病变的位置、范围和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复杂的部位和器官(如:腹部和盆腔,以及微细的血管结构)往往会给分析带来困难,甚至造成错误的判断。图像后处理方法则通过对原始图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以任意平面和任意角度的立体图像为影像专业医生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完整、直观和易于精确定位的影像信息。不同厂商开发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功能各异,Alatoview应用软件系统的主要图像后处理功能见表1。
(四)图像注释和测量(Images Annotation and Measurement Processing)
注释和测量是图像分析的辅助功能。它可以在图像上做文字、直线、折线、箭头、圆、椭圆、矩形框等标注和在适当的位置插入刻度标尺;可以做长度、角度和直径的测量;也可以测量图像中某一点或某一兴趣区的CT值,兴趣区的大小可以任意调整,形状可以选择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任意形状,可以在图像的任意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兴趣区。测量结果中给出兴趣区内CT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对图像的辅助分析和处理功能详见表2。
(二)应用软件:Alatoview版本1.42。它是一种可以将CT、MR、NM(Nuclear Medicine)和数字X-ray设备采集和重建的断层图像处理成各种二维和三维图像的医学图像后处理应用软件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图像文件管理、二维图像后处理、三维图像后处理、仿真内窥镜、后处理图像输出等。Alatoview支持通过以太局域网络用Toshiba协议和DICOM标准与Toshiba或非Toshiba的CT和MR等影像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通讯。
CT图像后处理技术知识讲解
容积重建( VR)
对全部容积数据进行遮盖成像 VR是目前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后处理中最
常用的技术之一 优点:显示立体结构;美观;应用广泛 缺点:信息丢失量大;受阈值影响;不适
合精细结构 应用:各类3D重建
不能依靠VR图像判断管腔狭窄程度!!
射线总和投影 (Ray-sum projection) X-线模拟投影
定义:又叫腔内重建技术,是指调整CT阈值及组织透明度,不 需要观察组织透明度为100%,消除其影像;需要观察组织透 明度为0,保留其图像,再调节人工伪彩,即可获得类似纤维 内镜图像,并依靠导航方法显示管腔内结构
优点:无创、显示空腔脏器、气道、血管内表面结构 缺点:适用范围有限;检查前准备,
伪影多、不能活检等 应用:仿真结肠镜、胃镜、气管镜
概念:
影像检查产生的数字化图像,经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再加 工并从定性到定量对图像进行分析的过程称为医学图像后 处理技术。
基础
• 容积采集 • 数据各向同性
任何图像后处理技术都会丢失信息
曲面重建 (CPR)
是MPR的一种特殊方法,适合于人体一些曲 面结构器官的显示,如:颌骨、迂曲的血 管、支气管、输尿管、胰胆管等。
X-ray Proj 是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的全 部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术。重建后的图像效果类 似于普通X-线摄影,故称为X-线模拟投影。
优点: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投影;可利用原始 数据做回顾性后处理
缺点:较平片分辨率低 X-ray Proj 主要用于骨骼病变的显示。
仿真内窥镜 ( VE)
总结பைடு நூலகம்
各种CT图像后处理方法的应用及优缺点 辅助日常工作,满足临床需求
原始轴位图像是一切后处理图像的根本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操作规范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操作规范一、颅脑非外伤者:只拍头窗,以Axi图像为主,范围自穹窿至乳突下缘,定位线平行于听眦线,必要时做Cor或Sag重建,以病变为中心,并插入定位像,Cor定位线垂直于听眦线。
图像数4×6,1张。
外伤者:拍头窗及骨窗,重建方法相同,上半幅为头窗,下半幅为骨窗,骨窗必要时锐化处理图像数6×8,1张。
VR图像:体位为:前后位、后前位、左右侧位、头侧位、足侧位(除去下颌骨和颈椎)、其它特殊体位。
图像数2×3=6或3×3=9幅,1张。
二、颅底:骨窗1. Axi:自筛板至乳突尖,定位线平行于听眶线拍片数:6×7=42幅,1张注意:1.疑有脑脊液鼻漏1)Cor:自额窦前壁至鞍背,定位线垂直于鼻道2.疑有脑脊液耳漏1)Axi:包括颞骨,定位线平行于听眶线三、眼眶眼眶外伤以骨窗为主,其它以软组织窗为主。
Axi图像:自眶上缘至下缘,定位线平行于视神经管,图像数20Cor图像:以病变为中心重建,定位线垂直于听眦线,图像数20Sag图像,必要时,以病变为中心重建图像数:6×7=42、6×8=48,1张VR图像:前后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其它特殊体位。
拍片数:2×2、2×3,1张当疑有眶内占位性病变时,要分别以Axi、Cor、Sag或斜面重建,以显示病变与眼球、视神经和眼肌等结构的毗邻关系,并做必要的测量。
四、鼻骨以骨窗为主,软组织异常者加拍软组织窗Axi图像:自鼻根点至鼻棘点,定位线垂直于鼻背,骨窗必要时锐化处理,常规图像数40幅Cor/Sag/CPR重建:以病变为中心,常规2幅图像数40+2=6×7,1张五、副鼻窦骨窗1.Cor图像重建范围:自额窦前壁至鞍背,定位线垂直于鼻道,图像数5×6=30幅六、中耳乳突骨窗1.Axi:自岩锥上缘至乳突尖,定位线平行于听眶线(图像数20)2.Cor:自鼓室前壁至鼓室后壁,定位线垂直于听眦线(图像数20)拍片数:5×8=40,1张七、上颌骨上颌骨外伤以骨窗为主,其它视病变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