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读书笔记 (2)

合集下载

《楚辞》 读书笔记

《楚辞》 读书笔记

《楚辞》读书笔记《楚辞》读书笔记《楚辞》读书笔记以前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楚辞,但是总没有读过相对完善的全集,最近因为写论文要拓展阅读一些资料,便把楚辞放在了阅读计划中。

这本书注释有的相对繁杂,有的又失之简略,不算是最好的初级读物,作为研究级的初等读物倒是可以。

在阅读古代文学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学术式的读法,但又不能过分感性蜻蜓点水,总的来说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

比如读《论语》,读杨伯峻先生的注译,感觉非常好,也有学术上的启示,也会刻意挑出一两个问题拓展研究一下,但不会针对大量问题找几十种资料来参考。

我也做过少量的专题学术研究,学习使用严谨的方法讨论问题,得出看似正确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我追求的方向。

还是希望自己能感性地与作品接近,但在叙述中不要出现知识性的硬伤。

文学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考证与解读,考证务求详实,解读则多自由,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解读者呢?且从平凡的阅读者开始吧。

2《楚辞》在诗歌发展历程中是一种极其特别的文体,可以说“空前绝后”,集中取得了成绩(尤其集中在屈原身上),后代很难有大范围的发扬。

这种文体就像一个绝顶高手,发了一阵大招以后就成为了传说。

学习汉语的人从古到今当然都无法绕过楚辞,通行的语文教材也不可能忽略,但是一般的阅读者总与之隔阂较深。

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节选的《离骚》虽然是高考必考内容,学生却背诵困难理解更困难。

不仅楚辞,《诗经》也差不多。

真正喜爱《诗经》的读者如今并不普遍。

这种情形首先跟《诗经》与楚辞距离我们的时代过于遥远有关,尤其是现代文成为主要表达工具以后,许多词语都被束之高阁,成为了语言上的.“文物”,缺少使用,自然不能普及。

然而,了解过去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冲动,我们总会一再回望过去,接近那些优美的辞章,并且总会有人从中获取幸福。

3谈论《离骚》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足够长,足够丰富,足够荡气回肠,说实在的,我这样的平庸读者配不上这样的作品——很难平视,不免仰视。

《楚辞》读书笔记-《楚辞》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楚辞》读书笔记-《楚辞》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楚辞》读书笔记-《楚辞》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读楚辞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楚辞》读书笔记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楚辞》读书笔记【1】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槽而歠其离?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在湘江江谭边,渔父遇到了屈原并认出了他是被放逐的三闾大夫,于是,两人便开始讨论深刻的处世之道和人生哲理。

《楚辞·渔父》记载的就是渔父和屈原的讨论过程。

并且由渔夫的谈吐举止可知,他并不是真正的渔父,按文中的话来说是“与世推移”,是一个懂得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

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按文中的话来说是“深思高举”,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司马迁为人熟悉的大人物,他与屈原也是相反的人。

他是用生来创造生命的价值,而屈原是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厚度和高度。

渔父提出的问题与谈论的人生见地或许是对屈原的试探,或许是一种真诚的劝说,然而屈原的回答却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毫不妥协:“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携与最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心挂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的悲叹的回风,一位伟人的光芒便消失在汨罗江边。

正是屈原这种甘愿清白以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品德坚贞节操连同其不朽诗篇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彪炳千古,流芳百世!《楚辞》读书笔记【2】在《楚辞》诸章中,无时无处,都洋溢着屈原爱德胜过爱身的情怀。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楚辞》读后感。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完《楚辞》,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时代,感受到了楚国人民的激情和坚韧。

《楚辞》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楚国人民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离骚》这篇诗。

诗中作者屈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楚国的忠诚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己的心声融入到诗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这种真情实感让我为之动容,也让我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楚辞》中的诗歌表达方式独特而丰富,充满了音韵美和意境美。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每一首诗都像一幅画,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读完《楚辞》,我对古代文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楚辞》中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了爱情、忠诚、乡愁等各个方面。

这些诗歌描绘了古代楚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他们对家园的深情厚意。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楚国的文化和风貌。

读完《楚辞》,我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阅读这些经典之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楚辞读书笔记(4篇)

楚辞读书笔记(4篇)

楚辞读书笔记(4篇)每次想起来。

天空在不停地凝视。

源氏物语在绿树的阴影下,微风将落花铺成了张艳丽的地毯。

衣服不看人心,作家知道文章的目的。

如果你真的很善良,为什么还要穿锦缎?盔甲只应该穿在勇敢的人身上,懦夫不应该带枪。

你把优点放在手上,把缺点藏在腋下。

伪君子!如果困难来了,你能用你的假币买东西吗?问:你从谁那里学会礼貌的?回答:对不礼貌的人,我绝对不会做他不想做的事。

到了最后,一切都变成卑微的尘埃,不像今天这样卑微,卑微如尘埃。

好人和坏人在一起就像生活在监狱里一样。

如果那个人聪明谨慎,他永远不会把沉重的责任交给平庸之辈。

如果他知道有人做了草席,他绝不会织他的丝绸衣服。

有两种人是徒劳的,一种是不会享受财富的,一种是不会练习学习的。

你肚子里再多的知识,不去用,也是一无所知。

就像驮着无数经书的动物,你不可能成为一个睿智博学的圣人。

当你能消灭敌人的时候,不消灭敌人,就是和自己为敌。

玫瑰花园人类为了消磨时间,不情愿地用嘴唇,不可笑的东西会笑,不重要的东西会有趣。

我是一只猫我见过无数令人惊叹的奢侈品和美景,但那两亩地依然日夜难忘。

两英亩土地每天遇到那个小贩,他就喊:“手环,亮晶晶的手环!”。

他没有什么事情要急着做,他没有街可走,他没有地方可去,他没有时间回家。

我想做一个小贩,住在街上,喊着“手链,亮晶晶的手链!”职业泰戈尔今天看了这篇文章,感慨万千。

这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杨紫的邻居丢了一只羊,然后请很多人帮助他找到这只羊。

但是,路有很多岔口,每个岔口都有岔口。

他们不知道追哪条路,就回来了。

由此,杨紫引出了我们的研究。

学习的人如果不肯专一,总是互相追逐,就像岔路口找不到羊的路。

看了这篇文章,心里大为震惊。

虽然是个小故事,但道理很深刻。

它让我意识到,学习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方向,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把握自由的方向,专心致志,努力而不分心;半心半意,就会误入歧途,半途而废,最终什么都学不到。

生活中的差异不是更多了吗?仔细想想,人生只是一场没有好坏的选择游戏。

《楚辞》读书笔记

《楚辞》读书笔记

《楚辞》读书笔记《<楚辞>读书笔记》说实话,刚开始读《楚辞》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都啥呀,古里古怪的,读起来可真费劲!但耐着性子读下去,还真咂摸出点滋味儿来。

就说《离骚》吧,屈原那股子忧国忧民又怀才不遇的郁闷劲儿,透过那些生僻的字词,直直地戳到了我心里。

我仿佛能看到屈原在楚国的朝堂上,挺直了腰杆,一脸正气地跟那些个昏庸的大臣据理力争。

他满心想着如何让楚国强大起来,可楚王呢,压根儿不听他的。

屈原那叫一个憋屈啊!“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一句一出来,我的心都跟着颤了颤。

屈原长长地叹息,泪水止不住地流,他哀叹百姓生活的艰难。

我就在想,那时候的楚国百姓,得遭多少罪啊。

也许是苛捐杂税太重,压得他们直不起腰;也许是战乱频繁,让他们流离失所,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屈原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他又无能为力,那种无奈和痛苦,谁能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他就是不甘心放弃。

他到处寻找能让楚国变好的方法,东边走走,西边问问,哪怕碰了一鼻子灰,也绝不回头。

我仿佛看到他走在泥泞的小路上,鞋子沾满了泥巴,衣服被树枝刮破了,可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心里想着的还是楚国的未来。

再看《九歌》,这里面的神灵可真是有意思。

东皇太一,那是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大神,人们对他充满了敬畏。

祭祀的时候,人们恭恭敬敬地摆上祭品,嘴里念念有词,生怕有一点怠慢。

而湘君和湘夫人,这对爱而不得的恋人,让人心疼。

湘夫人满心欢喜地等着湘君,把房间布置得漂漂亮亮的,结果湘君没来。

她那失落的样子,就像我等朋友赴约,结果被放鸽子一样,满心的期待落了空,又气又恼又伤心。

还有《天问》,屈原一口气提出了那么多问题,从天地开辟问到历史兴衰,从神话传说问到人间百态。

我读着读着,都忍不住笑了,这屈原咋这么较真呢?但笑过之后,又觉得他真了不起。

他敢于对那些传统的说法提出质疑,敢于挑战权威,这种勇气可不是谁都有的。

楚辞读书笔记3篇

楚辞读书笔记3篇

楚辞读书笔记3篇一部《楚辞》,主人公为国为民、刚正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闭目沉思,他是那样清晰的站在对面的高山之颠,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敬仰。

大家读了《楚辞》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编来看看楚辞吧!楚辞读书笔记篇一:五月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属于一个人——屈原。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

读着《楚辞》,五月的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诗人目视着滔滔江水,感叹着人生的无常。

也许,对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

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生命,到底该选择哪一个?江畔的诗人叩问苍天,苍天无语,凝视大地,大地无声,过尽千帆惊回首,报国无门的诗人只剩下脚边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

地老天荒,却等不来一个王。

屈原的生命,该是一个臻子永恒的过程,因为他在那些落英缤纷的年华里,培育出了千古不灭的故事。

朝赐你财物,午赐你宅院,暮赐你美丽的人,说不定何时就想赐你一死。

可你忙于政务,又怎能留国王的夸奖是一种带回钩的暗器!你短暂的生命留下的篇章,他们都活了几千年,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箭的自由就是弓的自由?涛涛滚滚汹涌澎湃,但它淘不尽,淘不尽高尚的灵魂。

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如此的气质,如此的灵魂,刚劲坚毅地挺立在天地之间,留给后世的人们永久的仰望、膜拜。

《楚辞》中我选不出最爱的一段,因为每一段都是那样的美好。

我只爱那美丽的章句,爱那凄美的风格,更爱屈原纯洁的心灵。

楚辞读书笔记篇二:真正的“文学经典”,不是那种说“我看过”的作品,而是那种说“我又看了”的著作。

一部《楚辞》,主人公为国为民、刚正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闭目沉思,他是那样清晰的站在对面的高山之颠,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敬仰。

通篇贯穿着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力量,体现着鲜活思想、文学艺术的紧密结合和独特风采,散发着改天换地、现实主义的雄浑诗韵和耀眼光芒。

洋洋洒洒的长诗,个性鲜明,想象奇特,语言斑斓,意境苍茫,诗韵源远流长。

楚辞读后读书心得

楚辞读后读书心得

楚辞读后读书心得楚辞读后读书心得楚辞读后读书心得1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槽而歠其离?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在湘江江谭边,渔父遇到了屈原并认出了他是被放逐的三闾大夫,于是,两人便开场讨论深入的处世之道和人生哲理。

《楚辞·渔父》记载的就是渔父和屈原的讨论过程。

并且由渔夫的谈吐举止可知,他并不是真正的渔父,按文中的话来说是“与世推移”,是一个懂得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

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按文中的话来说是“深思高举”,那么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司马迁为人熟悉的大人物,他与屈原也是相反的人。

他是用生来创造生命的价值,而屈原是以死来表达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厚度和高度。

渔父提出的问题与议论的人生见地或许是对屈原的试探,或许是一种真诚的劝说,然而屈原的答复却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决毫不妥协:“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携与最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心挂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的悲叹的回风,一位伟人的光辉便消失在汨罗江边。

正是屈原这种甘愿清白以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品德坚贞节操连同其不朽诗篇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彪炳千古,流芳百世!楚辞读后读书心得2 五月在过去如今将来都会属于一个人——屈原。

读着《楚辞》,五月的种子在心中渐渐发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诗人目视着滔滔江水,感慨着人生的无常。

也许,对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无根无蒂,陌如尘上。

楚辞离骚读书笔记

楚辞离骚读书笔记

楚辞离骚读书笔记说起《楚辞·离骚》,那可真是一部让人又爱又恨的经典之作。

“爱”的是它那瑰丽的想象、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恨”的是读起来可真不轻松,得费好大一番功夫去琢磨其中的深意。

屈原在《离骚》中,那叫一个掏心掏肺,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忧愁苦闷一股脑儿地全倒了出来。

他一会儿诉说自己的身世高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啊,我已去世的父亲叫伯庸,瞧瞧,这出身多牛!一会儿又抱怨楚王不识货,不重用他这么个大忠臣,“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楚王啊楚王,你咋就不明白我的一片忠心,反而听信那些小人的谗言对我发火呢!我读着读着,仿佛能看到屈原就站在我面前,一脸悲愤,挥舞着衣袖,大声疾呼。

他对楚国的热爱,那真不是一般的深。

为了楚国,他是操碎了心,“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他愿意像骑着骏马一样为楚国奔波效劳,为楚王指引前进的道路。

只可惜啊,楚王不领情,搞得屈原心里那叫一个苦。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屈原在诗中用了大量的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什么“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身上佩戴着江离和白芷,把秋兰结成索佩挂在身旁,这画面多美啊!可再一细想,这香草不就是屈原自己吗?他就像这些香草一样,芬芳高洁,却不被人赏识。

而那些“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众女”,不就是那些嫉妒他、陷害他的小人吗?屈原用这么形象的比喻,把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啊,屈原在诗中上天入地,到处寻找自己的知音和出路。

一会儿“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坐着玉虬,驾着凤车,在风尘中飞上天去;一会儿又“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经过不周山向左转去,他把西海当作目的地。

这一番折腾,不就是他在现实中四处碰壁,想要寻找一个能理解他、支持他的地方吗?可找来找去,还是一场空,真是让人同情。

读《离骚》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屈原这得是受了多大的委屈,才能写出这么悲愤的诗来。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摘抄笔记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摘抄笔记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摘抄笔记一、楚辞的概述1.1 什么是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地区的一种古代诗歌形式,楚辞主要流传于战国时期。

楚辞又称为楚词,是以楚地方言为基础的韵文。

1.2 楚辞的特点•情感丰富:楚辞满溢着深沉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人们在战乱和生活压力下的苦闷和无奈。

•局限性:楚辞由于源于楚地,因此地域性比较强,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地方色彩。

•音乐性:楚辞旋律婉转悠扬,多用乐句和唱调陪奏,具有一定的音乐性。

二、楚辞的起源与发展2.1 楚辞的起源楚辞起源于楚国地区的民间音乐,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思乡之情。

楚辞的发展与楚国的兴衰息息相关。

2.2 楚辞的发展阶段楚辞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早期楚辞:以陈文贞的《九歌》为代表,歌咏楚国的兴衰和战乱。

2. 中期楚辞:以宋玉的《离骚》为代表,表达个人的思乡之情和壮志凌云的抱负。

3. 晚期楚辞:以刘向的《九辩》为代表,内容更加多样化,涉及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

三、楚辞的主题与意义3.1 主题多样楚辞的主题多样,包括对楚国的赞美、对战争的反思、对政治的触动、对个人命运的思索等。

3.2 文化意义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楚辞的音乐性和诗意,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3.3 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楚辞中有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对于现代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如个人奋斗的重要性,珍惜和关爱他人,追求内心的真实等等。

四、选取的楚辞摘抄与赏析4.1 《离骚》《离骚》是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作品,由宋玉所创作。

这首诗歌表达了主人公在困境中思乡的情感,以及对自我的反思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4.2 《九辩》《九辩》是刘向所创作的一篇楚辞,内容以政治和社会议题为主。

这篇作品以对人间疾苦的呐喊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

五、结语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楚辞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深刻的情感感染了无数读者。

楚辞读书笔记3篇_应用文

楚辞读书笔记3篇_应用文

楚辞读书笔记3篇一部《楚辞》,主人公为国为民、刚正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闭目沉思,他是那样清晰的站在对面的高山之颠,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敬仰。

大家读了《楚辞》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橙子来看看楚辞读书笔记吧!楚辞读书笔记篇一:五月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属于一个人——屈原。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

读着《楚辞》,五月的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诗人目视着滔滔江水,感叹着人生的无常。

也许,对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

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生命,到底该选择哪一个?江畔的诗人叩问苍天,苍天无语,凝视大地,大地无声,过尽千帆惊回首,报国无门的诗人只剩下脚边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

地老天荒,却等不来一个王。

屈原的生命,该是一个臻子永恒的过程,因为他在那些落英缤纷的年华里,培育出了千古不灭的故事。

朝赐你财物,午赐你宅院,暮赐你美丽的人,说不定何时就想赐你一死。

可你忙于政务,又怎能留国王的夸奖是一种带回钩的暗器!你短暂的生命留下的篇章,他们都活了几千年,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箭的自由就是弓的自由?涛涛滚滚汹涌澎湃,但它淘不尽,淘不尽高尚的灵魂。

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如此的气质,1 / 3如此的灵魂,刚劲坚毅地挺立在天地之间,留给后世的人们永久的仰望、膜拜。

《楚辞》中我选不出最爱的一段,因为每一段都是那样的美好。

我只爱那美丽的章句,爱那凄美的风格,更爱屈原纯洁的心灵。

楚辞读书笔记篇二:真正的“文学经典”,不是那种说“我看过”的作品,而是那种说“我又看了”的著作。

一部《楚辞》,主人公为国为民、刚正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闭目沉思,他是那样清晰的站在对面的高山之颠,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敬仰。

通篇贯穿着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力量,体现着鲜活思想、文学艺术的紧密结合和独特风采,散发着改天换地、现实主义的雄浑诗韵和耀眼光芒。

《楚辞》读书笔记

《楚辞》读书笔记

《楚辞》读书笔记楚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

自古以来,学者们对于《楚辞》的研究和阐释争论不断,而我在阅读《楚辞》这一古代文学巨作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一些思考。

《楚辞》是屈原所创作的一部诗集,它以其特殊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这部诗集囊括了生活琐碎、爱情悲歌、神话传说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阅读《楚辞》,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慨叹和对于命运的感慨。

在《楚辞》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离骚》。

这首诗以其绮丽的辞章和激昂的情感抓住了我的心灵。

诗中的作者借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于人生沉浮的思考和对于命运的不满。

我在读这首诗时能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体味到了他对于追求自由和真理的不懈努力。

除了《离骚》,《楚辞》中的其他诗篇也不乏精彩之作。

例如《九歌》以歌颂女性之美而闻名,《天问》表达了作者对于天地间众生的关切,《卜居》则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屈原对于归隐田园的向往。

这些诗篇各具特色,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才华和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阅读《楚辞》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古代文人的高才深思,也使我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楚辞中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通过这些故事,我得以感知古代人们的信仰体系和生活态度。

这些古老的故事不仅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阅读和研究《楚辞》,我逐渐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韵味和哲理。

诗中的意境和音韵相融合,通过音节和押韵的变换呈现出了诗篇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华美的辞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美,更是为了表达内心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感悟。

例如《云中君》中那句“永叹平生侠客梦,百年谈笑马蹄中”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侠客精神的推崇和对于人生短暂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阅读《楚辞》不仅是一次文学之旅,更是一次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部古代文学经典,我更加明白了诗歌的力量和文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楚辞》读后感(精选18篇)

《楚辞》读后感(精选18篇)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精选18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楚辞》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楚辞》读后感篇1看到楚辞最开始想到的是屈原—一个以死亡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的人,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爱国者。

他有理想,有目标,有政治抱负,却也因此被敌对,被流放。

他殷切的盼望着君主睿智、国家强盛,盼望着自己才华得以施展,能有所建树,但他最终只剩无助和孤独,对他来说,人生都如浮萍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一个人经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他孤独、劳累,但自己却那么渺小,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自己的生命都无力改变,他找不到路,回不去郢都,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体现他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只盼着灵魂能够飞回故乡去。

“纷吾即有此内美兮,有重之以修能”年轻的屈原,器宇轩昂,才华横溢,他有朝气,自信,是不屈的斗士,“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光阴似箭,唯恐抓不住飞逝的时光,希望岁月来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体现了他为了国家强盛矢志不渝的精神。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已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分,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苟余情其信婷以练要兮,长颇颔亦何伤。

”等等在现在社会同样适用,人们忙着争名夺权,追逐利禄,猜忌着别人,彼此间勾心斗角,相互嫉妒,忽视了本该有的追求,抛弃了内心原本应该拥有的纯真和善良,这些话也告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当保留内心真正的美好和善良,让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意思是,趁你年轻还未衰老,施展才华还有大好的机会,没错,当下的我们,还年轻,还有时间和机会去追寻、去奋斗,去实现理想,不应该在该努力拼搏的年纪而懈怠,更不应该向自己认输。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楚辞》读后感范文。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
厚的情感。

读完《楚辞》,我深受其感染,感慨万千。

首先,《楚辞》中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思考。

作者们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
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思考,让我深受触动。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用
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才能更好地
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其次,《楚辞》中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歌颂和对友情的珍惜。

作者们在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让人
动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身边的爱情和友情,用一颗
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最后,《楚辞》中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振兴。

作者们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振兴,这种爱国情怀
让人感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的民族更加伟大。

总之,《楚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希望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学会用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珍惜身边的爱情和友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楚辞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楚辞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宋玉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绍
这是《楚辞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楚辞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和他的后学者的作品集,西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他们的作品编辑 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了一部总集的名称。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个人专著诗集。 《楚辞》是与《诗经》并峙的中国诗歌两大源头。《楚辞》中作品数量最多的是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 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楚辞选》一书精选屈原、宋玉名篇,精加注释,细析段落, 讲解层次,化艰深为简单,是当代非常优秀的《楚辞》选注本,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是普通读者阅读古典文学的入门书和基础书。 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帮手,解释清楚,若有一段一解释一解读,我想对初入门的人,则更佳J。
目录分析
离骚 九歌
天问 九章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歌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楚辞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 书典藏)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读本
作品
东君河伯山鬼 国殇礼
宋玉

段落
美人
丛书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范文《楚辞》读后感范文。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阅读《楚辞》的过程中,
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浓厚的民族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
对命运的反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楚辞》中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豪情,表现了古代楚国人民的
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离骚》中,屈原通过对自己悲惨遭
遇的描写,表现了对命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坚韧
不拔的精神。

而在《九歌》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楚国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一种豪放不
羁的性格。

在《楚辞》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浓厚的民族情感。

诗歌中对楚国的赞美和对楚国人民的歌颂,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民族
的深厚感情。

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命
运的关注,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

总的来说,《楚辞》是一部充满了激情和豪情的诗歌集,它展现了古代楚国人民的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对命运的反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阅读《楚辞》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楚辞》,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丰富内涵。

《楚辞》读书心得6篇

《楚辞》读书心得6篇

《楚辞》读书心得6篇《楚辞》读书心得1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

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

那种愁闷,那种愤懑,那种千转百折解不开理还乱的惆怅,归根结底,都缘于那些溶入灵魂的深沉的爱。

一、对楚地的爱“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就是这个句子让唤醒了久违的泪水,如此的不加设计,不加酝酿的流泪!能够想象,当屈原在吟到此处时,该是如何的百转千折,如何的泪雨滂沱!其实,靠着屈原的才能和见识,要在别的诸侯国谋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职位并不会是什么难事。

况且在东周时代分邦建国的体制下,离故土远赴他国并不是什么“叛国行径〞,也不会有来自道德的责备。

士的横行各国,诸侯、卿大夫的养士之风也特别的盛行。

在《离骚》一文中,借助灵氛口劝屈原离开楚地,远走他国:“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又有巫咸更为明确的指向——臣择君并用了一系列的史例:“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在此屈原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极端矛盾之情,也考虑,甚至真的要“历吉日乎吾将行〞。

可是就在那一刻,他还是以仆悲马怀的委婉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选择。

真的,什么才能让一个极具才能的人人在即将远离故土时体会到仆悲马怀而不是壮志满怀,最终还是以自沉作为挽救楚地的悲壮的讽谏?而假如《招魂》确系屈原所作,则更借巫阳口吻明确“魂兮归来〞的选择。

而在《橘颂》中则借颂橘再申自己“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志向。

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达,最终都归结于对楚地深深的眷爱。

二、对楚君的爱对于怀王,屈原是怀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

虽然在血统上屈原也算是一个贵族,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对与一个学问分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的不简单了。

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明确提到怀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隐秘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的程度。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读《楚辞》,品文化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读《楚辞》,品文化

读《楚辞》,品文化
“楚辞”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酷吏列传》中:“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

读《春秋》。

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用事;”《史记》是西汉时期的文献资料,所以“楚辞”一词应当早于《史记》而存在。

在漫漫无比的历史传播过程中,“楚辞”己经具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本文所探讨的《楚辞》指以屈原为主的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汉人用上述诗体创作的一批作品,主要包括《离骚》、《天问》、《招魂》、《九歌》等作品。

我在品读《楚辞》的过程中,对其奇幻纵肆的格调、典丽优雅的语言、深邃无比的思想无不赞叹,每每读至精妙绝伦之处,忍不住抚掌称快,难掩激动之情。

读后感楚辞范文五篇

读后感楚辞范文五篇

读后感楚辞范文五篇离骚浪漫主义色彩很浓。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吗?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读后感楚辞,欢迎大家来参阅。

读后感楚辞1《离骚》是屈原的文化作品,长约2400字,这首具有浓浓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屈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思想性、艺术性的佳作。

其所以用离骚为诗名,司马迁说,离骚即离忧。

东汉大诗人王逸说,它含有离别忧愁的意思,因此后人常用骚赋代指屈原的作品。

《离骚》大约可分十二章,依次从追求家世、姓名由来,历数上古君主为政得失,申述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斗争中遭受到的迫害,以及对社会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批判,对幻想中美政理念的阐述等等。

此文写于何时,司马迁用“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八个字加以说明,即屈原放逐到江北时,他是在内心充满着爱国激情和忧国忧民情况下写成的。

从整个诗体上看,又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诗人对往事的回顾,主要述写了家世出身、政治抱负、忠而被疏后的痛苦和坚持理想的执着追求;第二部分,以女媭之劝和远行为契机,写下了自己先后经历过的重华之证,帝阍之拒,求女之败,描绘了个人一生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艰辛及理想破灭后的残酷现实;第三部分,抒写了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没有放弃的精神,他曾问卜求巫,并听二者建议,决计远行时对故国乡土的强烈眷恋,不忍离开的矛盾心理,以对比或对物述说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政治改新的要求和追求美政的执着。

通过哀君主之昏庸,怒党人之卑劣,而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坚持正义不与奸邪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和九死未诲的斗争精神,故后人评曰:“可与日月争光也”。

读后感楚辞2读了《离骚》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

也许,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

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

后来,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辞》读书笔记
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

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

那种忧郁,那种愤懑,那种千转百折解不开理还乱的惆怅,归根结底,都缘于那
些溶入灵魂的深沉的爱。

一、对楚地的爱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就是这个句
子让唤醒了久违的泪水,如此的不加设计,不加酝酿的流泪!能够想象,当屈原在吟到
此处时,该是如何的百转千折,如何的泪雨滂沱!
其实,凭着屈原的才能和见识,要在别的诸侯国谋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职位并不
会是什么难事。

况且在东周时代分邦建国的体制下,离故土远赴他国并不是什么“叛国
行径”,也不会有来自道德的谴责。

士的横行各国,诸侯、卿大夫的养士之风也非常的
盛行。

在《离骚》一文中,借助灵氛口劝屈原离开楚地,远走他国:“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又有巫咸更为明确的指向——臣择
君并用了一系列的史例:“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说操筑于傅岩兮,
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在此
屈原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极端矛盾之情,也考虑,甚至真的要“历吉日乎吾将行”。


是就在那一刻,他还是以仆悲马怀的委婉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选择。

真的,什么才能让
一个极具才能的人人在即将远离故土时体会到仆悲马怀而不是壮志满怀,最终还是以
自沉作为挽救楚地的悲壮的讽谏?而如果《招魂》确系屈原所作,则更借巫阳口吻明确“魂兮归来”的抉择。

而在《橘颂》中则借颂橘再申自己“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志向。

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达,最后都归结于对楚地深深的眷爱。

二、对楚君的爱
对于怀王,屈原是怀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

虽然在血统上屈原也算是一个贵族,
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对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在《九章.
惜往日》中,屈原明确提到怀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的程度。

所谓“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如此的待遇让屈原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可是后来的怀王,却是“羌中道而回畔兮”、“与余言而不信兮”。

最后,屈原被罢官
甚至流放。

而流放的原因居然是屈原对“黄棘之盟”的强烈反对!而他的反对、抗争的所
带来的反应却是:“荪佯聋不闻”,乃至流放,“九年而不复”!美人迟暮,人生几何啊?
历史证明了屈原预见的准确性,盟约只是让秦国可以更好的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而其的虎狼之心更甚。

怀王果然被扣,最后客死他乡。

可以想象,当时的屈原应该是
多么的无奈伤悲加愤懑。

可是即使这样,他也只是强调楚王是聪明但被党人遮蔽、欺骗。

当我们一篇篇看下去:《哀郢》、《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我们
怎能不被感动?
在怀王被扣后,主张积极营救,可是对于顷襄王而言,难道不是乐观其势?为了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残杀都常见,更何况是借他人之手曲行己意!
可怜的屈原,爱的如此的坚贞,如此的不识时务。

可是因时务而流变的所谓的爱,是真的吗?
三、对修德的爱
在《楚辞》诸章中,无时无处,都洋溢着屈原爱德胜过爱身的情怀。

用大量的丽
花香草来借喻自己高洁的品德,江蓠、芷、秋兰、木兰、宿莽、留夷、揭车、杜衡、
菌桂、薜荔、芰荷、芙蓉等等。

不仅自己,对于自己担任三闾大夫时培养出来的楚地
人才,也是一样的期望。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也就是宁可看到他们
因故萎绝而不愿看见他们被污秽直道德败坏。

因直谏而遭到如此待遇,却不随流俗而
改志。

在《离骚》一文中,借女媭之言责备曰:“鲧婞直以亡身兮......夫何茕茕独而不
予听”。

又借厉神之口劝之曰:“君可思而不可恃兮......何不变此志也?”。

可是在诸多文
章中,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申明:“亦余心之所善牺,虽九死其尤未悔!”、“宁溘死已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
余心之可惩罚!”......
他放弃苟且钻营,随俗流变,坚持己志,最后以自己的躯体的陨落为修德作最后
的殉葬,为他的一生画上史诗般的悲剧结尾。

这样沉重的爱有多少人能够拥有?
有多少人在历史的流沙中来了又走了,连淡淡印痕都未曾留下。

有多少事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又谢幕,连隐隐的歌声都未留下。

有多少爱在历史的舞台上如流星般划过,又被夜幕淹没。

可是屈原带给我们的爱却是如此的厚重,如此的感人。

这就是他的痕迹,他的歌声,他的那道永恒的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