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2、3及带答案
大工14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
大连理工大学大工14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一、单选题 1.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B. 质C. 量D. 矛盾正确答案: A2.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物质B. 科技C. 精神D. 规律正确答案: C3.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 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正确答案: C4. 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B. 意识C. 规律D. 事实正确答案: B5.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B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本帖隐藏的内容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 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答案: B7.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正确答案: C8.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 B9.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B. 精神世界C. 科学技术D. 意识正确答案: A10.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正确答案: C二、多选题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百万种。
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大作业题目(内容):1、试述真理及其真理检验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答: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作为真理本身的两种属性,二者之间是密切相联的。
一方面,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价值性的根本和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价值性。
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又构成了真理客观性的主体条件,对真理的客观性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真理的绝对性:真理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而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主体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来说,真理又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内容上看。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这是确定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第二,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上看。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就人类的认识能力来说,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
这也是确定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它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认识的广度看。
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
第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从静态看,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从动态看,不断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北语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4答案
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A. 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人的主观感受B. 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C. 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D.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满分:2 分2.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A.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B. 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C. 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D. 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满分:2 分3. 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 能否被多数人认同C. 能否付诸实际行动D. 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满分:2 分4.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满分:2 分5.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A. 生产资料B. 劳动力C. 劳动资料D. 劳动对象满分:2 分6.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满分:2 分7. 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A. 水滴石穿B. 水中捞月C. 以砖磨镜D. 化水为油满分:2 分8.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A. 根本政治路线B. 根本组织路线C. 根本思想路线D. 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满分:2 分9.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 运动型C. 物质性D. 客观性满分:2 分10.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主义满分:2 分11.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 根本动力B. 最终动力C. 唯一动力D. 直接动力满分:2 分12. 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 使用价值B. 价值C. 实用价值D. 交换价值满分:2 分13.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 与时俱进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 科学性满分:2 分14.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满分:2 分15.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必要劳动量()A. 成正比B. 成反比C. 不成比例D. 反向变化满分:2 分16.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满分:2 分1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满分:2 分18.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B. 理论联系实际C. 一切从实际出发D. 实事求是满分:2 分19.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满分:2 分20.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A. 生产工具B. 运输设备C. 传动装置D. 动力系统满分:2 分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大工14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
大连理工大学大工14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一、单选题 1.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B. 质C. 量D. 矛盾正确答案: A2.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物质B. 科技C. 精神D. 规律正确答案: C3.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 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正确答案: C4. 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B. 意识C. 规律D. 事实正确答案: B5.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B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本帖隐藏的内容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 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答案: B7.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正确答案: C8.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 B9.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B. 精神世界C. 科学技术D. 意识正确答案: A10.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正确答案: C二、多选题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百万种。
2024年春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附2
2024年春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附2篇参考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A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春+试题Λ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手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口'F1.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与认识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小马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就必须要亲自试试,这就是实践。
人们可以通过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李时珍吞服曼陀罗宜至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肮行中发现地球是圆的。
这些宜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然而,每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事情都靠直接经验获得。
所以,人们大多数的知识还是要通过学习接获得。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但这些间接性的认识,也同样来源于实践,因为它们都是前人实践的结果。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就是说,实践的需要能够大大推动认识的发展。
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作业1.第1题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12题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13题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对抗性矛盾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决定的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14题“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15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C.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D.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时间来决定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16题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社会基本矛盾C.科学技术D.社会改革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17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18题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概念——判断——推理D.感觉——知觉——表象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19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反映论和先验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20题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作业1.第1题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答案:A您的答案: A题目分数: 1.0此题得分: 1.02.第12题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答案:D您的答案: D题目分数: 1.0此题得分: 1.03.第13题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对抗性矛盾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决定的答案:B您的答案: B题目分数: 1.0此题得分: 1.04.第14题“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作业1.第1题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答案:A您的答案: A题目分数: 1.0此题得分: 1.02.第12题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答案:D您的答案: D题目分数: 1.0此题得分: 1.03.第13题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对抗性矛盾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决定的答案:B您的答案: B题目分数: 1.0此题得分: 1.04.第14题“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作业1.第1题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答案:A您的答案: A题目分数: 1.0此题得分: 1.02.第12题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答案:D您的答案: D题目分数: 1.0此题得分: 1.03.第13题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第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第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来加以回答。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以及采取行动的指南,我们不应当把它看成包容一切学科的知识总库,它也不提供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品质,不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可以各取所需的词语和生搬硬套的条文,不要把原理当作标签任意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去认识,去解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大作业(一)【单选题】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正确答案:A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正确答案:C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正确答案:C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正确答案:B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正确答案:C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正确答案:A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D11.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正确答案:A12.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答案:D13.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英国B.圣西门法国、欧文英国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英国正确答案:C14.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1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答案:C16.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正确答案:A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材配套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 运动性C. 物质性D. 客观性5.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 运动B. 实践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 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方向和道路B. 形式和状态C. 结构和功能D. 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 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8.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归纳与演绎B. 分析与综合C. 抽象到具体D. 实践到认识19.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6
考试(kǎoshì)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gàilùn)》一、大作业题目(tímù)(内容):1、试述真理(zhēnlǐ)及其真理检验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答: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biāozhì)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不依赖于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而判定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践。
所以,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
客观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认识真理却受到人们的阶级立场、世界观以及其他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阶级社会中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1)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的条件性。
表现为:第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
第二,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第三,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
202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_在线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5分, 共13道小题, 总分值65分)1.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2. 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发展)。
3. 马克思把黑格尔辩证法称为(合理内核)。
4.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络实际)。
5. 恩格斯认为, 全部哲学, 尤其是近代哲学重大基础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6. 列宁物质定义表明,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共性)。
7. 规律根本特点表明, 规律含有(客观性)。
8. 意识能动性最突出表现是, 意识能够(经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9. 区分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 最根本是看该事物(是否同历史发展肯定趋势相符合)。
10. 唯物辩证法实质与关键是(对立统一规律)11.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是(绝对和相对关系)。
12. 在实际工作中, 要注意掌握分寸, 预防“过”或“不及”, 这在哲学上属于(把握事物度)。
13. 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 方便分别加以研究思维方法是(分析)。
二、多选题( 每题5分, 共7道小题, 总分值35分)1. 下列相关马克思主义判定, 正确有(ABCD)。
A.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B.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C. 马克思主义基础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D. 马克思主义是相关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科学2.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 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当然。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 动不含静。
”“动、静, 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示了(AD)。
A. 静止是相对, 运动是绝对B. 运动是静止总和C.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固有属性D. 静止是运动特殊状态, 是缓慢不显著运动3. 马克思说: “蜘蛛活动与织工活动相同, 蜜蜂建筑蜂房本事使人间很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自考赢家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代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考赢家1.作为XXXXXX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绪论章第4页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答案:C(1分)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第1章第36页A.一元论C.唯物论正确答案:A(1分)3.XXX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第1章第40页A.生命物质的共性C.无形物质的共性正确答案:D(1分)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第1章第41页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正确答案:D(1分)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第1章第56页A.逻辑分析法C.矛盾阐发法正确答案:C(1分)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第1章第68页A.辩证唯心主义谬误观C.汗青唯心主义群众观正确答案:B(1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第2章第101页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B.二元论D.唯心论B.自然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B.内容和方式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B.阶级分析法D.精神阐发法B.辩证否定的原理D.对立统一的原理B.相互依存的关系1自考赢家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正确答案:A(1分)D.彼此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第2章第106页A.概念、判断、推理C.阐发、归纳、综合正确答案:B(1分)9.谬误的发展是一个【】第2章第116页A.从主观谬误走向客观谬误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正确答案:D(1分)lO.党的头脑路线的核心是【】第2章第127页A.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B(1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第3章第132页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正确答案:B(1分)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第3章第139页A.经济关系C.思想关系正确答案:A(1分)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第3章第144页A.艺术C.政治正确答案:C(1分)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理想性上是【】第3章第170页A.人的代价追求C.人的情感立场正确答案:D(1分)15.具体劳动【】第4章第185页2B.感觉、知觉、表象D.识记、XXX、假说B.从部分谬误走向周全谬误的过程D.从相对谬误走向绝对谬误的过程B.实事求是D.在理论中检验和发展谬误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B.政治关系D.血缘关系B.宗教D.哲学B.人的政治立场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考赢家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答案:C(1分)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D.创造剩余代价16.价值规律是【】第4章第191页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正确答案:B(1分)17.劳动力代价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第4章第198页A.它由剩余代价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代价决定正确答案:D(1分)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第4章第203页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确答案:C(1分)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第5章第225页A.购买阶段C.贩卖阶段正确答案:A(1分)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急的本源是【】第5章第235页A.生产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确答案:C(1分)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第5章第240页A.年利润量/年预支可变资本C.年剩余代价量/年预支可变资本正确答案:D(1分)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第5章第250页.A.产业资本C.借贷资本B.商品经济的根本纪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D.它包括汗青和道德因素B.生产阶段D.流通阶段B.需求绝对减少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B.商业资本D.农业资本3自考赢家正确答案:C(1分)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第5章第255页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正确答案:A(1分)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第6章第270页A.超大型、把持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正确答案:C(1分)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第6章第284页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C.资本输出的财力根蒂根基正确答案:C(1分)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第6章第274页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把持资本主义阶段正确答案:D(1分)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第7章第304页A.XXXC.XXX正确答案:B(1分)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第7章第334页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财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强盛、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D(1分)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第8章第348页4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把持资本主义阶段B.圣西门D.XXX自考赢家A.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B(1分)B.共产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群众的汗青使命是【】章8第361页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覆灭等级制度和阶层差别正确答案:A(1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绪论第14页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是以理论为根蒂根基的科学性和反动性的统一绪论第16页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绪论第19页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绪论第22页正确答案:ABCD(2分)32.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第1章第55页A.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AC(2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答案:ABCD(2分)3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谬误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第2章第116页(理解)A.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C.谬误和错误的彼此转化正确答案:CD(2分)35.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第3章第149页A.渔猎社会C.工业社会正确答案:ABCD(2分)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第4章第191页(理解)5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理论是检验熟悉谬误性的唯一标准B.真理的相对性D.真理的绝对性B.农业社会D.信息社会自考赢家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正确答案:ACD(2分)B.代价与交流代价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3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第5章第229页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C.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正确答案:ABCD(2分)38.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第5章第259页A.不同地块地皮肥饶程度的差别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多少正确答案:AB(2分)3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第6章第278页A.国家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B.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C.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兴建新的企业D.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正确答案:ABC(2分)40.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第8章第347页A.工农差别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正确答案:ABC(2分)B.城乡差别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6自考赢家3、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自考赢家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原理 网课题目答案(全)
绪论第1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第2 题(单选)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劳动价值论辩证法历史观√剩余价值论第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罢工和起义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第一章第一节第1 题(单选)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第2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一切知识的总汇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第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第4 题(单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普遍性特殊性科学性√客观实在性第5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第6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第7 题(单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关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第8 题(单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第9 题(单选)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分离主体与客体相分离自然观与历史观相分离第11 题(单选)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运动√实践精神生产物质生产第12 题(单选)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10 B B C B C B A C A C1-10 AB ABCD BD ABCD BC ABCD BCD CD ACD ABCD1-10 B B B B B B B A B A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 对立统一规律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3.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 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4.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5.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物质B. 科技C. 精神D. 规律6. 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B. 意识C. 规律D. 事实7.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B. 精神世界C. 科学技术D. 意识8.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9.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B. 质C. 量D. 矛盾10.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D.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2.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B.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 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 发展在本质上是指()。
A. 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B.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 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D.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4.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B.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C.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5. 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A. 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B. 物质范畴是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C. 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 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总和6.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7.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有()。
A. 经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其全过程B. 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表现出其全过程C. 经过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D.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8. 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 精神和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D.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9.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
A. 事物的质就是事物存在本身B. 同质的事物没有量的差别C. 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D. 不同量的事物可能是同质的事物10.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A. 错误B. 正确2.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A. 错误B. 正确3.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A. 错误B. 正确4.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 错误B. 正确5.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A. 错误B. 正确6.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A. 错误B. 正确7.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A. 错误B. 正确8.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相对的。
A. 错误B. 正确9.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A. 错误B. 正确10. 事物内部不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A. 错误B. 正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10 D C A B A B C C D D1-10 ABC ABCD ABC ABC BCD BD ABC ABCD BD AD1-10 B B B A A B A B B A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地理环境的优劣B. 人口增长的快慢C. 社会风气的好坏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 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B. 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 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D. 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3.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A. 实践的观点B. 联系的观点C. 矛盾的观点D. 否定的观点4.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
A. 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了()。
A.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B. 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C.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6.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A. 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C. 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
A. 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B. 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C. 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D.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8. 下列各项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的是()。
A. 一切唯物主义者B. 某些唯心主义者C. 马克思主义者D. 二元论者9.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10. 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 不可知论的思想表现C. 根据唯物论的观点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 实践关系B. 认识关系C. 价值关系D. 主从关系2.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 下列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
A. 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要从社会存在得到说明B. 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C. 有什么样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 有些社会意识不能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据4. 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 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 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C. 人口增长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 人口增长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5.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包含是指()。
A. 相对寓于绝对之中B. 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C. 相对真理中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D.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6.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是()。
A.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B. 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C. 机械唯物论的错误观点D. 辩证法的正确观点7.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这一思想表明了()。
A. 知行不可分割B. 知行合一C. 知行相互促进D. 行先知后8. 下列观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B.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D.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世界的可知性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 认识起源于经验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0. 面临环境污染,使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A. 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B. 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发展C. 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D. 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A. 错误B. 正确2.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A. 错误B. 正确3.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A. 错误B. 正确4.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较高的。
A. 错误B. 正确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A. 错误B. 正确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A. 错误B. 正确7.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的实用主义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