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印刷机 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凹印印刷机课程设计

凹印印刷机课程设计

凹印印刷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凹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凹印印刷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如印版制作、油墨调配、印刷压力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凹印印刷机操作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凹印印刷机,完成印刷品的制作。

2. 学生能够根据印刷品质量要求,调整印刷参数,确保印刷效果。

3. 学生能够对凹印印刷机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印刷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印刷过程中的环保问题,遵循绿色印刷原则。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凹印印刷机的操作、维护及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印刷基础知识,但对凹印印刷机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凹印印刷机概述- 凹印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凹印印刷机的类型及特点2. 凹印印刷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印刷机的基本结构- 凹印印刷原理- 常见凹印印刷机型号及其结构特点3. 凹印印刷关键技术- 印版制作技术- 油墨调配与选用- 印刷压力调整方法- 印刷质量控制要点4. 凹印印刷机操作与维护- 凹印印刷机操作流程-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印刷机维护保养方法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凹印印刷机操作,完成印刷品制作-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印刷品案例,了解凹印印刷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凹印印刷机概述第二周:凹印印刷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三周:凹印印刷关键技术第四周:凹印印刷机操作与维护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凹印印刷技术及相关操作维护知识。

印刷机课程设计

印刷机课程设计

印刷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印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印刷机及其特点,了解其在工业革命和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印刷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术语,理解印刷质量的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操作简单的印刷机模型,演示印刷过程。

2. 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印刷品,如活字印刷的明信片,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印刷机模型的搭建,提高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印刷术这一伟大发明的尊重和欣赏,激发对科技进步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学习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3.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共享成果的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技术与设计领域,结合历史与工业技术知识,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印刷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在认知能力上已经可以接受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动手实践欲望强烈,喜欢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需与教材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

2.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支持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学习。

3. 教学评估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合作表现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1.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印刷术的起源与演变-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2.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与类型- 不同类型的印刷机介绍(如凸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等)-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印刷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3. 印刷过程中的技术要素- 印刷色彩、油墨、纸张等基本要素- 印刷质量控制要点与技巧- 印刷相关技术术语解析4. 实践活动设计- 制作简单的活字印刷品(如明信片)- 搭建并操作印刷机模型- 小组合作完成印刷项目,分享成果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古代印刷术的起源与演变,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第二课时:现代印刷技术发展,不同类型的印刷机介绍第三课时:印刷机工作原理与操作流程,印刷过程中的技术要素第四课时:实践活动,制作活字印刷品,搭建并操作印刷机模型第五课时:小组合作完成印刷项目,成果分享与评价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中关于印刷技术的历史、原理和应用部分,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

卧式印刷机课程设计

卧式印刷机课程设计

卧式印刷机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题目(1)工作原理(2)原始数据(3)设计任务二、总体方案设计(1)机构选型及组合,机械传动系统示意图(2)执行机构的运动循环图(3)基本机构确定的计算机程序(4)电动机选择(5)总传动比计算及其分配三、减速器设计(一)减速器方案设计(1)减速器方案简图(2)减速器传动比分配(3)减速器运动动力参数计算(二)传动零件设计(1)齿轮传动设计计算(2)带传动设计计算(3)联轴器的选择(三)轴系设计(1)轴的设计计算(2)轴强度校核计算(3)轴承寿命计算(4)键联接校核四、设计感想五、附录六、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卧式印刷机卧式印刷机用于铅活版、铜锌版、简单套色等印刷项目,曾普遍用于小型印刷厂。

(1)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主要工序为:输纸、涂墨、压印、收纸等,如图1-1所示。

印版装在活动版台上,纸张由纸筒携带,由收纸辊拉出,并通过压印滚筒在印版上作纯滚动和施加的压力来完成印刷作业,滚筒与收纸辊间歇转动。

在压印咬合之前,涂墨胶辊与版台接触把墨涂到印版上,在涂墨过程完成后,涂墨胶辊抬起,并与排墨钢棍接触进行吸墨过程。

压印从纸张的咬口开始到纸张的末尾渐次进行。

压印过程持续整个工作行程的一段时间,印张在压印过程的每一瞬间只有一个狭长的条形面积与印版接触。

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且收纸辊;版台在压印区内低速压印且速度波动较小。

在压印完成后,滚筒和收纸辊一并抬起,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已经压印完成的纸张将会被安装在一定高度上的裁纸刀裁断。

在压印好的纸张被裁断之后,落在翻纸杆上,翻纸杆将会翻转一百八十度将纸翻压在托纸台上。

如图1-2,电动机D经减速系统J减速后,动力分别由传动机构Ⅰ、Ⅱ、Ⅲ、Ⅳ、Ⅴ输出。

传动系统Ⅰ驱动滚筒与收纸辊以纸筒为圆心做摆动,Ⅱ驱动版台作往复直线运动,Ⅲ驱动翻纸机构作翻纸运动,Ⅳ驱动钢滚单向转动完成排墨,Ⅴ驱动BC摆动(BC上摆,胶滚与钢滚接触吸收油墨;BC下摆,胶滚B与版台接触完成涂墨)。

印刷相关课程设计

印刷相关课程设计

印刷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印刷术的历史发展,掌握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印刷方法的优缺点,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解释印刷过程中色彩、排版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印刷技术知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印刷作品;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印刷技术进行评价;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印刷作品的制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印刷相关知识,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2. 学生在印刷作品制作过程中,培养审美观念和创新精神;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沟通、协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能够关注印刷行业的发展,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印刷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印刷技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印刷术的历史发展:介绍印刷术的起源、演变过程,重点讲解活字印刷、平板印刷和数字印刷等主要印刷技术的发展。

教材章节:第一章《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2. 印刷技术原理:讲解印刷过程中涉及的压力、油墨、纸张等基本要素,以及各种印刷方法(如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等)的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印刷技术原理与分类》3. 印刷工艺与应用:分析不同印刷工艺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印刷工艺与应用》4. 印刷作品设计与制作: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印刷作品的设计、排版、色彩搭配等,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印刷作品。

教材章节:第四章《印刷设计与制作》5. 印刷行业现状与环保意识:介绍印刷行业的发展现状,强调环保材料与技术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印刷机械课程设计图

印刷机械课程设计图

印刷机械课程设计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印刷机械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印刷机械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提高学生对印刷行业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印刷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掌握印刷机械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理解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正确操作印刷机械进行印刷作业;2.能够对印刷机械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印刷机械和工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印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印刷机械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印刷机械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印刷机械的基本原理:介绍印刷的基本概念、印刷工艺流程和印刷机械的工作原理。

2.印刷机械的结构:介绍印刷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印刷单元、压印单元、传送带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印刷机械的操作方法:讲解如何正确操作印刷机械进行印刷作业,包括印刷前的准备、印刷过程中的操作和印刷后的整理。

4.印刷机械的维护和故障排除:介绍印刷机械的日常维护方法,如何检查和排除常见故障。

5.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介绍印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印刷机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印刷机械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印刷机械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印刷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印刷机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本课程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卧式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卧式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1.机床系统应实现的自动工作循环 (手工上料) →(手动启动) →工件定位(插销)→夹紧工件→动力头(工 作台 ) 快进→慢速工进→快退→停止→工件拔销→松开工件→(手工卸 料) 。 要求工进完了动力头无速度前冲现象。工件的定位、夹紧应保证安全 可靠,加工过程中及遇意外断电时工件不应松脱,工件夹紧压力、速度应 可调,工件加工过程中夹紧压力稳定。 2.工件最大夹紧力为 Fj;工件插销定位只要求到位,负载力小可不予计算。 3.动力头快进、快退速度 v1;工进速度为 v2 可调,加工过程中速度稳定; 快进行程为 L1,工进行程为 L2;工件定位、夹紧行程为 L 3。 4.运动部件总重力为 G,最大切削进给力(轴向)为 Ft; 5.动力头能在任意位置停止,其加速或减速时间为 t,工作台采用水平放置 的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 fs,动摩擦系数为 fd。
1.15~1.16 1.17~1.18 1.19~1.21 1.22~1.23 1.24~1.25 1.26
分析工况和动作要求, 确定并画出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教 2-405、 407 教 2-405、 407 教 2-405、 407 教 2-405、 407 教 2-405、 407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选定的液压元件如表2液压元件明细表序号元件名方案额定压力mpa通过流量lmin工作压力mpa工作流量lminxub801002580156217液压泵v4150syjl6337590455181压力表开关kf3e3b1645三位四通换向34ef30e16b1680455181二位三通换向23ef3be16b16802512序号元件名方案额定压力mpa通过流量lmin工作压力mpa工作流量lminaqf3e10b1650769减压阀jf310b636345316压力表开关共用1625单向阀af3eb10b16402531610三位四通换向34ef30e4b16253161411单向节alf3e6b16252531612压力继电器dp163b13单向调aqf3e10b16502500414二位四通换向24ef30e4b162500444确定管道尺寸油管内径尺寸一般可参照选用的液压元件接口尺寸而定也可按管路允许流速进行计算

印刷设备实训指导书

印刷设备实训指导书

印刷设备及操作实训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义乌工商学院机电信息分院2012年3月《印刷设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中所涉及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生产操作、维修保养、实践性都很强。

为了让学生系统了解印刷设备中的一些典型机构的工作过程,以及让学生对印刷设备的机构有更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因此,结合书本相关知识内容,直接在印刷专业的实习基地安排现场教学。

印刷设备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印刷机基本机构、输纸机构、定位机构、递纸机构、印刷机构、输墨装置、输水机构、离合压结构、收纸机构分类、工作原理、调节方法、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通过以上项目内容实训,让学生掌握印刷机各机构工作原理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理解印刷机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对印刷故障处理能力,并为印刷机维修奠定基础。

项目一输纸机构 (4)项目二空张检测机构 (11)项目三纸张定位机构 (13)项目四递纸机构 (16)项目五印刷装置中印刷压力调节 (20)项目六输墨输水装置 (24)项目七收纸机构 (28)项目一输纸机构一、实训目的与要求:掌握气动式输纸机构的组成;掌握气动式输纸机构各个部件的工作过程;掌握气动式输纸机构开机调节方法;掌握气动式输纸机构故障分析。

二、实训场地、设备、仪器、工具:在文博印刷实训中心,北人J2108、罗兰双色机、海德堡四色机上、分组开展现场教学。

在实训中,需要配备印刷操作所需的印刷耗材,如纸张、油墨、润版液、洗车水、PS版。

要求学生掌握输纸机构组成、工作原理、输纸机构调节,开机操作、故障分析,最后撰写本次实训报告。

三、实训步骤与内容:1、输纸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1.1纸张的分离装置组成纸张的分离装置。

纸张的分离装置是将单张纸从纸堆上分离出来并将其送往送纸轴的装置。

纸张分离装置的构成如图1-1所示。

图1-1纸张分离装置的基本构成1-松纸吹嘴2-分纸吸嘴3-压纸吹嘴4-齐纸板5-送纸吸嘴6-送纸轴7-送纸轮松纸吹嘴设在给纸堆右侧上部位置,前后各设一个,根据纸张的定量和印刷速度等因素调整其高低、前后和左右的位置。

x62卧式铣床课程设计

x62卧式铣床课程设计

x62卧式铣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x62卧式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x62卧式铣床的编程方法,包括直线、圆弧、孔加工等常见加工路径的编程。

3. 学生能够了解x62卧式铣床的维护保养知识,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x62卧式铣床,完成给定工件的加工任务。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编程知识,对简单零件进行编程加工。

3.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x62卧式铣床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机械加工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遵循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加工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和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x62卧式铣床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机床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床身、立柱、横梁、工作台等,讲解其工作原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 x62卧式铣床的操作流程:详细介绍机床的开机、关机、调试、工件装夹、刀具选用等操作步骤,强调操作注意事项。

3. 编程方法及加工路径:学习机床坐标系、编程指令,掌握直线、圆弧、孔加工等常见加工路径的编程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 x62卧式铣床的维护保养:介绍机床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方法,分析机床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机床操作练习,包括工件加工、程序编写、设备调试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印刷机课程设计

印刷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TY-460自动平台印刷机主运动机构分析与设计分院:工程学院班级:学号:设计者:指导老师:20 年月日目录一、机器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及参数 (3)1、机器的工作性能指标 (3)2、工作原理及主运动机构简介 (3)3、参考数据(mm) (3)二、设计内容 (4)1、滚筒传动链的参数设计和运动分析 (4)(1)设计变位齿轮1、2 (4)(2)双曲柄GHMN的传动角变化曲线 (5)(3)滚筒位移速度变化曲线 (7)2、平台传动链的机构选型、参数设计和运动分析 (11)L (11)(1)确定曲柄长度DE(2)双曲柄ABCD的传动角变化曲线 (12)(3)平台位移变化曲线和速度变化曲线 (15)3、同步补偿凸轮机构设计 (18)(1)确定机构的初始角 (18)(2)确定同步区 (18)(3)平台位移补偿量曲线 (19)(4)设计凸轮机构复位区 (20)(5)设计主凸轮(右推凸轮10)的轮廓 (22)(6)回凸轮(左推凸轮11)的轮廓设计 (22)4、机构主运动简图绘制 (23)三、心得体会 (24)一、 机器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及参数1、机器的工作性能指标印刷速度:每小时4500印张 印刷幅面:320mm*850mm 滚筒尺寸:Φ280mm*1000mm2、工作原理及主运动机构简介平台轮转式印刷机是通过平台的往复直线运动和印刷滚筒的连续回转运动实现印刷功能的。

印刷的版面安装在平台上,印刷纸张被逐页送上滚筒。

在平台的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区域(称为压印区),版面与滚筒圆柱面相切,并且通过传动机构,使铅板的线速度与滚筒的圆周速度相等,从而在纸张上印出清晰的版面文本。

在平台的返回行程中,滚筒上已印好的成品由下料机构传送到输送带上送出,同时印刷机的递纸机构将后续的带印纸张从给料台传送到滚筒的边缘,被滚筒上的卡子夹住后卷入滚筒、进入印刷状态。

滚筒每回转一周,平台就往复运动一次,完成一次印刷过程。

机械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

机械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

机械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平台印刷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了解平台印刷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掌握平台印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理解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4.能够正确拆卸和组装平台印刷机。

5.能够调整平台印刷机的各项参数。

6.能够操作平台印刷机进行印刷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平台印刷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1.平台印刷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平台印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平台印刷机的操作实验。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平台印刷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平台印刷机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平台印刷机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4.实验法: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平台印刷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平台印刷机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平台印刷机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卧式组合机床液压课程设计

卧式组合机床液压课程设计

卧式组合机床液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卧式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结构;2. 使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机床液压系统的分析;3. 帮助学生了解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掌握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元件布置图的设计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机床液压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床液压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注重实践、尊重客观规律;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关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机床液压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液压基础理论:液压传动原理、液压油的性质与选用、流体力学基础;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传动基础内容:1.1 液压传动原理;1.2 液压油的性质与选用;1.3 流体力学基础。

2. 液压元件及其功能: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液压辅件;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内容:2.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2.2 液压缸;2.3 液压阀;2.4 液压辅件。

3. 卧式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要求、主要参数计算、元件选型与布置;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内容:3.1 系统设计要求;3.2 主要参数计算;3.3 元件选型与布置。

4. 液压系统CAD设计:原理图绘制、元件布置图设计、系统仿真;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CAD设计内容:4.1 原理图绘制;4.2 元件布置图设计;4.3 系统仿真。

5.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安装调试方法、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教材章节:第五章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内容:5.1 安装调试方法;5.2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印刷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印刷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印刷技术在文化传播、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印刷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设计理念。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印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了解印刷材料、印刷工艺和印刷设备。

- 熟悉印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具备独立完成印刷设计的能力。

- 能够熟练操作印刷设备,进行印刷生产。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1. 印刷基本原理- 印刷的分类与特点- 印刷的基本流程- 印刷材料与印刷油墨2. 印刷工艺- 平版印刷工艺- 凸版印刷工艺- 凹版印刷工艺- 胶版印刷工艺3. 印刷设备- 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印刷辅助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4. 印刷设计- 印刷设计的基本原则- 印刷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印刷设计案例分析与欣赏5. 实践操作- 印刷设计软件的应用- 印刷工艺操作- 印刷产品制作与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印刷的基本原理、工艺、设备和设计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印刷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印刷设备的操作和印刷产品的制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印刷设计作业、实践操作报告等。

3. 实践操作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4.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印刷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印刷工艺学》、《印刷设计基础》等。

质(包装印刷造纸)卧式印刷机课程设计优质

质(包装印刷造纸)卧式印刷机课程设计优质

(包装印刷造纸)卧式印刷机课程设计(三)轴系设计(1)轴的设计计算(2)轴强度校核计算(3)轴承寿命计算(4)键联接校核四、设计感想五、附录六、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卧式印刷机卧式印刷机用于铅活版、铜锌版、简单套色等印刷项目,曾普遍用于小型印刷厂。

(1)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主要工序为:输纸、涂墨、压印、收纸等,如图1-1所示。

印版装在活动版台上,纸张由纸筒携带,由收纸辊拉出,并通过压印滚筒在印版上作纯滚动和施加的压力来完成印刷作业,滚筒与收纸辊间歇转动。

在压印咬合之前,涂墨胶辊与版台接触把墨涂到印版上,在涂墨过程完成后,涂墨胶辊抬起,并与排墨钢棍接触进行吸墨过程。

压印从纸张的咬口开始到纸张的末尾渐次进行。

压印过程持续整个工作行程的一段时间,印张在压印过程的每一瞬间只有一个狭长的条形面积与印版接触。

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且收纸辊;版台在压印区内低速压印且速度波动较小。

在压印完成后,滚筒和收纸辊一并抬起,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已经压印完成的纸张将会被安装在一定高度上的裁纸刀裁断。

在压印好的纸张被裁断之后,落在翻纸杆上,翻纸杆将会翻转一百八十度将纸翻压在托纸台上。

如图1-2,电动机D经减速系统J减速后,动力分别由传动机构Ⅰ、Ⅱ、Ⅲ、Ⅳ、Ⅴ输出。

传动系统Ⅰ驱动滚筒与收纸辊以纸筒为圆心做摆动,Ⅱ驱动版台作往复直线运动,Ⅲ驱动翻纸机构作翻纸运动,Ⅳ驱动钢滚单向转动完成排墨,Ⅴ驱动摆动(上摆,胶滚与钢滚接触吸收油墨;下摆,胶滚与版台接触完成涂墨)。

(2)原始数据滚筒直径约230mm,版台行程=730mm,压印段长度=440mm;翻纸转角=180°(或取纸转角=42°);排墨转角=45°;BC杆摆角=38°;版台重量=1500N;压印段工作阻力=0.5kN;版台行程速比系数=1.05;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许用值=0.03;主传动机构许用压力角=40°,辅传动机构许用压力角=70°;印刷机生产率2000张/小时;电动机转速=940r/min;电动机功率储备系数=1.2。

印刷相关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印刷相关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1. 背景:随着我国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印刷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对印刷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制定本印刷相关课程设计方案。

2. 目的:(1)使学生掌握印刷基本理论、工艺流程及设备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为印刷行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印刷基础知识:(1)印刷的基本原理及分类;(2)印刷工艺流程;(3)印刷材料及印刷油墨;(4)印刷设备概述。

2. 印刷工艺技术:(1)平版印刷工艺;(2)凸版印刷工艺;(3)凹版印刷工艺;(4)丝网印刷工艺。

3. 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1)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印刷设备的操作与调试;(3)印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4. 印刷质量控制与检验:(1)印刷质量标准;(2)印刷质量检验方法;(3)印刷缺陷分析与预防。

5. 印刷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1)印刷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印刷市场分析;(3)印刷企业运营与管理。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印刷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印刷基本概念和原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印刷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印刷设备操作、印刷工艺实践,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5. 毕业设计法: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包括印刷设备操作、印刷工艺实践等;3. 毕业设计:根据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4. 考试:考试内容为印刷相关理论知识,考察学生对印刷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卧式平压模切机课程设计

卧式平压模切机课程设计

卧式平压模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卧式平压模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2. 了解卧式平压模切机在包装、印刷等行业的应用;3. 掌握卧式平压模切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卧式平压模切机进行简单模切作业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卧式平压模切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优化模切工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卧式平压模切机及模切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安全生产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模切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卧式平压模切机的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卧式平压模切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介绍卧式平压模切机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 深入解析卧式平压模切机的工作原理及模切过程;- 教材章节:第三章“模切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 卧式平压模切机的操作流程与技巧- 详细讲解操作步骤,包括设备准备、模具安装、调试、生产及清理工作;- 分析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技巧及问题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模切机的操作与使用”。

3. 安全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阐述卧式平压模切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强调安全意识;- 介绍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五章“模切机的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4. 实际操作与工艺优化- 安排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卧式平压模切机;- 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工艺问题,探讨优化方案;- 教材章节:第六章“模切工艺的优化与实践”。

印刷过程自动化课程设计

印刷过程自动化课程设计

印刷过程自动化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印刷是一种传统的制造业,在数字化时代仍然处于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印刷工艺面临着种种挑战,例如低效、高成本、易出错等等。

随着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印刷过程自动化成为印刷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本课程旨在介绍印刷过程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印刷生产效率和质量。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字化时代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印刷过程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熟悉印刷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学会使用印刷过程自动化工具和软件,进行印刷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运用自动化思维和创新能力,解决印刷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 课程内容3.1 数字化时代印刷行业概述•数字化时代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数字化印刷与传统印刷的区别和优势;•数字化印刷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3.2 印刷过程自动化基础知识•自动化概述和发展历程;•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器与控制算法;•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3.3 自动化印刷设备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气动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工艺自动控制系统。

3.4 印刷过程自动化工具和软件•印刷过程监控系统;•印刷过程优化软件;•印刷机器人技术;•印刷过程仿真与虚拟样机。

3.5 十大印刷问题解决方案•色彩不准确;•印品不稳定;•横向方向偏差;•纵向方向偏差;•画面模糊;•白色空洞;•色彩波动;•版付出错;•喷点不准;•纸张误差。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 + 实践操作 + 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掌握自动化印刷技术。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4.1 理论授课理论授课主要讲解印刷过程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帮助学生建立自动化思维和系统观念。

4.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主要指学生通过实验室实践,熟悉自动化印刷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了解自动化印刷的实际应用情况。

印刷实验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印刷实验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印刷实验二、课程目标1. 了解印刷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印刷机的基本操作和印刷材料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对印刷行业的认知和兴趣。

三、课程内容1. 印刷基础知识- 印刷的基本原理- 印刷的分类和特点- 印刷材料的种类和性能2. 印刷工艺流程- 印前准备- 制版工艺- 印刷工艺- 印后加工3. 印刷设备操作- 感光机操作- 印刷机操作- 装订机操作4. 印刷材料应用- 印刷油墨的种类和性能- 印刷纸张的种类和性能- 印刷辅助材料的使用5. 印刷实验- 印前准备实验- 制版实验- 印刷实验- 印后加工实验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印刷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印刷设备的操作过程。

3.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印刷案例,提高学生对印刷行业的认知。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印刷基础知识介绍,印刷分类和特点讲解。

2. 第二周:印刷工艺流程讲解,制版工艺演示。

3. 第三周:印刷设备操作演示,印刷材料介绍。

4. 第四周:印前准备实验,制版实验。

5. 第五周:印刷实验,印刷材料应用实验。

6. 第六周:印后加工实验,总结与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2.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案例分析报告:对实际印刷案例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七、课程资源1. 教材:《印刷技术》2. 实验器材:感光机、印刷机、装订机、印刷材料等。

3. 网络资源:印刷行业相关网站、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

八、教学反思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印刷行业发展趋势。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备注:本方案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印刷机送纸动作运动方案和传动系统设计

印刷机送纸动作运动方案和传动系统设计

福州大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一、设计题目:
印刷机送纸动作运动方案和传动系统设计
图2 吸头轨迹线
二、已知条件
1电动机Y型,电机与送纸机构距离2.5m,吸头送纸沿图2轨迹A-B-C-A运动,吸剩下的纸由压脚配合压紧。

工作条件:三班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平稳
使用期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少于十台)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制造,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及蜗轮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220/380V)
凸轮轴转速的容许误差:±5%
三、设计工作量:
1.联动凸轮-连杆机构简图1张(A3),传动方案简图1张(A3)
2.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零件图2张(大齿轮和低速轴)(A3)
3.运动方案和减速器设计说明书1份(不少于80页)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
1.总体方案设计
(1)确定总传动比,传动机构的选择和各级传动比的确定
(2)执行机构选型,执行机构尺寸综合设计
(3)执行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
2.减速器设计
(1)选择电动机;设计齿轮传动
(2)选联轴器;设计轴;选轴承及验算;选键
(3)设计减速器箱体、箱盖及其他零件
(4)决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方式,并选择润滑剂
指导教师
教研室
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设计题目(1)工作原理(2)原始数据(3)设计任务二、总体方案设计(1)机构选型及组合,机械传动系统示意图(2)执行机构的运动循环图(3)基本机构确定的计算机程序(4)电动机选择(5)总传动比计算及其分配三、减速器设计(一)减速器方案设计(1)减速器方案简图(2)减速器传动比分配(3)减速器运动动力参数计算(二)传动零件设计(1)齿轮传动设计计算(2)带传动设计计算(3)联轴器的选择(三)轴系设计(1)轴的设计计算(2)轴强度校核计算(3)轴承寿命计算(4)键联接校核四、设计感想五、附录六、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卧式印刷机卧式印刷机用于铅活版、铜锌版、简单套色等印刷项目,曾普遍用于小型印刷厂。

(1)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主要工序为:输纸、涂墨、压印、收纸等,如图1-1所示。

印版装在活动版台上,纸张由纸筒携带,由收纸辊拉出,并通过压印滚筒在印版上作纯滚动和施加的压力来完成印刷作业,滚筒与收纸辊间歇转动。

在压印咬合之前,涂墨胶辊与版台接触把墨涂到印版上,在涂墨过程完成后,涂墨胶辊抬起,并与排墨钢棍接触进行吸墨过程。

压印从纸张的咬口开始到纸张的末尾渐次进行。

压印过程持续整个工作行程的一段时间,印张在压印过程的每一瞬间只有一个狭长的条形面积与印版接触。

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且收纸辊;版台在压印区内低速压印且速度波动较小。

在压印完成后,滚筒和收纸辊一并抬起,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已经压印完成的纸张将会被安装在一定高度上的裁纸刀裁断。

在压印好的纸张被裁断之后,落在翻纸杆上,翻纸杆将会翻转一百八十度将纸翻压在托纸台上。

如图1-2,电动机D经减速系统J减速后,动力分别由传动机构Ⅰ、Ⅱ、Ⅲ、Ⅳ、Ⅴ输出。

传动系统Ⅰ驱动滚筒与收纸辊以纸筒为圆心做摆动,Ⅱ驱动版台作往复直线运动,Ⅲ驱动翻纸机构作翻纸运动,Ⅳ驱动钢滚单向转动完成排墨,Ⅴ驱动BC摆动(BC上摆,胶滚与钢滚接触吸收油墨;BC下摆,胶滚B与版台接触完成涂墨)。

(2)原始数据滚筒直径约230mm,版台行程H=730mm,压印段长度H=440mm;2翻纸转角θ=180°(或取纸转角θ'=42°);排墨转角ϕ=45°;BC杆摆角ψ=38°;版台重量G=1500N;压印段工作阻力P=0.5kN;版台行程速比系数K=1.05;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许用值[]δ=0.03;主传动机构许用压力角[]主α=40°,辅传动机构许用压力角[]辅α=70°;印刷机生产率2000张/小时;电动机转速n=940r/min;电电动机功率储备系数η=1.2。

(3)设计任务1.设计减速系统=940r/min,要减到工作频率(生产率),①设计减速传动系统。

电动机转速n电试确定传动方案及各级减速传动比的大小,绘制传动简图。

说明机器的过载保护装置。

②设计齿轮传动。

若减速系统采用了齿轮传动,按等强度或等寿命条件设计齿轮传动,绘制齿轮传动啮合图。

编写程序计算基本几何尺寸,验算重合度、小轮齿顶厚度、不根切条件及过渡曲线不干涉条件。

2.设计滚筒、收纸辊传动、摆动系统(传动系统Ⅰ)①设计运动方案,绘制机构示意图。

②设计机构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③机构运动分析,打印结果数表,绘制输出构件的转角、角速度、角加速度图。

3.设计铅版传动系统(传动系统Ⅱ)①运动方案设计,绘制机构示意图。

②机构尺寸设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③机构运动分析,打印结果数表,绘制输出构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图。

④机构受力分析,打印结果数表,绘制等效驱动力矩、阻力矩图。

⑤设计飞轮转动惯量,确定电动机功率。

⑥若对行程H进行调节,请绘制可调行程的机构简图。

并就实现行程变化的参数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输出必要的图表,得出对比结论。

4.设计翻纸系统(传动系统Ⅲ):①设计运动方案,绘制机构示意图。

②设计机构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③机构运动分析,打印结果数表,绘制输出构件的转角、角速度、角加速度图。

5.设计排墨、涂墨系统(传动系统Ⅳ):①设计运动方案,绘制机构示意图。

②设计机构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③机构运动分析,打印结果数表,绘制输出构件的转角、角速度、角加速度图。

二、总体方案设计(1)机构选型及组合,机械传动系统示意图(一)滚筒的系统的设计滚筒属于印刷过程,依据纯滚动,施与版台压力完成印刷功能。

滚筒是间歇运动,在印刷结束时滚筒在凸轮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滚筒与版台分离,版台便于做回程运动。

版台的部分与滚筒的部分是依靠齿轮传动,为了保证版台与滚筒的边缘同速,保证印刷质量。

方案一:通过滚筒与版台之间的摩擦来达到滚筒与收纸辊的间歇回转运动。

要求:滚筒固定,版台左右间歇运动,同时上下运动。

原理:当版台运动到一定的位置时,通过凸轮把版台抬起与滚筒接触,通过摩擦力使滚筒转动,并带动收纸辊的转动,使得滚筒与版台之间实现纯滚动的效果。

设计的过程中发现:(1)版台的重量很大,如果用凸轮把版台托起的话,那会需要很大的作用力,同时也会有很大的反作用力,这样会造成凸轮需要很大的扭矩,同时也会对凸轮造成很大的磨损,这样就会造成在途轮上浪费很多不必要的功,同时大大的降低了凸轮的寿命,造成机器寿命短。

(2)单纯地依靠摩擦力来保证滚筒和版台之间纯滚,是不可能的,滚筒由原来静止到和版台一样的速度,必须有一个加速过程,这个过程中版台和滚筒之间将会出现相对滑动,这样就会出现纸张撕坏,墨迹不均,严重影响了纸张的印刷质量。

方案一机构运动简图图2-1方案二:通过滚筒与版台之间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来达到滚筒与收纸辊的间歇回转运动。

要求:滚筒做在凸轮的作用下以纸筒的中心为圆心做上下摆动。

滚筒的端面上有齿轮,且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滚筒直径相同。

版台的侧面上装有齿条,切齿条与齿轮呈刚好啮合。

收纸辊的线速度与滚筒的线速度相同。

下面是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简图图2-2机构立体图图2-3运动循环图:图2-4上升距离随角度的变化速度随角度的变化图2-5图2-6加速度随角度的变化图2-7(二)翻纸机构方案确定(1)曲柄摇杆摆杆机构原理:通过一个缺少部分齿的齿轮,来带动曲柄所在的齿轮,曲柄通过滑块带动摇杆的摆动,摇杆通过滑块带动翻纸杆的摆动。

要求:(1)大齿轮有齿的部分弧长与曲柄所在的齿轮的周长相同,即要求,大齿轮有的齿数与曲柄所在的小齿轮的齿数相同。

(2)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所在的高度应与翻纸杆的中心位置高度相同。

且翻纸杆的位置应在两极限位置所呈的角的角平分线上。

机构运动简图图2-8运动循环图:图2-9 参数:涉及计算:大齿轮转过的角度<a;小齿轮转过的角度<b;摆杆转过的角度<c;翻杆转过的角度<d;翻杆角速度w翻杆的角加速度 k一个周期内,当大齿轮转过的角度小于130度时,对其他的构件无影响。

当大齿轮转过的角度大于130度时:<b=(<a-130)*360/230;<c=30-asin(25*sin((60+<b)*PI/180)/(sqrt(25*25+50*50-2*25*50*cos((60+<b)*PI/ 180 ))))*180/PI;<d=90-asin((100*sin((30-<c)*PI/180))/(sqrt(115.4*115.4+100*100-2*115.4*100*cos((30-<c)*PI /180))))*180/PI-30+<c;w=(<dn+1-<dn)*200/(<an+1-<an)k=(wn+1-wn)*200/(<an+1-<an)计算机程序以及运行结果见附录摆杆的弧度图2-10翻杆转过的弧度图2-11角速度图像::图2-12角加速度图像图2-13由于此机构的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值过大,且变化的幅值也非常大,所以此机构不合理。

(2)曲柄摇杆齿轮机构原理:通过一个缺少部分齿的齿轮,来带动曲柄所在的齿轮,曲柄通过滑块带动摇杆齿轮条的摆动,摇杆齿轮条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翻纸杆的摆动。

要求:(1)大齿轮有齿的部分弧长与曲柄所在的齿轮的周长相同,即要求,大齿轮有的齿数与曲柄所在的小齿轮的齿数相同。

(2)摇杆齿轮条上的齿数应与翻杆半齿轮的齿数相同(3)翻杆半齿轮的位置应在两极限位置所呈的角的角平分线上。

且处于无变动啮合状态。

机构运动简图图2-14 运动循环图:图2-15参数:涉及计算:大齿轮转过的角度<a;小齿轮转过的角度<b;摇杆(摇杆齿条)转过的角度<c;半齿轮转过的角度<d;翻杆角速度w翻杆的角加速度 k一个周期内,当大齿轮转过的角度小于130度时,对其他的构件无影响。

当大齿轮转过的角度大于130度时:<b=(<a-130)*360/230;<c=30-asin(25.0*sin((60+<b)*PI/180)/(sqrt(25*25+50*50-2*25*50*cos((60+<b)*PI/ 180 ))))*180/PI; <d=<c*180/60;w=(<dn+1-<dn)*200/(<an+1-<an)k=(wn+1-wn)*200/(<an+1-<an) ;计算机程序及运行结果见附录运行结果的图表分析摆杆的弧度图像翻杆转过的角度图像图2-17 翻杆角速度图像图2-18图2-19涂墨排墨系统原理:(1)通过有部分齿的齿轮来带动排墨钢辊的间歇转动。

(2)通过凸轮来到带动涂墨胶辊的上下摆动。

要求:凸轮在上极限位置时,涂墨胶辊刚好与排墨钢辊接触,凸轮在下极限位时涂墨胶辊刚好与版台相接触。

机构简图涂墨图2-20翻杆角加速度图像机构见图排墨图2-21图2-22图2-23图2-24版台机构的选型方案一、凸轮机构:考虑到版台的运动比较复杂,需要有匀速和急回,而凸轮能满足这样的条件,设计如下方案运动简图图2-25这个方案的优点是能够设计凸轮轮廓线来实现版台的匀速来实现版台的匀速、急回运动。

缺点是需要一根很长、质量很高的弹簧,实际运动中弹簧容易疲劳失效,且凸轮需要设计的很大,此方案的成本很高。

方案二、六杆机构比较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有急回特性和扩大行程的作用。

但由于机构构件数较多,机构的刚性差,不适用于高速,且机构的运动分析较为复杂。

运动简图图2-26方案三、曲柄滑块-齿轮齿条组合机构此机构由曲柄滑块机构和齿轮齿条机构组合而成,下齿条固定,上齿条和版台链接,版台的速度是滑块的两倍。

机构有急回特性,且通过齿轮齿条扩大了行程,从而可减小曲柄滑块的尺寸。

运动简图图2-27方案四、曲柄摇杆-齿轮齿条组合机构通过摇杆的摆动来控制齿轮的左右移动,不同于上面的曲柄滑块-齿轮齿条机构,其不宜用于高速。

机构分析计算较为复杂。

曲柄会承受较大的力,对材料有一定的要求,成本较高。

运动简图图2-28方案五、凸轮-摇杆组合机构运动简图图2-29此机构为凸轮和摇杆的组合,通过设计凸轮轮廓线可满足版台的匀速和急回要求,但是机构对于摇杆的强度要求较高,会增大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