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章3.2原子模型的提出练习
2019年真题人教新版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结构同步练习(word版有解析)
人教新版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结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19•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2、(2019•威海)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3、(2019•威海)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④⑤⑥D.⑤⑥4、(2019•温州)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
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A、101B、157C、258D、3595、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
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B.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C.金原子核不带电D.金原子核与氦原子核质量相当6、我国的“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零的突破。
月球背面有着极为优异的“氦-3”(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能较好地解决能源危机。
下列关于氦-3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B.常温时该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C.氦-3与氦-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其元素符号为Ha7、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在宇宙中存在的一种天体,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黑洞照片(如图)。
选修3-5-2.3~4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
玻尔的原子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 玻尔
定态(电子处于分立的、特 定 的轨道,不辐射能量) 能级(不同轨道上的能量)
玻尔的原子模型
不同能级的能量:
En=E1/n2 E1= - 13.6 eV 发射的光子的能量: hv= En-Em 不同能级的轨道半径: rn=n2r1
玻尔的原子模型
贡献:很好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中波长满足的规 律。引入了量子化概念,推动了量子力学发展。
选修3-5 第二章 原子结构
第3节 光谱 氢原子光谱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几种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 体发射的多为连续谱 连续谱
稀薄的气体发射的多为线状谱
线状谱
光谱分析应用广泛
氢原子光谱
观察条件: 真空管充入稀薄氢气 分光仪器观察 现象及规律: 线状谱 各条谱线光波长满足巴尔末公式 2~3kV高压
rn=n2r1
跃迁发射的光子能量 hv= En-Em
不完善:无法说明光谱的强度和偏振情况, 无法解释有两个以上电子的原子复杂光谱。
小结
光谱 定义 将光按波长长短顺序排列 分类 连续谱,线状谱 发射谱,吸收谱
氢原子光谱
观察条件
规律
定态 能级
真空
稀薄氢 气
2~3kV 高压
分光仪器 观察
各条谱线波长满足巴尔末公式
一系列分立的、特定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人教版高二高中物理3-5PPT课件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
(所有原子都是三种粒子构成原子吗?有没有例外?) H原子例外,它没有中子。看表3-1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 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 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粒子散射实验是获取微观世界信息的重要方法。
1903年勒纳德电子束实验:
卢瑟福生平简介
杰出贡献: 1899年命名 α 射线、β 射线; 1902年提出原子自然衰变理论; 1911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919年发现质子,预言中子; 实现人工核反应。 直接培养了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
卢瑟福 (1871~1937)
二、α 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 福指导他的学生盖革和马斯顿进行了 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特性: (1)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 (2)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卢瑟福
二、α 粒子散射实验
2.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介绍
真空
放射源
金箔
可转动的带有荧光 屏的放大镜
质子数 1 6 8 11 17
1、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2、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 4、质子数≥1,中子数≥0
中子数 0 6 8 12 1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构成中的规律:
1、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核电荷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的中子数为0。 3、不同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第2节 原子的核实结构模型练习
原子的核实结构模型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中的原子核很小,核外很“空旷”B.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是10−10mC. 原子的全部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原子的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1个C. 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3.经过不断的实验探索,我们已经对原子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于这个探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证实了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电的质子流B.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完全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C. 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指出原子中的电子实际上没有确定的轨道,提出了“电子云”的概念4.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汤姆逊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C. 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D.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5.关于近代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测量出了电子的电荷量C. 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D.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6.下列各种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 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锌板向外发射光电子的现象B. a粒子轰击金箔时,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的现象C. 氢原子发光时,形成不连续的线状光谱的现象D. 含铀的矿物质自发向外放出β射线(高速电子流)的现象7.20世纪初,物理学家卢瑟福及盖革等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单元练】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第五章【原子核】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B.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C.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压强和温度有关,与原子的化学状态无关C解析:C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不能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放射现象中放出的电子是由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产生一个电子放出的,A错误;B.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B错误;C.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正确;D.原子核的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外界环境无关,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23892U(铀)衰变为23491Pa(镤)要经过1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C.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发生质量亏损并释放能量D.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C解析:C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并不是提出来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A错误;B.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则质量数减小4,而质子减小1,因此23892U(铀)衰变为23491Pa(镤)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故B错误;C.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能释放能量,故C正确;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和光有波动性,实物粒子不具有波动性B.用弧光灯发出紫外线照射锌板并发生光电效应后,锌板带正电C.由于核聚变需要很高的环境温度,21H和31H发生聚变过程中是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的D.构成物体的质量是守恒不变的B解析:BA.机械波和光有波动性,实物粒子也有波动性,只不过波长很小,不易观察,故选项A错误;B.锌板发生光电效应后,电子减少,锌板带正电,故选项B正确;C.21H 和31H 发生聚变过程中,质量亏损,向外释放能量,故选项C 错误; D.当物体发生高速运动后,物体的质量会变大,故选项D 错误。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师用书:第3章 3.2原子模型的提出 含解析
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汤姆生的原子枣糕模型的建立依据以及具体内容.2.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重点)3.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以及对α散射实验现象的解释.(重点、难点)汤姆生模型和α粒子散射实验[先填空]1.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汤姆生在1904年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内,电子像枣糕上的枣子一样嵌在球中,被正电荷吸引着.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原子整体呈中性.2.α粒子散射实验(1)实验装置:α粒子源、金箔、放大镜和荧光屏.(2)实验现象:①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②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③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大于90°,甚至有极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3)实验意义: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再判断]1.卢瑟福为了证实汤姆生原子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2.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或反弹.(×)3.卢瑟福否定了汤姆生模型,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后思考]1.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原因是什么?【提示】α粒子带正电,α粒子受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的排斥力发生了大角度散射.2.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为什么被卢瑟福否定掉?【提示】按照汤姆生的“枣糕”原子模型,α粒子如果从原子之间或原子的中心轴线穿过时,它受到周围的正负电荷作用的库仑力是平衡的,α粒子不产生偏转;如果α粒子偏离原子的中心轴线穿过,两侧电荷作用的库仑力相当于一部分被抵消,α粒子偏转很小;如果α粒子正对着电子射来,质量远小于α粒子的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更不可能使它反弹.所以α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核心点击]1.装置放射源、金箔、荧光屏等,如图321所示.图3212.现象及解释(1)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大多数α粒子离金原子核较远.(2)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发生较大偏转的α粒子是由于离金原子核较近,库仑斥力较大.(3)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正对或基本正对着金原子核入射的α粒子在库仑斥力作用下先减速至较小速度然后加速远离金原子核.3.实验的注意事项(1)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2)金箔需要做得很薄,α粒子才能穿过.(3)使用金箔的原因是金的延展性好,可以做得很薄.并且金的原子序数大,α粒子与金核间的库仑斥力大,偏转明显.1.(多选)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可以在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上移动B.荧光屏上的闪光是散射的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的C.荧光屏只有正对α粒子源发出的射线方向上才有闪光D.不用荧光屏也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α粒子散射情况【解析】本题考查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及其作用,只有在正确理解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才能选出正确选项.对于C项,考虑到有少数的α粒子因为靠近金原子核,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C 错误,A、B正确;α粒子必须借助于荧光屏观察,D错误.【答案】AB2.如图322为卢瑟福所做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22A.相同时间内在A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时间内在B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时稍少些C.放在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放在C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解析】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故A正确.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大于90°,极个别α粒子反弹回来,所以在B位置只能观察到少数的闪光,在C、D两位置能观察到的闪光次数极少,故B、C、D错误.【答案】A解决α粒子散射实验问题的技巧(1)熟记实验装置及原理.(2)理解建立核式结构模型的要点.①核外电子不会使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②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③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α粒子在原子中的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荷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④绝大多数α粒子在穿过金箔时运动方向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的质量、电荷量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核内.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先填空]1.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2.原子核的电荷和尺度(1)根据核式结构模型推导出α粒子的散射公式可计算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量,其值非常接近于原子序数.(2)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估计原子核的尺度.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而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原子内部非常“空旷”.[再判断]1.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2.原子中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内.(√)3.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中子数.(×)[后思考]1.原子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量有何特点?【提示】原子核带正电,所带电荷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绝对值相等.2.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是如何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提示】α粒子穿过原子时,如果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也改变很小.只有当α粒子十分接近核时,才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的偏转.由于核很小,α粒子十分接近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α粒子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只有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核心点击]1.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原子的枣糕模型的根本区别.核式结构枣糕模型原子内部是非常空旷的,正电荷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原子是充满了正电荷的球体电子绕核高速旋转电子均匀嵌在原子球体内2.原子内的电荷关系:原子核的电荷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非常接近它们的原子序数.3.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核的质子数.4.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10-10m,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是10-15m,两者相差10万倍之多.3.(多选)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主要原因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是库仑力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α粒子【解析】原子核带正电,与α粒子之间存在库仑力,当α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受库仑力而偏转,电子对它的影响可忽略,故A错,B 对;由于原子核非常小,绝大多数粒子经过时离核较远因而运动方向几乎不变,只有离核很近的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较大,方向改变较多,故C、D对.【答案】BCD4.(多选)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两个具有相同能量的α粒子,从不同大小的角度散射出来,则散射角度大的α粒子( ) A.更接近原子核α粒子散射实验中的力电问题分析(1)库仑定律:F=k,用来分析α粒子和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力.(2)牛顿第二定律:该实验中α粒子只受库仑力,可根据库仑力的变化分析加速度的变化.(3)功能关系:根据库仑力做功,可分析动能的变化,也能分析电势能的变化.。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1-6章_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物理学课后前六章答案(第四版)杨福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波尔模型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第六章:X射线第一章习题1、2解速度为v的非相对论的α粒子与一静止的自由电子相碰撞,试证明:α粒子的最大偏离角约为10-4rad.要点分析: 碰撞应考虑入射粒子和电子方向改变.并不是像教材中的入射粒子与靶核的碰撞(靶核不动).注意这里电子要动.证明:设α粒子的质量为Mα,碰撞前速度为V,沿X方向入射;碰撞后,速度为V',沿θ方向散射。
电子质量用me表示,碰撞前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碰撞后以速度v沿φ方向反冲。
α粒子-电子系统在此过程中能量与动量均应守恒,有:(1)(2)(3)作运算:(2)×sinθ±(3)×cosθ,得(4)(5)再将(4)、(5)二式与(1)式联立,消去V’与v,化简上式,得(6)若记,可将(6)式改写为(7)视θ为φ的函数θ(φ),对(7)式求θ的极值,有令,则 sin2(θ+φ)-sin2φ=0 即 2cos(θ+2φ)sinθ=0若 sinθ=0, 则θ=0(极小)(8)(2)若cos(θ+2φ)=0 ,则θ=90º-2φ(9)将(9)式代入(7)式,有由此可得θ≈10-4弧度(极大)此题得证。
(1)动能为的α粒子被金核以90°散射时,它的瞄准距离(碰撞参数)为多大(2)如果金箔厚μm,则入射α粒子束以大于90°散射(称为背散射)的粒子数是全部入射粒子的百分之几要点分析:第二问是90°~180°范围的积分.关键要知道n, 注意推导出n值.,其他值从书中参考列表中找.解:(1)依和金的原子序数Z2=79答:散射角为90º所对所对应的瞄准距离为.(2)解: 第二问解的要点是注意将大于90°的散射全部积分出来.(问题不知道nA,但可从密度与原子量关系找出)从书后物质密度表和原子量表中查出ZAu=79,AAu=197, ρAu=×104kg/m3依:注意到:即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为密度除以摩尔质量数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
2.3 原子的结构模型(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2019杭州初二章测)如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①为道尔顿原子模型,④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下列排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是( )A. ①③②⑤④B. ①②③④⑤C. ①⑤③②④D. ①③⑤④②【答案】A【解析】①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③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②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⑤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④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故选:A2、(2019浙江初二期末)根据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自从丹麦科学家玻尔建立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模型后,许多科学家进一步深入研究,找到了核外电子排布的许多规律。
其中最基本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288”规律,即当一个原子核外有许多电子分层排布时,先排第一层且最多排两个,再排第二层且最多排8个……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当最外层电子排满时,该原子(或离子)是最稳定的。
一般,当其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时,这种原子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显示出金属性: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时,该原子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显示出非金属性。
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1)根据该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元素名称为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2)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3个电子而成为________离子,显性(3)该元素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元素【答案】(1)氧O (2)6 得到阴非金属(3)非金属【解析】(1)质子数为8的原子是氧元素,氧元素的符号为O;(2)最外层为6个电子,根据题目信息知道容易得到电子,称为阴离子,显非金属性(3)既然显非金属性,那就是非金属元素喽,故答案为:(1)氧O (2)6 得到阴非金属(3)非金属3、(2019浙江初二期中)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如图所示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1)甲是(2)在氮气、水、汞、氯化钠、铁,这五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3)二氧化碳是由(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答案】(1)原子(2)汞、铁氮气、水(3)二氧化碳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解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汞、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氮气、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三章原子世界探秘教材分析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三章原子世界探秘教材分析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原子结构部分课程标准(二)原子结构1.内容标准(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例1 用录像片或计算机模拟,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
(2)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例2 了解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2.活动建议观看有关原子结构的科普影片。
二、课标解读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具体要求: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例如,了解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实验和原子的“枣糕结构”模型;了解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体会科学方法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内容标准(2) 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具体要求:初步了解玻尔原子结构假说的基本内容。
例如,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只能取某些分立的数值;电子绕核做变速运动但不辐射能量,因而相应的状态是稳定的;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基态时最稳定,当处于较高能量状态的原子其核外电子向较低能量状态跃迁时,将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知道能级的概念;了解氢原子的能级,例如,了解氢原子的能级公式;能计算氢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发射光子的频率,知道计算公式。
了解光谱的基本知识,知道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认识经典理论对氢原子光谱解释的困难,初步了解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
三、整章教材分析1.本章知识的逻辑结构图关于阴极射线的争论 阴极射线是粒子流? 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研究阴极射线的带电性质;用荷质比法测定电子的质量探究实验一 探究实验二 电子的发现及其重大意义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的观点 物体是原子组成的,原子就像实心球,是不能再分割的科学家们对阴极射线的积极研究促使十九世纪末的三大发现 1895年伦琴发现了射线1896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原子模型的提出1904年汤姆生提出枣糕模型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吸收光谱明线光谱发射光谱连续光谱2.本章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教材以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为线索,从电子的发现开始,展示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及有关的经典实验,让学生体会人类在探究微观世界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认识在量子力学视野下的原子结构图景;最后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以及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2013年沪科物理选修3-5课件:第3章3.3
2.能量量子化:与轨道量子化对应的能量不连 续的现象. 电子在可能轨道上运动时,尽管是变速运动, 但它并不释放能量,原子是稳定的,这样的状
态也称之为定态.
由于原子的可能状态(定态)是不连续的,具有的 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样的能量形式称为能量 量子化.
3.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
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 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高能级
频率必定是ν3,光子的能量是E=hν3,故本题
正确选项为C. 图3-3-2
【答案】
C
【误区警示】
由题意判定是直接跃迁还是间
接跃迁,然后画出能级图进行分析.
氢原子模型中的经典轨道
例3
氢原子的能量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
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 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 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
3. 轨道假设: 玻尔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 计算了氢原子的电子轨道半径(叫做玻 尔半径)与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氢 原 子 的1 能 量 : rn=n2r1,En= 2E1(n=1,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二、能级 能级.
原子光谱
能量值 1.能级:原子在各定态的______叫做原子的 2.基态和激发态: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能
级最低的状态,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 基态 运动,这一定态叫做____.电子在其他轨道上 激发态 运动时的定态叫做______.
3.氢原子能级图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3-3-1所示.
图3-3-1
4.原子光谱:原子吸收或辐射的能量____发生 等于 在相应跃迁的两个能级的能量差.由于原子的 能级是不连续的,所以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 量也是______的.从光谱上看,原子辐射光波 不连续 分立 的频率只有若干____的值.理论计算跟实验观 察的结果符合得很好,而且还预言了一些新的 谱线.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知能演练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5
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基础巩固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α粒子的散射实验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D.质子的发现解析: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聚集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电子在核外绕核运转.答案:A2.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B.电子在核外旋转,库仑力提供向心力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10-10 m解析: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外绕核高速旋转,库仑力提供向心力,由此可判定B、C正确.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知原子核半径数量级为10-15 m,而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 m,故A正确,D错误.答案:D3.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B.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C.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枣糕模型D.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答案:B4.以下说法中符合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是( )A.原子中的正电荷部分均匀分布在原子中B.原子中的正电荷部分集中在很小的体积内C.电子在原子内可以自由运动D.电子在原子内不能做任何运动解析:原子的核式结构是卢瑟福提出的,不是汤姆孙.答案:A5.关于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在真空环境中进行B.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可以在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上移动C.荧光屏上的闪光是散射的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的D.荧光屏只有正对α粒子源发出的射线方向上才有闪光解析:本题考查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及其作用,只有在正确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才能判断出A、B、C选项说法正确;对于D项,考虑到有少数的α粒子因为靠近金原子核,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故D错.答案:D6.(双选)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个粒子跟金箔中的电子相撞,则( )A.α粒子的动能几乎没有损失B.α粒子将损失大部分动能C.α粒子不会发生显著的偏转D.α粒子将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解析:电子的质量相对α粒子非常小,相当于子弹撞到尘埃上,所以完全可以忽略.答案:AC7.(双选)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穿过某一金原子核附近的示意图,A、B、C分别位于两个等势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在A处的速度比B处的速度小B.α粒子在B处的动能最大,电势能最小C.α粒子在A、C两处的速度大小相等D.α粒子在B处的速度比在C处的速度要小解析:α粒子由A经B运动到C,由于受到库仑力的作用,α粒子先减速后加速,所以A项错误,D正确;为克服斥力对α粒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使动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B项错误.A、C处于同一个等势面上,从A到C库仑力不做功,速度大小不变,C项正确.答案:CD8.(2013·福建理综卷)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α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而发生散射,离原子核越近的粒子,受到的斥力越大,散射角度越大,选项C 正确.答案:C能力提升9.α粒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7 300倍,如果α粒子以速度v 跟电子发生弹性正碰(假设电子原来是静止的),则碰撞后α粒子的速度变化了多少?解析:设电子质量为m ,碰后α粒子速度为v 1,电子速度为v 2,由弹性正碰中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12×7 300mv 2=12×7 300mv 21+12mv 22 7 300mv =7 300m v 1+mv 2解得:v 1=7 300m -m 7 300m +m v =7 2997 301v 因此碰撞后α粒子速度减少了:v -v 1=27 301v 答案:27 301v。
3.2原子模型的提出
沪科3-5 编号:№ 30课题:3.2原子模型的提出
主编:史胜波审稿:丁义浩时间: *实授课时:1
)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
”的。
”存在。
粒子被弹回→作用力很大;质量、电量集中。
体积大小(数量级)类比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原子的全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m,请你估算若将剥。
教科版必修(3-5)2.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word教案
(2)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 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 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动画展示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①绝大多数 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 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 粒子被弹回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作业布置及疑难解答
2~分钟
回答学生本节课疑难问题
布置作业:课本P31 1-3
备课组成员签名
教
学
反
思
(3)实验的观察结果
明确:入射的 粒子分为三部分。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2、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三个问题:用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能否解释 粒子大角度散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 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2)按照葡萄干布丁模型, 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 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小结:
对于问题1、2:按照葡萄干布丁模型,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 粒子速度几乎不变。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②对于 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 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 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 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 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葡萄干布丁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高三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练习题.doc
二、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练习题1.对玻尔理论的评论和议论,正确的是[]A.玻尔理论的成功,说明经典电磁理论不适用于原子系统,也说明了电磁理论不适用于电子运动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C.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引入量子观念D.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如电子轨道的概念2.下列叙述中,哪些符合玻尔理论[]A.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B.电子从一条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上时,原子将辐射或吸收一定的能量C.电子的可能轨道上绕核做加速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D.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只存在电子云3.大量原子从n=5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数是[]A.4条B.10条C.6条D.8条4.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总能量变小B.动能变小,势能变大,总能量变大C.动能变大,势能变大,总能量变大D.动能变小,势能变小,总能量变小5.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第一条轨道和第2条轨道运行时[]A.轨道半径之比为1∶4B.轨道能级的绝对值之比为2∶1C.运行周期之比为1∶8D.电子动能之比为1∶46.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用波长为600nm的光照射时,可使稳定的氢原子电离B.用光子能量为10.2eV的光照射时,可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C.氢原子可能向外辐射出11eV的光子D.氢原子可能吸收能量为1.89eV的光子7.氢原核外电子分别在第1、2条轨道上运动时,其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是[] A.半径r1>r2B.电子转动角速度ω1>ω2C.电子转动向心加速度a1>a2D.总能量E1>E28.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吸收频率1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频率2的光子,若2>1则当它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B将[]A.放出频率为2-1的光子B.放出频率为2+ 1的光子C.吸收频率为2- 1的光子D.吸收频率为2+1的光子二、填空题9.氢原子基态能量E.6eV,则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5的能级时的能量为_______eV.10.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是E.6eV,第二能级E2=-3.4eV.如果氢原子吸收______eV 的能量,立即可由基态跃迁到第二能级.如果氢原子再获得1.89eV的能量,它还可由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因此氢原子第三能级E3=_____eV.三、计算题11.氢原子基态的轨道半径为0.53,基态能量为-13.6eV,将该原子置于静电场中使其电离,静电场场强大小至少为多少?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至少为多少?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BCD2.ABC3.B4.B5.AC6.D7.BC8.D二、填空题三、计算题11.5×1011V/m,2.2×J。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本章总目标: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E?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2Pauli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3Hund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hh)。
?Pmv13.6eV。
n2h)。
?m 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第五节: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1:原子半径——○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
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3:电子亲和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电子亲和能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的趋势。
4: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电负性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随着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电负性递减。
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3.2 原子的结构教学案5
第二节原子的结构[目标定位]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3.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4.能说出原子和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一、“葡萄干布丁”模型1.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带正电的部分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电子像布丁里的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原子里.(如图1所示)图12.汤姆生的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事实,如利用电子的简谐振动定性解释某些光辐射.二、α粒子散射实验1.实验装置(1)放射源:①钋放在带小孔的铅盒中,能放射α粒子.②α粒子:带正电,q=+2e,质量约为氢原子的4倍.(2)金箔:厚度极小,(虽然很薄但仍有几千层原子).(3)显微镜:能够在围绕金箔的水平面内转动观察.2.实验结论(1)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2)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3)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θ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3.实验意义(1)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2)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明确了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三、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1.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而电子则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2.原子半径大约为10-10 m.3.原子核的半径大约为10-15~10-14 m.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一、对α1.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图22.注意事项(1)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2)α粒子是氦原子核,体积很小,金箔需要做得很薄,α粒子才能穿过.3.α粒子散射实验与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的冲突分析分析否定的原因(1)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α粒子质量,所以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2)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只能是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按照汤姆生原子模型,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α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的两侧斥力大部分抵消,因而也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更不可能使α粒子反向弹回,这与α粒子的散射实验相矛盾.(3)实验现象表明原子绝大部分是空的,除非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上,否则,α粒子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例1】如图3为卢瑟福所做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相同时间内在A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B.相同时间内在B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时稍少些C.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D.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答案 C解析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故A错误;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大于90°,极个别α粒子反弹回来,所以在B位置只能观察到少数的闪光,在C、D两位置能观察到的闪光次数极少,故B、D错误,C正确.借题发挥解决α粒子散射实验问题的技巧(1)熟记实验装置及原理.(2)理解建立核式结构模型的要点.①核外电子不会使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②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③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α粒子在原子中的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④绝大多数α粒子在穿过厚厚的金原子层时运动方向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的质量、电量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核内.针对训练1 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C解析α粒子与原子核相互排斥,A、D错;运动轨迹与原子核越近,力越大,运动方向变化越明显,B错,C对.二、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内容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内,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2.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解释(1)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如果离核较远,受到原子核的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很小,因为原子核很小,所以绝大多数α粒子不发生偏转.(2)只有当α粒子十分接近原子核穿过时,才受到很大的库仑力作用,偏转角才很大,而这种机会很少.(3)如果α粒子正对着原子核射来,偏转角几乎达到180°,这种机会极少,如图4所示.图43.数量级原子的半径大约为10-10 m,原子核的半径大约为10-15~10-14 m.【例2】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B.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向心力为库仑力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原子核的直径大约为10-10 m答案 D解析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否定了关于原子结构的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提出了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并估算出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 m,而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是原子核直径的十万倍,所以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由于受到带正电的原子核的库仑引力而绕核旋转,所以本题应选D.针对训练2 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B.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的质量在原子核内是均匀分布的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与原子的核式结构关系的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正是建立在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基础上的,C、D的说法没有错,但与题意不符.α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解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选用金箔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B.金核不带电C.金原子核质量大,被α粒子轰击后不易移动D.金核半径大,易形成大角度散射答案 B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中,选用金箔是因为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α粒子很容易穿过,A正确;金原子核质量大,被α粒子轰击后不易移动,C正确;金核半径大,易形成大角度散射,D正确.2.对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有( )A.实验器材有放射源、金箔、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B.金箔的厚度对实验无影响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铝箔,就不会发生散射现象D.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和真空中都可以答案 A解析实验所用的金箔的厚度极小,如果金箔的厚度过大,α粒子穿过金箔时必然受到较大的阻碍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B项错;如果改用铝箔,由于铝核的质量仍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散射现象仍然发生,C项错;空气的流动及空气中有许多漂浮的分子,会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实验装置是放在真空中进行的,D项错.故正确选项为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多选)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原子的全部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答案AD解析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由此可见,B、C选项错误,A、D选项正确.4.(多选)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主要原因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是库仑力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D.能发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较远的α粒子答案BC解析原子核带正电,与α粒子间存在库仑力,当α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受库仑力而偏转,电子对它的影响可忽略,故A错、B对;由于原子核非常小,绝大多数粒子经过时离核较远因而运动方向几乎不变,只有离核很近的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较大,方向改变较多,故C 对,D错误.(时间:60分钟)题组一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解1.α粒子散射实验中,不考虑电子和α粒子的碰撞影响,是因为( )A.α粒子与电子根本无相互作用B.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力为零,是因为电子是均匀分布的C.α粒子和电子碰撞损失能量极少,可忽略不计D.电子很小,α粒子碰撞不到电子答案 C解析α粒子与电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个作用力是库仑引力,但由于电子质量很小,只有α粒子质量的七千分之一,碰撞时对α粒子的运动影响极小,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就像一颗子弹撞上一颗尘埃一样,故正确选项是C.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原子核对α粒子的( )A.万有引力B.库仑力C.磁场力D.核力答案 B解析由于α粒子与原子核间万有引力非常小,不可能使其发生大角度散射,而原子核可认为不动,不会产生磁场,而核力只发生在原子核内相邻的质子、中子之间,不可能对α粒子产生作用,而α粒子与原子核间的库仑力很强,它是产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故B正确,A、C、D错误.3.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依据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发现α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偏转B.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有的甚至被弹回C.绝大多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被弹回,只有少数穿过D.全部发生很大偏转答案 B解析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故选项A错误;α粒子被散射时只有少数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故选项B正确,选项C、D错误.4.如图所示,X表示金原子核,α粒子射向金核被散射,若它们入射时的动能相同,其偏转轨道可能是图中的( )答案 D解析α粒子离金核越远,其所受斥力越小,轨道弯曲的就越小,故D对.5.当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偏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后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B.α粒子一直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C.α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引力作用,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D.α粒子一直受到库仑斥力,速度一直减小答案 B解析α粒子与金原子核带同种电荷,两者相互排斥,故A、C错误,B正确;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时斥力做负功,速度减小,远离时斥力做正功,速度增大,故D错误.题组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6.(多选)关于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C.原子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全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D.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10-10 m,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是10-15 m答案BD解析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可知选项B、D正确.7.(多选)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α粒子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 A.动能最小B.势能最小C.α粒子与金原子组成的系统的能量小D.所受原子核的斥力最大答案AD解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动能、电势能、库仑定律及能量守恒等知识点.α粒子在接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要克服库仑斥力做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两者相距最近时,动能最小,电势能最大,总能量守恒.根据库仑定律,距离最近时,斥力最大.8.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1所示,图中P、Q两点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P、Q两点并与轨道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成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那么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可能在①区域B.可能在②区域C.可能在③区域D.可能在④区域答案 A解析因为α粒子与此原子核之间存在着斥力,如果原子核在②、③或④区,α粒子均应向①区偏折,所以不可能.9.已知电子质量为9.1×10-31kg,带电荷量为-1.6×10-19C,若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旋转时的轨道半径为0.53×10-10m,求电子绕核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动能、周期和形成的等效电流.答案 2.19×106 m/s 2.18×10-18 J 1.52×10-16 s 1.05×10-3 A解析 由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可知: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核对电子的库仑引力来提供.根据mv 2r =k e 2r 2,得v =e k rm =1.6×10-19×9×1090.53×10-10×9.1×10-31 m/s =2.19×106m/s ;其动能 E k =12mv 2=12×9.1×10-31×(2.19×106)2 J=2.18×10-18 J ;运动周期T =2πr v =2×3.14×0.53×10-102.19×106 s =1.52×10-16 s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I =q t =e T =1.6×10-191.52×10-16 A≈1.05×10-3 A .。
高中物理第3章原子世界探秘3.1电子的发现及其重大意义3.2原子模型的提出课件沪科版选修3_5
(3)如果α粒子正对着原子核射来,偏转角几乎达到180°,这种机会极少, 如图8所示,所以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角度甚至大于90°.
图8
达标检测
1.(对阴极射线的认识)(多选)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实验 研究发现
√A.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
B.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跟正电荷受力情况相同 C.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的比荷不同
采用了如图5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从C出来的阴
极射线经过A、B间的电场加速后,水平射入
长度为L的D、G平行板间,接着在荧光屏F中
图5
心出现荧光斑.若在D、G间加上方向向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阴极射线
将向下偏转;如果再利用通电线圈在D、G电场区加上一垂直纸面的磁感
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荧光斑恰好回到荧光屏中心,接着再去
针对训练2 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 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
解析 α粒子轰击金箔后偏转,越靠近金原子核,偏转的角度越大,所以 A、B、C错误,D正确.
解析
答案
总结提升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并熟记以下两点: (1)明确实验装置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弄清实验现象,知道“绝大多数”、“少数”和“极少数”α粒子的运 动情况及原因.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体积很小,电子在 正电体外面运动.( √ ) (2)对于一般的原子,由于原子核很小,所以内部十分空旷.( √ )
答案
题型探究
一、对阴极射线的认识
例1 (多选)下面对阴极射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A.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出的粒子撞击玻璃管壁上的荧光粉而产生的 B.只要阴阳两极间加有电压,就会有阴极射线产生
大学《物理与人类文明》章节模拟答案
《物理与人类文明》章节模拟答案物理与人类文明1.1经典物理学(一)1、【单选题】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尺度最远的距离是()。
A、10的21次方米B、10的27次方米C、10的12次方米D、10的9次方米我的答案:B2、【单选题】人类文明起源于10的11次方秒至()之前。
A、10的14次方秒B、10的17次方秒C、10的18次方秒D、10的12次方秒我的答案:D3、【单选题】月球表面上的()资源在地球上是很难找到的。
A、氧气B、氦2C、氦3D、氢2我的答案:C4、【判断题】大约在100亿年前,宇宙才开始它漫长而壮丽的生涯。
() 我的答案:X5、【判断题】宇宙中物质与物质之间存在一种万有引力。
()我的答案:√1.2经典物理学(二)1、【单选题】下列关于牛顿力学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计算和预报行星等B、提出绝对时空观C、提出相对论D、提出决定论因果律我的答案:C2、【单选题】经典力学适用范围不包括()。
A、低速B、微观C、弱引力场D、宏观我的答案:B3、【单选题】以下哪种是理想的物理模型?()A、质点B、刚体C、黑体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4、【判断题】在解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程中需要忽略F2以外的东西才能成功。
()我的答案:√5、【判断题】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在当今早已被淘汰。
()我的答案:X1.3经典物理学(三)1、【单选题】()不是使用演绎推理法得出的结论。
A、相对论量子力学B、哥白尼日心说C、狄拉克方程D、万有引力定律我的答案:D2、【单选题】下列哪种说法属于先验论?()A、人之初,性本善B、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C、好有好报,恶有恶报D、以上皆是我的答案:D3、【单选题】()是从一般的大前提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
A、归纳推理B、形而上学C、演绎推理D、反证推理我的答案:C4、【判断题】万有引力定律是通过演绎推理方法得出来的。
() 我的答案:X5、【判断题】归纳推理方法中,归纳事例数越大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子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现象提出的( )
A .光电效应实验
B .α粒子散射实验
C .测定射线比荷的实验
D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解析:选B.光电效应说明了光的粒子性,测定比荷的实验是研究阴极射线的确定电子的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光的波动性,只有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结构.
2.根据汤姆生原子模型预测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是( )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都有显著偏转
B .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都有小角度偏转
C .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很大,有的甚至沿原路返回
D .不可能有α粒子偏转角很大,更不可能沿原路返回
解析:选BD.汤姆生原子模型是枣糕模型,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像枣糕上的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中.这样的原子只能使α粒子发生小角度偏转或不偏转,不可能有显著偏转,更不可能沿原路返回.
3.(2011·高考上海卷)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
解析:选D.α粒子轰击金箔后偏转,越靠近金箔,偏转的角度越大,所以A 、B 、C 错误,D 正确.
4.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D .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
解析:选 C.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内存在一个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的核.数年后卢瑟福发现核内有质子并预测核内存在中子.
5.已知金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9,α粒子离金原子核的最近距离为10-14 m ,则α粒子离金核
最近时受到的库仑力有多大?使α粒子产生的加速度多大?已知α粒子带的电荷量q α=
2e ,质量m α=6.64×10-27 kg.
解析:分别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算出:α粒子离金核最近时受到的库仑力为:F
=k q Au q αr 2=k 79e ·2e r 2=9×109×79×1.6×10-19×2×1.6×10-19(10-14)2 N ≈364 N .金核的库仑斥力
使α粒子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F
mα=
364
6.64×10-27
m/s2≈5.48×1028 m/s2.
答案:364 N 5.48×1028 m/s2
一、选择题
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真空环境中进行
B.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可以在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上移动
C.荧光屏上的闪光是散射的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的
D.荧光屏只有正对α粒子源发出的射线方向上才有闪光
解析:选ABC.有少数的α粒子因为靠近金原子核,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故D错.2.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
B.原子质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
C.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质量都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
D.原子中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
解析:选D.以α粒子散射实验为基础,原子中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项正确.
3.α粒子散射实验中,不考虑电子和α粒子的碰撞影响,是因为()
A.α粒子与电子根本无相互作用
B.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力为零,是因为电子是均匀分布的
C.α粒子和电子碰撞损失能量极少,可忽略不计
D.电子很小,α粒子碰撞不到电子
解析:选C.α粒子与电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个作用力是库仑引力,但由于电子质量很小,只有α粒子质量的1/7300,碰撞时对α粒子的运动影响极小,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就像一颗子弹撞上一颗尘埃一样,故正确答案为C.
4.(2012·泉州高二检测)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一个α粒子跟金箔中的电子相撞,则() A.α粒子的动能几乎没有损失
B.α粒子将损失大部分动能
C.α粒子不会发生显著的偏转
D.α粒子将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解析:选AC.电子质量约为α粒子质量的1/7300,α粒子碰撞到电子,像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能量不会有太大损失,运动方向几乎不变.
5.α粒子被金原子核散射时,如图所示,a、b、c、d四条运动轨迹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选BC.α粒子在靠近金的原子核时,所受库仑力为斥力,a、d的轨迹是可能存在的. 而从b、c的轨迹可以判断,b、c受的力是吸引力,与核式结构模型不符,所以b、c的轨迹是不可能的.
6.卢瑟福预想到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有中子,他的事实依据是()
A.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B.原子核的质量大约是质子质量的整数倍
C.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只是质量数的一半或更少一些
D.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解析:选C.如果原子核内只有质子,那么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应该相同,但事实是质量数与核电荷数不相同,说明原子核内还有不带电的物质,所以C正确.
7.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核上
B.原子内部很“空旷”,原子核很小
C.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D.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很强
解析:选AB.只有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一个核上,并且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这个核上才会使α粒子在很强的库仑力作用下发生大角度偏转,A对;由于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绝大多数α粒子仍按原来方向前进,所以可以判断,原子核很小,只有少数α粒子才能正对着射入而被反弹回,也可以断定原子内部十分“空旷”,B对;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均匀分布,α粒子射入原子后不会受到很大的库仑力而发生大角度偏转,C错;电子的质量很小,对α粒子的作用十分微弱,几乎不会改变α粒子的运动状态,D错.
8.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金原子核时,α粒子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A.动能最小
B.势能最小
C.α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D.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
解析:选AD.α粒子在接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要克服库仑斥力做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大;两者相距最近时,动能最小,电势能最大,总能量守恒;根据库仑定律,距离最近时斥力最大.
9.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成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那么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在①区域B.可能在②区域
C.可能在③区域D.一定在④区域
解析:选A.α粒子运动时,受到原子核排斥力的作用,而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是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将各区域内任何一点分别与P、Q两点相连并延长,可发现②、③、④区域都不可能,一定在①区域.
二、非选择题
10.α粒子与金核197Au 发生正碰时,如果α粒子能接近金核的最小距离为2×10-14 m ,试估
算金核的密度为多少?
解析:粗略地,可把金核看做一个球体,把α粒子接近它的最小距离作为它的半径r ,则金
核的体积表示为V =43
πr 3,而金核的质量M =197×1.67×10-27 kg ≈3.29×10-25 kg ,故其密度为
ρ=M /V
= 3.29×10-25
43
×3.14×(2×10-14)3 kg/m 3≈9.8×1015 kg/m 3. 答案:9.8×1015 kg/m 3
11.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角速度ω多大?电子绕核的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则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I 为多大?(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静电力恒量用k 表示)
解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向心力是库仑力,因为ke 2r 2=m ω2r ,所以ω=e r
k mr ;其运动周期为T =2πω
=2πr e · mr k ,其等效电流I =e T =e 22πr k mr . 答案:e r k mr e 22πr k mr 1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根据α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对心碰撞时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现有一个α粒子以2.0×107 m/s 的速度去轰击金箔,若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求该α粒子与金原子核间的最近距离(已知带电粒子在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势能表达式
为ε=k q 1q 2r
,α粒子质量为6.64×10-27 kg). 解析:当α粒子靠近原子核运动时,α粒子的动能转化为电势能,达到最近距离时,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设α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对心碰撞时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为d ,则 12m v 2=k q 1q 2d
, d =2kq 1q 2m v 2=2×9.0×109×2×79×(1.6×10-
19)26.64×10-27×(2.0×107)2 m =2.7×10-14 m.
答案:2.7×10-1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