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经济可能性政策和走势
2012年以来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以来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企业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非常关注: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外各种负面消息很多,尤其是欧洲;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一些行业和企业觉得经营非常困难。
今后若干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将如何,会遇到什么样的矛盾和问题,我想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国际经济环境:中期不看好(一)美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发展状态与科技革命的长周期相关。
如果科技发展出现革命性变化,美国经济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繁荣期,如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发明催生出全新的产业,否则只能保持比较低水平的增长。
目前,世界科技创新还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的迹象,所以,美国经济保持低增长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美国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原因是金融创新泡沫破灭造成大量财富损失,很多美国的公司和个人购买了金融衍生产品,最后造成了坏账。
这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信用危机,由于对公司和个人的信用不能准确评估,银行不敢贷款;二是需求萎缩,公司投资和消费者开支都会减少。
但是,这些问题对美国来说只是短期问题:信用危机可以重建,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财富损失也是一次性的。
特别是由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国际资本不断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回流到美国,而且美元是国际性货币,美国拥有铸币权。
虽然美国债务比重也相当高,但不会出现债务危机。
美国经济中期真正的问题是:金融创新做过了头,导致了泡沫和危机,那么,今后美国靠什么产业带动经济增长?近几十年来,美国的产业发展一直受到后发国家的挤压,美国的钢铁工业基本已经退出,汽车工业受到日本、韩国、德国的挤压,日子也很不好过。
后发国家的挤压迫使美国在产业前沿展开创新,但是,这种创新一直不太顺利,互联网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都造成了泡沫,说明对这些新产业的预期和估值过高。
奥巴马上台之后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英国和法国也都有重振制造业的规划,但是,实施起来很难。
2012年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展望
变 。 据 中 国 之 声 《 闻纵 横 》 报 道 , 2 1 新 0 2年 说 , 今 年 一 季 度 可 能 是 最 困 难 的 时 刻 。 但 种 种
有 可 能 在 今 年 下 半 年 重 拾 升 势 ,从 而 呈 现 前 低
的 危 机 , 从 目 前 的 迹 象 上 看 , 还 没 有 大 面 积 的 影 Ⅱ 向到 欧 洲 居 民 的 生 活 和 消 费 ( 腊 除 外 ) 希 。
2 1 年 投 资 增 速 很 可 能低 于 2 1 年 。 0 2 0 1
三 是 依 靠 国 内 消 费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 并 非 易 事 。 中 国 目 前 还 是 国 富 民 穷 , 居 民 收 入 并 不
的 以 出 口 拉 动 投 资 、 甚 至 直 接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的 模 式带来 了非常 巨大的挑 战。
二是 对投 资驱动力 能否 持续表 示担 忧。 2 2 政 府 还 会 不 会 推 出 类 似 的 投 资 刺 激 政 01 年 策 ,不 得 而 知 。 但 从 理 性 上 说 ,应 该 不 会 ,至 少 不会 有 2 0 年 那 样 的大 规 模 投 资 。 因 此 , 0 9
后 高的走 势。
一
是 美 国 虽 然 房 地 产 和 就 业 市 场 仍 不 乐
观 ,但 大 部 分 地 区 经 济 延 续 缓 慢 复 苏 势 头 。 一
形 势和 货币政 策作一展 望。
方 面 , 根 据 美 国 劳 工 部 2 1 1 月 2 公 布 的 01 年 2 号 最 新 就 业 数 字 ,美 国 去 年 1 1月 的 失 业 率 为 86% , 比 1 . 0月 份 下 跌 了 O4 百 分 点 , 是 两 年 .个
2012年展望:利率、汇率、信贷
挪威克朗/本典克朗1.1735
我们对欧元、英镑、本郎的预期
我们预计,来年震荡将更为剧烈,欧元面临更多下行风险。我们预计,主权债务危机仍是 2012 年的核心问题。如果受打击最严重的国家无法稳定 政局同时不愿意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实现财政紧缩目标,就很难持续降低外围债券市场的风险溢价。目前,除非欧元区经济体实施力度更大的改革, 否则本余力的各方都不大可能加大支持力度。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这将让政策面继续对外汇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预计欧央行将保持鸽派政策立场,利率上升预期将受到本本。全球增长前景不明,再加上国仅情况变差,意味着短期仅欧元区几乎没本进一 步容纳通胀风险的空间。此外,多个成员国采取紧缩措施可能严重本约经济增长。 我们仍结构性看跌英镑,原因是受紧缩措施影响,今后英国经济增长最多只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我们相信,核心宏观数据进一步恶化将带来 更多量化宽松政策,这些政策将对英镑的中期走势产生不利影响。不过,最近市场走向表明几个结构性因素仅资金加速流入英国。这些主题(如英 国是欧元区危机的避风港)可能在短期仅发挥作仅,但考虑到英国央行放松政策以及美国经济好转,应逢高卖出英镑而买入美元。 我们预计本郎将继续受到抑本。在零利率环境下,汇率仍将是本士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工具。我们认为,如果通胀和增长前景变得更差,本士央 行本可能进一步采取行动。我们认为,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增速将放慢而且外仅需求依然乏力(欧元区约占本士出口的 60% ),通缩风险可能增 大,按照本士央行的判断,应当对此进行干预。不过,我们认为本士央行很难把欧元/本郎汇率底线提升到远高于 1.30 的水平,因为这样本郎将逼 近其本允值。如果出现和我们的基础情境不符的情况,即欧元区情况好转的速度超过预期,本郎可能不仅丧失一定的避险功能,还会在撤资风潮中 失去作为融资货币的吸引力(因为投资者担心本士央行开始削减欧元持本量)。
2012年宏观经济十大预测
依赖亲友间的信任 、恶性担保乃至高利贷等危险 模式。 一旦有风吹草动 , 脆弱的资金链条常常不堪
重负 , 就有了中小企业老板的破产、 跑路 、 跳楼 , 就 有了众多债权人资金的有去无回。
应 当承 认 ,中小 企 业融 资难 是一 个世 界性 的
难题 , 背后蕴含着多元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民间 金融借贷的种种问题 , 当依法依规严肃治理。 应 但 是, 法律与契约可以评判一商一贾的荣辱得失 , 却 难 以纾缓民间借贷长久 累积 的“ 冲动” 饥渴” 与“ 。 中小企业与 民间借贷的“ 错位 ”还得从实体经济 ,
对全 新 的问题 “ 出发 ” 再 。
谁 来拆 除民间资本的“ 玻璃 门”
从涉嫌非法 吸收存 款等 罪被刑拘一 年多 的 “ 子奶 ” 始人 李 途 纯无 罪 获 释 , 太 创 到无 法 偿 还 2 2 亿元 民问借款 的“ 立人集 团集资案 ” 东窗事发 , 近
日, 民间借贷问题引来各方关注。 如果说金融是经济的血脉 , 那么 民间资本则
与金融体制关系中找出路。 去年底研究制定的《 温 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增加了小额贷 , 款公司数量 、 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试点 、 出
( 邓摘 自 中国企业报》0 2 1 1 《 2 1 年 月 7日 李锦 , 贺璐 婷 /文 )
台《 放贷人管理条例 》 等创新 之举 。实际上 , 早在 20 年 , 02 温州就成为了我 国唯一的金融改革综合
流动的加剧也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冲击。
货币政策——可能降息。未来货币政策可能 有 所 放松 。如 果 通胀 水 平 进 一步 降低 ,02年 不 21
排除降息可能。 二季度开始 , 降息压力加大。 央行 的利率政策不仅要考虑 C I P 涨幅情况 ,还要考虑 利率政策对投资 、消费和出 口以及资本流动的影
2012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兼谈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 2011 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这也意味着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即让“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或货币政策的常态又是什么呢?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为非常态的货币政策(即从 2008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0 月 24 个月的货币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2008 年 9 月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只是外贸出口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更可能是上一年人民币过度升值所导致的结果),采取比美国更强有力的财政救市政策(即4万亿元的财政投入),以及货币政策由“从紧”突然转变为“适度宽松”,即在非常时期采取了非常的货币政策。
银行存贷利率全面下调、信贷规模放松、按揭贷款利率优惠等。
在这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下,从 2008 年 11 月到 2009 年 12 月的 14 个月里,仅银行信贷增长就近 11 万亿元;在 2010 年的前 10 个月银行信贷新增达 69015 亿元,两年银行贷款新增近 18 万亿元,接近 1998 年- 2007 年 10 年信贷增长的总和(为 207936 亿元)从而使得 2009 年及 2010 。
年前 10 个月 M2 和 M1 增长分别达到 27.7%、32.4%和 19.3%、22.1%,达到了 1998 年以来的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二是 1998 年-2007 年(如果更细分些是 1999 年-2006 年)的 10 年中基本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 1984 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执行时间最长的货币政策取向或常态的货币政策。
我认为,引导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实际上就是向这个时期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转变。
在这个时期新增银行信贷为 207936 亿元(其中 1998 年-2002 年为 67069 亿元;2003 年-2007 年为 140867 亿元,两个时期信贷增长速度有比较大差异),年均增长 2 万亿元左右,仅为非常时期的 2009 年-2010 年的九分之二。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资料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资料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
从国内来看政府实施“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国内CPI快速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CPI 从7月份的6.5下降到11月份的4.2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房价开始回落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9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仅有5个城市环比涨价经济总体表现良好。
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隐忧温州、鄂尔多斯等地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2年经济工作思路2012年经济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复杂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也是十分复杂的一年。
美国、日本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市场信心下降世界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
国际投行对中国2012年经济发展走势的看法存在分歧。
以8的GDP增长为分界线高盛、汇丰相对悲观认为中国GDP增长将在8以下大摩、小摩认为GDP增长在8以上。
但投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还不会有“硬着陆”产生。
虽然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可以保持在比较合理的的增长物价涨幅也将逐步回落但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众多挑战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第一房地产泡沫破裂风险经过限购、紧缩货币等一些列的房地产调控房地产价格终于出现了拐点但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央行公布的房地产领域的贷款占新增贷款的20左右国内银行50多万亿元的贷款中有30以上的贷款是流向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
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回顾及2013年走势展望
房地产“三限” 2011年,各地陆续推出“限购”、“限贷”、 “限价”等调控房价政策。
2011、2012年部分商品消费增速回落,表明城镇居民消费
后劲不足
40 35 34.8
30
25
20
15 14.6
10
7.3
5
0 汽车
37.2 32.8
27
27.7 21.6
7.2 家具 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
2010 2011 2012
制约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收入”, 包括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两个方面
•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 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 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 。
2011年GDP总量一览表
16 15.0
14
12
10
8
6.9
6
5.8
GDP总量
4
2.8 2.5 1.8 1.8
2
0
国国本国西斯度
美
中
日
德
巴 俄罗
印
单位:万亿美元
2010年GDP总量一览表
16 14.5 14
12
10
8
5.8
6
5.4
4 2
2.5 2.0 1.4 1.6
0
国国本国西斯度
美
中
日
德
巴 俄罗
收入增长“跑赢”GDP
• 阿根廷:0.46 (2009) • 巴 西:0.55 (2009) • 俄罗斯:0.4 (2009) • 墨西哥:0.48 (2008) • 印 度:0.33 (2005)
2011—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烈波动
为 33 为20 年 四季 度 以来 最低 。 .%, 09
2 全球 通胀 形势严 峻 、 发达 国家通 胀压力 明显 上升 。 0 5 7 , 2 1年 — 月 1
新兴市场需避免本币过快升值以保持出 口竞争
力 , 进经 济平稳 增长 。 促 因此 , 国宏观 调控 目标 各
的首个交易 日, 全球股市出现抛盘 , 美国标普5 0 0
指数 收盘 下跌66 是20 年 1月 以来 的最 大单 .%, 0 8 2
和方向存在分歧和冲突 ,协调难度必然加大 , 甚
比下降0 %和0 %,月与去年同比持平。 . 8 _ 7 3 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普遍回落。 随着货币 政策 紧缩力 度加 大和全 球 经济增 速趋 缓 , 主要 新 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出现回落 。 巴西二季度 GP D 同比增长3 %, 比增 长0 %, . 环 2 . 分别低 于一 8 季 度 的42 . %和32 ;印度二 季 度 G P 比增 长 . % D同 7 %, . 低于一季度7 %的增长率 , 8 7 . 8 为l个月以来
至可 能爆发 贸易 战和 汇率 战。 2 主要 经济体 增长依 然 乏力 、
日 跌幅 ,月前两周 ,全球股市市值缩水约4 8 万亿
美元 ,月 5 意大利 、 9 日, 西班 牙 两 国 1年 期 国债收 0
美 国经济将保持缓慢复苏态势。首先 , 受失
业 率 居高不 下和通 胀 率上 升影 响 , 民实 际 收入 居 增速下 降 。其次 , 投资 者信 心不足 。国际组织 、 美
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稳”是基础“进”是方向
《 氯 2 22 聚 酯》0 f N 25 1-
S e il e otl p ca R p r 专题报道
该 怎样应对 ?会 呈现 出怎样 的发展态势 ?
内外 环境 更 加复 杂 严峻 ,但 经 济基 本面 未 变
“ ( 0 1 )1 月份开始 ,海 外订单骤 降 ,而 从 2 1年 0 内销 受房地产调 控影 响越 来越 明显 ,2 1年 企业 的经 02 营 压力会 很 大 。”中 国 民企 5 0 、室 内装 饰材 料供 0强 应 商浙江德 华集 团控股 股份有 限公司行政 部主任翁 天 方 告诉记 者 。 国 内部分企 业在2 1 年遭遇 的经营难题 , 已经预 0 1 示 了2 1 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 的环境 。 02 “ 0 2 经济形势 异常复杂 严峻 。” 国务 院发展 2 1年 研 究 中心主任 李伟判 断,受 欧美 债务危机 冲击 ,世 界 经 济风险 很大; 中国出 口增速将 明显 降低 ,内需 弥补 外 需任 务艰 巨。 入世十年 的 中国经 济 ,已与世界经济 融为一 体 。 国际金融 危机仍在 持续发展 ,这是发达 国家金融 财政 体 制 、发 展模式等深 层次矛盾 长期积 累的爆发 ,解 决 起 来需要相当的 时间。 “ 0 2 开始 ,也许 要延 续5 1 年 ,全球 经 从2 1 年 到 0 济 是低迷 的。”中国社会科 学院副院长李扬预计 。 联合 国 日前发布 的报告预测 ,2 1 年发达经 济体 02 经济将 陷入泥潭 ,新兴经济 体也无法独 善其身 ,全球 经 济 正在 “ 二次衰 退 ”的悬 崖边上 “ 跚前行 ”。报 蹒 告把对2 1 年世界经济增速 的预 计从半年前 的36 02 .%下 调N2 %。 . 6 中 国将 在较长 时期面 临严 峻 的外 部环境 。从 内部 环境看 ,2 1年 中 国经济 发展也面 临新情 况新 问题 , 02 国家 发展和 改革委 员会 主任张平概 括为 :需求增长存 在下行 压力 ,物价上涨 压力仍然较 大 ,节 能减排形 势 十分严峻 ,一些 领域风险隐患逐步显现 。 专家 分析认 为 ,要素 成本持续 上升 、部分企业经 营 困难 ,制 约了未来投 资 的增长 。而汽车 、住房 消费 将低速 增长 ,新 的消费热点一 时难 以形成 。成本推 动 的价 格上涨 呈长期化趋 势 ,加 之全 球流动 性充裕 ,通 胀压 力依然较 大 。部分在建项 目资金紧 张 ,实体经 济 发 展需要进一步扶持 。 然 而 ,复杂严 峻的 国内外 经济环境 ,并没有 改变 中国经济 的基本面 。对于这 一点 ,应 当保持坚 定的信
2012中国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2012中国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明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将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反复大幅震荡;各国宏观调控和方向存在分歧和冲突,宏观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宏观经济与政策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晴雨表,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历来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对证券市场影响最深刻、最明显或引起市场急剧波动的因素往往是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
展望2012年,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加之美、德、法、俄等大国面临政府选举,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需求也存在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
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需要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弹性与灵活性,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和潜力,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2006-2011的宏观经济分析从上面的图所知: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
从国内来看,政府实施“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国内的证劵化率也保持相对的稳定。
CPI快速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CPI 从三月份到十一月份当月同比持平;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房价开始回落,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9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仅有5个城市环比涨价;经济总体表现良好(来自中国房地产网)。
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隐忧,温州、鄂尔多斯等地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
最后于2011的经济总结如下:1.物价涨幅见顶回落,全年CPI为5%左右。
2012年经济走势和经济工作取向_卫兴华
▶2012/2前线理论研究LiLun YanJiu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有效应对复杂严峻、多变不定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取得了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的显著成效。
国内生产总值(GDP )比上年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全年上涨5.4%。
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总体上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4%。
全国城镇就业人数超过预定900万人的目标。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2012年的经济走势如何?经济工作取向怎样应对新的要求和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经济工作总基调。
简括地说,就是“稳中求进”。
这里所讲的“稳”,既包括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还包括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保证。
“稳中求进”的“进”是指什么?一是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二是在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2012年经济工作的多方面的内容,可概括为十八个字:“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我们要把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
重点需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三件大事,即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控制物价上涨,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抓起。
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评述。
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研究2012年的经济走势和经济工作取向,需要放到国际经济形势大背景下来考虑。
由于我国已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经济快速发展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拉动作用,而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状况又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
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与复杂。
”严峻与复杂的经济形势会使我国的出口增速减缓,并导致我国经济增速下行。
关于2011年和2012年的中国经济走势
关于2011年和2012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关于2011年和2012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在我眼中,几乎清澈得像一碗水。
当然,我不是吹牛说自己算无遗策,知道每一个波动。
没那回事,没人那么神。
市场需要一些大仙出来讲法,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真的有大仙,人类理性对未来能做到的,也就是大致推测而已。
譬如在去年底推测今年到2011年,我估计中国经济有点像坐山车,上下起落搞得人很紧张,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是中央和大家玩货币政策捉迷藏而已。
今年大致走势,我基本算是蒙对了,但具体转折点,也是稀里糊涂。
这里替自己辩解一下,下半年,基本不是职业宏观经济分析者了,转行包打听的行业,多少有点分心。
现在大家都谈论通胀,谈论中央货币紧缩,谈论国际热钱,其实这个问题,在2009年初,就应该看出来。
现在还谈论这个问题的,不能说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流高手。
现在不要被那些经济学家的“二次探底”什么的弄晕,11%的增速放缓到10%或者9%,那也叫底?其实都是过山车,看着惊险,其实一点事情没有,到真正“底”来了的时候,大家再看吧。
现在有心的同志,不妨琢磨一下,两年后中国经济怎么走?今后财政货币政策走势大趋势,没有什么好难推测的,大家没事拿1975年到1982年的的日本经济政策,或者拿1985年到1990年的台湾经济政策对照一下,大致差不到哪里去。
我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信奉者,这一派分析宏观经济周期,也就是拿信用扩张或者收缩来说事。
人民币汇率低估和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按揭大跃进,是这轮信用扩张的源头。
而能够让这个信用扩张延续下去的奥秘,就看生产率的提升空间和速度。
产业转移和升级,技术创新和扩散,制度变革和市场扩大,三者是决定两三年的短期、三五年中期和五到十年的长期内生产率提升的根源。
.产业升级和转移,这个,可以从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件中看出,已经有成效了,也可以从大陆中小城镇的房租暴涨看出来。
技术创新和扩散,一个看中国国内,这个可能性不大,虽说有互联网企业或者其他行业的创新公司此起彼伏,但从公务员报考狂潮,以及财政税收增幅过猛的态势上可以看出,这事没戏,也没什么盼头。
2012年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
2009年1月 2009年2月 2009年3月 2009年4月 2009年5月 2009年6月 2009年7月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2010年5月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1年1月 2011年2月 2011年3月 2011年4月 2011年5月 2011年6月 2011年7月 2011年8月 2008年12月 2009年10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2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2月 2011年9月 2011年10月 2011年11月
2011年5月27日
2011年6月10日
2011年6月24日
2011年7月22日
2011年8月19日
2011年9月2日
2011年9月16日
2011年9月30日
2011年10月14日
2011年10月28日
2011年11月11日
2011年11月25日
2011年12月9日
11
(一)债券市场回顾
信用市场回顾 2011年流动性紧缩加大了企业融资压力,信用环境不断恶化。2011 年上半年,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山东海龙 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先后出现负面信用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于企业信用 风险的担忧。信用利差从6月起大幅走扩,随着9月份各品种信用债的暴跌,各等级短 融、中票、企业债和公司债的信用利差都超过了2008年4季度的最高值,信用债市场 经历了罕见的流动性危机。进入四季度,在利率债行情带动下,高等级短融收益率逐 步下行,并随后扩散至高等级中票,鉴于投资者对信用风险仍心存芥蒂,低等级短融 中票收益率反而有所上行。
2012宏观经济十大猜想:GDP增速或创十年新低
缩将 对我 国出 口造成 一定 的 负面 影响 。
两次 实 施量 化 宽松 均 未 引 发市 场 关 注 ,
一
此 外 , 境 资 本 流 动 的加 剧 也 可 能 但考虑到欧债危机 目前的深度和广度 , 跨 旦 欧 元 区 决 定 通 过 发 行 欧 元 债 券 拯 机构 普 遍 面 临补 充 资 本金 的 要 求 , 需 救经 济 , 这 其可 能 释放 的流 动 性规 模 将 是
唯 一选 择 。然 而 , 一 财政 工 作 复 杂 浩 题仍 无 明显 改善 。 达 国家消 费市 场 萎 另一 方 面 , 然 英 国在 本 轮 金融 危 机 中 统 虽 发
繁 , 是一 个 马拉 松式 的进 程 。 02 , 将 21年 欧 盟各 国还将 就 此 进 行 更多 博 弈 , 欧 但 立场 难 以撼 动 。
至少降准三次 有可能降息
现 ,保 持 外 贸平 稳 较 快 增 长 的难 度 较 固 , 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进一步孕育。 未 来 货 币政 策 可 能 有所 放 松 , 果 如 大 。从 国 内来 看 , 内企 业 经 营成 本 上 国 2 ] 的 经 济 增 长 将 主 要 由 内需 通 胀 水平 进 一步 降低 ,02 不 排 除 降 02年 21年 升压力仍较大。劳动力供 求的结构性短 拉 动 。 固定资 产 投 资 方面 ,02 房 地 息 可能 , 21年 二季 度 开始 , 降息压 力 加 大 。
一
02 全 结 政府 间条 约 , 强化 财 政纪 律 。此 举 为 压力 。2 1 年 , 球主 要 经济 体 复 苏 不
而 欧 元 区未 来 发展 指 明 了 方 向 , 即统 一 财 确定 性增 加 。欧元 区 技术 性衰 退难 以避 冲击 下 今年 陷 入轻 度 衰 退 几无 悬 念 , 问 经 政政策, 加强经济融合 。这是欧元区取 免 ,欧 洲 经 济 疲 软 将 拖 累 中 国 出 口 下 欧元 区 “ 题 ” 济 体 则 正 在 加 紧 制 定 得 的重 大 进 步 , 是 根 治欧 元 货 币 体 系 行 。美 国 复 苏势 头 略有 回升 , 房 地产 及落 实 财政 整 顿计 划 , 将迫 使 欧 洲 央 也 但 这 与 生俱 来的 弊病 、 底 解决 欧 债 危 机 的 市场 低 迷 、 费者 和 企 业信 心 缺 失 等 问 行 成 为 履行 “ 血 ” 责 的 最大 “ 门” 彻 消 输 职 热 ;
2012年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2012年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一、宏观经济分析(一)经济增长:在平稳中增长(二)通货膨胀:不能掉以轻心(三)货币供给:审慎中逐步宽松2(一)经济增长:在平稳中增长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稳增长”。
这是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总体回落背景下政府对经济政策重心的适时转换。
在“稳增长”的目标背景下,预期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总体趋于宽松,但力度会远低于08年。
消费是扩内需重点。
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和出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把扩大内需定为2012年经济工作战略基点,而扩大消费是目前扩大内需中最可靠途径。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预计到2012年,出口仍然会面对非常严峻的形势。
一方面,欧债危机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将会逐渐显现,发达国家经济问题重重,需求受限;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限制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投资增长速度趋缓。
2012年投资将与产业政策结合,重点支持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
作为拉动投资、保障民生、调控楼市重要抓手,“保障性住房”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继续得到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为投资提供一定支撑。
3(二)通货膨胀:不能掉以轻心虽然2012年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从“控物价”转为“稳增长”,但对通胀压力不可掉以轻心。
未来物价走势仍有很大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
一是当前物价仍在较高水平,而且全球极度宽松的货币条件仍将持续,通胀预期短期内难以轻易改变。
二是目前经济内在扩张的压力依然存在。
预计2012年全年CPI可能在3.5%左右,第三季度CPI开始见底反弹,主要是因为经济环比见底后原材料需求增加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
CPI同比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1.00% -2.00% -3.00%2009年1月2009年2月2009年3月2009年4月2009年5月2009年6月2009年7月2009年8月2009年9月2010年1月2010年2月2010年3月2010年4月2010年5月2010年6月2010年7月2010年8月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08年12月2009年10月2009年11月2009年12月2010年10月2010年11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4(三)货币供给:在审慎中逐步宽松2012年信贷政策将会遵循“微调”原则小幅放松,但不会轻易扩大宽松的信贷政策,毕竟通胀预期压力短期内依然存在。
2012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兼谈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这也意味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即让“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或货币政策的常态又是什么呢?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为非常态的货币政策(即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24个月的货币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只是外贸出口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更可能是上一年人民币过度升值所导致的结果),采取比美国更强有力的财政救市政策(即4万亿元的财政投入),以及货币政策由“从紧”突然转变为“适度宽松”,即在非常时期采取了非常的货币政策。
银行存贷利率全面下调、信贷规模放松、按揭贷款利率优惠等。
在这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下,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的14个月里,仅银行信贷增长就近11万亿元;在2010年的前10个月银行信贷新增达69015亿元,两年银行贷款新增近18万亿元,接近1998年-2007年10年信贷增长的总和(为207936亿元)。
从而使得2009年及2010年前10个月M2和M1增长分别达到27.7%、32.4%和19.3%、22.1%,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二是1998年-2007年(如果更细分些是1999年-2006年)的10年中基本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1984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执行时间最长的货币政策取向或常态的货币政策。
我认为,引导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实际上就是向这个时期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转变。
在这个时期新增银行信贷为207936亿元(其中1998年-2002年为67069亿元;2003年-2007年为140867亿元,两个时期信贷增长速度有比较大差异),年均增长2万亿元左右,仅为非常时期的2009年-2010年的九分之二。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一、宏观经济状况2012年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
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已由前期超常规政策刺激下的恢复性反弹转向平稳甚至低速增长阶段。
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但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受到高失业率、低收入增长以及家庭开支“去杠杆化”制约,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尚未有实质性好转。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短期内对本来疲弱的经济复苏来说很可能是雪上加霜。
日本经济受外部影响较大,面临内需不足和出口下滑的风险,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新兴经济体受困于高通胀的压力,持续紧缩政策也驱使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放缓。
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
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地方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
具体来说:(1)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小,其复杂和困难程度将要明显大于2011年(2)出口、投资和消费三大需求均有所放缓。
2012年投资将继续较快增长,但比2011年会有所回落。
推动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包括:一是宏观调控政策稳中趋松,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础上强调预调微调。
二是保障房建设继续快速推进。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包括新能源、航天技术、生物科技和新能源汽车等的“十二五”规划陆续出台,尤其是在总体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国家更快大力支持和推进,对投资产生促进作用。
四是水利建设提速、文化产业大发展将加快相关投资。
(3)通胀下行趋势确立。
(4)、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保增长”。
2012年全球经济走势预测及对中国影响
成 动 荡 和 不 平衡 。
全球货币政策宽松趋势加剧通胀风险
全球经济增速下 降的趋势 已经 比较 明显 ,经济二次 探底 的风 险开始加大。在经济二次衰退 的担忧与仍然较 大的通 货膨胀压力面前 ,各主要 国家央行在保持基准利
国债 收益率升至 73 ,为近 1 .% 2年新 高 ,高于 7 %这一
2 期 3 0 l5 1糯 四1 2 年
本刊 特稿
、 ,  ̄ c tM a u ci t 一 i n ar a p
率形成机制改革到现在 ,人民币持续升值 ,累计升值 幅 率 已经触顶。另外 ,中国必须 改变 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 , 度 已超过 3 % ,对我 国出 口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全 0 目前投 资对 中国 G P的贡献超 过 4 % ,这显然是不可 D 7
困境 的经济体 已经丧失了竞争力 ,结构性 改革却很困难 , 如果 这些国家继续逃避 去做 出这些艰难抉择 的话 ,经济 衰退及失业 问题最终将 会强迫它们接受某些调整。 可用措施 ;欧央行重启 国债购 买计 划 ,并推 出为期 6个
月的再融资操作 ,以基准利率无限量 向银行提供流动性 ;
头。由于经济不景气,各国纷纷采取保护措施 ,贸易摩擦 政治化的倾 向日益突出;三是贸易融资困难。在欧债务危
机波澜不断、新兴市场国家通胀风险未减的情况下 ,贸易
融资困难 ,成 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制约 因素。
国际 资本 流动规 模 扩大
NO.3 2012年中国会不会降息
低存款准备金率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宽松的融资环 境, 降低融资成本。 降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
费, 拉动 内需, 增加 消费 者的购买力。 从 幅度 上 , 我认 为 2 1年 将 会 有2 次 的降 02 到3
息 动具 视 济 行 : 塑 : 亘 行 ,体 经 运 情 墨 Q 仝
多少民营企 q ̄ 翘 首期待货币政策 放松? lE ,
右 , 这种极 端的下行趋 势下不排 除这样一种可能性 : 在 存款利 率不 降, 但是贷 款 利 率可能作 出—定的下调 , 是 目 但 前来看 这种可能性还 不大。 圃
NO・ 房产 税会不会 代 替 限购 令 4
限购令的存在 , 一定 是 为寻 求 楼 市 的治 本 之 策 提 供 时 间和 空 间。
■s( pt 别划 IiRo/ 策 )a er特 el I
NO・ 0 中国会不会 降息 3 2 1年 2
“ 息 对 制 造 业和 房 地 产 企 业 固然 是 利 女 ’ 降 子 同时企 业 更 需 要 良 性 的 金 融 生存 环 境 。 果 再 不 改 善 , 克 ’ 中 小企 业 会 越 来 如 ‘ 休 的 越 多。 ”
文 I 本刊记者 俞越
出? 被限 购令扼住 咽喉 的房 价又将 何去何从 ?
松。 如果 资 金外 流情况 继续 现 , 中国可 能再 次 调存 款 准备 歪率 。 而且 , 着 通胀 水平 逐 步回落 随 将迎 来 降息 空间 。 在消 费物 价指 数( P ) C I 回落至 年 期存 款利 率 3 %的 相近 水平 时, . 5 央行 可能会 l 息。 中国央行今 年 会 降息两次 , 一年 期 贷款 利率 : 由现在 的6 6 . %降至6 5 %左右 , 年 内地 通 胀水 而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观察报刘煜辉/文观察中国经济问题有很多视角,但核心是政府经济活动。
甚至以此能明显区分不同时期政府的中国经济特征。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去概括过去八年的中国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财政的扩张。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中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那么快,怎么可能是扩张的财政呢?增税是紧缩型财政呀?但中国的财政机制是以支出定收入的,因为中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国家的严格预算制度,所以多是行政官员先决定任期内他需要实现的几件大事,然后再回过头来到各个渠道去找钱。
故此税收的迅速增长不太可能形成对应的财政盈余结转至下一年,别看这些年中国的税收每年都20%~30%增长,土地收入也增长很快,但这个钱多是早就被预支了出去。
正因为扩张的财政支出,政府才产生很大的融资需求。
这时一个机制被发现:住房货币化,于是土地资本化以后,政府成了唯一的地主。
经济就被牵引到房地产支柱上,根本的动因还是财政,房地产繁荣某种程度上成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机制。
一则所谓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这个钱最终还是来自于银行。
开发商从银行获得贷款来参与土地的竞拍。
更关键的是地根撬动银根。
中国的地产商多认为中国的楼价高是因为政府控制土地,这话只对了一小部分。
地方政府调控住宅供地量抬价格或保价格的情况是有的,但整体上供地却是大幅增长的。
地方政府用楼价来撬动整体地价估值水平,然后招商引资撬动银根(不能机械地理解“零地价”,那个只不过是政府对于投资方的价值让渡来引致投资,因为对于银行来讲,地价还是市场地价),支撑投资的扩张。
这是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主线。
所以土地供给是中国投资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础性条件,类似于地方政府的资本金。
从严格意义上讲,地方政府实际上也是投资方,只不过它所得到的并非利润,而是财政收入、就业、GDP以及日后的政治晋升。
扩张型财政构成通胀型经济的内质
目前中国的生产者(25岁和64岁之间的人口)与消费者(2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的人口)之比在120%左右,显示潜在供给大于潜在消费需求。
这个比例将在2015年才达到高峰,而后下降。
中国这一比例是在1995-2000年期间超过100%的,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中国经济正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短缺型转为过剩型(储蓄型)的。
其他国家的经验显示,生产者多于消费者的经济体,平均通胀率较低。
但中国的情况却出现了反差。
中国在过剩程度相对较弱的
1995-2002年期间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但在完全进入过剩型经济后,2003-2011年之后的九年中却发生了三次明显的通货膨胀。
我们必须重新构建中国通胀的逻辑。
因为在储蓄型经济中,没有总需求强劲扩张和宽松货币环境的配合,企业把上游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空间相当有限。
我以为,2003年后的中国通胀,无论是供给面还是需求面的逻辑节点皆来自于政府型经济扩张。
从供给面看,中国的通胀缘于投资效率低下。
当经济中很大部分的资源被配置在低效率的政府经济活动后,宏观上的表现是最后的财务负担都会加到经济中有效率的部门身上。
所以中国的物流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倍。
其实根子还在投资,从专业角度讲,基础设施使用率不足本质就是泡沫,专业术语叫投资的内部隐含报酬率低下。
这是通货膨胀的供给面的逻辑。
从需求面看中国通胀毋庸置疑是货币的扩张的副产品。
中央银行备受货币超发的诟病,央行实际上控制不住货币的扩张。
因为中国政府投资活动扩张是中国货币创生的主体。
地方政府和国有部门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土地、矿产等要素的价格,并控制着税收、收费、准入等对经济和金融活动有着绝对影响力的多种要素。
掌握着这样一些被银行视为最值得信赖的抵押物,事实上也就掌握了货币的创造权。
即便是中国外汇占款给基础货币所造成的压力本质上还是投资型经济所引致。
跨境资本汹涌而至的升值预期来自何方?我们必须明白,人民币的这种变化并非来自于价值型和创新因素所致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结果,而靠的是公共投资的全面提速。
因为根据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测算,上一个十年中国国企改制等结构性改革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力已经消失。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中,中国的顺差已经萎缩至经济总量的2%以下,但实际汇率升值压力不减。
因为顺差的减少并非经济效能的改善,而是“投资”转化为了“进口”,这非真正的经济再平衡的发生,而是失衡的进一步恶化。
危机后,中国的建设热情一直是全球需求的支撑,拉高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导致中国贸易条件快速恶化。
所以我一直在讲,人民币汇率低估是结构的必然结果。
因为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宏观经济的总量问题,并不直接取决于贸易政策或产业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因为它们决定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中国的名义汇率升值的路径产生了一个十分尴尬的政策效果。
升值后,中国的可交换部门的盈利能力迅速下降,被挤出的资源反转强化了资产部门的膨胀,中国对出口过度依赖的下降,转化为对投资的更过度依赖,外汇占
款的增长动力没有衰竭,或进一步上升。
相反,随着中国财政收敛和投资减速,9月下旬至11月初,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出现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
中国长期政策拐点已经形成
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的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尽管存在着经济回落的预期,但政府并没有提出“保增长”,而是“稳增长”,虽一字之差,实则差异明显。
“稳增长”主要是强调经济平滑下行,重点在防范经济失速的风险和波动,这也意味着政府不会像以往那样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应对目前经济下滑的局面。
中国长期政策拐点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财政从扩张转向收敛。
这是判断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逻辑节点,所有的推论将依此而展开。
如果财政收敛,明年资金面会进入“相对宽松”的状态;政府开支降温,挤压减小,信贷资源增加和融资成本下降当然更多惠及中小企业。
随着政府的经济活动减弱和财政需求的下降,中国的结构性减税空间也被拓展。
中国过去惯用的“宽财政、紧货币”宏观调控模式或已将逐步转变为“收敛财政、灵活货币”的政策组合。
财政从扩张开始收敛转至中性,货币政策结构调整的空间被打开。
信贷的配给制和高企的存准率都可以开始放松,自然地逐步释放资金供给和需求,那么经济将可能被成功导向软着陆。
由于中央政府的强健,中国完全能够尽快清除目前银行部门的梗塞,由中央政府信用出手,防止政府存量债务的风险转化为银行信用的被动收缩,能够避免宏观经济的大波动。
如果财政收敛,通胀将不再是主要问题;因为以上的逻辑推论是,政府型经济的内质是一种通胀型经济。
因为政府的过度参与导致通胀上升和私人部门大面积亏
损的格局。
反转过来讲,当政府的经济活动出现收敛时,中国会恢复储蓄型(过剩型)经济的特征。
长期稳定的低通胀是形成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因素增加的唯一环境。
由于中国经济过去八年的房地产化,地产的衰退所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将不可避免地殃及中小企业部门,因为小企业的结构并不独立,它们是为大企业和产业做配套的。
换句话说,中国的转型很难无缝对接,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的出现需要产业结构的衍生和升级,这需要时间。
中国将经历一段总需求低温期,这是经济规律,我相信未来的宏观决策者会尊重它。
所以明年银行部门的信贷额度有可能出现富余,这是因为银行行为趋于谨慎,贷存比或下降至65%,可配债券的资金规模将增加2万亿,成为推动银行间市场收益率逐级下行的主要逻辑。
如果随着系统风险释放,经济下半年逐步趋于稳定,信用利差就可能逐步收窄。
当然这时候股票或会更灵敏地出现反弹,股票代表着预期,其实只要政府能给出中国经济未来转型的明确信心,比方说政府想改变目前的支出结构,即从基建大幅转向对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保障房,再比方说中国想考虑国有资产私有化政策来弥补养老金和医保账户的巨大缺口。
这些行动会表达一种强烈的意图要让收入重新尽快从企业和国有部门手中回到家庭,以逆转家庭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持续下降的态势,中国股票市场就会因此而摆脱颓势,大幅上涨。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