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终极测验考卷
马原考试复习题(带全答案)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C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6.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B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 D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D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1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15.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7.“我思故我在”是 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9.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D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A 劳动工具的状况B 劳动者的素质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DA 管理方式B 劳动对象C 劳动者 D科学技术16.社会形态是 D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C 国体和政体的统一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7.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 D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B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关系1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CA 产品的分配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20.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BA.传统意识B.生产方式C.阶级关系D.政治制度2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D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DA 对立统一规律B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套典型的马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同学们进行复习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
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立场B.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矛盾C.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资本主义参考答案: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立场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
A. 实证分析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经验主义参考答案:B. 辩证唯物主义3.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 民主社会主义B. 和谐社会C. 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D. 资本主义参考答案:C. 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2.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因为私有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通过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分化的历史阶段,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当今世界的贫富分化问题进行思考和阐述。
参考答案:在当今世界,贫富分化问题愈发严重,这背后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压迫。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造成贫富分化问题的本质根源,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消灭私有制和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最终消除贫富分化,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富裕。
结语以上是关于马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试卷
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试题+详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答案】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教材6页。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材39页。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35页。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教材48页。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答案】B【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教材51页。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教材56页。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答案】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卡尔·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D. 亚当·斯密答案:C2. 下列哪部著作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自然辩证法》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学、法学、人类学C.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D. 文学、艺术、宗教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阶级斗争答案:C6.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社会公平C. 实现共产主义D. 实现世界和平答案:C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其中剩余价值是指?A. 工人创造的价值B. 工人工资C. 资本家从工人那里获取的额外价值D. 资本家的利润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学技术C. 生产方式的变革D. 文化传承答案:C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A. 唯一动力B. 重要动力C. 根本动力D. 不是动力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宗教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ACD)A. 科学性B. 抽象性C. 革命性D. 实践性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BC)。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1)(总40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 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学说2C.唯物论 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原考试题
马原考试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2.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D】A.批判其错误观点B.吸收其合理思想C.把二者结合起来D.批判地继承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逻辑推理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B】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5.空间是指【B】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物质运动的顺序性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6.规律是指【A】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7.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C】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A.对立统一的观点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1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B】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1.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原理机考题
马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绪论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D)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在德国(B)A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B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C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D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3.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A)A批判的、革命的B运动的、发展的C时代的、客观的D科学的、真理的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C)A机械力学、地质学B生物学、有机化学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D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5.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6.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7.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C)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8.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D)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坚持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1.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B)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论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个人奋斗D. 科技进步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主观的B. 实践是客观的C. 实践是理论的D. 实践是抽象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的D. 随机的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BD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解:本大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是指()。
A.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历史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形式C.历史发展是一步一步翻越的逐步推进过程D.历史只能是历史的个案答案:A2.()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各种思想,就是指()。
A.意识形态B. 生态思维C.知识经验D.历史概念答案:A3.()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形态分析的方法是()。
A.唯物辩证法B. 唯物史观C.唯物论D. 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1. 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具体内容包括……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三、论述题(共150分)1.阶级斗争是指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
请回答以下问题:(1)阶级斗争是什么?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2)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3)在当代中国,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答:(1)阶级斗争是指……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
请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演变有哪些?(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并阐述其内涵与作用。
(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在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答:(1)社会形态是指……3.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内容之一。
请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科学社会主义是指……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一门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下面是一份关于马原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A. 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B. 一种决定论的经济学理论C. 一种政治学理论D. 一种历史学理论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A. 阶级斗争B. 唯物史观C. 社会主义建设D. 人的全面发展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是A. 劳动人民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B.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矛盾C.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D. 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A4. 以下哪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A.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 国家社会主义理论C.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D. 政治社会主义理论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贡献是A. 探讨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观C. 阐述了科学与民主的辩证关系D. 强调了科学与道德的统一答案:B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具有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历史的发展过程,认为人类社会是历史的产物,任何理论都要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来得出结论。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决定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的特点,它追求社会的彻底变革,提倡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对待社会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矛盾的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以上都是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可知性D. 规律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被领导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 客观性B. 能动性C. 社会历史性D. 直接现实性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符合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客观符合主观D. 客观创造主观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个人奋斗C. 英雄人物D. 人民群众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的积累B. 个人地位的提升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 个人对自然的征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生产力D. 生产关系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过程包括()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从实践到认识D. 从认识到实践答案:AB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A. 个人的努力B. 社会的支持C. 历史的机遇D. 自然的条件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原终极测验考卷
马原终极测验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下列哪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商品经济B. 资本主义经济C. 社会主义经济D. 人口问题3.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科学社会主义是()。
A. 理论基石B. 实践基础C. 哲学基础D. 政治立场4. 下列哪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阶级性C. 科学性D. 系统性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A. 共产主义B. 社会主义C. 资本主义D. 封建主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关系。
()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4. 马克思主义主张全盘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______。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___。
3.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4.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___。
5.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______来实现社会主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
3.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整理版】马原测试题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D)
A.18世纪中叶
B.19世纪中叶
C.20世纪初
D.19世纪40年代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C)
A.绝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C)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6.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B)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C)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欢迎共阅。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考大作业B及答案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B・、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济,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
答: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体现的是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乂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同一性和斗争性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侦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卜FJ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I可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一是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定条件下,以各自的对立面作为存在的前提,即“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
二是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Ii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存在的互动关系是双方都能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便是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一著名论断表明C(A)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C) 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2.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D(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 扩大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的主人(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 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B(A) 有“高尚的理想”(B) 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 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D)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4.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C(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D)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5. 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A(A)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 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C) 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 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6. 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D(A) 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B) 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C) 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7.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B(A)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B)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8. 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C(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货币的出现(C) 商品交换的实现(D) 社会分工的存在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A) 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 国家调节经济(C) 国家自然垄断经济(D) 公私合营经济10. 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这种观点表明C(A) 劳动可以创造一切(B) 人在实践中可任意获得自己想得到的成果(C) 意识具有能动性(D) 它是一种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11. 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C(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B)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C) 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12. 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一观点说明实践D(A)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 使认识具有科学性(C) 为认识提供了可能(D) 产生了认识的需要13. 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错误的说法有B(A) 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B)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就意味着认识是被实践决定的被动的因素(C)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D)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14.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 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C)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15.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D(A) 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状况的基本因素(B) 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的根本因素(C) 决定社会进化的速度的基本条件(D)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6.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 劳动力成为商品(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7. 下列能够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资本是Q )D(A) 商品资本(B) 流动资本(C) 货币资本(D) 生产资本18.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C(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B) 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C) 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19.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 《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C) 十月革命的胜利(D) 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20.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C(A) 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 降低其生产成本(C) 扩大了贸易逆差(D) 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21.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D(A)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 金融风险加大(C) 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D) 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B(A) 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 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C) 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D) 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23.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A(A) 矛盾分析法(B) 客观分析法(C) 调查研究法(D) 具体分析法24.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使用过程中B(A) 能转移和保存自身的价值(B)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 能转移自身的价值(D) 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就消失25. 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看优点与缺点要分清主次。
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是D(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26.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D(A)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D)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27.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B)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D)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8. 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是A(A)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B) 人民当家作主(C) 人民代表大会制(D) 按劳分配29. 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D(A) 实际体现(B) 客观体现(C) 真实体现(D) 根本体现3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D(A) 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B) 波浪式发展的过程(C) 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D) 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31. 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经济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社会意识D(A)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 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C)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一致的(D)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32. 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D(A) 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B) 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街的政治机制(C) 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D) 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33.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D(A)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B) 科学性(C) 阶级性(D)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4. 真理的一元性是由B(A) 真理的多样性决定的(B)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的(C) 真理的主观性决定的(D) 真理的相对性决定的35.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D(A) 生产资料私有制(B) 人民当家作主(C)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D) 生产资料公有制36.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这表明B(A)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绝对性真理走向相对性真理的过程(B)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C)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观点(D)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观点37. 资本周转速度B(A)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38.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B(A) 生产国际化(B) 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C) 新科技革命(D) 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39. “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D(A) 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B) 人类精神需要的产物(C) 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D) 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40. 下列命题中反映规律客观性的有B(A)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D)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41. 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C(A)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B)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42.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D(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B)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历史是客观的合规律的过程(D)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43.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A(A) 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B) 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 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D) 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44. 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表明意识具有B(A) 绝对性(B) 创造性(C) 永恒性(D) 无限性45.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A(A) 最终目标(B) 长期目标(C) 艰巨目标(D) 伟大目标46.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A)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B) 否认真理的主观性(C)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47. 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由原来的100%变为A(A) 150%,300%(B) 150%,100%(C) 100%,200%(D) 150%,200%4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 运动(B) 可知性(C) 时间和空间特性(D) 客观实在性49. 在论述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时,马克思先后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这两个思想之间的关系是B(A) 后者否定前者(B) 有内在联系,前者讲客观必然性,后者讲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C) 各自独立的(D) 相互矛盾的50. 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C(A) 殖民地和宗主国(B)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C) 国际垄断同盟(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1.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