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牢文言基础(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内容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总结理解:对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句子实例。
2. 参考资料和教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九、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十、作业布置:1. 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分析,判断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十一、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类和常见实例。
2. 难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实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新课内容:讲解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4. 规律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言文中的场景,运用词类活用进行对话,增强学生对词类活用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词类活用的准确性。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收集和整理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角色扮演材料:准备相关的文言文场景和对话,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高考复习文言语法基础知识词类活用PPT课件
高考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需要熟练掌握。
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在文言文中,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其具体含 义。同时,也要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对词类活用的影响。
结合语法和语义分析
在判断词类活用时,需要结合语。
活用为名词或动词。
常见文言文词类及用法
介词
连词
表示名词、代词等与句中其他词的关系。 在文言文中,介词可以表示时间、处所、 方式等意义,还可以活用为动词或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等。在文言文中,连 词可以表示并列、转折、条件等关系,还 可以活用为介词或副词。
助词
叹词
帮助表达句子的语气或结构等。在文言文 中,助词可以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还 可以帮助构成各种句式结构。
高考复习文言语法基 础知识词类活用PPT
课件
目录
• 引言 • 文言文词类基础知识 • 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解析 • 高考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件背景
高考文言文阅读占比较大,其 中词类活用是重要考点之一。
学生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 力。
04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 解析
考点概述
词类活用是指在文言文中,某些 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下临时改变其 词性,从而具有新的语法功能和
意义。
高考中主要考察的词类活用包括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 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数词
活用为动词等。
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有助于准 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提高阅读
能力和翻译水平。
历年高考真题举例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则。
2.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较为复杂的词类活用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规则。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
2. 讲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类活用规则,解析文言文句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设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含各种词类活用现象。
3. 练习题及答案。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四章:讲解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现象,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2课时)2. 第五章:讲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副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现象,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2课时)九、课后反思:2.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评估:七、教学资源:八、教学进度安排:九、课后反思:十、拓展活动:本教案以教学内容、方法和步骤为主线,重点关注了教学评估、教学资源、教学进度安排、课后反思和拓展活动等环节。
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
被动句: 常用形式:1、……于…… 2、…… 见……3、……为…… 4、……为……. 所…… 5、……为所……6、…… 被……. 如:1、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倒装句: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句中出 现疑问代词“何、谁、孰、安、焉、曷等) 2、以“之”作标志。如:夫晋,何厌:1、……者, ……也2、 …… 者也 3、 ……也 4、 ……者, …… 5、 ……为…… 6、 ……是…… 7、 …… 非…… 8、 ……乃(则、诚、耳) ……
如: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 说》)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5、人非生而知之也。(《师说》)
下周复习任务:
复习必修二119页虚词表(一)和 必修五145页虚词表(二),在作业本 写出每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各举一个课 本的例。
• 高考试题:
• (2004· 福建)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 请求什么呢? (2004· 广东)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以上两例中,“何请”和“奚以”都是疑问 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翻译时须按现 代汉语的语序译出。又如: (2004· 上海)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 与也。 译文: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 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此例中,“有见暴如是叟者”,是定语后置 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只有弄明白了句 式才好下手
• 一、看特殊句式 二、看词类活用 三、看通假现象 • 四、看古今异义
五、看固定结构
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 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 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 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 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 试时才能运用自如 二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 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
3 必备知识三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版块 任务群一 文言文阅读
26
答案:(1)敝 依靠他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2)直 利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 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3)穷 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版块 任务群一 文言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版块 任务群一 文言文阅读
18
例句
规律总结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分析:“兄”解释为“兄长”,为名词,放在 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
动词“事”之前,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 需加上文字:“像对
系,表示对人的某种态度,故“兄”用作状语,待……一样”
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上一页
得(体会)”,活用为名词
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
②“至”为动词,与“少”构成主谓 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在
关系,故“至”活用为名词,作主语,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动词翻译为相应
译为“到达的人”
的名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版块 任务群一 文言文阅读
例句
28
规律总结
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版块 任务群一 文言文阅读
4
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 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 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去推断。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版块 任务群一 文言文阅读
5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
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例子。
3. 词类活用的规则及运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学会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
四、教学难点:1. 词类活用的分类及辨别。
2. 词类活用规则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规则。
2. 示例法:通过具体例子分析词类活用的现象。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回顾词类活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和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示例:给出具体例子,分析词类活用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 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讲解词类活用规则:详细讲解词类活用的规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词类的活用现象。
3. 分析实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规则进行解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活动:1.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词类活用规则进行分析和解答,巩固知识点。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练习题,互相帮助和讨论,提高解题能力。
3.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答案的推理过程。
打牢文言基础(三)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 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 虎,而气以盖之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 击之,即逸去。 译文: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 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 译文: (2)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 译文: 解析:(1)句中的“善”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善行”的意思。 (2)句中的“修”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匡助的做法”。 参考答案:(1)圣人治理天下,从家庭、乡里到朝廷都有教化, 来带领天下的善行,那么犯罪取 意见和观察事物来辨明天下事情的真假。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五)使动用法
• • • •
例句: 1.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2.①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 秦论》) • ②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3.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 ②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第一课时
• • • • • • • • 1、课前预习词类活用(一)—(三)类型 2、堂上检查预习。例句: 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3.(1)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4.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抓牢文言基础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5.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状语后置句,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月亮从东 边山上升起。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注意词类活用)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 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 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 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 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判断句,用“皆”表示判断。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下.饮黄泉。 (《劝学》)
中心词的修饰关系,故 “上”“下”用作状语,译为 “向上”“向下”
臣欲奉诏奔 “日”为时间名词,与“笃”
驰,则刘病 日.笃。(《陈 情表》)
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 系,故“日”用作状语,译为 “一天天”
“肉”为名词,不能带宾
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生之恩,
语,却与名词“骨”构成
3.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笔记:词类活用
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笔记:词类活用汉语中一个词属于某一词类,基本上是固定的。
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这就是所谓“词有定类,类有定职”。
但是,古文中有一部分词用法却很灵活。
它们在实际语法结构中,超出了本职范围,而临时充当别的职务,取得另一类词所具有的语法功能。
古文中词的这种越俎代庖现象,语法书上称为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是词在句中的临时功能,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它的这种意义和用法就不存在。
词在句中活用以后,常常既保留了原来的意义又增加新的意义。
它是古文用词的一个特点,直接关系到对文意的理解。
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主要表现在实词方面。
常见的有:名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1.名词用作动词一个词本属名词,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里,具有动词的功能。
这是古文中最常见的一种词类活用。
例如:吴子执锺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
——《左传·昭公三十年》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
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何也?”——《战国策·魏策》在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但就上面例子看,“防山”、“水之”、“名其母”、“名我”都是动宾结构。
“防山”是筑堤堵山谷;“水之”是用水灌它(徐国);“名其母”是喊他母亲名字;“名我”是喊我名字。
这里的名词“防(堤)”、“水”、“名”都用为动词。
可见,如果名词后边带有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做宾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尤为明显的是,古文中的代词,一般是不受别的词修饰的,它和前面的名词组合,只能是动宾关系。
因此,古文中的代词,特别是代词“之”前边的名词,一般都可看作活用为动词。
古文中的名词,有时单独用在“于”字结构之前。
如: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吕氏春秋·上农》“于”字和它后边的名词组成的结构,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作补语,因而它前边的名词也活用为动词。
“蚕于郊”即养蚕于郊;“桑于公田”即采桑于公田。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基础夯实篇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名称
名词 活用
类型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句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徐孺下.陈蕃之榻 侣鱼虾而友.麋鹿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名称
类型
形容 词活 用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动词 活用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3.名词的使动用法
训练 3.指出活用词,并翻译句子。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_封_____ 译文:_已__经__向__东__将__郑__作__为__自__己__的__边__界__,__又__想__向__西__方__扩__大__自__己__的__领__土__。_____ (2)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__利____ 译文:_损__害__秦__国__而__有__利__于___晋__国__。____ (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_王_____ 译文:_先__打__败__秦__国__进__入__咸__阳__城__的__人__我__们__尊__他__为__王__。_____ (4)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_序_____ 译文:_使__八__州__排__列__座__次__,__使__六__国__诸__侯__来__朝__拜__。_____
[规律总结] 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鸿门宴》)__衣__、__怀____ ②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_籍_____ ③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_王_____ ④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__目____
专题一板块一文言文基础落实篇第三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_高考语文专项复习PPT课件(原文)
第三讲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高考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不单独命制考题,往往将其 隐含在翻译题目中考查。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熟 练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否则,考生会因为没有辨识句 中的特殊句式和活用,导致翻译的句子不合现代汉语规范。
突破一 词类活用 4 大类型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 了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 明显不同。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 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有以下四种:
答案:活用词:“儿”,名词用作状语,像小孩一样。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承前省略谓语)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唯……是……(宾语前置句,“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板块一 文言文基础落实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乎”字构成介词结构
译文:子产是郑国的列大夫。治理郑国二十六年去世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莫不是、该不会)
①一言以蔽之(《论语》)
”③(此《四鸿者门,宴天》下)(对之话穷省民略而主无语告)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梁惠王下》)
②①因项跪 伯请乃秦夜王驰之(击沛缶公)。军,私见张良_,_具_告_(之_)以_事_(《_鸿_门_宴_》_)_(省_略_动_词_宾_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找出画线句中的活用词,并翻译画线句子。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缚, 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我馁甚, 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 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1)出我囊 ,解我缚,我将逝矣。 活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高考复习打牢文言基础-文言实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古义: 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词义转移
(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并序》)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来往和运输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 外交使节
今义: 出门时带的包裹
4.词义弱化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 相如列传》) 古义: 盟约 今义: 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浙江高考复习打牢文 言基础-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 5 大命题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指出了考查 范围(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较 高的常用实词),还明确了考查方向(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 的含义)。从历年对实词的考查情况看,文言实词的考查主 要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 词等方面。
利润
2.谢
(1)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并序》) (2)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推辞,谢绝 辞谢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道歉,认错
(4)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道谢
(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并序》) 告诉,劝告
3.举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应用体验] (2016·全国乙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 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 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牢文言基础(三)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高考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不单独命制考题,往往将其 隐含在翻译题目中考查。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熟 练掌握各种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迅速准确解答题目。本部 分我们将细致讲解《考试说明》规定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的表现形式,各种词类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并借 助课文中的熟悉例句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为解答翻译题奠 定坚实的基础。
(2)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译文:
解析:(1)句中的“穷”,(2)句中的“高”均为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意思分别是“陷入穷途末路境地”“推崇”。
参考答案:(1)在卫国被铲平足迹,在齐国陷入穷途末路境地,
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天下没有容身之处。
(2)这六个人,都是世上所推崇的。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一、词类活用 6 大类型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 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 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去推断。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 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动 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在翻译时应把活用 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注] 骫(w ěi):弯曲。
词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 足以礼天下之贤者。 译文: 解析:句中的第二个“食”为名词活用作动词,“供养”。注意 “乘”“礼”等词的翻译。 参考答案: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 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4)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 译文:
解析:句中的“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仆人”。 参考答案: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 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参考译文: 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
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与天下的贤士为伍 (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现在虽然不能称王,用它 来安定国家,还是容易做到的。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赵盾)免于被 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 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贤士,不可以 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从前,赵宣孟将要到蓟国都绛邑去,看见 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 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赵宣孟对他说,“你为 什么饿到这种地步?”他回答说:“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 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 步。”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问他为什么,他 回答:“我家有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留给她。”赵宣孟说:“这些 食物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给你。”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枚 钱,就离开了。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例句: •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
良。(《鸿门宴》) •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
集序》) • 3.则秦未可亲也。(《鸿门宴》) • 4.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 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 也。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此赵宣孟之所以免 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 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昔赵宣孟之绛,见 骫[注]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 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 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拜受而 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 “斯食之,吾更与女。”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
参考译文: 然而一再被赶出鲁国,在卫国被铲平足迹,在齐国陷
入穷途末路境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天下没有容 身之处。你的道哪里有什么可贵的呢?世上所推崇的,没 有超过黄帝的,黄帝尚且不能全备德行,而战于涿鹿郊 野,流血百里。尧不慈爱,舜不孝顺,禹半身偏瘫,汤流 放他的君主,武王讨伐纣王,文王被囚禁在羑里。这六个 人,都是世人所推崇的。
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 下。子之道岂足贵邪?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 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 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庄子·盗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1)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 译文: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2)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译文: (3)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 译文: 解析:(2)句中的第二个“王”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 (3)句中的“下”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喂下”。 参考答案:(2)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 的原因。 (3)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结 束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例句: •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 • 2.(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 (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