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
黎民百姓中的黎民和百姓分别什么意思
我们现在常用“黎民百姓”来代指普通大众,那么,什么是“黎民”,什么又是“百姓”呢?
我们先介绍“黎民”,在远古时期,有个部落联盟叫做九黎族,分为81个氏族,有81个首领,其中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领。
黄帝和炎帝联合在逐鹿与九黎族大战,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被炎黄族俘获的九黎族族民,也就被称为“黎民”,他们的身份是奴隶。
后来九黎族瓦解,“黎民”并入了“炎黄子孙”中,慢慢变被同化。
“百姓”这个词代表什么意思呢?“百姓”这个词在战国以前指的是贵族,因为我国奴隶社会中只有贵族有姓,有土有官爵者才有姓,而庶民无姓,遂以“百姓”作贵族的通称。
具体来说,这个词在商指奴隶主阶级,在周指封建领主阶级;有贵贱之分,如西周以姬姓王族为贵。
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代替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兴起,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庶民相似。
所以这个词也逐渐演变为泛指平民。
慢慢的,“黎民”和“百姓”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代指普通老百姓的意思。
古代平民的称谓
古代平民的称谓【平民】老百姓,一般的民众。
平,一般。
“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
”【百姓】在春秋以前,“百姓”是奴隶主贵族的总称,因为在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是无姓的。
战国以后,“百姓”成为平民的通称。
这种变化显示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进化。
“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平头百姓】光头的平民。
平头,光头。
古代官绅戴各种帽子,平民是不戴帽子的,所以,平头也就是平民。
“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
”【黔首】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
黔,黑色。
秦尚黑色,当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黎民】众民。
黎,众。
一说“黎”通“骊”,黑色;“黎民”因用黑布包头而名“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布衣】即平民。
古代富人穿丝织品,平民穿麻、葛织成的布品,所以平民称布衣。
可自称,也可以他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这是自称。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活板》)这是他称。
【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
西周时庶人可作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略高于奴隶。
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
秦汉以后,庶人泛指没有官位的平民。
“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教战守策》)【万民】众百姓。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
”(《问说》)【闾左】贫苦百姓。
秦汉时豪族大户人家住在城市或乡村的右边,称为豪右或闾右,而贫民只能住在左边,称为闾左。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眈隶】眈(读meng)通“氓”,耕田的人;隶,奴隶。
眈隶泛指平民。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眈隶之人。
”(《过秦论》) 【白丁】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百姓的成语
百姓的成语
1、布衣黔首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
古代指一般百姓
2、闾阎安堵指平民安居乐业
3、白丁俗客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
泛指粗俗之辈。
4、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旧指贫寒老友。
5、村野匹夫村野:荒村山野。
匹夫:平民百姓。
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6、短衣匹马短衣:短装。
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
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
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7、匹夫匹妇平民男女。
泛指平民。
8、匹夫无罪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9、青鞋布袜原指平民的服装。
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10、削职为民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11、压良为贱旧指强买平民女子为奴婢。
12、愚夫愚妇旧时称平民百姓。
13、村哥里妇谓平民百姓。
里,里巷。
14、瞽言萏议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
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常用作自谦之辞。
15、黄冠草服粗劣的衣着。
借指平民百姓。
有时指草野高逸。
16、微服私行微服:平民服装。
私行:秘密出行。
旧指皇帝或官
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17、引车卖浆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
指平民百胜。
18、贩夫俗子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
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形容百姓的别称
形容百姓的别称中国古代百姓经常被称为“老百姓”,这个名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它的由来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它更多的象征着中国民间文化的普遍及其强大的力量。
“老百姓”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代有一位叫做老庄的领袖。
他被称为“老百姓”,意思是他代表老百姓。
老庄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其著作《老子》被许多后代视作伟大的经典之作。
老庄的思想是反对封建社会的,他崇尚自由,主张平等。
许多中国古代文化的观念都来源于老庄的思想,包括中国传统的平民精神和平等主义精神。
“老百姓”的本意是指老庄及其后人,而今天它却演变成了一种代称用来表示大多数民众,也就是大众。
它表示着一种全民共有的民族情感,是对中国古老文化及其精神结晶的尊重和颂扬。
在历史的长河中,“老百姓”一直是与中国文化紧密联系的重要里程碑,它源远流长,流传千古。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老百姓的记载,这些记载诠释了古代民众的勤劳和普世价值。
在古代,老百姓都是来自农村的穷苦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支撑着中国的发展,用自己的血汗构筑着中国的帝国。
他们把古老的文化传承了下去,创造了中国的发展。
今天,老百姓的称呼已经演变成代表全民的一种概念,而这种概念发源于古代的自由平等的精神。
他们是建设美好未来的主力军,也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代表着一种民族的荣光,一种共同的精神。
在新时代,老百姓一直是坚定的保持者,他们肩负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开拓着中国的现代化经济。
老百姓的努力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总而言之,老百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它象征着一种自由平等的精神,他们开展出了中华文化中许多伟大的创新,赋予百姓们全新的生活,这是古老和智慧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是中国现代发展的重要力量。
申论百姓的重要性作文
申论百姓的重要性作文
在现代社会中,百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他们是国家的根基,是国家发展的源泉,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首先,百姓是国家的根基。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和参与。
百姓是国家的最大民意代表,在国家的决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国家要依靠百姓的力量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百姓是国家发展的源泉。
百姓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百姓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和价值。
国家的繁荣与百姓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百姓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国家的发展将无从谈起。
最后,百姓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一个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百姓的和谐相处和凝聚力。
只有当百姓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和尊重时,他们才能够安心工作、生活,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百姓的满意程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国家应当给予百姓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综上所述,百姓的重要性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都不可忽视。
只有充分重视百姓的地位,才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百姓的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百姓谋福祉,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百姓”曾经指贵族
“百姓”曾经指贵族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
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和夷族为辅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
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
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黎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
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
因此,后来“黎民”与“百姓”被连在一起,被视为平民的统一称谓了。
古代百姓的意思
古代“百姓”的意思经历了由贵族到平民的演变:
1. 在早期,特别是在商周时期,“百姓”一词原指贵族阶级,因为当时只有贵族和有官爵者才有姓氏,庶民无姓,所以“百姓”特指那些拥有封地、官职及姓氏的贵族阶层。
2. 到了战国之后,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宗族制度的逐渐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以及平民地位的变化,“百姓”一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开始泛指一般的民众或庶民,即广大没有特权的普通人民。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百姓”这个词所代表的社会群体是有所区别的。
“老百姓”和“民众”的区别
“老百姓”一词是封建专制时代,庶民对自己所在阶层群体的称呼,而在官方记载的正规白纸黑字的古书文献中,从来没有在“百姓”前面还加个“老”字的。
称自己是“老百姓”其实是小民在官老爷面前表现诉求时的一点精神补偿。
也正因为如此,封建社会长期以往的官与民的对立、阶级等级的明确划分,“老百姓”成了封建官吏口中乌合之众的代名词。
相对于人民大众来说,“老百姓”这个词是一种卑微的叫法。
老百姓是相对于统治阶级以外的人民。
“老百姓”这一自称本身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默认了自己是被管束、被统治的对象,而且这个代词在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施予对象,这种称谓中已经忽略了最基本的国家公民的权力,统治者高高在上,老百姓属于小民,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带给我们的一种奴性。
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往往忍气吞声,一方面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把希望寄托在极少数较为开明的统治者,击鼓鸣冤,所以“老百姓”是“衙门政权”下的产物。
老百姓,是一个没有具体清晰面孔却又被不断命名的群体,我们几乎看不到完整的面貌;因为它们在历史上整体的沉默与消失了几千年,在统治者眼中,老百姓永远不过是奴隶,他们不是生存者,而是生产者;他们不是言说者,而是沉默者。
这个历史的语境隐含着一个逝去时代的无数历史悲剧,严格的说属于特定时代条件下的历史词语了。
“民众”,无疑是现代社会对人民大众这一广泛群体最好的称呼,它突出了个体的权利意识。
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媒体里很少听到“老百姓”这个叫法,只有极个别的立法委员偶尔才这么说,电视主持人都称“民众……”而大陆的一些主持人和一些记者,在做新闻的时候为了显示出一种贴切群众的亲和力,乐滋滋的说:“我们老百姓……”如今的社会追求平等,什么时候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将“老百姓”这一习惯的称谓,统一改成“民众”,那么说明我们国家的社会观念文化进步了。
“民众”才能让公民有一个扬眉吐气的起步、有“主人翁意识”的起步、有被尊重的感觉,而不总处于“衙门”下的被盖印为弱势群体的阶层了。
百姓造句子二年级
百姓造句子二年级
以下是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关于“百姓”的造句。
1.百姓是国家的基石,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政府应该关心百姓的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百姓们期待着过上更加幸福、安定的生活。
4.这场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5.百姓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6.百姓的需求和利益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需要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8.百姓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9.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和参与。
10.百姓的幸福指数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百姓造句一年级
百姓造句一年级
1、人民警察的职责就是保护百姓的生命健康和财产
2、百姓是八路军战士坚实的后盾
3、只有国家统一,百姓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村里的地痞恶霸总是欺压百姓,总有一天他们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5、当官的就要为百姓谋幸福谋福利,时刻为百姓着想
6、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要安分守己,守遵纪守法。
7、为了修筑长城,秦国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死伤大量。
8、旧社会,贫苦百姓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
9、干部应该和老百姓同甘共苦,不可以搞特殊化。
10、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不可以安宁。
11、官大品高,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为尊情浓,体察民众酸甜苦辣。
12、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
13、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不可以安宁。
14、旧社会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苦不堪言。
15、目前的中国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百姓的诗句
1、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
——出自唐·蒋贻恭《咏安仁宰捣蒜》
2、太守正与造化同,百姓拍手歌年丰。
——出自元·王冕《喜雨歌为宋太守赋》
3、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
——出自唐·曹邺《捕渔谣》
4、衣冠兴废礼,百姓减暴租。
——出自唐·卢仝《观放鱼歌》
5、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
——出自唐·白居易《秦中吟十首·立碑》
6、大军从北来,百姓闻惊惶。
——出自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7、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
——出自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8、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出自汉·汉无名氏《无题》
9、嘉宾邹润甫,百姓贺知章。
——出自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
10、一戎才汗马,百姓免为鱼。
——出自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11、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
——出自唐·佚名《鲁城民歌》
12、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出自唐·刘禹锡《龙阳县歌》
13、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出自唐·佚名《王法曹歌》
14、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
——出自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15、石头城下听舆论,百姓颦眉亦可怜?——出自宋·胡铨《吊岳飞诗》
16、九重亲擢公为此,百姓皆云我自然。
——出自宋·白玉蟾《送王待制自温州移镇三山》。
古代对百姓的雅称
古代对百姓的雅称
古代社会,人们对百姓常常使用雅称,以彰显其尊贵地位。
这些雅称不仅仅是对百姓的尊重,更是对他们辛勤努力和智慧的肯定。
以下是对几个古代百姓的雅称的描述。
1.农夫:田园之士
农夫是古代社会最基层的劳动者,他们辛勤耕作,为百姓提供粮食。
他们的辛苦工作让他们成为田园之士,他们耕耘田地,播种收割,是大地上最朴实、最勤劳的劳动者。
2.医生:行医之人
古代医生是百姓们的守护神,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医术,为病患者解除病痛。
他们是行医之人,掌握着医学之道,用智慧和勇气去抵御疾病的侵袭。
3.教师:传道授业者
古代教师是百姓们的知识导师,他们传道授业,培养后代的人才。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引领百姓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他们是传道授业者,为百姓们点亮知识的火炬。
4.工匠:巧手之人
古代工匠是百姓们的技艺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巧手和智慧,创造出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
他们是巧手之人,他们精通各种工艺技术,以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古代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5.商人:商道之人
古代商人是百姓们的贸易使者,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商业头脑,开拓贸易市场,为百姓们带来了繁荣和富足。
他们是商道之人,他们在商业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对百姓的雅称是对他们智慧和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社会地位的尊重。
这些雅称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对百姓们努力和付出的褒奖。
他们各自的职业,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都值得我们铭记和尊重。
老百姓的来历
老百姓,[ lǎo bǎi xìng ](1. ordinary people;2. the "person in the street")人民;居民。
(区别于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
“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称谓多种多样:庶民、臣民、子民、平民、庄民、村民。
“老百姓”这是中国人(汉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自称。
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
“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
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
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
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被称为“庶民”。
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的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
所以,“百姓”们来,因为他们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
因为“黎”字也有年纪大的意思,国人(在此主要指汉人)看来,是大的占便宜的,(比如做人的“老子”、“老爷”、“老祖宗”,或者“老板”,不都是很占便宜的吗?)所以,百姓们就自称“老百姓”,算是天天在官老爷面前自称小民的一点点补偿。
但在白纸黑字的古书中,从来没有在“百姓”前面还加个“老”字的。
只是不能写书的“庶民”们不知从哪朝哪代起“老百姓、老百姓”地叫到了今天。
“老百姓”也只能在老百姓之间才敢说的。
平民百姓的意思_近义词_反义词_造句大全
平民百姓的意思_近义词_反义词_造句大全平民百姓的意思_近义词_反义词_造句大全的详细成语大全,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摘抄给大家学习。
【成语意思】:指普通百姓【成语拼音】:píngmínbǎixìng【成语声母】:PMBX【成语年代】:古代成语【用法分析】:平民百姓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普通百姓。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褒贬解析】:中性成语【英语翻译】:monpeoplelt;therankandfile【平民百姓的反义词】: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的近义词】:平头百姓【成语造句】:一、又是打仗又闹饥荒,平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二、*品是个无底洞,它会使你家破人亡,妻子离散,它不管你是富翁还是平民百姓都会使你倾家荡产,一无所有;*品是个吸血鬼,它会吞噬你的灵魂,摧垮你的意志,吸**身体的全部;莫沾。
三、军职人员常被禁止与平民百姓友好往来。
四、王公贵族以不屑一顾的傲慢态度对待平民百姓。
五、虽然我们听了很多华尔街的说法,各地城镇的平民百姓我想已经努力捱了好一阵子了,而各位知道这个计画可能对各个经济部门都有影响。
六、火辣辣美酒斟满,香喷喷饺子端上,热闹闹亲人围坐,乐融融唠唠家常;甜蜜蜜一年到头,喜洋洋辞旧迎新;祝福咱平民百姓,年年都幸福安康!七、奶娘虽刚进宫不久,可以前只是个平民百姓,别的本事没有,察颜观色却是好手。
八、“帕纳姆和瑟森斯翻译过来就是‘面包和马戏‘,写这个词语的人是想说,平民百姓为了获得温饱和娱乐,放弃了他们的政治责任,也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
”。
人们可以享用充足的食物和疯狂的娱乐,也就是饥饿游戏。
九、你知道,我不过是个平民百姓,我做的梦就是一个老婆,两个孩子加一个热炕头。
十、使这里的当地百姓过得舒适、幸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因此得到了平民百姓的庇护。
【成语来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假如桀是个平民百姓,还造得许多恶业否?”chinachaxun.【成语接龙】:平民百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请莫入→入门问讳→讳莫如深→深文大义义无所辞→辞严义正→正正当当→当务始终→终天之慕→慕名而来→来历不明平民百姓的意思_近义词_反义词_造句大全全部成语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庶人之孝“(百姓)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分辨土地的情况而获得利益,谨慎立身,节约用度,以此来奉养父母,这就是百姓的行孝。
所以从天子至于百姓,如果行孝不能够自始至终,却要想不遭遇祸患,那是从未有过的。
”郭巨埋儿天赐金早魃肆威环境陷绝境至诚能感孝心动帝心郭巨,字文举,东汉时期河南林县人。
生性十分孝顺。
父亲去世后,侍奉母亲十分周到。
其妻对婆婆也是尽了儿媳职责,夫妇二人堪称是好儿好媳。
母亲看到他们这样,也是十分高兴,经常对人说:“我家的天伦之乐,即使是帝王之家恐怕也做不到。
”后来遇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野地里到处都是饿死的人,米像珍珠一样宝贵。
粮商借机囤积居奇,粮价节节攀升,人民苦不堪言。
虽然如此,郭巨供奉老母亲的饮食,依旧像往日一样丰富,自己和妻子仅仅是靠野菜掺杂谷物的糠秕,姑且用这些来充饥。
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刚满三岁,每次吃饭的时候,母亲一定要分一些给他。
郭巨对妻子说:“遇到灾年,粮价这么贵。
母亲老了,我们竭尽全力奉养,还怕母亲吃不好。
如今,儿子又分食母亲的饮食,让母亲食不饱腹。
不如把儿子活埋了,以便奉养母亲。
母亲死了,不能再生还;儿子死了,还可以再生育。
除了这个,别的没有什么办法。
”妻子也有同样的想法。
于是,郭巨就抱着儿子出门,手持铁锨挖地,准备把儿子活埋掉。
忽然从土中挖出一锅黄金,其上刻有文字:“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人不得夺。
”郭巨十分惊奇,对苍天叩谢,然后与妻子抱着儿子回到家中。
为了奉养母亲而活埋儿子,这样的做法不能效法。
但是,只知有母,而不知有子,这样一个诚实的念头却感动了上苍。
考虑到郭臣的苦衷,论者应该忽略郭巨的做法而原谅他的良苦用心,不能用“愚孝”来责备他。
郭巨埋儿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许多人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事实:子女为了尽孝,在非常情况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牺牲幼小的生命。
但是,如果不为所谓的孝道限制思维,这件事是否可以有导补的选择呢?很显然,为了孝顺母亲,郭巨还有更多的办法可想,还有许多条路可走。
但他却选择了这样一种最不易为人接受,同时也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办法。
这实在是下下之策。
表面上看,郭巨之孝已经无以复加,实际上却是既逃避责任又缺少人性,根本不值得宣扬。
故事的编造者之所以编造这样一个故事,目的则是为了说明孝行能够感动上天,所以才有了天赐黄金,让郭巨不至于陷入悖论的境地。
杨乙行乞养双亲唱山歌杯洒承欢得岳穴天官赐福杨乙,唐代圩桥(在今江苏武进县)人。
家徒四壁,没有固定的资产,专门靠讨饭奉养父母。
每天讨来的饮食,一定要带回家供奉父母,父母若是没有吃。
他即使是饥饿难忍,也不敢先尝一口,一定要等父母用过之后,自己才敢食用。
如果讨来的有酒,就一定要双膝跪地,双手捧给父母,等父母一起举杯共饮,然后站起身,边跳舞助兴一边唱山歌或莲花落,让父母高兴。
人们见到后,感慨杨乙真是个孝子,说:“他不过是一个讨饭的,却能这样侍奉双亲,其人品一定有可取之处。
”乡人因此而共传其孝名。
有的人敬佩他的孝行,怜悯他家中穷苦,赠给他金钱,希望帮助他孝敬父母。
杨乙却是坚持不受,说:“不是应该得到的东西,只会令双亲蒙羞。
”有的人劝他给人打工,挣钱养活父母,不必再去乞讨。
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只有我一个儿子。
我如果去给人打工,远离父母,何人来侍奉父母呢?”众人因此更加敬重他。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都是杨乙乞讨募得棺木。
杨乙脱掉自己身上的衣服,殓葬父母,哪怕是数九寒冬,冷风刺骨,他都不顾。
他把父母薄葬在野外,就露宿在坟墓旁日夜哭泣,悲声不绝。
每年按时祭奠,从没有鞴过一次。
后来,忽然无意中发现墓地旁有异常,心想:是不是盗贼夜里埋的赃物在里面呢?于是就挖开来看,赫然发现一窖黄金,上面写有六个红色大字“天赐孝子杨乙”。
杨乙向天叩拜,拿这些钱重新安葬父母,剩余的钱置办田产盖了房屋,从此成为一个富翁。
杨乙靠乞讨奉养双亲。
确实难能可贵。
他不是不能出力气挣钱养活父母,而是奉行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不愿离开父母,令父母无人服侍。
靠乞讨养活父母虽然是下下之策,被人瞧不起但毕竟尽了人子之孝。
和郭巨埋儿孝母比起来,杨乙的孝行更令人感动。
至于天赐黄金之说。
很可能是为了宣扬孝道而编造出来的。
一、庶民孝道的四方面1. 用天之道。
《注》:“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举事顺时,此用天道也。
”“用”,运用、遵行的意思。
“天之道”,天道,指自然运行的规律。
这是说,百姓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
孔子是抓住庶民的特点来论说孝道的,当时的庶民一般是农耕者,因此孝道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顺因天之道,干好自己本分的耕种收获等。
2. 分地之利。
《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
”庶民要耕种好,就得分辨土地的情况,然后可以按照土质情况以及高下环境,该怎样使用的,该种植什么的,就按照不同的特点来使用,这才能分享土地的利益。
比如《周礼·大司徒》有分辨“五土”之说:一是山林、二是川泽,三是丘陵,四是坟衍,五是原隰(,低湿的地方)。
庶民要分辨之,适宜种植什么,就播种之。
3.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注》:“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公赋既足,则私养不阙。
”郑玄注:“行不为非,为谨身。
富不奢泰,为节用。
度财为费,父母不乏也。
”这是说,能按照天时、地理的规律勤勉地耕种,自己又谨慎,又节约用度,然后以此来赡养父母。
4. 此庶人之孝也。
《注》:“庶人为孝,唯此而已。
”此总括以上四个方面,这些就是庶民的孝道了。
二、孝:自始至终最后将上面五章的“五孝”作出小结:“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注》:“始自天子,终于庶人,尊卑虽殊,孝道同致。
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言无此理,故曰‘未有’。
”这是说,所以上始自天子、下终至于百姓,如果孝没能被自始至终地施行,而想要不遭遇到祸患,那是不可能的。
回过头来,再来看值得一提的《庶人章》之“庶”。
《说文》:“庶,屋下众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屋下光多也。
”由屋子里亮光的众多,而引申为众多、然后是人的众多,便与众人、百姓联系上了。
有意思的是,说到“庶人”的孝道,在表达上有两处不同,一是以上几章都会用上“盖”字,二是都引用文献《尚书》或《诗经》,来深化旨意,然而本章却都没有。
这是为什么?《疏》云:“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皆言‘盖’,而庶人独言‘此’。
注释言‘此’之意也,谓天子至士,孝行广大,其章略述宏纲,所以言‘盖’也;庶人用天、分地、谨身、节用,其孝行已尽,故曰‘此’。
言惟此而已。
庶人不引《诗》者,义尽于此,无赞诸也。
”——因为既然是众人、普通人,所以能做到这些,就是很好地尽行孝道了。
但是既然不是一般人,而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那么职位越高,孝道就越是宏大,所以文中用“盖”,表示大略而已,而还不足以全部囊括之。
这既让我们看到,古代经典用字的讲究,令人钦佩;而古代解读者的心细如发的剖析,也让人肃然起敬。
不仅如此,这里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孝道这种道德规范,不是越对下越严求,而是越对上越严肃庄重;对那些越是有社会职权的人物,如士、卿大夫、诸侯、君王的要求更为整肃,并逐级加重加大。
三、《庶人章》现代启示谈片读完这“五孝”,我们会特别感悟到原来孝的内容是那样丰富,不仅仅是一般所谓的赡养父母、孝敬亲人、悌友兄弟。
孔子看来,这些内容仅仅是行孝的基本层面的东西。
孔子则进一步把这些属于基本层面的孝道,推广演绎出去了,延伸到社会的每一层次人的岗位职责中去了。
在这一孝的系统的层次中,孔子认为越是高位,那么孝道的内容越是重要,意义与价值越是重大,要求也越是高,越是要做出表率来。
这些都是孔子的智慧。
孔子不仅对前人的孝的理念作出继承,而且用自己的智慧加以总结与发展,这就是《孝经》之“经”的价值。
如果现代的道德教育能借鉴孔子的这种智慧,那么不仅对于孝道,而且对于其他的品德教化,都会有新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孔子的一种思考的方法,即是某一理念在系统中分层解读,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要求与目标等。
另外对于社会上的普通人来说,孝就是“养父母”。
这似乎很简单,但是就在高度发展的21世纪,还有很多人做不到赡养父母,更不要说达到古人所说的那种高层次的赡养了。
“养父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让我们来读读《吕氏春秋·孝行览》中的“五养”:一是“养体”,即是“修宫室,安床笫(,席子),节饮食,养体之道也”。
二是“养目”,即是“树五色,施五彩,列文章,养目之道也”。
三是“养耳”,即是“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
四是“养口”,即是“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
五是“养志”,即是“和颜色,说(悦)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
这就是古人赡养父母的境界,完美地高层次地尽到了孝行。
面对物质条件根本不能与今人相比拟的古人,他们却具有或向往这种高境界的“五养”之赡养,现代人是不是会有些特别异样的感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