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引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教案文本)

合集下载

初中新课标美术教案

初中新课标美术教案

初中新课标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具样式,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难点】如何将面具作品与个人风格、文化背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

三、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面具样品、绘画工具、制作材料(如纸张、塑料、布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具样品,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以及寓意,激发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

(二)课堂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面具的分类、特点以及设计制作方法,强调面具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师进行面具制作示范,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关注面具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的设计。

(三)学生实践与讨论1. 学生分组进行面具设计与制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结合个人风格和文化背景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面具作品的审美效果。

3. 学生完成面具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评价面具作品的创意、美观等方面。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面具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创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享面具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寓意,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面具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面具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新课标美术教案初中版

新课标美术教案初中版

新课标美术教案初中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自然景物的基础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景物的绘画技巧。

2. 自然景物的审美特点。

3. 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户外观察自然景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描绘自然之美》。

二、课堂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自然景物的绘画技巧,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运用。

2. 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如何绘画一幅自然景物作品。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尝试绘画自然景物。

三、学生创作与展示(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独立创作一幅自然景物作品。

2.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绘画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绘画技巧掌握情况。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户外观察自然景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课堂讲解与示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绘画自然景物的基础技巧,并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创作与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创作一幅自然景物作品。

最后,课堂小结与反思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绘画技巧,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时,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9篇)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9篇)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9篇)一、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对波提切利的壁画《春》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质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

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

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

培养丰富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和人物动态表现出的青春活力,并启发学生找到春所代五、教学措施:基本上按课本提供的程序进行。

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和通览课文,并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学好这一课。

即先通过视觉整体感受作品的构图、人物造型组合、场景、色彩等,再进入到主要局部和各个细节进行欣赏和分析。

再这一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描述画面中的`情节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介绍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主要精神,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

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品给人的感觉有些抽象,教学时应该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画面的各个情节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

初中美术教案10篇

初中美术教案10篇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0篇初中美术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版画是通过制版与印刷的手段来完成的,并且是有复数性的间接性绘画。

(2)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简单的单色凸版画作品。

应知:①版画的间接性与工艺性,什么是版画。

②版与画的反正向,结合物理学的镜映效应学习。

应会:简单的单色凸纸版制版方法,凸版画单色印刷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版画的制版与印刷工艺性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正和反的概念的理解及在实际中正确的应用。

三、学习材料:(1)吹塑纸。

吹塑纸是一种美术装饰材料,一般在制作美术立体字、布置展台展板时使用。

纸质较软,可以直接在纸上用粗铅笔压出图案,造成凹凸效果。

用油磙子涂上油墨之后,铺上宣纸使用马莲或自制的磨托磨擦印刷(因吹塑纸版较软,如铺硬纸使用坚硬的木蘑菇印刷,就会把纸版压平,不能得到好的印刷效果)。

(2)马莲。

马莲是一种木版水印用的专用工具,是在一块厚硬的纸板上铺垫一层用硬麻绳盘成的垫,然后用竹皮包扎而成的。

(3)自制磨托。

自制磨托与马莲制作工艺相近,使用一块厚纸板剪成直径8~10厘米的纸垫,上面垫一层用吹塑纸剪成的垫层,然后用塑料布、竹皮和玉米皮包在一起,在纸板背后用绳子系牢就可以使用了(塑料布磨破后注意更换)。

(4)石膏板或黄泥板。

石膏板或黄泥板也可刻出凹凸的效果,利用铁钉、小刀等,可直接在板上雕刻,刻后在印刷之前需对版面进行防渗处理。

油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层胶水或浆糊;水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层清漆。

(5)实物版--除粘贴纸板外,还可以利用实物的自然纹理进行粘贴,如花布、网子、叶子、稻草、木片等。

通过印刷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

但在粘贴树叶时应注意使用新鲜树叶,不可使用干树叶。

树叶干燥之后容易断裂,虽然可以粘住,但一涂滚油墨就会碎开,把油磙与油墨弄脏并影响印刷效果。

(6)印刷材料的。

涂布--制版之后在版上需涂布印刷材料。

一般水性印刷使用刷子,把水色和浆糊刷涂在版上;油性印刷使用油磙子滚涂油墨。

初中美术教案新课标

初中美术教案新课标

初中美术教案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理解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抽象艺术的思维方式,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抽象艺术的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1. 抽象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 抽象艺术的创作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抽象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抽象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抽象艺术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对抽象艺术的认识和感受。

二、讲解抽象艺术(10分钟)1. 教师讲解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抽象艺术的特点、发展历程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欣赏抽象艺术作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分析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特点。

2. 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和感受。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抽象艺术的思维方式,创作一幅画作。

2.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的抽象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尝试运用抽象艺术的思维方式,创作更多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新课标初中美术教案

新课标初中美术教案

新课标初中美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掌握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感受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感,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1. 面具设计的新颖性和创意性。

2. 面具制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面具样品、绘画工具、制作材料(如纸张、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面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面具的起源和发展。

二、新课教学(15分钟)1. 教师展示面具样品,分析面具的设计元素,如形状、线条、色彩、材质等。

2. 教师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包括绘图、剪裁、拼接、装饰等步骤。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作品。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注重个性表达。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完成的面具作品展示给大家,相互欣赏、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具艺术的重要性和创意制作的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面具艺术的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特点和意义,下一节课分享给同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了解面具艺术,掌握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面具作品。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提高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美术新课标教案模板

初中美术新课标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通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领域)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具体技能或知识点);- (具体技能或知识点)。

2. 难点:- (具体技能或知识点);- (具体技能或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技能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3.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5. 欣赏法: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或教案;- 实物教具或图片;-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2. 学生准备:- 学习用品(如画笔、纸张等);- 实物材料(如废旧物品等);- 学习态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2. 新课讲授:- 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讲解技能操作方法;- 通过示范、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能操作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实践活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美术创作;3. 收集有关美术作品的资料,进行欣赏和评价。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教案模板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初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2. 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难点内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2. 主体教学(1)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2)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操作步骤和技巧。

(3)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美术作品。

3. 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2)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用具1. 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教材、图片、实物等。

2. 学生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为具体教案示例:教案名称:《线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线的种类、特点及运用方法,掌握线条的基本技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线条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线条的种类、特点及运用方法。

2. 教学资源:多媒体、图片、实物等。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新课标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新课标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风景画的基本创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风景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风景画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风景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创作一幅风景画。

【教学难点】1. 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2.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讲解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3. 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风景画的创作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风景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几幅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风景画的美。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风景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二、新课教学(15分钟)1. 教师讲解风景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包括构图、色彩搭配、描绘技巧等。

2. 教师现场示范一幅风景画的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风景画的创作方法。

三、学生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景题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经验。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景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创作一幅风景画。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风景画创作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实践和作品欣赏,使学生掌握了风景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教案名称: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美术——民间美术欣赏与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提高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

【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民间美术元素的提取与运用【教学重点】1.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 民间美术元素的提取与运用2. 创新性地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作【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示范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运用民间美术元素。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系列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的美感。

2. 提问:你们对民间美术有什么了解?民间美术有哪些特点?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教师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应用,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三、实践与创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运用民间美术元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讨论(10分钟)1. 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作品的创意和技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间美术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生对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和感悟。

新课标美术初中教案

新课标美术初中教案

新课标美术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掌握木刻版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版画表现自己情感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掌握版画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版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版画元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掌握版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

2. 掌握木刻版画的基本技巧。

【难点】1. 创新版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2. 运用版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四、教学准备1. 版画素材:木板、雕刻刀、油墨、纸张等。

2. 参考资料:版画作品、版画制作流程图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版画吗?版画有哪些分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版画是一种平面艺术,通过刻、印等手段,将图像复制在纸张等载体上。

版画分为木刻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

(二)教学基本概念1. 教师讲解版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

2.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木刻版画的基本技巧。

(三)示范制作1. 教师展示木刻版画制作过程,讲解每一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实践制作简单的木刻版画。

(四)创作实践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主题,进行版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版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具备基本的木刻版画制作技巧,能够运用版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初中课标美术教案模板

初中课标美术教案模板

初中课标美术教案模板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来源于《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提高(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描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和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四、教学方法1.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技能、方法)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创设情境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通过示范法、引导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环节: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课后作业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书面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美术书面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美术书面教案模板范文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通过欣赏和分析现代绘画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现代绘画作品欣赏3. 创作自己的现代绘画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现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与现代绘画艺术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概念艺术等。

2. 教师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杜尚的《泉》等,并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

三、作品欣赏(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一系列现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欣赏感受和理解。

四、创作实践(20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现代绘画艺术风格,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作品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上一课时所创作的现代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二、课堂讨论(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

三、总结与拓展(2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现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现代绘画艺术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学生创作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资源:1. 现代绘画作品图片或视频。

艺术新课标教案范文初中

艺术新课标教案范文初中

艺术新课标教案范文初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分析作品的色彩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

【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搭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色彩样品、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两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提问:“你们觉得这两幅画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色彩与情感的表达》。

(二)新课教学: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变化。

2. 教师讲解色彩的情感表达,如冷暖色调的特点和情感表现,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画作,让学生分析、讨论色彩如何表达情感。

3.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三)学生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能够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和情感表达。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情感表达。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的情感表达,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标教案初中美术

新课标教案初中美术

新课标教案初中美术【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认识色彩的三要素,学会运用色彩知识表现自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色彩搭配能力和绘画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色彩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色彩搭配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互动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画作美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色彩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画作更加生动、有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知识,掌握如何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二)新课讲解1. 教师简要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冷暖。

2.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

引导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情感表达。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1. 学生根据所学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课后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能够在绘画中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提高了自己的绘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新课改初中美术教案模板

新课改初中美术教案模板

新课改初中美术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XXX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学生能够运用XXX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XXX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2. 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培养良好的评价和反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XXX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难点】1. 学生对XXX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XXX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XXX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对XXX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图片、实物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XXX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基本概念:教师介绍XXX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XXX的认识。

3. 示范和讲解:教师通过示范,讲解XXX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

4. 学生实践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实践练习,巩固对XXX技巧的掌握。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7. 总结和拓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课标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课标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色彩的世界》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美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色彩的特性,掌握色彩的搭配原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性。

2. 色彩的搭配原则。

教学难点:1. 色彩的搭配技巧。

2.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色彩图鉴、示范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色彩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色彩吗?色彩有哪些种类?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性,如:色相、明度、纯度等。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色彩图鉴,让学生了解不同色彩的特点。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示范如何用色彩绘制一幅简单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2. 学生分组,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用色彩绘制一幅画作。

四、总结1.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如:互补色、邻近色、对比色等。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示范作品,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技巧。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创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2. 学生分组,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用色彩搭配原则创作一幅画作。

四、总结1.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搭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标教案(通用篇)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标教案(通用篇)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标教案(通用篇)初中美术新课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墙壁小装饰的多种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壁饰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与实际操作,学会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留意提升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初步驾驭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结合学过的景物、风景画设计有创意、符合室内环境的墙壁小装饰。

三、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探讨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四、教学打算多媒体、皮革纸、麻线、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纽扣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室内空间图,另一张是经过装饰的室内空间图,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的室内空间有何异同?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并回答,老师小结:装饰对居室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墙壁小装饰则在家居装饰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老师自然地引出课题——《墙壁小装饰》。

(二)直观感知老师分发多幅不同表现形式的墙壁小装饰作品,引导学生细致视察、触摸。

师:这些墙壁小装饰都有什么材料构成?师生共同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毛线、纽扣等。

老师展示由生活中常见的静物、风景、动物等图案进行变形、夸张,而组成的墙壁小装饰,提出问题:从这几幅装饰中,你能看出这是生活中的哪种事物?是如何进行描绘的?学生思索、探讨,老师小结:敏捷运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适当夸张造型和色调。

初中美术新课标教案篇2课题:校内艺术节——设计制作请柬教科书:人教版初中美术课本教学年级:八年级下期课型:综合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材分析:这一课属于综合。

探究“学习领域,本课学习要求学生结合其他课程及生活中获得的学问,主动地参加探讨性活动。

本课的教学内容体现着现代意识,与时俱进,所以这一课兼顾了学生特性发展和学问技能学习两个方面的须要,既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须要,突出情感,学习看法,价值观的养成,有按部就班的传授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

体育新课标教案初中美术

体育新课标教案初中美术

体育新课标教案初中美术教案名称:《初中美术课程——生活中的线条》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线条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线条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线条的表现力3. 生活中的线条实例分析4. 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中运用了哪些线条。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线条,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线条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线条的表现力,如力度、节奏、质感等。

3.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实例,如建筑、自然景观、日常用品等,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线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实践,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

2. 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从线条运用、表现力、创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教师给出拓展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线条,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条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线条的表现力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生活中线条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4. 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新课改美术教案人教版初中

新课改美术教案人教版初中

新课改美术教案人教版初中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为例,通过分析新课改对美术教育的要求,编写一份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

本节课的主题为“欣赏身边的美术”,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提高审美能力;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生活品质。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美术现象;2. 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现象;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术现象的观察和思考;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术现象;2. 讨论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思考和分析;3. 实践法:培养学生动手创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美术现象?”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欣赏身边的美术”。

二、课堂探究1. 教师提出问题:“美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美术可以美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分发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创作,要求结合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创作一幅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作品。

2.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展示,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觉得身边的美术现象有哪些值得欣赏的地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会欣赏身边的美术,提高审美能力,同时也要发挥创新精神,让生活更加美好。

”五、作业布置1. 收集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2. 动手创作一幅结合生活中美术现象的美术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术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新课标指引下的初中美术教学
(教案文本)
Allow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art activities can cultivate their beautiful sentiment and
cultivate their perfect personality.
新课标指引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教案文本)
随着新课改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也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以往我们所存在的很多教学上的弊病。

“规矩,严谨,单一”的教学模式早已不再适应我们的现代教育,不再适应现代的教育对象了。

因此,必须改变美术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对于美术这一学科更是如此。

过去,我们经常忽视美术课,把它看得过分学科化,并且强调其学习的一律性和完整性。

很多人对美术本体的文化价值有所偏颇,因此对美术也就没有了什么爱好。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
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

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的渠道。

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千篇一律的上课,这与教师的教法有关。

对于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随之走进不同以往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

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结合了许多其他课程,涉及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美术这一学科里学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东西。

比如说:“美丽的家乡”这个课题为例,可以让学生唱一些描写家乡的歌曲,家乡的特色戏曲是什么?家乡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历史上有什么特别的事和名人等等。

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画好了作品,而且在完成画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的一些情况。

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面对学生,这并非打破传统
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对教师过去的教学完全的否定,而是要改变教师在教学时很多的弊病,充当学习的指导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参与者。

美术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以动手能力和意识思维所进行的,教师要拥有更多可以探索的教学空间,寻找更适合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可以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去指导和引伸,便于全面发展,更能加强学生通过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去发现美术的内在艺术气息,让学生的思维变的更活跃。

在传统观念的教学里,“像不像”“准不准”就成为了评判作品好与坏的标准,学生思索的空间变得很小,不能质疑,也不敢有疑问。

这就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妨碍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画时,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尊重学生,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以表达。

作为一个初中学生,他们所想象及涉及到的东西都是从他们本身的潜意识中发散出来的,没有任何的一点修饰,所以他们表达在画面里的也都是学生内心对事物的真实反映,这样的教学才不会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更要支持学生以他们的标准理解艺术,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交流,这不仅是语言方面的对话,更是对艺术作品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是开放平等的多向交流,学生才可能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得更为丰富。

此外,还有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适当的加入一些欣赏课程,才能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尽情地开拓视野,从学习和感受中加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最终真正地感受到艺术的气息。

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改革使原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将会有一些困难,我相信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将在新课改中谱写更美的篇章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